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整改整治 » 河道整治用地和規劃

河道整治用地和規劃

發布時間: 2021-01-27 11:30:44

A. 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的第二章防洪規劃

第九條防洪規劃是指為防治某一流域、河段或者區域的洪澇災害而制定的總體部署,包括國家確定的重要江河、湖泊的流域防洪規劃,其他江河、河段、湖泊的防洪規劃以及區域防洪規劃。
防洪規劃應當服從所在流域、區域的綜合規劃;區域防洪規劃應當服從所在流域的流域防洪規劃。
防洪規劃是江河、湖泊治理和防洪工程設施建設的基本依據。
第十條國家確定的重要江河、湖泊的防洪規劃,由國務院水行政主管部門依據該江河、湖泊的流域綜合規劃,會同有關部門和有關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編制,報國務院批准。
其他江河、河段、湖泊的防洪規劃或者區域防洪規劃,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分別依據流域綜合規劃、區域綜合規劃,會同有關部門和有關地區編制,報本級人民政府批准,並報上一級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備案;跨省、自治區、直轄市的江河、河段、湖泊的防洪規劃由有關流域管理機構會同江河、河段、湖泊所在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有關主管部門擬定,分別經有關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審查提出意見後,報國務院水行政主管部門批准。
城市防洪規劃,由城市人民政府組織水行政主管部門、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依據流域防洪規劃、上一級人民政府區域防洪規劃編制,按照國務院規定的審批程序批准後納入城市總體規劃。
修改防洪規劃,應當報經原批准機關批准。
第十一條編制防洪規劃,應當遵循確保重點、兼顧一般,以及防汛和抗旱相結合、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結合的原則,充分考慮洪澇規律和上下游、左右岸的關系以及國民經濟對防洪的要求,並與國土規劃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相協調。
防洪規劃應當確定防護對象、治理目標和任務、防洪措施和實施方案,劃定洪泛區、蓄滯洪區和防洪保護區的范圍,規定蓄滯洪區的使用原則。
第十二條受風暴潮威脅的沿海地區的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把防禦風暴潮納入本地區的防洪規劃,加強海堤(海塘)、擋潮閘和沿海防護林等防禦風暴潮工程體系建設,監督建築物、構築物的設計和施工符合防禦風暴潮的需要。
第十三條山洪可能誘發山體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的地區以及其他山洪多發地區的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組織負責地質礦產管理工作的部門、水行政主管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對山體滑坡、崩塌和泥石流隱患進行全面調查,劃定重點防治區,採取防治措施。
城市、村鎮和其他居民點以及工廠、礦山、鐵路和公路干線的布局,應當避開山洪威脅;已經建在受山洪威脅的地方的,應當採取防禦措施。
第十四條平原、窪地、水網圩區、山谷、盆地等易澇地區的有關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制定除澇治澇規劃,組織有關部門、單位採取相應的治理措施,完善排水系統,發展耐澇農作物種類和品種,開展洪澇、乾旱、鹽鹼綜合治理。
城市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城區排澇管網、泵站的建設和管理。
第十五條國務院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會同有關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制定長江、黃河、珠江、遼河、淮河、海河入海河口的整治規劃。
在前款入海河口圍海造地,應當符合河口整治規劃。
第十六條防洪規劃確定的河道整治計劃用地和規劃建設的堤防用地范圍內的土地,經土地管理部門和水行政主管部門會同有關地區核定,報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按照國務院規定的許可權批准後,可以劃定為規劃保留區;該規劃保留區范圍內的土地涉及其他項目用地的,有關土地管理部門和水行政主管部門核定時,應當徵求有關部門的意見。
規劃保留區依照前款規定劃定後,應當公告。
前款規劃保留區內不得建設與防洪無關的工礦工程設施;在特殊情況下,國家工礦建設項目確需佔用前款規劃保留區內的土地的,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基本建設程序報請批准,並徵求有關水行政主管部門的意見。
防洪規劃確定的擴大或者開辟的人工排洪道用地范圍內的土地,經省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和水行政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有關地區核定,報省級以上人民政府按照國務院規定的許可權批准後,可以劃定為規劃保留區,適用前款規定。
第十七條在江河、湖泊上建設防洪工程和其他水工程、水電站等,應當符合防洪規劃的要求;水庫應當按照防洪規劃的要求留足防洪庫容。
前款規定的防洪工程和其他水工程、水電站的可行性研究報告按照國家規定的基本建設程序報請批准時,應當附具有關水行政主管部門簽署的符合防洪規劃要求的規劃同意書。

B. 河道多少米為河道範圍

河道管理范圍按以下規定劃定:

1、有堤防的河道,為堤防外坡腳線兩側外延八米至十五米范圍內;

2、無堤防的河道,為河道兩側上口線外延八米至二十五米范圍內;

