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整改整治 » 安徽巢湖治理

安徽巢湖治理

發布時間: 2021-01-29 06:31:42

❶ 安徽巢湖的歷史

一、湖泊

巢湖位於安徽省中部,東西長54.5公里,南北寬21公里,水域面積約750平方公里,為我國五大淡水湖之一。沿岸為合肥市、巢湖市、廬江縣所包圍。巢湖是安徽境內最大的湖泊,湖面積達700餘平方公里。來水面積有9130平方公里,其中山丘區7735平方公里(佔84.7%),圩區612平方公里(佔6.7%),湖區783平方公里(佔8.6%)。入湖主要河流有:南淝河、上派河、豐樂河、杭埠河、白石天河、兆河、柘皋河等。這些河流都源於山丘區,一般集水面積都大,河道流程較短,比降陡,匯流快,穿過湖周圩區後,進入巢湖,經湖泊調節容蓄後,出巢湖閘經裕溪河於裕溪閘下注入長江。汛期若長江水位過高,裕溪河受頂托倒灌時,裕溪閘、巢湖閘將關閉,拒江倒灌。巢湖四周諸河來水,仰賴巢湖容蓄,防洪壓力很大,為了緩解巢湖及裕溪河的防洪問題,1986年冬開始進行牛屯河分洪道建設,分洪流量460~615立方米每秒,入江口水位可比裕溪河口的江水位低0.4~0.5米,工程已基本完成。

千里江淮,巢湖最美。巢湖之美,不僅在於她的遼闊浩大,而且因她物產豐富,文脈深厚和遍布兩岸的風景名勝。湖中姥山廟有一副絕妙的長聯,上聯為:「百八里形勝參差,欲蓋覽綺麗春光,正煙消雨霽,岑樓上洞啟疏欞,遠黛修容環獻媚」,下聯為:「萬千層濤瀾洶涌,若別領清幽秋景,迨風息波恬,長夜間徒倚山渚,冰輪躍彩遍浮金」,高度地概括了巢湖千古名湖的瑰麗景觀。

出巢湖市區,抬眼一望,面前便是「氣吞吳楚千帆落,影動星河五夜來」的巢湖。從湖汊登上遊艇,輕舟快速向南航行。只見浩淼的巢湖,水天相連,一望無際。湖面上漁帆點點,漁歌陣陣,不消一個時辰,便隱約可見「湖天第一勝境」的中廟了。

中廟矗立在鳳凰台赤砂礁岩上,三面臨水。該廟建於東吳赤烏二年。以後迭遭兵燹,幾次修葺。它背倚朝霞,面對老姥,東顧巢伯,西望蜀秀,現存殿閣為晚清建築,有三進七十餘間。

《巢湖志》對中廟描繪得十分細膩:「紅色廟牆,陡峭錯落,赤跡鳳台,直抵湖中,波濤沖刷,紋絲不動。湖浪吞吐,飛流噴珠,湖潮入洞,猶如鍾鳴。」遊人臨其境,仰視樓台,重檐飛出,灰色樓頂,宛如丹鳳之冠,夕陽西照,熠熠生輝,給人以凌空欲飛之感。廟內梁橫匾額,殿供神龕,壁描神鬼,廊畫天兵。遊客譽之為「人間蓬島」、「別有湖天」、「雲護仙壇」之勝境。

廟內供奉的女神是碧霞元君。據古籍記載,「全盛時,春日晴和,煙火相望,河以南、江以北,老稚男女,各持瓣香,誦佛號祈於廟者,肩背踵趾接也。」現在,人們游覽中廟,不再是去祈求那虛無飄渺的神的恩賜,而是在勞作之餘,去領略那百里巢湖的壯麗景色。

