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塑料污染治理的實施意見
❶ 怎樣解決塑料危害
塑料製品的危害
1、回收利用廢棄塑料時,分類十分困難,而且經濟上不合算。
2、塑料容易燃燒,燃燒時產生有毒氣體。例如聚苯乙烯燃燒時產生甲苯,這種物質少量會導致失明,吸入有嘔吐等症狀,PVC燃燒也會產生氯化氫有...
3、塑料是由石油煉制的產品製成的,石油資源是有限的,不利於資源的再利用。
4、塑料無法被自然分解。 塑料的耐熱性能等較差,易於老化。
(1)加強塑料污染治理的實施意見擴展閱讀
塑料瓶底部的數字
數字「1」代表著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即PET。主要用於礦泉水瓶、碳酸、果汁飲料瓶和醬油醋瓶等。PET瓶耐熱溫度為70攝氏度,只適合裝暖飲或凍飲,裝開水或加熱則易變形,對人體有害的物質也會溶出。
數字「2」代表著高密度聚乙烯,即HDPE。HDPE與其他塑料製成復合薄膜,還用於水產品。
數字「3」代表著聚氯乙烯,即PVC,因價格便宜,它還被用來製造靜脈注射輸液袋及一次性無菌輸注器具。但若長期使用可導致有害物質DEHP堆積。因此從安全的角度考慮,醫葯行業選擇非PVC 材料是今後的趨勢。
數字「4」是低密度聚乙烯,即LDPE。4號塑料大量用於包裝。LDPE主要用於生產食品的保鮮膜和裝食品的塑料袋。
數字「5」是聚丙烯,即PP。一是做容器。PP與它材質不同,PP可以放進微波爐內的塑料容器,而且是可以反復使用的塑料容器,可作為儲物容器存放食物、油類和調味品等。二做是包裝薄膜,有未拉伸和雙向拉伸。
數字「6」為聚苯乙烯,即PS。PS在包裝上主要加工成薄膜和泡沫塑料使用。薄膜用於水果、蔬菜的包裝;泡沫塑料多用於碗裝方便麵盒和快餐盒等,但是不耐高溫。
數字「7」是聚碳酸酯,即PC或其他塑料。PC材質製成塑料容器,可能會釋放有毒的雙酚A,溫度愈高釋放愈多,速度也愈快,所以使用時不要加熱,也不要在陽光下直曬。
❷ 環保問題人人關心,紙吸管真的比塑料吸管更環保嗎
據《中國再生塑料行業發展報告(2019-2020)》的數據顯示,我國廢舊塑料的整體回收率為30%左右。
我國的廢紙回收率近些年來一直在45%-50%之間,遠低於世界平均水平。
紙製品之所以被理所當然地當作「限塑令」下的最佳替代品,是因為大眾普遍以為紙製品回收利用率高,更符合環保理念。但稍加分析後發現,紙製品的回收率其實並不比塑料製品高多少。
從使用體驗來看,塑料的實用性可比紙類強了不少。紙吸管遇水不可避免的會面臨溶解、易變形的尷尬,但這類情況就不會出現在塑料吸管的使用過程中……
綜上所述,紙製品代替塑料製品的方案雖得了民心,但不僅使用效果不好,而且在環保、經濟效益上也不是很高。
我國的廢品回收能力處於世界中下游水平,未來更加切實的解決方案,應該是繼續開發新材料、研究新工藝,提高塑料回收利用率,以及找尋更好的替代品。
❸ 如何治理白色污染
一.國內外治理白色污染的方式主要有四種:即,填埋、焚燒、回收利用和使用可降解塑回料製品。
二.在各大答超市的收銀台擺設希望捐助或者紅十字基金等一些捐助箱,每次收銀時候,如果需要口袋的,必須向捐助箱投入兩塊錢或者以上的金額才可以有一個塑料口袋,但是要掛出大的宣傳單告訴大家這個不是強迫大家捐助獻愛心,而是提倡用布袋竹籃來代替口袋,這樣以來就算是有些時候實在不方便需要口袋。
三.白色污染很快就要解決,現在許多廠家在做塑料包裝袋時,在原料里都添加了澱粉,讓包裝袋在太陽的作用下自然風解,來保護環境,解少污染。
四.是採取以紙代塑。紙的主要成份是天然植物纖維素,廢棄後容易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因此可以解決前面所說的「潛在危害」,但也會帶來新的環境問題:首先造紙需要大量的木材,而我國的森林資源並不富裕;其次造紙過程中會帶來水污染。
❹ 天津進一步加強塑料污染治理,你覺得出台的措施值得全國借鑒嗎
天津市進一步加強了塑料污染的治理,我覺得出台的措施值得全國的借鑒。隨著“限塑令”的出台,政府部門對於環境的保護越來越重視。是的,塑料可以說是十九世紀最偉大的發明之一,塑料的問世讓人們的生活更加的方便便捷。在我們的生活中,塑料製品可以說是隨處可見,就比如說吸管、收納盒等。可以說,我們的生活中充滿著塑料製品,人們離不開塑料。
我覺得想要加強塑料污染的治理,政府和市民得一條心齊心協力。人們應該加強環保的意識,就比如說去商場購物自帶環保袋。保護環境,從你我做起!
