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山粉塵治理
1、密閉式除塵(隔離法)
密閉式除塵屬於被動式除塵,其原理為:把局部塵源所產生的礦塵抑制在盡可能小的密閉空間之內,並且要求絕對密封,盡可能的減少粉塵影響的范圍和空間。然而由於成本和技術原因,現實中很難達到絕對密封,如在我國國內的一些礦山現場,僅僅是將設備用簡易的隔板隔開,而在空間中的工作人員或設備依然受到粉塵的威脅。
2、過濾式除塵(袋式除塵)
是採用濾料對含塵氣體進行過濾,使粉塵阻留在濾料上,以達到除塵的目的。
過濾分兩個階段:首先是含塵氣體通過清潔濾料,這時起過濾作用的主要是纖維;然後,當阻留的粉塵量不斷增加,一部分粉塵嵌入到濾料的內部,一部分覆蓋在表面上形成一層粉塵層。在後一階段中,過濾主要是依靠粉塵層進行的,這時粉塵層起著比濾料更加重要的作用。
袋式除塵的特點:由於兩個不同的過濾階段效率及阻力存在區別,所以除塵效果的穩定性較差。
3、電除塵技術
是利用高壓電產生的強場強使氣體電離,即產生電暈放電,近而使粉塵荷電,並在電場力作用下,使氣體中的懸浮粒子分離出來的技術。電除塵技術被廣泛應用於電力、建材、冶金、化工、輕工和電子等行業的煙氣凈化。
優點:除塵效率高,阻力損失小,對不同粒徑的煙塵有分類富集的作用。
缺點:不易適應操作條件的變化,應用范圍受粉塵比電阻的限制,對製造、安裝和運行水平要求較高;能耗高,鋼材消耗量大,佔地面積大,投入成本高。
4、噴水或噴霧除塵(濕法除塵)
用水作為除塵的介質。一般來說,噴水或噴霧雖然有一定的除塵效果,但是會弄濕物料,影響成品質量,而且濕的物料對設備會造成較大磨損,此外還會產生水污染,需要進行污水處理。噴水噴霧除塵表面上見效快、花費少,但綜合使用成本和管理成本以及對環境的破壞,這種除塵方式的代價是很高的。
5、生物納膜抑塵
屬於源頭抑塵技術。從粉塵產生的源頭入手,實現快速降塵。BME獨創的生物納膜抑塵技術在國內礦山、冶金、垃圾處理等場所已有典型運用。這類除塵技術屬於粉塵散發前抑塵,相比其他粉塵散發後除塵,具有很大的優勢,使得在物料生產的整個過程中,都能夠有效地控制粉塵散發,採用生物納膜技術的綜合抑塵系統抑塵率可達98%甚至更高。破碎過程中產生的粉塵都聚集成細料,最終成為成品料,能增加0.5%-3%的產量。
優點:沒有水污染,制劑對環境不會產生副作用,不影響成品料品質,投入成本較低,對防治PM2.5等細微顆粒污染有明顯效果,適合各類工業、礦山企業。粉塵可以直接轉化為成品料,增加經濟效益。
缺點:需要精密的專業設備投入,操作要求高。
B. 綠色礦山的礦山粉塵治理
綜合復抑塵技術主要包括柏美迪康生物制納膜抑塵技術、雲霧抑塵技術及濕式收塵技術等關鍵技術。
生物納膜抑塵技術,生物納膜是層間距達到納米級的雙電離層膜,能最大限度增加水分子的延展性, 並具有強電荷吸附性;將生物納膜噴附在物料表面, 能吸引和團聚小顆粒粉塵,使其聚合成大顆粒狀塵 粒,自重增加而沉降;該技術的除塵率最高可達99% 以上,平均運行成本為0.05~0.5元/噸。
雲霧抑塵技術是通過高壓離子霧化和超聲波霧化 ,可產生1μm~100μm的超細干霧;超細干霧顆粒細密,充分增加與粉塵顆粒的接觸面積,水霧顆粒與粉塵顆粒碰撞並凝聚,形成團聚物,團聚物不斷變大變重,直至最 後自然沉降,達到消除粉塵的目的;所產生的干霧顆粒,30%~40%粒徑在2.5μm以下,對大氣細微顆粒污染的防治效果明顯。
濕式收塵技術通過壓降來吸收附 著粉塵的空氣,在離心力以及水與粉塵氣體混合的雙 重作用下除塵;獨特的葉輪等關鍵設計可提供更高的 除塵效率。
適用於散料生產、加工、運輸、裝卸等環 節,如礦山、 建築、採石場、 堆場、港口、 火電廠、鋼鐵 廠、垃圾回收處理等場所。
C. 如何控制礦山粉塵的污染
如何控制礦山粉塵的污染?
