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整改整治 » 安徽淮河治理工程

安徽淮河治理工程

發布時間: 2021-01-25 21:04:17

❶ 安徽十年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溝通淮河和長江的水利工程是什麼

淠史杭工程

❷ 淮河治理的大事記

2011年06月-18日從抄安徽省水利廳了解到,襲淮河入江水道整治工程初步設計16日獲得水利部批復,將在今年汛後開工。這標志著我省新一輪淮河治理全面啟動。
淮河入江水道整治工程是國家加快淮河治理的重大項目之一,總投資31.2億元,工程主要任務是系統整治河道、加固堤防、改造病險建築物,使入江水道行洪能力全面達到1.2萬立方米每秒。

❸ 淮河為什麼這么難治理

(一)社會經濟、自然地理
淮河是我國七大江河之一,流域面積26.5萬km2 ,其中我省淮河流域面積6.53萬km2,涉及連雲港、徐州、淮安、宿遷、揚州、泰州、鹽城、南通、南京等9個市的54個縣(市、區)。據統計,2001年末共有耕地4948萬畝,人口4779萬人,2001年國內生產總值3907億元。淮河發源於河南省桐柏山區,流經洪澤湖入江或入海,幹流全長都是1000餘km ,王家壩以上為上游, 王家壩至洪澤湖三河閘為中游,洪澤湖三河閘以下為下游。我省淮河流域范圍:北至江蘇山東省界、西至江蘇安徽省界,東至黃海,南以通揚運河、如泰運河為界與長江流域相鄰。我省淮河流域被廢黃河分為兩部分:淮河下游區和沂沭泗區。
1、淮河下游區位於廢黃河以南,總流域面積18.7萬km2,在江蘇境內面積3.97萬km2,涉及淮安、揚州、泰州、宿遷、鹽城、南通、南京等7個市。該區承受淮河上中游15.8萬km2面積來水,匯集於我省洪澤湖,該湖總庫容135億 m3,洪水經調節後,分別由入江水道、蘇北灌溉總渠、淮沭新河-新沂河入江入海。由於洪澤湖湖底高程為10-11米,高出東部里下河地區4至8 m,成為「懸湖」,所以位於東岸的洪澤湖大堤就成了蘇北里下河地區極為重要的防洪屏障。洪澤湖大堤屬1級水工建築,保護人口2800萬人、耕地3000萬畝。經過多年治理,洪澤湖總排洪能力為13000 m3/s至16000m3/s,防洪標准50年一遇左右。主要泄洪河道為入江水道,設計流量12000 m3/s;次要泄洪道為淮沭新河-新沂河,當淮沂洪水不遭遇時分淮入沂設計流量3000 m3/s;還有蘇北灌溉總渠加廢黃河可泄洪1000 m3/s。目前入海水道工程已實施4年,其設計泄洪流量為2270 m3/s,2003年汛前具備泄洪條件,如泄量能達設計標准,則洪澤湖防洪標准可提高到百年一遇。
區內主要河道還有里運河、新通揚運河、通揚運河、通榆河、射陽河、黃沙港、斗龍港以及里下河腹部眾多大中型河道。由於蘇北灌溉總渠、里運河、老通揚運河均屬高水河道,受其包圍的里下河腹部地區排水困難,極易受澇。區內主要湖泊除洪澤湖外,還有高郵湖、邵伯湖串聯在淮河入江水道上,另有白馬湖和里下河腹部多個小型湖泊。
區內有中型水庫8座,總庫容3.17億立方米,小型水庫204 座,總庫容2.33億立方米。
2、沂沭泗區位於廢黃河以北,總流域面積7.8萬km2,在江蘇境內面積2.56萬km2,涉及徐州、連雲港、宿遷、鹽城、淮安等5個市。主要河流有沂、沭、泗、中運河、新沂河、新沭河。沂河、沭河皆發源於山東省沂蒙山區,平行南下。沂河在劉家道口附近,分為三支,東支經彭家道口閘分沂入沭河;西支經江風口閘由邳蒼分洪道入中運河;幹流洪水經港上入駱馬湖。沭河洪水及分沂入沭來水在大官莊分為兩支,東支經大官莊閘由新沭河入石樑河水庫;南支經人民勝利堰閘入老沭河,在新沂市口頭入新沂河。泗運河水系由南四湖、中運河及其入河支流組成。沂沭河上遊河道坡降大,洪水來得塊、來得猛,峰高量大,預見期短。沂沭泗洪水主要調蓄庫有南四湖、駱馬湖和石樑河水庫,主要入海河道為新沂河、新沭河。駱馬湖洪水主要由新沂河入海,石樑河水庫洪水由新沭河入海。駱馬湖調蓄庫容為11.5億立方米,遭遇10年一遇以上洪水時,將退守宿遷大控制和啟用黃墩湖滯洪區滯洪。該地區解放後先後發生了1957年、1974年大洪水,1957年黃墩湖被迫滯洪,1974年駱馬湖最高洪水位25.47米,新沂河超標准行洪6900立方米/秒,經淮沭新河分沂入淮流量1170每秒立方米。