與中廟遙遙相望的是茫茫湖面上的一座湖島,遠望猶如一隻巨大的海龜,漂浮在白浪滔滔的湖面上;近觀,好似老婦托腮凝神望子,這就是充滿神話色彩的姥山島。

傳說很久以前,巢湖是個盆地,盆地中有一座城池叫巢州。某一天,一位漁人捕捉了一條千斤大魚,運到城內廉價出售。全城人爭相購買食魚肉,唯獨一老婦焦姥和女兒玉姑不食。一叟者過閭對焦姥說:「此魚系吾兒,汝母女不食,必有厚報。見城東石魚目赤,城將陷。」果然不久的一天,焦姥見東門石魚目赤,她心急如焚,奔走大街小巷呼號,請全城百姓避災,然後才攜女欲行。忽然晴天一聲巨響,大雨如注,洪水橫流,巢州下陷。焦姥母女被濁浪沖散淹溺。正在危急之時,小白龍急施法術,從湖內長起三座山,將其母女和焦姥失去的鞋托出水面。後人為頌揚焦姥的德行,又將巢湖取名焦湖,將湖中的山取名姥山、姑山和鞋山。

唐代文學家羅隱過巢湖時,曾有「借問邑人沉水事,已經秦漢幾千年」的詩句。

船近姥山,只見湖水環繞,亭閣參差,翠島若浮,宛如「白色銀盤一青螺」。

姥山是巢湖中最大、最美的湖心島。東西長1200米,南北寬700米,島上一塔三亭六山九峰,安謐寧靜,景色四季宜人。

陽春三月,山嶺新綠,湖水溶溶,春風楊柳,群鶯亂飛,一派山野趣味。1964年春,郭沫若曾親臨巢湖,並留下翰墨:「遙看巢湖金浪里,愛她姑姥發加油。」夏日炎炎,姥山卻飛紅流翠,花香撲鼻,清涼怡人。中秋,則天高氣爽,湖水凝碧,楊柳青蒲,果實累累,一派斑斕景色。北宋宰相、《資治通鑒》的編纂者司馬光登姥山詩雲:湖島映微寒,荷菱連水天。入冬,山舞銀蛇,紅裝素裹,岩下數尺冰凌,樹上滿枝銀花,好似琉璃世界。

姥山不僅秀美,名勝古跡亦多,遊人在崎嶇的山道上行走,若腳步稍重,可聽見足下回聲震響,這就是姥山特有的「空谷迴音」。如果循著聲音尋找,就可發現約大小20多處溶洞。大的可容百人,小的也可藏十多人,洞內怪石嶙峋,十分險妙。再拾級攀登,就可以觀賞明清古塔文峰塔了。

文峰塔系明崇禎四年(公元1631年)廬州知府嚴汝倡建,甫成四層,因戰亂而輟工。清光緒年間(公元1878年),李鴻章倡捐,委江蘇補用道、廬州人吳毓芬續建三層完工。工成,李鴻章題「文光射斗」四個大字,並作《姥山塔碑記》一文刻之於石。

塔高七層,51米,133級,系條石青磚結構,層層飛檐走角,八角對著八方,角角裝有銅鈴,外觀雄偉,結構精巧。塔身由外壁、迴廊、塔心三部分組成。人入塔內,門梯交錯,左拐右旋,樂趣無窮。每層塔壁四周或題詞,或詩文,或磚雕佛像。塔內藏有兩廣總督李瀚章題寫的「舉頭近日」,台灣首任巡撫劉銘傳題寫的「中流一柱」等25幅匾額和802尊磚雕佛像。

人立塔上,只覺風聲呼嘯,銅鈴叮當,如立雲端之上。倚窗遠望,煙波浩淼,漁帆點點;近觀腳下,姑、鞋二礁如在霧中。

塔剎上鑲嵌有李鴻章全像。李鴻章發跡前,曾得益於恩師曾國藩的指點,集結淮軍在湖上操練,並留下了一首氣勢磅礴的七言絕句:「巢湖好比硯中波,手把孤山當墨磨。姥山塔如羊毫筆,夠寫青天八行書。」離塔不遠處,有座聖姥廟,春秋祭祀焦姥。紅楹青瓦掩映在蒼松翠柏之間。

巢湖晨美,夜景更美,姥山月夜更加迷人。若逢清秋三五之夜,一輪明月倒映在波漪微微的湖中,猶如一顆玉珠鑲在湖面上,月光、燈光、湖光交相輝映,月影、塔影、雲影溶成一片,真是「一色湖光萬頃秋」的美景夜色。清康熙年間,廬州府學正朱弦在《巢湖夜月》一文中寫道:「當其微風不生,流光接天,靜影沉碧,羈人當此神開,勞者對此而機息,恍乎置身於廣寒世界也。」

