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違法排污企業保障群眾健康環保專項行動
❶ 與環境保護法有關的通知文件拜託了各位 謝謝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有關單位: 近年來,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深入開展整治違法排污企業保障群眾健康環保專項行動的通知》(國辦發〔2005〕34號)的要求,對違反國家環保法律法規的錯誤做法和相關規范性文件進行了清理和糾正,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各地工作進展並不平衡,部分地區清理工作不徹底,一些錯誤做法和規定尚未得到根本糾正,個別地方政府或部門仍在繼續出台與有關法律法規不相一致的規范性文件,嚴重影響了國家環保法律法規的嚴肅性,干擾了國家環保法律法規在這些地區的貫徹執行。為維護國家法制統一和尊嚴、保證中央政令暢通,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開展行政法規規章清理工作的通知》(國辦發〔2007〕12號)精神,經市人民政府同意,現就進一步做好清理違反國家環境保護法律法規的錯誤做法和規范性文件工作(以下簡稱清理工作)通知如下: 一、充分認識清理工作的重要意義 清理違反國家環境保護法律法規的規范性文件,是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強環境保護的決定》(國發〔2005〕39號),從源頭上解決地方保護主義干預環境執法問題的基礎性工作,也是促進各級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加快建設法治政府、全面推進依法行政的重要舉措。各級政府要充分認識做好這項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從遵循國家法制統一原則、落實環境保護基本國策、保證中央政令暢通和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的高度出發,牢固樹立並堅持科學發展觀,正確理解和把握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關系,堅決清理和糾正違反國家環境保護法律法規的錯誤做法和規范性文件,確保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得到有效貫徹執行。 二、清理范圍及重點 清理的范圍是: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所屬部門制定的有關招商引資、優化投資和經濟發展環境等方面的規范性文件中違反環境保護法律法規規定的內容。 清理的重點是: (一)違反環境保護現場執法規定,以實行「封閉式管理」、「掛牌保護」、「企業寧靜日」等名義,或者以要求環保部門預先報告或限制環保部門執法次數等方式,阻礙環境執法人員進行現場執法檢查。 (二)違反排污費徵收使用管理規定,擅自改變排污費徵收主體,擅自減免徵收排污費或者採取協議收費、定額收費等形式降低收費標准。 (三)違反環境影響評價法和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規定,擅自降低環境保護准入標准,減少環境保護准入條件,下放環境保護事項審批許可權。 (四)對環保部門、監察機關下達招商引資任務和指標。 三、清理工作要求 (一)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要按照國務院的有關要求,對照清理的范圍和重點,組織有關部門在2005年以來開展清理工作基礎上,就發布的相關規范性文件進行全面清理。 (二)對清理出的違反國家環境保護法律法規的規范性文件,以「誰發布誰糾正」為原則,由監察機關、環保部門提請或督促原發布機構正式行文予以糾正。主要內容違反國家環保法律法規規定的文件,應予廢止;個別條款違反國家環保法律法規規定的文件,應予修訂。公布糾正的行文范圍應與原文件發布范圍相同,不得隨意縮小;對包括政府網站網頁在內的有關宣傳材料也應作出相應處理。 (三)地方各級監察機關和環保部門要及時匯總已清理文件的數量及頒布機關、文種、違規類型、糾正方式、督查督辦和責任追究等情況,並將清理情況逐級報送上級監察機關和環保部門;各縣市區監察機關和環保部門應於2007年9月30日前向市監察局和市環保局報送清理工作情況及相關數據。違規類型按清理的四個重點劃分,糾正方式按廢止和修訂劃分。 四、進一步加強督查督辦 (一)監察機關和環保部門要以適當方式對違反國家環境保護法律法規的錯誤做法和規范性文件進行復查,通過審查下級報告、利用社會輿論監督等手段,發現違反國家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問題的線索。