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檢查整治
A. 開展全國危化品儲存安全專項檢查整治,這是防患未然嗎
多災多難的2020年又迎來了一件令人痛惜的事件。前不久,黎巴嫩首都貝魯特發生爆炸,造成了巨大的財產人員損失,無數房屋一瞬間毀滅倒塌,許多生命也因此而消失。據調查原因稱該爆炸多是由於一個失誤的操作點燃了化學葯品導致的。所謂前車之鑒,後車之師。我們國家也迅速開展全國危化品的檢查,做好了檢查整治能夠把發生危險事件的概率降到最低,這就是防患未然。
希望所有從事危化品的相關人員都能夠嚴格按照相關規定和操作來進行。既是對自己生命的負責也是對整個國家和社會安全的負責。人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永遠不要心存僥幸心理。這樣,我們的社會才是一個穩定、和諧、平安發展的社會。最後再次對黎巴嫩首都這次爆炸事件表示惋惜和傷感,祝願他們能夠盡快恢復正常生活,願逝者安息,生者堅強。
B. 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包括哪些內容需要哪些資料
一、隱患排查治理的內容
1、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規章制度、規程標準的貫徹執行情況;
2、安全生產責任制建立及落實情況;
3、高危行業安全生產費用提取使用、安全生產風險抵押金交納等經濟政策的執行情況;
4、企業安全生產重要設施、裝備和關鍵設備、裝置的完好狀況及日常管理維護、保養情況,勞動防護用品的配備和使用情況;
5、危險性較大的特種設備和危險物品的存儲容器、運輸工具的完好狀況及檢測檢驗情況;
6、對存在較大危險因素的生產經營場所以及重點環節、部位重大危險源普查建檔、風險辨識、監控預警制度的建設及措施落實情況;
7、重大危險源普查、登記、建檔、申報和監督管理情況;
8、事故報告、處理及對有關責任人的責任追究情況;
9、安全基礎工作及教育培訓情況,特別是企業主要負責人、安全管理人員和特種作業人員的持證上崗情況和生產一線職工(包括農民工)的教育培訓情況,以及勞動組織、用工等情況;
10、應急預案制定、演練和應急救援物資、設備配備及維護情況;
11、新建、改建、擴建工程項目的安全「三同時」(安全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和使用)執行情況;
12、道路設計、建設、維護及交通安全設施設置等情況;
13、對企業周邊或作業過程中存在的易由自然災害引發事故災難的危險點排查、防範和治理情況等。
二、需要資料
1、安全隱患排查台賬;
2、整改通知書;
3、處罰通知書;
4、獎勵通知書;
5、整改驗收報告。
(2)安全檢查整治擴展閱讀
安全生產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暫行規定
第三章監督管理
第十九條安全監管監察部門應當指導、監督生產經營單位按照有關法律、法規、規章、標准和規程的要求,建立健全事故隱患排查治理等各項制度。
第二十條安全監管監察部門應當建立事故隱患排查治理監督檢查制度,定期組織對生產經營單位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情況開展監督檢查;應當加強對重點單位的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情況的監督檢查。
對檢查過程中發現的重大事故隱患,應當下達整改指令書,並建立信息管理台賬。必要時,報告同級人民政府並對重大事故隱患實行掛牌督辦。
安全監管監察部門應當配合有關部門做好對生產經營單位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情況開展的監督檢查,依法查處事故隱患排查治理的非法和違法行為及其責任者。
安全監管監察部門發現屬於其他有關部門職責范圍內的重大事故隱患的,應該及時將有關資料移送有管轄權的有關部門,並記錄備查。
第二十一條已經取得安全生產許可證的生產經營單位,在其被掛牌督辦的重大事故隱患治理結束前,安全監管監察部門應當加強監督檢查。必要時,可以提請原許可證頒發機關依法暫扣其安全生產許可證。
第二十二條安全監管監察部門應當會同有關部門把重大事故隱患整改納入重點行業領域的安全專項整治中加以治理,落實相應責任。
第二十三條對掛牌督辦並採取全部或者局部停產停業治理的重大事故隱患,安全監管監察部門收到生產經營單位恢復生產的申請報告後,應當在10日內進行現場審查。審查合格的,對事故隱患進行核銷,同意恢復生產經營;審查不合格的,依法責令改正或者下達停產整改指令。