我省沂沭泗流域內有大型水庫3座,總庫容9.33億立方米;中型水庫10座,總庫容2.58億立方米;小型水庫191 座,總庫容2.19億立方米。
(二)氣象水文
位於淮河下游的江蘇省地處亞熱帶和暖溫帶過度地帶,南北氣候差異較大,季風環流特徵明顯,春夏之交,暖濕氣流北上,冷暖氣團在江淮地區上空遭遇,常產生鋒面低壓和靜止鋒,形成連續陰雨,通稱梅雨;進入盛夏,由於太平洋熱帶高壓增強,多晴熱天氣,常發生局部暴雨;夏秋之際,受台風影響,常出現強度很大的台風暴雨。復雜多變的氣候條件,往往帶來災害性的、突發性的暴雨洪水。
根據 1956-2000年四十五年資料分析,全省多年平均年降雨為 800-1100 毫米,南部多於北部,沿海多於內陸,低山丘陵多於平原水網地區;年際變化情況比較大,如泰州站1931年降水量達1794 毫米,而1978年僅411.8毫米,大豐站1965年降水量高達2015.2毫米,而1958年只521.0毫米; 各地的最大與最小年降水量極值比在2.3-4.4之間,一般是北部大,南部小。各地梅雨量的年際變化更為懸殊,極值比里下河腹部和蘇北沿海墾區分別高達 31和53。在年內分配上經常出現春季嚴重乾旱少雨,忙於抗旱救災,而突然連降暴雨,洪澇成災;這充分說明淮河下游區降雨、徑流的時空分布變化很大,具有明顯的隨機性和不確定性。
流域性洪水、區域性洪水和小范圍局部洪水是由相應不同類型的暴雨所引發。該區暴雨發生時間主要集中在汛期6-9月。基本上可以分為兩大類,前期(6-7月上旬)為梅雨,後期為台風暴雨或雷暴雨。梅雨易引發流域性大水,台風暴雨易引發區域性大水,短歷時雷暴雨則造成小范圍局部洪水。
梅雨特點是降雨范圍廣、雨量大、雨期長,但降雨強度不大。一般梅雨期長23-24天、梅雨量230毫米左右。但個別年份梅雨期可長達48天(1996年)甚至65天(1896年),梅雨量高達870 毫米 (1991年),有的年份梅雨期只有 3天(1978年),梅雨量只有28毫米。近百年來淮河下游遭遇過4次流域性大洪水:1921、1931、1954、1991年,給本區造成深重的洪澇災害。
台風暴雨特點是相對降雨范圍小,歷時短,但暴雨強度大、破壞力強,是區域性洪水的主要原因,但一般不會引發流域性洪澇災害。風暴潮(台風、暴雨、高潮)災害性天氣在沿海地區發生機率較高。根據我省51年觀測資料統計,由於台風引發的日暴雨量超過300毫米的台風暴雨有 9次。時間多發生在8月份,暴雨量集中在24小時內,暴雨籠罩面積一般數千平方公里。
雷暴雨特點是歷時短、強度大、范圍小,出現機率多。它不會引發流域性或區域性大水,但對局部地區特別是城鎮,會突發性積水成災。在地域分布上,全區各地都曾發生過成災性短歷時強暴雨。
(三)歷史洪水
淮河下游襟江臨海,地勢低平,河道坡度平緩,洪水宣洩時間長,常發生上中游洪水與當地降雨相遭遇,洪澇夾擊、洪水出路不足。大水之年上游洪水下泄,形成三面高水壓境,下受海潮頂托的險惡水情,如再遇上當地狂風暴雨,往往成災。
淮河流域近代曾發生1931年、1954年、1991年等年份洪水。1931年洪水入湖洪峰流量19800m3/s,蔣壩最高水位16.25m(廢黃河零點,下同),出湖最大流量(中渡)11100 m3/s;1954年洪水入湖洪峰流量15800m3/s,蔣壩最高水位15.23m, 出湖最大流量三河閘10700 m3/s,高良澗閘802 m3/s,高郵湖最高水位9.38 m;1991年洪水入湖洪峰流量超過10000m3/s,蔣壩最高水位14.06m, 出湖最大流量三河閘8450 m3/s,分淮入沂流量達1140 m3/s。入江水道金湖最高水位11.69 m(超歷史),高郵湖最高水位9.22 m。1974年沂沭泗大水,由淮沭河分沂入淮流量達1170 m3/s。
流域內省轄市分市概況詳見附表。

