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作假
⑴ 收入造假中內部治理與外部治理哪個更重要
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
這年頭不容許造假發生的,這是大環境。
所以要雙管齊下。
⑵ 從利益相關者角度,如何治理企業信用造假
從利益相關者的角度治理企業信用造假問題,主要是國家應該加強宏觀調控,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⑶ 收入造假治理中,內部治理與外部治理哪個更重要
當然內部治理更重要了
⑷ 弄虛作假,欺上瞞下,損害群眾利益,違反了哪一類紀律
涉嫌違反群眾紀律。挪用專項資金,必然是弄虛作假,欺上瞞下,或者違反有關規定拖欠群眾錢款等,這屬於損害群眾利益的行為。
根據《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第一百一十六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對直接責任者和領導責任者,情節較重的,給予警告或者嚴重警告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撤銷黨內職務或者留黨察看處分:
(一)對涉及群眾生產、生活等切身利益的問題依照政策或者有關規定能解決而不及時解決,庸懶無為、效率低下,造成不良影響的;
(二)對符合政策的群眾訴求消極應付、推諉扯皮,損害黨群、干群關系的;
(三)對待群眾態度惡劣、簡單粗暴,造成不良影響的;
(四)弄虛作假,欺上瞞下,損害群眾利益的;
(五)有其他不作為、亂作為等損害群眾利益行為的。
(4)治理作假擴展閱讀:
根據《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第一百一十二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對直接責任者和領導責任者,情節較輕的,給予警告或者嚴重警告處分;情節較重的,給予撤銷黨內職務或者留黨察看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開除黨籍處分:
(一)超標准、超范圍向群眾籌資籌勞、攤派費用,加重群眾負擔的;
(二)違反有關規定扣留、收繳群眾款物或者處罰群眾的;
(三)剋扣群眾財物,或者違反有關規定拖欠群眾錢款的;
(四)在管理、服務活動中違反有關規定收取費用的;
(五)在辦理涉及群眾事務時刁難群眾、吃拿卡要的;
(六)有其他侵害群眾利益行為的。
在扶貧領域有上述行為的,從重或者加重處分。
始終把群眾利益放在首位:
始終把群眾利益放在首位,就要始終把民生放在心上、抓在手上,真心實意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黨在任何時候都把群眾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眾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聯系。
堅持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不允許任何黨員脫離群眾,凌駕於群眾之上。黨在自己的工作中實行群眾路線,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
把黨的正確主張變為群眾的自覺行動。始終把群眾利益放在首位,就是要堅持「以人為本」。廣大黨員幹部必須牢牢把握科學發展觀的科學內涵、精神實質和基本要求。
把以人為本的核心要求貫穿維護穩定工作的始終,重點抓好源頭治理,著力解決群眾的合理訴求。始終堅持黨的性質和宗旨,不斷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防止因脫離群眾而導致人亡政息的危險。共產黨員要自覺堅持群眾觀點、群眾路線,毫不動搖地相信和依靠群眾,始終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人生追求的最高目標。
