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整改整治 » 綠化及環境整治

綠化及環境整治

發布時間: 2021-01-30 09:56:17

1. 綠化改善環境的功能有哪些

(一)改善環境溫度的作用
城市、社區的地面因大部分被硬化(鋪設水泥方磚、水泥路面、柏油路面等),這些被硬化的地面白天吸熱快,使近地層的空氣溫度升高快;夜晚放出大量的熱量,使近地層的空氣不容易降溫。又因大量的硬化地面使自然土壤與空氣隔絕,土壤中水分不易蒸發,因而消耗掉的熱量就少,故而出現大量熱量堆積的現象,產生「熱島效應」。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就是大量種植植物,特別是大樹,這是由於樹冠能遮攔陽光,減少日光直射熱,大量的蒸騰耗熱,可以消耗掉樹木周邊空氣中的熱量從而降低小環境內的氣溫,「大樹下面好乘涼」就是這個道理。
當樹木成片成林栽植時,不僅能降低林內的溫度,而且由於林內、林外的氣溫差而形成對流的微風,這樣就使降溫作用影響到林外周圍的環境。這種對流的微風可帶走皮膚表面的熱量,促進蒸發,增加涼爽的感覺,使人感到舒適。
在冬季落葉後,由於樹枝、樹乾的受熱面積比無樹地區的受熱面積大,同時由於無樹地區空氣易流動而散熱快,所以在樹木較多的小環境中,其氣溫要比空曠處要高。總的說來,樹木對小環境起了冬暖夏涼的作用。
(二)改善空氣濕度
樹木具有強大的蒸騰能力,根系所吸收的水分絕大部分以水汽形式從葉面擴散到體外,不僅消耗掉周圍空氣的熱量,也使空氣中的水汽增多,從而改善空氣濕度。一株中等大小的楊樹,在夏季白天每小時可由葉部蒸騰25kg水至空氣中,一天的蒸騰量有0.5t之多。如果在一個地方有1000株樹,則有相當於每天在該處潑灑500t水的效果。這就說明,樹木好比一台巨大的抽水機,它不斷地把土壤中的水分吸進體內,再通過葉面的蒸騰作用擴散到體外,因此樹木可以調節空氣的濕度。例如,種植104m2蒸騰強度大的松林,每年可蒸騰近500t水分。據測定,一般在樹林中的空氣濕度要比空曠地的濕度高7%~14%,而山林里的濕度要比城市高36%。
(三)防風固沙的作用
樹木能降低風速,因樹干、樹枝和樹葉都能阻擋氣流前進,所以氣流通過林帶後速度會減慢。例如,氣流通過120~240m寬的樹林時,風速幾乎可減到零,故植樹造林已成為重要的防風措施。
(四)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
樹木可以遮攔雨水,緩和降雨強度,減少地表徑流,部分雨水滲入地下變成地下水,所以林區終年泉水清澈,溪水潺潺。而在植被稀少的荒山區,在大暴雨的沖刷下,山地表土逐漸流失,以致石頭裸露,山洪暴發,一瀉千里,勢不可擋,造成特大洪災。
各種不同的樹木對水土保持的作用是不同的。據測定,一般針葉樹種遮擋雨水的能力大於闊葉落葉樹種,而在針葉樹中,雲杉遮擋雨水能力最強。
在園林綠化中,為了涵養水源,通常選擇樹冠厚大、郁閉度強、遮攔雨水能力大、耐蔭性強、生長穩定和能形成富於吸水性落葉層的樹種。根系深廣也是選擇的條件之一,因為根系廣而須根多便可加強固土、固石的作用,根系深則有利於水分滲入土壤的下層。一般常選用柳、胡桃、楓楊、水杉、雲杉、冷杉、圓柏等喬木和榛、胡枝子、紫穗槐等灌木以及紫藤、南蛇藤、蛇葡萄等藤木。
(五)凈化水質
樹木有吸收水中溶解物質的作用。試驗證明,有色、有味、混濁和含細菌的污水流過森林後,水的色度降低,異味減弱或消失,透明度升高,細菌的含量明顯減少;大大減輕了污水對環境的污染