3、防洪防潮海堤,為堤防內、外坡腳線外延每側三十米至五十米范圍內。

包括河道水域、沙洲、灘地、堤防、岸線等以及河道管理范圍外側因河道拓寬、整治、生態景觀、綠化等目的而規劃預留的河道控制保護范圍。

主要作用是控制水面積不被違法填堵,確保防汛安全。根據市、區水利行政部門批準的水利等河道規劃,遵循相關法律、法規和技術標准,對河道規劃用地范圍控制線的繪制。一般有五條線組成,有河口線,河道中心線和陸域控制線。

(2)河道整治用地和規劃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河道管理條例》

第二十條有堤防的河道,其管理范圍為兩岸堤防之間的水域、沙洲、灘地(包括可耕地)、行洪區,兩岸堤防及護堤地。無堤防的河道,其管理范圍根據歷史最高洪水位或者設計洪水位確定。河道的具體管理范圍,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負責劃定。

第二十一條

在河道管理范圍內,水域和土地的利用應當符合江河行洪、輸水和航運的要求;灘地的利用,應當由河道主管機關會同土地管理等有關部門制定規劃,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批准後實施。

第二十二條禁止損毀堤防、護岸、閘壩等水工程建築物和防汛設施、水文監測和測量設施、河岸地質監測設施以及通信照明等設施。在防汛搶險期間,無關人員和車輛不得上堤。因降雨雪等造成堤頂泥濘期間,禁止車輛通行,但防汛搶險車輛除外。

C. 水利河道治理工程需要土地審批嗎

河道景觀治理工程一般需要土地部門審批,因為河道管理線是藍線,不具備所有權;河道景觀治理工程要涉及到紅線范圍,需要規劃國土部門審批。

D. 什麼是河道安全范圍

包括河道水域、沙洲、灘地、堤防、岸線等以及河道管理范圍外側因河道拓內寬、整治容、生態景觀、綠化等目的而規劃預留的河道控制保護范圍。

主要作用是控制水面積不被違法填堵,確保防汛安全。根據市、區水利行政部門批準的水利等河道規劃,遵循相關法律、法規和技術標准,對河道規劃用地范圍控制線的繪制。一般有五條線組成,有河口線,河道中心線和陸域控制線。

(4)河道整治用地和規劃擴展閱讀

河道管理范圍

《中華人民共和國河道管理條例》中對河道管理范圍河道兩側具體的距離未明確,部分地方條例有明確劃分,如:《深圳經濟特區河道管理條例》中所稱的河道指流域面積大於1平方公里的自然水流。河道管理范圍按以下規定劃定:

1、有堤防的河道,為堤防外坡腳線兩側外延八米至十五米范圍內;

2、無堤防的河道,為河道兩側上口線外延八米至二十五米范圍內;

3、防洪防潮海堤,為堤防內、外坡腳線外延每側三十米至五十米范圍內。

E. 餘杭塘河的河道規劃

在《杭州市河道交通航運規劃》中指出杭州未來的水上公交線主要有9條,而其中有2條經過餘杭塘河,並且在《餘杭組團分區規劃》、《餘杭創新基地總體規劃》中也對水上巴士作了相應的規劃,將實現餘杭塘河與杭州主城區以及創新基地內部的貫通。近年來,由於餘杭塘河沿岸及周邊分布了不少諸如熱電廠、水泥廠、塑料廠等工業企業,對河道生態環境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和破壞。為此,區規劃分局已委託中國聯合工程公司正在抓緊編制《餘杭塘河綜合整治規劃》。同時,在組團分區規劃與創新基地總體規劃中對現狀沿岸周邊以污染型工業用地為主的用地分布作了調整,並對沿河兩岸的綠化要求作了規定。
2008年,航行在杭余線的船舶約96艘,1.9萬噸位。杭余線航道兩岸有碼頭18家,泊位點長3134米,泊位51個,船舶最大泊靠能力為300噸級。餘杭港埠主要出港貨物為非金屬礦石、石料,進港貨物為煤炭、黃沙、石膏及水泥廠用礦石等。是年9月,杭州市開通武林門至西溪(五常港)水上巴士。杭余線航道實施白天通行水上巴士、夜間通行貨船的管控通行方案。2009年7月1日起,杭余線航道禁止貨船通行,關停沿線餘杭組團18家碼頭。餘杭區政府補助常年在杭余線上航行的78艘貨物運輸船舶轉移經營。杭余線航道實現客貨船通行向客船通行過渡,成為水上旅遊專線。