二、淮河下游防汛重點及現有防洪工程體系

經過連續50年的治理,淮河流域興建了大量蓄洪、滯洪、泄洪、擋潮工程,使淮河洪水得到了初步控制。淮河下游防汛重點是三大項:洪澤湖大堤、入江水道、淮沭新河。主要防洪工程體系有蓄洪、泄洪、排水滯澇、擋潮工程體系。
(一)蓄洪工程體系-洪澤湖和水庫
1.洪澤湖
洪澤湖是淮河中下游巨型平原水庫、我國五大淡水湖之一,位於江蘇省淮安市西南部,水庫總庫容135億m3,正常蓄水位13.0米,汛限水位12.5米,濱湖圩區破圩蓄洪水位14.5米。目前洪澤湖的防洪標准僅達40-50年一遇,相當於1954年型洪水。洪澤湖及其周邊圩區對淮河下游洪水起著重要的蓄洪調洪作用。
防洪方面:根據《防洪標准》(GB50201-94)和《水利水電樞紐工程等級劃分及設計標准(平原、濱海部分)》(SDJ217-87),設計防洪標准應為300年一遇,設計洪水位16.0米,校核防洪標准2000年一遇,校核洪水位17.0米。洪澤湖最大防洪庫容為104億m3。淮河上中游15.8萬km2的洪水通過洪澤湖調蓄,排泄入江入海。洪澤湖的洪水出路主要有三條:一是入江水道,自三河閘至三江營全長158 km,設計泄洪能力為12000 m3/s,實際發生的最大行洪流量是1954年的10700 m3/s;二是蘇北灌溉總渠,自高良澗閘至扁擔港入黃海,全長168 km,設計泄洪流量800 m3/s,1975年實際最大行洪流量為1020 m3/s;三是分淮入沂,在淮河和沂河洪水不遭遇的情況下,自二河閘、淮沭新河至新沂河泄洪入海,設計分淮入沂流量3000m3/s,1991年分淮入沂流量達1140 m3/s。由於洪澤湖防洪標准較低,現正增闢入海水道,近期設計行洪流量2270 m3/s,2003年工程完成後洪澤湖的防洪標准可提高到100年一遇。
由於洪澤湖湖底高程為10-11 m,高出東部里下河地區4至8 m,成為「懸湖」,所以位於東岸的洪澤湖大堤就成了蘇北里下河地區極為重要的防洪屏障。洪澤湖大堤屬1級水工建築,歷來是治淮重點項目,根據大堤所處的重要地位,國務院明確在任何情況下都要確保洪澤湖大堤的絕對安全。經過50年的整修加固,洪澤湖大堤現狀為: 設計洪水位16.0m,校核洪水位17.0m,大堤堤頂高程18.0-19.7 m,頂寬一般為8 m,邊坡一 般為1:2-1:5。並於1976年唐山大地震後對其主要堤段背水坡加築20km長抗震平台。整個大堤北起淮陰縣碼頭鎮,南至盱眙縣張大庄,全長67.25 km,其中二河閘以北27 km,二河閘以南40.25 km。洪澤湖大堤上的主要建築物有:
①三河閘:位於洪澤縣蔣壩鎮淮河入江水道進口上,建成於1953年7月1日。共63孔,每孔凈寬10m、凈高6.2 m,總寬為697.75m,閘底板高程7.5m,弧形鋼閘門,2×7.5噸卷揚式起閉機.設計最大泄洪量12000 m3/s。設計洪水位16.0m,校核洪水位17.0m。三河閘1954年遭遇大洪水,最大泄量為10700 m3/s。該工程為大型1級建築物,目前江蘇省最大的水閘。該工程主要作用為排洪、蓄水、發電,它與二河閘、高良澗閘和洪澤湖大堤等工程一起形成防洪屏障,將淮河上游洪水安全泄入長江。工程建成以來,發揮了巨大效益。
②二河閘:位於洪澤縣順河鄉、洪澤湖大堤與蘇北灌溉總渠北堤之三角地帶,系淮河下游洪水泄入新沂河及渠北分洪的進洪口門。工程建成於1958年6月30日。共35孔,每孔凈寬10 m,凈高8.0 m,總寬為401.82 m。閘底板高程8.0 m。弧形鋼閘門,2×15噸手電筒兩用卷揚式啟閉機。為大2級建築物,按300年一遇設計,分淮入沂設計流量3000 m3/s。校核流量9000 m3/s。該閘設計校核水位同三河閘。該閘主要作用為防洪、灌溉。在淮沂洪水不遭遇的情況下,可分泄淮河洪水3000 m3/s經淮沭河、新沂河入海。最大泄洪流量9000 m3/s,其中5000 m3/s泄入渠北分洪區,確保里下河區安全。
