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整改整治 » 河道治理規劃

河道治理規劃

發布時間: 2021-01-27 06:46:58

Ⅰ 河道治理會給附近居民帶來什麼影響

施工期會有一些不利影響,比如底泥疏浚與堆存,工作時造成水體懸浮物增加等。施工完成後影響消失,對居民應該是有利的,做好解釋工作吧,我想居民應該接受。

Ⅱ 昆明市河道管理條例的第三章 規劃與治理

第十二條 水行政主管部門、滇池行政主管部門、城鄉規劃行政管理部門應當組織編制流域綜合規劃、區域綜合規劃、防洪規劃、水系規劃等河道規劃,報同級人民政府批准後公布實施。
河道的治理、保護以及涉及河道的各類工程方案應當符合河道規劃控制線要求。
有關部門編制或者修改其他規劃涉及河道的,應當事先徵求同級水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滇池行政主管部門的意見。
第十三條 河道規劃控制線范圍內的土地,經國土資源、城鄉規劃和水行政主管部門核定,報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後,劃定為規劃控制區,並予以公告。
第十四條 水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滇池行政主管部門根據河道的功能定位,按照河道規劃和國家規定的防洪、排澇、環境保護標准以及有關技術規范,制定河道治理計劃,經同級人民政府批准後實施。經批準的河道治理計劃需要修改的,應當按照編製程序報經原批准機關批准。
跨行政區域的河道治理,由上一級水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滇池行政主管部門按照河道治理的統一標准,做好有關組織、協調和指導工作。
第十五條 河道治理計劃應當包括雨污分流、截污導流、防洪排澇、清淤保潔、工程防護、生態修復及保護等基本內容,明確責任單位和任務分工。
出入滇池河道的治理計劃,除前款規定內容外,還應當包括再生水利用、兩岸拆遷、臨河空間開辟、架橋修路、道路通達、綠化美化、濕地建設、環境凈化、配套設施建設等內容。
第十六條 河道治理過程中應當注重保護、恢復河道及其周邊的生態環境和歷史人文景觀。河道治理選用的材料應當符合國家環保標准。
出入滇池河道的治理,除遵守前款規定外,還應當符合下列要求:
(一)建設沿岸片區和城鄉乾渠的截污、污水處理、再生水利用等基礎設施,做到污水無害化,再生水資源化;
(二)建設濱水遊憩林蔭帶,做到因地制宜、適地適樹;
(三)河道兩側管、線入地;
(四)禁止在河道兩側各200米范圍內養殖畜禽。
第十七條 河道治理需要佔用土地的,由當地人民政府協調解決,並依法辦理用地手續。河道治理完成後所增加的土地,除依法辦理用地手續外,還應當按照有關規劃安排使用。
第十八條 水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滇池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根據保障生活、生產和生態環境用水的需要,制定和實施水量調度方案,調節河道生態所需要的水量,提高自然凈化能力,改善水環境。
第十九條 水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滇池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對責任單位治理情況進行考核,並向社會公布;責任單位未按照要求落實的,向社會公開承諾定期整改

