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岸治理體系
A. 舊中國曾經蒙受的恥辱和今日祖國的強大
恥辱歷史:1840年的鴉片戰爭;1858、1860年的英法入侵;1894年的甲午中日海戰;專1900年的八國聯屬軍的入侵;1931年日本佔領東三省;1937年的盧勾橋事變等等,伴隨著這些入侵戰爭是喪權辱國的條約,中國一步步被淪為殖民地,人民一步步被淪為奴隸。
祖國強大標志: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950開始的抗美援朝戰爭,中蘇珍寶島戰役,中印之戰,幾乎和周邊幾個國家都打了一遍,原子彈、氫彈、衛星相繼成功,進入五大常任理事國,收復香港、澳門,宇航員上太空,航空母艦的製造和使用等等,這些都是令人自豪,揚眉吐氣的大事,如今中國的國際地位繼美國、俄羅斯之後,世界共認的第三大強國。三分世界有其一!
B. 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五大任務是什麼意思
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五大任務、18個領域工作目標
鄭州要緊緊圍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戰略目標,加快推進相關工作,全面提升經濟發展水平和輻射帶動功能。
一、夯實產業基礎,全面提升綜合經濟實力
(一)壯大先進製造業集群。全面提升製造業基礎能力和創新能力,在高端裝備、電子信息、汽車及零部件等領域,培育一批國際知名創新型領軍企業,打造若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集群等。
(二)提升服務業發展水平。增強國際物流通道和文化旅遊交流功能,提高服務業外向度,積極引進跨國公司和企業集團區域性、功能性總部。加快鄭東新區金融集聚核心功能區、鄭州期貨交易所等平台發展,搭建輻射全國的特色化、專業化服務平台,提升服務經濟層次和水平等。
(三)加快培育發展新經濟。促進「互聯網+」新業態創新,發展分享經濟、平台經濟、體驗經濟、社區經濟。建設龍子湖大數據谷,打造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核心區等。
二、突出改革創新,加快培育壯大新動能
(一)深入推進政府職能轉變。以高效市場、有限政府為目標,基本建立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規律、適應現代治理體系要求的政府管理服務模式。加大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力度,全面建立權力清單、責任清單、負面清單,最大限度放寬市場准入和減少政府對市場經濟活動的干預等。
(二)改革優化創新政策制度。清理妨礙創新的制度規定和行業標准,構建普惠性創新支持政策。深化保障和激勵創新分配機制改革,落實創新成果處置權、使用權和收益權改革以及科技成果轉化收益分配製度的相關政策等。
(三)加快聚合創新要素資源。支持開展一流大學、一流學科建設,引進國內外高水平大學和國家級科研院所設立分支機構,建設全國重要科教中心。加快促進科技和金融結合試點城市建設等。
(四)打造創新創業發展平台。推進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鄭(州)開(封)創新創業走廊等建設,積極開展重大政策先行先試。培育產業技術研究院等新型研發機構,推進跨行業跨區域協同創新,建設製造業創新中心。加快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國家雙創示範基地建設,發展開放式眾創空間等。
三、發揮區位優勢,打造交通和物流中樞
(一)著力增強航空樞紐作用。進一步增加連接全球主要樞紐機場的貨運航線和洲際客運航線,形成覆蓋全球的國際客貨運航線網路。加強國際國內航線對接,強化鄭州機場與高速鐵路、城際鐵路等便捷高效交通系統的無縫銜接,提升國際化服務能力等。
(二)鞏固提升全國鐵路樞紐功能。優化鐵路樞紐布局,加快建設鄭州南站和高鐵快件物流集散中心,完善樞紐貨物轉運集疏系統。拓展鐵路樞紐對外通道網路,構建以鄭州為中心的米字形高速鐵路大通道,強化鄭州鐵路樞紐在全國鐵路網的作用和地位等。
(三)建設多式聯運國際物流中心。結合鄭州現代物流創新發展試點城市和示範物流園區建設,推進航空港、鐵路港、公路港、出海港(國際陸港)一體協同,建設以航空、鐵路為骨乾的國際物流通道,完善以快速鐵路和高等級公路為支撐的國內集疏網路等。
四、堅持內外聯動,構築內陸開放型經濟高地
