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整改整治 » 赤潮的治理措施

赤潮的治理措施

發布時間: 2021-01-29 01:09:59

❶ 過氧化鈣可以用於改善地表水質,處理含重金屬粒子廢水和治理赤潮,也可用於應急供氧等。工業上生產過氧化

(1)CaCl 2 +H 2 O 2 +2NH 3 +8H 2 O=CaO 2 ·8H 2 O↓+2NH 4 Cl
(2)可取最後一次洗滌液少許於試管中,再滴加稀硝酸酸化的硝酸銀溶液,看是否產生白色沉澱
(3)①溫度低可減少過氧化氫的分解,提高過氧化氫的利用率
②溫度低有利於晶體的析出
(4)① ②偏高 ③滴速太慢,S 2 O 3 2- (或I - )在滴定過程中被氧氣氧化

❷ 求咸潮和赤潮的危害和治理措施

當海洋大陸架高鹽水團隨潮汐漲潮沿著河口向上游推進,鹽水擴散、鹹淡水混合往內陸上溯,內河含鹽量超過一定標准,水體變咸即形成咸潮(或稱咸潮上溯,鹽水入侵)。

河口地區咸潮上溯是入注海洋河流的河口最主要潮汐動力過程之一,是河口特有的自然現象。一般地,含鹽度的最大值出現在漲憩附近,最小值出現在落憩附近。咸潮在沿海地區,尤其是河口區域常見,多發生在冬春旱季。冬末春初上游來水量減少,江河水位下降,受潮汐影響,海水沿河口上溯,造成內河水體含鹽量升高變咸。咸潮的嚴重程度,以每升水所含氯化物濃度來衡量(簡稱「度」)。

咸潮的防治 :建立預警機制、採取調水以淡壓咸、加強河道采砂管理、節約用水

赤潮不僅給海洋環境、海洋漁業和海水養殖業造成嚴重危害,而且對人類健康甚至生命都有影響。主要包括兩個方面:

①引起海洋異變,局部中斷海洋食物鏈,使海域一度成為死海;

②有些赤潮生物分泌毒素,這些毒素被食物鏈中的某些生物攝入,如果人類再食用這些生物,則會導致中毒甚至死亡。

【赤潮的危害】

赤潮對海洋生態平衡的破壞

海洋是一種生物與環境、生物與生物之間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的復雜生態系統。系統中的物質循環、能量流動都是處於相對穩定,動態平衡的。當赤潮發生時這種平衡遭到干擾和破壞。在植物性赤潮發生初期,由於植物的光合作用,水體會出現高葉綠素a、高溶解氧、高化學耗氧量。這種環境因素的改變,致使一些海洋生物不能正常生長、發育、繁殖,導致一些生物逃避甚至死亡,破壞了原有的生態平衡。

赤潮對海洋漁業和水產資源的破壞

赤潮破壞魚、蝦、貝類等資源的主要原因是:

1、破壞漁場的鉺料基礎,造成漁業減產。

2、赤潮生物的異常發制繁殖,可引起魚、蝦、貝等經濟生物瓣機械堵塞,造成這些生物窒息而死。

3、赤潮後期,赤潮生物大量死亡,在細菌分解作用下,可造成環境嚴重缺氧或者產生硫化氫等有害物質,使海洋生物缺氧或中毒死亡。

4、有些赤潮的體內或代謝產物中含有生物毒素,能直接毒死魚、蝦、貝類等生物。

赤潮對人類健康的危害

有些赤潮生物分泌赤潮毒素,當魚、貝類處於有毒赤潮區域內,攝食這些有毒生物,雖不能被毒死,但生物毒素可在體內積累,其含量大大超過食用時人體可接受的水平。這些魚蝦、貝類如果不慎被人食用,就引起人體中毒,嚴重時可導致死亡。

由赤潮引發的赤潮毒素統稱貝毒,目前確定有10餘種貝毒其毒素比眼鏡蛇毒素高80倍,比一般的麻醉劑,如普魯卡因、可卡因還強10萬多倍。貝毒中毒症狀為:初期唇舌麻木,發展到四肢麻木,並伴有頭暈、惡心、胸悶、站立不穩、腹痛、嘔吐等,嚴重者出現昏迷,呼吸困難。赤潮毒素引起人體中毒事件在世界沿海地區時有發生。據統計,全世界因赤潮毒素的貝類中毒事件約300多起,死亡300多人。

