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縣污染治理
『壹』 日照屬於縣級市
日照,山東省地級市。
日照,周為莒地,秦屬琅琊郡,西漢置海曲縣,三國魏時屬城陽郡並於莒,北魏置梁鄉縣。隋時歸莒縣,屬琅琊郡,唐、宋屬密州。1087年(宋元佑二年)置日照鎮,屬莒縣,日照之名始於此。1184年(金大定二十四年)始設日照縣,屬益都府莒州。元明沿襲。清屬沂州府。
中華民國建立後,1913年撤府,屬膠東道。1928年撤道直屬省政府。1940年3月,日照縣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先後屬濱海行署、濱海專署和三專署。1950年歸屬沂水專署。1956年歸臨沂專署。
1985年3月,撤縣設市(縣級)。1989年6月,升格為地級市。
日照市位於山東省東南部黃海之濱,東經118°25′~119°39′,北緯35°04′~36°04′。東臨黃海,西接臨沂市,南與江蘇省連雲港市毗鄰,北與青島市、濰坊市接壤。
南北長約82公里,東西寬約90公里,總面積5358.57平方公里。
日照市屬魯東丘陵,總的地勢背山面海,中部高四周低,略向東南傾斜,山地、丘陵、平原相間分布。最高點為五蓮縣境內馬耳山,海拔706米;最低點為東港區東海峪村,海拔1~1.5米。山地佔總面積的19.7%,丘陵佔52.9%,平原佔19.9%,水域佔7.5%。
『貳』 誰能幫我介紹一下日照嵐山區的情況
是一個新成立的區,原來叫嵐山辦事處。離市區40公里。
『叄』 沂河水資源的開發利用
根本原則要造福沂河沿岸的居民百姓!
『肆』 山東半島城市群地區主要地質災害
在上面論述地區穩定性時,已涉及地震的災害。地震也是地質災害的一個重要災種。在有關水資源的討論中,也已經分析了山東半島的旱澇災害問題。這節著重討論山東半島存在的其他主要地質災害。
地質災害是自然界不可避免的現象,人類的不當開發,或未能對其很好地進行防治,都會激發、加速或加劇地質災害的發生與發展,增大其危害性。自然界中的地質災害,有緩變性地質災害,如海水入侵、地面沉降、沉陷等,也有急變性地質災害,如滑坡、泥石流、岩溶塌陷等,下面分別簡略分析。
1.海水入侵災害
在海岸帶地區,經常會產生海水入侵使陸地地下水被海水浸染,增大含鹽度,會失去作為飲用及工農業供水的價值。海水入侵也會破壞岩體的力學性質,增大產生滑坡等災害現象的危險性。海水入侵還會增強對碳酸鹽岩的岩溶作用,等等。
環渤海地區,海水入侵是廣泛的現象(圖18)。實際上,除少數為海水完全入侵地帶外(圖18中1區),多數是海水入侵與地下水相混合地區,形成鹹水-微鹹水的混合帶,其影響寬度在1km至15km以上。
圖18 環渤海地區海水入侵現狀圖(據孫曉明,2005)
萊州是重要的海水入侵地區,其地下水礦化度可由150g/L,經32km的滲流途徑,與入侵地下海水不斷匯合相混後,變成礦化度為2g/L的微鹹水(圖19)。大王—羊口地下水礦化度變化見圖20。
圖19 萊州灣南岸固堤—央子地下水礦化度變化剖面(據徐建國,2005)
圖 20 大王—羊口地下水礦化度變化剖面( 據徐建國,2005)
萊州灣南岸海水入侵始於 20 世紀 70 年代末,當時是局部地區發生海水入侵,後來由於 80 年代初濰坊、昌道、庫克等地加強了地下水資源開采,另外河流中、上游修建水庫,使地表水補給量減少,而誘發了海水大量入侵,使咸 ( 海水) 與淡 ( 地下水) 界面向陸地遷移,形成大寬度的海水 - 淡水混合帶,原先淡地下水的礦化度一般在 500mg/L 以下,少數達 1000mg/L。
萊州灣地下水超采與海水入侵關系見表 29。
表 29 萊州市地下水超采量與海水入侵
( 中國地質調查局海洋地質研究所)
萊州市1976年海水入侵面積為15.8km2;至1989年,海水入侵面積已佔全市面積的11.12%,入侵速度由46m/a增至404.0m/a;至2001年,萊州市海水入侵已達260km2(李萍,2004);目前海水入侵面積為304km2。據1976~1989年的初步統計,萊州灣地區累計開采地下水38×108m3,地下水位平均下降15m左右,地下水漏斗面積達2000km2,低於海平面的負值區有1600km2。