要組織力量,對轄區內各級政府網站公布的規范性文件的相關內容進行檢查,對發現的問題線索要逐條核實,並提請或督促政府及部門進行糾正。 (二)對存在問題且拒不糾正的,監察機關要按照《環境保護違法違紀行為處分暫行規定》(監察部、環保總局令第10號)嚴肅追究有關責任人員的責任,並責令限期糾正。清理工作結束後,仍繼續實行或出台違反國家環境保護法律法規的錯誤做法和規范性文件的,監察機關應直接按照《環境保護違法違紀行為處分暫行規定》追究有關責任人員的責任,並責令限期糾正。對發現的典型案件,市監察局和市環保局要直接立案調查,追究有關人員責任。 (三)地方各級監察機關、環保部門要加強對本級政府所屬部門和下級政府開展清理工作情況的監督檢查。市監察局、市環保局將根據各地清理工作進展情況,適時組成聯合督查組,對清理工作進行督促檢查。
求採納
❷ 我國有關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和環境保護建設工程的實施情況
關於發布《農村生活污染防治技術政策》的通知 /環境保護部——(2010-2-8)閱184次 · 關於印發《2010年全國環境宣傳教育工作要點》的通知 /環境保護部辦公廳——(2010-2-1)閱742次 · 地方環境質量標准和污染物排放標准備案管理辦法 /環境保護部——(2010-1-28)閱1290次 · 環境行政處罰辦法 /環境保護部——(2010-1-19)閱4096次 · 新化學物質環境管理辦法 /環境保護部——(2010-1-19)閱1828次 · 關於發布《地面交通雜訊污染防治技術政策》的通知 /環境保護部——(2010-1-11)閱940次 · 關於加強報廢汽車監督管理有關工作的通知 /商務部 公安部 環境保護部等——(2009-11-26)閱1648次 · 關於嚴格控制新建使用含氫氯氟烴生產設施的通知 /環境保護部辦公廳文件——(2009-10-13)閱1043次 · 關於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工作中確定防護距離標准問題的復函 /環境保護部——(2009-9-18)閱1352次 · 關於學習貫徹《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條例》加強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的通知 /環境保護部——(2009-9-2)閱1132次 · 工業和信息化部、環境保護部關於認真開展2009年整治違法排污企業保障群眾健康環保專項行動的通知 /工業和信息化部 環境保護部——(2009-7-22)閱1268次 · 關於印發《國家監控企業污染源自動監測數據有效性審核辦法》和《國家重點監控企業污染源自動監測設備 /環境保護部——(2009-7-22)閱1930次 · 關於印發《全國環保系統2008—2012年大規模培訓幹部工作實施意見》的通知 /環境保護部辦公廳——(2009-7-8)閱1305次 · 限期治理管理辦法(試行) /環境保護部——(2009-7-8)閱3668次 · 環境保護部全國環保系統2008—2012年大規模培訓幹部工作實施意見 /環境保護部——(2009-7-8)閱1027次 · 關於發布國家環境保護標准《污染源在線自動監控(監測)數據採集傳輸儀技術要求》的公告 /環境保護部——(2009-7-2)閱1196次 · 環境保護部關於貫徹落實家電以舊換新政策加強廢舊家電拆解處理環境管理的指導意見 /環境保護部——(2009-7-1)閱1280次 · 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第七十五條有關問題的復函 /環境保護部——(2009-6-16)閱2028次 · 關於印發《環境保護部機關人事工作辦法(試行)》、《環境保護部派出機構人事工作辦法(試行)》、《 /環境保護部——(2009-6-15)閱2042次 · 關於印發《環境保護部派出機構人事工作辦法(試行)》、《環境保護部直屬事業單位人事工作辦法(試行 /環境保護部——(2009-6-15)閱2111次 · 關於危險廢物經營單位擅自從事一般工業廢物處理處置活動適用法律問題的復函 /環境保護部——(2009-6-4)閱1524次 · 關於發布《國家環境保護技術評價與示範管理辦法》的通知 /環境保護部——(2009-5-25)閱893次 · 環境保護部辦公廳關於生活垃圾焚燒飛灰運輸適用政策的復函 /環境保護部辦公廳——(2009-5-22)閱1193次 · 應對甲型H1N1流感疫情醫療廢物管理預案 /環境保護部辦公廳——(2009-5-18)閱1067次 · 關於加強放射性葯品輻射安全管理的通知 /環境保護部——(2009-4-23)閱911次 · 關於印發《2009-2010年全國污染防治工作要點》的通知 /環境保護部 ——(2009-3-23)閱888次 · 關於發布《環境信息網路建設規范》等兩項國家環境保護標準的公告 /環境保護部——(2009-3-20)閱1048次 · 關於印發《2009年第一次核安全與環境專家委員會會議紀要》的函 /環境保護部——(2009-3-20)閱880次 · 環境保護部政府信息公開工作2008年度報告 /環境保護部——(2009-3-20)閱858次 · 環境信息網路管理維護規范 /環境保護部——(2009-3-20)閱975次 · 環境信息網路建設規范 /環境保護部——(2009-3-20)閱927次 · 關於發布國家環境保護標准《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 煤炭工業礦區總體規劃》的公告 /環境保護部——(2009-3-14)閱1033次 · 關於發布《鋼鐵工業發展循環經濟環境保護導則》等兩項國家環境保護標準的公告 /環境保護部——(2009-3-14)閱997次 · 鋁工業發展循環經濟環境保護導則 /環境保護部——(2009-3-14)閱818次 · 關於印發《規范環境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若干意見》的通知 /環境保護部 ——(2009-3-11)閱897次 · 工業鍋爐及爐窯濕法煙氣脫硫工程技術規范 /環境保護部——(2009-3-11)閱1120次 · 關於印發《2009年全國規劃財務工作要點》的通知 /環境保護部——(2009-3-4)閱1041次 · 商務部、環境保護部、海關總署關於對生皮加工貿易政策進行調整的聯合公告 /商務部 環境保護部 海關總署 ——(2009-3-2)閱1079次 · 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環境保護部等部門關於實行「以獎促治」加快解決突出的農村環境問題實施方案的通知 /環境保護部財政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2009-2-27)閱1076次 · 關於延長《放射性葯品使用許可證》有效期的通知 /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 環境保護部 衛生部——(2009-2-27)閱921次 · 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處置及污染防治技術政策(試行)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環境保護部 科學技術部——(2009-2-18)閱1705次
❸ 黨外人士如何服務轉方式調結構
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是我國經濟領域的一場深刻變革,關繫到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局。「轉方式、調結構」這一經濟發展戰略和主攻方向的確立,對環保約束性指標完成情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何深化認識,統一思想,把握好環境保護在「轉方式、調結構」中的定位,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不斷取得成效,是當前環保部門需要深刻思考、著重解決的問題。
環境保護作為經濟發展的「調節器」、「控制閥」,在實施「轉方式、調結構」戰略中,環保部門大有作為。以環境保護優化經濟增長,應該著力在以下5個方面下功夫:
把好環境准入關口。要嚴格執行相關產業政策,正確處理好環保把關與審批服務的關系,立足當前著眼長遠,統籌發展效率與增長質量,嚴格環保市場准入制度,防止「兩高一資」項目上馬和低水平重復建設。通過強化對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的審查,引導和鼓勵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推動發展低碳經濟、循環經濟和綠色經濟。
發揮環保倒逼機製作用。通過強化環境監督檢查,完善在線監控體系,執行嚴格的排放標准,加大對環境違法行為查處力度,促使一批污染嚴重、治理無望的落後企業和產能退出市場。因勢利導推進結構減排,堅決清理小造紙等「十五(土)小」企業。
加大環保科技投入。以企業環保技術攻關為重點,積極爭取國家和省環保專項資金,引導企業不斷改進污染治理工藝,提高治污減排水平,依靠科技進步與創新實現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的雙贏。
積極服務群眾環境需求。圍繞「惠民生、促和諧」的要求,採取有效措施,抓緊解決人民群眾關注的環境熱點和難點問題。深入開展「整治違法排污企業保障群眾健康環保專項行動」,保持對環境違法行為的高壓態勢,維護好人民群眾的環境利益。
不斷提升環保基礎能力。以提高環保監管能力、預警能力和應急處置能力為重點,以增強服務能力和水平為目標,切實加快機構、隊伍、裝備等基礎能力建設,滿足環保工作深入發展的需要。