F. 如何整治府南河

上個世紀末以來,我們國家、周邊地區的水環境普遍惡化,河流污染非常嚴重,為了控制污染,改善人居環境,裝飾城市,爭取成為衛生城市、文明城市、最佳人居城市、環保城市,全國各大城市都颳起了一次治河運動,嚴格的來說,就叫治河風。這股風有人說是從成都府南河開始颳起的。清華的一個教授,叫俞孔堅,用他的話來說,就是「我們的城市美化運動,更確切的是城市化妝運動,典型特徵是唯視覺形式美而設計,為參觀者而美,為城市決策者或者設計者的審美取向為美,強調展示性,以取得政績為動力」。 對府南河工程要一分為二,確實有好的地方,確實也有值得我們反思的地方。府南河第一期工程一共投資27億人民幣,主要為治理成都市中心區域府河與南河14公里河道。工程在1993年動工,1997年准時完工,完工後連續獲得「聯合國人居獎」(1998年)、「地方政府首創獎」、「最佳範例獎」三個獎項。一個工程能夠連續獲得三個獎,說明它確實有值得贊揚的地方,這是事實,但是值得關注的一點是治河是否成功的標準是水質,而府南河水質的整治並沒有達到理想效果,整治前地表水是5類水,整治過後還是5類水。(府南河水質狀況表參見PPT)我們國家地表水分5個標准,第一類是最好的,源頭水;第二類與第三類,也是靠近水源的,水質比較好;第四類,人的身體就不能接觸了;第五類是最差的。在整治前,成都市的地表水是五類水,甚至連五類水的標准都達不到,整治後還是這樣。南河也是這樣,整治前和整治後水質一樣,介於五類水與四類水之間,人的身體是不能接觸的。雖然我們花了很大力氣進行整治,但最關鍵的水質量問題並沒有得到很好地改善。結果河堤兩岸的確是做到了綠樹成蔭,河水卻總是清不起來,這個缺憾一直困擾著我們。這也引發了一個值得深入探討的問題:治理城市河流的合理有效的方法究竟是什麼?
隨著我們國家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們的水資源、水危機、水環境問題越來越突出,水資源短缺、水污染加劇,這些都是沒有辦法迴避的問題。那麼,回顧成都的治河經歷,結合成都市的治河經驗,探討成都的治河方法,把成都市府南河整治工程作為一個案例進行剖析,尋求合理的治河之道,是有意義的。
首先我們應了解府南河綜合整治工程是怎麼一回事。我現在大致給大家介紹一下府南河工程。府南河包括兩條河:府河與南河。府河在成都北邊,南河在成都南邊,包圍著成都。在1200年以前唐朝時,這兩條河都在成都的南邊,唐朝以後變為兩江環抱。當時的市長川西節度史高駢,為了保護城市安全,形成兩江環抱的格局,作為屏障,當時不叫府河與南河,叫郫江和檢江,水質非常清,水量充沛。馬可波羅到成都,在《馬可波羅游記》中寫道:「河水非常清,有許多魚,河寬達到800米,河裡有許多船,」人們根本不能想像有那麼漂亮的一條河,有人認為他吹牛撒謊。我們不能把馬可波羅的用語作為科學考察的標准,他可能有誇張,但他是一個非常可愛的旅行家,他向世界介紹了成都,向世界介紹了中國。許多人因為這本書才發現了東方。
那時,水質很好,但是隨著時間流逝,水質變糟糕了。特別是上個世紀70年代以後,府南河的水質急劇惡化,其主要原因,一方面是成都市規模擴大,城市人口膨脹,城市經濟發展,需水量成倍增加,污染廢棄物也成倍增加;另一方面是上游來水減少,府南河的水源來自岷江,由於岷江上游森林過度砍伐,致使水源涵養能力減弱,近60年來,岷江水量日益減少(都江堰岷江來水量變化情況表參見PPT)。岷江水的年徑流量從20世紀30年代的174億方到2002年的107億方,減少了40%左右,但是在來水減少的同時,農用灌溉水卻不斷地增加,都江堰灌溉面積從解放前灌溉兩三百萬畝土地,後來增加到了一千多萬畝,到了70年代以後,都江堰重新調配分水比例,成都市府南河到了冬季基本上就沒有水了,河流沒有了可以維持生態的基本流量,完全喪失了自凈能力,造成河流污染。造成這種環境水污染的情況有很多客觀原因,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人們環保意識薄弱,這不僅僅是指我們老百姓,還包括政府決策者。有一次,毛主席說:「我要站在天安門上,看到煙囪。」於是郭沫若老先生也湊熱鬧寫了一首詩,這首詩這樣說「一支支沖天的煙囪,像一支支畫筆,描繪著藍天。」所以環境意識的薄弱導致人們不懂得要把人類的活動限制在自然容量的允許范圍內。我們確實取得了經濟發展的重大成就,但是同時也付出了破壞環境的沉重代價。
