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霾成功治理
Ⅰ 霧霾如何治理 霧霾治理的措施有哪些
1、治理霧霾主要的方法是減少排放。
目前各種化石能源的大規模使用是造成霧霾天氣的最主要原因。發電需要燃燒煤,而實際上被燃燒的煤只有不到30%被轉化成了電能,其餘的都被排放了。汽車、輪船等機械需要石油,同樣的,發動機也只是將不足30%的石油轉化成了動力,其餘的也都被排放了。也就是說我們使用能源是利用的少,排放的多。
2、就是多植樹造林。
植樹造林對於調節氣候、涵養水源、減輕大氣污染具有重要意義。因為樹木有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氣的作用。而且能抵擋風沙。還可以美化環境。人工造林按不同的經營目的和特點分為用材林、防護林、經濟林、薪炭林及特種用途林5種。例如竹柳、夾竹桃、槐樹、樟樹、紅豆杉等。這是需要全民參與,不僅可以美化家園,減輕了水土流失和風沙對農田的危害,而且還有效提高了森林生態系統的儲碳能力。
(1)霧霾成功治理擴展閱讀:
對生態環境和交通造成的危害:
1、影響交通安全。
霧霾天氣時,由於空氣質量差,能見度低,容易引起交通阻塞,發生交通事故。在日常行車行走時更應該多觀察路況,以免發生危險。
2、陰霾天氣更易致癌。
霧霾天氣時光照嚴重不足,接近底層的紫外線明顯減弱,使得空氣中細菌很難被殺死,從而傳染病的概率大大增加。中國工程院院士、廣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長鍾南山曾在某論壇上指出,近30年來,我國公眾吸煙率不斷下降,但肺癌患病率卻上升了4倍多。這可能與霧霾天增加有一定的關系。不但濃霧纏繞、能見度非常低的天氣會對人體健康產生影響,時而有霧時而多雲的天氣也會有同樣的問題。
3、影響生態環境。
霧霾天氣對公路、鐵路、航空、航運、供電系統、農作物生長等均產生重要影響。霧、霾會造成空氣質量下降,影響生態環境,給人體健康帶來較大危害。
Ⅱ 霧霾治理的治霾案例
2013年1月份以來,北京市已經四次遭遇霧霾天氣的襲擾,其中1月10日至15日,重污染過程在本市持續六天。一是環保部門檢查督促,58家重點企業實現了停產,完全切斷了污染源,41家企業通過降低生產負荷等方式,減少了30%以上的污染排放;二是在極重污染日,市黨政機關和企事業單位要帶頭停駛30%的公務用車。三是制定了《北京市空氣重污染日應急方案》。北京市成立了一個包括13個市級部門和16個區縣政府在內的協調機構,出現重污染天時,每個區縣要根據自身的情況採取對應的應急措施。四是從1月19日起,《北京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開始面向全社會徵求民意,市政府可以根據大氣環境質量狀況,在一定區域內採取限行措施;重點污染源單位應該按照規定在本單位網站或其他公開場所公開其自行監測的污染物排放情況等信息……這一系列有力措施,有望通過法規保證其貫徹執行。五是北京市將繼續通過發展新能源、降低汽車尾氣排放等9大舉措,防治大氣污染。在剛剛閉幕的北京市兩會上,市提出了2013年的治污目標:在嚴格落實2012至2020年大氣污染治理措施的基礎上,要確保空氣中主要污染物PM2.5的濃度平均下降2%。實現2%的目標將是一項項具體的任務:淘汰18萬輛老舊機動車;在公交、環衛、政府機關推廣使用新能源汽車;完成城區1600蒸噸燃煤鍋爐、4.4萬戶平房採暖清潔能源改造,基本實現中心城區「無煤化」;加強空氣質量監測分析和信息發布,推進區域聯防聯控。