2. 關於綠化美化環保的相關內容

(一)嚴保現有綠化成果
一方面要加強現有綠化的養護工作。要加強市政公共綠化養護的招投標工作,完善綠化管養考核制度及評分標准,堅持管養不達標淘汰制度,加強對承包鹽田區綠化管養單位的考核,提高綠化管養水平。另一方面,要加強對城市所依託的山坡林地、河湖水系、濕地等自然生態敏感區域的保護,維持城市地域自然風貌,反對過分改變自然形態的人工化、城市化傾向。在城市開發建設中,要保護原有樹木,特別要重點保護大樹、古樹;在道路改造過程中,反對盲目地大規模更換樹種和綠地改造,禁止隨意砍伐和移植行道樹;堅決查處侵佔、毀壞綠地和隨意改變綠地性質等破壞城市綠化的行為。
(二)加強環境綜合整治,有步驟開展綠化升級改造工作
對全區黃土裸露地段,特別是鹽田港後方陸域進行環境綜合整治,全面解決綠化盲點造成的黃土裸露問題;重點對有路無樹的路段進行調查整治,對行道樹路段進行查漏補缺。為避免重復建設和盲目投資,在合理規劃的基礎上,有步驟地開展全區綠化升級改造工作。對區域開發建設已經成形,市政設施已經完善區域,要重點加強綠化升級改造工作。2007年,鹽田區完成了沙頭角海濱棧道綠化升級改造工作,豐富了海濱棧道綠化植物品種和層次,園林布局、美化效果更加突出,收到了很好的環境效果和社會反響。2008年,可著手高速公路出入口區域綠化升級改造工作,同時可著手道路樹穴改造和環境點綴工程。改造工程要通過科學合理的植物配置,增加喬、灌、地被種植量,努力增加單位綠地生物量,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資源實現綠地生態效益的最大化;要適當降低草坪比例,減少塑料等建築小品和大型噴泉的使用;對現有草坪面積過大的綠地,要合理補植喬灌木、地被植物和宿根花卉;要加強城市綠化隔離帶、城市道路分車帶和行道樹的綠化建設,增加隔離帶上喬木種植的比重,建設林蔭道路;要推廣立體綠化,在一切可以使用的地方如立交橋、廊架、垃圾中轉站、公廁等地段和區域進行垂直綠化,進一步提高單位綠地生物量,達到綠化、美化、藝術化環境效果。對於區域開發建設尚在規劃建設進行中,市政設施尚未完善區域,為達到綠化美化環境效果,綠化建設宜進行臨時、簡易綠化,實施環境綜合整治,避免黃土裸露,改善環境臟、亂、差等問題。
(三)積極落實上級政府布置的園林綠化建設任務,打造綠色生態城區
要不折不扣的完成上級政府布置的各項園林綠化建設任務,打造綠色生態城區,積極推進深圳市 「生態市」 建設步伐。2008年,要在全區主要道路沿線、公園、公共綠地、二線關口等地點,廣種市花勒杜鵑,彰顯城市特色;要繼續推進社區公園建設,打造「公園之城」;在城市廣場、閑置地、拆違建地等一律能綠化的地段見縫插綠等。
(四)加強宣傳,積極引導社會參與園林綠化工作。
強化政府在資源協調、理念引導、規劃控制、政策保障和技術推廣方面的作用,積極引導、推動全社會參與城市綠化建設工作。加強房地產項目、工業園區等建設項目的綠化規劃控制要求,引導企業通過科學的植物配置,增加喬灌木地被種植量,努力增加單位綠地生物量,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資源實現綠地生態效益的最大化。要推廣立體綠化,在一切可以使用的地方進行垂直綠化,推廣屋頂綠化。同時,加強宣傳,積極引導,利用「植樹節」、「六五」世界環境日等節日,引導社會參與生態城區建設,發動社會各界、企業、團體積極捐種、認種城市綠化樹木。
科學規劃,開拓創新,城市綠化向美化藝術化轉變
鹽田區城市綠化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鹽田區園林綠化建設工作要有高起點規劃、高標准建設、高水平管理。
(一)高起點規劃
鹽田區城市園林綠化工作雖占盡「天時、地利、人和」之優勢,但存在可用綠化土地少,綠化建設規劃紊亂,土質差,汽車尾氣污染嚴重等劣勢。為此,開展鹽田區綠地系統研究及其生態規劃類的研究項目,高起點規劃鹽田區園林綠化建設,選擇適合在鹽田區種植的、造型優美的植被,有計劃、有系統的開展綠化建設或升級改造工作尤為必要。要高起點規劃以喬木為主體、植物物種豐富多彩、具有南亞熱常綠闊葉林特徵植被,建設生態功能穩定、生態效益良好的城市園林生態系統,增加植物資源總量,初步形成「多樹種、多層次、多色彩、多功能、多效益」的城市園林景觀體系。城市綠化向美化、藝術化轉變,努力把鹽田區建設成為擁有美麗的海濱生態風景和山林綠地生態風景線、最適宜人居的國際化園林城區,建設成為單位面積生物多樣性最豐富,「山、海、城」共生的「生態園林城區」。