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是我國經濟領域的一場深刻變革,關繫到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局。「轉方式、調結構」這一經濟發展戰略和主攻方向的確立,對環保約束性指標完成情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何深化認識,統一思想,把握好環境保護在「轉方式、調結構」中的定位,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不斷取得成效,是當前環保部門需要深刻思考、著重解決的問題。 環境保護作為經濟發展的「調節器」、「控制閥」,在實施「轉方式、調結構」戰略中,環保部門大有作為。以環境保護優化經濟增長,應該著力在以下5個方面下功夫: 把好環境准入關口。要嚴格執行相關產業政策,正確處理好環保把關與審批服務的關系,立足當前著眼長遠,統籌發展效率與增長質量,嚴格環保市場准入制度,防止「兩高一資」項目上馬和低水平重復建設。通過強化對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的審查,引導和鼓勵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推動發展低碳經濟、循環經濟和綠色經濟。 發揮環保倒逼機製作用。通過強化環境監督檢查,完善在線監控體系,執行嚴格的排放標准,加大對環境違法行為查處力度,促使一批污染嚴重、治理無望的落後企業和產能退出市場。因勢利導推進結構減排,堅決清理小造紙等「十五(土)小」企業。 加大環保科技投入。以企業環保技術攻關為重點,積極爭取國家和省環保專項資金,引導企業不斷改進污染治理工藝,提高治污減排水平,依靠科技進步與創新實現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的雙贏。 積極服務群眾環境需求。圍繞「惠民生、促和諧」的要求,採取有效措施,抓緊解決人民群眾關注的環境熱點和難點問題。深入開展「整治違法排污企業保障群眾健康環保專項行動」,保持對環境違法行為的高壓態勢,維護好人民群眾的環境利益。 不斷提升環保基礎能力。以提高環保監管能力、預警能力和應急處置能力為重點,以增強服務能力和水平為目標,切實加快機構、隊伍、裝備等基礎能力建設,滿足環保工作深入發展的需要。
❹ 整治違法排污企業保障群眾健康環保專項行動是從哪一年開始的
2011年,環境保護部抄、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監察部、司法部、住房城鄉建設部、工商總局、安全監管總局和電監會,將繼續在全國組織開展整治違法排污企業保障群眾健康環保專項行動。現將《2011年整治違法排污企業保障群眾健康環保專項行動工作方案》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
❺ 企業安全環保部門業務模塊
注重安全生產提高環保意識
積極推進安全生產環境保護工作
如內何做好容安全生產與環境保護做出安排部署。
安全生產工作方面:一是要繼續深化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二是要以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為抓手,全面深入排查和整改隱患。三是要嚴格執法,強化監管。四是要強化宣傳和學習培訓,構築防範事故的思想防線。五是要健全完善應急救援體系,嚴格事故調查處理和責任追究。
環境保護方面:一是要加快工業污染治理步伐,努力消減工業污染排放總量。二是要進一步加大縣城環境綜合整治力度,不斷改善城市環境質量。三是要進一步加強生態保護與建設,改善農村環境狀況。四是要嚴把建設項目環境准入關,從源頭上防止新污染源產生。五是要繼續深入開展整治違法排污企業保障群眾健康環保專項行動。嚴肅查處環境違法行為。六是要抓好環境宣傳教育,動員全民參與環境保護。
❻ 環保稅是怎麼回事
為了保護和改善環境,減少污染物排放,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制定環保稅法專。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屬國環境保護稅法》規定:
「第一條為了保護和改善環境,減少污染物排放,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制定本法。
第二條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管轄的其他海域,直接向環境排放應稅污染物的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為環境保護稅的納稅人,應當依照本法規定繳納環境保護稅。
