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的整治
『壹』 上帝欲使其毀滅,必先使其瘋狂誰說的
1、出自李承鵬所著的《李可樂抗拆記》,原話是:上帝欲使其滅亡,必先使其瘋狂;上帝欲使其瘋狂,必先使其買房!
2、《李可樂抗拆記》是中國第一部以「暴力拆遷」和「抗拆遷」為主題的文學作品。是一部現實主義的釘子戶抗拆遷寶典。是一部描述「暴力拆遷」與「抗拆遷」的網路全書,各種拆遷和抗拆遷的手段,令人目不暇接。李承鵬為中國文學恢復了現實主義的傳統。
3、李承鵬寫這部小說緣起於2009年發生於成都的「唐福珍自焚案」。當時李承鵬曾經寫過一篇影響力巨大的博客文章表達憤怒,但他還是覺得,只有長篇小說的容量,才能讓他真正表達出對「暴力拆遷」和「抗拆遷」的全部思考。歷時一年,終於有了這部《李可樂抗拆記》。
(1)上帝的整治擴展閱讀:
上帝欲使其滅亡,必先使其瘋狂 出處:
1、原話為:Those whom God wishes to destroy, he first makes mad
2、古希臘悲劇作家歐底庇德斯的名言說:「神欲使之滅亡,必先使之瘋狂」。古希臘的悲劇家都受到了希羅多德的影響,並對此作出了充足的演繹。
這句話是古希臘歷史學家Herodotus(希羅多德)說的,其原本的見解是:神要使一個人遭難,總是讓他忘乎所以。古希臘的悲劇家門都受到了希羅多德的影響,並對此作出了充足的演繹。
『貳』 如果上帝是萬能的,為什麼不直接消滅撒旦
因為撒旦的作為迫使我們見證了上帝的愛的忍耐。世人若是看不到撒但赤裸裸的罪惡和仇恨,就更加難以辨認上帝的大愛。
但是,上帝並非是為了我們能認識他的愛而故意唆使撒但悖逆他的。撒但因著他的狂妄自大蓄意犯了罪,他蠻以為自己的智慧高過了上帝的智慧。
我們必須時刻記住,魔鬼撒旦和上帝不是勢均力敵或平起平坐的。撒旦也是由上帝所造,因此上帝要想怎麼對付他,就能怎麼對付他。
(2)上帝的整治擴展閱讀:
如果考慮歷史,那麼真實的情況是:上帝來自猶太人的宗教信仰,而在這個宗教信仰的形成應該是經歷了很長的時間和一個不斷修正或添加的過程。
天使以及撒旦應該是猶太教形成初期原有的概念,同時這應該是猶太教脫胎於多神教的痕跡.因為猶太教作為一神教,如果不是和某一個原始多神教有繼承關系的話,不應該出現一個連萬能的上帝都治不了的並具有和上帝平起平坐神力的東西。
另外天使的地位也相當奇怪,是神嗎,這個宗教信仰似乎不認為天使是神,如果說不是神,他們又能夠和上帝經常在一起,替上帝傳傳口信什麼的,這又不是人所能享受的待遇。
其實還有,比如說上帝和上帝的靈是什麼關系?如果你仔細讀<聖經>,你會發現其中有差別.因為信徒的禱告只有上帝的靈知道,上帝並不知道,需要上帝的靈告訴上帝。
再有,<舊約>說,人是按照上帝的樣子造的,但<舊約>在這里提到的上帝用的是復數,外語提到人用復數只有一個意義,那就是說上帝還不止一個。
『叄』 「上帝欲令其滅亡,必先令其瘋狂」一語的出處
這句話是古希臘的Herodotus(希羅多德)說的,其原本的見解是:上帝要使一個人遭難,總是先讓他忘乎所以。
『肆』 從聖經中如何看待神對世界的治理
創世在宇宙天地尚未形成之前,黑暗籠罩著無邊無際的空虛混飩,上帝那孕育著生命的靈運行其中,投入其中,施造化之工,展成就之初,使世界確立,使萬物齊備。上帝用七天創造了天地方物。這創造的奇妙與神秘非形之筆墨所能寫盡,非訴諸言語所能話透。第一日,上帝說:「要有光!」便有了光。上帝將光與暗分開,稱光為晝,稱暗為夜。於是有了晚上,有了早晨。第二日,上帝說:「諸水之向要有空氣隔開。」上帝便造了空氣,稱它為天。第三日,上帝說:「普天之下的水要聚在一處,使旱地露出來。」於是,水和旱地便分開。上帝稱旱地為大陸,稱眾水聚積之處為海洋。上帝又吩咐,地上要長出青草和各種各樣的開花結籽的蔬菜及結果子的樹,果子都包著核。世界便照上帝的話成就了。