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大氣污染申論
⑴ 2018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如果應對對策題
對策有些來自於材料提供的對策,如:報紙、百姓、官員的觀點等。但是有些段落部分整理得並不全面,主要受制於復習的時間過短,所以各位考生可以自已總結,把一些常用的詞與句式背下來,考試當中可靈活運用。
動詞:大力發展、全面推進、深入實施、充分調動、逐步解決、加快建立、適度調整、不斷加強、堅決取締、切實履行……
賓語:服務型政府、責任政府、法制政府、政績觀、黨風建設、執政能力建設、反腐倡廉、政府公信力、社會主義新農村、低碳經濟、循環經濟、兩型社會、經濟方式轉變、產業結構調整、民富國強、自主創新、文化維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軟實力、文化創新、反三俗
1.監督
加強對……的監督、檢查工作,建立日常監督和重點檢查相結合的機制;加強黨內監督、民主監督和法律監督,發揮好輿論監督作用,拓寬監督渠道,增強監督合力和實效;要進一步推行黨務公開和政務公開、廠務公開、村務公開以及各項辦事公開制度,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在……方面,大力增加財政投入;增加對……的財政和貸款支持;依靠……技術,解決……問題。
2.法律
建議立法部門完善……相關立法,國務院各部門、地方政府抓緊完善……實施辦法、……實施辦法以及……管理辦法等規章,完善行業法規體系;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主管部門要根據法律規章結合本地區的實際,制定相應的實施細則,以地方性法規的形式分布實施;在此基礎上,主動協調地方有部部門,形成行政監督、執法的合力,切實履行條例賦予的管理職能,堅持依法行政。積極推動節約能源法、循環經濟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氣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規的制定及修訂工作,不斷健全完善相關細則,構建節能減排法律法規綜合體系。
3.執法/協調
建立各部門的協調配合機制。……是一項涉及立法、司法、執法和行政管理等方面的綜合性工作,各有關部門要互相支持,密切配合,以形成統一、協調的知識產權執法體系。
4.宣傳
宣傳、教育、文化、廣電、新聞出版等有關部門要通過圖書、報刊、音像製品和電子出版物、廣播、電視、網路等,廣泛宣傳……法律法規和……X等常識,增強公眾的……意識、……能力。
5.建立機制
建立健全各項制度(法律),做到有法可依;決策制度:包括社情民意反映制度、社會公示制度、社會聽證制度、專家咨詢制度、決策的論證制和責任制。
6.加大投入
在……方面,大力增加財政投入;增加對……的財政和貸款支持
⑵ 申論熱點:為什麼要進行生態文明建設
建設生態文明,是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面對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嚴峻形勢,必須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
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著力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從源頭上扭轉生態環境惡化趨勢,為人民創造良好生產生活環境,為全球生態安全作出貢獻。
(一)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國土是生態文明建設的空間載體,必須珍惜每一寸國土。要按照人口資源環境相均衡、經濟社會生態效益相統一的原則,控制開發強度,調整空間結構,促進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給自然留下更多修復空間,給農業留下更多良田,給子孫後代留下天藍、地綠、水凈的美好家園。加快實施主體功能區戰略,推動各地區嚴格按照主體功能定位發展,構建科學合理的城市化格局、農業發展格局、生態安全格局。提高海洋資源開發能力,發展海洋經濟,保護海洋生態環境,堅決維護國家海洋權益,建設海洋強國。
(二)全面促進資源節約。節約資源是保護生態環境的根本之策。要節約集約利用資源,推動資源利用方式根本轉變,加強全過程節約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強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控制能源消費總量,加強節能降耗,支持節能低碳產業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發展,確保國家能源安全。加強水源地保護和用水總量管理,推進水循環利用,建設節水型社會。嚴守耕地保護紅線,嚴格土地用途管制。加強礦產資源勘查、保護、合理開發。發展循環經濟,促進生產、流通、消費過程的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
