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土地綜合整治
㈠ 山東省土地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泰安分公司怎麼樣
山東省土地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泰安分公司是2018-12-04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分公司(國有控股),注冊地址位於山東省泰安市岱嶽區長城西路6號國貿大廈。
山東省土地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泰安分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370900MA3NPQ6B9A,企業法人靳慶新,目前企業處於注銷狀態。
山東省土地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泰安分公司的經營范圍是:為隸屬企業聯系以下業務:土地儲備市場化運作;土地綜合整治、未利用地開發、填海造田項目的投資和建設;利用土地資源和土地要素開展投融資和資本運作;儲備土地的綜合開發利用。(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通過愛企查查看山東省土地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泰安分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㈡ 山東省年國土資源綜合統計分析報告
2005年,在國土資源部和省委、省政府的領導下,全省國土資源系統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統攬全局,依法行政,規范管理,深化改革,創新機制,各項工作取得了新成效。
●加強了資源供應調控。堅持「區別對待、有保有壓」的原則,嚴格控制農用地轉用總量,嚴把建設用地預審、審批和批後監管「三個關口」國土資源宏觀調控作用得到強化;加強規劃計劃管理,統籌高速公路、鐵路等一批重點建設項目,緩解了全省建設用地指標緊張的問題;強化礦權管理,暫停探礦權審批,提高開發准入門檻,實施采礦權源頭控管。
●整頓規范了國土資源管理利用秩序。進一步鞏固土地市場治理整頓成果,順利通過了國務院的檢查驗收,恢復了正常的農用地轉用和建設用地審批。開展了礦產資源開發秩序整頓工作,礦產資源開發秩序實現了全面好轉。
●開展了新一輪國土資源規劃編制工作。加強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前期研究工作,完成了《山東省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實施評價報告》和《山東省土地利用需求預測報告》,制定了規劃修編工作方案,開展了「四查清、四對照」,為規劃修編的全面開展打下了基礎。開展了礦產資源總體規劃實施中期評估工作,開展了山東省地質勘查規劃研究和山東省礦山生態環境恢復治理規劃研究,編制了《山東省地質勘查規劃》和《山東省礦山生態環境恢復治理規劃》,國土資源規劃體系得到進一步完善。
●落實了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嚴格執行耕地「佔一補一」制度,加大開發整理復墾力度,規范了項目管理。組織上報國家投資項目89個,預算總投資21.78億元,項目完成後可新增加耕地面積15 383.46公頃。開展了補充耕地數量質量等級折算和土地開發整理重大工程方案編制等研究工作。
一、土地資源
(一)土地資源狀況
1.土地資源現狀、結構及特點
據2005年土地變更調查,全省土地總面積15 712 630.50公頃,人均土地面積0.17公頃,位於全國第27位。各種土地類型中,全省農用地面積為11 571 889.07公頃,佔全省土地總面積的73.70%;建設用地2 422 420.17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15.40%;未利用地1 718 321.26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10.90%。
農用地主要分布在魯東丘陵地區和魯中南山區和魯西北平原。其中,耕地面積7 518 920.33公頃,占農用地的65.00%,人均耕地0.08公頃,位於全國第18 位,人均佔有耕地小於1畝的有濟南、淄博、棗庄、泰安、萊蕪五市;農業人口人均耕地0.12公頃,低於全省農業人口人均耕地平均數的有淄博、棗庄、濟寧、泰安、煙台、日照、萊蕪、臨沂、菏澤9 市。全省園地1 020 740.99公頃;林地1 351 620.46公頃;牧草地34 052.94公頃,其他農用地1 646 554.35公頃。