第三條本法所稱應稅污染物,是指本法所附《環境保護稅稅目稅額表》、《應稅污染物和當量值表》規定的大氣污染物、水污染物、固體廢物和雜訊。」
❼ 中國特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大問題
推進中國特色生態文明建設需要著重把握的重大問題
過去十年尤其是黨的十七大以來,各地區、各部門認真落實黨和國家關於建設生態文明的重大戰略部署,經濟社會發展與資源環境更加協調,可持續發展能力得到增強,生態環境質量日益改善,生態文明觀念在全社會進一步樹立,生態文明水平逐步提高。進一步推進中國特色生態文明建設,需要切實把握好若乾重大問題。
(一)堅持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
發展是解決我國所有問題的關鍵。必須繼續堅持發展是硬道理的戰略思想,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不斷夯實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物質基礎。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既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必然要求,也是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途徑。
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是對經濟社會發展與資源環境關系的深刻揭示。我國正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發展不足和保護不夠的問題同時存在。離開經濟發展抓環境保護是「緣木求魚」,脫離環境保護搞經濟發展是「竭澤而漁」。
我國已經到了以環境保護優化經濟增長的新階段,需要把節約環保與調整產業結構、污染防治與企業節約增效、發展節能環保產業與擴大內需、生態保護與優化生產力空間布局結合起來,加快推進經濟發展方式的綠色轉型。
(二)積極探索代價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續的環境保護新道路。
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關鍵是要用新思路新舉措來解決資源環境問題。西方發達國家曾經走過一條「先污染後治理、以犧牲環境換取經濟增長、注重末端治理」的路子。實踐證明,這條老路在中國走不通,也走不起。比如,一些地方就環保論環保,就污染談污染,甚至重蹈「先污染後治理」的覆轍,付出過大的環境代價。
環境保護是生態文明建設的主陣地和根本措施,是推進可持續發展的著力點和攻堅方向。走代價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續的環境保護新道路,加快構建與我國國情相適應的環境保護宏觀戰略體系、全面高效的污染防治體系、健全的環境質量評價體系、完善的環境保護法規政策和科技標准體系、完備的環境管理和執法監督體系、全民參與的社會行動體系,是提高生態文明水平的形勢使然,是解決資源環境問題的出路所在。探索和實踐環保新道路越主動越深入,生態文明建設的成效就越明顯越持久。
(三)加快構建有利於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國民經濟體系。
資源環境問題,究其本質是發展方式、經濟結構和消費模式問題。在生產、流通、分配、消費的各個領域,都不同程度地利用資源、影響環境,單獨在某一個或幾個方面推行節約環保,難以從根本上解決資源環境問題,必須根據自然環境承載力規劃經濟社會發展,把節約環保的要求全面體現到經濟發展的各個領域和每個環節。要推動綠色發展,大力發展綠色經濟和低碳技術。加快發展循環經濟,廣泛推行清潔生產。大力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對傳統產業進行生態化改造。加快形成節約環保的技術和生產體系,努力實現自然生態系統和經濟社會系統的良性循環。
(四)著力解決影響科學發展和損害群眾健康的突出環境問題。
環境保護既要為科學發展固本強基,又要為人民健康增添保障。在當前經濟形勢下,更要密切關注和從嚴控制「兩高一資(高能耗、高污染和資源性)」、低水平重復建設和產能過剩項目,切不能放鬆對生態環保的要求,努力不欠生態環保新賬、多還舊賬。
享有良好的生態環境是人民群眾的基本權利,是政府應當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務。水、大氣、重金屬污染等損害人民群眾健康的突出環境問題還不少,由環境問題引發的群體性事件明顯增多。要確保人民群眾的飲水安全,集中力量優先解決重金屬、化學品、危險廢物、細顆粒物和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等關系民生的環境問題,深入開展整治違法排污企業保障群眾健康環保專項行動,嚴厲查處各類環境違法行為。