始終心繫群眾,密切聯系群眾,真心實意地為人民群眾謀利益。始終把人民群眾利益放在首位,就要換位思考,切實把握好人民群眾利益訴求。換位思考首要的是角色換位。
習慣於聽報告、看文件,是難以真實把握群眾利益訴求的。把握群眾的需求,就要自覺轉換角色,放下身段,深入基層,把掌握民情作為下基層的目的,切身感受群眾生活的酸甜苦辣。
設身處地地體驗群眾的處境和苦樂。要始終把握權力行使的正確方向,當好人民群眾的公僕,盡心竭力地為人民群眾謀福祉。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始終站穩群眾立場、增強群眾感情,進一步轉變作風,真正了解群眾所期所盼、所急所需。
真心為群眾辦實事解難事,努力增進城鄉群眾福祉,以實實在在的工作成效提升群眾幸福感、獲得感。
⑸ 財務造假的財務造假的治理
一、切實履行單位責任主體職責;
二、 建立民事賠償制度,加大造假成本;專
三、 提高會計從業屬人員業務素質和職業道德 ;
四、加大宣傳教育力度,治理會計失信;
五、抓原始憑證,從原頭上防止造假;
六、健全制度法規,完善監督職能;
七、 建立有效的內控制度,強化會計基礎工作;
八、 加大對會計失信行為的處罰力度。
⑹ 如何治理微博轉贊評等數據作假
新技術是雙刃劍,只有不斷提高監管和監督的技術水準,才能剔除虛假泡沫,還公眾以真實,還文化以海晏河清
國家網信辦近日約談新浪微博負責人,要求就「微博刷榜」等突出問題進行整改,回應了社會呼聲。一段時間以來,借水軍等手段人為提升「熱度」、製造「網紅」的行為屢見不鮮,成為文化領域的一大毒瘤,影響惡劣。
針對文化產業種種數據造假行為,國家相關主管部門持續祭出重拳予以打擊。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就電影市場專項治理嚴正表明態度,責令相關製片方、發行方、票務方、院線及影院立即停止不正當營銷行為,並視其情節輕重,依法依規予以處理。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商務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等五部委聯合下發了《關於支持電視劇繁榮發展若干政策的通知》,明確指出,「推動建立基於大數據、雲計算的中國特色收視調查體系,引導調查機構完善傳統抽樣調查、大樣本收視調查、跨屏收視等收視調查方法和模式。」而對網路點擊量等文化行業重要數據的監督也亟待加強。
⑺ 黨建造假要付什麼責任
我是肯定不會造假的,我沒有造假的本事,而且支部書記說了,如果發現我主責的黨建材料弄虛造假,政治不過關,等我預備黨員轉正的時候,就不給我通過。」一名村黨務工作人員輕描淡寫的「玩笑話」中,體現出的是材料真實性的看中,是對黨的忠誠與敬畏。
調研中發現,雖然從中央到地方一直強調黨建材料堅決不能造假,但是在一些地方因個別工作開展不及時、記錄不及時、監督不到位,黨建材料造假的現象還是一定程度的存在。開空會、假會,替簽到、充人數,談天談話記錄亂寫,心得體會亂填亂抄等。掩耳盜鈴的是,有的連「弄虛作假自查會議、報告」,都是為了應付檢查而弄虛作假。甚至有些黨員在會議記錄上「時存時亡」。這些屢禁不止的現象,不僅說明了工作落實的不徹底,更反映了造假人員思想意識的淡薄,對黨的不坦誠、不忠誠。治理黨建材料造假要「動真格」。
聞風而動,立行立改,「下功夫」提高「實事求是」的政治意識。毛澤東同志曾指出,「聰謂多問多思,實謂實事求是。持之以恆,行之有素,總是比較能夠做好事情的」。黨務工作者要以實事求是的思想作風鍛造堅強黨性,始終貫徹執行黨的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時時處處牢記實事求是、踐行實事求是。要以強烈的黨性觀念和堅強的黨性原則,善始善終、善做善成,老老實實、扎扎實實推進各項黨建工作落實。要以「鐵杵磨成針」的決心,下實時間功夫、嘴上功夫、心上功夫、腳下功夫,堅決革除圖虛名、裝門面、摻水分的不良思想。