在府南河整治工程以前,也就是上個世紀80年代前,府南河主要存在哪些表面可以看到的問題呢? 1、水質惡化,污染嚴重,城區河道兩岸有650個排污口,平均每天向河裡排放污水60萬噸,特別到了冬季,河裡全是污水;2、河道淤塞,無法抵禦五年一次洪水(在合江亭水流量489立方米/秒),防洪能力不足。在解放以後,成都發生過13次洪水,平均5年發生一次。最嚴重的一次是1981年7月13日,那一天死了107人;3、兩岸房屋破敗、環境臟亂。兩岸住了10萬居民,居住環境非常惡劣。滋生著疾病、貧窮、犯罪,引起了社會的不安定。有小學生給市長寫信,新華社在內刊里發表通訊,說成都市錦江污染嚴重,這種情況使得成都市政府決心整治府南河。這種情況使得成都市政府決心整治府南河。
我們開始整治的時候是在1992年,當時的府南河整治規劃設計原則還是非常正確的。一共三條,第一條是以根據城市發展總體規劃要求,強調綜合整治,以治水為核心,帶動城市基礎建設。第二個也是非常正確的,以建設生態城市為方向,改善兩河及沿岸的生態環境;第三點是,挖掘兩河文化傳統,突出地方特色。一方面是歷史文化傳統,一方面是地方特色。但是限於當時我們的經濟條件以及認識水平,盡管我們的規劃原則很正確,但是在實施當中打了很多折扣,沒有完全體現出來。
這項工程在規劃後,於1993年動工。計劃5年完成,我們准時的在1997年完成了。工程包括哪些內容呢?綜合整治有哪些內容呢?包括了六個方面:
第一,防洪工程,通過綜合整治工程,我們把五年一遇的防洪標准,提高到了200年一遇(1300立方米/秒)。第二,環保工程,原來的650個排污口,在第一期工程時,我們就堵了500多個,還剩105個,現在更少了。並且擴大污水處理廠,當時成都只有一個污水處理廠,原來每天可以處理10萬噸污水,通過工程提高到可以處理40萬噸污水,到現在成都的這個污水處理廠每天可以處理90萬噸污水。第三,安居工程,因為工程需要,我們必須節省用地,必須拆遷。過去拆遷是非常困難的,但是我們府南河工程的優點,把拆遷工程變成了安居工程,老百姓都非常自覺,我們新建了24個新小區,搬遷10萬人,人均居住面積提高1.4倍。原來河邊居住環境非常糟糕,現在他們住進了套房,有衛生間、廚房,這個就體現了聯合國的一個人居原則「人人都有適當的住房」。解決了十萬人的住房問題,也就是解決了社會公正。第四,市政管網工程,我們在河兩岸修了路,修了排水管道,埋設了電、氣、通訊等地下管線,增加城市的服務能力。第五,綠化工程,我們在河兩岸開辟了23多萬平方公里的綠化帶,修了19個開放性公園,不需要買門票,大家都可以進去,這裡面最著名的就是活水公園,可能很多同學都去過,它完全改變了我們傳統的造園手法,使公園具有了教育功能。第六個,文化工程,我們以水為依託,以成都市的主要文化為內容,以雕塑為主要手段,形成了府南河文化圈,個人認為這方面做得很不夠。
1997年底府南河綜合整治第一期工程(包括六個子工程)准時完工,完工以後,確實美化了城市環境,改善了周邊十萬居民的居住環境,消除了水災隱患,兩岸的地價房產也升值了,老百姓確實參加並監督了這個工程的實施過程,增強了市民的環保意識和家園感,熱愛成都之情油然而生,大家都說成都變得很漂亮,所以它取得了明顯的環境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正因如此,聯合國才會給我們頒這個「人居獎」。
府南河工程好的經驗在哪兒呢?我認為,府南河的工程技術上沒有特殊之處,是常規的河道工程,所以它的成就並不歸功於技術與工程,而應該歸功於出色的工程組織管理,例如宣傳動員十分到位,把政府目標和市民的願望緊密結合等。當時的常任副市長王少雄,代表成都市到聯合國去介紹成都府南河工程經驗和留給我們的啟示,提出了府南河的模式。府南河模式是什麼呢?他說:「一個發展中國家,在一個欠發達的地區,只要結合實際、科學規劃、動員人民群眾參加,通過自身的努力,是可以實現城市可持續發展的。」中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成都是一個欠發達的地區。府南河模式的要點有以下幾點:一個是用可持續發展指導規劃與建設,第二,抓好成都的整體規劃;第三,充分發揮夥伴的作用,要發動群眾,把政府的目標和群眾的利益結合起來,徵集專家的意見,爭取社會各界的支持,「要把政府的目標和市民的意願結合在一起,調動社會各個階層的建設積極性,掃除建設工程的各個障礙。」這一點我們做得非常突出,包括拆遷,在一年以內搬光,說明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第四,政府工程和宣傳工作非常到位,同開發方合作,用一種正確的方法進行管理,多渠道籌集資金,就能把這個工程搞成功。
工程雖然搞成功了,但是水質並沒有得到很好地改善。當時社會上就有一些比較極端的看法,表示非常遺憾,有人說:「你們是建設了一條非常豪華的臭水溝。」 我是參加建設府南河的,聽著心裡都很不舒服,但是我仔細想了想以後,認為府南河工程確實存在著缺陷。一方面,我們要肯定成績;另一方面,我們確實不能迴避問題,然後再考慮應該怎麼辦。存在這些問題的原因:一方面是因為剛剛提到的,成都市的經濟能力有限;另一方面,是我們那個時候的認識水平局限。下面,我談談自己的看法,談談府南河工程的一些缺陷,一些我覺得做得不夠的地方,這是個人看法,不一定正確,大家可以討論。
