青島市河流整治名錄
① 青島市區有幾條河
青島市共有大小河流224條,均為季風區雨源型,多為獨立入海的山溪性小河。流域面積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較大河流33條,按照水系分為大沽河、北膠萊河以及沿海諸河流三大水系。 大沽河水系包括主流及其支流,主要支流有小沽河、五沽河、流浩河和南膠萊河。大沽河是全市最大的河流,發源於招遠市阜山,由北向南流入青島,經萊西、平度、即墨、膠州和城陽,至膠州南碼頭村入海。幹流全長179.9公里,流域面積6131.3平方公里(含南膠萊河流域1500平方公里),是膠東半島最大水系。大沽河多年平均徑流量為6.61億立方米。該河20世紀70年代前,徑流季節性較強,夏季洪水暴漲,常年有水;70年代後期,除汛期外,中、下游已斷流。 北膠萊河水系包括主流北膠萊河及諸支流,在青島境內的主要支流有澤河、龍王河、現河和白沙河,總流域面積1914.0平方公里。北膠萊河發源於平度市萬家鎮姚家村分水嶺北麓,沿平度市與昌邑市邊界北去,於平度市新河鎮大苗家村出境流入萊州灣。幹流全長100公里,流域面積3978.6平方公里。該河多年平均徑流量為2.53億立方米,多年平均含沙量為0.24公斤/立方米。 沿海諸河系指獨流入海的河流,較大者有白沙河、墨水河、王戈庄河、白馬河、吉利河、周疃河、洋河等。
② 青島(位置,地形,氣候,河流,自然資源特徵)自然地理小論文
青島,別稱「島城」、「琴島」、舊稱「膠澳」,地處山東半島東南部沿海,膠東半島東部,東、南瀕臨黃海,隔海與朝鮮半島相望。擁有一個國家級新區(青島西海岸新區)。
青島為海濱丘陵城市,地勢東高西低,南北兩側隆起,中間低凹。其中,山地約占青島市總面積(下同)的15.5%,丘陵佔2.1%,平原佔37.7%,窪地佔21.7%。青島市海岸分為岬灣相間的山基岩岸、山地港灣泥質粉砂岸及基岩砂礫質海岸等3種基本類型。淺海海底則有水下淺灘、現代水下三角洲及海沖蝕平原等。
青島地處北溫帶季風區域,屬溫帶季風氣候。市區由於海洋環境的直接調節,受來自洋面上的東南季風及海流、水團的影響,故又具有顯著的海洋性氣候特點。空氣濕潤,雨量充沛,溫度適中,四季分明。
青島市共有大小河流224條,均為季風區雨源型,多為獨立入海的山溪性小河。流域面積在100平方千米以上的較大河流33條,按照水系分為大沽河、北膠萊河以及沿海諸河流三大水系。
水生物資源
膠州灣、嶗山灣及丁字灣口水域營養鹽含量高,補充源充足,異樣菌量比大陸架區或大洋區高出數倍乃至數千倍,水中有機物含量較高。尤其是膠州灣一帶泥沙底質岸段,是發展貝類、藻類養殖的優良海區。該海區的浮游生物、底棲生物、經濟無脊椎動物、潮間帶藻類等資源也很豐富。[4]
動植物資源
青島特有的四大珍稀植物:青島老鸛草、青島薹草、膠州衛矛、青島百合。[6]
青島地區植物種類豐富繁茂,是同緯度地區植物種類最多、組成植被建群種最多的地區。有植物資源種類152科654屬1237種與變種(不含溫室栽培種及花卉栽培類型)。原生木本植物區系共有66科136屬332種,分別佔山東省木本植物區系科、屬、種總數的93%、84%和80.2%。
③ (一)青島市主要河流
青島全市共有大小河流224條,均為季風區雨源型,多為獨立入海的山溪性小河。流域面積在100km2以上的較大河流有33條。
1.大沽河幹流及其支流
大沽河流域位於膠東半島西部,約在東經120°30′~120°25′,北緯36°10′~37°12ˊ之間。總的流域總面積6131.3km2,其走向大致與幹流走向相同。流域北部為山區和低山丘陵區,南部為山麓平原和平原窪地,地勢北高南低,地形坡度山北向南逐漸變緩。它發源於招遠市阜山西麓偏西方向500m處山溪,從招遠自北南流,在馬連庄鎮西巨家村北入萊西市境。由北向南流入青島,經萊西、平度、即墨、膠州和城陽,至膠州南碼頭村入海。流域內山區527.6km2,丘陵區1597.4km2,平原區1705.1km2,窪地801.2km2,分別占流域面積的11.4%、34.5%、36.8%和17.3%。流域范圍包括煙台市的萊州、招遠及萊陽市的一部分;青島市的萊西市以及平度、膠州、即墨、城陽四市(區)的一部分。大沽河青島段作為青島市最大的河流,流域面積約6067.5km2,水系包括幹流及其支流,主要支流有小沽河、五沽河、流浩河和南膠萊河,在青島市有母親河之稱。
