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體滑坡治理工程
Ⅰ ★治理山體滑坡都有哪些快捷的辦法
「汶川地區」的滑坡目前只能被動處理~也就是只能把滑坡堵塞的地方用人工、機械清理了
再滑坡堵塞再清理!~(餘震不斷)!等情況穩定了再用下面的方法解決!
山體滑坡沒有太好的治理快捷方式,最根本的主法就是「植樹」植樹可以保持水土,使得土壤不易松動,可以使山體堅固而不易滑坡!
如果山體滑坡已發生,就要先用工程上的處理!
工程上要治理山體滑坡首先要搞清滑坡成因。
由滑坡形成的時間、位置、規模情況分析,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原因產生:
1.1 滑坡出現於雨季,主要是滑坡土層多為粉質粘土,乾燥後堅硬、潮濕時可塑,孔隙大,透水性好,進入雨季,地表水增多且不易排除,土體容重加大,強度降低,下滑力增大,從而導致滑坡。
1.2 由於施工削坡破壞了坡體平衡狀態,從而導致滑坡。
1.3 地下水極為豐富,且有地下泉水出露,對坡體平衡造成破壞,從而導致滑坡。
根據滑坡成因,場地施工條件、安全可靠和經濟合理等原則,可以採用減載,支護,排水的綜合治理措施,具體措施如下:
2.1 放緩邊坡、分台階減載
放緩邊坡,並且將坡體分台階減載,逐步清除下部滑坡土體。
2.2 採用抗滑擋土牆支擋
在滑坡下部修建抗滑擋土牆支擋,從而穩定滑坡。
2.3 地表水與地下水綜合治理
水是誘發滑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要對地表水與地下水綜合治理。
1)地表排水
塹頂設梯形山坡截水溝。
2)地下排水
路基工作區換填1m深透水性良好的天然砂礫作為填築材料,並在兩側坡腳底埋設塑料透水管,做好縱向排水。
2.4 採用錨杠或預應力錨索等,用沒有滑坡的山體上來穩定滑坡體。
3、滑坡的治理方案設計思路結語
3.1 影響邊坡滑動的原因有許多,因此治理一個滑坡不能靠單一的處理方法。一般要經過放緩邊坡、分台階卸載、抗滑擋土牆支擋、綜合排水等治理後,才能做到滑坡的治理成功。
3.2 滑坡多發生於雨後,直接驗證了雨水滲入土體,可使土體容重增加,下滑力增大的規律,同時也說明水是誘發邊坡不穩定的重要原因,因此做好排水工作應是防止滑坡產生的主要措施之一。
Ⅱ 邊坡滑坡治理工程需要什麼資質的施工單位
滑坡防治屬於采礦工程,所以要看礦山工程施工總承包資質標准。
1、一級資質
近 10 年承擔過下列 5 類中的 2 類或某 1 類的 3 項工程的施工總承包或主體工程承包,工程質量合格。
(1)100 萬噸/年以上鐵礦采、選工程。
(2)100 萬噸/年以上有色砂礦或 60 萬噸/年以上有色脈礦采、選工程。
(3)120 萬噸/年以上煤礦工程或 300 萬噸/年以上洗煤工程。
(4)60 萬噸/年以上磷礦、硫鐵礦或 30 萬噸/年以上鈾礦工程。
(5)20 萬噸/年以上石膏礦、石英礦或 70 萬噸/年以上石灰石礦等建材礦山工程。
2、二級資質
近 10 年承擔過下列 5 類中的 2 類或某 1 類的 2 項工程的施工總承包或主體工程承包,工程質量合格。
(1)60 萬噸/年以上鐵礦采、選工程。
(2)60 萬噸/年以上有色砂礦或 30 萬噸/年以上有色脈礦采、選工程。
(3)45 萬噸/年以上煤礦工程或 150 萬噸/年以上洗煤工程。
(4)30 萬噸/年以上磷礦、硫鐵礦或 20 萬噸/年以上鈾礦工程。
(5)10 萬噸/年以上石膏礦、石英礦或 40 萬噸/年以上石灰石礦等建材礦山工程。
(2)山體滑坡治理工程擴展閱讀
承包工程范圍
1、一級資質:可承擔各類礦山工程的施工。
2、二級資質:可承擔下列礦山工程(不含礦山特殊法施工工程)的施工:
(1)120 萬噸/年以下鐵礦采、選工程。
(2)120 萬噸/年以下有色砂礦或 70 萬噸/年以下有色脈礦采、選工程。
(3)150 萬噸/年以下煤礦礦井工程(不含高瓦斯及(煤)岩與瓦斯(二氧化碳)突出礦井、水文地質條件復雜以上的礦井、立井井深大於 600 米的工程項目)或 360 萬噸/年以下洗煤工程。
(4)70 萬噸/年以下磷礦、硫鐵礦或 36 萬噸/年以下鈾礦工程。
(5)24 萬噸/年以下石膏礦、石英礦或 80 萬噸/年以下石灰石礦等建材礦山工程。
Ⅲ 山體滑坡的防治措施有哪些
1、建立地質災害監測預警系統工程。
2、建立專業人員與群測群防相結合的監測隊伍,版對重要的地質災害點建權立專業隊伍為主的監測網點。
3、對其它地質災害點建立群測群防為主、並與專業隊伍指導和定期巡查相結合的監測網點,通過專業監測系統、群測群防監測系統、信息系統。
4、建立山區地質災害專家分析制度。
5、確定預警信息的發布部門、規范預警信息的發布形式。
6、建立聯動機制。山體滑坡的防災救災工作,涉及監測、預警、處置、救災等方方面面,需要各單位、各部門各司其職,密切配合。
Ⅳ 山體坡崩塌地質災害治理工程應該要求什麼建築資質
地質災害治理工程勘查設計施工單位資質
分勘察 設計 施工三項 每項分甲乙丙三個等內級
國土資源部負責甲容級地質災害治理工程勘查、設計和施工單位資質的審批和管理。
省、自治區、直轄市國土資源管理部門負責乙級和丙級地質災害治理工程勘查、設計和施工單位資質的審批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