(一)提升「一帶一路」節點作用。推進與「一帶一路」沿線重要口岸互聯互通,建設東聯西進的陸海通道。聚焦物流、裝備製造、工程承包等優勢領域,深化與中亞、俄羅斯、東南亞、東中歐等重點區域的合作,建設雙向經貿產業合作園區和海外物流基地,全面加強文化、旅遊、教育、醫療、人才等領域交流合作等。
(二)構築雙向開放大平台。高水平建設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鄭州片區,擴大投資領域開放,積極有效吸引境外資金、先進技術和高端人才,深化金融領域開放創新,擴大航空服務對外開放,創新國際醫療旅遊產業融合發展等。
(三)大力發展口岸經濟。拓展鄭州國際航空口岸和國際鐵路口岸功能,健全口岸經濟發展機制,促進口岸與樞紐、物流、貿易、金融聯動發展。提高功能性口岸、海關特殊監管區運行效益,加快發展中轉貿易、離岸貿易等新型業態等。
(四)增強輻射帶動功能。強化鄭州核心功能,推進中原城市群交通一體、產業鏈接、生態共建、服務共享。發揮中部崛起戰略支撐作用,加強與中部地區省會城市互動合作等。
五、彰顯人文特色,建設國際化現代都市
(一)引領大都市區建設。加快與開封、新鄉、焦作、許昌等城市融合發展,共建高效銜接基礎設施,共守生態安全,健全多元共享公共服務體系,打造現代化大都市區等。
(二)營造美麗宜居環境。嚴守生態保護紅線,優化生產、生活、生態空間布局,著力構建森林、濕地、流域、農田和城市五大生態系統,構築主城區綠色生活圈、城市周邊生態隔離圈、外圍森林防護圈。突出西部山地、黃河沿岸等生態空間主體功能,加強黃河濕地保護修復等。
(三)彰顯中原文化魅力。傳承保護和創新發展古都文化、功夫文化、根親文化和儒釋道文化,提升凝聚薈萃、輻射帶動和展示交流功能,建設國際文化大都市。提升嵩山論壇影響力,打造中華文明與世界文明對話交流的重要平台等。
(四)推動城鄉統籌發展。優化城鄉空間布局、規模和結構,統籌全域城鎮建設、基礎設施布局、農田保護、產業集聚、村莊分布、生態涵養。推進公交都市、智慧城市、海綿城市和地下綜合管廊等建設,提升城鎮現代基礎設施水平等。
C. 新型智慧城市是以為民服務全程全時、城市治理高效有序、數據開放共融共享、經濟發展綠色開源、網路空間安
新型智慧城市是以為民服務全程全時、城市治理高效有序、數據開放共融共享、經濟發展綠色開源、網路空間安全清朗為主要目標,通過體系規劃、信息主導、改革創新,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城市現代化深度融合、迭代演進,實現國家與城市協調發展的新生態。其本質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具體措施與體現。城市治理和管理不僅是國家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全球互聯網治理體系的重要載體和構建網路空間命運共同體的重要基礎。過去的幾年間,我國近三百個城市開展了智慧城市,建設試點,有效改善了公共服務水平,提升了管理能力,促進了城市經濟發展。
一圖全面感知、一號走遍鄭州、一鍵可知全局、一體運行聯動、一站創新創業、一屏智享生活……讓城市更智慧,生活更便利,鄭州要對標世界一流,走在全國前列。鄭州市經貿信息委有關負責人透露,鄭州正在制定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總體方案、「數字政府」建設總體方案,瞄準2018年建成全國一流、2020年建成世界一流的總體目標,以提升民生服務和城市治理能力為重點,通過建設十大工程,努力在2020年實現「六個一」發展目標,建成國家新型智慧城市標桿市,達到世界一流水平。
一、提出「六個一」發展目標
根據正在制定並徵求意見的方案,鄭州提出了到2020年智慧城市建設要實現的「六個一」發展目標:
「一圖全面感知」——建成全面感知城市安全、交通、環境、網路空間的感知網路體系,更好地用信息化手段感知物理空間和虛擬空間的社會運行態勢;
「一號走遍鄭州」——建成電子公共服務體系,個人通過身份證號+生物識別、企業通過社會信用代碼+數字證書可以辦理各類公共服務事項;
「一鍵可知全局」——建成基於大數據、信息共享和人工智慧的決策輔助體系,在一個地方滑鼠一點即可獲取所需的來自全市各部門、各系統的所有數據,並能提供各類定製化決策支撐報告;
「一體運行聯動」——在公共安全、城市運行管理的各領域通過信息化手段建成反應快速、預測預判、綜合協調的一體化城市運行管理體系,實現市區聯動、部門聯動、軍地聯動;
「一站創新創業」——通過數據開放平台和大數據交易平台,釋放數據紅利,打造成基於開源數據的創新創業服務平台,提升數字化產業經濟活力;
「一屏智享生活」——融合政府、企業和社會組織提供的與市民生活相關的各類服務,建設一體化市民服務平台,市民通過手機等移動終端可方便快捷獲得高品質生活服務。