(五)不斷完善有利於生態文明建設的體制機制。
體制機制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和長期性。要建立和完善職能有機統一、運轉協調高效的生態環保綜合管理體制。建立健全法律法規體系,加強規劃和政策引導,綜合運用財稅、價格等經濟杠桿,建立健全生態補償機制,深化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完善資源環境經濟配套政策。抓緊制定實施生態文明目標指標體系和考核辦法,納入地方黨委政府績效考核。要加強基本國情、基本國策和有關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促進全社會牢固樹立生態文明觀念。
新時代呼喚新理論,新理論指導新實踐。建設生態文明的戰略思想一經廣大人民群眾掌握,必將產生巨大的物質力量和豐碩成果,百花齊放、千帆競發的推進態勢正在全面形成。在科學發展觀指引下,我們一定能夠早日實現經濟的綠色轉型,讓人民群眾享受山清水秀天藍地綠的美好生態環境。
❽ 安全生產與環境保護
注重安全生產提高環保意識
積極推進安全生產環境保護工作
如何做好安全生產與環境保護做出安排部署。
安全生產工作方面:一是要繼續深化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二是要以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為抓手,全面深入排查和整改隱患。三是要嚴格執法,強化監管。四是要強化宣傳和學習培訓,構築防範事故的思想防線。五是要健全完善應急救援體系,嚴格事故調查處理和責任追究。
環境保護方面:一是要加快工業污染治理步伐,努力消減工業污染排放總量。二是要進一步加大縣城環境綜合整治力度,不斷改善城市環境質量。三是要進一步加強生態保護與建設,改善農村環境狀況。四是要嚴把建設項目環境准入關,從源頭上防止新污染源產生。五是要繼續深入開展整治違法排污企業保障群眾健康環保專項行動。嚴肅查處環境違法行為。六是要抓好環境宣傳教育,動員全民參與環境保護。
xxx同志指出,我縣安全生產方面隱患多、壓力重,在推進縣域經濟發展方面代價成本高,對安全生產工作方面提出三點意見:一是在准入環節增加前置條件,設置在企業法人資格登記注冊要進行行業規范、安全方面的考試,對已經拿到生產許可的進行考核、培訓。二是以安監隊為依託聘請具有安全管理監督能力的人員派駐到安全隱患較多的企業,對發生過事故的企業派駐期不少於一年。三是在後置機制上,對出現安全事故的要提高處罰力度,嚴肅追究其法律責任,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xxx做了總結發言他說,安全生產與環境保護彼此同等重要,xx的發展是以礦產品資源的生產支撐的,這兩個方面又是安全與環境工作的重要因素,這是現實所決定的,要把安全生產與環境保護緊密聯系同等看待,才能促使縣域經濟社會健康發展。同時,責任重於管理,抓管理重要抓責任落實更重要,要建立完善的責任落實制度,夯實責任、追究責任。最後他談到,細節決定成敗,要重視細節管理,從細節入手,從關鍵問題入手,以往的工作經驗告訴我們由細節漏洞造成的事故是可以避免的,重視細節應當是安全生產與環境保護工作的重點。
另一個觀點:
關於企業安全生產環保工作的認識
一、充分認識當前安全生產工作面臨的困難和責任,現在是抓安全環保最困難的時期之一,這主要是由以下幾個方面決定的:
第一,從人的因素進行分析。可以說目前我們員工的狀況很不樂觀。隨著減員、內退、協解等工作的不斷深入,一批有經驗的管理幹部、工程技術人員、老職工退出了原有的崗位。年輕同志上來了,經驗不足,培訓又沒有跟上,造成實際操作技能下降。我們培養了幾年、十幾年的技術骨幹,被一些外企、民營企業高薪聘走,而我們企業僱用的勞務工、臨時工,又存在用工數量增加、流動性大、文化素質不高等諸多問題,培訓也比較困難。一些職工面臨著改制分流問題,思想不穩定,從一定程度上也分散了領導幹部全力做好生產經營工作的精力。部分職工對改革的不理解,對加強管理存在逆反心理,少數幹部工作方法簡單,不深入基層,不做扎實工作,忙於迎來送往等也造成干群關系緊張,職工的主人翁意識淡薄、責任心降低,也必將影響安全生產。
第二,從目前的管理狀況分析。毫不避諱地講,我們現在的管理滑坡了。盡管去年以來,我們重提「三基」工作,夯實基礎,重提「三老四嚴」等。但這些工作絕不是一朝一夕能抓好的,需要我們做長期扎實的工作。常言講「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管理工作也是這樣。想著一下子大幅度提高基層管理水平、提高幹部職工的業務素質和安全意識,是不太現實的。特別是重組上市的需要,一些企業形成「一企兩制」、甚至「一企多制」的格局,出現上市與非上市部分職責不清、考核不到位等現象,也增加了安全生產工作的難度。