第四日,上帝說:「天上要有光體,可以分管晝夜,作記號,定節令、日子、年歲,並要發光普照全地。」於是上帝造就了商個光體,給它們分工,讓大的那個管理晝,小的那個管理夜。上帝又造就了無數的星斗。把它們嵌列在天幕之中。第五日,上帝說,「水要多多滋生有生命之物,要有雀鳥在地面天空中飛翔。」上帝就造出大魚和各種水中的生命,使它們各從其類;上帝又造出各樣的飛鳥,使它們各從其類。上帝看到自己的造物,非常喜悅,就賜福這一切,使它們滋生繁衍,普及江海湖汊、平原空谷。第六日,上帝說:「地要生出活物來;牲畜、昆蟲、野獸各從其類。」於是,上帝造出了這些生靈,使它們各從其類。上帝看到萬物並作,生滅有繼,就說:「我要照著我的形象,按著我的樣式造人,派他們管理海里的魚、空中的鳥、地上的牲畜和地上爬行的一切昆蟲。」上帝就照著自己的形象創造了人。上帝本意讓人成為萬物之靈,就賜福給他們,對他們說:「要生養眾多,遍滿地面,治理地上的一切,也要管理海里的魚、空中的鳥和地上各樣活物。」按《聖經》的說法,人類是這個世界的管理者和支配者。第七日,天地萬物都造齊了,上帝完成了創世之功。在這一天里,他歇息了,並賜福給第六天,聖化那一天為特別的日子,因為他在那一天完成了創造,歇工休息。就這樣星期日也成為人類休息的日子。「造化鍾神秀,陰陽割分曉。」上帝就是這樣開辟鴻蒙,創造宇宙萬物的。
『伍』 聖經中所有上帝的懲罰
神就是愛!經上說:「神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耶穌)賜給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不專至滅亡,反得永屬生。 因為神差他的兒子降世,不是要定世人的罪,乃是要叫世人因他得救。」
約翰福音 3:16 - 17
但神也是聖潔的、公義的。與罪為友就是與神為敵,犯罪的結果就是永遠與神隔絕。
「按著定命,人人都有一死,死後且有審判。」 希伯來書 9
「信他的人,不被定罪。不信的人,罪已經定了,因為他不信神獨生子的名。光來到世間,世人因自己的行為是惡的,不愛光倒愛黑暗,定他們的罪就是在此。凡作惡的便恨光,並不來就光,恐怕他的行為受責備。但行真理的必來就光,要顯明他所行的是靠神而行。」 約翰福音 3:18-21
不信的人,死後將與他的主人魔鬼在地獄受永刑。所有的懲罰都是罪帶來的。
只要離棄罪,來到神面前認罪悔改,神一定會赦免他一切的罪,因為經上說:「我們若認自己的罪,神是信實的,是公義的,必要赦免我們的罪,洗凈我們一切的不義。」 約翰一書 1:9
『陸』 上帝賜予我們平靜去接受我們不能改變的事物,。。。。。聖經出處
出自《尼布爾的祈禱文》而不是聖經
全文如下:
God, Grant me
上帝,請賜予我平靜,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去接受我無法改變的。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給予我勇氣,去改變我能改變的
the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賜我智慧,分辨這兩者的區別。
Living one day at a time; Enjoying one moment at a time;
過好我的每一天,享受你所賜每一刻,
Accepting hardships as the pathway to peace.
把困苦當成通往平安的道路
Taking as He did, this sinful world as it is, not as I would have it;
像主耶穌那樣,接受這罪惡的世界,按其現實本相,而非如我所願
Trusting that He will make all things right if I surrender to His Will.