2015年12月10日,在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市常務副市長李士祥在會上李士祥表示,大氣治理,主要是「兩句話」「四個關鍵詞」:第一句話是自我主動作為;第二句話,三地聯防聯控。
四個關鍵詞,一是「防」,立足於防,北京抓四個重點:壓煤、控車、減少工業污染、控制建築工地等揚塵。圍繞這四個重點,2013年-2017年有84項重點任務,總投資達7700億。
二是「測」,就是監測。北京現在有36個監測點。我們還准備再增加一倍,同時還要增加流動監測車,包括增加具體的小型監測點,形成一個監測網路。
三是「治」,自己積極主動治,同時要依靠區域聯防聯治。
四是「限」,限煤、限車,在這個問題上,京津冀同呼吸、共治理。
主要是「兩句話」「四個關鍵詞」:第一句話是自我主動作為;第二句話,三地聯防聯控。
四個關鍵詞,一是「防」,立足於防,北京抓四個重點:壓煤、控車、減少工業污染、控制建築工地等揚塵。圍繞這四個重點,2013年-2017年有84項重點任務,總投資達7700億。
二是「測」,就是監測。北京現在有36個監測點。我們還准備再增加一倍,同時還要增加流動監測車,包括增加具體的小型監測點,形成一個監測網路。
三是「治」,自己積極主動治,同時要依靠區域聯防聯治。 2014年5月,西安市新城區市容園林局花費百萬購置多功能抑塵車,該「霧炮車」重10噸,能噴灑120米遠、70米高的水霧,有噴霧降塵作用,媒體將之稱為「治霾神器」。有大氣治理專家稱,「霧炮車」只能在短時間內減少空氣中大顆粒的濃度,但對PM2.5的作用則微乎其微。
西安市新城區市容園林局車隊陳姓工作人員對新京報記者表示,這輛霧炮車購自廣東一家環保設備公司,單車價格90多萬元,費用由西安市政府直接撥款,屬專款專用。
對於買車初衷,該工作人員稱這輛霧炮車主要就是用來降塵。當地污染比較嚴重,PM2.5濃度也高,不少四五十米高的樓房拆房時會產生很大揚塵,普通灑水車只能噴10米,而這輛車可往八九十米高處噴霧,可把拆房時的揚塵都控制住。
Ⅲ 治理霧霾的例子
治理霧霾可以看看之前倫敦與洛杉磯還有日本的案例,一般都是頒布新的環境保護法,凈化汽車尾氣,使用新能源或者清潔燃料等,這是治本措施。治標措施之前看長沙有湖南九九礦安的霧炮車在路上流動除塵。治理霧霾還是需要從源頭控制,有些措施需要強制執行,還可以適當徵收企業環境保護稅。
Ⅳ 我們如何治理霧霾
1、治理霧霾最好的辦法就是減少燃油機動車使用量。「減少污染源,削減大氣污染物是解決霧霾的根本之道。
2、最大限度降低市區汽車車輪和路面塵埃的接觸頻率和面積,應將花圃和路肩做得比汽車通行的路面低,這樣雨漿水和污染灑水就會從馬路中間流向花圃下的土壤。
3、最大限度隔絕城外車輛和施工車輛帶來揚塵,可以在城外帶塵車輛入城時在城市關口收費站邊設立噴水清洗輪胎、底盤的環節,在城內施工車輛進入馬路時設立遮蓋和清洗輪胎、底盤的環節,但很多城市往往只有入城後的終端罰款機制而沒有入城時的清理預防機制。
(4)霧霾成功治理擴展閱讀
各國對待霧霾措施:
英國人反思空氣污染造成的苦果,催生了世界上第一部空氣污染防治法案《清潔空氣法》的出台。
歐盟要求其成員國2012年空氣不達標的天數不能超過35天,不然將面臨4.5億美元的巨額罰款。為了符合標准,早在2003年,倫敦市政府開始對進入市中心的私家車徵收「擁堵費」。
上世紀80年代,政府決定嘗試在街道使用一種鈣基黏合劑治理空氣污染。這種黏合劑類似膠水,可吸附空氣中的塵埃。街道清掃工已將這種新產品用於人口嘈雜、污染嚴重的城區,2013年監測結果稱這些區域的微粒已經下降了14%。
Ⅳ 霧霾如何治理
霧霾是一種復合細微顆粒懸浮物,其顆粒大小覆蓋了從PM0.1到PM2.5,統稱為2.5微米細顆粒物。在大氣穩定的情況下,這種混合懸浮物可以從地面到500米高度穩定懸浮數日甚至數周.有風的情況下高度不定.當降雨後迅速沉降消失.