合理的選擇廢石場、尾礦池的設置位置,防止這些粉塵的二次揚塵發生;
位於礦井附近以及露天礦場附近的鍋爐房,以及其他粉塵的發塵源,必須裝有效的除塵設備。
在礦山除塵器中,主要應用的是機械振打布袋除塵器和脈沖布袋除塵器,這種除塵器因為除塵效果好,避免二次揚塵而受到礦山企業的青睞!
對於如何控制礦山粉塵的污染,在解放初期就總結出有效的措施:
即通風除塵;濕式作業;密閉塵源;個體防護;技術革新;科學管理、宣傳教育和定期的檢查。
多年以來,很多的礦山長期的遵循這種措施,有效的治理了礦山粉塵的危害。
在改善和改變采礦的工藝過程中,使礦山的粉塵產生粉塵量最小,是控制礦山粉塵污染最有效的途徑。應用有效的技術凈化已經產生的粉塵,是治理粉塵污染的最有效的方法。那如何控制粉塵的產生呢?
根據可能的條件,應用鑿岩爆破工作量較小的采礦方法,是減少粉塵產生量的一個重要的途徑。
階段自然崩落的采礦方法,強制碰落法,深孔中斷崩落法,以及深孔
留礦等采礦方法的鑿岩爆破工作較小。
水力采礦、化學熔浸采礦可以消除矽塵的危害。
用深孔鑿岩代替淺孔鑿岩,這樣使產生的粉塵量減少。
合理的布置炮眼,控制
岩礦塊度,減少二次破碎帶來的粉塵量的產生,還應該增大窿礦石的塊度,這些都是減少粉塵產生的重要的措施。
防止地面的粉塵進入到礦井下面和露天礦場,也是礦山的防塵重要的措施。
D. 採石場粉塵污染如何處理
露天採石場的爆破作業以及大型採掘設備的采裝作業都會產生大量的粉塵,從而帶來粉塵污染。粉塵污染一直是露天礦山環保中一個棘手的問題,它不但降低了作業區及其周邊環境的空氣質量,危害工作人員和周邊人員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而且還會損壞機器設備,引發多種事故,從而影響生產和企業的經濟效益。因此,治理採石場粉塵污染刻不容緩。
BSD抑塵系統抑塵原理為兩部分:
1、泡沫抑塵是將泡沫抑塵專用液與水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後,在壓風作用下通過專有設備,形成大量的泡沫粒子群,噴覆在礦石表面和上空,使整個破碎區域被無縫隙的泡沫體覆蓋。產生的粉塵通過與泡沫體的碰撞截留、粘附、濕潤等多種作用下,由小顆粒聚集成大顆粒,最終同破裂的泡沫滴液一起沉降下來,從根本上阻止塵源向外擴散,使得礦石在整個加工過程中都能有效地抑制粉塵的散發。
2、干霧抑塵技術是通過「雲霧」化的水霧來捕捉粉塵,因水霧顆粒與粉塵大小一致、比重相近,在空氣中滯留時間相等,充分讓水霧與空氣中的粉塵顆粒結合,形成粉塵和水霧的團聚物,受重力作用而沉降下來。
BSD抑塵系統具有如下特點:
1、全線除塵
2、除塵實施簡單
3、除塵效率高
4、除塵效果恆定
5、無除塵副產品,無二次污染
6、除塵效果延滯效應
7、組合方式,高效除塵。
8、客戶綜合投資成本低
9、安裝周期短,2-4天
10、生產設備維護方便。
通過使用BSD泡沫抑塵系統,採石場的粉塵可以得到有效控制,達到國家的環保排放標准。
E. 礦山粉塵治理上,無組織粉塵與有組織粉塵的區別是什麼如何治理
