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食鴨養殖大棚整改
『壹』 如何處理鴨棚養殖棚潮濕
鴨子喜歡水,經常會將飲水弄得到處都是造成環境潮濕。大棚養殖如果通風量不夠,是去不了潮濕的。你這應該是使用的墊料養殖吧,建議改用隔網養殖,這樣鴨子就不用在潮濕的墊料上活動休息,減少了生病的可能。
『貳』 大棚養肉鴨技術
夏季塑料大棚養肉鴨技術-一、塑料大棚的構建
『叄』 大棚養殖的大棚養殖肉鴨
1、溫度:1~2日齡的室溫應調控在33~34℃,以 後每天降低1℃,降至18~22℃為適宜溫度,絕不要忽 高忽低。
2、濕度:育雛室要保持乾燥,防止過濕,根據情況,1~2天可鋪1次墊料,濕度應保持在60~70%。
3、通風換氣:雛鴨代謝旺盛,呼吸快,排泄物多,需要新鮮空氣,排出有害氣體,需進行通風換氣,通風換氣要選擇無風晴暖天氣,絕不要盲目通風。
4、密度:適當的密度是保證鴨群健康生長發育的良好條件,一般10日齡前每平方米飼養30~40隻,以後隨著日齡的增加,體重增長,逐漸減少密度,出欄前20天左右保持每平方米4~6隻。 5、合理光照:1~7日齡全天光照,7~14日齡16小時光照,14~21日齡14小時光照,21日齡後10小時光照;1~14日齡每20平方米應設60 瓦燈炮1個,15~30日齡每20平方米設40瓦燈炮1個,30日齡後每20平方米設25瓦燈炮1個進行光照。
6、搞好消毒:消毒是很重要的一個環節,絕不能馬虎從事。鴨舍要定期消毒,水槽要每天沖洗1遍,大棚門前設消毒池,謝絕外人進棚參觀,以防帶進病原。
8、適當運動:大棚前設一運動場,略小於大棚面積,15日齡後可根據天氣情況,掛起南麵塑料薄膜放出鴨子自由運動:其作用是:(1)增加自然光照,增強肉鴨的抗病能力和免疫能力。(2)便於大棚通風和污物的清理。
『肆』 大棚養殖肉鴨兩天了為什麼鴨毛會濕
大棚養殖肉鴨兩天了為什麼鴨毛飼料含油脂少的可能性大。鴨子尾部有個能分泌油脂的腺體,鴨子便常啄腺體分泌的油脂往自己的羽毛上擦,因此羽毛油亮放光,還不易沾水。飼料含油脂少的可能性大。鴨子尾部有個能分泌油脂的腺體,鴨子便常啄腺體分泌的油脂往自己的羽毛上擦,因此羽毛油亮放光,還不易沾水。飼料含油脂少的可能性大。鴨子尾部有個能分泌油脂的腺體,鴨子便常啄腺體分泌的油脂往自己的羽毛上擦,因此羽毛油亮放光,還不易沾水。飼料含油脂少的可能性大。鴨子尾部有個能分泌油脂的腺體,鴨子便常啄腺體分泌的油脂往自己的羽毛上擦,因此羽毛油亮放光,還不易沾水。飼料含油脂少的可能性大。鴨子尾部有個能分泌油脂的腺體,鴨子便常啄腺體分泌的油脂往自己的羽毛上擦,因此羽毛油亮放光,還不易沾水。會濕
『伍』 養殖肉鴨大棚的建設高度有沒有區別
養殖肉鴨大棚的建設高度應在2米以上,長寬視養殖規模而定。現將大棚養鴨養殖技術介紹如下
1. 塑料大棚選址及搭建。
用於規模養鴨的大棚建在背風向陽、排水良好、交通方便、靠近水源、地勢較高且乾燥的地方,為有利於充分利用太陽能,其朝向最好沿東西方向建棚。棚呈拱型,高度應在2米以上,長寬視養殖規模而定。選用直徑25毫米,壁厚1.35毫米焊接管,彎曲成半圓狀作支架,每兩根為一組,使用直徑30毫米、壁厚1.5毫米的套管套牢。建棚時按規格要求將支架裝好後,用木棍或鋼管將每根支架上的托架固定緊,再用竹竿和鋼絲將支架網牢3~5行,每2~4米設立柱1個。棚架建成後先在上面鋪設草簾,草簾上再覆蓋塑料薄膜,塑料膜上再蓋70%~80%防曬網。最好用纜繩順棚封牢,便於捲起,接受陽光照射和通風。需要注意的是,大棚兩端都要設立活動門。