(三)加大自然生態系統和環境保護力度。良好的生態環境是人和社會持續發展的根本基礎。要實施重大生態修復工程,增強生態產品生產能力,推進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綜合治理,擴大森林、湖泊、濕地面積,保護生物多樣性。加快水利建設,增強城鄉防洪抗旱排澇能力。加強防災減災體系建設,提高氣象、地質、地震災害防禦能力。堅持預防為主、綜合治理,以解決損害群眾健康突出環境問題為重點,強化水、大氣、土壤等污染防治。堅持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公平原則、各自能力原則,同國際社會一道積極應對全球氣候變化。
(四)加強生態文明制度建設。保護生態環境必須依靠制度。要把資源消耗、環境損害、生態效益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評價體系,建立體現生態文明要求的目標體系、考核辦法、獎懲機制。建立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制度,完善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水資源管理制度、環境保護制度。深化資源性產品價格和稅費改革,建立反映市場供求和資源稀缺程度、體現生態價值和代際補償的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和生態補償制度。積極開展節能量、碳排放權、排污權、水權交易試點。加強環境監管,健全生態環境保護責任追究制度和環境損害賠償制度。加強生態文明宣傳教育,增強全民節約意識、環保意識、生態意識,形成合理消費的社會風尚,營造愛護生態環境的良好風氣。
⑶ 2018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關於凈化網路環境的倡議書怎麼寫
【例題】根據給定資料3-5,為進一步配合治理網路謠言,請你以市政府的名義給廣大市民寫內一封倡議書,告誡容大家切勿在網路上傳播謠言。
要求:內容具體,符合實際;用語得體,通俗易懂;不超過450字。
【解析】
關於凈化網路環境的倡議書
廣大市民朋友們:
網路已成為廣大網民汲取知識、增長才幹、娛樂生活的重要平台。然而,極少數網民把互聯網作為不負責任發表言論的工具,嚴重影響了正常的上網秩序。為加強互聯網管理,創建綠色網上空間,現向廣大市民發出如下倡議:
一、提倡網路道德。作為一名公民,應增強網路道德意識,培養良好的上網習慣,做到不信謠不傳謠,形成良好的網路道德行為規范,自覺維護自己的良好形象。二、提倡遵紀守法。作為文明的網民,應自覺遵守國家有關互聯網的法律、法規和政策,堅決抵制各種蠱惑性謠言和各種不文明網路行為,保護他人個人信息和隱私,構築起自覺屏蔽不良信息的「防火牆」。
文明上網,從現在做起,從我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希望我們共同努力,共同營造良好的網路環境。
XX市政府
XX年XX月XX日
⑷ 2011年國家公務員申論真題我國治理黃河從中受到哪些啟示
以下介紹啟示類綜合分析題的應對策略,考生可適當的進行參考:
(一)審題部分專
分解題目中的事實屬或現象,找出啟示的關鍵詞句,對「作答對象」、「作答任務」、「作答條件」、「作答范圍」進行明確。尤其要注意的是題目的「作答對象」與「作答任務」。作答對象是針對哪些事實或現象來論述啟示,而作答任務就是要明晰啟示分析題的類別。
(二)要點提煉與要點加工
1.「經驗」的提煉,是針對「正面案例」,以此提出解決某一問題的啟示。
第一步,從給定資料中從問題表現與應對措施的角度進行要點的提煉;第二步,我們就是要在問題概括與對策總結的基礎上,著重論述如何進行啟示的分析;第三步,就是對所提煉出來以及論述分析的要點,按照「條理清晰」的要求整理。
2.教訓的啟示分析,主要是針對反面案例來論述,就是在作答中應結合具體的問題來論述「教訓」。
第一步是總結教訓的依據,總結題目給定的問題內容;第二步就是針對問題分析教訓。
⑸ 公務員申論熱點:怎麼阻止污染「上山下鄉」
污染企業「復上山下鄉」等制污染轉移的問題大多都存在類似原因:違法成本低、制度不完善、監管不嚴格。
欠發達地區發展願望迫切,蘿卜快了不洗泥,環境評價門檻低,環境監管薄弱,與發展較快地區相比存在著監管執法「壓力差」。
「先污染後治理」的發展觀顯然已經不再適應時代的要求,應該予以堅決摒棄。地方在謀發展的同時,不僅要注重綠色發展,還要堅持協調發展;不僅要做好自身的發展,還要做好區域內的共同發展。
⑹ 以10年申論第一題為例; 1.《渤海治理計劃》近期目標難以實現有多方面原因,請依據「給定資料1」分別進行
您好!中政申論很高興為您解答。這是一道典型的概括性試題,考查的是閱讀理解能力和概括問題的能力,結合題目要求,應根據給定資料1分條理概括《渤海碧海行動計劃》近期目標難以實現的多方面原因。具體原因如下:
一是渤海地區資源開發過於頻繁,導致陸源污染嚴重;
二是眾多主體分享渤海環境與經濟效益,使之成為典型的公地,直接影響沿海地方政府治理積極性,造成治理工作效率低下;
三是職能條塊分割,地方政府和職能部門之間難以進行海陸一體化綜合治理;
四是法制不健全,《碧海計劃》缺乏法律強制效力,在執行過程中,難以藉助法律手段實現各個管理體系的對接統一,直接影響治理效果;
五是渤海灣是內海,一旦污染,其自我更新周期長。
中政申論收錄了歷年國考、省考申論真題及解析,歡迎登錄搜集,希望幫助到您。
中政申論在線系統:http://www.zzshenlu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