有組織排放是指大抄氣污染物經過排氣筒等的有規則排放,有組織排放方式多存在於建設較為完善、規范的作業現場;無組織排放則是指污染物無規則排放,,無組織排放在我國大氣排放污染中占據著重要的席位。治理方法:柏美迪康霧塵封、生物納膜技術進入中國,無組織排放粉塵治理的問題也迎刃而解。
F. 礦山粉塵治理哪個方法最有效
礦山防塵技術包括風、水、密、凈和護等5個方面,並以風、水為主。風就是通風除塵;水是指濕式作業;密是指密閉抽塵;凈是凈化風流;護是採取個體防護措施。奧普礦山機械認為粉塵治理主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防塵技術
採煤工作面防塵。包括煤層注水、合理選擇採煤機截割機構和噴霧降塵。
掘進工作面防塵。包括掘進工作面防塵、機掘工作面通風除塵和錨噴支護防塵。運輸、轉載防塵。包括機械控制自動噴霧降塵裝置和電器控制自動噴霧降塵裝置。
綜合防塵措施。包括濕式鑽眼、沖刷井壁巷幫、使用水炮泥、放炮噴霧、裝岩(煤)灑水和凈化風流等措施。
2.煤塵防、隔爆措施
煤塵爆炸必須在3個條件同時具備時才可能發生,即粉塵本身具有爆炸性;粉塵懸浮在空氣中並達到一定濃度;有足以點燃粉塵的熱源。
如果不讓這些條件同時存在,或者破壞已經形成的這些條件,就可以防止煤塵爆炸的發生和發展。這是制定各種防止煤塵爆炸措施的出發點和基本原則。
第一,採取防塵措施。一般情況下,生產場所的浮游煤塵濃度是遠低於爆炸下限濃度的。但是,因空氣震盪(放炮的沖擊波)等原因使沉積煤塵重新飛揚起來,這時的煤塵濃度大大超過爆炸下限濃度。據估算4㎡斷面小巷道的周邊上,只要沉積0.04mm厚的一層煤塵,當它全部飛揚起來,就達到了爆炸下限。實際上,井下的沉積煤塵都超過了這個厚度,所以,減少巷道內的沉積煤塵量並清除出井,是最簡單有效的防爆措施。
各生產環節採用有效的防塵,降塵措施,減少煤塵的產生,降低空氣中的煤塵濃度,也就降低了沉積煤塵量。因此,綜合防塵措施既是減少粉塵危害工人健康的措施,也是防止煤塵爆炸的治本措施。
第二,杜絕著火源。井下能引起煤塵爆炸的著火源有電氣火花、摩擦火花、摩擦熱、煤自燃而形成的高溫點、爆破作業出現的爆燃以及瓦斯爆炸所產生的高溫產物等。消除這類著火源的主要技術措施有:保持礦用電氣設備完好的防爆性能,加強管理防止出現電器設備失爆現象;選用非著火性輕合金材料避免產生危險的摩擦火花;膠帶、風筒、電纜等常用的非金屬材料必須具有阻燃,抗靜電性能;採用阻化劑、凝膠或氮氣防止煤柱、采空區殘留煤發生自燃,同時,加強瓦斯管理防止瓦斯爆炸事故的發生。
由於煤礦自然條件十分復雜,發生煤塵爆炸的隨機性很大,除了上述一般性的安全技術措施外,針對煤塵爆炸的特點,各國還研究了防止煤塵爆炸的專門技術,其中使用歷史最長,應用面廣、簡單易行的防止煤塵爆炸技術措施是撒布岩粉法。
第三,撒布岩粉法。這種方法是定期向巷道周邊撒布惰性岩粉,用它覆蓋沉積在巷道周邊上的沉積煤塵。岩粉層在巷道風速很低時,它的粘滯性起到了阻礙沉積煤塵重新揚起的作用。
3.防止煤塵爆炸傳播技術
防止煤塵爆炸傳播技術也稱為隔絕煤塵爆炸傳播技術(以下簡稱隔爆技術),是指把已經發生的爆炸控制在一定范圍內並撲滅,防止爆炸向外傳播的技術措施。該技術不僅適於對煤塵爆炸的控制,也適用於對瓦斯爆炸、瓦斯煤塵爆炸的控制。該技術分為兩大類,被動式隔爆技術和自動式隔爆技術。