2. 養鴨棚架製作及安裝。
養殖肉鴨所用棚架以竹或竹片製成,每個長2米、寬0.5米,竹片分平放和扁放兩種,可用小圓鋼筋穿牢。製作時要削去稜角,修平節叉,以防傷鴨。飼養中如能在棚架上鋪設塑料墊網以增加彈性,則效果更佳。棚架離地支起30~40厘米,安裝時要求鋪設平整、牢固。
3. 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項。
棚架飼養肉鴨,冬季向陽面自上午9時至下午4時,可捲起1/3草簾接受陽光照射,使棚內溫度保持在18℃~20℃的適宜范圍。早晚則將草簾蓋好,達到提高舍溫、節省燃料、節約飼料的目的。陰雪天則用草簾將大棚全部蓋嚴,平常根據棚內溫度、濕度及空氣污濁度不定期開閉棚頂通風換氣。由於棚內鋪設棚架,既保持了適宜的生長溫度,又實現了離地飼養,鴨群發病率顯著減少。但需注意的是,大棚搭建中必須做到牢固耐用,養殖中要嚴密觀察溫度高低及空氣濁度,隨時通過開啟棚頂等進行調節,切忌長時間密閉而悶死肉鴨。
『陸』 肉鴨養殖大棚怎麼建設
①棚舍頂層的構建。棚頂為6層構建,從里向外依次為塑料布、草墊、塑專料布、草墊、塑料布、毛氈屬,這樣增強了棚舍保溫隔熱效果,棚頂最外層用鋼絲十字交叉固定好,防大風天氣。在大棚頂層每間隔3-5米設置一個出風口。
②棚舍兩側水泥牆的構建。大棚頂頭兩端除了留有門之外的牆,必須是承重水泥牆。同時,地基要堅固,設有地錨,保證網床構建中鋼絲的牽拉。
③舍內地面構建。大棚內在中間留1.5米寬的過道,兩側為網床,過道的水泥地面應略高於網床下的地面,此不僅防止鴨糞倒流,而且有利人工喂料。網床下均為水泥地面,由內向外呈有坡度地傾斜狀,在大棚外的兩側地面建有排糞溝,鴨糞自動順著坡度流入排糞溝,省時省力。
『柒』 養鴨子大棚養殖鵝怎麼樣
在飼養肉鵝的過程中,為了提高養殖效益,需要根據鵝只的長發育規律,對肉版鵝進行大棚快速育權肥。
一、生長規律
肉鵝的骨骼在2~6周齡,肌肉在4~9周齡生長發育最快。
二、營養要求
在生長發育最快的階段內肉鵝食慾旺盛並,能利用大量粗飼料,為此配合飼料主要成分需要逐漸過渡到粗蛋白質14%~16%,代謝能12.13兆焦/kg,鈣0.9%,磷0.6%,賴氨酸0.85%,蛋氨酸+胱氨酸0.5%,泛酸12.6mg/kg。
三、草漿養鵝
可以將採集到的紅薯藤、水浮蓮、板葉、雜草等各種青飼料混合打漿,然後再用配合粉料攪拌,每天給肉鵝飼喂6餐,最後的1餐需要在晚上10時飼喂,並選用的青飼料。
『捌』 肉雞棚怎養改造蛋鴨棚。我現在有標准空調房肉雞養殖大棚,現想改造成養殖種鴨大棚,不知道怎麼改造
可以到臨沂市普惠農牧機械有限公司網站下載建鵬圖紙,預算,免費的很專業的CAD圖紙
『玖』 大棚養殖鴨子每天都有死亡!怎麼樣才能控制死亡
中了鴨瘟,一般高溫天氣最容易出現。
鴨瘟的臨床症狀:
(1)病鴨表現精神不佳,食慾減少或停食,渴欲增加,喜卧不願走動。病初,體溫升高到43度以上。流淚、眼周圍羽毛粘濕,甚至有膿性分泌物,將眼瞼粘連。鼻腔亦有分泌物,部分鴨頭頸部腫大。病鴨下痢,排綠色或灰白色稀糞。
(2)剖檢病變主要在消化道,即口腔咽喉頭周圍可能有壞死灶,食道內有條紋狀潰瘍,泄殖腔粘膜有出血或潰瘍,小腸有出血環,心臟有出血點,肝臟微腫脹、淤血和出血斑點。
防治措施:
1.預防