府南河實現生態目標的主要措施是截污和河岸綠化,這兩項措施當然是必要的,但顯然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方法。我們對污染源沒有好好地研究,所以不能從根本上來解決我們府南河的污染問題。府南河整治工程提出明確的指導原則是「改善兩岸的生態環境,構成以水為核心的兩河生態圈.」也就是說,最重要的是「生態」。那麼,涉及生態主題的有哪些工程措施呢?把河流中的污水除掉,把河兩岸綠化起來,這兩項措施是很必要的,但也是很不全面的。而且有些工程措施完全違背了生態理念,最明顯的是,我們將河岸做了渠化硬化,兩岸用水泥砌了河岸,南河的上游干河不僅砌了水泥岸,河底還澆築了混凝土,河底甚至可以開汽車,當時是為了防止沖刷,另一個原因是為了疏導方便。現在看來,這項設計是很不恰當的。而且我們在城區14公里的河段上修了7座橡膠壩,平均兩公里一座,當時考慮的是,冬季斷水時,可以用水壩抬高水位,使得城裡可以有一些水。但是這樣導致府南河的自然形態完全破壞了,這顯然也是不符合生態要求的。它產生的負面影響是什麼呢?第一,水的循環系統被破壞了,水生生物失去了棲息地,河的自潔能力減弱了,人們就以為水污染加劇了。第二,河兩岸變得僵直,非常整齊的河岸,不再彎彎曲曲,改變了水文特徵,降低了保水和蓄洪的能力。第三,高高的河岸,拉開了人與水之間親近的距離,修了河以後反而把人與水之間的距離拉開了。這里我可以說一個真實的笑話,府南河修好以後,有人在此跳水自殺,於是我們的工作人員就跳下去救她/他,不但人沒有救上來,跳下去救人的工作人員也死了,為什麼呢?因為河岸太直了,根本沒有可以攀爬的地方。人一下去,就只能死路一條。於是,當時我們府南河指揮部召開了一次會,請了很多專家來討論「怎樣才能使跳入府南河的人能夠爬上來?」這是一個很滑稽的題目,大家提了很多很多方案,中間有個方案給我印象特別深。有人提出來,應該在河道兩邊,每隔20米掛一個救生圈,14公里長我們就需要買1400個救生圈。上帝保佑,沒有執行這個方案。大家想一想,外地人看到了,會認為成都是個自殺者的天堂,都到這兒來死了。
為什麼要搞河流渠化硬化?主要是兩個問題,一個是成都土地非常昂貴,河流太寬沒有那麼多土地。第二個原因是防洪的要求,河岸必須禁得住河水沖刷。這就是成都市河流渠化硬化的主要原因,或者說是主要借口。這是城裡面的借口,現在聽說農村也想把他們的河流搞成這樣,就是柏條河,一會兒會有另一個專家來說這個事情。如果我們的規劃設計者可以把生態因素放在首要位置的話,即使在城市的中心,也可以把河流變得生動活潑的。假設我們換一種思路,把河堤做成綠化帶,讓河堤可以在200年一遇的洪水中淹一下也是可以的,而不是象現在大部分的時間里,府南河兩岸都是15米高的兩堵牆。河岸應該具有在短期內的淹沒能力,這是很正常的。假設按照這種思路,我們就不需要按照高水位來設計河岸,我們可以按照常規水位或者低水位來設計。另一點就是因為土地太寶貴了,所以整個河段做成了矩形,實際上府南河兩岸的綠地寬窄都是不一樣的,有些地方很窄,有些地方還是很寬的。只要當時我們的設計者能夠多花一點心思,河段中間的形式可以根據不同地理位置而變化,不用象現在這樣所有地方完全相同。那樣的話,就能做出非常精彩生動的河流,但是當時我們並沒有這樣做。還有河裡修壩的思路,當時是為了保證冬季河裡有水,結果因為水不流動,變成死水,在冬季發臭。怎樣才能提高河流的美學價值呢?有人說,河流中的水不在於它的多,而在於其動人的姿態。確實是這樣,水需要流動。
我想談到的第二點是,府南河工程在工程技術上的缺陷。府南河治理河水污染的工程措施主要是在河岸兩側埋排水管道,以免向河裡直接排污,再通過城市排水管把污水輸往污水廠進行處理,達標排放,這種工程措施是十分必要的,但是事實證明有著明顯局限性,不能根本解決問題。
1993年以前,府南河城區段共有650個排污口,通過第一期整治工程到1997年初還剩105個;97年後截污繼續進行,到2001年9月檢查,還有59個排污口;2004年3月再檢查,只發現6個排污口,應該說經過反復截污,成都城區大部分污水已經截除,但河水還是清不起來,整治工程開始時向市民許諾的還兩江清水沒有兌現,原本以為通過以上的截污工程措施,府南河的水質會得到改善,但是卻沒有實現。說明我們對治理河流污染的認識是很不全面的,對污染源沒有深入研究,可見工程措施帶有非常大的盲目性。雖然已經花了100多個億了,但是水質仍然沒有改善。前不久,市長看到水還那麼臟,用四個字來形容自己的心情:「無地自容!」

