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整改整治 » 中國政治理論

中國政治理論

發布時間: 2021-01-30 05:13:08

① 中國社會為什麼總要政治理論指導

這就跟走路一樣,首先要方向正確,政治理論指導就是方向,只有方向對了,你才會走的更遠,才會走到一去的地方,這就是中國人聰明的地方,首先要明確大的方向,大的方針,如此下去,才不會犯大錯誤,中國人的智慧

② 中國的政治的基本體系是什麼

華人民共和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 社會主義制度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根本制度。禁止任何組織或者個人破壞社會主義制度。 中國是黨與政府相並行。一般事情由政府出面,大事由黨委負責。 中國的國家機構是: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它的常設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行使國家立法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由省、自治區、直轄市、特別行政區和軍隊選出的代表組成。各少數民族都應當有適當名額的代表。 >>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副主席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的年滿四十五周歲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可以被選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副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決定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決定,公布法律,任免國務院總理、副總理、國務委員、各部部長、各委員會主任、審計長、秘書長,授予國家的勛章和榮譽稱號,發布特赦令,宣布進入緊急狀態,宣布戰爭狀態,發布動員令。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的執行機關,是最高國家行政機關,由總理、副總理、國務委員、各部部長、各委員會主任、人民銀行行長、審計長、秘書長組成。國務院實行總理負責制。各部、各委員會實行部長、主任負責制。 >>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領導全國武裝力量。中央軍事委員會由主席,副主席若幹人,委員若幹人組成。中央軍事委員會實行主席負責制。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負責。 >> 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 省、直轄市、縣、市、市轄區、鄉、民族鄉、鎮設立人民代表大會和人民政府。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的組織由法律規定,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設立自治機關。 >>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是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的人民代表大會和人民政府,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的人民代表大會中,除實行區域自治的民族的代表外,其他居住在本行政區域內的民族也應當有適當名額的代表,自治區主席、自治州州長、自治縣縣長由實行區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擔任。 >> 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是國家的審判機關。中華人民共和國設立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和軍事法院等專門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是最高審判機關。最高人民法院監督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和專門人民法院的審判工作,上級人民法院監督下級人民法院的審判工作。最高人民法院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負責。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對產生它的國家權力機關負責。>>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檢察院是國家的法律監督機關。中華人民共和國設立最高人民檢察院、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和軍事檢察院等專門人民檢察院。最高人民檢察院是最高檢察機關。最高人民檢察院領導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和專門人民檢察院的工作,上級人民檢察院領導下級人民檢察院的工作。最高人民檢察院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負責。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對產生它的國家權力機關和上級人民檢察院負責。>> 黨的機構有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大會,下設中央委員會和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其中央委員會下又有中央委員會總書記,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中央政治局,中央軍事委員會。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和中央政治局下屬中央書記處。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大會為最高機關。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是現實最高執行機關。在一定條件下,是誰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誰負責。 在中國,黨領導一切,所以黨是最高決策機關。

③ 中國政治結構的特點及理論基礎

在學術界,有關政治體制改革的思想曾有過兩種截然不同的主張。第一種,是所謂「新權威主義」,其要旨是在權威主義政體下發展市場經濟和非公經濟,其主要理論來源是對所謂「東亞四小龍」經驗的感悟;第二種,可稱為「照搬派」,即搬挪西方發達國家(特別是美國)的多黨制代議民主。前一種觀點雖然涉及了中國政治體制改革的某些內容,但卻未能抓住改革的實質和關鍵;第二種主張是與中國歷史和現實相悖的方向,顯然絕對不可取。隨後,有學者強調政黨推動,主張把中國共產黨擺在中國政治體制改革的中心地位,進而把握中國政治體制改革的內在演展邏輯。

所謂政黨推動,包含兩層含義。第一種含義指的是,政治體制改革必須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進行,中國共產黨是政治體制改革的領導者;第二層含義指的是,中國共產黨是政治體制改革的主體力量,是成功推進政治體制改革的主要政治因素。當今中國任何有關中國發展的政治構想如果脫離這兩個前提和現實,都是不切實際的幻想。政黨推動之所以能夠作為政治體制改革的邏輯起點,是基於以下事實:

1.中國共產黨在政權建設過程中已經歷史地成為中國政治格局中的領導力量。當代中國的政權建設有著自己特殊的歷史邏輯,即中國共產黨組織社會力量通過革命的手段奪取政權,並鞏固政權。中國共產黨既是政權建立的組織和領導力量,同時又是政權鞏固的組織和領導力量。這與近代西方民族國家的形成過程不同。中國革命在20世紀上半葉需要解決兩大問題,才能為現代化的發展提供必要的前提條件。這兩大問題就是主權與政權,主權與政權涉及的是政治一體化問題。中國歷史上早期的現代化試圖在政治一體化未能實現的情況下解決經濟發展問題,其努力註定是不成功的。到20世紀下半葉,中國的現代化沿著從政治一體化到經濟發展的歷史軌跡,其發展邏輯是符合現代化演繹規律的。在政治一體化過程中,中國共產黨被推上歷史前台,承擔起政權建設的歷史重任。中國共產黨在政治一體化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既不是神授也不是自封,而是歷史的選擇。這種必然性存在於這樣一個事實之中,即中國共產黨能夠代表先進的生產力,代表不同群體的利益要求,具有廣泛的社會基礎。因此,在政權建設中,任何組織都無法替代中國共產黨而成為領導力量。中國共產黨在中國政治格局中的領導地位是歷史賦予的。

2.中國共產黨在權力結構中的主導地位,決定了政治體制改革必須尊重這一現實。當代中國權力結構的形成受到兩個重要因素的影響:一是政權建設是通過革命的方式進行的;二是中國共產黨是政權建設的組織和領導力量。由於這兩個因素的影響,當代中國的權力結構就呈現出與眾不同的特殊性:革命的方式決定了權力高度集中的特點,而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決定了這個組織必然是權力集中的主體。1978年之前,權力結構表現為黨、國家和社會的三位一體,社會消融於國家和黨之中。在社會、國家和黨的三位一體結構中,中國共產黨主導著國家與社會這兩個領域,黨既是政治生活的核心,又是社會生活的核心。黨對國家(政府)的領導同時採用了兩種方式:一是體制內領導,主要通過其黨員直接掌握國家權力並在政府機構內建立黨的組織來實現;二是體制外領導,主要通過黨對政府主要幹部所具有的組織人事權以及以民主集中制為基礎的集體決策制來實現。黨對社會的領導,主要是通過其黨員以及龐大的組織網路來實現的,即通過社會各領域的單位和組織發展黨員,建立黨的基層組織,把整個社會網路在黨的周圍。①1978年之後,中國共產黨在進行經濟體制改革的同時,對政治體制也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改革的中心內容就是要解決中央權力過度集中的問題,也就是黨政不分、以黨代政的問題。盡管這些改革取得很大的進展,但是中國共產黨在政治生活和社會生活中所擁有的政治優勢是任何其他政治主體無法取代的。正是因為中國共產黨具有不可替代的政治優勢,以往的政治體制改革才取得如此巨大的成績,正是因為中國共產黨處於權力結構的核心,今後的政治體制改革必須遵循政黨推動的發展邏輯。政治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強化而不是弱化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3.中國共產黨是中國有序政治生活的強有力保障。既然中國共產黨在中國的政治生活中始終處於核心的地位,它就必然是政治秩序的主導力量。中國共產黨維持政治穩定主要通過三種渠道完成的。一是組織網路。中國共產黨控制政治生活首先是在社會的各個領域發展黨員,建立黨的縱橫交錯的組織網路。在縱向上,它是一個由中央、地方與基層組成的金字塔型的組織體系,權力集中在中央。地方與基層黨組織是中央組織的縱向延伸,它們是中國共產黨組織體系整體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橫向上,中央、地方與基層組織都設有相應的輔助機構,由這些機構來履行黨組織的日常功能。二是制度。就制度而言,它可以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根本制度,第二個層次是基本制度,第三個層次是具體工作制度。②根本制度指的是民主集中制,它是所有制度中最核心、最根本的要素,是其它制度賴以成立的原則和基礎。基本制度包括黨的代表大會制度、黨的選舉制度、黨的幹部制度和黨內生活制度,這些制度是規范機構運作和黨員行為的法定程序和規則。具體制度包括黨委會及其常委會的議事規則和決策程序等,它是維持各級組織日常工作的規程,是根本制度與基本制度的具體化。這些制度的意義不僅僅在於它們能夠維持黨內政治生活的秩序,更為重要的是,這些制度特別是根本制度已經成為其他政治組織賴以運作的核心制度,從而維持了黨外政治生活的秩序。三是文化。文化的功能在於通過說服、教育和灌輸的形式使社會成員認同現有的政治規范和政治價值,在政治行為上趨於一致。中國共產黨利用掌握的政治資源的優勢能夠成功地實現政治文化的社會化過程。政治文化的一致性對於有序的政治生活更具根本的意義。