龍口市海水入侵面積為78.4km2。煙台市從70年代起開采地下水,由於海水入侵,地下水氯離子含量由0.13g/L至1981年已變為1.7g/L,1989年,海水入侵線已達850m。
青島地區海水入侵面積達95.6km2,也開始於20世紀70年代。1981~1988年,大沽河流域海水入侵峰面內移750m。1981年開始開采地下水資源,在李哥庄一帶形成面積約100km2的地下水降低漏斗,中心最低水位-8.13m。1990年由於引貴濟青工程輸水,地下水開采減少,1994年豐水期漏斗平復。
青島其他地區,如白沙河—城陽河下游、黃島辛安等地,也有海水入侵,加上膠南市、膠州市和平度市,這幾個地方海水入侵面積已達159km2。
渤海的海水總礦化度為34.4g/L,黃海為33.33g/L,在大連地區海水與岩溶含水層中總礦化度為0.62g/L的淡水混合後,形成的地下鹹水總礦化度為8.14g/L,是由76.78%的岩溶淡水和23.22%的海水相混形成的(盧耀如,1999),則:
山東半島城市群地區地質-生態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
式中:Vf、Vb、Vs———形成體積為Vb的鹹水時,相應地下水和鹹海水的體積為Vf和Vs(L);CClf、CClb、CCls———分別為地下淡水、混合後鹹水和海水中Cl-離子含量。
在山東半島萊州灣地區,鹵水礦化度達50~150g/L,這不是海水的自身總礦化度,實際上是經蒸發、濃縮的鹽鹵水,就是說海水入滲後,經過自然和人工蒸發濃縮,使地下水中礦化度達到50~220g/L,其中包括了古海水入侵後,經過地下蒸發不斷聚集的鹵水。從這個數值上看,萊州灣海水入侵是疊加了古海水入侵的影響。
萊州灣東南岸地區海水入侵面積於1979~1993年是急劇增加的,近幾年面積擴大率稍有所下降(圖21)。
圖 21 萊州灣東南岸地區海水入侵面積變化( 據徐建國等,2005)
海水入侵,在世界濱海城市也多有發生,地下水中所含 Cl-離子含量可作為海水入侵強度的一個指標,前面已討論了環渤海北岸大連地帶海水入侵的強度,下面將國外一些地區海水入侵、造成 Cl-離子增多的情況列於表 30。
表 30 世界部分沿海國家 ( 地區) 海水 Cl-含量
萊州灣地區海水入侵是嚴重的,其中也包括高濃度鹽鹵水入滲形成的地下水。
2. 地面沉降災害
在萊州灣地帶的東營市,由於開採油氣資源及地下水資源,於 1985 年發現了地面沉降。地震部門曾用大面積精密水準測量復測了地殼形變規律,結果表明,丘陵區、萊州灣南岸及魯北平原埕寧隆起的東部,幾十年來處於抬升狀態,最大抬升區在膠北斷塊隆起區,上升速率為 4 ~8mm/a,東營—墾利地面沉降量最大達 80mm,利津縣以北地帶,沉降速率為 4 ~8mm/a,壽光西部地區,沉降速率也是 4 ~8mm/a。2000 ~2003 年,對該地進行了復測,發現地面沉降量為248 ~397mm。2002 ~2003 年,東營地面沉降觀測點有43個,沉降量在 10 ~30mm 以上。
地面沉降,必定會誘發或加劇海水入侵,萊州灣其他地區存在的地下水大降落漏斗,也存在著加劇海水入侵的問題。
3. 礦區地面塌陷
地面沉降,相對是個緩慢形變的過程,而地面塌陷,主要是由礦山開采引起的,有緩變發展的過程,也有突然發生的現象。山東半島地區採煤、金、鐵等礦產資源引起了較多的地面塌陷現象,特別是大面積煤田採用冒落式方法開采,引起地面塌陷、沉降現象更加嚴重。山東半島城市群礦區地面沉降概況見表 31。
表 31 山東半島城市群礦區地面沉降概況
( 山東省國土資源廳)
目前已閉礦的礦山,有的進行了復墾。礦山開采過程中,尾礦、排土廠等對環境影響較大,尚需治理。總的看來,山東半島城市群地區,煤礦、金礦及鐵礦的礦山環境問題,相對影響的地域比環渤海北翼這一帶要小些,但也是今後需予以關注的地質災害現象。
對山東半島地區開采地下水誘發地質災害、影響地質環境的情況進行了綜合評價,見圖 22。
4. 滑坡、泥石流地質災害
滑坡、崩塌與泥石流是常見的地質災害,山東半島地區也常發生。滑坡、泥石流等災害多是突發性的,易造成突發性災害,但是,多有相應的早期形變跡象,如後沿岩土體開裂,滑坡前沿的擠壓、隆起,或有少量塌方、崩落等前兆現象。