圖4-1 膠東半島主要河流分布示意圖
2.膠萊河幹流及其支流
膠萊河位於膠東半島沂山脈與昆嵛山脈之間。約在東經119°30′~120°6′,北緯36°12′~37°6′。幹流全長130km,總流域面積5478.6km2。其中,北膠萊河長100km,流域面積3978.6km2。南膠萊河長30km,流域面積1500km2。膠萊河流經昌邑、萊州、高密、諸城以及青島市的平度、膠州、膠南等縣(市)。流域形狀呈南北方向長的長方形,而河流是東南-西北向。流域最大寬度64km,最小寬度8km,各支流均正交於幹流,成羽狀河系。膠萊河流域的水流一般是由兩旁分水嶺向幹流集中。流域內平原居多,以堆積地貌為主。侵蝕和沖積台地約占流域面積的75%。火山形成的地貌約佔7%,丘陵面積為18%。丘陵區及侵蝕台地分布在各支流的上、中游地帶,沖積台地分布在幹流兩岸。流域內年降雨多集中在6~9月,汛期與枯水期變幅很大。在整個流域中,流域面積超過100km2的支流有澤河、淄陽河、白里河、昌平河、白沙河、三苗家、龍王河、現河、膠河、墨水河。
另外獨流入海的河流,較大者有白沙河、墨水河、王戈庄河、白馬河、吉利河、周疃河、洋河等。
④ 青島市自然生態環境
一、自然環境
1.地理位置
青島市地處山東半島東南部,位於東經119°པ″~120°57འ″,北緯35°34″~37°09༼″。東、南瀕臨黃海,東北與煙台市毗鄰,西與濰坊市相連,西南與日照市接壤。全市總面積10654km2,其中市區(含市南、市北、四方、李滄、嶗山、城陽、黃島7個區)1102km2,所轄膠州、膠南、即墨、平度、萊西5市9552km2。
2.地形
青島為海濱丘陵城市,地勢東高西低,南北兩側隆起,中間低陷,其中山地約佔全市總面積的15.5%,丘陵佔25.1%,平原佔37.8%,窪地佔21.7%。全市海岸分為岬灣相間的山基岩岸、山地港灣泥質粉砂岸及基岩砂礫質海岸等3種基本類型。淺海海底則有水下淺灘、現代水下三角洲及海沖蝕平原等。
3.水文
青島市共有大小河流224條,流域面積在100km2以上的較大河流33條,其中流域面積在500km2以上的5條,即大沽河、北膠萊河、南膠萊河、小沽河、澤河。大沽河是全市最大的河流,發源於招遠市阜山,流經萊西、平度、即墨各市和城陽區,於膠州市營房鎮碼頭村南入海,流域面積6131.3km2,總長179.9km,青島市境內流域面積4850.7km2,是目前市區汲取徑流水和地下水的主要水源地。
至2002年青島市共有大型水庫3座、中型水庫21座,另有小(一)型水庫73座,小(二)型水庫397座,塘壩376座,大小攔河閘167座,機電井7.2萬眼,地表攔蓄能力總計為10.2×108m3(其中引黃1.1×108m3)。
二、生態環境
1.土壤環境
青島地區地形復雜,土壤類型較多,但主要有五大類,即棕壤、砂姜黑土、潮土、褐土、鹽土。青島市土壤總面積82.55×104hm2,占土地總面積的74.35%。
2000年青島地區全市水土流失總面積40.64×104hm2,佔全市土地總面積的36.6%,其中中等水力侵蝕面積佔44.2%,中等以上程度的水力侵蝕面積佔10.83%。耕地水土流失總面積22.92×104hm2,占水土流失總面積的56.4%;耕地中度水力侵蝕面積9.65×104hm2,占水土流失總面積的23.8%,佔耕地水土流失總面積的42.1%。草地水土流失面積880hm2,占水土流失總面積的0.22%。
2000年青島地區鹽漬化土地總面積為3885hm2,占國土總面積的0.35%,比1986年減少了4607hm2,但耕地鹽漬化面積增加到2085hm2,占鹽漬化土地總面積的53.7%。近10年來,由於連續乾旱和治理,青島地區膠萊河谷平原、即墨西北窪、萊西姜山窪地等砂姜黑土已基本擺脫了澇、漬的危害,目前鹽漬化土地主要分布在即墨市的藍村、王村、溫泉、嶗山王戈庄、流亭、膠州營房等以及大沽河下游的濱海低窪地區,造成鹽漬化土地的直接原因是海(咸)水入侵,如即墨市周瞳河下游、濱海地帶的海水入侵,造成大批機井報廢,大片良田荒蕪。