③高良澗閘:位於洪澤縣高澗鎮,系洪澤湖控制工程之一。1952年6月建成。是蘇北灌溉總渠渠首,涵洞式進水閘,共16孔,每孔凈寬4.2 m、凈高4.0 m,總寬80 m,閘底板高程7.5 m. 鋼結構直升門,手電筒兩用卷揚式16噸啟閉機8台(每台起閉二孔)。設計泄洪流量800 m3/s。該閘主要作用為防洪、灌溉。
④周橋洞:解決洪澤縣約30萬畝農田自流灌溉。該洞箱式結構,2孔3×3 m,洞長56.05 m。設計流量33 m3/s。
⑤洪金洞:解決洪澤、金湖縣30餘萬畝農田自流灌溉。該洞為3孔,直徑3.15 m。
還有三河(蔣壩)船閘、堆頭涵洞等。
洪澤湖蓄洪工程體系存在主要問題:
(1)洪澤湖周邊滯洪區安全及預警設施建設尚未進行,實施蓄洪困難極大。
(2)洪澤湖大堤全線標准不一,大堤局部堤段堤身單薄、不密實,滲水、漏水、存在險工段;西順河、高澗段存在堤坡沖刷、護坡損毀現象;整個大堤碼頭鎮段尚有0.9 km未封閉;迎湖面防浪設施不全,現有的老石工牆仍存在錯牙、臌肚、裂縫現象;張福河船閘等8座小型建築物未加固。
2.水庫
我省淮河流域內有大型水庫3座,總庫容9.33億立方米,其中防洪庫容5.34億立方米;有中型水庫18座,總庫容5.75億立方米,其中防洪庫容3.28億立方米;小型水庫395 座,總庫容4.52億立方米,其中防洪庫容2.04億立方米。
大型水庫:①石樑河水庫。位於連雲港市東海縣北部,集水面積5573平方公里。總庫容5.31億立方米,其中防洪庫容3.23億立方米。②小塔山水庫。位於連雲港市贛榆縣西北部,集水面積386平方公里。總庫容2.82億立方米,其中防洪庫容1.46億立方米。③安峰山水庫。位於東海縣南部,集水面積175.6平方公里。總庫容1.20億立方米,其中防洪庫容0.95億立方米。
中型水庫:⑴河王壩水庫。位於南京市六合縣北部,集水面積35.1平方公里。總庫容萬立方米,其中防洪庫容1296萬立方米。⑵龍王山水庫。位於淮安市盱眙縣中部,集水面積196.6平方公里。總庫容9183萬立方米,其中防洪庫容5712萬立方米。⑶化農水庫。位於盱眙縣西南部,集水面積53.6平方公里。總庫容4200萬立方米,其中防洪庫容1355萬立方米。⑷桂五水庫。位於盱眙縣西南部,集水面積36.2平方公里。總庫容2801萬立方米,其中防洪庫容1156萬立方米。⑸紅旗水庫。位於盱眙縣東南部,集水面積61.8平方公里。總庫容3975萬立方米,其中防洪庫容2105萬立方米。⑹山洪水庫。位於盱眙縣西南部,集水面積15.4平方公里。總庫容1142萬立方米,其中防洪庫容463萬立方米。⑺雲龍湖水庫。位於徐州市區西南部,集水面積54平方公里。總庫容4229萬立方米,其中防洪庫容3489萬立方米。⑻慶安水庫。位於徐州市睢寧縣北部廢黃河邊,引廢黃河灘面降雨徑流調蓄型水庫。總庫容6030萬立方米,其中防洪庫容2190萬立方米。⑼阿湖水庫。位於徐州市新沂東北部,集水面積193.7平方公里。總庫容4094萬立方米,其中防洪庫容3707萬立方米。⑽高塘水庫。位於徐州市新沂東部,集水面積142平方公里。總庫容3815萬立方米,其中防洪庫容3374萬立方米。⑾崔賀庄水庫。位於徐州市銅山縣東南部,集水面積21平方公里。總庫容3388萬立方米,其中防洪庫容1583萬立方米。⑿賀庄水庫。位於連雲港市東海縣中部,集水面積57平方公里。總庫容2480萬立方米,其中防洪庫容1585萬立方米。⒀大石埠水庫。位於連雲港市東海縣西部,集水面積78平方公里。總庫容1930萬立方米,其中防洪庫容1592萬立方米。⒁西雙湖水庫。位於連雲港市東海縣中部,集水面積22.3平方公里。總庫容1954萬立方米,其中防洪庫容579萬立方米。⒂房山水庫。位於連雲港市東海縣中部,集水面積38.2平方公里。總庫容2218萬立方米,其中防洪庫容1338萬立方米。⒃八條路水庫。位於連雲港市贛榆縣北部,集水面積32平方公里。總庫容2310萬立方米,其中防洪庫容1115萬立方米。⒄橫溝水庫。位於連雲港市東海縣北部,集水面積42.2平方公里。總庫容2529萬立方米,其中防洪庫容1239萬立方米。⒅昌梨水庫。位於連雲港市東海縣西北部,集水面積35平方公里。總庫容2210萬立方米,其中防洪庫容1170萬立方米。
沂沭泗流域其他工程同沂沭泗工程管理局資料。