圖 22 山東半島城市群地下水誘發災害對環境質量影響評價( 山東國土資源廳供圖)
1648年,郯城-莒縣地震,誘發了體積為480×104m3的滑坡;近期有濟南長清馬山滑坡、崩塌群,長600m,寬500m,平均厚15m,體積近300×104m3,都是規模較大的滑坡。濟南歷城區西營鎮十崖村,於2000年8月暴雨後山體坡面出現35處滑塌點,形成泥石流,毀農田4hm2,牲畜死亡50頭,沖垮橋梁7座、樹木3000多棵。1998年,淄博山區也發生了泥石流,20多公頃耕地被毀,270hm2農作物被毀,並毀壞光纜、供電線路。
山東半島城市群發生滑坡等地質災害的情況見表32。山東半島地區崩塌、滑坡、泥石流災害,規模比中國西部地區小得多,最主要的是減輕及避免這類災害,需要及早監測發現,以便提供適時的依據,採取相應措施予以防治。最主要的一點是,工程建設中,特別注意不要隨意開挖施工,避免天然狀態下穩定的岩體坡角被破壞而誘發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
表 32 山東半島城市群崩塌、滑坡、泥石流災害概況
( 山東省國土資源廳)
5. 岩溶塌陷災害
在碳酸鹽岩分布區,長期超量開采岩溶地下水,會使岩溶地下水位持續下降,並導致岩溶水與上覆第四系孔隙水水動力條件發生變化,並對岩土體穩定性產生影響,從而誘發岩溶塌陷的發生。目前,魯中南地區岩溶塌陷主要發生在泰安、棗庄、萊蕪等地,危害性非常突出。
(1)泰安市岩溶地面塌陷
主要發生於泰安舊縣、鐵路三角區及東郊訾灌庄一帶。1970~1994年,在25km2范圍內,共發生塌陷152處。塌陷直徑一般1~6m,最大16m,深度在鐵路三角區為4~8m,訾灌庄一帶為2~5m。舊縣地面塌陷造成9個村莊房屋開裂倒塌。20世紀90年代初期,京滬鐵路行經本段列車車速限在5km/h。後來,經過勘測處理,如採用旋噴樁、灌漿、連鎖鐵軌及控制地下水開采等途徑,使這一帶岩溶塌陷的災害得到控制。
(2)棗庄市岩溶地面塌陷
主要發生在十泉水源地、丁庄—東王莊水源地及薛城區大呂巷等地,1980~1996年累計產生塌陷200處,目前塌陷分布面積達25km2。塌陷多為點狀橢圓形,直徑3~10m,東王莊西橋附近一處最大塌陷坑,長80m,寬60m,深1.5m。
塌陷的發生使部分村民住房的地面、牆壁開裂,給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帶來一定威脅。同時,地下水位的大幅度下降,又導致順河道排放的污水滲入地下,使岩溶水遭受污染。
(3)萊蕪市岩溶塌陷
岩溶塌陷主要發生在陣公清—西泉河一帶鐵礦區,由於鐵礦生產和當地工農業生產長期大量采排岩溶地下水而引起。1973~1997年間,共發生岩溶塌陷139處,塌坑最大直徑35m,最大深度13m,累計塌陷面積6435.0m2。
在這個岩溶塌陷區范圍內,共有13個村莊的民房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其中,199戶的1001間房屋破壞嚴重,裂縫寬度超過4cm,被迫搬遷。
此外,在臨沂市區、沂源縣、平陰縣、蒙縣及蒙陰縣等地,亦有一定規模的岩溶塌陷發生,造成很大的經濟損失。
『伍』 莒縣有沒有檢測室內空氣質量的 甲醛之類的
您好,市面上不可能存在「零甲醛」的傢具或裝修材料。即使每件傢具、每種建材都環保達標,但用在一套房子里的量過多,也可能使室內整體污染超標,傢具組合之後產生了「疊加污染」。所以家庭的甲醛要以具體的甲醛濃度以不同方式治理,如果甲醛是正常范圍內,可以多點植物、多通風即可。如果家中甲醛超標、或明顯感到有刺激性氣味,建議找一家正規的除甲醛公司來進行治理。
可以通過《中國室內裝飾協會室內環境凈化治理專業委員會》來查看擁有《全國室內環境凈化治理行業施工資質》單位名單來選擇,我們提醒,為了您的身體健康,切勿選擇無此資質的公司上門治理。
『陸』 檸檬酸中和廢水回用的處理方法有哪些
檸檬酸廢水的處理方法
點擊數:77 發布時間:2013年2月1日 來源:
【摘要】檸檬酸也稱第一食用酸味劑,廣泛應用於食品、化工、建築、皮革、農業、鑄造、電子、紡織、石油、攝影、塑料和陶瓷等工業領域G檸檬酸的生產主要有兩種方法:一種是從含檸檬....