生物防治:是利用有益生物或其他生物來抑制或消滅有害生物的一種防治方法。利用生態系統中各種生物之間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的生態學現象和某些生物學特性,以防治危害農業、倉儲、建築物和人群健康的生物的措施。

生物防治的主要方法有:利用天敵防治,利用作物對病蟲害的抗性防治,利用耕作方法防治,利用不育昆蟲和遺傳方法防治等。

赤潮的生物防治就是利用天敵防治。 利用天敵防治有害生物的方法,應用最為普遍。每種害蟲都有一種或幾種天敵,能有效地抑制有害生物的大量繁殖。這種抑製作用是生態系統反饋機制的重要組成部分。利用這一生態學現象,可以建立新的生物種群之間的平衡關系。

生物防治優勢:
1,以往是用如化學葯品來達到防治的目地,一些生物已經產生很強的抗葯性,許多害蟲的天敵也會因為生物的擴大作用而大量被殺滅,致使一些有害生物更大猖獗。
2,許多種化學農葯嚴重污染水體、大氣和土壤,並通過食物鏈進入人體,危害人群健康。利用生物防治病蟲害,就能有效地避免上述缺點,因而具有廣闊的發展前途。

❸ 赤潮的治理方法有哪些

赤潮是局部海域因浮游生物突發性地大量增殖和高密度聚集(幾百萬~幾千萬個赤潮生物/ml海水)而使海水變色發臭的異常現象。它是海洋嚴重污染的結果。赤潮的成因首先是攜帶大量無機營養鹽和有機物的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排入海洋所引起的海水富營養化,它是赤潮形成的物質基礎。

1.關於赤潮的治理方法,據報道已有多種,如工程物理方法、化學方法以及生物學的方法。物理法——粘土法是目前國際上公認的一種方法,即撒播粘土法。利用粘土微粒對赤潮生物的絮凝作用去除赤潮生物,撒播粘土濃度達到1000mg/L時,赤潮藻去除率可達到65%左右。有報道稱在小型實驗場去除率可達95%~99%。20世紀80年代初,日本在鹿兒島海面上進行過具有一定規模撒播粘土治理赤潮的實驗。1996年韓國曾用6×104t粘土製劑治理100km2海域赤潮。

2.化學除藻法是利用化學葯劑對藻類細胞產生的破壞和抑制生物活性的方法進行殺滅控制赤潮生物,具有見效快的特點。最早使用的化學葯劑是CuSO4,易溶於水,在使用過程中極易造成局部濃度過高而危害漁業,同時在海水的波動下遷移轉化太快,葯效的持久性差,也易引起銅Cu的二次污染,有機化合物在淡水除藻中具有葯力持續時間長、對非赤潮生物影響小等優點,用有機化合物殺滅和去除赤潮生物也已有相關的報道。目前已有多種化學制劑用於赤潮生物治理的實驗研究:如硫酸銅和緩釋銅離子除藻劑、臭氧、二氧化氯以及新潔爾滅、碘伏、異噻唑啉酮等有機除藻劑。

3.生物學方法治理赤潮的辦法主要是有三個方面,一是以魚類控制藻類的生長;二是以水生高等植物控制水體富營養鹽以及藻類;三是以微生物來控制藻類的生長。其中由於微生物易於繁殖的特點,使得微生物控藻是生物控藻里最有前途的一種控藻方式。這些殺藻微生物主要包括細菌(溶藻細菌)、病毒(噬菌體)、原生動物、真菌和放線菌等五類。多數溶藻細菌能夠分泌細胞外物質,對宿主藻類起抑制或殺滅作用,因此通過溶藻細菌篩選高效、專一,能夠生物降解的殺藻物質是滅殺赤潮藻的一個新的研究方向。目前來說,比較現實的方法就是利用海洋微生物對赤潮藻的滅活作用,及其對藻類毒素的有效降解作用,可使海洋環境長期保持穩定的生態平衡,從而達到防治赤潮的目的。