二、重點推出「十大工程」
據悉,圍繞「六個一」目標,鄭州將重點推進高速寬頻網路工程、全面感知體系工程、城市大數據工程、智慧城市運行管理工程、智慧公共服務提升工程、智慧公共安全體系工程、智慧城市治理優化工程、智慧產業發展工程、網路安全保障工程、標准規范保障工程等十大工程。
其中,智慧公共服務提升工程將以貫穿服務市民和企業的全生命周期需求為主線,優化整合各級各部門服務內容,建成國內領先的「互聯網+政務服務」體系和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民生服務體系,包括構建新型衛生管理和醫療服務模式、建設面向社會需求的教育智慧服務體系、建立智慧社區公共服務平台、打造智慧氣象服務新模式、構建口岸智能化便捷化通關體系等等,市民和企業服務體驗和便利程度將極大提升。
三、創新推動「數字政府」建設
作為河南省「數字政府」綜合改革試點城市之一,鄭州將通過改革和創新推動「數字政府」建設工作,建立以大數據驅動政務創新的政府信息化建設新模式,依託「數字政府」建設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力推進簡政放權,優化政務服務流程,實現審批更簡、監管更強、服務更優。
實現政務服務事項可100%網上申報,行政審批事項平均審批時限在法定時限基礎上壓縮50%以上,推進至少500個事項實現全城通辦,切實提升老百姓的獲得感。
鄭州將實現100項高頻服務眨眼辦,申請人刷臉眨眼後即完成申請;自助終端機提供超過100項政府服務;100項服務主動推送辦理;每一項便民舉措,全年必須完成100萬次的業務量,才算得到人民群眾的認可。同時,鄭州將建設全市統一政府移動應用APP,實現政務服務貼身隨行,整合超過500項服務內容,下載量超過100萬次。
隨著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不斷推進,隨著「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的不斷深入,隨著網路強國戰略、國家大數據戰略、「互聯網+」行動計劃的實施和「數字中國」建設的不斷發展,城市被賦予了新的內涵和新的要求,這不僅推動了傳統意義上的智慧城市向新型智慧城市演進,更為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金鵬信息智慧城市解決方案
D. 中國電子口岸網的內容和中國國際電子商務網的內容有什麼區別
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China International Electronic Commerce Center,簡稱CIECC)成立於年,肩負國家信息化建設重點工程(金關工程)主幹網建設、維護、運營的使命,運營中國國際電子商務權威、穩定、安全的第三方服務平台,承擔中國電子商務的培訓任務,並不斷將中國電子商務國際交流與合作引向深入。
CIECC緊跟國際技術潮流,積極將先進科研成果轉化為生產力,CIECC運營的中國國際電子商務第三方服務平台--中國國際電子商務網(簡稱EC網)始終保持世界領先的技術水平,並建成擁有100個城市節點的國家級網路基礎設施。EC網為中國各級政府部門和國內外企業提供了安全、穩定的電子商務運行環境和全方位、多層次的服務體系,已經擁有企業會員近80萬家,成為業內公認的一流網路運行平台。
經過多年的建設與發展,CIECC的業務涉及電子商務發展基礎設施建設、安全認證、信用服務、現代物流、國際合作、教育培訓等,服務范圍覆蓋中國商貿領域主要企業。
CIECC運營的「在線廣交會」作為電子商務第三方專業服務的先行者,打破時空界限,為不能參加現場廣交會的企業提供網上參與廣交會的機會。經過七年的發展,「在線廣交會」在國內外企業中擁有很高的聲譽,擁有60萬家企業會員及金牌會員,被稱為「永不落幕的交易會」。
基於不斷擴展的大型、統一、共享資料庫平台,CIECC建設的「全國企業信用信息資料庫」和「加工貿易/外貿企業資料庫」入庫企業近40萬家,「全球采購商資料庫」入庫海外企業60萬家。在此基礎上,CIECC與行業協會共同建設了「中國汽車零部件企業信用體系」和「中國醫療保險信息網」,開創了中國行業信用體系建設的先河。
CIECC承擔的國家「九五」科技攻關項目「電子商務安全認證系統」是我國首家自主開發、自主版權的CA安全認證系統。該系統作為首家大陸安全認證系統通過了「泛亞聯盟」(PAA)的認可,為中外企業的跨國電子交易提供了有力的安全保障和支持。
為提供高質量的技術服務,CIECC設立了由技術專家組成的CIECC客戶服務中心和遍及全國100個城市的技術服務隊伍,為企業用戶及政府部門提供業務咨詢和技術支持。