檸檬酸也稱第一食用酸味劑,廣泛應用於食品、化工、建築、皮革、農業、鑄造、電子、紡織、石油、攝影、塑料和陶瓷等工業領域G檸檬酸的生產主要有兩種方法:一種是從含檸檬酸的天然果實中榨汁提取,另一種是用發酵法生產G目前,世界上普遍採用發酵法生產檸檬酸G我國檸檬酸工業起步較晚,直到60年代才建立檸檬酸廠,但到90年代已達80多家,目前,檸檬酸年總產量約為200ktG檸檬酸生產會產生大量的高濃度有機廢水G本文分析了檸檬酸廢水的來源和水質特性,對採用的厭氧生物法、生物接觸氧化法、乳狀液膜法以及檸檬酸中和廢水回用。從檸檬酸發酵廢液製取糖化酶制劑等技術進行了綜述。
一、檸檬酸生產廢水的主要排放源
在我國檸檬酸的生產主要以薯干玉米等為原料以玉米原料生產檸檬酸為例其生產工藝及廢水排放源見圖1.
由圖1可見玉米檸檬酸的生產工藝主要包括糖化、發酵、提取和精製等。
1、檸檬酸廢水的主要來源為糖化洗濾布水在糖化過程中糖化液必須過濾除去玉米渣過濾機的濾布需要定期清洗產生糖化洗濾布水主要含有澱粉蛋白質纖維素玉米脂肪及鈉離子等。
2、二壓洗濾布水糖液在發酵罐中發酵得到發酵液經壓濾機壓濾去除菌絲體成為發酵清液送到提取車間壓濾機的濾布需要定期清洗由此而產生二壓洗濾布水主要含有檸檬酸殘糖蛋白質和維生素。
3、刷罐水發酵罐排放發酵液後在下一次進料前要用清水將發酵罐洗滌干凈從而產生刷罐水主要含有檸檬酸殘糖蛋白質維生素和聚醚等。
4、濃糖水發酵清液與中和生成檸檬酸鈣沉澱上部母液稱為濃糖水含有檸檬酸檸檬酸鈣殘糖油脂蛋白質微量鈉鹽聚醚及有機色素等。
5、洗糖水中和工序得到的固相檸檬酸鈣調漿後送入過濾機繼續使用的熱水進一步洗去殘糖及可溶解性雜質抽濾後排放出洗糖水含有檸檬酸檸檬酸鈣殘糖油脂蛋白質無機鈣及有機色素等。
6、沙柱沖洗水精製工序中要把固體物質在沙濾器中除去沙柱需定期沖洗形成沙柱沖洗水含有硫酸鈣檸檬酸以及其他結成濾餅的固性物。
7、離子交換淡酸水離子交換淡酸水由個位置產生沙柱炭柱陰柱陽柱離子交換柱再生前將淡酸液排入後柱然後用清水無離子水把殘液沖向後柱所產生的廢水為離子交換淡酸水含有檸檬酸鐵鈣氯等離子以及濾層微粒和破碎的陰陽樹脂。
8、炭柱廢鹼水酸鹼液經沙柱過濾後進入活性炭柱吸附炭柱每周用水溶液再生再生所排放的水為炭柱廢鹼水含有檸檬酸鹽及有機色素等。
9、陽柱廢酸水來自炭柱的酸解液經過陽離子交換柱再生時先放去濃酸液用清水洗滌殘液形成陽柱廢酸水含有檸檬酸金屬離子等。
10、陰柱廢氨水來自陽柱的酸解液經過陰離子交換柱再生時先放去濃縮液用清水洗滌放去淡酸水以後用氨水溶液再生形成陽柱廢酸水含有N~3檸檬酸非金屬離子等,(11D再生沖洗水,交換柱再生沖洗水包括炭柱陰柱陽柱3部分9再生結束9放去再生廢水後9用無離子水沖洗殘留的再生廢水9形成b再生沖洗水9含有NaO~~CIN~3以及相應的鹽類和破碎的樹脂,以上各工藝點所排放廢水的水量和水質見表1。
由表1可見9檸檬酸廢水主要來自提取車間的濃糖水和洗糖水9其濃度高排放量大;發酵車間的刷罐水雖然濃度高9但水量很少9有機負荷較小;其他各點排放的廢水濃度較低9水量也不大,檸檬酸廢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機物(有機酸糖蛋白質脂肪澱粉纖維素等D及NPS等物質9生產中未糖化的澱粉質未發酵的殘糖未能提取的檸檬酸等都進入廢水中9形成高濃度的有機污染物。
二、檸檬酸廢水的處理方法
1、厭氧生物法
厭氧生物法主要是利用厭氧微生物在無氧條件下分解有機物9在處理檸檬酸廢水時9其具體過程主要可分兩個階段:(1D在不同的厭氧微生物種群作用下9將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等有機物水解和厭氧分解成脂肪酸及其他產物;(2D在有生理獨特性的專性厭氧菌產甲烷菌的作用下9將第一階段的最終代謝產物轉化成C~4或CO2,檸檬酸廢水的厭氧處理技術主要有管道式厭氧消化器高溫厭氧消化池和上流式厭氧污泥床(UASBD等。
2.1.1管道式厭氧消化器