❹ 解決赤潮和水華的方法

我國的科技工作者自20世紀70年代起就開展了對赤潮和「水華」的研究,並認為主要是污染水體富營養化引起的災害。近期,重點研究赤潮的有效預警、預測方法,有害赤潮的管理、減災和防治技術。對有害赤潮的治理,物理方法有隔離法、超聲波破碎法、電磁波處理技術等,化學方法有用除莠劑直接殺滅法、絮凝劑沉澱法、天然礦物絮凝法,生物方法有營養物質競爭法、生物捕食法、生物排斥技術等。其中天然礦物絮凝法己被實際應用並取得良好效果。對淡水藍藻「水華」的治理有與傳統的「控制藻類的經典生物操縱法」相對應的「利用鰱鱅控制『水華』的生物操縱法」,揭開了東湖藍藻「水華」消失16年之謎。這一新的生物操縱理論已經在長春南湖藍藻「水華」治理中取得顯著效果,在巢湖的圍隔試驗中也得到了驗證。在滇池藍藻「水華」污染控制技術研究中還開展底棲動物除藻技術、移動式富集湖面藍藻「水華」技術、氣浮捕集藍藻「水華」技術、藍藻「水華」機械收獲技術、藻水重力振動分離技術、分離和篩選溶藻菌株和噬藻體的滅藻技術、克藻植物――浮葉植物的培育技術等。
無論是赤潮還是「水華」,發展到如此嚴重地步,再一次向人們發出警告。再不治理水污染,中國人民將連水都沒有喝的,這絕不是危言聳聽。因此,必須制定切實可行的辦法,加強對工農業廢水排放的管理力度,提高城市生活污水的處理能力,解決水產養殖的自身污染,減緩水體的富營養化,並力求逆向演替(即從富營養轉為中營養和貧營養)。所有這些治理措施的實現,其核心是科學管理和法制管理。要制定一系列的法規,使地方保護主義無處藏身,絕不允許再出現像「長江江心排污」的所謂「先進技術」,已經實施江心排污的也應取締。人的生存權利應受到法律保護,任何人不得破壞他人的生存權利,凡侵犯他人的生存權利者部應當繩之以法。
O(∩_∩)O~

❺ 防止海洋污染的措施有哪些

1、防止、減輕和控制海上養殖污染

海水養殖主要位於水交換能力較差的淺海灘塗和內灣水域,養殖自身污染已引起局部水域環境惡化。

建立海上養殖區環境管理制度和標准,編制海域養殖區域規劃,合理控制海域養殖密度和面積,建立各種清潔養殖模式,控制養殖業葯物投放,通過實施各種養殖水域的生態修復工程和示範,改善被污染和正在被污染的水產養殖環境,減輕或控制海域養殖業引起的海域環境污染。

2、防止和控制沿海城市污染物污染海域環境

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沿海城市發展迅速,對沿岸海域環境壓力加劇。對此,中國政府採取有力措施防止、減輕和控制沿海城市污染沿岸海域環境,調整不合理的城鎮規劃,加強城鎮綠化和城鎮沿岸海防林建設,保護濱海濕地。

加快沿海城鎮污水收集管網和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的建設,增加城鎮污水收集和處理能力,提高城鎮污水處理設施脫氮和脫磷能力,沿海城市環境污染防治能力進一步加強。

3、防止、減輕和控制沿海農業污染物污染海域環境

一些沿海省、市結合生態省、生態市建設,積極發展生態農業,控制土壤侵蝕,綜合應用減少化肥、農葯徑流的技術體系,減少農業面源污染負荷。

嚴格控制環境敏感海域的陸地匯水區畜禽養殖密度、規模,建立養殖場集中控制區,規范畜禽養殖場管理,有效處理養殖場污染物,嚴格執行廢物排放標准並限期達標。

(5)赤潮的治理措施擴展閱讀:

隨著社會發展,海洋污染問題日趨嚴重,已經成為「一個影響到世界各大洋的全球性環境問題」。海洋污染不僅破壞海洋生態景觀,造成視覺污染,還可能威脅航行安全,造成重大經濟損失,甚至影響海洋生態系統健康及人類健康安全。