這種細顆粒物本身不能被鼻毛、纖毛、肺泡阻擋,吸入後會直接通過交換進入血液,對人體健康產生影響。根據WHO(世界衛生組織)研究資料,空氣污染指數每上升10PPM(百萬分之一),肺癌發病率增加4%,同時對呼吸道刺激和過敏也有正相關。對兒童重金屬超標也有影響(城市霧霾多數是工業污染,尾氣排放,餐飲排放等)
霧霾來自哪裡?
一般認為,霧霾來源是工業排放污染,城市建設裝修、道路揚塵,生活取暖排煙以及汽車尾氣等。霧霾中包含了細微塵土、揮發性酸霧如硝酸硫酸、有機碳氫化合物、重金屬等,這正好是重工業空氣污染物、揚塵、汽車尾氣的主要成分。特別是以燃煤為主的火力發電、煉鋼煉鐵冶金、化工和粉塵集中的木器加工、建材工業,是空氣懸浮微顆粒和硫化物的主要來源之一。而汽車尾氣多數是氮氧化物和碳氧化物,特別是柴油汽車排放中微顆粒含量更大。
如果從更廣泛角度看霧霾,則可以發現一些歷史規律,就是發達國家工業化進程中幾乎都經歷了一個嚴重的霧霾污染時期。最著名的霧都倫敦,持續了200年的歷史甚至形成了「倫敦霧」的品牌。倫敦等英國主要城市的煙霧,是工業革命以來形成和發展到嚴重程度的。1952年甚至發生了倫敦煙霧事件:1952年12月5日-9日逆溫層籠罩倫敦,城市處於高氣壓中心位置,垂直和水平的空氣流動均停止,連續數日空氣寂靜無風。當時倫敦冬季多使用燃煤採暖,市區內還分布有許多以煤為主要能源的火力發電站。煤炭燃燒產生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粉塵等氣體與污染物在城市上空蓄積,引發了連續數日的大霧天氣。期間由於毒霧的影響,不僅大批航班取消,甚至白天汽車在公路上行駛都必須打開著大燈。室內音樂會也取消了,因為人們看不見舞台。倫敦市民也對毒霧產生了反應,許多人感到呼吸困難、眼睛刺痛,發生哮喘、咳嗽等呼吸道症狀的病人明顯增多,進而死亡率陡增造成多達12000人因為空氣污染而喪生,並推動了英國環境保護立法的進程。
但是隨著英國工業化進程的完成,城市建設基本達到飽和和基礎工業逐步退出當地,配合多年來環境治理,我們知道最近十幾年來,倫敦霧已經恢復了正常的水霧,曾經被世人聞名色變的霧霾天氣在英國已經不多見。
綜上,工業排放和汽車尾氣構成了霧霾污染中最主要的危害。隨著主要發達工業化國家工業化發展的飽和,污染工業逐步退出當地和環保意識增強,大氣環境治理進程加快,這類嚴重污染事件逐步減少和絕跡。我國當前正處於工業化進程的關鍵時期,基礎工業和加工業、精細工業發展均同步繁榮,特別是改革開放30多年以來,城市化進程加快,汽車普及,中國進入准發達國家行列,人民工業品和服務需求、能耗不斷加大。大量需要的基礎工業和未經治理的小工廠和落後產能過剩產能並存發展,給大氣環境造成了巨大壓力。由於我國在世界主要工業國家中工業化進程開始晚,但是發展速度快,因此在短短幾年中中國的工業產能增長數倍,伴隨的工業污染和汽車快速普及造成的尾氣治理問題也比已經完成工業化國家經歷過的問題集中快速出現,程度有過之無不及。
治理霧霾,需要時間,同時對各種排放源進行綜合治理全面控制,能用靜電除塵設備的要強制執行,不能控制的要限產停產通過立法,執法來約束,通過教育宣傳引起社會重視關注,.個人也要作好防護,根據近期研究,世界衛生組織首次指認大氣污染「對人類致癌」,並視其為普遍和主要的環境致癌物。發表這份聲明的是世界衛生組織下屬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在法國里昂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在報告中說,有充足證據顯示,暴露於戶外空氣污染中會致肺癌,而且患膀胱癌的風險會相應增加。該機構專家召開為期一周的會議,審議來自全球五大洲研究機構的1000多篇最新論著,最終做出認定。