1、堅持實行城區綠地建設與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發展」的方針,大力提倡低養護成本的生態式綠化,達到建設一片,綠化一片,美化一片的目標要求。
2、積極開展立體綠化,推廣屋頂綠化,建造喬、灌、草、藤有機結合的以鄉土樹種為主的復層綠化群落,增加單位土地生物量,城市綠化向美化、藝術化轉變。
3、公園綠地的建設應根據規劃重點突出文化與景觀特點,做到「園園有看點,個個是精品」;街頭綠地應結合周邊道路與建築,處理好與城市的交通和對景關系,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4、行道樹選擇要充分綜合考慮景觀性、遮陽性和抗風性等要求,在滿足功能的前提下,合理規劃建設,做到「一路一景」,樹種多樣化,層次分明。但應在統一中求變化,不應太雜亂。城市主幹道應選擇抗污染性強的高大樹木作為行道樹;高速路兩旁盡可能留出綠化帶來建設防噪林,同時兼具風景林地的作用;城市次幹道應選擇高大濃蔭常綠樹木,盡可能形成綠色廊道。
5、生態綠地則宜在保護生態系統的前提下,逐步進行林相林分改造,修復已破壞的山體,盡可能做到綠量最大化。山體與城市銜接的區域,應用耐貧瘠、固土能力強的植被以減少水土流失。有必要、有選擇性的對山林景觀進行特色規劃,使山林背景隨季節變化而呈現更美的景觀。對城郊山林進行系統的公園規劃,建立多個功能各異、各具特色的郊野公園,以滿足市民休閑、觀賞、康體健身的需要。
(二)高標准建設
對城區主要道路、重要節點、對外銜接窗口等區域,高標准設計,高標准建設園林綠化,凸顯城區風貌和人文景觀。要加強城市綠化隔離帶、城市道路分車帶和行道樹的綠化建設,增加隔離帶上喬木種植的比重,建設林蔭道路。在高標准建設的同時,要堅持走節約型城市園林綠化之路。
1、合理利用土地資源。土地資源是城市園林綠化的基礎,要確保城市園林綠化用地,同時按照節約和集約利用土地的原則,合理規劃園林綠化建設用地。在有效整合城市土地資源的前提下,盡最大可能滿足城市綠化建設用地的需求;在建設中要盡可能保持原有的地形地貌特徵,減少客土使用,反對盲目改變地形地貌、造成土壤浪費的建設行為;要通過合理配置綠化植物、改良土壤等措施,實現植物正常生長與土壤功效的提高。
2、加強科學規劃設計。要通過科學的植物配置,增加喬灌木地被種植量,努力增加單位綠地生物量,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資源實現綠地生態效益的最大化。要適當降低草坪比例,減少塑料等建築小品和大型噴泉的使用。對現有草坪面積過大的綠地,要合理補植喬灌木、地被植物和宿根花卉。
3、積極提倡應用鄉土植物。在城市園林綠地建設中,要優先使用成本低、適應性強、土地特色鮮明的鄉土樹種,積極利用自然植物群落和野生植被,大力推廣宿根花卉和自播能力較強的地被植物,營造具有濃郁地方特色和郊野氣息的自然景觀。反對片面追求樹種高檔化、不必要的反季節樹種,以及引種不適合本地生長的外來樹種等傾向。少種棕櫚類植物,盡管棕櫚類植物外形較為美觀,但冠幅小、調節小氣候的能力有限,且棕櫚類植物病蟲害嚴重,維護成本高。蟲害發生時,景觀效果差,治療不及時,苗木常常枯死。
4、實施自然生態建設。要積極推進城市河道、景觀水體護坡駁岸的生態化、自然化建設與修復。建設生態化廣場和停車場,盡量減少硬質鋪裝的比例,植樹造蔭。鋪裝地面盡量採用透氣透水的環保材料,提高環境效益。堅決糾正在綠地中過多使用高檔材料、配置昂貴燈具、種植假樹假花等不良傾向。減少不利於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高標准草坪、綠籬、花壇等綠地比重。
(三)高水平管理
園林綠化「三分在種,七分靠養」,高標准規劃、高標准建設的園林綠化能否達到預期效果並持續發展,高水平管理凸顯重要。
1、加強市政公共綠化養護的招投標工作,完善綠化管養考核制度及評分標准,堅持管養不達標淘汰制度,加強對承包鹽田區綠化管養單位的考核,提高綠化管養水平。
2、要以建立生態化、人文化、系統化和網格化的綠地系統為目標,從過去局限在城市內部的園林綠地系統拓展到區域生態系統,重視綠地生態功能的保護、恢復和建設。要嚴格執行《深圳市基本生態控制線管理規定》,加強監督管理,維護生態系統的科學性、完整性和連續性,實現從「規劃建設」到「規劃保護」的轉變。
3、綠化管養工作走節約型園林綠化之路。要大力推廣園林綠化節水技術,積極開展中水、雨水回收利用以及使用微噴、滴灌等節水措施,降低園林管養成本;推進樹枝粉碎等園林廢棄物利用,擴大樹枝粉碎制肥的產能,減少綠化垃圾佔用垃圾填埋庫容,發展園林循環經濟;進一步加強太陽能、風能等循環經濟項目在園林綠化項目中的應用。更多相關信息可參考京廣華藝公司網站查看。