對整改無望或者生產經營單位拒不執行整改指令的,依法實施行政處罰;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依法提請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按照國務院規定的許可權予以關閉。
第二十四條安全監管監察部門應當每季將本行政區域重大事故隱患的排查治理情況和統計分析表逐級報至省級安全監管監察部門備案。
省級安全監管監察部門應當每半年將本行政區域重大事故隱患的排查治理情況和統計分析表報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備案。
C. 安全檢查和隱患排查的區別是什麼
一、安全檢查:
企業的任何生產過程都會伴隨一定的不安全因素。為減少生產安全事故的發生,就必須預測可能發生事故的各種不安全因素(危險因素),針對這些不安全因素,制訂防範措施。而安全檢查及檢查所使用的安全檢查表就是發現不安全因素(危險因素)的手段和工具,是最基礎、最簡便的識別潛在不安全因素(潛在的危險因素)的方法之一。
安全檢查的內容:
1.檢查企業是否建立健全了安全生產組織和安全生產責任制,是否貫徹「五同時」(即在計劃、布置、檢查、總結、評比生產工作的同時,計劃、布置、檢查、總結、評比安全工作)、「三同時」(即在新建、擴建、改建工程項目時,與安全防範保護措施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驗收)對職工傷亡事故的調查服告和處理中是否堅持了「四不放過」(即找不出原因不放過、本人和職工群眾受不到教育不放過、沒有制訂整改防範措施不放過、整改措施沒進行效果評價不放過)的原則、企業各項規章制度(如安全培訓、教育制度、各級崗位責任制、各工種安全操作規程等)是否健全完善、是否嚴格執標企業安全技術措施經費資金有無保證等。
2.檢查企業生產作業現場環境及設備、物質(原材物料)的狀態,即查企業作業環境及勞動條件、生產設備及相應的安全防護設施是否符合安全標準的要求,如查各種設備、設施的安全運行和維修倩況,查原材料使用及有毒有害氣體、蒸汽、粉塵等引發安全事故的防範措施,查電氣、鍋爐、壓力容器、各種工業氣瓶的使用狀況,查物念族易燃、易爆、物料和有毒有害物料的貯存、運輸和使用情況,查個人防護用品的使用是否符合安全防護標准,以及通風、照明、安全通道、安全出口等作業環境、勞動條件是否符合相關安全防護的標准。
3.檢查企業作業職罩弊工是否有不安全行為,如作業職工是否按相關工種的安全操作規程操作,操作時的動作是否符合安全要求等。
從我國近50年來所發生的死亡事故統計資料來看,其中由於作業職工違反操作規程、誤操作和環境條件、設備。工具、附件、工藝流程有缺陷造成的傷亡事故占事故總數的60%以上,因此,安全檢查的重點應放在不安全的物質狀態(含機械設備、設施、使用的原材物料等)和人的不安全行為上,找出其不安全因素(危險因素),進行安全防範措施的整改。
二、隱患排查:
隱患排查是指生產經營單位按照本單位隱患排查制度組織相關人員排查本單位的事故隱患;對排查出的事故隱患進行登記,對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實施全覆蓋、全過程管理。
隱患排查治理標準是依據安全生產相關的法律、法規、規章、標准、規程和安全生產管理制度,結合生產經營單位的行業特點,摘錄出違反上述法律、法規、標准、規章等條款的,且在生產經營活動中存在可能導致事故發生的物的危險狀態、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管理上的缺陷,通過隱患列舉描述項實現對特定類型生產經營單位隱患的歸納。
隱患排查治理標準的核心內容:首先需要對隱患進行合理分類,分類既是對分散於眾多法律、法規、規章、標准、規程和安全生產管理制度中隱患描述項的歸納、提煉,又是隱患排查治理標准核心內容組織的關鍵。隱患分類既方便於生產經營單位開展隱患自查工作,又有利於生產經營單位的隱患分布進行統計分析。
相對於安全生產標准化評定標准而言,隱患排查治理標準是其內容的具體化,在安全生產標高基準化評定標准中,在隱患排查和治理方面只提出了基本要求和原則性規定,而在隱患排查治理標准中,隱患描述項更加詳實、細致、可操作性強。由此可見,隱患排查治理標準是安全生產標准化評定標準的進一步細化和深化,能夠為企業開展隱患自查工作提供詳細的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