G. 什麼是用地紅線,用地藍線兩者有什麼區別

用地紅線和用地藍線有3點不同:

一、兩者的概述不同:

1、用地紅線的概述:用地紅線是圍起某個地塊的一些坐標點連成的線,紅線內土地面積就是取得使用權的用地范圍,是各類建築工程項目用地的使用權屬范圍的邊界線。

2、用地藍線的概述:用地藍線是城市規劃術語,指城市規劃確定的河流、湖泊、水庫、渠道、人工濕地、滯洪區等城市河流水系和水源工程的保護與控制的地域界線,以及因河道整治、河道綠化、河道生態景觀建設等需要而劃定的規劃保留區。

二、兩者的用途不同:

1、用地紅線的用途:如果建築遠離城市或道路,建築豎向(不包括地上一層)可以不受道路紅線和建築紅線的約束,建築可以做成倒錐形的結構,下小上大的形式,是解決用地面積緊張的一種方法。

2、用地藍線的用途:規劃藍線一般稱河道藍線,根據河道性質的不同,城市河道的藍線控制也不一樣。一般稱河道藍線,即城市各級河、渠道用地規劃控制線,包括河道水體的寬度、兩側綠化帶以及清淤路。

三、兩者的規定不同:

1、用地紅線的規定:只要是在所屬用地紅線內的施工,都不受外界的影響(噪音、粉塵方面的污染除外)。

2、用地藍線的規定:規劃藍線一般稱河道藍線,根據河道性質的不同,城市河道的藍線控制也不一樣。在繪制規劃圖時,應包含水線和岸線,水線因季節變化而變化,應以岸線為准。

H. 昆明市河道管理條例的第三章 規劃與治理

第十二條 水行政主管部門、滇池行政主管部門、城鄉規劃行政管理部門應當組織編制流域綜合規劃、區域綜合規劃、防洪規劃、水系規劃等河道規劃,報同級人民政府批准後公布實施。
河道的治理、保護以及涉及河道的各類工程方案應當符合河道規劃控制線要求。
有關部門編制或者修改其他規劃涉及河道的,應當事先徵求同級水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滇池行政主管部門的意見。
第十三條 河道規劃控制線范圍內的土地,經國土資源、城鄉規劃和水行政主管部門核定,報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後,劃定為規劃控制區,並予以公告。
第十四條 水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滇池行政主管部門根據河道的功能定位,按照河道規劃和國家規定的防洪、排澇、環境保護標准以及有關技術規范,制定河道治理計劃,經同級人民政府批准後實施。經批準的河道治理計劃需要修改的,應當按照編製程序報經原批准機關批准。
跨行政區域的河道治理,由上一級水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滇池行政主管部門按照河道治理的統一標准,做好有關組織、協調和指導工作。
第十五條 河道治理計劃應當包括雨污分流、截污導流、防洪排澇、清淤保潔、工程防護、生態修復及保護等基本內容,明確責任單位和任務分工。
出入滇池河道的治理計劃,除前款規定內容外,還應當包括再生水利用、兩岸拆遷、臨河空間開辟、架橋修路、道路通達、綠化美化、濕地建設、環境凈化、配套設施建設等內容。
第十六條 河道治理過程中應當注重保護、恢復河道及其周邊的生態環境和歷史人文景觀。河道治理選用的材料應當符合國家環保標准。
出入滇池河道的治理,除遵守前款規定外,還應當符合下列要求:
(一)建設沿岸片區和城鄉乾渠的截污、污水處理、再生水利用等基礎設施,做到污水無害化,再生水資源化;
(二)建設濱水遊憩林蔭帶,做到因地制宜、適地適樹;
(三)河道兩側管、線入地;
(四)禁止在河道兩側各200米范圍內養殖畜禽。
第十七條 河道治理需要佔用土地的,由當地人民政府協調解決,並依法辦理用地手續。河道治理完成後所增加的土地,除依法辦理用地手續外,還應當按照有關規劃安排使用。
第十八條 水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滇池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根據保障生活、生產和生態環境用水的需要,制定和實施水量調度方案,調節河道生態所需要的水量,提高自然凈化能力,改善水環境。
第十九條 水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滇池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對責任單位治理情況進行考核,並向社會公布;責任單位未按照要求落實的,向社會公開承諾定期整改