相信他會使一切變得美好,只要我順服他的旨意;
That I may be reasonably happy in this life, and
supremely happy with Him forever in the next.
我可以在此生有合宜的歡樂,並在永生里,與他永享至福。
Amen
阿門。
拓展資料:
該祈禱文又稱為寧靜禱文。最早由神學家尼布爾創作的無名祈禱文,後來被稱為寧靜禱文。已被匿名戒酒會與其他的十二步項目正式採用。
『柒』 聖經中始祖犯罪,上帝是怎麼懲罰的
始祖亞來當夏娃犯罪後自,上帝就懲罰他們:
創3:16 上帝對女人說:「我必多多加增你懷胎的苦楚,你生產兒女必多受苦楚。你必戀慕你丈夫,你丈夫必管轄你。」
創3:17 又對亞當說:「你既聽從妻子的話,吃了我所吩咐你不可吃的那樹上的果子,地必為你的緣故受咒詛。你必終身勞苦,才能從地里得吃的。
創3:18 地必給你長出荊棘和蒺藜來,你也要吃田間的菜蔬。
創3:19 你必汗流滿面才得糊口,直到你歸了土,因為你是從土而出的。你本是塵土,仍要歸於塵土。」
『捌』 「上帝的歸上帝,凱撒的歸凱撒」這名言是什麼意思
這句話的背景是不滿於耶穌所傳教義的人士提出問題為難耶穌,即如何處理宗教與世俗政權的關系,「上帝的歸上帝,愷撒的歸愷撒」是耶穌作出的回答。因為當時巴勒斯坦地區的最高當局是羅馬帝國,愷撒是羅馬帝國皇帝的統稱。這句話的意思就是鐵路警察,各管一段,井水不犯河水。
按基督教的信仰,人的生活由兩部分組成,肉體生活和精神生活。肉體生活指向世俗幸福而精神生活指向天堂幸福。與此相對應,人的世俗幸福由國家來負責,天堂幸福通過教會來實現。耶穌早就說過:讓愷撒的物歸愷撒,上帝的物歸上帝。也就是要分開世俗權力和精神權力。因此,在西方社會中,教會和國家分化了。而分化的關鍵在於獨立的教會的形成,其特徵在於:統一的超世俗信仰;規范的宗教生活;嚴密系統的教會法;高度組織化和具有相對獨立性的教會組織。
原文出於《聖經·新約》「Give back to Ceasar what is Ceasar's and to God what is God's」
當時,法利賽人出去商議,怎樣就著耶穌的話陷害他,就打發他們的門徒同希律黨的人,去見耶穌,說:「夫子,我們知道你是誠實人,並且誠誠實實傳上帝的道,什麼人你都不徇情面,因為你不看人的外貌。請告訴我們,你的意見如何?納稅給凱撒可以不可以?」耶穌看出他們的惡意,就說:「假冒為善的人哪,為什麼試探我?拿一個上稅的錢給我看!」他們就拿一個銀錢來給他。耶穌說:「這像和這號是誰的?」他們說:「是凱撒的。」耶穌說:「這樣,凱撒的物當歸給凱撒,上帝的物當歸給上帝。」他們聽見就稀奇,離開他走了。
——《馬太福音》第二十二章第十五節至二十一節
一般的學者都認為這句話是說:人的生活由兩部分組成,肉體生活和精神生活。「愷撒的歸愷撒,上帝的歸上帝」也就是要分開世俗權力和精神權力。換句話說,要政治(即「愷撒——肉體生活——世俗權力)和宗教(上帝——精神生活——精神權力)分開處理。
還有些人認為,這句話是要人們遵守本分應該做好的事情,要身在其位,盡謀其政,來保證社會的平衡和安定。
『玖』 《聖經》里邊多處記載了上帝發怒,然後殺過很多人,這樣殘暴的暴君、殺人魔王,國家政府怎麼不予以取締呢
《聖經》所記,上帝之行,有怒有愛。君之所見,見怒不見愛,是己心有內怨。心有愛者見之,容自然但見上帝之慈愛。其信徒心中有愛,自然傳播其慈愛。以上帝之名濫殺者、行罪者是邪教;揚上帝之名行善積德者,乃真正之信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