3. 綠化在環境防治中的作用

公墓作為現代化城市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其綠化建設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而又影響著城市綠化風格與水平。絕大多數公墓是建在城郊的荒山瘠地上,因而積極探索和研究山地城市公墓的生態綠化模式是大有裨益的。
山地既是自然資源、文化多樣性和生物多樣性集中地,又是平原地區的生態屏障,而作為殯葬文化中心的山地城市公墓,其規劃、建設的好壞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社會殯葬文化的進程。由於山地生態環境的特殊性和復雜性,山地城市公墓的建設面臨著許多復雜的問題,由於缺乏系統的理論指導,盲目沿襲平地的規劃理論方法、結構布局模式及技術指標體系等,導致嚴重的水土流失和自然資源的消耗,生態環境遭到破壞並引發山地生境的進一步惡化,使城市公墓的鮮明個性與地方特色逐漸消失。
導致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忽視綠化建設,在規劃中忽視山地自然生態特點,盲目沿用平原的綠化模式,不能構成有效的山地綠化系統,導致環境結構混亂、生態環境失調。因而建立一種適應山地生態環境、體現山地城市公墓空間格局內在秩序,是實現山地城市公墓可持續發展的當務之急。
1 山地城市公墓生態綠化模式的建立
由於山地城市公墓地形地貌復雜,山巒、溝壑、溪流等自然要素往往切割、插入甚至橫穿城市公墓,使公墓用地呈零散狀,形成許多不規則的塊狀、帶狀和楔狀區域,因而平地公墓的「環狀+楔形」的綠化模式(圖1)很難適用。
針對山地城市公墓環境和資源狀況,以山地自然生態和人文生態分析為基礎,結合系統工程方法,可以建立一種適應山地城市公墓空間結構的生態綠化模式即「綠塊+綠廊」的網狀生態綠化模式(圖2)。它在形態上呈現出寬窄變化的廊狀綠地(綠廊)連接塊狀綠地(綠塊)而形成不規則、開放式的網狀綠化結構。
所謂「綠塊」,是指城市公墓內小塊狀生態單元,它們是構成山地公墓自然生態體系的基本感知元素,具有相對獨立的自然生態特點,能形成微小氣候環境。它們遍布公墓區域之內,可達性強,最易為人們所體驗。在自然形態上,主要表現在山體和水域兩方面,如山岡、山谷、陡坡、坎、溝、嶺上的原始植被,河、岩、灘等附近的自然綠化;在人工形態上,主要有公共綠地、綠化帶、游園等等。所謂「綠廊」,是指沿自然的河道、溪谷、山脊或山谷綠帶及水體、山地特有崖壁立體綠帶、梯道綠帶、殯葬功能區(如墓區)內綠帶等。這樣通過綠廊將公共綠地、游園、景點等一系列綠塊連接形成整體綠化網路。
從山地城市公墓自然生態來看,山地城市公墓這種點、線、面相結合綠地體系符合景觀生態學關於景觀結構的理論;城市公墓是一個由基質——廊道——嵌塊等結構要素構成的景觀單元,其中各組成要素之間通過一定的流(人或物)相互聯系和作用(如在公墓中單一方向性的單向型人流和來去往返性的選擇型人流等),在空間上構成特定的分布組合形式,共同完成城市公墓系統所承擔的生態功能。
在「綠塊+綠廊」的網狀生態綠化模式中,可將城市公墓景觀中的主體部分——殯葬建築、殯葬功能主體(如墓碑等)及道路系統視為城市公墓景觀的基質,將外觀和肌理上與基質明顯不同的綠塊視為嵌塊,將綠廊視為廊道。這樣,山地城市公墓的綠地系統規劃即是從生態學的角度,通過提高綠塊的質量和連接度,加強綠廊的建設,合理調整綠塊、綠廊與基質的空間布局,形成一個完善的山地城市公墓生態系統。
2 「綠塊+綠廊」網狀生態綠化體系的特點
從山地城市公墓生態的自然、社會、經濟等角度出發,「綠塊+綠廊」網狀生態綠化體系具有以下特點和優點:
2.1 適應性
由於自然山水對山地城市公墓空間的分割和限制,城市公墓的開發與發展呈現出組團狀或帶狀。「綠塊+綠廊」的網狀生態綠化模式具有極大的適應性,它順應地形,隨坡就勢,將相對零散的城市公墓空間融為一體,極大地改善了城市公墓空間,使綠化體系真正成為山地城市公墓的有機組成部分。
在這一模式中,應用現代生態學原理分析對公墓園林生態環境有重大影響的有利與有害因素,針對有害因素採取營造相應的塊狀綠地(風景林、小游園等)的方法加以遏制或抵消,這些極具針對性的塊狀生態綠地,是在生態群落和審美基礎上進行的藝術配置。這種綠化模式藉助綠廊將城市公墓內部的綠地與外部的自然環境有機的聯系起來,形成園林景觀的互借並保持自然群落的連續性,實現人與自然的共生、共樂。
2.2 滲透性
生態系統是由自然和人工兩部分互相滲透而形成的組合體,各部分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不同的因素對生物群落生境具有一定的影響,特殊的氣候和立地條件,為植物生長造成了與自然狀態不同的新的生境。在公墓園林生態系統結構的基礎上,可進行生態工程的結構復制和功能模擬,使公墓園林生態結構優化,整體協調。在土地及空間利用規劃中,運用植物、建築、水體等物質要素,以一定的科學、技術和藝術規律為指導,因地因時地進行植物選擇和配置,充分發揮它們的綜合功能。