CIECC主動參與國際交流與合作,與其它國家和電子商務國際組織建立對話與磋商機制,保持密切合作,務實開展國際電子商務促進工作。CIECC發起成立了APEC電子商務工商聯盟並擔任聯盟主席、參與泛亞電子商務聯盟(PAA)的創建工作、積極參與政府間經貿信息合作,經聯合國貿易與發展大會批准,聯合國全球貿易網路中國發展中心設立在CIECC。
為營造中國電子商務發展的良好環境, CIECC已經著手與戴爾、B-Global、大連口岸物流網、光大銀行等國內外知名企業和機構合作開展了一系列務實性探索工作,構建以貿易基礎服務、貿易物流服務、貿易金融服務、貿易專業服務和貿易公共服務為核心的一體化電子貿易服務體系,全力推動中國信息化建設的進程。
---截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
中國電子口岸數據中心簡介
2001年5月18日,經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批准,海關總署成立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事業單位---中國電子口岸數據中心(China E-port Information Data Center簡稱「數據中心」)。中國電子口岸數據中心主要承擔國家"十五"科技攻關項目"金關工程"--中國電子口岸系統集成、網路平台建設、應用項目開發和系統運行維護, 為政府管理部門和全國500多萬家進出口企業提供全程電子政務服務。為了適應中國電子口岸業務快速發展的需要,2002年10月,經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批准,在全國41個直屬海關所在地設立數據分中心。分中心系各直屬海關直屬事業單位,負責承辦本地區政務卡、企業卡的錄入、製作和為本地區聯網企業提供技術支持、操作培訓、熱線咨詢等各項服務工作,進一步保證了電子口岸應用項目順利推廣及運行正常。
自成立以來,數據中心堅持以需求為導向,以應用促發展,集中力量,做好國家重點應用項目的開發、試點和推廣工作,目前已推廣電子口岸應用項目31個,並在全國47個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及300個地級市設立中國電子口岸專網接入節點,實現了與海關總署、外匯管理局、國稅總局、質檢總局、工商總局、商務部、公安部、鐵道部、貿促會、香港工貿署、澳門經濟局以及中國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交通銀行、招商銀行等11家商業銀行的互聯互通和信息共享,入網企業達18萬家,每日處理電子單證數量達50萬筆,中國電子口岸門戶網站每日點擊率超過430萬次,在整頓國家經濟秩序、加強政府綜合治理、便利企業通關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產生了重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數據中心內設辦公室、技術部、運行部、客戶服務部和財務部5個部門,現有員工323名,擁有6名博士、76名碩士以及一大批IT尖端技術人才,致力於將軟體科技轉化為生產力,服務國家外向型經濟發展,落實中央「電子口岸」建設,保證「口岸電子執法系統」工作需要。
中國電子口岸受到黨和國家領導同志的高度重視和支持
國家「十五」科技攻關項目--中國電子口岸系統
中國電子口岸的建設受到了國務院領導的高度重視。1998年10月,朱總理在國務院召開的八省(區)打擊走私騙匯工作座談會上指示:「要加快銀行、外匯管理局和海關之間的計算機聯網,加強對報關單和進出口核銷工作的管理,從源頭上防止騙匯、逃匯違法活動的發生。」 2000年8月,朱總理聽取中國電子口岸系統建設匯報後指出:「積極運用現代科技手段,特別是先進信息技術,加快政府管理信息化進程,是適應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發展的迫切要求,各級政府、各個部門都要把推進行政管理信息化作為一件大事。當前要通力合作,加快『金關工程』和『金稅工程』建設,把海關、稅務、銀行、外匯、外貿管理和執法提高到一個新水平」。
海關總署和外匯局於研究開發的中國電子口岸第一個應用項目「進口付匯報關單聯網核查系統」在1999年1月投入使用後,起到顯著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在國務院的直接領導和推動下,在有關部委的配合支持下,海關總署會同公安部、鐵道部、交通部、信息產業部、外經貿部、人民銀行、稅務總局、民航總局、工商總局、質檢總局、外匯局,按照「電子底帳+聯網核查」管理模式於2000年底完成了中國電子口岸系統建設。