(二)泄洪工程體系-河道工程
淮河下游泄洪工程體系主要包括入江水道、入海水道(在建)、淮沭河(含二河)、蘇北灌溉總渠、廢黃河等。
1. 入江水道
淮河入江水道是淮河下游最大的泄洪河道,自三河閘起至三江營止,全長158 km。流經淮安、揚州兩市的洪澤、盱眙、金湖、寶應、高郵、江都、邗江、揚州市郊區等8個縣(市、區),兩岸堤防總長421.4 km,其中左堤長199.7 km(包括里運河西堤66.2 km),右堤221.7 km(不包括安徽省部分)已建塊石護坡工程總長234km。
主要堤防防洪標准已由8000立方米每秒提高到12000立方米每秒,湖西主要圩堤也能應對8000立方米每秒的洪水。同時建成三河閘控制、金湖控制、高郵湖控制和歸江控制等四級控制、五級水位的以排洪為主,結合發展灌溉、排澇、航運等綜合開發利用工程。
入江水道上段自三河閘到高郵湖長55公里,包括三河閘和金湖兩級控制。這段堤防有:三河南、北堤,三河攔河壩,金溝改道東、西堤,淮南圩大堤和大汕子格堤等,共長147.7公里。堤頂高程按照行洪12000立方米每秒水位加超高3米施工,堤頂寬6-8米,並有二級平台,寬7-10米。盱眙縣汪木排圩,金湖縣衡陽圩、墩塘圩等圩堤,按照行洪8000立方米每秒水位加超高1.5-2.5米進行建設。
入江水道中段自高郵湖至邵伯湖六閘長55公里,並建有高郵湖控制工程。這一段大部屬於湖區。湖東堤即為里運河西堤,成為「兩河三堤」。由於高郵湖湖面風浪較大,迎湖面有部分防浪林台和塊石護坡。處理了清水潭、馬棚灣等歷史險工。高郵以南至六閘,湖東均為新築的京杭運河西堤,堤頂高一般均超過洪水位2.5-3米,頂寬6米。迎湖平台一般寬30米,並有干砌塊石護坡。高郵湖、邵伯湖西幾個大圩(郭集圩等)的堤頂高程一般超出洪水位2-2.5米,頂寬3.5-5米,局部迎風浪地段和險工地段建有塊石護坡。高郵湖控制工程從東向西建漫水閘7座:新莊台河閘、庄台河閘、新王港閘、王港閘、新港閘、毛港閘、楊庄河閘。漫水套閘1座。湖東南部緊靠里運河西堤建「湖濱安全圩」,圩堤頂超高3米,即北堤高程12.5米、南堤12.1米、堤頂寬6米,邊坡1:3。築堤取土結合開挖深泓(新莊台河),河底高程2.0米、底寬不小於50米,邊坡1:3。為群眾生產及利於行洪,保留保麥圩,圩北堤頂高程限制為7.0米,南堤頂高程限制為6.0米。保麥圩東西堤頂高程限制為7.0-6.0米。
入江水道下段自邵伯湖六閘以下到三江營長48公里。這一段由廖家溝、芒稻河等歸江河道分流入江,並建有歸江四閘控制。目前江都段堤頂高程7.5-8米,堤頂寬2.7-3米,萬福閘下和芒稻河堤頂高程為8.5-7.5米,頂寬2.5米。有部分塊石護坡。
入江水道主要建築物:(進口三河閘見前)
①萬福閘:二級水工建築物。共65孔,每孔凈寬6 m,總寬466.8 m。閘底板高程-2.0 m,閘頂高程8.0 m。上扉門鋼筋混凝土直升門,下扉門為鋼閘門。設計流量7460 m3/s,校核流量8820 m3/s。
②太平閘:二級水工建築物。共24 孔,每孔凈寬6 m,總寬167 m。反拱底板正拱橋,閘底板高程-1.0 m,閘頂高程7.5 m。上扉門鋼筋混凝土直升門,下扉門為鋼絲網砼雙曲扁殼直升閘門。設計流量1950 m3/s,校核流量2470 m3/s。
