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常治相
㈠ 人治是一定歷史時期的治理方式對嗎
在中國,從中國,從字面上看法治,按照法律治理。明確的法律規則,法律在社會生活中至高無上的權威,顯示了廣泛的法律在社會生活的干預,意味著社會生活的法律規制的合法性。
具體做法是:
(1)法治,反對的人,經世致用,社會性規制的規則,法治,強調法治的國家,法律至上,法律具有最高的地位;
法律秩序,法治(2)法治是一種行為,根據法律規定和形成的現代資產階級在追求經濟自由,和追求的政治民主,反對封建專制的民主法制模式逐步建立;
(3)法律規則或法律價值,法律的精神,一個社會理想,是指國家通過這種方式,實現的原則和制度的一種社會狀態。
(4)法治意味著法律在社會生活中的最高權力機構是指社會生活的法律規制的普遍性和合法性。
法治是基礎,是准則性質的,是明確的剛性的社會底線;而德治則是屬於指導性的,是法治的補充和調和,二者並不矛盾。現在說德治並沒有排斥法治。
至於中國歷史上德治的作用。。。說實話很有限但是確實有,比如儒家強調的等級綱常倫理,是維持社會基本秩序的,所有人都知道自己應該怎麼做,不過遺憾的是,中國的這種過於拔高的聖人般的道德要求造就的是大多數人明白應該怎麼做,更知道這么做是不可能的,然後就形成了後來的官場潛規則,真正相信的或者僅僅是在某些方面相信的,表現出來的是令人震撼的氣節,比如文天祥,比如史可法,比如海瑞,形容明末士大夫特別是東林黨人有一句話比較經典:「無事袖手談心性,臨危一死報君王」,該貪的貪該大言不慚的大言不慚,然後遇見危機遇見國難的時候以死報君王就罷了,當然更有那種惡劣的前面的都一樣,到國破家亡之時卻也能轉變信仰變成識時務的法家,去抱異族的大腿的。
這就是中國倆千年來的德治的結果,多說一句,其實中國近倆千年封建社會的社會統治秩序本質是外儒內法,意思是底線這些東西,靠的也是法家的法治,所以實際上沒有一個社會只依靠道德的德治就能長久存在的。
㈡ 形容治理的成語
路不拾遺是一個成語,讀音是lù bù shí yí,是指路上沒有人把別人丟失的東西撿走,形容社會風氣好,出自《韓非子·外儲說左上》。
㈢ 整治是什麼意思啊
①整頓;治理②管束、懲罰、打擊,使吃苦頭③進行某項工作;搞;做
㈣ 如何整治為官不為,為官不為方面存在問題,為官不為典型案例
如果說貪污腐敗是黨和國家的「致命傷」,那麼,為官亂為、為官不為則是黨和國家的「慢性病」。而不管是「致命傷」還是「慢性病」,對經濟和社會的發展都有著不可估量的破壞作用。對「為官亂為、為官不為」的有關現象不進行嚴肅整治、嚴厲問責,將會嚴重影響經濟社會發展。筆者認為,抓好「為官亂為、為官不為」(以下簡稱「兩為」)專項整治工作,必須堅持和把握好以下要訣。
突出一把手負責。常言道,群眾看黨員,黨員看幹部。黨員幹部,特別是「一把手」幹部,是「兩為」專項整治的責任主體,必須切實承擔起組織領導、統籌協調、牽頭抓總的責任,要本著對事業負責、對組織負責、對個人負責的精神抓好各項工作的落實。要帶頭排查問題、深挖根源、整改落實、建章立制,為班子成員和幹部群眾樹好樣子、作好表率,凡是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別人不做的,自己堅決不做,要主動將自己擺進去,將責任扛起來,不當「甩手掌櫃」。班子成員要履行「一崗雙責」,抓好分管范圍內的整治工作,切實做到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對履責不到位的,要堅決追究、嚴厲問責、從嚴治理。
堅持一竿子到底。「兩為」專項整治,是在向作風頑疾開刀,是黨員幹部的自我革命,沒有好的作風抓不行,不抓出好的作風更不行。而作風實,才能成效顯。各級各地各部門必須切實做到務實務實再務實、認真認真再認真,要堅持一竿子到底,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廣泛接地氣,不斷增能力。要堅持一線工作法,克服經驗主義、教條主義、本位主義,將問題發現在基層、解決在基層,不讓問題擠壓、矛盾成堆。要堅決反「四風」、轉作風,將「兩為」專項整治抓實抓細抓出成效。絕不能也不允許大而化之、馬虎應付,要防止和杜絕形而上學的行為和官僚主義的作風。既要「沉下去」,更要「融進去」,與群眾做朋友,為群眾辦實事。
體現一碗水端平。公開公平公正,是做人准則、做事原則,更是為官之道、為政之要。「兩為」專項整治,是針對的所有機關工作人員,不是針對極個別人,也不是要解決極少數問題。這就要求在整治、治理的過程中,堅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規則面前沒有特例,要體現一碗水端平,不「看人兌湯」,要動真碰硬,不講情面、不留死角、不搞特殊。無論是誰,不論職位高低,不論權力大小,只要存在「兩為」問題,都要堅決做到發現一起、查處一起、追究一起。對不聽招呼、頂風違紀的典型案例要予以點名道姓公開曝光。要強化問責結果運用,做到「四個一律」:問責決定書一律存入檔案,問責結果一律公開,被問責人當年度一律不得評先評優,被問責人在影響期內一律不得提拔使用。
注重一攬子落實。整治「為官亂為、為官不為」工作面廣量大,是個一攬子工程,這就要求各級各地各部門各單位要各負其責,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形成一攬子抓落實的良好局面。要抓好每一個環節、每一項工作的對標和銜接,統籌推進、聯動共為。既要抓好上級的示範帶動,更要抓好下級的責任落實。上級機關、領導幹部不能搞「上面害病、下面吃葯」;下級也不能事不關己、消極應付。矛盾積壓在哪個單位,就要追究所在單位領導幹部和相關責任人的責任。形成銜接順暢、執行有力的工作機制,就能上行下效,讓上面帶得動下面;又能令行禁止,讓下面跟得上上面。部門和部門之間要做到分工不分家,不互相推諉、不彼此扯皮。
為官一任,造福一方。在經濟發展和作風建設進入新常態的今天,為官不易,但不能為官不為;為官要有為,不能亂作為,但要奮發有為。各級各地公務員特別是領導幹部必須深化改革、勇於創新、奮發有為,扎實推進「四個全面」各項重大決策部署的落地生根,才能讓廣大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也才能使「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早日成為美好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