❺ 加強塑料污染治理,推進環境保護宣傳教育有何現實意義
加強塑料污染治理,對環境肯定意義,保護環境嘛,而且為人類的發展做貢獻。
❻ 怎樣抵制白色污染
【白色污染定義】:
白色污染是人們對難降解的塑料垃圾(多指塑料袋)污染環境現象的一種形象稱謂。它是指用聚苯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製成的各類生活塑料製品使用後被棄置成為固體廢物,由於隨意亂丟亂扔,難於降解處理,以致造成城市環境嚴重污染的現象。
【白色污染防治】:
目前我國開始從行政和技術兩個方面採取措施,防治「白色污染」。
在行政方面,一是加強管理。
禁止使用一次性難降解的塑料包裝物。杭州是我國最早禁止使用一次性泡沫快餐具的城市。通過採取上述措施,在一定范圍,一定程度上減輕了「白色污染」的危害。但從實踐的結果來看,單靠禁止是很難徹底解決「白色污染」問題的,上述頒布禁令的城市都要求用紙製品或可降解塑料製品代替原來的難降解的泡沫塑料製品。但是替代品在價格和品質上均無法與普通塑料製品競爭。因此,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僅靠行政命令,不考慮經濟杠桿的調節作用,操作起來是很困難的。
強制回收利用。清潔的廢舊塑料包裝物可以重復使用,或重新用於造粒、煉油、制漆、作建築材料等。回收利用符合固體廢物處理的「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的通用原則。回收利用不僅可以避免「視覺污染」,而且可以解決「潛在危害」,緩解資源壓力,減輕城市生活垃圾處置負荷,節約土地,並可取得一定的經濟效益。
在技術方面,一是採取以紙代塑。紙的主要成份是天然植物纖維素,廢棄後容易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因此可以解決前面所說的「潛在危害」,但也會帶來新的環境問題:首先造紙需要大量的木材,而我國的森林資源並不富裕;其次造紙過程中會帶來水污染。另外,在性能、成本等方面,紙製品尚不能與塑料製品抗衡。目前,我國也有以甘蔗稈、稻草為原料生產一次性餐具的做法,但尚處於試驗階段。
二是採用可降解塑料。在塑料包裝製品的生產過程中加入一定量的添加劑(如澱粉、改性澱粉或其它纖維素、光敏劑、生物降解劑等),使塑料包裝物的穩定性下降,較容易在自然環境中降解。目前,北京地區已有19家研製或生產可降解塑料的單位。試驗表明,大多數可降解塑料在一般環境中暴露3個月後開始變薄、失重、強度下降,逐漸裂成碎片。如果這些碎片被埋在垃圾或土壤里,則降解效果不明顯。使用可降解塑料有四個不足:一是多消耗糧食;二是使用可降解塑料製品仍不能完全消除「視覺污染」;三是由於技術方面的原因,使用可降解塑料製品不能徹底解決對環境的「潛在危害」;四是可降解塑料由於含有特殊的添加劑而難以回收利用。
三是從法律上進行規定。通過相關法律,從2008年6月1日開始,到超市購物將不再免費提供塑料袋,要自己單獨付費,這算是希望人們減少塑料袋的使用吧。
我國在治「白色污染」方面存在的問題
我國在防治「白色污染」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是:
1、沒有全國性的專門法規
防治「白色污染」不能光靠企業或個人的自覺性,應有強制性措施,約束公民和餐飲、交通等行業的工作人員的行為。如,要求企業或個人對自己生產、經營、消費活動中產生的廢舊塑料包裝物進行回收利用;對隨意拋棄、堆放廢舊塑料包裝物的行為進行處罰等。但迄今為止,我國還沒有制定這方面的全國性法規。
2、缺少相關的經濟政策
要調動廢舊塑料包裝物的回收、加工、利用企業的積極性,需要給予這些企業以優惠政策。現有的綜合利用優惠政策尚不足以使廢舊塑料包裝物回收利用行業形成良性的市場機制。為了不增加政府負擔,同時體現「污染者付費」的原則,應要求產生廢物者自行回收利用,不能自行回收利用的企業或個人要交納回收處理費,用於對回收利用者的補償。這種做法在國外已較為普遍,我國,目前還沒有這類經濟政策。
3、管理工作跟不上