中國社科院聯合中國氣象局發布《氣候變化綠皮書》,報告稱霧霾天氣影響健康,除眾所周知的會使呼吸系統及心臟系統疾病惡化等,還會影響生殖能力。目前來看,霧霾對人類健康最直接的危害主要還是增加呼吸系統疾病的發病率,霾天氣引起的健康影響主要以急性效應為主,主要表現為上呼吸道感染、哮喘、結膜炎、支氣管炎、眼和喉部刺激、咳嗽、呼吸困難、鼻塞流鼻涕、皮疹、心血管系統紊亂等疾病的症狀增強;呼吸系統疾病的發病/入院率增高。此外,霾天氣還會對人體健康產生一些間接影響。霾的出現會減弱紫外線的輻射,如經常發生霾,則會影響人體維生素D合成,導致小兒佝僂病高發,並使空氣中傳染性病菌的活性增強。霾天氣還會影響人們的心理健康,使人產生壓抑、悲觀等不良情緒。
而霧霾副產品光化學煙霧,可以說積聚了劇毒的可致癌物,是霧霾造成的最危險的人類健康危害。
Ⅵ 治理霧霾的措施有哪些
1、堅持清潔能源發展戰略,煤煙型污染控製取得新進展。2011年北京市將鍋爐「煤改氣」(800蒸噸)工程列入了政府實事項目。
2、有力控制機動車污染排放,老舊車淘汰卓有成效。北京市制定並實施了老舊汽車淘汰更新方案,機動車排放管理中心執法人員對上路行駛機動車尾氣排放開展路檢路查,抽檢車輛56.14萬輛次,處罰違規車1002輛,勸返外地違規車5894輛,嚴控超標排放機動車上路。
3、優化產業結構,工業污染治理進一步深化。繼續推進20噸以下燃煤鍋爐改用清潔能源工作和繼續加強對工業排放污染的監管等控制煤煙污染,檢查了50多家燃煤鍋爐煙氣排放情況。繼首鋼搬遷後,今年北新建材完成整體搬遷,燕山石化公司完成催化裂化裝置煙氣脫硫除塵工程。加強煤質和鍋爐排放監管、繼續鞏固平房「煤改氣」示範區的工作,加強對經營性小煤爐、露天燒烤、露天焚燒等違法行為的執法檢查。
4、多部門齊抓共管,加大揚塵污染控制力度。為減少建築渣土運輸車車輛帶泥土上路行駛,在全市30多家建築工地示範安裝了轉輪式高效洗輪機,檢查了200多處工地揚塵污染情況。
5、針對冬季重污染天氣多發的特點,市環保局和有關部門、企業已經指定了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並將在出現連續重污染天氣時啟動。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主要包括:道路清掃、灑水;排放大的企業自行減排、啟動企業應急措施等,一般在連續2天出現重度污染天氣時啟動預案。
Ⅶ 國家對霧霾有什麼治理措施
1、加快能源結構調整
一是下大力氣搞好煤炭的高效清潔利用。煤炭占我國一次能源消費的近70%,短期難以大幅改變。因此,煤炭的高效清潔利用為重中之重。
二是實施煤炭消費總量控制。各地制定煤炭消費總量實施方案,把總量控制目標分解落實到各地政府,實行目標責任管理,加大考核和監督力度。
三是加快清潔能源發展。大力發展水電、常規天然氣、非常規天然氣(煤層氣、頁岩氣)、生物質能、風能、太陽能、地熱等清潔能源,加大管輸天然氣、LNG等進口。
四是繼續控制煤化工發展。煤化工屬於高能耗高水耗高污染產業,其產生的廢水(COD很高)和爐渣極難處理。
2、關鍵是解決煤炭燃燒污染問題