建設用地中,主要居民點工礦用地2 010 990.65公頃;交通用地161 333.97公頃;水利設施用地250 095.55公頃。
未利用地中,主要為荒草地 538 948.47公頃,占未利用地的 31.4%;鹽鹼地224 278.80公頃,佔13.10%;灘塗253 589.47公頃,佔14.80%;葦 地77 402.40公頃;沙地9 191.45公頃;沼澤地703.34公頃。未利用土地主要分布在黃河古道沿線、黃河沖積平原以及沿海地區。其中以荒草地、鹽鹼地、灘塗居多。
2.動態變化情況
全省土地調查總面積增加7 262.04公頃,主要原因:①土地更新調查中,增加部分島嶼調查;②沿海地區使用了土地調查底圖,灘塗界線調整引起部分灘塗面積增加。
主要變化的地類為:耕地凈減21 213.82公頃;園地凈減11 181.55公頃;林地凈增3 596.27公頃;牧草地凈減2 789.83公頃;居民點及工礦用地凈增32 494.21公頃;交通用地年凈增5 950.48公頃;水利設施用地凈減12.58公頃。荒草地凈增11 222.93公頃,鹽鹼地凈增1 498.78公頃。葦地凈增1 091.27公頃,灘塗凈減5 139.23公頃。
(二)土地利用情況
1.農用地
全省農用地結構如表1所示:
表1 2005年全省農用地構成
耕地動態變化主要有以下兩方面:
(1)耕地增加情況(見圖1)。因為土地開發、復墾、整理,農業結構調整等原因增加耕地33 617.08公頃,其中,土地開發增加耕地9 659.05公頃(主要集中在濱州、東營、煙台等四市);復墾增加耕地1 616.92公頃(主要集中在濰坊、濟寧兩市);整理增加耕地7 750.35公頃(主要集中在濰坊、濟南、青島);農業結構調整增加耕地10 692.43公頃,主要反映在濟南、青島、萊蕪三市消化了更新調查量。其他原因開發耕地3 898.33公頃。
(2)耕地減少情況(見表2)。
圖5 2000~2005年全省土地違法案件審結情況
通過動態巡查發現土地違法行為4 890件,涉及土地面積2 715.27公頃,耕地1 820.05公頃。挽回經濟損失20 708.70萬元。共拆除建築物286公頃;沒收構建物214.55公頃;收回土地402.99公頃,其中耕地259.78公頃;全年共收繳罰沒款20 707.87萬元,其中,土地違法案件罰沒款19 819.85萬元,礦產違法案件罰沒款888.02萬元。
圖6 2000~2005年全省地礦違法案件審結情況示意圖
隨著整頓和規范土地市場成果的鞏固和加強,土地管理和利用秩序明顯好轉。幹部、群眾的法律意識普遍提高,土地執法環境有了較大改善,各級執法監察力度明顯加強,各類案件的查處也取得了較大成效,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圈佔土地、亂占濫用耕地等現象的發生。2005年全省共發現土地違法案件 5 051件,與 2004年的 9 590件相比,減少47.3%。其中,發現歷年隱漏案件1 152件,比2004年減少了74.82%;當年發生的案件3 899件,比2004年減少了22.3%。
五、國土資源行政復議情況
2005年,全省共受理行政復議申請134件,比2004年增加58件。審結112件,審結率83.58%。其中維持62件,責令履行3件,變更1件,撤銷15件,撤回申請31件。
六、國土資源管理機構、人員及經費情況
2005年,全省年末從業人員20 252人,其中行政編制人員3 881人,研究生以上109人,大學本科及大專12 920人,高中及中專6 475人,初中及以下人員748人,其中大學本科及大專以上學歷佔64.33%。經費收入105 373.75萬元,其中地方財政撥款84 947.50萬元,其他收入20 426.25萬元;鄉級土地所1 556個,人員8 651人,其中專職人員8 347人。
七、國土資源管理幹部培訓情況
2005年,全省參加各種院校培訓人數達263人次,其中參加黨校學習174人次,行政學院學習24人次,參加其他院校培訓65人次,其中學歷教育91人次。通過學習和培訓,各級國土資源管理幹部的業務水平和政治素質有了明顯提高。
八、信息化建設情況
國土資源信息化工作有了較快發展。山東省國土資源廳網建立,為全省國土資源信息化工作奠定了基礎。年末從業人數332人,其中技術人員201人,投入信息化建設經費1 917.47萬元,其中硬體827.86萬元,軟體經費734.19萬元,比2004年增長5.82%。
九、問題與建議
(一)存在問題
全省的國土資源管理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成績,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①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國土資源需求量進一步加大,土地和礦產資源供需矛盾更加突出;②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工作有待加強,少數地方違法違規佔用和非法批准使用土地的現象仍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地方以舊村改造為名進行房地產開發,規避招拍掛,干擾正常的土地市場秩序;③基層國土資源基礎工作相對薄弱,機構、職能有待進一步強化,幹部隊伍素質有待提高。對於這些問題,必須引起高度重視,在今後的發展改革中加以解決。