城市、風景旅遊區、交通干線、水域的「白色污染」主要是管理不力造成的。餐飲、商業、鐵路、水運部門對經營活動中產生的廢舊塑料包裝物沒有採取嚴格的管理措施,聽任顧客直接扔在地上或水中,甚至一些工作人員對已收集起來的廢物又拋棄到車窗外或水中。城市街道和旅遊區的配套設施還不健全,商場、飯店、公園等繁華地段的垃圾箱密度太低,還沒有設置分類垃圾箱。市容環衛部門雖有規定禁止亂扔廢物,但執法、檢查的人員少,有法不依、有禁不止的現象較為普遍。
4、管理思想不統一
我國相當多的地區對「白色污染」的危害性認識不足,防治「白色污染」問題還未提上議事日程。有的地方主張以紙代塑或使用可降解塑料來解決「白色污染」,有的地區則主張靠回收利用來解決問題,管理思想還不統一。
5、人們的環境意識還靠進一步提高
城市居民的環保觀念雖比前幾年有所提高,開始關注環境問題,但還沒有落實到自身的行動上,隨手拋棄廢物,亂倒、亂堆廢舊塑料包裝物的行為隨處可見。新聞媒介對「白色污染」的報導大多集中在以紙代塑和採用可降解塑料等技術方面,缺少對居民日常行為的引導教育。塑料包裝物的生產、經營單位和消費者沒有責任感,既沒有履行義務的內在動力,也沒有回收、利用、處置廢舊塑料包裝物的外部壓力。
總結國內外防治「白色污染」的實踐經驗,結合目前「白色污染」現狀及其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我國防治「白色污染」應遵循「以宣傳教育為先導,以強化管理為核心,以回收利用為主要手段,以替代產品為補充措施」的原則。
防治「白色污染」,首先要解決「視覺污染」問題,使市容、景觀有明顯改善。這主要是靠宣傳教育,引導市民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同時要依法強化管理,促使企業和個入對自己產生的廢舊塑料包裝物妥善收集、處理。防治「白色污染」,更重要的是解決廢舊塑料包裝物對生態環境長期的、深層次的危害。這主要是通過制定和實施有利於回收利用的法規和經濟政策,對廢舊塑料包裝物實施全面回收利用;防治「白色污染」,還應加強研究開發符合實際的替代(綠色)包裝用品。現就加速我國防治「白色污染」的進程提出以下對策建議:
1、加強宣傳教育。防治「白色污染」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各部門、各行業的共同努力,需要全社會和全體公民的積極參與。要大力開展宣傳教育,提高人們對「白色污染」危害的認識,提高全社會的環境意識,教育人們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憤。在自身嚴格遵守環保法規的同時,積極制止身邊的不良行為。
2、統一思想認識,強化管理。按照「以宣傳教育為先導,以強化管理為核心,以回收利用為主要手段,以替代產品為補充措施」的防治原則,一是加強對「白色污染」危害性的宣傳,引導和教育市民自覺防治「白色污染」;二是對大量產生廢舊塑料包裝物的行業(如鐵路、水運、民航、旅遊、飯店、餐飲、零售等),要通過強化管理,改變無人負責、無序堆放、隨意拋棄的現象;三是採取強制措施,從回收集中產生的廢舊塑料包裝物(如一次性泡沫餐盒)入手,逐步提高廢舊塑料包裝物回收利用率;四是加強替代包裝產品的開發、研究,努力減少廢舊塑料包裝物的產生量等。
3,盡快制定頒布國家防治「白色污染」的有關法規,明確生產者、銷售者和消費者回收利用廢舊塑料包裝物的義務和法律責任。應對塑料包裝物的生產、經營、消費等各個環節,分別制定具體的控制措施和引導政策,控制不易回收利用的廢舊塑料包裝物的產生量,鼓勵提高廢舊塑料包裝物的回收利用率。
4、制定適當的經濟政策,建立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消除「白色污染」的良性運作機制。運用經濟手段,鼓勵和促進廢舊塑料包裝物的「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節約和綜合利用資源,防治「白色污染」,保護生態環境。
5, 多用環保袋,少用塑料袋。