管道式厭氧消化器具有兩步厭氧消化性狀:在消化器前面的管段9處於產酸階段9對較低p~的進水有一定的緩沖作用9後面的管段則以產甲烷為主9這樣減少了不同階段的厭氧微生物群落間的相互抑製作用,浙江省工業環保設計研究所。採用管道式厭氧消化器對檸檬酸廢水進行厭氧處理9在進水p~3.44~4.38COD14187.5mg/L處理水量200t/dCOD容積負荷7.09kg/(m3-dD條件下9出水p~7.0~7.5COD去除率為81.1%9去除1kgCOD產沼氣0.43m3,管道式厭氧消化器內充填填料作為微生物載體9能滯留高濃度厭氧活性污泥9增強耐進水低p~和耐負荷變化的能力,採用這種方法9酸性的高濃度廢水無需進行p~調整可直接進入處理系統9從而減少葯劑消耗量9降低運行費用9便於操作管理,但此法存在污泥流失現象9且需定期排泥。
2.1.2高溫厭氧消化池
廣東佛山環境工程裝備公司採用高溫厭氧消化法處理寧鄉檸檬酸廢水9進水COD9914~17014mg/L9BOD54882~77700mg/L9p~4~59控制消化池溫度60C左右水力停留時間48h9則出水COD為1314~1600mg/L9BOD5139~416mg/L9p~4~59COD和BOD5去除率分別達85%和90%以上,此法的優點是消化時間短9消化溫度適應性強9運行費用低9有機物去除率高,但廢水升高溫度需消耗額外的能量9因此9適用於原廢水溫度較高的情況。
2.1.3上流式厭氧污泥床
上流式厭氧污泥床(UASBD在國外已普遍推廣使用,我國將UASB反應器技術列為b八五攻關項目9國家環保局首選UASB技術用於處理釀造食品屠宰行業廢水,山東莒縣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則率先採用了UASB技術處理檸檬酸廢水9其UASB厭氧反應器結構見圖2。廢水通過反應器底部的進水管進入內筒9逐步上升到反應器頂部的水分布器9通過虹吸管均勻進入外筒和中筒之間與其中馴化好的污泥相混合9在厭氧菌的作用下9廢水中的有機物被分解產生沼氣,通過斜板三相分離器的分離作用9水通過三相分離器上部的出水管排出9污泥被留在反應器的底部沼氣通過水封的作用經沼氣管排出進入氣櫃被鍋爐利用。
北京桑德環保產業集團[6]利用兩級准中溫UASB反應器試驗處理檸檬酸廢水一級反應器的水力停留時間為Z9h二級反應器的水力停留時間為10h進水溫度約30Cp~為5.0~6.0設計COD容積負荷為10kg/(m3.d)穩定運行階段COD去除率達90%以上出水COD穩定在300mg/L以下去除1kgCOD產生沼氣0.58m30上流式厭氧污泥床有更強的耐負荷沖擊能力處理效果好剩餘污泥少操作管理方便。
厭氧生物法用於處理有機物濃度高~可生化性好的檸檬酸廢水有機物去除率高運行費用低但隨著國家對排水要求的更加嚴格單獨採用厭氧生物處理出水COD和BOD5等指標尚不能滿足國家排放標准要求。
2.2厭氧好氧生物組合法
單獨採用厭氧生物法處理高濃度檸檬酸廢水往往不能達到國家排放標准需組合其他處理技術如好氧生物處理技術。
針對檸檬酸生產廢水首先採用UASB技術對COD在5000~50000mg/L的高濃度廢水進行處理處理後的廢水與低濃度廢水混合再進入生物接觸氧化池最後再由物化處理把關盡可能降低水中污染物和色度使出水達標排放0整個工藝流程(厭氧好氧生物組合法處理檸檬酸廢水工藝流程)見圖3。
採用這種工藝處理檸檬酸廢水能將85%以上的有機污染物轉化成沼氣運行穩定操作管理方便剩餘污泥少而且整個工藝過程不產生二次污染。
2.3乳狀液膜法
液膜分離技術是一項高效~快速~節能的新型分離技術近年來液膜分離技術在重金屬分離。生物工程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特別是在處理高濃度有機廢水方面液膜法取得了顯著成績[10~1Z]。乳液與廢水通過攪拌充分混合接觸廢水中的檸檬酸透過液膜濃縮在膜內從而達到分離的目的。
以LMA-1為表面活性劑~正三辛胺為流動載體~NaZCO3溶液為內相試劑~煤油為膜溶劑所組成的液膜體系處理檸檬酸廢水當進水COD為4000~5000mg/L時控制一定的攪拌速度表面活性劑種類和用量載體用量乳水比和油內比可使廢水中的COD去除率達99%G該法工藝簡單效率高成本低易於工業化。
2.4中和廢水回用技術