各個國家應高度重視海洋環境污染的防治工作,採取一切措施防止、減輕和控制陸上活動和海上活動對海洋環境的污染損害。

❻ 為什麼赤潮近年經常出現與人類的活動有沒有關系人們採取了哪些方法去治理

我們需要先了解赤潮是什麼:
赤潮是在特定的環境條件下,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動物或細菌爆發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體變色的一種有害生態現象。
所以信息就是赤潮是一種水體生物大規模爆發導致的現象。
so,為什麼赤潮會爆發?
科學家們認為,赤潮是近岸海水受到有機物污染所致。當含有大量營養物質的生活污水、工業廢水(主要是食品、造紙和印染工業)和農業廢水流入海洋後,再加上海區的其他理化因素有利於生物的生長和繁殖時,赤潮生物便會急劇繁殖起來,便形成赤潮。
有的國家已嚴格控制污水和污染物的入海量,取得比較明顯的效果。主要是利用化學葯物(硫酸銅)殺滅赤潮生物;採用網具捕撈或者隔離赤潮生物;有的正在實驗以蟲治蟲的辦法,繁殖棱足類及二枚貝來捕食赤潮生物等等。。。
在防範赤潮工作方面,有些國家正在建立赤潮防治和監測監視系統,對有跡象出現赤潮的海區,進行連續的跟蹤監測,及時掌握引發赤潮環境因素的消長動向,為預報赤潮的發生提供信息;對已發生赤潮的海區則採取必要的防範措施。

❼ 關於人造成的海洋類的災害

在人類所面臨的諸多自然災害中,那些源於海洋的災害稱為海洋災害。海洋災害主要有風暴潮、災害海浪、海冰、赤潮和海嘯五種。它們主要威脅海上及海岸帶,有些還危及自岸向陸廣大縱深地區的城鄉經濟及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

風暴潮是由台風、溫帶氣旋、冷鋒的強風作用和氣壓驟變等強烈的天氣系統引起的海面異常升降現象,又稱風暴增水或氣象海嘯。風暴潮是一種重力長波,周期從數小時至數天不等,介於地震海嘯和低頻的海洋潮汐之間,振幅(即風暴潮的潮高)一般數米,最大可達<2-3>千米。它是沿海地區的一種自然災害,它與相伴的狂風巨浪可釀成更大災害。通常把風暴潮分為溫帶氣旋引起的溫帶風暴潮(如中國北方海區)和熱帶風暴(台風)引起的熱帶暴潮(如中國東南沿海)兩類。

災害性海浪是海洋中由風產生的具有災害性破壞的波浪,其作用力每平方米可達30-40噸。 海冰指海洋上一切的冰,包括鹹水冰、河冰和冰山等。在冰情嚴重的區域或異常嚴寒的冬季往往出現嚴重的冰封現象,使沿海港口和航道封凍,給沿海經濟及人民生命財產安全造成危害。大陸冰川或陸架洋滑入海中後斷裂而成的巨大冰塊中,露出海面的高度在5米以上者稱為冰山號輪即是在北大西洋首航中撞上這種冰山而沉沒的。

赤潮是指海洋浮游生物在一定條件下暴發性繁殖引起海水變色的現象,它也是一種海洋污染現象。赤潮大多數發生在內海、河口、港灣或有升流的水域,尤其是暖流內灣水域。赤潮的顏色是由形成赤潮的優勢和不浮游生物種類的色素決定的。如夜光藻形成的赤潮呈紅色,而綠色鞭毛藻大量繁殖時卻呈綠色,硅藻往往呈褐色。赤潮實際上是各種色潮的統稱。赤潮可殺死海洋動物,危害甚大。 海嘯是由水下地震、火山爆發或水下塌陷和滑坡所激起的巨浪。破壞性地震海嘯發生的條件是:在地震構造運動中出現垂直運動;震源深度小於20-50千米;里氏震級要大於6.5而沒有海底變形的地震沖擊或海底彈性震動,可引起較弱的海嘯。水下核爆炸也能產生人造海嘯。海嘯對沿海地區的人、畜、樹木房屋建築、港灣主要發生在日本太平洋沿岸,太平洋的西部、南部和西南部,夏威夷群島和阿留申群島沿岸。盡管海嘯的危害巨大,但它形成的頻次有限,尤其在人們可以對它進行預以來,其所造成的危害已大為減低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