二、城市

1.巢湖概況

巢湖市位於安徽省中部,瀕臨長江,環抱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現轄廬江、無為、和縣、含山四縣和居巢區。全市總面積9423平方公里,2005年末總人口453.06萬。
巢湖區位優越,交通便捷。周邊與南京、合肥、安慶、蕪湖、馬鞍山、銅陵等市相鄰。淮南、合九鐵路及合寧、滬蓉、合巢蕪高速公路穿境而過。長江流經巢湖市182公里,蕪湖—巢湖公鐵兩用大橋和銅陵—巢湖公路大橋橫跨長江天塹。依託蕪湖朱家橋外貿碼頭和南京、合肥兩個航空港,可借「船」出海。
巢湖資源豐富。已發現的礦藏有34種,其中磁鐵礦、硫鐵礦、明礬石、石灰石和石膏礦等儲量巨大。巢湖是著名的「魚米之鄉」,盛產大米、油料、棉花、蔬菜、家禽、水產品,「巢湖三珍」(銀魚、白米蝦、螃蟹)享有盛譽。巢湖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全市自然和人文景觀130多處,江、湖、山、泉並存,以水見長,湖光、溫泉、山色是「巢湖風景三絕」。
改革開放以後,特別是九十年代以來,巢湖經濟社會發展不斷加快,綜合實力明顯增強。農業結構不斷優化。五個縣(區)均被列入全國糧棉生產大縣,並先後進入全國糧、油百強縣行列。「兩水一菜」(即水產、水禽、蔬菜)發展迅速,水產品產量位居全省第二,特種水產品產量居全省第一;家禽已形成20多個較大規模的養殖小區:蔬菜面積100萬畝,是長江中下游重要的蔬菜生產基地。工業經濟實力不斷增強。基本形成建材、機械、紡織、醫葯、食品等支柱產業,擁有一批具有一定實力和規模並在省內外同行業中佔有一定地位的骨幹企業。目前,全市有大中型企業54戶,有皖維高新、巢東股份、新力葯業、華星化工四家上市公司。旅遊業快速發展。建成了褒禪山、華陽洞等五大溶洞和太湖山等四個國家森林公園及半湯、湯池、香泉等溫泉度假區。城市基礎設施顯著改善,綜合配套功能明顯增強,榮獲「全國衛生先進城市」稱號。
撤地設市以來,巢湖連續6年開展解放思想,優化環境活動,連續4年開展對外開放年活動,積極實行鼓勵外來投資政策,建立了市、縣(區)行政服務中心,市縣鄉三級行政服務網路,實行「一站式」服務,「一條龍」投資審批手續。營造了良好的政務環境、創業環境和人居環境。
為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巢湖市以加快發展、富民強市為主題,立足區位、資源等優勢,加快「四個基地、一個後花園」建設,即建成沿海發達地區產業梯度轉移和資金外溢承接基地,優質農產品供應基地,高素質勞務輸出基地,周邊大中城市科研院所技術成果轉化基地和周邊城市旅遊的「後花園」。巢湖正在向經濟繁榮、社會文明、環境優美、城鄉協調發展的現代化湖濱城市目標邁進。
巢湖是一片開放的熱土,巢湖人民熱忱歡迎海內外朋友前來投資興業。

2.行政區劃

巢湖市位於安徽省中部,全市轄4縣1區,65個鎮、5個鄉、6個街道辦事處。全市總面積9423平方公里,總人口453.06萬。

居巢區11個鎮、1個鄉、6個街道辦事處。11個鄉鎮:槐林鎮、黃麓鎮、欄桿集鎮、蘇灣鎮、夏閣鎮、散兵鎮、銀屏鎮、柘皋鎮、壩鎮鎮、烔煬鎮、中垾鎮;1個鄉:廟崗鄉;6個街道辦事處:半湯街道辦事處、亞父街道辦事處、天河街道辦事處、鳳凰山街道辦事處、卧牛山街道辦事處、中廟街道辦事處。

廬江17個鎮。17個鎮:廬城鎮、冶父山鎮、湯池鎮、泥河鎮、白山鎮、盛橋鎮、同大鎮、金牛鎮、石頭鎮、郭河鎮、萬山鎮、羅河鎮、樂橋鎮、柯坦鎮、白湖鎮、龍橋鎮、礬山鎮。