Ⅲ 河道治理工程是否需要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建築工程施工許可證

河道治理工程 還是建築工程啊 看是市政工程 還是水利工程咯

Ⅳ 如何做好城市河道治理 31

.城市河道存在的主要問題分析
城市河道作為整個城市微生態環境中最為重要的資源及環境載體,其整體質量差時會在很大程度上制約城市經濟、文化的健康發展。所以當前我國城市河道治理工程正在不斷向高標准邁進,以便於城市河道可以充分發揮出休閑、娛樂、景觀以及生態等功能。現階段城市規劃中由於沒有城市河道予以足夠的重視與了解,導致一些城市在建設過程中出現不同程度擠占河道現象,這不僅會導致整個城市河道空間規模不斷縮小,同時也導致一些城市河道的行洪能力難以滿足城市發展要求,再者,部分城市規劃過程中為了提高城市空間內土地資源的規模,出現了部分河道被填埋覆蓋的現象,導致很多地區城市河道水面面積不斷縮小。部分城市在發展中由於受到自身經濟實力的制約,導致其工業污水與生活污水的處理能力難以滿足地區發展要求,這也意味著這部分城市要將大量的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到城市河道中,這也是造成部分城市河道水質迅速惡化的根本原因。最後,大部分城市都存在人為干預城市河流生態環境的現象,這不僅會導致一些城市中天然河道在其規劃中不斷喪失,同時也會嚴重破壞城市河道中生物多樣性的條件,最終導致整個城市河道的生態系統無法發揮出其應有的功能。
2.城市河道治理中的具體措施
(1)河道斷面規劃。城市河道在運行過程中具有行洪排澇、引水灌溉以及生態景觀等多種功能,所以在城市河道治理過程中要根據其所具備的功能來合理選擇河道斷面形式。設計人員一般要根據河道過流能力的需求來進行斷面設計,並在這個基礎上結合河道槽蓄能力來對其進行優化設計,這樣才能為廣大城市居民設計出內容豐富、佔地空間合理的河道斷面。再者,本文認為,設計人員在城市河道斷面設計階段應堅持生態水利的理念,不僅要確定其行洪排澇與引水灌溉能力可以滿足區域的實際需求,同時也要通過合理的河道斷面設計來為廣大城市居民營造一個綠色景觀,所以防洪工程與景觀設計相結合是城市河道斷面規劃中的關鍵原則。
(2)生態護岸工程。設計人員在生態護岸工程設計階段不僅要考慮工程的安全性、耐久性因素,同時也要充分考慮其能否滿足城市河道生態多樣性的需求。所以本文提出,設計人員可以採用固土植物護岸、植被型生態混凝土護岸、土工材料復合種植基護岸等多種生態護岸工程技術以保護生態。本文所提出的集中生態護岸工程施工技術在實施階段強調植物和生態材料的應用,在植物選擇上一般會以刺槐林、沙棘林以及金銀花等根系發達的植物為主要選擇,尤其是土壤整體固化護岸技術在具體應用中具有工期短、施工靈活、土壤穩定、抵抗水利剪切等優勢性能,應用該種護岸技術不僅可以徹底解決水土流失問題,也可以對城市河道土質河岸坡面侵蝕等問題進行有效控制,所以設計人員一般要結合城市河道實際情況來選擇最佳的護岸技術以保障河道暢通。
3.利用生物技術恢復水質
現代城市發展中一些人將大量工業廢水、生活污水毫無節制地排放至城市河道中,進而導致大部分城市河道中都存在水體嚴重污染的現象,甚至造成部分城市河道開始出現發黑發臭的現象。該種情況下選擇使用物理方法或化學方法進行治理,不僅治理效果無法得到保障,同時也會導致整個城市河道出現二次污染。因此,本文認為,各地區應廣泛應用生物技術來對其水質進行恢復治理。現階段設計人員可以結合城市河道治理工程特點來選擇使用水生植物與微生物相結合的凈化方法:前者是利用不同生態類型水生植物的凈化能力及自然生長規律,通過建立漂浮、浮葉、沉水植物以及根系微生物等組成的人工復合生態系統來對水質進行凈化;在具體應用微生物凈化方法時主要是利用微生物自然降解功能,從而使整個城市河道水體通過應用該種技術。從而具備較強的自凈能力,可以對其水體內的有機污染物進行分解。
綜上所述,城市河道污染及規劃不合理對於城市微生態環境來說有著極其嚴重,的不良影響,所以工程參與各方應充分借鑒國內外相關領域的成功經驗與教訓,構建出一套實用性極強的工程技術體系,以確保城市河道治理工程的實施品質。

Ⅳ 河道治理基本原則有哪些

河道治理是根據河道的變化規律符合生態發展的要求,為治理河道進行的水利工程規劃提供依據.
治理的原則是全面規劃、綜合利用、因地制宜、分期施工。

Ⅵ 河道整治規劃的基本原則

主要是全面規劃、綜合利用;因勢利導、因地制宜;遠近結合、分期實施。全面規劃、綜合利用是統籌考慮各方面要求,妥善處理上下游、左右岸、各地區、各部門之間的關系,明確重點,兼顧一般,以達到綜合利用水資源的目的。因勢利導、因地制宜是具體分析本河段的特性及其演變規律,預測其發展趨勢,並總結本河段已往整治的經驗教訓,提出適合本河段的整治工程措施。遠近結合、分期實施是指規劃中需包括整治的遠景目標和近期要求,分清輕重緩急,有計劃地實施。

Ⅶ 河道如何清淤

清淤主要採用人工清理配合機械運卸的施工方法。

一、施工規劃:

計劃先施工河道,查看河底淤積嚴重程度,待工程量重新審核認定後再同時安排施工。

二、施工程序

填築圍堰 抽水------吸污泵吸淤泥至罐車運卸------人工清 理渣土(含垃圾、石塊)------ 吊運至岸上臨時堆放點------ 渣土車外運至卸土點 ------ 河底清淤測量驗收合格 ------ 進入下一分段施工

三、施工方法:

1、圍堰
每一分段施工長度初擬為200~300米左右,圍堰採用袋裝砂土疊築,迎水面鋪編織布(彩條布)防滲並用袋裝砂土壓蓋,袋裝砂土疊築時須做到排列密實、整齊。圍堰頂寬0.6米,兩側邊坡1:0.75,圍堰高度應比正常高水位高出0.5~1.0米。