「綠塊+綠廊」的網狀生態綠化模式是從山地自然生態的內在機理出發,在公墓中見縫插綠,深入城市公墓的每個角落,具有極強的滲透力和生命力。例如,山地城市公墓中有一些地形變化劇烈的不可建用地,山地公墓道路多劈山而築,一面倚山,一面臨崖,在這些地段合理配置攀援、垂直、地被植物等立體綠化,同喬、灌木以及最下層的地被植物易形成穩定的多層混合立體植物群落,不僅豐富景觀層次,提高綠化率和綠視率,使植物高低相競、充滿生機盎然的情趣,而且體現出物種的多樣性,有利於增強山地城市公墓生態系統的穩定性。
2.3 系統性
由於山地自然生態環境的特殊性往往導致山地城市公墓空間的破碎,而這種網路狀的整體綠化模式,能起到強化山地城市公墓空間的整體性和完整性的作用,並促使其生態結構形成開放空間框架,由於自然山水的差異將會顯示出獨特的景觀風貌和鮮明的藝術個性,可以有效地緩解目前普遍存在的「公墓特色危機」。
這種綠化模式結構是一個開放系統,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可順應地勢向外擴展,不僅使綠化體系處於一種生長的態勢,而且可以引導城市公墓空間的發育,成為山地城市公墓空間持續、協調發展的良性綠色生態骨架,這不僅有利於山地城市公墓的分期建設,而且可以通過保護好關鍵性的地理要素,從長遠角度控制山地城市公墓景觀生態質量和變化趨勢,形成一個點、線、面相結合的三維動態景觀生態體系。
2.4 可達性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回歸自然成為時尚,人們不僅嚮往瀏覽名山大川,而且更注重日常生活中與自然的接觸。「綠塊+綠廊」的網狀生態綠化體系加強了特殊市民(即到殯葬園區活動的人)與綠地的親近性,便於市民到達,使用頻率高,市民可參與性強,真正起到了城市公墓綠地的作用,使人們在進行殯葬活動之餘有「山水之怡、林泉之致」,同時進一步加強了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聯系。
2.5 文化性
綠化體系的設置可以在公墓中特殊地段同公墓的歷史文化保護或文化娛樂設施相結合,使之成為文化綠網。綠地規劃中要充分利用城市公墓的優勢,在挖掘歷史文化的基礎上,結合現代文化設施的設置,把握每一個「綠塊」的文化主題、空間性質、藝術特點以及人的感受,通過綠廊將之串聯起來,建立完整的殯葬活動網路,使山地城市公墓除了具有殯葬功能外,還成為可游、可賞、可探的具有文化內涵的特殊場所。
我們追求的意境所要表述的主題是「人與環境的協調」,即園林生態文化,因而要考慮到綠地的文化氛圍,綠地除植物自身的形象外,其廣場、憩地、建築物、雕塑、文化活動內容也應提高思想和藝術檔次,這正是公墓建設與精神文明的重要結合部,如在公墓綠地中可設置體現厚養薄葬的傳統雕塑小品。
2.6 經濟性
園林的生態效益主要是通過一定量的綠色植物達到的,要從綠地面積、綠化覆蓋率和葉面積總數三方面來考慮,按照植物生態與造景相結合的原則進行復層結構的植物配置,通過喬、灌、草相結合,陽生與蔭生相結合,常綠與落葉相結合,建立科學的人工群落,提高組合的葉面積指數,可適當提高栽植密度和上下層次,以後逐步間伐,既保證了人工群落的科學性,又提高園林的經濟性,還可以在相當長的時期內保持其景觀效果的穩定,具有較強的生態性、保存性、觀賞性和多樣性。充分利用植物建立人工群落,設計時兼顧遠期效果和近期效果,適當選擇葯用植物、果樹、油料植物等經濟價值較高的植物,適當選用大規格苗木,提高園林的經濟性。
「綠塊+綠廊」網狀生態綠化體系可以利用山地城市公墓的任何地段,甚至可以將公墓內大多數地形變化劇烈的不可建用地納入到綠地系統之中綜合考慮,盡量不佔用好地,從而緩解了山地城市公墓用地不足的矛盾。同時由於帶狀和網狀綠地同傳統的大塊綠地相比,相同面積下增加了綠地邊緣的長度,從而使更多的周邊土地升值(碑墓穴位暢銷),不僅帶來良好的社會環境效益,而且也創造了巨大的經濟效益。
3 「綠塊+綠廊」網狀生態綠化實例分析
雙鳳山陵園位於河北省石家莊市西郊,屬有較大山丘分布的洪積沖扇區,其四周有自然天成之景和人文景觀可借。
3.1 雙鳳山自然生態環境與區劃特點
雙鳳山依靠地形地貌表現出內部環境的自然美,其空間性格傾向於平坦曠遠之美,與峰巒嶺岫、崖岩洞府相比,更顯得平易近人,具有現實感和人情味。兩山中間形成窪陷、低平的狹長地帶,表現為低落幽曲的空間性格,易於渲染陵園氣氛,所以從原地形出發,加以變化,做到曲折有度,沿狹長地帶略做紆盤,修建一條主路,發揮曲徑引人入勝之功能,顯示出幽靜深遠的自然風貌,使行人處於莊重氛圍之中。從廣場沿北風山腰修建一條台階式人行路,為「步移景換」創造了優越條件。溝谷向東延伸到東北部窪地,改造成人工湖,湖水引自源泉渠的分支,從陵園西北角沿北圍牆貫穿陵園,顯示出水系的自然美。陵園內部環境還通過建築突出了平面布局及立體輪廓的形式美(圖3)。
3.2 綠化體系中的主要「綠塊」
3.2.1 山系「綠塊」