地球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並為我們提供了如此美麗的環境。但是隨著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和城市人口的高度集中,生活垃圾的產量正在逐步增加,我們的這個家園正在被垃圾所包圍。
近年來,由於大量廢舊包裝塑料膜、塑料袋和一次性不可降解的塑料餐具使用 量激增,並且任意拋棄,各大中城市都普遍形成了嚴重的白色污染。它已同汽 車尾氣、有磷洗滌劑一起列被為今年我國環保治理三大重點。
塑料是一種很難處理的生活垃圾,它混入土壤能夠影響作物吸收水分和養分,導致農作物減產;填埋起來,佔用土地並且上百年才可以降解。大量散落 的塑料還容易造成動物誤食致死,北京南苑的麋鹿因誤食附近垃圾場飛入的塑 料袋而死於非命。塑料易成團成捆,它甚至能堵塞水流,造成水利設施、城市 設施故障,釀成災害。
我國泡沫餐具的生產和使用量極大,食品包裝、購物買菜的塑料袋使用數量也 是驚人的。據粗略估計,本世紀我國的白色垃圾大約有800多萬噸。塑料製品是所有生活廢棄物中最難處理的部分之一,也一直是一個世界性的難題、一般 來說,採用衛生填埋、高溫堆肥和焚燒這三種方法,基本上可以使垃圾處理達 到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但我國的情況不容樂觀,自前垃圾收集、處理遠 未形成有序體系。拿北京來說,垃圾收集還未完成垃圾袋裝化,更不用提分類 收集。
焚燒雖然可以銷毀塑料袋,不過建一個垃圾焚燒廠是同規模填埋場的20倍的投入。至於人工降解產生有機油料的做法,需要較高純度的塑料製品,大規模處理是不現實的。因此,衛生填埋成為目前能收集塑料的主要辦法。北京已建起阿蘇衛、北神樹和安定3個垃圾衛生填埋場,垃圾填埋場底部鋪設了厚厚的防滲層,並隨著垃圾的堆積,上面不斷用土覆蓋,然後再造植被,以便保證垃圾在一個四周密閉的空間范圍,不會污染地下水、土壤和周圍的空氣。但是,以安定垃圾填埋場為例,面積達300畝的一塊土地也只夠北京一個宣武區使用14年。
抵制使用不可降解塑料的做法於不久前得到一些商場的響應,他們嘗試出售可降解的垃圾袋,但是購買者寥寥,因為這種垃圾袋價格在1元以上,並且不能承受較大的重量。萬客隆提倡使用布袋,效果也不理想。
標本兼治是解決問題的最好辦法,專家認為,一方面應及時有效地處理既生垃圾,一方面用能降解、易降解的製品代替塑料。1998年11月,一種以秸稈作成的一次性餐具首次擺上了北京百盛購物中心的快餐桌。這種餐具不但安全衛生,而且一次性使用後入土即為肥料,入水可成為魚飼料,棄置路邊,幾天後就隨風而去了。在1998年12月13日的「綠色一次性餐具交流會」上,100多家企業展示了他們用稻殼、紙漿、澱粉等為原料製作的餐具。一種生物全降解一次性快餐盒經北京一輕研究所30多名研究人員近三年的研究,日前已通過檢測。測試證實,該餐盒使用後暴露在大自然中,40天內全部變為水和二氧化碳。這種餐盒以澱粉(玉米、木薯澱粉)為原料,加入一年生植物纖維粉和生物防水膠噴注到模具內加熱發泡成型。各種新生的替代產品正處在起步階段,但尚沒有達到大規模生產推廣的水平。
另外;民眾的環境保護意識仍然比較落後,這其實是阻礙白色污染治理的一個重要因素。治理白色垃圾的第一步就是垃圾分裝,這只有在大多數人的自覺環保意識建立起來之後才有望進行。所以,治理白色污染的最重要一點是提高每個人的環境意識。因為白色垃圾需要百年以上時間才可以在自然界自然降解,所以解決它的污染問題真的可以稱為百年難題。
白色污染的防治