一是強制要求所有燃煤電廠、燃煤鍋爐、煤化工裝置安裝脫硫脫硝和除塵設施。在現有大部分獨立火電廠已安裝脫硫設施的基礎上,將進一步要求所有獨立火電廠、自建火電廠、燃煤鍋爐以及煤化工裝置盡快安裝脫硫設施。同時,還將要求所有大型燃煤電廠、燃煤鍋爐及煤化工裝置安裝脫硝和除塵設施。
二是加快出台火力發電、煉焦、建材、燃煤鍋爐等燃煤設施污染物排放新標准,增設污染物排放指標,進一步嚴格污染物排放限值。同時,通過在線監測大力加強污染物達標排放檢查。
三是加強脫硫脫硝和除塵等環保設施運行檢查,確保相關環保設施正常運行,起到應有作用。
3、加強鋼鐵、煉油等排放管理
加強鋼鐵、煉油等行業主要污染物達標排放監督檢查。強制要求鋼鐵行業燒結機、煉油行業燃煤/燃焦鍋爐及催化裂化等主要污染物排放源加快建設脫硫脫硝和除塵等環保設施。
4、加大機動車污染治理
一是盡快完善成品油定價機制和提前實施下一階段國家油品質量標準的稅收優惠政策,加快成品油質量升級步伐,落實《重點區域大氣污染防治「十二五」規劃》要求。2013年底前全面供應國IV車用汽油;2014年底前全面供應國IV車用柴油。
二是嚴格加強成品油質量監督檢查,嚴厲打擊非法生產、銷售不符合國家和地方標准要求車用油品的行為。
三是加快新車排放標准實施進程。實施國家第IV階段機動車排放標准,適時頒布實施國家第V階段機動車排放標准,鼓勵有條件地區提前實施下一階段機動車排放標准,大幅降低新入市汽車尾氣排放。未達到國家機動車排放標準的車輛不得生產、銷售。
四是大力發展公共交通,降低城市道路擁擠,降低尾氣排放。
以上便是「霧霾治理的方法」,大家還可以控制道路揚塵污染。推行城市道路機械化清掃;增加城市道路沖洗保潔頻次,切實降低道路積塵負荷;減少道路開挖面積,縮短裸露時間。
Ⅷ 國外治理霧霾有哪些成功經驗
英國:綠化帶是城市面積的3倍
20世紀年代,英國治理污染的重點為治理汽車尾氣。政府要求所有新車都必須加裝催化劑以減少氮氧化合物排放,又針對私家車徵收天價的進城費和停車費,控制私車流。
同時,政府大力推動新能源汽車、公共交通和綠色交通。倫敦計劃在2015年前建立2.5萬套電動車充電裝置,電動汽車買主將享受高額返利,並免交汽車碳排放稅,甚至免費停車。自行車交通也被政府作為支柱,計劃建設12條自行車高速公路。英國的高官們都以身作則,控制公務用車。2009年的一天,首相卡梅倫騎自行車上班,而副首相剋萊格則在坐地鐵。
此外,加強綠化也是治理大氣污染的重要手段。在人口稠密的倫敦,人均綠化面積高達24平方米,城市外圍還建有大型環形綠化帶,面積達數千平方公里,幾乎是城市面積3倍。今日的倫敦,大霧天氣已經從100餘年前的每年90天,減少為不到10天。
日本:汽車尾氣不能使毛巾變黑
上世紀80年代,日本開始多渠道整治污染,對環境極為重視,在人口密集的狹小國土上,取得了堪稱奇跡的成就。
日本治污的手段之一就是城市綠化,東京有關當局規定,新建大樓必須有綠地,必須搞樓頂綠化。東京的綠化很少種草,而是種樹,不但要綠化面積,還追求綠化體積。大量樹木對城市空氣的凈化作用自然是不可忽視的。
另一個手段是控制汽車。這還和一場曠日持久的官司有關。1999年東京國道沿線的600多位呼吸道疾病患者,集體狀告地方政府和七家柴油汽車企業,認為汽車尾氣給他們的身體造成了傷害。經過專家認證,汽車尾氣造成的PM2.5確實具有強烈致癌作用。
為此,在2003年東京推出一項新立法,要求汽車加裝過濾器,並禁止柴油發動機汽車駛入東京。新法規實施的第一天,交警在東京內外的主要路口全面檢查,讓每個司機發動引擎,然後用白毛巾堵在尾氣排放口,如果發現白毛巾變黑,則這輛車不許進入東京。五年後官司告一段落,被告的汽車企業拿出12億日元,與633名患者和解。
