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隱患排查治理工作
① 隱患排查治理的工作流程及實施
企業隱患排查治理的工作流程可分為:
1、新隱患填報(自查、互查、安環部檢查)
2、隱患整改
3、隱患復查
4、隱患簽轉與撤銷
5、隱患統計、報表、給上級主管部門上報數據
企業隱患排查治理現在基本上已經引入信息化手段,其中北京首安等國內廠商分別都有隱患排查治理軟體或者移動隱患排查治理軟體。
企業隱患排查治理軟體提供對隱患按照上報、整改與復查的閉環管理,在流程中對「整改措施、責任、資金、時限和預案」五到位進行嚴格控制管理,管理人員可以在平台中即時查詢隱患的發現和治理情況,對發現的問題進行復查;
系統可以輸出符合國家安監系統要求的隱患報告單和統計報表,幫助企業實現23號文件對隱患排查治理的相關要求。系統一般都符合:
1、由發現(評估)、整改、復查三個主幹節點構成的隱患排查治理業務流程,重點實現隱患的閉環管理;
2、實現隱患排查信息及時上報,整改批復及時下達,加速信息周轉效率
3、建立隱患排查全企業一本動態台帳
4、實時數據和歷史數據的圖形化的統計,為管理者提供決策依據;
5、規范的隱患通知單列印;
6、符合國家要求的隱患排查治理報表生成。
企業隱患排查治理的實施步驟可分為:
1、安排部署
2、自查自改階段
3、督促檢查階段
4、督查階段
5、「回頭看」再檢查
(1)煤礦隱患排查治理工作擴展閱讀: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在重點行業和領域開展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專項行動的通知》規定:
一、工作目標
通過開展隱患排查治理專項行動,進一步落實企業的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和地方人民政府的安全監管主體責任,全面排查治理事故隱患和薄弱環節,認真解決存在的突出問題,建立重大危險源監控機制和重大隱患排查治理機制及分級管理制度,有效防範和遏制重特大事故的發生,促進全國安全生產狀況進一步穩定好轉。
二、對象和范圍
隱患排查治理專項行動的對象和范圍為高危行業等重點行業和領域的各類生產經營單位,主要包括:
煤礦、金屬非金屬礦山、石油、化工、煙花爆竹、冶金、有色、建築施工、民爆器材、電力等工礦企業;
道路交通、水運、鐵路、民航等交通運輸企業;
漁業、農機、水利等單位;人員密集場所;以及其他行業和領域近年來發生重特大事故的單位。
同時,通過對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進一步檢查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的安全監管責任落實情況和打擊非法建設、生產和經營的情況。
② 煤礦企業如何做好隱患排查治理工作
摘要:《國務院關於預防煤礦生產安全事故的特別規定》第九條規定:煤礦企回業應當建立答健全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和報告制度。從法律層面確立了煤礦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工作的地位。在煤礦生產過程中,隱患雖然不是事故,但能隨時導致事故的發生。因此,及時發現排查隱患並及時治理、消除隱患既是國家「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方針的必然要求,也是確保企業安全生產的必然要求。
③ 隱患排查治理的工作要求
(一)加強領導,落實責任。本次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專項行動由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統一領導,安全監管監察等各有關部門要密切配合。要結合本地區、本行業、本領域的實際,制訂切實可行的工作方案,並明確分工,明確責任,狠抓落實。要認真落實政府行政首長負責制和企業法定代表人負責制。各地區要採取措施將本通知和國務院有關部門制訂的指導意見以及本地區的安排部署,落實到重點行業領域的每個生產經營單位和其他相關單位,不留死角。
(二)突出重點,強化督導。隱患排查治理專項行動要突出高危行業等重點行業和領域的重點企業。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及其安全監管等有關部門要加強督促、檢查和指導。要認真貫徹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加大安全投入,加快安全技術改造,淘汰落後生產能力,提高企業的安全生產管理水平,增強事故防範能力。要把這次隱患排查治理行動與煤礦瓦斯治理、整頓關閉兩個攻堅戰及其他重點行業和領域的專項整治工作相結合,全面強化安全生產基礎。
(三)廣泛發動,群防群治。要充分依靠和發動廣大從業人員參與隱患排查治理工作。各類生產經營單位要緊緊依靠技術管理人員和崗位員工,調動職工群眾的積極性,發揮他們對安全生產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組織職工全面細致地查找各種事故隱患,積極主動地參加隱患治理。
(四)立足當前,著眼長遠。各地區要以這次隱患排查治理專項行動為契機,推動重大危險源監督管理工作和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工作的深入開展,既要切實消除當前嚴重威脅安全生產的突出隱患,又要落實治本之策,加強制度建設,建立安全生產的長效機制。
(五)廣泛宣傳,輿論監督。要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紙等各種媒體廣泛宣傳這次隱患排查治理專項行動,加大輿論監督和群眾監督力度,對排查治理走過場的單位要予以曝光。各地區、各有關部門對舉報的事故隱患要認真進行核查,督促落實整改,並對隱患舉報人進行獎勵。要大力宣傳隱患排查治理和安全生產工作中的先進典型與經驗,普及安全生產知識,促進安全生產工作。
國務院辦公廳
2007年5月12日
④ 煤礦集團的隱患排查治理制度
本次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專項行動分五個階段進行:
(一)安排部署階段
(二)企業自查自改階段
(三)地方政府督促檢查階段
(四)國務院安全生產委員會督查階段
(五)各單位「回頭看」再檢查階段
(一)加強領導,落實責任。本次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專項行動由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統一領導,安全監管監察等各有關部門要密切配合。要結合本地區、本行業、本領域的實際,制訂切實可行的工作方案,並明確分工,明確責任,狠抓落實。要認真落實政府行政首長負責制和企業法定代表人負責制。各地區要採取措施將本通知和國務院有關部門制訂的指導意見以及本地區的安排部署,落實到重點行業領域的每個生產經營單位和其他相關單位,不留死角。
(二)突出重點,強化督導。隱患排查治理專項行動要突出高危行業等重點行業和領域的重點企業。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及其安全監管等有關部門要加強督促、檢查和指導。要認真貫徹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加大安全投入,加快安全技術改造,淘汰落後生產能力,提高企業的安全生產管理水平,增強事故防範能力。要把這次隱患排查治理行動與煤礦瓦斯治理、整頓關閉兩個攻堅戰及其他重點行業和領域的專項整治工作相結合,全面強化安全生產基礎。
(三)廣泛發動,群防群治。要充分依靠和發動廣大從業人員參與隱患排查治理工作。各類生產經營單位要緊緊依靠技術管理人員和崗位員工,調動職工群眾的積極性,發揮他們對安全生產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組織職工全面細致地查找各種事故隱患,積極主動地參加隱患治理。
(四)立足當前,著眼長遠。各地區要以這次隱患排查治理專項行動為契機,推動重大危險源監督管理工作和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工作的深入開展,既要切實消除當前嚴重威脅安全生產的突出隱患,又要落實治本之策,加強制度建設,建立安全生產的長效機制。
(五)廣泛宣傳,輿論監督。要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紙等各種媒體廣泛宣傳這次隱患排查治理專項行動,加大輿論監督和群眾監督力度,對排查治理走過場的單位要予以曝光。各地區、各有關部門對舉報的事故隱患要認真進行核查,督促落實整改,並對隱患舉報人進行獎勵。要大力宣傳隱患排查治理和安全生產工作中的先進典型與經驗,普及安全生產知識,促進安全生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