第三,從我們現在的生產裝置的狀況分析。可以說現在裝置「吃的是草,擠出的是牛奶」。從油田板塊來看,油氣產量的進一步提高主要靠的是難動用儲量、高成本油井的勘探開發;從煉化板塊來看,原料進一步惡化,高硫、重質原油的加工比例越來越高,與煉廠適應性的矛盾將會進一步加劇,污染治理設施配套能力的先天性不足也逐漸暴露,而產品質量及環保要求卻越來越高。設備也存在很多問題,特別是一些陳舊電氣設備,已構成對生產裝置「安、穩、長、滿」運行的威脅;從銷售板塊來看,油庫裝備水平與成品油經營量快速遞增不匹配的矛盾日漸突出。這些都增加了安全生產工作的難度。
第四,從現在的社會環境分析。可以說當前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安全環保工作,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國家有關部門對安全環保的監管力度也越來越大,全社會已經對加強安全環保工作形成共識,人民群眾對安全環保工作的期望值也越來越高,「責任重於泰山」讓我們每個人都感到了肩頭重任有多麼艱巨。特別對於中國石化來說,我們是國家的主要經濟支柱之一,幾千億多資產交給我們來管理,要保證這些資產不受損失,還要保證這些資產保值增值。這些都決定了安全環保工作難度大、壓力大、責任重。
二、加強幹部職工的責任心是落實各項管理制度的核心。
如何提高廣大幹部職工的責任心呢?我想我們還是要堅持「以人為本」的方針,從調動每一名員工的主觀能動性、珍惜生命、關愛安全的角度出發,開展一次「責任在我」的安全主題教育活動。責任在我,從我做起,從安委會的成員做起,從企業的主要領導、主管領導做起,到各職能部門、各個班組、崗位。每個人都要捫心自問,我對安全應該負什麼責任?我是否盡到了我的安全職責?出了事故我是否敢說一句我該負責?真正提高全體幹部員工責任心,提高大家的安全意識,減少施工現場的「三違」現象,從而實現「不傷害自己、不傷害他人,不被他人傷害」的目標,最大限度地避免和減少事故發生。
三、加強培訓,努力提高幹部職工的技術業務素質和安全意識
針對幹部職工隊伍建設問題,最重要的就是要加強全體幹部職工的教育培訓,教育培訓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加強安全培訓,提高安全意識;二是加強專業培訓,提高業務素質。
在安全培訓方面一定要因人制宜,確保收到實效。對安全生產主管領導,要注重責任教育,普及國家現行的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確保知法守法,合法經營。安環局要抓好新上任主管領導的培訓,牢牢綳緊安全這根弦;對車間主任、油庫主任、井隊隊長、加油站站長等基層幹部,重點培訓行業規范標准及集團公司安全生產管理制度、直接作業環節的安全管理制度,確保安全監督到位;要特別加強基層安全管理人員的培訓,要為他們提供技術交流及學習的機會,並重視基層安全管理人員的培養工作,鼓勵基層安全管理人員勇挑重擔,使他們感到工作有勁頭、管理有壓力,成績得到肯定,在工作實踐中提高處理問題的能力;對一線操作人員的教育培訓,一定要從實戰出發,結合HSE管理體系的建立實施,加強員工危害識別和風險控制能力的培訓,增強自我保護意識,真正做到「三不傷害」。要利用事故預案演練、典型事故案例教育等形式,真正使安全知識入腦入心,提高職工應對突發事故的能力。從今年開始,安全環保局要安排專人抓安全教育培訓工作,吸收一些企業好的經驗做法,針對安全生產不同階段的特點,及時下發有較強針對性的安全教育讀物,並加強對企業安全教育培訓的檢查考核,督促企業真正把安全培訓這項工作抓實抓好。
在專業培訓方面,要堅持學以致用原則,研究制訂切實可行的培訓計劃,落實到主管部門,認真抓好落實。要採用崗位練兵、導師帶徒等靈活多樣的形式,激發廣大幹部職工學習鑽研業務的積極性,力爭用2到3年的時間,將全體幹部職工的業務素質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
四、加強隱患治理工作,夯實安全生產的基礎。
從我們目前的資產狀況來看,雖然我們每年都要投入幾百個億,但主要都在新建項目和改擴建項目上,造成設備的新度系數不高,設備欠賬較多,特別是電氣設備老化嚴重,一些本應淘汰的設備仍在超期運行。公用工程系統欠賬也較多,部分企業在主體裝置不斷擴能改造過程中,忽視了水、電、汽、風等公用工程系統及輔助生產裝置的配套改造,在去年裝置高負荷運行中已暴露出來。設備是安全生產的基礎和保證,設備不完好、存在隱患,安全生產就無法保證。總部已決定,明後兩年優先安排資金,力爭用3年時間,徹底解決國家明令淘汰且威脅安全的電氣設備。同時要認真考慮除了電氣以外,我們還有哪些突出的問題。要統籌研究並安排計劃,幾年內使安全基礎上一個台階。