無為19個鎮、4個鄉。19個鎮:無城鎮、湯溝鎮、陡溝鎮、白茆鎮、石澗鎮、蜀山鎮、牛埠鎮、開城鎮、嚴橋鎮、二壩鎮、襄安鎮、高溝鎮、姚溝鎮、紅廟鎮、赫店鎮、泉塘鎮、福渡鎮、劉渡鎮、泥汊鎮;4個鄉:崑山鄉、洪巷鄉、十里墩鄉、鶴毛鄉。

含山縣8個鎮。8個鎮:仙蹤鎮、林頭鎮、運漕鎮、銅閘鎮、陶廠鎮、環峰鎮、清溪鎮、昭關鎮。

和縣10個鎮。10個鎮:歷陽鎮、沈巷鎮、白橋鎮、香泉鎮、西埠鎮、石楊鎮、姥橋鎮、功橋鎮、烏江鎮、善厚鎮。

3.歷史沿革

中華民國三十八年六月,皖北行署設立巢湖專員公署,駐巢縣,轄巢縣、無為縣、廬江縣、肥東縣、肥西縣、含山縣、和縣、三河市、巢湖水上公安局。

1950年3月,三河市並入肥西縣。1952年1月,巢湖、宣城兩專員公署合並成立蕪湖專員公署,巢縣、無為縣、廬江縣、和縣、含山縣劃歸蕪湖專署。1958年7月,廬江縣劃屬六安專員公署;8月,巢縣劃歸合肥市。11月,和縣、含山縣劃歸馬鞍山市;12月,和縣、含山兩縣合並為和含縣。次年4月,和含縣再劃歸蕪湖專署。5月,和含縣重又分為和縣、含山兩縣。1961年4月,巢縣由合肥市劃出,仍歸蕪湖專署。1965年5月,經國務院批復,巢湖專員公署於同年7月25日恢復建置,署治巢縣城關,轄巢縣、無為縣、廬江縣、肥東縣、和縣、含山縣 6縣。1971年3月,巢湖專員公署改稱巢湖地區行政公署。1983年7月,肥東縣劃歸合肥市建置。1984年1月4日,經國務院批准,巢縣撤縣改市稱巢湖市(縣級),仍屬巢湖地區行政公署管轄。1999年7月9日,國務院批准、 8月5日省政府批復撤銷巢湖地區及縣級巢湖市,設立地級巢湖市,地級巢湖市人民政府駐新設立的居巢區青年路。原縣級巢湖市改為居巢區,以原縣級巢湖市的行政區域為居巢區的行政區域,區人民政府駐東風路。巢湖市轄原巢湖地區的無為縣、廬江縣、含山縣、和縣和新設立的居巢區,實行市領導縣、區體制。

1999年12月29日,中國共產黨巢湖市第一次代表大會閉幕,中共巢湖市委員會產生。2000年1月19日,巢湖市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閉幕,第一屆市級國家政權機構產生。2000年1月 20日,地級巢湖市在居巢區青年路舉行揭牌儀式,中共巢湖市委、巢湖市人大常委會、巢湖市人民政府、政協巢湖市委員會、中共巢湖市紀律檢查委員會揭牌。

❷ 安徽巢湖有哪些傳說

相傳古巢湖為州,有一年大旱,小白龍私自降雨除旱,觸犯天條,被打下凡塵,遇焦姥相救。為報焦姥救命之恩,小白龍告知天帝將陷巢州的天機,焦姥及時告與巢州百姓,眾人因此而得救。

而焦姥母女卻因告知眾鄰而延誤了逃生的機會,被濤濤洪水吞沒。後人敬仰焦姥捨己救人的高尚品德,遂將所陷之湖命名為「焦湖」,將湖中一山命名為「姥山」。

(2)安徽巢湖治理擴展閱讀:

巢湖流域的地質構造單元位於塔里木一中朝板塊和華南一東南亞板塊的交匯地帶。這兩大板塊於距今約1.95億年左右的三疊紀末的印支運動會聚,拼合形成了現代的安徽大陸。

巢湖流域恰處於這兩大板塊的分界部位。在印支運動以後的燕山運動期間,整個侏羅紀、白堊紀約1.96~0.8億年巢湖流域以垂直斷陷為特徵。

安徽省的西界到巢湖一帶沉積了厚數千米的侏羅白堊系地層。喜瑪拉雅期,第三紀開始,巢湖一帶進一步斷陷,沿著一組北東走向和另一組北西走向的斷裂、斷陷。

使大別山北麓的流水在這里受阻。形成斷陷湖。大約是第三紀末至第四紀初(前500~350萬年),湖泊面積較大。

更新世晚期至全新世,距今約1.5萬年到現在,表現為大量泥沙不斷流入湖中,湖水面積不斷縮小,最終形成現代的巢湖。

歷史上巢湖四周層巒疊嶂,樹木蒼翠,湖水清澈,魚蝦滿湖。由於巢湖是一通江淺水湖泊,加之具有大面積的沼岸草灘和水生植物。

為洄遊及半洄遊性魚類提供了良好的產卵繁殖與肥育場所,也為定居性魚類創造了適宜的棲息條件。因此水產資源豐富,以「日出斗金」著稱。

到20世紀90年代,流域林木稀疏,森林覆蓋率僅為6.7%。林地有所增加,但60%為幼林和稀疏林,砍伐量大於生長量,木材蓄積量仍在下降。

水生植被覆蓋率民國20年(1931)前約為30%,五十年代初覆蓋率約為10~20%。1954年大水湖區植被幾乎淹沒殆盡。

20世紀六十年代初,計約2萬余畝,其中沉水及浮葉植物則僅呈點狀分布,數量甚微,後又經1969年大水及「文化大革命」期間的人為破壞。

至1978年統計,湖區植被僅剩4700餘畝,只佔湖泊面積的0.4%。1959年和1960年先後修建了裕溪閘和巢湖閘後,人為地切斷了巢湖唯一的通江河道,每年一般在3~8月關閘。

以防江水倒灌,此時正值洄遊性魚類的溯江產卵季節,也是長江魚苗的汛期,江湖隔絕,切斷了魚類的洄遊通道和長江魚苗倒灌入湖的機會。

同時,漁業資源的過度掠取,使巢湖魚類群體補充來源大大減少,因而導致魚類區系組成改變和漁獲產量的急劇下降。

建閘後,漁獲物中青、草、鰱、鱅大大減少,三錢鯤、河魨、胭脂魚、鰣魚、鰻魚等洄遊性魚類瀕臨絕跡。建閘前,1952年「四大家魚」產量達250萬斤。

占漁獲量的31.3%,1960年增加到90%,1963年銳減,只佔總漁獲量的15%,1980年全部大魚產量也僅占總漁獲量的20%。

由於土地面積的縮小,人口增加,加之建國後長期「以糧為綱」,沿湖農民為了獲得足夠的土地,自發和有組織地擴大了對湖泊的圍墾。

巢湖的人工圍墾可以追溯到1700年以前,原來的湖泊有360多個天然湖汊、湖灣都被歷代所圍墾,僅清代沿湖圍墾總面積就達到62.8萬畝。

建國後仍有分散的小面積圍湖造田。人工圍灘破壞了水域生態環境,改變了湖泊自然形態。肥西縣的濱湖,廬江縣的北閘、同春。

巢湖市的龜山、散兵、花塘等圍墾區,原來都是較好的湖灘、湖灣,也是水草較多、飼料豐富的魚類產卵場所,圍墾後草灘遭到嚴重破壞。

❸ 安徽省為什麼將巢湖市拆除

翻開歷史,安徽省這次的行政劃區調整並非個案。早在2009年,天津就把原塘沽區、漢沽區、大回港區,合並為天答津市濱海新區。去年7月,北京原西城區、宣武區合並,設立成新西城區,原東城區、崇文區合並成為新東城區;上海繼2009年南匯區劃入浦東新區之後,今年6月,上海浦西的盧灣區與黃浦區合並方案獲國務院正式批復,兩區共同構成大黃浦區。此外,前不久珠海橫琴新區也剛剛獲批,有望成為類似香港的「自由貿易區」。

對此,徐長樂表示,「行政劃區作為上層建築與經濟基礎是息息相關的,我國改革開放發展至今,經濟基礎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這兩者並不是很協調,因而各地區關於行政劃區的調整是很正常的,從來都沒有停止過。這次之所以影響那麼大,有一部分原因是從前動作大多是縣一級的,而地一級的並不多見。」