2000年青島地區沙化土地總面積714hm2,占國土總面積的0.06%,主要分布於萊西市的孫受及膠河、白馬河河床附近以及膠南寨里等地的海灘近岸處,總體危害不大。
2.濕地狀況
調查數據顯示,青島的濕地總面積為17.76×104hm2,約占青島市總面積的16%,是沿海地區濕地資源比較豐富的區域,其中面積最大的濕地是膠州灣。青島的濕地可以分為5類:①海岸濕地,包括青島灣、金沙灘、即墨的丁字灣、沙子口灣、靈山灣等海灣;②河口海灣,包括膠州灣的河流入海口等;③河流濕地,主要有大沽河、小沽河、洋河等大小河流;④湖泊,主要包括嶗山水庫、產芝水庫等大小水庫和池塘;⑤沼澤濕地,主要分布在城陽區的棘洪灘、膠州營海等處,以蘆葦叢濕地為主要表現特徵。
3.森林狀況
青島市現有林地總面積360122.1hm2,其中有林地面積247404hm2,灌木林地面積3773.9hm2,疏林地面積2550.6hm2,未成林造林地18368.3hm2,苗圃地面積6864.7hm2,無立木林地303.3hm2,宜林地80817.3hm2,輔助生產林地40hm2;另有潛在林地55200.9hm2;林木總蓄積量556.03×104m3;森林覆蓋率(林木綠化率)31.37%。
4.植被
青島市天然植被較少,多為人工栽培或通過封山育林次生形成的喬、灌、草植被資源。主要農作物有小麥、玉米、花生、地瓜、蔬菜等,主要果樹有蘋果、梨、桃、葡萄等,主要喬林有松、槐、楊、柳等,主要灌林有棉槐、胡枝子等,此外還有眾多草本植物。
三、城市環境質量狀況
就各年的三廢排放情況而言,總的趨勢是逐年增加,自2000年到2004年,工業廢水排放總量增加了20.27×104t,年平均增加5.07×104t;工業廢氣排放總量增加了4924259×104m3,年平均增加1231064.75×104m3;工業固體廢物產生量增加了145.49×104t,年平均增加29.1×104t。三廢的增加,加重了生態環境的負荷,但各區的排放情況不盡一致。
從分區的資料看,黃島區的情況比較嚴重,各項指標的單位GDP排放量基本居全市之首,應加強重點管理和治理。
就市區城市污水處理廠而言,情況大不一樣。各處理廠年度內處理污水的量相差較大,各自的負荷也不同,壓力最大的為團島污水處理廠和海泊河污水處理廠,2004年能力利用在87%以上。據最新資料顯示,海泊河污水處理廠的處理能力已經不能滿足污水處理的要求,必須採取措施加以解決。
就空氣質量而言,情況也大不一樣,郊區各區市的空氣質量狀況明顯好於市內4個區。
⑤ 河道整治工程劃分中型或小型項目是怎麼劃分的
河道整治工程劃分中型或小型項目通常是根據河流的面積大小來劃分,標准如下內:容
中型項目的河道整治工程所整治的河道河流面積為一萬至三十萬畝(不包括一萬畝),即河流面積范圍約在6.67~200平方千米內(不包括6.67平方千米);
小型項目的河道整治工程所整治的河道河流面積為一萬畝至一萬畝以下,即河流面積范圍約在6.67平方千米及以下。
此外,大型項目的河道整治工程標準是所整治的河道河流面積在三十萬畝以上,即河流面積超過200平方千米的河道工程屬於大型項目。
⑥ 河流治理(包括水和污泥等)有哪些新的方向嗎
1)河湖生態環境綜合整治技術;
2)人工濕地結構及組合工藝;
3)生態護岸技術方法;
4)水生植物群落優化及擴增等技術。
⑦ 青島大沽河治理的具體內容是什麼
大沽河是膠東半島最大河流,由北向南流經青島的萊西、平度、即墨、膠州和版城陽五個權區市,流域面積4781平方公里,占青島市域總面積的45%,被稱為青島的「母親河」。作為惠民工程,青島還把大沽河治理作為統籌城鄉發展的紐帶,縮小長期困擾青島發展的南北差距問題,帶動轄區流域范圍內50個鎮處、2513個村莊、240萬人口的發展。通過治理,形成「城市、特色鎮、新型農村社區」城鄉協調發展格局;優化「北果南菜」的農業總體發展格局,打造一批全省乃至全國水平的現代農業基地,將大沽河流域建設成為現代農業產業聚集帶;形成「濱河旅遊區—旅遊特色城鎮—濱河旅遊節點—特色景點(村莊)」的多層次旅遊發展格局,帶動流域旅遊產業的發展。