③金灣閘:二級水工建築物。共22 孔,每孔凈寬6 m,總寬157.2 m。反拱底板正拱橋,閘底板高程-3.0 m,閘頂高程7.0 m。閘孔凈高10 m。閘門為上下兩節,用鉸連成一體,上節為鋼絲網砼雙曲扁殼閘門,下節為鋼筋混凝土平板閘門。設計流量3200 m3/s,校核流量3500 m3/s。
④芒稻閘:共7 孔,每孔凈寬10 m,總寬79.2 m。閘孔凈高8.5 m。弧形鋼閘門。設計流量830 m3/s,校核流量900 m3/s。
⑤其他主要建築物:東西漫水閘、石港船閘,大汕子閘,高郵湖控制線新莊台河閘、庄台河閘、老王港閘、新王港閘、新港閘、毛港閘、楊庄河閘等漫水閘。
入江水道存在的主要問題
(1)由於河道設計中採用糙率值偏小,區間來水量計算不足,實際水位偏高,中小流量時即出現高水位現象。
(2)清障工作量大、投資大。要維持入江水道泄洪能力,需進一步加大清淤清障工作力度。其中:1.衡陽灘、大墩嶺灘面障礙對三河閘出流影響較大,清障面積必須再行擴大,灘上樹木亦需徹底清除。洪澤縣三河、共和鄉在行洪灘面上種有6800畝小麥,必須加強管理,及時清除橫向圩埂。 2.金湖水位不斷抬高,與大墩嶺等灘面近年淤高和高桿植物有關。3.高郵湖水面積大,要繼續開展新民灘等灘地的「以墾代清」工作,鞏固清障成果。邵伯湖高灘需切除。
(3)現有堤防工程存在問題:沿線堤防有42公里無塊石護坡,50多公里護坡標准不足,有15公里堤段滲水;歸江河道朱家碼頭段、三圩、頭橋、沙頭等段11處長7公里堤段坍塌嚴重,部分堤段狗獾危害嚴重。
(4)沿線穿堤建築物尚有東、西偏洪閘、毛港閘、新港閘等40餘座涵閘存在滲逕長度不足、滲水嚴重、上下游護坡損壞等問題。
2.入海水道
1998年開始興建的入海水道,最後在扁擔港北注入黃海,全長163.5公里。緊靠蘇北灌溉總渠北側(兩河三堤),5年完成近期主體工程。近期設計行洪流量2270立方米每秒,可使洪澤湖防洪標准提高到100年一遇,同時可將渠北地區700多平方公里的排澇標准由原來的3年一遇提高到5年一遇。2007年完成全部工程。遠期設計行洪流量7000立方米每秒,可使洪澤湖防洪標准提高到300年一遇。入海水道採用河道行洪方式,即開挖深槽築堤行洪,盡量縮小堤距,適當降低啟用水位,灘地上的居民全部遷移安置。南堤保護里下河地區1835萬畝耕地,確定為Ⅰ級堤防;北堤保護渠北地區150萬畝耕地和淮安、楚州、濱海等城鎮,確定為Ⅱ級堤防。兩堤中心距為580 米左右,大量棄土放置北堤以北,工程佔地寬 750 米左右(包括棄土)。堤頂高程按設計洪水位南堤加超高 2.5米,北堤加超高2.0 米,頂寬均為8米。近期工程的泓道布置按高低水分排的原則進行安排。運西段按築堤控制挖一泓,兼排灘面澇水;運東至入海段挖南北兩泓,近期工程的泓道設計規模按渠北地區五年一遇設計除澇流量,扣除渠北部分泵站抽排以及相機排入總渠的流量開挖泓道。泓道設計斷面:南泓底寬30-118米,開挖深度3-5米;北泓底寬50-65米,開挖深度5-6米。邊坡1:3-1:5。入海口設計防洪潮位3.6米,約50年一遇;設計排澇潮位為1.0米。計劃2003年完成近期河道工程,初具泄洪條件。
入海水道建築物工程。入海水道全線與二河、京杭運河、通榆河相交叉,切斷了寧淮、寧連、淮揚、淮阜、阜寧、204國道與黃海等七條公路,並與渠北地區眾多排撈河渠相交匯。在其沿線布置了二河樞紐、淮安樞紐、濱海樞紐、海口樞紐和淮阜控制;寧連公路橋、淮阜公路橋、阜寧公路橋、204國道和黃海公路橋;以及二十九座穿堤涵洞。地震設防:二河樞紐地震烈度為Ⅶ度,其餘均為Ⅵ度。