大刀闊斧,穩扎穩打,「出實招」治理不擔當、慢作為問題。「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未開展工作當然就沒有相應材料,要「出實招」治理不擔當、慢作為問題。一要杜絕空喊,多一些實際行動,堅持問題導向務實重行,激勵典型,用實績說話;鞭策後進,積極趕超,通過項目牽引點,打造黨建亮點。二要加強黨建工作問責機制,將責任層層傳導、明確到人,用責任的壓力喚起座位的動力。三要落實經費保障機制,莫讓工作捉襟見肘,讓基層有錢辦事,有經濟實力的支撐。
心胸坦盪,落落大方,「用實效」展現治理真功夫、真本事。群眾說了算,實效看得見。但實效如何,需看現實、看實際,而不是幾張紙的匯報與總結就可糊弄了事。要加強對黨建工作的現場考核和觀摩,莫用層層傳導的匯報,代替親臨現場的真知灼見。虛假的材料是站不住腳、沒有底氣的。要心胸坦盪、大大方方的將真材實料擺在群眾眼前、現實面前。「用實效」之磚鑄就真功夫、真本事的形象之牆。
⑻ 如何治理會計造假問題
1 我國會計存在的虛假問題
當前,我國處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斷發展和完善的過程中,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信用體系還尚未建立,利益主體多元化、產權不清晰、權責不分明,導致了社會各行業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職業道德危機,不講誠信已經滲透到了社會的各個領域和層面,這樣的大環境勢必波及會計行業,以至造成了會計信用缺失的現狀。
2 會計做假的原因
2.1 產權不明晰,使會計失去信用建立的基礎。在國有產權制度下,企業經營者與其經營的企業信用沒有長期的相關性。民營企業雖有明晰的產權和天然的制度優越性,但在國有經濟為主體的經濟體系中,他們深感產權沒有安全的保障,面臨隨時被剝奪的可能,因而產權實際上也是不清晰的。於是只好追求短平快,不願為維護信用的建立而投資,導致其失去了長遠而穩定的預期;企業受短期利益的驅動又會導致會計師事務所等社會審計部門也因此失去了利害關系人(股東)對他們公正審計的壓力。當受託人著眼短期利益時,他們就不可避免會選擇不守信,而這些不講信用的行為將通過會計造假並以會計失信的形式表現出來。
2.2 「委託——代理」契約中缺乏獨立存在的委託人。所謂委託代理關系,應包括委託方、代理方兩方:一方是資產的實際所有人即委託人;另一方為資產的實際經營者即代理人。委託方獨立地位如何決定著信息不對稱情形下會計誠信的實際履行程度。若委託人能明確其存在,意味著委託方有可能對會計產生足夠的影響,會計誠信的實現會比較現實;相反,一旦找不到確定的委託人,就意味著委託方不可能對會計產生作用,此時會計誠信就失去了實現的動力和必要,於是會計造假會層出不窮。
2.3 企業及會計人員獨立性差,且法律保護不夠。身為企業會計人員本應對企業負責,做到客觀、公正、廉潔、自律;但作為企業會計人員就表明他們必定依附於企業而存在,這種地位上的不獨立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會計人員監督職責的履行;另外《會計法》規定會計人員有檢舉的權利,任何人不得對其進行打擊報復。但法律賦予會計人員的監督作用與社會現實環境還是存在較大差距。集中體現在會計人員的任免、晉級、聘用等切身利益均由領導決定,堅持原則就會遭到壓制,從而缺乏現實的監督勇氣和行為。受經濟利益驅動,有的單位或部門領導為了自己或部門利益會授意並指使會計人員做假賬,編制虛假會計報表,以此尋求一定的經濟利益以至政治好處。
2.4 政府監管部門政策行為多變,為會計失信創造了條件。政府管制越多,其政策就越變化無常,人們對未來的預期就越不穩定,建立長期的社會信用機制就越困難。如:政府對某些經營領域及經營業務時放時管,對有些市場時開時關,隨意改變和提高市場准入門檻等。