北鳳山759株油松構成「北鳳松濤」風景林的景觀;南鳳山1150株側柏構成「南鳳柏香」鳳景林的景觀。這兩個大型園林景觀構成了陵園的主旋律,在園內大部分觀賞點都能觀賞到北山之松和南山之柏,雪壓松柏時則呈現出雄偉多姿的冬季景觀。
北鳳山西麓以刺槐為主,輔以核桃、黑棗、每至春末夏初,串串潔白的刺槐花競相怒放,花香四溢,放眼望去,猶如皚皚白雪,形成了「槐嶺春雪」的景觀,成為冬景、夏景的過渡。兩山之間的溝谷內植蘋果、桃樹,形成春花夏(秋)實的連續景觀。
南鳳山東麓,稀植側柏,以柿樹作主景,側柏、銀杏、合歡、金銀木作陪襯,秋天形成「柿丹映翠」景觀,各種樹木姿態多樣,樹形參差,配合山丘起伏,創造出山林野趣,既做到秋景的突出,又做到向夏、冬景的過渡。
3.2.2 殯葬功能區骨灰林
骨灰林以松、柏類常綠樹木為主,根據地形條件變化和殯葬業務需要分布在墓區的不同區域,這種「綠塊」既具有安葬骨灰的殯葬功能,作為風景林又具有園林綠化的生態功能。
3.2.3 公共綠地
業務服務區和生活行政區的公共綠地主要以草坪為主,採取小游園形式進行規劃設計,形成具有殯葬園區特色的公共綠地。
3.3 綠化體系中的主要「綠廊」
3.3.1 水系「綠廊」
整個水系在植物處理上以突出夏景為主,並注意到與春、秋景的過渡處理。在入口處理上,巧妙採用了借水手法,園門內凹而建,使園內水系露出門外,通過水系處理形成小河,河上修橋,使來人先過橋後進園,先見水後見山。從門到廣場通過植物和建築產生「由障到半障半露」的過渡,作為陵園的起景,緊緊扣住「庄嚴、肅穆」的主題,在廣場上可透過樹木觀賞到陵園的中心景點——北鳳山建築群,同時又能透過樹叢見到東部游覽區,既增加了環境對人的感受,又可滿足游園駐足心理,豐富游園情趣。在陵園東北部是在原有低窪地形基礎上開掘出的人工湖,駁岸用青石壘砌,湖中設有汀步通往湖心島,湖岸及小島上植垂柳,間植碧桃,增添了這一景區的游趣。該湖水巧借源泉渠分支為水源,其入口設在北鳳山西北部園牆處,通過處理,使其從石隙中呈瀑布跌落水潭中,環經北鳳山北部,通過溪流的曲折寬狹變化,使水斷、續、隱、現、急、緩、聚、散出不同的水景,最後經園門橋而流入寬闊的湖中。溪旁植垂柳、碧桃、配以文冠果等花灌木,形成「流水桃花滿澗香」的動景。
3.3.2 道路「綠廊」
園內主路聯接著各功能區,又可成為游覽導景的路線。主路兩旁密植側柏,使道路盤曲於坡坨之間,迂迴於密林之中,產生「曲徑通幽」意境。從廣場通向北鳳山建築群的階梯人行路,路旁植蜀檜、紫薇,與階梯的節奏感相協調。游覽小徑多突出一個「野」字,路旁散置山石,植榆葉梅、紫薇等花灌木,根據生態綠化原則,植自播能力強的草本花卉,在林下野生花卉的襯托下增加園林自然野趣,豐富了園林景觀。
3.3.3 殯葬功能區「綠廊」
墓區內各區界植蜀檜、大葉黃楊球、銀杏、紅葉李等,墓碑間植蜀檜;南、北鳳山建築群以千頭柏、雪松、油松等為主體,配以少量珍珠梅、紫薇、丁香等花灌木,蒼松翠柏的暗綠色基調與建築物灰白淡雅之色形成強烈對比,從色彩上渲染了景觀的渾宏莊重。北鳳山通往墓區的中軸線道路兩旁由大葉黃楊綠籬封閉,產生肅穆之感。因墓區內石質材料較多,在地面處理上多植草皮或把生長力較強的禾草根莖植入紅石板或其它硬質材料(具有各種花紋圖案的水泥預製品或石塊)的縫隙內,充分發揮兩者優勢,既符合生態原則,又滿足喪主和遊客要求。
3.4 網狀生態綠化整體效果分析
雙鳳山陵園綠地系統規劃是從生態學的角度出發,充分考慮山地的自然環境特點,利用與周圍環境之借景、對景關系,使內外呼應,形成有機整體。通過提高綠塊的質量和連接度,加強綠廊的建設,合理調整綠塊、綠廊與基質的空間布局,形成了適應性、滲透性和系統性較強的網狀生態綠化體系(圖4)。
在進行生態綠化建設時,植物配置注重形成復層植物群落,充分發揮植物改善生態環境的作用,在滿足生態環境和園林組景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原有植物,結合果樹、葯用植物,把近期和遠期效果相結合,發揮了其社會、環境和經濟效益。
由於在園林綠化中注重自然美的再現,使公墓綠化具有一定的可達性,通過在殯葬功能區域設置反映殯葬文化的雕塑、園林小品等,增強了園林的文化性。
4 結論與分析
「綠塊+綠廊」的網狀生態綠化體系,針對山地生態環境的復雜性和特殊性,通過對山地獨特的景觀結構單元的充分認識與控制,保護脆弱的山地環境,保護植被和生物的多樣性,更好地維持山地環境的生態平衡。
山地自然生態環境是極其復雜而又有規律可循的。山地城市公墓綠地系統規劃的好壞直接關繫到生態公墓的建設。只有真正從山地自然生態環境的特點出發,深入挖掘並把握其內在機制,才能找到山地城市公墓系統規劃的正確方法。
「綠塊+綠廊」網狀生態綠化體系的提出是對山地城市公墓綠地系統規劃的有益探討,但任何綠化模式或體系要適應千變萬化的山地生態環境,還需要大量的實踐和理論上的深化。建立一套適宜於山地公墓自然生態環境的綠地系統規劃方法與體系,對於更好地改善山地城市公墓環境質量、促進公墓生態的良性循環是極其重要和迫切的,只有這樣,才能實現生態城市公墓的理想目標,促使山地城市公墓走上協調、健康、持續發展的道路。