①二河樞紐 二河樞紐是入海水道和分淮入沂的進洪口門,位於入海水道進口處。樞紐包括二河閘、二河新泄洪閘。二河閘於1958年建成,設計閘上泄洪水位15.23米,設計泄洪流量5270米3/秒。興建二河新泄洪閘(近期11孔,遠景30 孔,孔寬 10 米)。其泄洪能力近期設計2270 米3/秒,校核2890米3/秒;遠景設計7000米3/秒,校核 7960 米3/秒。設計閘上泄洪水位14.11米。 二河樞紐工程計劃2005年完成。
②淮安樞紐 入海水道興建淮安地涵穿越京杭運河。樞紐包括入海水道穿運地涵和古鹽河、清安河穿堤涵洞 。淮安地涵近期共14孔,孔口尺寸 8.0×8.0米,採用上槽下洞的短洞型式,設計泄洪流量 2270米3/秒;古鹽河穿堤涵洞:近期還需封堵原古鹽河穿運地涵,新建古鹽河穿堤涵洞,排運西地區澇水,排澇流量159米3/秒。該洞共5孔,每孔3.5×3.5米;清安河穿堤涵洞:排澇流量18 米3/秒,涵洞型式為箱涵,l孔,孔徑 3.5×3.5米;此外,需建淮揚公路跨入海水道高架橋和渠北閘加固等。淮安樞紐計劃2003年完成。
③淮阜控制 根據河道設計布局,結合渠北地區排澇,河道內分設南、北兩泓。由於老管河以西北泓高片澇水需匯入南泓和南泓澇水通過東沙港閘相機排水入總渠的需要,近期須設置排澇控制工程—淮阜控制。淮阜控制工程包括南泓漫水閘和南北泓間的調度閘二座建築物。淮阜控制工程遠景將拆除。淮阜控制計劃2007年完成。
④濱海樞紐 入海水道在濱海縣境內與通榆河交叉。為解決好入海水道行洪、排澇與通榆河調水、航運的矛盾需設置濱海樞紐工程。濱海樞紐採用立交方案,近期工程主要是建一座入海水道穿通榆河地涵,採用上槽下洞結構形式。設計過涵流量2270米3/秒,過涵水頭差0.5米。該地涵新建22孔,孔徑為6×6.5米,利用原排水渠地涵3孔。上部通榆河槽寬58米。濱海樞紐工程計劃2003年完成。
⑤海口樞紐 海口樞紐位於江蘇省濱海縣的黃海邊,緊鄰灌溉總渠入海口。海口樞紐的主要作用是泄洪、擋潮,以及渠北排澇入海並銜接濱海地區南北交通等。近期工程按照 2270 米3/秒設計 。樞紐包括新建海口南泄洪閘、海口北泄洪閘、黃海漫水公路橋,拆除六垛北閘和老海口閘。海口南泄洪閘共5孔,單孔凈寬10米;海口北泄洪閘共11孔,單孔凈寬10米,北側一孔為通航孔。海口樞紐計劃2007年完成。
入海水道渠北排灌處理工程。渠北地區系指灌溉總渠以北,廢黃河以南的狹長地帶,西自二河東至黃海,長160餘公里,總面積1710平方公里,耕地150萬畝,人口133萬人。地形高低起伏交錯,高程從運西清浦區12.0至濱海1.0米。
本區原屬里下河水系,開挖蘇北灌溉總渠後切斷了渠北地區的排水出路,從此澇災頻繁。雖然陸續興辦了一些水利工程,但自排標准仍低而不穩,抽排運行費用高、負擔重,設備不配套、維修養護不及時影響正常運行。入海水道近期工程結合渠北排澇,排澇標准由三年一遇提高到五年一遇。沿線影響工程處理內容主要有:沿線賠建配套小泵站,在北堤上建排澇擋洪閘、通航口門等建築物,新開調度河並疏通相應排澇河;廢黃河、中山河險工及淤積處理、濱海閘下移等。
3.蘇北灌溉總渠
蘇北灌溉總渠西起洪澤湖邊的高良澗閘,橫貫淮安、鹽城兩市的洪澤、清浦、楚州、阜寧、濱海、射陽等六縣(區),至扁擔港入海,全長168公里,於19