2.5 社會監管部門未能充分發揮有效作用。在會計信息對外披露過程中,審計的作用至關重要,原因在於委託人對於會計信息的判斷及使用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注冊會計師的鑒證意見。一般來說,審計雖然不能發現所有的錯弊,但可大大降低虛假會計信息的存在。審計聘任權的轉變、審計市場的無序競爭和審計與會計服務一肩扛,使注冊會計師獨立性喪失,嚴重威脅著會計誠信的建設和維護。中天勤與銀廣廈、安達信與安然便是最好的說明。
3 治理會計造假問題的對策
3.1 委託人地位獨立 在會計行業中,會計成為維系投資者與經營者、企業與市場之間關系的基礎。在這種委託代理關系中,委託方若處於信息劣勢,則可通過現代會計制度用真實可靠的會計信息有效保護委託人利益;但若委託方未能獨立明確其地位,會計造假就會成災,由於委託方不明確又會導致會計信用缺失的受害主體不確定,從而會進一步加劇會計信用缺失。為此,明確委託人的獨立地位十分重要。
3.2 明晰產權 產權制度的基本功能是給人們提供一個追求長期利益的穩定預期和重復博奕的前提或規則。講求信用就是人們為獲得長遠利益而約束自己的日常行為,使之符合特定環境下的社會道德規范。由此可見,清晰的產權是保證人們考慮長遠利益的前提,在此前提現實存在的條件下,信用便得以建立和維護;否則沒有清晰的產權作基礎,也就不會有人為獲得長遠利益而恪守信用,信用就無從談起。
3.3 嚴格內控
3.3.1 加強會計基礎工作。合理配備會計崗位人員,實現會計崗位之間的內部牽制,加強內部控制的實施;規范會計核算資料所需原始憑證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同時對會計賬簿、報表的合法有效性進行規范,以保證各單位依法設置賬簿、編制會計報表;明確崗位責任制,嚴格執行內部審計制度,設置內部審計機構,加大對各類會計基礎資料的監審力度,保證賬證、賬賬、賬表相符,保證其真實性、合法性。
3.3.2 實行管理參與制,以有效監督經理層的日常經營活動,防止會計舞弊行為。管理參與制是使處於服從地位的雇員或其代表有機會參與決定公司發展目標的決策、監督經理的日常經營活動,是對經理管理權力的再分配,即對僱主、雇員之間的不平等權利關系進行的調整,從而使掌權者權力受到更好的約束,使服從者的權利和自主得到提升和補償,以實現權力的監督、約束和平衡,防止舞弊行為發生。
3.3.3 建立股東對經理的強力約束機制。股東大會要定期審議公司財務報告,嚴格評估經理經營業績,並決定對經理的聘免撤換。
3.4 改進並逐步完善利益分配及激勵機制 利益分配與考核激勵機制不夠健全、不盡合理是誘發會計造假的經濟根源,只有改進和完善利益分配及激勵機制,才能從根本上防止會計信息造假。①建立起利益分配均衡機制,理順國家、地方、企業及職工之間的利益分配關系,兼顧各方利益。②改進現行績效考核制,完善相應的激勵機制。對領導幹部及管理人員的考評除看數字外,更要與定性考核結合進行。
3.5 規范政府行為 西方國家的失信者是由社會和市場自然淘汰的,所以不可以給政府過多的權力,要嚴格限制並明確界定其權力范圍。比如最大限度地減少政府審批;清理政府部門幾乎不受限制的制定利己不利人的法律和政策的權力;禁止政府直接參與市場交易活動;保持政策穩定性等。只有政府率先守信,政府政策才能真正有效,管制也才能恰到好處,產權才能得以保護,整個社會才會形成講信用的風尚。
另外,依靠政府獲得壟斷權力的行業協會和認證中介機構,對信用的建立有害而無益。他們依靠壟斷尋租,根本不會考慮自己的信用,因此,必須對與會計密切相關的中國會計協會、注協進行市場化改革。在市場中成長起來的行業協會才會真正懂得關心信用問題。
3.6 實施誠信工程,建立誠信檔案 加緊建立和實施注冊會計師、企業單位和會計人員的誠信檔案管理及考評制度,對違反誠信的單位、事務所和個人要記錄在案,以便於公民隨時查詢,從而增強單位和個人的執業危機感及誠信意識。
3.7 實行市場退出機制 我國應盡快建立有效的退出機制,對那些不守行業操守的企業或個人,一旦出現失信行為後就應將其驅逐出相關行業。如對會計造假上市公司要立刻退市;對參與造假的中介機構要進行取締;對單位負責人、會計人員、注冊會計師不允許繼續從事相關職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