綜合措施:不從疫區引進種鴨,如必須引進時,一定要嚴格檢疫,並隔離飼養2周,證明健康後,才能與原來的鴨群混合飼養。禁止健康鴨群到鴨瘟流行區放牧。定期用10%石灰乳或5%漂白粉溶液對鴨舍及其用具等進行預防性消毒。
一旦發生鴨瘟,應迅速對鴨群進行全面檢疫,並採取全面封鎖、隔離、消毒和緊急預防接種等措施。
2.治療
每隻患病仔鴨緊急注射鴨血清-鴨毒抗,小鴨(10日齡或體重150克以內)胸部皮下注射0.8~1毫升,成鴨(10日齡以上或體重150克以上)注射1~1.5毫升,用葯2~3天,也可在飼料或飲水中投入禽用抗病毒葯物急救擾干素,飲水50毫升每隻800羽成禽,1000羽雛禽,一般飲水一次即可、病情嚴重著飲水2天,每天1次,效果顯著。這種方法對鴨瘟防治病鴨的治癒率為90%~96.1%。為防止細菌性感染,每羽小鴨可肌注1000~2000單位慶大黴素,早晚各1次,連用2~3天,幫助增強體質和恢復體能。
『拾』 養殖大棚鴨子可以喂澆姜水嗎
養殖大棚鴨子一般不喂澆姜水,普通水即可,鴨子不能控制喂水,要長期的不能斷水。
大棚養殖肉鴨
一、大棚建設
1.選址及搭建。用於規模養鴨的大棚,應選擇背風向陽的地方建設,排水良好、交通方便、靠近水源、地勢較高且乾燥的地方,為了能夠充分利用太陽能,其朝向最好坐北朝南,沿東西方向建設。棚呈拱形,高度最好在2米以上,長寬可視養殖規模而定。建議選用直徑25毫米,壁厚1.35毫米焊接管,使其彎曲成半圓狀作支架,每兩根為一組,再使用直徑30毫米、壁厚1.5毫米的套管套牢。建棚時按規格要求將支架裝好後,用木棍或鋼管將每根支架上的托架固定緊,再用竹竿和鋼絲將支架網牢3~5行,每2~4米設立柱1個。棚架建成後先在上面鋪設草簾,草簾上再覆蓋塑料薄膜,塑料膜上再蓋70%~80%防曬網。最好用纜繩順棚封牢,便於捲起,接受陽光照射和通風。需要注意的是,大棚兩端都要設立活動門。
2.棚架製作及安裝。養殖肉鴨所用棚架以竹或竹片製成,每個長2米、寬0.5米,竹片分平放和扁放兩種,可用小圓鋼筋穿牢。製作時要削去稜角,修平節叉,以防傷鴨。飼養中如能在棚架上鋪設塑料墊網以增加彈性,則效果更佳。棚架離地支起30~40厘米,安裝時要求鋪設平整、牢固。
3.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項。棚架飼養肉鴨,冬季向陽面自上午9時至下午4時,可捲起1/3草簾接受陽光照射,使棚內溫度保持在18℃~20℃的適宜范圍。早晚則將草簾蓋好,達到提高舍溫、節省燃料、節約飼料的目的。陰雪天則用草簾將大棚全部蓋嚴,平常根據棚內溫度、濕度及空氣污濁度不定期開閉棚頂通風換氣。由於棚內鋪設棚架,既保持了適宜的生長溫度,又實現了離地飼養,鴨群發病率顯著減少。但需注意的是,大棚搭建中必須做到牢固耐用,養殖中要嚴密觀察溫度高低及空氣濁度,隨時通過開啟棚頂等方式進行調節,切忌長時間密閉而悶死肉鴨。
二、管理技術
使用金寶貝發酵床養殖肉鴨的管理技術:
1.飼養准備。根據飼養規劃准備育雛室、飼養棚(也可將肉雞棚增設運動場改為肉鴨棚)、設備及工具等;應對育雛室(包括牆壁、地面、工具等)進行嚴格徹底消毒,鴨舍空間按每立方米用30毫升福爾馬林加入到15克高錳酸鉀中,密閉熏蒸24小時後打開門窗排出氣體;檢查供暖保溫、通風換氣設備,保證能夠正常運轉;進雛前一天應將育雛室加溫,同時檢查是否能達到育雛要求的溫度條件。
2.育雛條件。第一天的育雛溫度為30℃~32℃,以後每隔三天遞減1℃,逐漸脫溫,使雛鴨均勻分布,溫濕度保持穩定。雛鴨舍加溫,可用地下煙道、燒木屑爐、煤爐、紅外線燈等辦法,但要注意通風良好,預防一氧化碳中毒及火災等。1~3日齡時可採用晝夜光照,4日齡後只需早晚開燈。設有運動場、水池的,還應對雛鴨訓練調教。