❹ 安徽省淮河水利工程設計院咋樣,詳細點,工資待遇,還有做工作啥的謝謝啦

沒聽說過,似乎在蚌埠,不曉得跟淮委有沒有關系,如果有的話還是不錯的。畢竟跟淮河有關,肯定有活干,有活干就不錯了,現在的水利設計院就怕沒活干,都快轉型到工民建了

❺ 國家有引長江水治理淮河工程嗎我是安徽省阜陽市人,我記得三十年前

現在因為人類過度使用地下水 導致地下水位下降 跟治淮工程有什麼關系

❻ 淮河治理遇到那些困難

從水利部科學技術委員會全體會議上獲悉,盡管治淮工作已經取得了很大成效,但由於淮河流域水情復雜、治理投入資金不足等原因,治淮工程建設總體進展不快,現有的防洪減災體系尚不完善,淮河治理亟待解決八大關鍵性問題。
一是上游攔蓄能力不足。目前,淮河流域大型水庫總庫容187億m3,控制流域面積僅佔全流域山丘區面積的三分之一。淮河幹流上游尚無一座大型水庫,部分病險水庫尚未完成除險加固。二是中遊行洪不暢,行蓄洪區安全建設滯後。淮河幹流中游仍未達到設計行洪能力,沿淮行蓄洪區人口急劇增加,人水爭地矛盾突出,安全建設滯後,避洪設施建設標准低,撤退道路、預警通訊等設施尚不完善。 三是下游泄洪能力仍顯不足,洪水出路問題尚未從根本上解決。入海水道、分淮入沂和蘇北灌溉總渠泄洪能力偏低,尚未達到規劃確定的泄洪標准。四是干支流堤防標准低,堤基堤身質量差,堤身斷面不足,險工險段和病險穿堤建築物多,缺少必要的基礎及防滲處理。五是平原低窪地區排澇標准低,排澇能力嚴重不足,因洪致澇問題尚未解決。在淮河遇中小洪水時,外河水位長時間居高不下,平原窪地積水無法自排,"關門淹"的現象十分嚴重。六是淮河部分重要支流尚未進行系統治理,遇中常洪水往往遭受嚴重損失。19項治淮骨幹工程中確定的淮河左岸6條跨省骨幹排洪河道建設,目前僅完成包澮河、汾泉河初步治理,以及洪汝河、奎濉河河道近期治理部分工程,主要支流排洪依然不暢。七是流域洪水調度與管理手段較為落後,防汛通訊和水文基礎設施相對薄弱,防汛異地會商系統尚未完全建成。八是淮河流域洪澇乾旱交錯,水資源短缺和水環境惡化等問題十分突出。由於來水偏少、用水量大和管理上的問題,洪澤湖和南四湖經常在死水位以下運行, 2002年南四湖上級湖全湖乾涸、下級湖幾近乾涸,對湖區生態系統和當地用水造成了嚴重的影響。淮河水污染問題十分突出,水環境承載能力下降,生態環境惡化的情況尚未扭轉。

❼ 春秋時期安徽境內著名水利工程是什麼

安豐塘,始建於春秋楚莊王時期,為楚相孫叔敖所建,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大型灌溉工程,至今仍發揮著顯著的灌溉效益。

❽ 安徽省鳳陽縣黃灣鄉淮河改造工程征地多少錢一畝

900塊一畝

❾ 淮河治理

在山丘區開展水土保持
堤防加固
擴大淮河上中遊行洪通道,加固淮北大堤等堤防,使王家壩、正陽關、蚌埠和浮山水位為29.3、26.5、22.6和18.5m時,泄洪量達到7000、9000、10000和13000立方米/秒;修建臨淮崗洪水控制工程,對大洪水攔洪削峰,處理設計標准下20多億立方米的超額洪水;開挖懷洪新河,使與已建成的茨淮新河銜接,分泄淮河洪水2000 立方米/秒,同時接納豫東、皖北地區來水。
加固洪澤湖大堤,保證蓄洪;鞏固入江水道,續建分淮入沭,使淮河下游入江入海達到13000(相機可達16000)立方米/秒的能力。 建設入海水道工程,近期增加淮河入海能力2270 立方米/秒,遠景達到7000 立方米/秒。 建設沂沭泗河洪水東調南下工程,實施分沂入沭及其調尾工程,完善大官莊樞紐,擴大新沭河,修建劉家道口閘,使沂沭河洪水大部東調入海;擴大韓庄運河、中運河,加固駱馬湖堤防,擴大新沂河,接納南四湖、邳蒼地區和沂沭河部分洪水入海;治理南四湖,加高加固湖西堤,修建湖東堤。
治理淮北洪汝、沙潁、汾泉、黑茨、渦、包澮、奎濉諸河;治理淮南白露、史灌、淠、池諸河;治理湖窪和支流。 實施行蓄洪區安全建設,修建庄台、避洪樓、撤退道路、通信報警系統;改善生產生活條件;實行多種經營,減輕負擔,加強計劃生育,鼓勵人口遷出。
同時,加強防汛指揮體系建設,建立流域協調制度,建設水情監測預報、通信預警、洪水調度等非工程防洪系統。
實現以上規劃,近期淮河上游可防禦10年一遇,中游可防禦100年一遇,下游可防禦略超過100年一遇的洪水;沂沭泗水系中、下游可防禦50年一遇的洪水;主要支流可防禦10~20年一遇洪水,排澇標准可達到3~5年一遇。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