I. 如何做好中小河流生態治理

1、概述
隨著社會工業化的不斷發展,城鎮化建設的深入,用自己的方式改變著氣候和環境,隨著全球氣候的逐漸升溫,植被的逐漸減少,暴雨和洪澇災害發生率逐年上升。這些年來,我國的防汛建設主要集中在大江大河上,建立洪澇災害預警系統,完善防洪指揮機制,提高水庫堤壩的防洪能力。雖然這樣,但是仍然有一些地區不斷發生洪澇災害,造成大量的人員和財產損失。這些問題主要是因為中小型河流洪澇災害所造成的,隨著這樣的事情不斷發生,政府也應該把目光轉移到中小型河流上。要治理中小河流洪澇災害,必須首先了解成因,他的主要原因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中小河流流域氣候條件變化快,缺乏監測設備,沒有預測技術,人員投入少,能力不足,防洪難度大。
二是中小河流地質地貌情況復雜,洪水同時伴隨著泥石流產生。
三是中小河流治理的資金投入不足。
四是為了追求眼前的經濟利益,一些地區盲目開發、亂采礦石、攔河設障、擠占河道。
五是防洪標准低。為了節約資金,防洪標准一般是三到五年一遇的洪水,防洪能力不足,遇到一些極端情況,就容易發生水災。

2、生態護坡所面臨的問題
2.1相關問題及產生原因
由於我國當前城市用地緊張,而人們喜歡依山伴水的生活環境,所以一些城市的河道邊水地帶不斷被侵佔,水面面積越來越小,河流寬度越來越窄,為了泄洪的需要,將河道挖深,取直,這樣的結果,使得對護河岸堤的建築強度要求越來越高,建設的費用越來越大,但是破壞了河道兩邊的生態環境,其生態功能逐漸減退,河道成了專門的泄洪通道,失去了河道兩邊景觀休閑和娛樂的功能。雖然為了改變這種狀況,我國部分地區在防洪和河流治理工程中,採用了一些新材料,新技術和新的設計思路,比如採用生態型護坡技術,堤防綠化措施等,嘗試還原河流域的生態環境,但是遇到了很多問題。現在的情況是從水利主管部門到具體的設計人員,在很多問題的認識上比較片面,思想高度不夠,模糊不清,缺乏系統的理論知識學習和相應技術的應用指導,由於實際設計時時間緊任務重,設計資料不全面,沒有相關領域的生物資料,使水文地質勘探資料都不齊全,在這種情況下,人往往習慣用傳統的方法對中小河流進行治理,在繁重的工作壓力下,設計思路有很大的局限性,沒有採用新材料新工藝的設計思路方法,並且在設計和施工過程中缺乏相關的依據和標准,在河流整治全過程中缺乏科學性和規范性。
2.2解決方式
在當前的經濟環境形勢下,面對現有問題,在解決城市河道的治理問題時,區域市政的規劃相結合,還需要相關的政策扶持,進行退地還河工作,拆除原有的視覺單調、生硬、熱島效應明顯的渠道護岸,使用生態護坡建設技術,盡量還原原有的天然河道,創造適宜水生物生長把生態環境,提高河流的自凈能力,維護河道的生態平衡,這樣才能實現河道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我們現在投入人力物力,不是修建一條條規模不同的臭水溝,而是要建造一個適宜人居住的河岸環境。因此,生態護坡技術的創新與研發,應該不斷進行,努力提高,需建立一個適合實際操作的,完善的科學體系。