郁鴻勝則表示,「從區域經濟學角度來看,這種調整會促進產業結構的調整,而且通過集聚和聯動效應,往往能達到1+1>2的效果。」

❹ 安徽省為什麼會撤銷巢湖市

安徽省撤銷巢湖市的原因如下:

巢湖夾在合蕪馬三地之間,經濟實力在四市之中最弱,區劃調整後,合肥,蕪湖、馬鞍山受益匪淺,三市連成一片,所形成的集群效應能提升區域核心競爭力,從而加快安徽真正融入長三角的步伐,甚至參與經濟全球化競爭與合作。

安徽方面認為,區劃調整將在更大區域范圍統籌安排生產力布局和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提升資源配置效率,加速工業化、城鎮化進程和城鄉一體化發展步伐,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

學界普遍認為,沿江地區應該發展的重點,合肥應作為中心,這樣皖北、皖南的利益均能兼顧。

行政區劃調整,有利於優化國土開發格局,全面提升皖江地區中心城市建設和承接產業轉移水平,培育引領全省發展的核心增長極。

以原居巢區的行政區域作為新設的縣級巢湖市的行政區域。

(4)安徽巢湖治理擴展閱讀:

1999年7月9日,安徽省政府批復撤銷巢湖地區及縣級巢湖市,設立地級巢湖市,地級巢湖市人民政府駐新設立的居巢區青年路。原縣級巢湖市改為居巢區,以原縣級巢湖市的行政區域為居巢區的行政區域,區人民政府駐東風路。

巢湖市轄原巢湖地區的無為縣、廬江縣、含山縣、和縣和新設立的居巢區,實行市領導縣、區體制。

2011年7月14日,撤銷地級巢湖市,設立縣級巢湖市,原地級巢湖市所轄的一區四縣分別劃歸合肥、蕪湖、馬鞍山三市管轄。以原居巢區的行政區域作為新設的縣級巢湖市的行政區域。新設的縣級巢湖市由安徽省直轄,合肥市代管。

❺ 安徽省地級巢湖市為何被撤

據了解,此次區劃調整是安徽經濟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內在要求。安徽現有行政區劃是在沿襲歷史的基礎上形成的,雖然幾經調整,但中心城市規模偏小,政區規模差距較大,劃江而治等問題比較突出,水系特別是巢湖的管理體制不順,對現階段經濟社會發展已經形成很大制約。安徽省相關人士認為,此次行政區劃調整將有利於加強巢湖流域綜合治理,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有利於優化國土開發格局,全面提升皖江地區中心城市建設和承接產業轉移水平,培育引領安徽發展的核心增長極。對充分發揮中心城市的輻射帶動作用,在更大區域范圍內統籌安排生產力布局和基礎設施建設,依託中心城市較強的經濟實力和優質的公共服務資源,在更大范圍內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 原因 1、巢湖在蕪湖、馬鞍山、合肥之間,相對發展比較緩慢,發展空間較小 2、地理位置阻礙了安徽的經濟圈的連接,把安徽發展最快的三個城市隔開了 3、阻斷了合肥與蕪湖、馬鞍山的聯系,導致後兩個城市向南京經濟圈的靠攏 4、合肥經濟大發展的需要,向南發展已經到了巢湖邊,沒有空間了 5、政府發展特大城市的需要,想把合肥發展稱為中國特大城市行列