4.當代中國的政治特性決定了政治體制改革必須走政黨推動的模式。當代中國政治從某種程度上來講,是以動員的方式實現政治整合,進而實現有效的政治治理。這種特性表現在政權確立和鞏固的全過程中。政黨從本質上講就是一個專門的動員組織,中國共產黨也不例外。中國共產黨完成政治動員主要依靠三個因素:一是動員的理論基礎,即意識形態,二是動員形式,三是動員的載體。本文以動員的理論基礎為例來說明這個問題。當代中國政治動員的理論基礎由三個核心的價值組成,即民族主義、集體主義和共產主義。民族主義是這個基礎的最外層結構,中間層是集體主義,共產主義是其內核。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政治動員的理論基礎表現出不同的價值形態。在政治制度確立之前以及冷戰時期,民族主義是中國共產黨實現政治動員的核心價值,通過民族主義的張揚,中國共產黨有效地將民間的社會力量整合到自己的一邊,爭取到全社會絕大多數民眾的支持與認同,擴大了中國共產黨的執政基礎。在20~30年代,中國共產黨的民族主義的價值訴求在形式上是第一位的,某種程度上,共產主義的價值普及是通過民族主義實現的。1949~1978年,中國共產黨面臨著政權建立和鞏固的艱巨任務,政治動員依然是其實現這一任務的重要形式。這一時期政治動員將共產主義視為首要的價值形態和基礎,其次的價值形態是階級斗爭理論。階級斗爭理論是一種非此即彼的政治哲學,它通常表明,在無產階級之外存在著一個對立的階級,這個階級的政治目的就是破壞全體人民建立的無產階級政權,因此,無產階級與敵對階級的斗爭是你死我活的。在這個時期,幾乎所有的大規模的政治動員都以體現階級斗爭為內容的象徵符號來鼓動群眾,這些象徵符號通常是一些簡單化的政治口號。1978年之後,隨著工作重心的轉移,政治動員的價值基礎也隨之發生轉移,集體主義是其核心的價值形態。集體主義是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政治規范與道德准則,是支撐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具體價值,是共產主義價值形態的具體化。這一時期,集體主義之所以上升為政治動員的首要價值形態,是與現代化的目標價值密切相關的,以生產力而不是生產關系為中心的現代化需要社會提供強大的支持力量來參與經濟生活。這種活動是一種理性的行為,它體現了尊重個人權利與服從全局利益的價值,而集體主義正是能夠將這種價值的兩個方面有機地結合起來的價值形態。我們闡述不同時期政治動員的價值基礎並不意味著這三個層次的價值形態之間相互排斥,而是價值基礎在不同時期的表現形態有所側重而已。中國的現代化是社會主義的現代化,這一性質以及中國生產力的發展水平註定了政治動員仍然是中國政治生活的重要特徵,政治動員的不可或缺性表明中國共產黨在中國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是不可動搖的。

④ 中國社會為什麼總要政治理論來指導西方社會存在這種現象嗎

政治理論是宏觀大抄意,
是聖人偉人襲總結的經驗。
如果脫離理論指導,就會出問題。
人的行為必須按哲學思想走,這就是政治理論。
西方沒有深厚的哲學積淀。
只有中國有,而且中國是東方文明古國。
中國的文明源於哲學思想,都是前人總結的經驗,留給後人的寶貴財富,
從而避免走彎路。

⑤ 中國社會為什麼總要政治理論來指導

因為沒有政治理論,就找不到更好的方向。

⑥ 中國政治學有何發展歷史

中國政治學的發展歷史的話,他是從一個封建社會開始,慢慢發展到民主社會。

⑦ 中國共產黨最重要的政治理論是什麼

中國共產黨最重要的政治理論應該是馬克思主義原理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⑧ 中國社會為什麼總有政治理論來指導

這是中國發展進步繁榮的優勢之一。
黨是領導一切的,主要有政治領導、思想領導和組織領導,就需要理論指導,統一思想,理論是一面旗幟。

⑨ 中國政治理論考試科目

還真不是呢。馬哲雖然比較晦澀,但佔比不大,分值最高的是毛中特,因為毛中特包含的東西不僅多而且更具有現實意義,治黨治國治軍、內政外交國防、改革發展穩定全在里邊,並且常常和近代史一起考。

⑩ 中國社會為什麼要政治理論指導

每個國家都有學,除非你脫離社會,學習政治知識,認識世界認識社會認識你自己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