1、停止使用一次性餐具及超薄塑料袋。由於一次性塑料餐具難降解,現在許多城市都推廣使用綠色餐具——紙制餐具,因為纖維素能被微生物降解。但許多環保專家認為,用紙制餐具代替發泡塑料餐具亦不明智。首先,紙制餐具同樣也會帶來視覺上的污染,因為它們的降解速度並不快,往往在幾十天甚至幾個月內也不會降解徹底。其次,制紙制餐具時,除用到草漿、稻漿外,還要加入1/3左右的木漿,若全面推廣,勢必造成大量木材的消耗,導致森林砍伐的加劇。值得注意的是,我國森林覆蓋率僅為13.92%,人均佔有森林面積只相當於世界人均水平的17.2%,居世界112位。第三,制紙漿歷來是耗水大戶、耗能大戶及排污大戶。造漿工藝需大量水,而我國人均水的佔有量在世界上排88位,已被列為世界12個貧水國家的名單上;若污水未經處理,直接排入河流中,會引起水污染;紙制餐具成型後需立即烘乾,這就需要耗大量能。而我國能源結構是以燃煤為主,這樣就會增加空氣中SO2的含量,引起酸雨。因此,無論是從環保角度,還是從節約資源角度,不使用一次性塑料餐具及紙制餐具都是一件好事。任何一次性餐具不僅不利於環保,也是對資源的最大的浪費。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應拒絕使用超薄塑料袋買菜或盛裝食物,買菜可用菜籃子或較厚塑料袋,避免使用上的一次性,從而減少塑料袋對環境的污染。
2、回收廢塑料並使之資源化是解決白色污染的根本途徑。其實,塑料和其它材料比,有一個顯著的優點:塑料可以很方便地反復回收使用。廢塑料回收後,進行分類、清洗後再通過加熱熔融,即可重新成為製品。從組成看,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均由碳氫元素組成,而汽油、柴油等燃料也是由碳氫元素組成,只不過分子量較小。因此,把這幾類塑料隔絕空氣加熱至高溫,使之裂解,把裂解產物進行分餾,可製得汽油與柴油。
近年來,一些國家大力開展3R運動:即要求做到廢塑料的減量化(Rece)、再利用(Reuse)、再循環(Recycle)。目前,在德、日、美等國家,由於重視對包裝材料的回收處理,已經實現了塑料的生產、使用、回收、再利用的良性循環,從根本上消除了白色污染。
3、研究開發降解塑料。降解塑料具有與普通塑料同樣的使用功能,但在完成其使用功能而被廢棄後,其化學結構可以在某些條件下發生變化,使高分子分解成分子量較小的分子,最後,被自然環境所同化。降解塑料有三類:光降解塑料、生物降解塑料及雙降解塑料。但是現在許多降解塑料並非100%降解,只是把塑料變為塑料碎片,據報道,我國陝西楊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已研製成功100%降解的塑料。它是將澱粉和不可降解的塑料通過特殊設備粉碎成納米級後進行物理結合,再將兩者比例控制在一定范圍內。用這種新技術生產的農用地膜,經過四至五年的大田試驗,結果顯示,在70天至90天內,澱粉完全降解為H2O、CO2,塑料變為對土壤和空氣無害的細小顆粒,並在17個月內同樣完全降解為H2O、CO2。現在這種塑料已投入批量生產。目前在世界上降解塑料還遠遠沒有得到大規模使用。開發使用降解塑料也只能作為解決白色污染的輔助措施。
4、加強環保宣傳,提高公民的環保意識,在社會上形成良好的環保氛圍,是解決白色污染及其它各種形式污染的前提。例如,要回收廢塑料,就要實行垃圾回收分裝制度,把不同類的垃圾放在不同的垃圾桶內,這就需要我們有高度自覺的環保意識。
❼ 還有哪些治理白色污染的政府舉措
北京
1999年3月31日,北京市政府發布了《北京市限制銷售、使用塑料袋和一次性塑料餐具管理辦法》的政府令,決定從源頭根治白色污染。《辦法》規定,在火車站、長途汽車站、首都文明景區、機場、飯店等場合,禁止銷售和使用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並提出集貿市場必須集中出售塑料袋,使塑料袋銷售和使用得到進一步的限制。實施日期為1999年5月1日。
上海
1999年3月1日,上海市技術監督局頒布《一次性降解餐具》強制性地方標准。從當年6月5日起,全市所有的一次性餐具生產、經銷商必須製造、經銷符合標準的一次性餐具。
江蘇
1999年江蘇省政府下發《關於加強白色污染防治工作的意見》,確定3年內基本消除城鄉「白色污染」。該《意見》明確了防治工作的指導思想,確定了防治目標,分三步實施:1999年底前,消除本省范圍內長江,太湖和鐵路沿線的白色污染;2000年底前,消除省轄市的白色污染;2001年底前基本消除全省的白色污染。可降解材料製成的產品得到廣泛應用,一次性塑料製品使用回收率達到80%以上。
遼寧