檸檬酸生產過程排放的各股廢水中中和工序產生的廢水水量最大污染最嚴重G探討中和廢水的回用技術對於保護環境節約用水資源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研究了在中和廢水中馴化選育檸檬酸生產菌並輔助簡單預處理措施的中和廢水回用工藝。
試驗廢水選自山東萊蕪檸檬酸廠中和廢水採用活性炭吸附離子交換和鹼處理回調H等預處理方法處理後廢水進行搖瓶發酵試驗。試驗結果表明:廢水經活性炭單獨處理後發酵檸檬酸產量提高了23.4%;經活性炭結合陽離子交換樹脂處理檸檬酸產量提高了53.0%但採用再生和清洗時將產生二次廢水。而採用鹼(NaOH)預處理中和廢水去除影響發酵產率的部分雜質再用酸(H2SO4)調H至6.5處理後出水利用從黑麴黴CBX-12馴化獲得的耐受廢水的C-98菌株在總還原糖質量分數為14%~16%麥麩質量分數為2.5%乙醇質量分數為1.5%的最佳條件下進行發酵總產酸率已接近利用自來水在同等條件進行發酵的產酸率。該工藝投資省運行費用低可使中和廢水經處理後回用於生產。
2.5發酵廢液製糖化酶
檸檬酸生產排放的發酵廢液中含有大量黑麴黴菌絲體。從廢液中提取黑麴黴菌絲體不僅可獲得大量具有較高利用價值的糖化酶制劑也可使廢液的COD降低從而減少排污量和治污負荷G四川輕化工學院在檸檬酸發酵廢液中加入絮凝劑於35~45C保溫攪拌15~20min待廢液中固形物沉澱完畢收集菌泥。將所得菌泥壓濾至含水80%(質量分數)以下添加等量石英砂研磨30min然後在60C以下風干製成干菌體常法粉碎得菌粉。在干菌體中添加纖維素酶(每克干菌體添加纖維素酶200g)50~60C保溫3製得酶處理液其糖化力更高。試驗結果表明獲得的菌粉具有較高的糖化力最適作用溫度為60C最適H為4.6可用於酒精生產。
三、結語
檸檬酸應用廣泛是世界上以生物化學方法生產的產量最大的有機酸。我國是世界上檸檬酸第一生產和出口大國生產規模還在不斷擴大。針對檸檬酸生產中排放的大量高濃度有機廢水應根據實際廢水的來源組成和水質特性選擇投資少收效大的處理方法。同時從節約水資源廢物綜合利用角度出發探索投資省運行費用低效果好的檸檬酸廢水處理技術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柒』 廢舊電池對環境有何污染
廢電池
對含汞電池說「不」
廢電池雖小,為害卻甚大。但是,由於廢電池污染不像垃圾、空氣和水污染那樣可以憑感官感覺得到,具有很大的隱蔽性,所以一直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目前,我國已成為電池的生產和消費大國,廢電池污染是迫切需要解決的一個重大環境問題。今日起,我們將連續刊登3篇有關報道,希望人們以及有關政府部門重視廢電池所造成的環境污染,共同行動起來,為廢電池的回收、處理出謀劃策,為鼓勵生產和消費「綠色電池」制定出相關政策。
干電池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用得最廣泛的商品之一,從照相機、錄音機、計算器和電子鬧鍾到尋呼機、電子辭典和掌上電腦,都離不開干電池。我國是干電池的生產和消費大國,一年的產量達150億只,居世界第一位,消費量為70億只,平均每個中國人一年要消費5隻干電池。
長期以來,我國在生產干電池時,要加入一種有毒的物質———汞或汞的化合物。我國的鹼性干電池中的汞含量達1~5%,中性干電池為0.025%,全國每年用於生產干電池的汞就達幾十噸之多。
汞就是我們俗稱的「水銀」。汞和汞的化合物都是有毒的,科學家發現,汞具有明顯的神經毒性,此外對內分泌系統、免疫系統等也有不良影響。20世紀50年代發生在日本的震驚世界的公害病———水俁病,就是由於汞污染造成的。
40多年前,在日本九洲南部的一個沿海小鎮———水俁鎮,當地居民中出現了一種奇怪的病。患者開始口齒不清,步態不穩,四肢麻痹,最後全身痙攣,精神失常,在痛苦的折磨中死去。後來染上這種疾患的人越來越多,甚至連貓和海鳥都出現了同樣的症狀。後來,醫務工作者從死者的屍體和海魚體內發現了有毒的甲基汞,證明了人是吃了被污染的魚而中毒的。經過調查,原來是當地的日本氮肥工業公司常年向水俁灣排放含汞廢水,使海水受到了汞的污染,當地捕撈的海產品中都含有高濃度的甲基汞。