在加快設備更新改造、消除安全隱患的同時,我們還要清楚地認識到,降本減費、提高效益是企業永恆的主題。一定要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加強設備評估管理工作,該換的換,該修的修,切實將資金用到刀刃上,發揮更大的作用。不要一說設備更新就將所有問題都推到設備陳舊上,也不要危言聳聽,好像我們賴以安全生產的設備、設施不堪一擊,到處是問題。事實上,我們從一年一修、兩年一修,到三年一修,茂名乙烯甚至還實現了六年一修,煉化企業負荷都在百分之百以上,非計劃停工明顯減少,這些都說明我們安全生產是有一定物質基礎的。除去一些因公用工程系統引起的非計劃停工外,我們有多少事故是因為設備陳舊引起的呢?絕大多數還是由於人員的違章操作、安全意識淡薄造成的。「打好基礎」是一方面,但更急迫的工作還是要「練好功夫」。
五、提高認識,落實責任,全面做好環保工作。
隨著國家環保執法力度和環保標准日趨嚴格,集團公司生產規模和生產負荷的大幅增加,以及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民眾對環境的要求不斷提高,我們的環境壓力越來越大。必須進一步提高認識,堅定信心,堅持科學的發展觀,走循環經濟的道路,實現經濟與環境的可持續協調發展。中國石化是中國最大的原油加工企業,也是最大的石化產品生產企業,我們不但在生產技術、產品質量等方面保持國內領先,在環境治理和持續協調發展方面,也應該擔負起領先帶頭的責任。
1、各級領導幹部要履行環保職責,扎扎實實做好環保工作。
環保工作主要是靠領導重視,一些環保先進的企業所取得的成績,無不是各級領導高度重視,相關部門齊心協力配合的結果。各級領導幹部,特別是企業一把手,要把思想統一到黨組的要求上來,把環保工作和安全工作同等對待,要盡職盡責,做到心中有數:認真落實各級環保責任制;制定企業的環保規劃和治理計劃,並落實治理資金;務必做到建設項目環保「三同時」。嚴格對企業和企業領導的環保考核,督促企業做好環保工作。
2、認真組織開展環保現狀調查,切實做到心中有數。
安全環保局今年組織有關人員對企業,特別是存在突出環保問題企業的進行全面調查和評估,考評責任制的落實情況,對比近年來環保指標的變化情況,客觀評價企業環境治理的總體水平,提出切實可行的整改意見和要求。充分掌握企業的環保現狀,安排解決突出的環保問題。
3、進一步做好「三廢」綜合利用工作。
「三廢」綜合利用是實現循環經濟的重要途徑,是變廢為寶、減污增效的有效手段,國家積極倡導此項工作,並制定了優惠政策加以引導。各企業要下大力氣抓好「三廢」綜合利用工作,多方位開拓資源綜合利用渠道。2005年要理順「三廢」綜合利用立項、核算渠道,並加強與地方政府有關認定部門的溝通。
4、加強建設項目的環保管理。
總部有關部門和各企業要認真貫徹落實國家頒布的《環境影響評價法》和有關建設項目環保管理的規定,凡是環境影響報告書未獲得環保部門批復的項目,不得開工建設;在項目實施中,認真落實環保「三同時」,不留環保隱患,並按照項目的大小和企業現狀做到「以新帶老」;不得再發生違反國家建設項目環保管理法規的情況,一經發現嚴肅處理。
5、做好環保技術開發攻關,為污染治理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
總部要組織有關企業和科研、設計單位,要對目前突出的環保難題進行攻關,形成中國石化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專有技術,為污染治理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確保專項資金發揮最大的效益。
(安全文化網)
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❾ 一條新聞
環境保護部在華北地區開展無人機執法檢查行動
為貫徹落實《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作為今年國務院八部門聯合開展的「整治違法排污企業保障群眾健康環保專項行動」的第一戰役,環境保護部環監局、監測司聯合衛星環境應用中心、華北督查中心近日在河北省、山西省、內蒙古自治區的重點地區進行了無人機執法檢查行動。這是繼2013年11月至2014年2月在河北省唐山、邢台、邯鄲市單點無人機執法檢查試驗飛行之後,在航管部門的批准和大力支持下,環境保護部進行的較大規模無人機執法檢查行動。
無人機航拍遙感具有時效性強、機動性好、巡查范圍廣等優點,可為環境執法提供及時、准確的高解析度遙感數據。無人機執法不受空間與地形條件的制約??可以不受干擾地取得第一手信息,了解相關企業的真實情況。無人機航拍獲取的影像資料解析度最高可達0.04米,通過對這些影像資料的判讀和分析,可以判別企業類型、治污設施建設和運行的基本情況。
根據衛星高分影像和日常督查情況,本次行動確定河北省石家莊市、保定市、山西省運城市、內蒙古自治區烏海市、鄂爾多斯市、阿拉善盟。6月16日至27日,出動中型、小型無人機共11個架次,總飛行時間約20小時,總航程超過2000公里,覆蓋面積達1000多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