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片酬
① 斯里蘭卡、馬爾地夫怎麼樣規范治理明星天價片酬,"陰陽合同",偷逃稅等問題
抓住就壓到底,讓他永遠不得翻身!
② 2018年明星片酬過高問題還將繼續整治嗎
據報道,2018年全國廣播電視宣傳管理工作會議1月24日上午召開,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版負責人表示,權明星片酬過高問題今年還要繼續抓。
2018年,總局將大力提高廣播電視宣傳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實施「輿論引導能力提升工程」和「節目質量提升計劃」,以新聞類節目特別是《新聞聯播》和主題系列報道為重點,引導各電台電視台全面創新宣傳理念、內容、形式、方法、手段,不斷提高廣播電視宣傳水平和效果。
提高突發事件報道和引導能力,展示主流媒體的專業性和權威性,在新媒體、自媒體漸成「第一報道者」的互聯網時代,著力打造「第一信源」和「第一解釋權」,在宣傳中注意運用講故事的方法和手段,與廣大受眾建立情感上的聯系。
③ 朝鮮、韓國、日本怎麼樣規范治理明星天價片酬,"陰陽合同",偷逃稅等問題
她們不用規范吧,她們本來就沒有中國這么離譜
④ 治理明星天價片酬迫在眉睫是怎麼回事
「2016年比房價上漲更快的是明星片酬!」據媒體報道,日前,在上海舉行的一個影視劇行業會議上,業內人士爆出猛料:「我國明星片酬去年漲了250%!一部電視劇,明星拿走兩億元片酬。」此言一出,輿論嘩然。
對文藝界而言,治理天價片酬迫在眉睫。這是影視劇片酬回歸理性的現實需要,也是確保文藝創作健康發展的必然要求。對此,行業協會應提高自律,影視製作公司、各大電視台都須戒除過分倚重明星的不良風氣,為觀眾提供更多以質取勝的優秀作品,而這實際上也是一場深刻的藝術市場改革。
⑤ 為何說治理天價片酬還需制定細則
據報道來,9月22日,中國廣播電源影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電視製片委員會等四家行業組織,聯合發布《關於電視劇網路劇製作成本配置比例的意見》,要求全部演員的總片酬不超過製作總成本的40%,業內人士表示,治「天價片酬」需訂細則和同部門共同發力。
治理明星天價片酬,需要五部委下發的通知仍需出台配套細則,有的電視台會說,我們以明星為議價標准了,但沒有以它為唯一標准,這個怎麼界定呢?誰是明星怎麼界定呢?另外明星是動態的,今天是明星可能明天就不是明星了,這都需要周密的調研。
希望明星們能夠不以片酬論英雄,拿出讓大家喜愛的作品才是王道!
⑥ 以後范冰冰們片酬最高只能拿多少錢
11日上午9點,愛奇藝、優酷、騰訊視頻三家視頻網站聯合正午陽光、華策影視、檸萌影業、慈文傳媒、耀客傳媒、新麗傳媒六大影視製作公司,共同發布《關於抑制不合理片酬,抵制行業不正之風的聯合聲明》。《聯合聲明》首次明確了演員的最高片酬限額,即三家視頻網站和六大影視製作公司采購或製作的所有影視劇,單個演員的單集片酬(含稅)不得超過100萬元人民幣,其總片酬(含稅)最高不得超過5000萬元人民幣!
崔永元曝光的「陰陽合同」揭露了影視行業的潛規則,其根本靶向仍是備受詬病的天價片酬。在國稅總局介入影視行業稅收調查後,不久前,行業又不斷傳出消息,因「陰陽合同」引發公眾關注的影視行業稅收征管,正在逐步收緊。
摘除天價片酬這顆毒瘤,勢在必行。行業代表公司、主流視頻平台在經過一番探討商議後,終於聯手揮出重拳!
《通知》要求,現階段嚴格落實已有規定,每部電影、電視劇、網路視聽節目全部演員、嘉賓的總片酬不得超過製作總成本的40%,主要演員片酬不得超過總片酬的70%。《通知》提到的已有規定,是來自於2017年9月22日中國廣播電影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電視製片委員會、中國廣播電影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演員委員會、中國電視劇製作產業協會、中國網路視聽節目服務協會聯合發布的《關於電視劇網路劇製作成本配置比例的意見》。
《通知》同時強調,要制定出台影視節目片酬執行標准,明確演員和節目嘉賓最高片酬限額。9家代表公司發出《聯合聲明》,正是明確了《通知》要求的影視節目片酬執行標准。
5000萬也是普通人幾輩子都賺不到的錢。
⑦ 如何治理明星天價片酬
年收入過億元、單片酬勞超千萬元,已不再是影視界奇聞。最近一部改編自網路小說的電視劇《如懿傳》,號稱男女主角片酬合計將超過1.5億元,足夠拍一部高規格電影。
演員片酬瘋漲,是這幾年影視圈久攻不下的命題。明星天價片酬該不該管?該怎樣管?筆者認為,明星天價片酬實際上是經濟學中的「超級明星現象」,簡單地出台最高工資管制(如演員「限薪令」)恐難奏效。政府不必直接進行「工資限制」,但可以通過強化片酬征稅實現再分配公平,限制演員經濟「尋租」等手段來進行矯正。
盡管如此,我們仍不應試圖用演員「限薪令」等行政或立法的方式來規制超級明星的工資額。首先,演員片酬存在一定的工資自發調節機制,企業基於利潤最大化原則,如果明星天價片酬的決策最終導致製片方虧損,自然就會調低片酬。其次,如果用立法等方式來限製片酬,不僅無法精確確定符合市場的片酬水平,最終還會模糊正常情況下社會資源的配置。
但這並不意味著政府就無計可施、無所作為了。政府雖然不應進行直接的「價格管制」,但可以通過其他市場手段進行合理合法的管制。首先,強化二次分配來規范「超級明星現象」。我們不必對初次分配過多干預,以免影響效率,但完全可以通過征稅或引導明星發展公益事業等方式實現再次分配的目標。其次,以市場手段調整明星「天價片酬」導致的市場失靈現象。例如對商業大片和小成本影視制定不同的稅率;利用補貼、財稅等政策保證中小成本影視劇的生存空間,保障公眾多層次的消費需求。再次,堅決打擊演員憑借某種特殊地位進行經濟「尋租」。例如影視公司通過股票向演員進行不正當利益輸送,導致中小投資者利益受損,以及某些非理性、侵犯第三方利益的廣告贊助行為等。最後,構建健康影院市場。堅決打擊基於市場信息不對稱的不良行為,比如炮製「虛假票房」「粉絲造假」等假數據、假口碑欺騙潛在投資者和觀眾。
⑧ 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怎麼樣規范治理明星天價片酬,"陰陽合同",偷逃稅等問題
這些國家沒有天價片酬?
為啥?因為製片方沒有那麼多錢,也不會給演員那麼多錢!
至於稅收的問題,是稅務部門管的,只能說這些國家稅務部門執法得當了,逃稅風險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