3.飲水和開食。雛鴨要掌握「早飲水、早開食、先飲水、後開食」的原則。雛鴨出殼24小時內飲用0.02%的高錳酸鉀水或5%的葡萄糖水。飲水後1小時左右就可以餵食,第一次餵食一般可用碎玉米、碎黑豆、碎糙米等,將以上飼料煮成半熟後放到清水中浸一下再撈起。
初次餵食的飼料要求做到不生、不硬、不燙、不爛、不黏。撒在油布或塑料布上,要撒得均勻,邊撒邊吆喝,調教採食。第二次就可以轉為小鴨全價顆粒飼料飼喂。
4.科學飼喂。開食應在開飲後進行,開食時把飼料放在飼料盤或麻布上,自由採食。墊料選用乾燥無污染的稻草、谷殼或麻布。墊料應勤更換,以減少有害氣體或污物。
飼料選擇:可用全價顆粒飼料或濃縮料(預混料)與玉米、豆餅、麩皮等按規定比例配合成自配全價料。要防止蛋白質、能量的失衡;自配全價料要合理適量添加復合維生素、微量元素等,注意鈣磷比例(2∶1)的適當,防止配料不合理導致蒼毛、走路不穩、拉稀、啄羽等營養代謝病。籠養肉鴨由於得不到運動,陽光曬不到,還需要補充維生素AD、亞硒酸鈉—維生素E、魚肝油等。另外,飼料配比、種類的改變,要循序漸進。
飼喂方法:為提高飼料報酬,一般1周齡內每天晝夜喂料6次,每次喂料時盤內應沒有剩料,做到次次喂新鮮料;2周齡後,晝夜喂料5次,以每次喂料前1小時盤內無剩料為宜,以盡量減少飼料的浪費。
喂料原則:如飼料喂下去只有2~3小時就已吃完,這時應適當增加飼料用量;反之則適當減少飼料用量。始終保持適當的斷料時間,以確保雛鴨的採食高峰,促進雛鴨的生長。
5.日常管理。應經常觀察鴨群活動情況,及時調節溫度、濕度、通風、光照,保證充足清潔的飲水,並按要求飼喂優質飼料,保持鴨舍及環境清潔衛生,同時做到墊料松軟、不潮濕、飼料不結塊,還應做到防疫工作到位。對病死鴨要進行深埋等無害化處理,嚴防疫病傳播。
6.疾病防治。首先應從提高鴨機體的抗病力著手,採取綜合防護措施以避免病原體侵害小鴨機體。工作人員必須具有高度的責任心和強烈的防疫意識,嚴格控制養鴨場外的人員入場,尤其是養鴨戶之間應嚴禁互串鴨舍;實行單品種生產,保證全進全出;搞好免疫接種,目前危害養鴨最嚴重的疾病包括高致病性禽流感、小鴨病毒性肝炎、鴨瘟、漿膜炎。前三種為病毒性疾病,必須通過預防接種來控制。
小鴨疫病免疫參考程序:l日齡,鴨瘟疫苗頸部皮下注射;5日齡,鴨傳染性漿膜炎和大腸桿菌二聯苗肌肉注射;8日齡,鴨病毒性肝炎凍干苗皮下注射;鴨禽流感疫苗的免疫時間要按疫苗使用說明執行,嚴防禽流感發生。鴨瘟、鴨傳染性漿膜炎、大腸桿菌、鴨病毒性肝炎等在免疫前應認真閱讀使用說明書,嚴格按疫苗使用說明預防。
葯物預防:肉鴨的發病死亡主要發生在2周齡以內,可在一周齡內間斷地在飲水中添加禽用多維,以增強雛鴨的抵抗能力;同時1~5日齡用0.02%高錳酸鉀液飲水;6~8日齡用沙星類葯物飲水;9~13日齡換為高錳酸鉀;14~16日齡改用敵菌凈,這樣交叉使用葯物預防,效果既好,葯價又低。以後鴨群如出現糞便不正常等情況時,在飲水中添加抗生素或喹諾酮類葯物進行防治,以確保肉鴨健康快速生長,減少病死率,提高養鴨效益。
定期消毒:除做好常見鴨病的防治外,還要常消毒,鴨舍、運動場、水池,夏季三天消毒一次;冬季每周消毒一次;半個月飲水消毒一次。墊料、糞便勤換勤出。水槽、料槽勤洗勤消毒。遇有疫病,天天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