如今,日本汽車出廠時都已安裝了過濾器,排放標准達到了歐洲三級標准,東京市內的幾萬輛計程車都是使用天然氣。這些努力使得整個東京天青雲白,視野也很好。而且認真的日本人還要拿鄉下來比較,說東京的空氣質量還不夠好。
美國:實時監測小顆粒
美國採取區域環境管理框架,打破州的界限,依據地理和社會經濟,將全國劃分成十個大的地理區域,設立區域辦公室,進行統一管理。環保機構有權進行立法、執法、處罰,並通過強制執行手段和監控、技術改進等相結合的方式協調開展工作。
美國環保署1997年根據《清潔空氣法案》,又設立了專門針對大氣PM2.5含量的標准,以便更好檢測過去被忽略的這類細小顆粒物。美國對PM2.5的管理重點是嚴密監控、實時公開、立法規范。他們在全國范圍內設立了數以千計的顆粒物檢測站點。
環保署的官方網站,面向公眾告知測得的空氣質量指數。其中PM2.5參數每小時更新一次。為了更直觀,網站通常通過六種顏色表示空氣污染情況。綠色表示「良好」,黃色、橙色、紅色、紫色依次加重,醬紅色則表示「危險」。
民眾還可要求環保署通過電子郵件發送指定地域的空氣質量。
Ⅸ 霧霾的治理方法
霧霾天氣的危害
(一)影響健康。生活在灰霾天氣可出現咳嗽、頭暈、乏力等不良反應,同時可吸入顆粒物能直接進入人體呼吸道和肺部誘發病症。灰霾天氣還可導致近地層紫外線輻射減弱,易使空氣中傳染性病菌活性增強,導致傳染病增多。
(二)形成酸雨。灰霾本質是「細顆粒物污染」,主要來自工業廢氣、汽車尾氣等氣體污染
一是對主要污染源進行控制,包括對揚塵污染控制、機動車尾氣污染控制、燃煤污染控制、區域聯防聯控等。
二是加強灰霾天氣預測預報,如開展灰霾天氣預測預報方法研究和業務平台建設,為公眾提供防禦指引,為政府實行動態調控環保措施決策服務。
三是根據氣象條件動態調控,加強與氣象部門合作,根據氣象條件預測,對主要污染源實行動態調控。
(二)治理措施
一是政府完善法律。國外治理大氣污染立法先行,現已形成完備的法律體系。目前,我國大氣污染立法尚不完善,應盡快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已實施13年的《大氣污染防治法》亟待修訂, PM2.5控制的法規體系。如在環境保護法律法規中增加區域聯防聯治內容,加大機動車尾氣治理力度,通過立法修訂機動車尾氣排放標准等
二是經濟結構調整。我國是以煤為主的能源消耗結構,化石能源佔中國整體能源結構92.7%。面對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嚴峻形勢,以化石資源為代價的傳統發展模式已難以為繼,亟需由「高碳」經濟向「低碳」經濟轉型。而避免燃煤污染的治本之策,就是要使用清潔能源,從源頭上減少污染排放。
三是企業節能減排。按照「誰污染誰治理」的原則,就是要『倒逼』企業轉型升級。企業要推進清潔生產,靠科技的投入轉變生產方式,使用天然氣、太陽能等清潔能源,減少污染氣體的排放,進而實現節能減排。
四是提倡低碳生活。節能減排是需要全民參與的事業,每個人都應該增強減排意識。需要全面實施綠色轉型,包括發展觀念、生產和生活方式的轉型。就每個公民而言,環境的清新需要每個人的力量。從自己開始,努力做到低碳生活、綠色出行、綠色消費,自覺減少污染物的排放。
請採納答案,支持我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