4. 來個大神,幫寫篇1000字左右的關於社區對於綠化,環境整治工作的推進情況的文章,或是推進方法

為深入推進國家衛生城市創建,配合國家園林城市迎檢和全省城管檢查評比,我社區按照街辦的統一部署,密切圍繞我市打造「暢通、靚麗、文明、和諧、宜居、宜業」城市,切實採取有力措施,完善社區基礎設施,通過集中整治和專項治理,進一步加強對於社區市容環境的管理,建立符合實際的長效管理機制,現將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高度重視,落實責任制
我社區地處城鄉結合部,人口稠密、環境復雜,環境衛生整治工作量大、工作標准高、涉及面廣、任務艱巨。社區高度重視,迎難而上,將此項工作作為重點工程來抓,本著以人為本的工作理念和構建和諧的工作目標,在街道相關部門負責人的指導下,我社區成立環境衛生整治領導小組,社區黨支部書記擔任組長,社區工作人員為成員。傳達了市級相關文件,明確了相關人員的職責,將目標任務進行了細化分解,將居委會工作人員分組,為具體整治工作明確了具體負責人。
二、加強宣傳,營造城鄉環境綜合治理的氛圍
(一)加大宣傳力度,提高整治工作的知曉率
我社區積極配合新聞媒體的宣傳工作;廣泛發動社區志願者、公益崗位人員、低保人員做好社區宣傳。以多種多樣的方式向群眾介紹、講解整治工作的重要意義和具體要求。充分利用社區宣傳欄開辟社區環境整治活動園地,主要向轄區居民宣傳相關環境衛生知識,提倡文明新風,引導居民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樹立公共衛生意識;在整個環境衛生整治活動過程中,積極宣傳涌現出來的先進個人,充分發揮榜樣和先進的示範帶頭作用,營造社區環境綜合整治工作的良好氛圍,保證此項活動深入開展。
(二)政策普及,激發群眾的參與熱情
社區工作人員及黨員志願者,通過模範帶頭、入戶走訪等形式,將社區環境衛生整治工作進一步宣傳到家庭,引導群眾樹立文明意識,養成文明習慣,使「環境衛生,全民參與」的主題深入人心,發放宣傳資料,著力營造人人理解、人人參與的社區氛圍,廣泛發動群眾參與到環境衛生的保護上來,自覺愛護小區內的綠化、公共實施,並對小區內牛皮癬、亂張貼行為進行有意識的制止和清除。
三、突出重點,狠抓落實
我社區以打造優美人居環境為主題,對居住環境進行重點綜合整治。通過社區工作人員、公益崗位人員、低保戶、社區志願者們加班加點的辛勤勞動,共清理衛生死角200多處,清理亂張貼以及牛皮癬300處,清除道路和居民區內雜草、生活垃圾 車,清理 平方綠化帶內的暴露垃圾以及建築垃圾,更換路板、井蓋2塊,對小區內的欄桿、路燈、健身器材等進行維護。
(一)重點問題重點整治
位於西乾渠與紅星路之間的私房區,建築物雜亂,空地雜草叢生、生活垃圾曝露,拆違後的建築垃圾隨意堆放,部分居民在道路兩側開田種菜,造成小區衛生死角以及路面上的垃圾遺留,影響小區容貌。我社區專門組織人員,加班加點除草、清運生活垃圾,清理衛生死角;社區工作人員入戶對亂丟亂堆建築垃圾的住戶進行環境衛生宣傳,協助住戶清運建築垃圾;通過政策宣傳、說服教育,大部分種菜居民主動清收了蔬菜;社區組織人員開展了大范圍滅蚊滅鼠行動。在社區的大力整治下,私房區面貌煥然一新。
長崗東路南側的老居民樓區,拆違後空地雜草叢生,部分宿舍樓年久失修,下
水道堵塞,污水漫上道路,社區工作人員和低保戶,頂著烈日,連續奮戰四天,拔除雜草、清掃生活垃圾、清潔綠化帶、鏟除牛皮癬、疏通下水道,為居民創造出干凈整潔的居住環境。
位於市中醫院東側,連通江津路和長港路的一條通道,集中了四家廢品收購站和一家浴室,路邊堆放了大量收購來的廢品,浴室門口堆滿了木柴,既影響市容又侵佔了人行通道。以前的治理只是清掃路面,治標不治本,藉此次環境整治行動,社區下定決心解決根本問題。社區主任幾次上門,與廢品站負責人溝通,最終達成一致,廢品站老闆將佔道的建築被拆除,人行道的廢品全部被收入到院內,並保證再不將廢品堆放路邊。社區幾經周折找到了浴室的主人,通過做其思想工作,幫助其將兩大堆木柴移到了房內。經過三天的努力,最終換來了整潔的社區環境。
(二)充分利用社區資源
社區大,環境復雜,需要治理的地方多,單憑社區幹部和低保戶,很難在短期完成整治任務。從主任到工作人員,均認識到光自己埋頭苦幹是不夠的,需要開動腦筋充分利用轄區內已有的資源。社區積極和共建單位聯系,通過協商。輕工技校組織人員對學校和周邊環境進行了認真整治;榮鑫物業也組織了員工對小區周圍的綠化帶和道路進行了清掃;社區還聯系了皇城相府負責人,抽調出一輛挖掘機,清理了通往居委會的道路上叢生的雜草和垃圾,極大的減少了人工。開發區經發局和安監局的幹部職工也積極聯系社區,每周到社區開展義務勞動。這些人力物力資源的利用,極大的促進了社區環境衛生整治活動的開展。
四、建立環境衛生長效管理機制
環境衛生整治不是一時一事就可以做好的,需要長期持續的進行。我社區充分意識到這一點,整合資源,建立符合實際的長效管理機制。
(一)成立社區環境衛生管理小組,社區主任任組長,抽調一名社區幹部任副組長,組長對本轄區環境衛生工作負總責,副組長負責環境衛生工作的組織、協調、督促、檢查,定期向組長匯報工作進展情況。
(二)加強居民社會公德的宣傳,促進居民良好習慣的形成。
(三)聘用固定的保潔人員,負責責任區域范圍內的環境衛生保潔工作。社區環境衛生管理小組副組長要對保潔人員的到崗、保潔等日常工作進行管理,督促清掃保潔人員開展工作。
此次社區環境衛生整治行動,我社區動用一切力量,不顧炎炎烈日,加班加點,連續奮戰兩周,現在社區面貌煥然一新,社區幹部的辛勤付出和干凈整潔的居住環境,得到了居民的一致稱贊和肯定。當然,社區環境不可能通過一次整治就取得永遠的勝利,我們還面臨著很多難題,例如如何解決聘用保潔人員的資金、如何提高居民的社會公德意識等問題,我們周梁玉橋社區會積極克服困難,繼續認真開展社區環境衛生整治工作,推動社區管理和社區環境衛生再上一個新台階。

請採納

5. 環境整治有哪些項目,環境整治有哪些項目知識

1、整治違法用地

2、整治違法建築

3、城鄉環境綜合整治

4、城鎮內河(湖)水污染治理

5、大氣污染防治

6、土壤環境綜合治理

7、林區生態修復和濕地保護

8、荒漠化的防治

9、水土流失防治

10、資源跨區調配:南水北調、西氣東輸、西電東送

11、西部大開發

搞好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已成為西部開發的根本任務。要採取「退耕還林、封山綠化、以糧代賑、個體承包」的綜合性措施。

各省區市在大氣、水、土壤三大領域紛紛出台了重磅措施,打響了環境污染防治的攻堅戰,未來「美麗中國」的實現應該不會太遠。

(5)綠化及環境整治擴展閱讀

由於大氣污染物流動性強、成因復雜,因此大氣污染防治需要健全聯防聯控長效機制,深化部門聯合和區域聯動。

北京、河北、陝西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分別以「完善」、「深化」和「健全」等字眼提出要進行大氣污染聯防聯控,上海也提出要深化長三角區域大氣污染聯防聯控。

治理大氣污染需要各級地方政府、企業和廣大民眾的共同參與,讓現有法規、技術和措施得到真正落實,監督問責制度得到嚴格執行才是關鍵之舉。

我國水環境形勢依然十分嚴峻,水污染物的排放總量仍然巨大。據統計,我國每年化學需氧量排放量在2400萬噸左右,氨氮排放量在245萬噸左右,遠遠超過了目前的環境容量。