為了恢復水俁灣的生態環境,日本政府花了14年的時間,投入了485億日元,把水俁灣的含汞底泥深挖4米,全部清除。同時,在水俁灣入口處設立了隔離網,將海灣內被污染的魚統統捕獲進行填埋。曾親眼目睹過水俁病爆發的日本水俁市市長吉井正澄感慨地說:「經過近半個世紀的不懈努力,我們終於從水俁病的陰影中走出來了,正在建設一個新的水俁市。我希望全世界都吸取日本水俁病的教訓,擺脫愚昧的生產方式,推行文明的生產方式。」
據了解,目前在發達國家,含汞電池已經被淘汰了,干電池實現了無汞化或低汞化。在中日友好環保中心擔任顧問的日本專家小柳秀明說,日本現在生產和使用的干電池都是不含汞的,由於無汞,廢電池對環境的危害大大減輕了,填埋處置的費用也降低了。
我國從今年1月1日起,也開始實行干電池的低汞化和無汞化,在新世紀到來的時候,綠色環保電池終於走進了中國百姓的生活。不過,據記者了解,我國大多數消費者對廢電池污染的了解不是太多,人們購買電池時往往有很大的隨意性,並沒有把是否符合環保標准放在第一位。而對於電池生產廠家來說,生產環保電池,需要改進工藝設備和原料配方,這無疑要增加資金投入和生產成本,企業並不是很情願。目前有些企業對電池的「限汞規定」漠然置之,按兵不動。
如何倡導有利於環境保護的綠色消費觀念?如何促使企業生產有利於環境保護的綠色產品?記者采訪了北京大學環境科學中心的葉文虎教授。他說,選擇什麼樣的消費品決定著人們的消費方式,而公眾的消費方式則是社會文明程度的一個標志。應當通過宣傳教育,倡導公眾選擇符合可持續發展理念的新的消費方式,購買有利於環境保護的綠色產品,消費者的選擇會推動生產者去改進產品。此外,還應積極倡導廠家生產對環境無害的產品。企業用什麼樣的產品刺激消費,這涉及到企業家的素質和企業的形象。然而,僅僅有這兩點是遠遠不夠的,因為從公眾的消費心理來說,一般追求的是價廉物美,環保並非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從企業的經營來說,賺錢是第一位的,環保也不是被考慮的首要因素。因此,必須由政府出面,運用經濟的、法律的和行政的手段促使企業的生產方式和公眾的消費方式符合環境保護的要求。在政府行為、市場行為(或企業行為)和公眾行為這三種人類的社會行為中,政府行為處於主導地位。
廢舊電池的危害與我們的對策
日益增長的垃圾產量正在使我們居住的星球超負荷運轉,層出不窮的公害事件、「垃圾圍城」早已為我們敲響了警鍾。如何實現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已是當務之急。「放錯了地方的資源」是近年來人們對垃圾的重新認識。實行垃圾分類將使能夠回收的垃圾廢物實現物盡其用,變廢為寶。
就體積和重量而言,廢電池在生活垃圾中是微不足道的,但它的害處卻非常大,電池中含有汞、鎘、鉛等重金屬物質。汞具有強烈的毒性,鉛能造成神經紊亂、腎炎等;鎘主要造成腎損傷以及骨疾-骨質疏鬆、軟骨症及骨折。若把廢電池混入生活垃圾中一起填埋,久而久之,滲出的重金屬可能污染地下水和土壤。
電池在我們生活中的使用量正在迅速增加,已深入到我們生活和工作的每一個角落。WALKMAN、BP機、行動電話、照相機、計算器。目前,全國的電池消費量在70億只左右。據預測,到2000年僅BP機的電池用量就將達到15.5億只。這些電池若未得到妥善處理,將直接或間接地危害人們的身體健康。實施並倡導廢舊電池分類收集活動為越來越多的人們所認識,並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支持和參與棗與其分散污染,不如集中治理。
廢舊電池的加工與回收
西歐許多國家不僅在商店,而且直接在大街上都設有專門的廢電池回收箱,將收集起來的費電池先用專門篩子篩選出那些用語鍾表、計算器及其他小型電子儀器的紐扣電池,它們當中一般都含有汞,可將汞提取出來加以利用,然後用人工分揀出鎳鎘電池電池,法國一家工廠就從中提取鎳和鎘,再將鎳用於煉鋼,鎘則重新用於生產電池。
其餘的各類廢電池一般都運往專門的有毒、有害垃圾填埋場,這種做法不僅花費太大(例如:在德國填埋一噸廢電池費用達1700馬克),而且還造成浪費,因為其中尚有不少可作原料的有用物質。