⑧ 湖北省河流水系名錄
湖北素有「千湖之省」之稱。境內除長江、漢江幹流外,省內各級河流專河長5公里以上的有屬4228條,另有中小河流1193條,河流總長5.92萬公里,其中河長在100公里以上的河流41條。長江從西向東,流貫省內26個縣市,西起巴東縣鯿魚溪河口入境,東至黃梅濱江出境,流程1041公里。
境內的長江支流有漢水、沮水、漳水、清江、東荊河、陸水、灄水、倒水、舉水、巴水、浠水、富水等。其中漢水為長江中游最大支流,在湖北境內由西北趨東南,流經13個縣市,由陝西白河縣將軍河進入湖北鄖西縣,至武漢匯入長江,流程858公里,全長1532公里,在湖北境內由西北趨東南,流經13個縣(市),至武漢匯入長江,流域面積6.24萬平方公里。
名錄可向湖北省水利廳咨詢。
⑨ 河流的治理措施:
1、灘地的保留和利用
灘地是山溪性河道的特有產物。一般河道灘地較開闊,洪水期水流漫灘,利於行洪滯洪,應保留其功能,並充分開發利用。流經城區的河道,在維持灘地行洪功能的同時,利用灘地設置綠化地、公園、交通輔道和運動場所,開發其休閑、親水功能,成為市民娛樂、健身、遊玩的好地方。
整治中,順應河勢,因河制宜,保留河灘和彎道,恢復河道的天然形態,減少河床的坡降,降低洪水位,減少洪峰壓力,同時可降低防洪堤的高度。另外,彎曲的水流更有利於生物多樣性,為各種牛物創造了適宜的生存環境。
2、採用生物固堤,減少堤防硬化
對於鄉村田間河道,除個別沖刷嚴重河岸需築堤護坡外,應盡量維持原有的自然面貌,保持天然狀態下的岸灘、江心洲、岸線等自然形態,維持河道兩岸的行洪灘地,保留原有的濕地生態環境,減少由於工程對自然面貌和生態環境的破壞。
在堤防建設中,可採用大塊鵝卵石堆砌、干砌塊石等護岸方式,使河岸趨於自然形態。個別受沖河岸堤防內側可採用種植水杉等根系為直根的樹種或草坪護坡等植物護堤措施。
3、生物群落多樣性恢復
恢復生物群落多樣性和物種多樣性,其對象包括水生生物和陸生生物的恢復。按照河流生態系統整體恢復的理念確定生物群落恢復任務,難點在於如何選擇指示物種。具有操作性的方法是把重點恢復瀕危、珍稀和特有生物物種以及保護和恢復重要生物資源。此外,還應加強土著物種的保護,防止生物入侵。
4、河流污染治理
截污分流。截污是治理城市河流污染的重要方法之一,其原理是通過建設雨、污水管網,將原本直接排入城市河流的污水收集至城市污水處理廠或者人工濕地,經處理達標後再排放,從而削減了排入河流的污染物總量。截污分流法可以從根本上解決城市河流水污染的問題,但實施難度較大,涉及到水利、市政、道路等多個部門,因此一般需要通過行政手段輔助。
(9)青島市河流整治名錄擴展閱讀:
河道治理的重要性:
為充分發揮水利工程設施在國民經濟持續發展中的基礎作用,減少洪災損失,促進我國農村生態環境的改善,保障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的實現,對農村河道進行整治已勢在必行。
通過河道整治使其城鎮、基礎設施等防洪標准有較大提高,區域內人民生命財產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防洪安全保障問題得到初步解決,為新農村建設、群眾安居樂業、社會繁榮穩定提供良好的基礎,促進地區的可持續發展,共建人水和諧的社會環境。
為了實現江我國水系規劃總體目標,保障地區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盡快確定河網水系整治及防洪排澇規劃,全面提升片區河網水系面貌及防洪排澇能力,創建現代化的水利設施和管理體制,從而為加快推進我國的水系建設提供有力保障,是十分必要和緊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