2、抽水
採用Φ120污水泵日夜不停地抽水。

3、清理

圍堰內水抽干後,先用吸污泵將表層淤泥直接吸到罐車上,運至卸土點堆放;下部渣土(含垃圾、石塊)採用人工清理,然後吊運至岸上臨時堆放點利用渣土車外運至卸土點 堆放,對於局部工作場地允許的地方直接用反鏟挖掘機挖河底淤泥和渣土,渣土車裝運至卸土點。 每一分段的河底清理後,須經業主和監理測量驗收合格後方可進入下一分段的施工。

4、環境保護與市容衛生
施工中做好日常清潔工作,淤泥按指定地點棄放,不污染堆泥場的環境, 運輸渣土過程中,採取有效的措施,防止出現「滴、灑、漏」現象。

Ⅷ 城市河堤治理內容是什麼

1、城市河道治理的水利基本要素
從傳統水利角度來講,河道治理過程重點要關注水位、流速和雨水入河口高程3個因素,這3個因素直接影響河道治理的成敗。河道設計水位要依據城市防洪規劃和城市總體規劃來確定,同時,要使雨水入河口內頂高於設計水位。城市河流流速是河道設計的一個重要參數,一般城市河流流速不宜太快或太慢。河道水位與流速可以通過沿途閘壩進行調度控制。
2、城市河道斷面的選擇
不同河段的河道功能不同,可選擇的河道斷面有很多,如矩形斷面、梯形斷面、復式斷面等。由於城市用地緊張,因此河道的空間布局受到多重限制。採用矩形、梯形斷面設計可提高濱水地帶的土地利用率,但豐水期與枯水期水位波動大,且硬性護砌切斷了河流水體與河岸間的物質能量交流,景觀和生態效果上表現不佳。城市河道整治過程中的斷面選擇是區域景觀結構選擇的過程,構成景觀的要素數目、類型、大小、形狀和外貌特徵對生態客體的運動特徵產生直接或間接的影響,進而影響系統的整體功能。
河道斷面設計重點考察標准洪水的影響范圍,根據土地條件盡可能預留較寬的河道寬度,再根據河道基本的水量水位關系設計河道河槽和灘地分布比例,這樣不僅可滿足城市河道景觀設計的空間需求,而且可在極端天氣條件下起到緩沖作用,提高城市河道行洪能力。
3、城市河道景觀設計
城市河流是一個線性系統,要根據線性工程的特性和經濟可行原則,選擇適宜的設計尺度,其景觀設計的核心是基於生態原理引導城市河道與周邊生態系統良性運行,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力促進系統有機更新能力的再生、.設計策略上面,需要盡可能滿足多尺度多目標的景觀需求,了解區域居住者、辦公者、旅行者不同時期(如不同季節、不同天氣、不同時間點等)的需求差異。同時,設計者要用發展的角度思考自然系統自身的變化和發展過程,運用適宜的人工干預引導自然系統向著有利的方向發展。例如,河道在自然狀態下產生的水生生物群落和水陸兩棲生物群落,會逐漸演化成一個復雜的「水生一水陸兩棲一陸生」生態系統,考慮到系統發展帶來的景觀變化,應在設計階段做出科學合理的解決方案。
對河道濱水空問的規劃設計是當前城市景觀規劃的一個重要內容,同單一的水域治理不同,濱水空間規劃以生態理論為指導思想,將影響河道與濱河生態的所有問題(如防洪、堤岸、灘地、植被、水生生物等)加以考慮,制定綜合規劃,從而達到恢復水域生態穩定性的目的。
4、城市河道生態環境與景觀效益
河道生態恢復意味著河道及濱水地帶生態功能的恢復,能夠支撐河道生態系統的正常運行和衍生。一般來講,河流廊道的生態功能主要有棲息地功能、通道作用、過濾和屏障作用、源匯作用等、.在河道治理過程中,硬質襯砌形成的堤岸可認為是人工廊道,根據人工廊道的距離一效益分析,隨著距離的延長,其經濟效益逐漸降低,而自然廊道的環境效益會隨著距離的延長而逐漸提高。其中,存在一個平衡點,在這個長度條件下,人工廊道的經濟效益和自然廊道的環境效益大致相當。這反映了城市河道通過適度的人工干預,可以揚長避短,也可以解釋為適度的局部襯砌可以提高防洪效益,對區域公共與財產安全起到積極作用。
城市河道生態恢復設計時,在河道的重要部位需要通過人工措施進行加固,對保障經濟效益並發揮環境綜合效益是有積極作用的。景觀生態設計需要了解景觀元素之間的連通性,避免降低景觀多樣性與生物多樣性,考慮在影響生物群落的重點地段保留生境和廊道。在生態系統設計時,盡可能以本地植物為主,以降低外來物種入侵對生態系統的破壞作用。河床坡降設計應避免大跌水方案,充分考慮魚類洄遊和上下游雙向的物質、能量聯系。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