電子底帳+聯網核查取得的初步成效
中國電子口岸主要作用
建立進出口貨物電子底帳,實施綜合治理。國家有關行政管理部門分別將各自掌握的企業檔案、合同、報關單、核銷單、艙單等電子數據集中存到公共數據中心,並實行聯網核查,從根本上杜絕利用假單證走私、騙匯、騙稅等違法犯罪活動,提高政府部門綜合管理效能。
促進政務公開,加強廉政建設。「電子底帳+聯網核查」管理模式使國家行政管理部門的執法行為更加規范、統一、透明,並在各部門之間和作業環節之間形成一種相互制約、相互監督的機制,從而增強廉政建設的力度。
降低貿易成本,提高貿易效率。中國電信結合中國電子口岸業務特點,推出全國統一的95199撥號、寬頻和專線3種接入方式,企業只要從電信公網「一點接入」,就可以透過公共數據中心向海關、國檢、外貿、外匯、工商、稅務、銀行等部門和單位申辦各種進出口手續,既節省時間,又減少奔波勞累之苦,從而提高貿易效率,降低貿易成本。
可靠的安全系統
中國電子口岸安全系統採用PKI標准公鑰技術和國內最先進的CA身份認證系統,入網用戶經過工商、稅務、技監、外經貿、海關、外匯6個部門進行的資格審查後取得入網IC卡,並使用IC卡開展業務,從而有效防止抵賴和篡改數據。該系統由國家密碼辦、總參三部以及信息產業部郵電科學院聯合研製開發,2000年12月通過了國家信息安全保密鑒定。
中國電子口岸主要應用項目
進口許可證聯網核查
進口報關單聯網核查
出口收匯核查
出口退稅
企業年檢
快件通關
加工貿易電子帳冊
網上支付
通關單聯網核查
ATA單證冊通關
IT企業聯網監管
進口汽車證明書聯網
一次報關報檢
減免稅申請
出口加工區
聯網報關
無紙通關
艙單申報
中國電子口岸的推廣應用,在加強政府監管,打擊走私、騙匯、騙稅,提高貿易效率等方面取得了顯著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作為中國電子政務建設中一個重要的業務應用系統,「金關工程」中國電子口岸將按照國家電子政務建設總體目標,以需求為導向,以應用促發展,為建立高效、廉潔、勤政的政府服務,為促進對外經濟貿易發展服務
----截電子口岸網
從上面你就可以了解他們各自是如何的了?
E. 如何完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
完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的實質是整合多方力量和資源、運用多種手段和方法,及時對違法犯罪等社會治安問題進行多角度、多層次、全方位、多環節防治,根本目的是立足預防,從源頭上進行防範和治理。
不斷減少和消除產生社會治安問題、影響社會穩定的諸多社會矛盾和消極因素,最大限度地預防、控制和減少違法犯罪,最大限度地增加社會和諧因素,維護社會治安秩序和長期穩定。
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是建立在警務現代化、公安信息化、執法規范化、防控立體化基礎之上的一種社會化防控體系,涉及面廣,科技含量高,參與力量具有廣泛群眾性和社會性,打擊、防範、教育、管理、建設、改造等。
各個工作環節之間具有內在聯系,環環緊扣,相輔相成,僅僅靠公安機關一家是不可能完成的,必須依靠各級政府、各職能部門,藉助各種手段,科學配置社會管理資源。
(5)口岸治理體系擴展閱讀:
2015年4月13日,中國政府網公布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加強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的意見》。
該《意見》內容包括加強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的指導思想和目標任務、加強社會治安防控網建設、提高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科技水平、完善社會治安防控運行機制、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進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建立健全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工作格局6部分21條。
2015年4月13日,中國政府網公布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加強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