❻ 安徽巢湖來歷

巢湖為我國五大淡水湖之一,它鑲嵌在江淮之間,終年煙波浩淼,萬頃碧波,向人們訴說其滄桑。相傳在古代,巢湖這個地方並沒有湖,而是一片丘陵起伏的原野,中間有一座古城,叫巢州。據晉人干寶志怪小說《搜神記》記載:一次長江暴漲,有巨魚隨潮入港,潮退後乾死,魚「重萬斤」,「合郡皆食之,一姥獨不食。」忽有老叟來告:巨魚「吾子也,不幸罹此禍汝獨不食,吾厚報汝」。「若東門石龜目赤,城當陷」,應急避。此後老姥每日前去察看。稚子問知何故,「以朱傅(塗)龜目」,老姥見後,急忙出城,有龍子前導登山,而城陷為湖。就此神話,後人還編入廬劇,成為傳統劇目。
《淮南子》亦雲:「漢無巢湖名,後漢明帝紀雲巢湖出。」《通鑒地理通釋》也說:「巢湖本巢縣地,後廢為湖。」皖唐詩人羅隱有詩:「借問邑人沉水事,已經秦漢幾千年。」而《廬江縣志》則妄為記載:「巢湖一曰焦湖??相傳赤烏二年七月二十三日戊時陷為湖。」赤烏是東吳年號,赤烏二年是公元239 年,也就是巢湖成湖才1700 多年。
但現代地球科學認為,遠在一億多年前,巢湖的周邊產生過巨大的斷裂,使得部分湖岸線平直陡峭。著名的斜貫全省的郯—廬大斷裂恰好穿過巢湖,由斷層陷落而形成湖盆(底)。我國雲南的滇池、洱海、四川的邛海,內蒙古的呼倫池以及青海的青海湖等,都屬於這類斷陷湖。它們的特點是湖泊形態常呈狹長狀,湖岸線較平直,深度較大。但巢湖東西長約53 公里,南北寬約22 公里。當平均湖水位在8 米時,湖水深僅2—3 米。顯然不似斷陷湖。它的湖盆凹地又明顯像受地殼運動形成的構造凹地,所以稱為構造湖比較合適。
巢湖之水,長江來。巢湖的形成和發展受長江影響很大,特別是湖的變化及湖面的消長,深受長江變化的制約。當長江已經形成之後,在晚更新世時期,大約距今20 萬年,我國東部海面數次上升,青藏高原的強烈隆起和東南季風氣候的巨大影響,帶來了充沛的雨水,長江水位隨之水多位高。江水倒灌和內澇積水,使江連水水連湖。此時巢湖也已經出現,用不著期待能在湖心中找到舊城後沉淪的遺址了。
在距今十多萬年時的古巢湖,它的水域擴張很大。當時的巢湖,西至舒城雙河鎮一帶北到肥西、合肥、肥東梁園一線,均是湖波浩淼之水鄉澤國,面積比今巢湖要大好幾倍。
到了第四紀全新世,也就是最新的一個地質時代單元(距今1.3 萬年開始),地殼發生間歇性抬升,原來的湖岸上升為二級階地。從六安南邊中店、清風嶺、龍家山、經肥西的大潛山、大柏店、將軍嶺,長豐的吳山廟,到滁州章廣集一線抬升,形成江淮分水嶺。巢湖水流由原來的「北上」淮河、又恢復到「南下」長江、向東歸入大海。
有史以來,巢湖的水域在急劇縮小。肥西三河鎮,明末仍為湖岸重鎮,當年船帆如林停泊鎮邊,一派港口景象。現今鎮旁挖出古代船體,已是遺跡。而三河鎮已距湖岸10 公里成為干碼頭了。
巢湖縮小變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的是泥砂淤積、湖岸崩坍嚴重,以及人工的墾殖。現在的巢湖已變得像個蝶子,湖底淺平,一般水深不過2—3 米。有的專家估算,照目前的泥砂淤積速度,不過兩千年左右,整個巢湖的藍色圖像,將從地圖上消失;而巢湖西部湖水則只要四、五百年就要乾涸。有人開玩笑地說:那時在巢湖旅行,不是乘船而是乘車了。但也有的專家還持較樂觀的態度,認為巢湖還要較長期的生存下去。
因為巢湖是個淺水湖,湖面風平浪小,水流不暢,周圍工廠礦山生產帶來的氯、磷元素成為「富營養」成分,使得浮游植物大量櫱生、繁殖、死亡,使湖水缺氧發臭。淺水湖的底泥也極易受攪動而上浮,引起混濁度倍增,又產生新的有害物質重返水中。
巢湖的淤塞變淺和嚴重污染,已經引起了政府有關部門的注意,專門制定了措施辦法,綜合治理,遏制惡化。

❼ 安徽巢湖要被瓜分了

已經傳瘋了。據說巢湖的人事早就凍結了,據說8月16左右下文件。巢湖被合肥蕪湖馬鞍山瓜分,廬江居巢歸合肥,和縣含山劃到馬鞍山,無為歸蕪湖。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