3、生態護坡的設計要點
一是具有較大的孔隙率,護岸上能夠生長植物,可以為生物提供棲息場所,並且可以藉助植物的作用來增加堤岸結構的穩定性;
二是地下水與河水能夠自由溝通,能夠實現物質、養分、能量的交流,促進水汽的循環;
三是造價較低,不需要長期的維護管理,具有自我修復的能力;
四是護岸材料柔性化,適應曲折的河岸線型。復式斷面在常水位以下部分可以採用矩形或者梯形斷面,既解決了常水位時親水性的要求,又滿足了洪水位時泄洪的要求。
人類活動較少的區域,在滿足河道功能的前提下,應減少人工治理的痕跡,盡量保持天然河道面貌,使原有的生態系統不被破壞。所以在河道斷面的選擇上,應盡可能保持天然河道斷面,在保持天然河道斷面有困難時,按復式斷面、梯形斷面、矩形斷面的順序進行選擇。在河道治理的過程中,也應該避免斷面的單一化。不同的過水斷面能使水流速度產生變化,增加曝氣作用,從而加大水體中的含氧量,有利於改善生物的生存環境。例如在淺灘的生境中,光熱條件優越,適於形成濕地,以供鳥類、兩棲動物和昆蟲棲息。積水窪地中,魚類和各類軟體動物豐富,它們是肉食性候鳥的食物來源,鳥糞和魚類肥土又能促進水生植物生長,水生植物又是植食鳥類的食物,從而形成了有利於鳥類生長的食物鏈。深潭的生境中,由於水溫、陽光輻射、食物和含氧量隨水深變化,所以容易形成水生物群落的分層現象。
4、幾種生態護坡的設計方法
方法一,液壓噴播植草護坡。這種方法是將槽子,改良劑,肥料,紙漿和粘合劑按照一定比例混合,配水攪拌均勻後,通過液壓噴射到邊坡坡面,這樣就可以完成跖草施工工作,其優點是施工速度快,操作方法簡單,兩個月後就能實現綠化功能,適用范圍廣,防護效果好,但不適用於靠近水的地方,只適用於護坡的背水面防護工作;方法二,人工種草護坡,就是使用人工的方法在播面簡單播撒的一種傳統方式,這種方法的草種播撒不均勻,天氣對其影響較大,近年來已經很少使用了;
方法三,客土植生植被護坡,將保水劑,粘合劑,抗蒸發劑,植物纖維,復合肥料和腐殖土經過專業機械混合,形成一定厚度的客土,然後將選好的種子噴灑到客土中。利用這種方法,土壤與坡面結合牢固,普通的透氣性好,機械化程度高,工期短,植被保護效果好,基本不需要維護,根據地質和氣候條件進行優化配置,但同樣只是用於背水面。
方法四,蜂巢式網格紙草護坡,這種方法是在整理好的邊坡坡面上,利用混凝土框架磚,平鋪成正六邊形網格,在網格內,填充種植土,然後再種草或者是鋪設草坪一種防護措施,其優點是受力結構合理,可以有效分散潑面雨水徑流,防止破廟沖刷,施工簡單,外觀整潔,美觀大方,但同時造價比較高,故土效果方面不是很好。以上的幾種方法,在使用選擇方面應該與當地的情況相結合,選用哪種方法,需要根據當地的經濟條件和自然環境條件確定,不能一概而論,充分調查,廣泛取證,才能選擇最適合當地的方法。
5結束語
在滿足防禦洪澇災害的前提下,保護和創造良好的生物生存環境,建造適宜人類生存的自然景觀,再考慮到安全性強度和耐久性的同時,充分考慮生態環境的效果,把過去的由混凝土組成的人工建築河堤,改造為由水系和土體以及植物互相聯系,適宜生物生長的,自然狀態的生態護坡,現在城市河流治理的一個發展趨勢。生態護坡建設技術,是一個集環境科學,生物科學,現代水利工程學,美學和生態學等學科的一體性的工程。推廣生態型護坡的新思路、新材料、新工藝,建設一個綠色環繞,水質清澈,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學校環境,是我們這一代水利人不可推卸的責任。

J. 河道兩邊多長算國有土地

各省根據各地實際制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河道管理條例》實施細則中有明確規定。如《山東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河道管理條例>辦法》
第十二條 城鎮、村莊建設和發展不得佔用河道灘地。城鎮、村莊規劃的臨河界限由河道主管機關會同城鎮規劃等有關部門根據下列標准劃定:
(一)有堤防的河道,在護堤地以外30至100米;
(二)無堤防的河段,在防洪水位線或岸線以外50至150米;
(三)已規劃展寬的河段,在規劃堤防護堤地以外25至50米。
城鎮規劃主管部門在編制和審查沿河城鎮、村莊的建設規劃時,應當按第四條規定的管理許可權事先徵求河道主管機關的意見。
第十三條 以河道為界的市(地)在河道兩岸外側各5公里之內,以河道為界的縣(市、區)在河道兩岸外側各3公里之內,以及跨市(地)、縣(市、區)的河道,未經有關各方達成協議或者上一級河道主管機關批准,禁止單方面修建排水、阻水、引水、蓄水工程以及河道整治工作。
第十四條 有堤防的河道,其管理范圍為兩岸堤防之間的水域、沙洲、灘地(包括可耕地)、行洪區、兩岸堤防及堤腳外側5至10米的護堤地;無堤防的河道其管理范圍根據歷史最高洪水位或者設計洪水位劃定。
河道具體管理范圍,按照河道管理許可權,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負責劃定。
第十五條 根據堤防的重要程度、堤基土質條件等,河道主管機關報經同級或上一級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在河道管理范圍的相連地域劃定50米至200米的堤防安全保護區。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