瑞士有兩家專門加工利用舊電池的工廠,巴特列克公司採取的方法是將舊電池磨碎,然後送往爐內加熱,這時可提取揮發出的汞,溫度更高時鋅也蒸發,它同樣是貴重金屬。鐵和錳熔合後成為煉鋼所需的錳鐵合金。該工廠一年可加工2000噸廢電池,可獲得780噸錳鐵合金,400噸鋅合金及3噸汞。另一家工廠則是直接從電池中提取鐵元素,並將氧化錳、氧化鋅、氧化銅和氧化鎳等金屬混合物作為金屬廢料直接出售。
不過,熱處理的方法花費較高,瑞士還規定向每位電池購買者收取少量廢電池加工專用費,的國馬格德堡近郊區正在興建一個「濕處理」裝置,在這里除鉛蓄電池外,各類電池均溶解於硫酸,然後藉助離子樹脂從溶液中提取各種金屬物,用這種方式獲得的原料比熱處理方法純凈,因此在市場上售價更高,而且電池中包含的各種物質有95%都能提取出來。濕處理可省去分揀環節(因為分揀是手工操作,會增加成本)。馬格德堡這套裝置年加工能力可達7500噸,其成本雖然比填埋方法略高,但貴重原料不致丟棄,也不會污染環境。
德國阿爾特公司研製的真空熱處理法還要便宜,不過這首先需要在廢電池中分揀出鎳鎘電池,廢電池在真空中加熱,其中汞迅速蒸發,即可將其回收,然後將剩餘原料磨碎,用磁體提取金屬鐵,再從餘下粉末中提取鎳和錳。這種加工一噸廢電池的成本不到1500馬克。
從我做起,從身邊每一件小事做起,是我們的座右銘。關愛身邊環境、參與廢舊電池的分類回收利用是我們每一個人的責任和義務。個人的行為也許微不足道,但把我們每個人的力量聯合起來,便足以托起一種文明,一種與自然共生的文明,一種可持續發展的文明。
環保基金會設立兩項基金用於廢舊電池處理和可持續發展研究
由中華環境保護基金與德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聯合設立的「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德賽電池環保專項基金」6月7日在正式啟動。全國人大環資委主任委員曲格平、國家環保總局副局長王玉慶等參加了啟動儀式。
曲格平在啟動儀式上說,廢舊電池的回收處理是一個非常難解決的環保問題,需要做出更多努力,德賽電池環保專項基金的啟動,對這一問題的解決大有好處。
王玉慶說,我國的生態環境問題十分嚴峻,光依靠政府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需要廣大公眾,包括企業的積極參與。
「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德賽電池環保專項基金」由廣東德賽集團捐資100萬元人微言輕啟動基金,將致力於解決廢舊電池對環境的污染,協助國家有關部門搞好相關研究工作,也將出版有關廢舊電池污染防治的書籍,鼓勵和表彰在這方面做出突出貢獻的集體和個人,支持和資助這方面的合作與交流。據悉,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廢舊電池處理污染防治技術政策研究」課題將成為該基金支持的第一個項目。
又訊為促進中國環保事業的可持續發展,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設立的「可持續發展專項基金」最近在上海正式啟動。全國人大環境與效法保護委員會主任委員曲格平、原上海市人大副主任孫貴璋、中華環保基金會秘書長徐慶華等出席啟動儀式。
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可持續發展專項基金」由上海中東實業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出資人民幣600萬元作為啟動資金,同時,接受國內外有關組織和個人的出資和捐贈。專項基金將由專門成立的指導委員會進行管理,用於獎勵和表彰在國家環保事業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支持和資助環保科技類項目的研究;支持和資助環保領域的國際、國內合作與交流;支持和資助環保類科技園區、孵化基地等的建設。
『捌』 莒縣有沒有化工污水處理廠
夏庄有個污水處理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