(二)建議
1.進一步加強國土資源規劃管理,強化宏觀調控
認真貫徹實施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礦產資源總體規劃,嚴格土地用途管制,認真執行土地利用計劃,切實保護耕地,積極推進城鎮用地增加與農村用地減少相掛鉤工作,支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完成省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對「三農」、「三高」、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礎設施和國家、省重點工程及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市總體規劃的項目優先供應土地;對低水平重復建設項目、單位土地面積投資強度、土地利用強度、投入產出率低的建設用地及開采方式、技術落後、資源利用率低的礦產開采項目堅決予以限制,不予審批。
2.深化國土資源使用制度改革,提高管理水平
全面落實經營性土地使用權招拍掛出讓制度,對商業、旅遊、娛樂、經營性房地產等四類經營性項目用地,堅定不移地推行招拍掛出讓制度。研究建立城市供地計劃體系,逐步定量、定性、定位提前公布供地計劃。對除四類經營性用地外具有競爭性的其他用地,也要逐步引入公開競爭機制。嚴格執行協議出讓最低限價制度,強化監督制約機制,廣泛接受社會監督。
要加大探礦權采礦權招拍掛出讓力度。凡是可以用競爭方式出讓探礦權采礦權的,不得採用直接審查批準的方式出讓,不斷擴大出讓工作的深度和廣度。對國家出資勘查形成的探礦權采礦權,以及不需勘查可直接授予采礦權的,均要依法有償出讓;對延續、變更登記的采礦權,原則上以有償出讓方式重新授予;礦山企業轉讓國家出資勘查形成的采礦權,要依法繳納采礦權價款或轉增國家資本金。加強基礎性、公益性、戰略性地質調查評價工作投入,為全省經濟發展提供充足的資源儲備。
3.推進信息化建設
進一步加快國土資源信息化建設步伐,加快國土資源信息化建設和電子政務建設,建立國土資源基礎資料庫和土地登記與礦權登記信息查詢系統,及時公布土地利用規劃與供應計劃、礦權投放量與布局等管理信息。推廣應用國土資源利用動態遙感監測與資源信息數字化成果。
㈢ 土地綜合整治怎麼和農村社區建設聯系起來
你好!可以參考下這篇小論文。
新型農村社區建設是新農村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新型城鎮化的重要載體,也是農村土地綜合整治工作的重頭戲。各地黨委政府對此非常重視,正在積極穩妥推進,成績可圈可點。此項工作涉及面廣、情況復雜、工作難度大,但新型農村社區建設應該與農村土地綜合整治同步開展。
農村土地綜合整治規劃要和新型農村社區建設規劃充分銜接。筆者經常看到,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農民對居住環境的要求越來越高,蓋新房的願望越來越強烈,加之我國建設新農村的需要,新型農村社區建設應運而生,是符合我國廣大農民願望的。但是好事如何落到實處,這就需要農村土地綜合整治相銜接。新型社區建設以後,老的存檔如何處理?新型社區要佔地,用地手續如何報批?新型社區不能再攤大餅式的發展了,而是應該集約節約用地,同時要考慮學校、文化廣場、醫療室等各項公用事業的集中合理擺放,因而新型社區建設時一項與農村土地綜合整治相輔相成的大工程,需要集中全社會的力量統籌各方面的關系全力辦好。避免新型農村社區違規違章強佔耕地、亂建房屋,避免重復建房,減少將來拆遷阻力。
科學規劃,看得見山水。新型社區建設不能盲目上馬,更不能搞行政命令,更不要不顧農村實際一刀切。一定要先編制總體設計,編制出具體的實施方案。制定新型社區規劃應該尊重農村實際,做到科學規范、布局合理。盡量留住原有的池塘、樹木,不要盲目地推平或砍伐。不要盲目追求高大上的模式,而是要因地制宜地發展,社區要適合農村,適合農民居住特點,保留村莊特色和原生態的地貌特點。要完善公廁及垃圾收集、處理等基礎設施,建立專、兼職相結合的農村清潔隊伍,負責社區的日常清掃和垃圾的定時清運,並加強對廢品收購站的管理,使農村生態環境得以徹底改善,打造環境整潔、配套設施齊全、風景優美、舒適宜居的新型社區。
因地制宜,留得住鄉愁。新型社區規劃分區,應盡可能安排同宗同族鄰居,同一村的村民也要盡可能集中在一起。因為長期在一起生活,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和友誼。他們住在一起,相互知根知底,便於協調各種事務。這種割不斷、舍不掉的親情鄉愁,更有利於構建和諧社會。只有留住鄉親鄉愁,新型社區才能建成牢固的精神家園,不僅新在村容村貌上,而且也有和諧的基礎在社區住戶之間,更利於以後社區的管理和發展。