錦州市政府下決心治理白色污染,向市民贈送2萬只菜籃子,此舉反映了政府治理「白色污染」的決心,旨在喚醒廣大市民的環保意識,珍視生存環境,拿起菜籃子,從每人做起、從每個家庭做起,共同保護好我們的家園。
杭州
1995年,杭州市在我國城市中第一個禁止使用一次性泡沫餐具。為徹底整治「白色污染」,杭州市於1997年開始實施《杭州市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條例明確規定禁止銷售、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餐具,違者可處500元至5000元罰款。
國外
立法禁棄 人們隨手亂扔廢物是環境污染「萬惡之源」。新加坡或許是立法杜源做得最嚴的國家。該國家法律規定,誰要是任意把廢棄物拋向地面、水面,就要被課以500新幣(約等於2500元人民幣)的罰款;要是此人第二次被發現有此類行為,他就可能在被再處同等數目的罰款外,再加勞役,而且極可能被報紙、電子傳媒「正面曝光」。
代償回收 德國1991年6月起實施《包裝條例》,規定包裝物生產企業必須負責回收、利用用過的包裝物,若自身無暇顧及可由企業付包裝廢物處理費後即被允許在該企業生產的包裝物上打上「綠點」標識,然後就由各地的分支組織收運者將這些包裝物進行回收和分類處理。
❽ 白色污染的治理方法:①______ ②______③______ ④______
白色抄污染就是廢棄塑料襲污染,要治理白色污染,可以減少塑料製品的使用,尋找可代替品,研製可降解塑料,加強廢棄塑料的回收利用,故填:減少塑料製品的使用,尋找可代替品,研製可降解塑料,加強廢棄塑料的回收利用. |
❾ 減少和消除白色污染垃圾的建議與措施
防治措施 :
一、將「白色污染」防治工作納入法制化軌道。目前國家對此末專門立法廣大群眾希望有關法規盡快出台。
二、制定中長期治理規劃。非降解塑料製品從城市生活中「退位」已是必然趨勢。這就要求人們應當有個緊迫觀念為其做兩種准備一是找出路;二是制定時間表。有關部門要在根治污染、減輕污染、預防污染三個層次上規定任務、明確責任使「白色污染」的治理有步驟、有目標、有期限地穩妥展開。
三、重視「白色污染」防治的科學研究和技術攻關。大力支持可降解型「綠色」替代產品的研製、生產、銷售和使用。
四、增強全民環境衛生意識把「白色污染」防治作為「兩個文明」建設和綜合整治城市環境的重點內容來抓。
五、狠抓污染源頭治理實行減量化、無害化和省資源化、再資源化原則。一方面要抑制「白色污染」量另一方面強調「白色垃圾」的回收利用。
❿ 白色污染的防治措施
白色污染的防治措施:
在行政方面,一是加強管理。例如,社會上較為關注的鐵路兩側的」白色污染「問題,通過加強管逗已取得顯著改觀。
禁止使用一次性難降解的塑料包裝物。
強制回收利用。清潔的廢舊塑料包裝物可以重復使用,或重新用於造粒、煉油、制漆、作建築材料等。回收利用符合固體廢物處理的「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的通用原則。回收利用不僅可以避免「視覺污染」,而且可以解決「潛在危害」,緩解資源壓力,減輕城市生活垃圾處置負荷,節約土地,並可取得一定的經濟效益。這是一個標本兼治的好辦法。
在技術方面,一是採取以紙代塑。紙的主要成份是天然植物纖維素,廢棄後容易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因此可以解決前面所說的「潛在危害」,但也會帶來新的環境問題:首先造紙需要大量的木材,而我國的森林資源並不富裕;其次造紙過程中會帶來水污染。另外,在性能、成本等方面,紙製品尚不能與塑料製品抗衡。
所謂「白色污染」,是人們對塑料垃圾污染環境的一種稱謂。它是指用聚苯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製成的各類生活塑料製品使用後被棄置成為固體廢物,由於隨意亂丟亂扔,難於降解處理,以致造成城市環境嚴重污染的現象。白色污染主要是由於一些塑料製品、橡膠、塗料、纖維、黏合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