有專家測算,這些總量必須要削減30%~50%,我國的水環境才會有根本性的改變。

各省區市將水污染治理作為2015年的工作重點之一,顯然水污染防治將在未來成為「新常態」。再加上即將頒布的《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即「水十條」),未來江河、湖泊、地下水污染等有望得到較大改善。

土壤污染防治工作一般以重金屬污染防治為重點。

福建省指出,啟動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工程試點,集中整治重污染工礦企業和重點污染區域,推廣使用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葯;

陝西省也提出實施土壤治理修復示範工程,積極防治重金屬、危險化學品和危險廢物污染。

荒漠化產生的原因:

1、自然因素。

西北地區的地表除山地丘陵外,平地覆蓋著深厚的疏鬆沙質沉積物,加上大風日數多而且集中,這為風沙活動提供了條件;我國西北地區常年降水量較少,乾旱持續時間較長,促進了沙漠化的發展。

2、人為因素。長期以西北某些地區片面強調「以糧為綱」,土地資源利用不合理;過度樵採、過度放牧,資源遭到嚴重破壞;用水不當;不合理耕作和粗放管理,以及其他人類活動。

荒漠化防治及其主要措施:

1、確立整治目標,貫徹國家環境和資源法現,求得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協調。

2、針對不同的自然條件和各種外力作用的性則採取因地制宜的措施。

3、建立健全、完善的治理實施系統。

6. 綠化對保護環境有何重要作用

(1)綠色植物是大自然「吸收毒氣和製造氧氣的工廠」。根據測定,每公頃森林一天可以吸收1噸二氧化碳,放出750千克氧氣。每個成年人,一天吸進氧0.75千克,呼出二氧化碳1千克。1公頃森林可供1000人呼吸之用,再加上城市中工業生產所放出的二氧化碳,每人需佔有大約35平方米的綠地,才能保持空氣中氧氣和二氧化碳的正常比例。有些植物,如柳杉還能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硫,扁豆葉可以吸收氟化氫,煙草可以吸收汞。

(2)綠色植物是大面積的「天然吸塵器」。綠色植物尤其是森林,對粉塵有阻擋和過濾吸收作用,減塵率可達21%~39%。這是因為森林降低了風速,起到降塵作用。又由於各種類型的葉片,可以大量吸附粉塵,使空氣得到凈化。例如,林地比裸地吸塵能力大75倍。又如長滿草的足球場比沒有草坪的足球場的近地層上空的粉塵量要少2/3~5/6。

(3)綠色植物是「天然的隔音板」和「大面積的消聲器」。雜訊是大城市的一大污染,它嚴重影響人們的健康、工作和學習。科學研究表明:適合人們生活環境的聲音應為30~40分貝,晚上不得超過45分貝,白天不得超過60分貝。否則,可惡的雜訊不僅會引起人的「雜訊性耳聾」,而且還能使人產生頭痛、頭暈、耳鳴、失眠、心慌、多夢、疲乏、神經衰弱等病症。樹木和草地能減弱雜訊。由於樹木、花草高低不一,葉子大小各異,千姿百態,使聲音通過這些障礙物體就會發生多次反射,從而使聲波在傳播過程中大大削弱;此外,植物的葉子表面有絨毛和大量氣孔,正如電影院凹凸不平的牆壁、天花板上的吸音板一樣,所以把綠色植物譽為天然的「消聲器」和「隔音板」。

(4)綠色植物能殺菌抗病。有不少植物能分泌殺菌素。例如,桉樹分泌的殺菌素,能殺滅結核菌和肺炎菌。懸鈴木(法國梧桐)的分泌物能在3分鍾內殺滅細菌。據調查,綠地空氣中的細菌比市中心區減少多於80%。這就說明植物具有殺菌作用。

總之,綠化大地,可以凈化空氣,防治環境污染。

7. 關於環境綠化的改善提案

可以建議如下:
一、加強組織領導,成立以公司副總級別領導為小組長的專公司環境改屬善領導小組。因為沒有公司領導的支持,沒有各部分的配合環境改善比較難。
二、分析目前存在的問題,例如是否垃圾亂倒,公司辦公區與廠區的綠化沒有到位,或者不科學。
三、由公司辦公室具體負責公司環境綠化措施的落實,如采購樹苗花草。或者直接將綠化的工作委託給公司外第三方來實施。
四、環境改善不光在綠化上,還有辦公環境與廠區的衛生打掃,垃圾處理等,這個也需要由專門的保潔人員來負責,或者由公司各部門負責。

改善後代成效:
一、廠區環境更美化,有利於提高公司形象。
二、廠區環境的美化也有利於提高辦公效率。

這位兄弟你的問題比較簡單,沒有前因後果,我只能根據你的提問回答這么些。不知如何。

8. 關於綠化環境,你有哪些好的想法和措施

綠化環境應該說有幾大功效:
1、生態效益 釋放氧氣,吸收二氧化碳,吸收其他有毒氣內體,增容加空氣濕度,較低風速,直流空氣塵埃,較低水土流失等等優勢。
2、美化效益 為城市提供優美的環境,更加承託人工建築之美。
3、使用效益 人類休憩娛樂最主要的場所之一。
措施:
1、見縫插綠,能綠化的土地盡可能綠化。最大限度的增加綠化面積。
2、垂直掛綠,在有條件的牆體上盡可能種植攀援植物,綠化牆體等其他垂直依附物。
3、喬灌草結合,在有限的土地上盡量能喬灌草結合種植,少種植純草坪,多種植高大喬木以增加氧氣釋放量。
4、鄉土樹種為主,以鄉土樹種為主,盡量降低綠化成本。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