㈣ 山東省國土資源廳的領導介紹
李琥—山東省國土資源廳廳長;
張慶坤—山東省國土資源廳副廳長、黨組成員
王玉志—山東省國土資源廳副廳長
宇向東—山東省國土資源廳副廳長、黨組成員
王桂鵬—山東省國土資源廳副廳長、黨組成員
吳玉海—省測繪地理信息局局長
袁如英—山東省國土資源廳黨組成員,省紀委、省監察廳駐省國土資源廳紀檢組長、監察專員
寧廷河— 山東省國土資源廳副巡視員
王少瑾—省國土資源廳執法監察局局長
潘光明—省土地綜合整治服務中心主任
個人簡歷
李 琥,男, 漢族,1963年12月生,山東濟南人,1988年7月參加工作,1987年4月入黨,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哲學系科學學專業畢業,研究生學歷,哲學碩士學位。現任山東省紀委副書記。1981.09-1985.07 山東大學光學系技術光學專業學習1985.11-1988.07 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哲學系科學學專業學習1988.07-1991.08 山東社科院哲學所研究實習員(其間:1989.10-1991.04山東省陵縣鳳凰店街包村)1991.08-1992.07 山東省委政策研究室社科文研究處幹部1992.07-1996.12 山東省委政策研究室社會事業處正科級研究員1996.12-2000.07 山東省委政策研究室社會事業處助理調研員2000.07-2000.11 山東省委政策研究室科教研究處副處長2000.11-2002.11 山東省委政策研究室調研員2002.11-2003.12 山東省委辦公廳督促檢查室調研員(其間:2003.05-2003.11赴美國伊利諾伊大學公共管理培訓)2003.12-2004.09 山東省委辦公廳督促檢查室主任2004.09-2009.03 山東省泰安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2009.03-2012.02 山東省泰安市委常委,副市長、市政府黨組副書記,市國資委黨委書記2012.02-2013.07 山東省泰安市委副書記2013.07-2016.02 山東省紀委副書記2016.02 山東省國土資源廳黨組書記第十屆山東省紀委委員、常委、副書記。
㈤ 2020年山東省文明單位名單
2020年度市直文明單位名單如下:
泰安市御座賓館、泰安市公安局市政中心保衛處、泰安市森林公安局城郊分局、泰安市計劃生育保險處、泰安市城建檔案館、泰安市環境保護科學研究所、泰安市代碼與情報管理中心、泰安市紅十字會服務中心、泰安市城市排水管網管理所、泰安市東岳金財投資有限公司。
泰安市文化藝術創作研究室、泰安虹橋賓館、泰安市婦女兒童活動中心、山東泰山路橋工程公司、泰安市公路局工程監理處、泰安斯菲克燃氣設備製造安裝有限公司、山東東岳律師事務所、泰安市土地綜合整治和規劃中心、泰安澤宇法醫司法鑒定中心、泰安市城建設計院等。
(5)山東省土地綜合整治擴展閱讀:
2020年,市直機關各部門單位以習總書記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埋頭苦幹、爭創一流,勇做新時代泰山『挑山工』」主題實踐活動。
鞏固拓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深入開展「爭創模範機關、深化黨組織規范化、標准化創建」活動,進一步推進機關黨建規范化、標准化建設,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斷深化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
努力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質和社會的文明程度,各項工作取得了新進展、新突破,涌現出一大批精神文明建設先進集體。為充分展示市直機關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的豐碩成果,進一步調動市直機關廣大黨員幹部職工參與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的積極性,通過在線考評和實地測評。
經徵求有關部門意見,中共泰安市委市直機關工委、市直文明委決定,授予泰安市御座賓館等38個單位2020年度市直文明單位稱號。希望受表揚的單位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珍惜榮譽、再接再厲,始終保持文明創建的生機與活力。
把勇做新時代泰山「挑山工」貫穿於文明創建活動的全過程,不斷推進市直機關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再上新台階,更好地發揮示範帶頭作用,為促進我市經濟社會全面進步發展作出新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