被動式隔爆技術(也稱隔爆措施)。發生爆炸的初期,爆炸火焰峰面是超前於爆炸壓力波向前傳播,隨著爆炸反應的繼續和加強,壓力波逐漸趕上並超前於火焰峰面傳播,兩者之間有一時間差。被動式隔爆技術就是利用這一規律,利用壓力波的能量使隔爆措施動作,在巷道內形成撲滅火焰的消焰抑制劑塵雲,後續到達到的火焰進入抑制劑塵雲時被撲滅,阻止了爆炸繼續向前傳播。被動式隔爆技術主要有:岩粉棚,水槽棚和水袋棚,統稱為被動式隔爆棚。被動式隔爆棚的設置方式有3種形式,集中式布置,分散式布置和集中分散式混合布置。根據隔爆棚在井巷系統中限制煤塵爆炸的作用和保護范圍,可將它們分為主要隔爆棚(重型棚)和輔助隔爆棚(輕型棚),重型棚的作用是保護全礦性的安全,設置在礦井兩翼與井筒相通的主要運輸大巷和回風大巷;相鄰煤層之間的運輸巷和回風石門;相鄰采區之間的集中運輸巷和回風巷。輕型棚的作用是保護一個采區的安全,在採煤工作面的進風、回風巷;采區內的煤及半煤岩掘進巷道;採用獨立通風並有煤塵爆炸危險的其他巷道內設置。
自動隔爆技術。被動式隔爆技術的作用原理決定了該技術措施只能在距爆源60~200m(岩粉棚300m)范圍內發揮抑制爆炸的作用。因此,在爆炸發生的初期該技術是無效的。此外,在低矮、狹窄和拐彎多的巷道中使用也極其不利,不能發揮抑爆效果。針對這些缺點,各國研究並使用了自動隔爆技術。
感測器、控制器和噴灑裝置是自動隔爆裝置三大組成部分,由若乾颱自動隔爆裝置組成的隔爆系統即為自動式隔爆措施,採用的感測器主要有3類:接受瓦斯煤塵爆炸動力效應的壓力感測器,利用爆炸熱效應的熱電感測器和利用爆炸火焰發出的光效應的光電傳薴器。控制器是向噴灑抑制劑的執行機構發出動作指令的儀器;噴灑機構一般由執行機構,噴灑器和抑制劑貯存容器組成。它的作用是將抑制劑(岩粉、乾粉或水)擴散於巷道空間形成粉塵雲或水霧帶。它的動作應迅速、可靠、能適應爆炸的快速發展。
G. 關於礦山粉塵治理有哪些設備
可概括為「革、水、密、風、護、管、教、查」八字方針。「革」即改革落版後的生產工藝設備及技權術措施,從根本上杜絕粉塵的危害;「水」即採用濕式作業,防止粉塵飛揚;防止粉塵進入空氣;「風」是加強作業場所的通風,將粉塵抽離現場,使之降低到國家標准允許濃度以下;「護」即加強個人防護,採用符合國家標準的防塵口罩、送風頭盔等保護勞動者;「管」是加強管理,建立完善有效的管理制度和必要的措施及防塵設備維護、維修制度;「教」是對勞動者進行必要的職業健康教育和防塵教育;「查」即執行粉塵作業工人就業前和定期體檢制度。
H. 礦山環境污染治理的現狀與趨勢
礦山環境污染包括礦山廢水污染、礦山固體廢物污染、礦山大氣污染和礦山雜訊。
一、礦山廢水污染
礦山廢水主要來源於礦坑水、廢石場淋濾水和尾礦池廢水。礦山廢水排放量大,持續性強,污染范圍大,影響地區廣,而且成分復雜,濃度極不穩定。其後果是危及人體健康和其它動植物的生存,危害工農業生產。
曾鍵年在他1998年主編的《礦山安全與礦山環境保護》一書中總結了礦山廢水控制與處理的一般原則和方法:控制廢水要遵循改革工藝,抓源治本;循環用水,一水多用;化害為利,回收利用的原則。礦山廢水的處理一般是利用各種物理、化學、生物方法,經多級處理後再加以循環利用。
我國是以煤炭為主要能源的國家,煤炭開采造成的環境污染相當巨大,因此,煤礦的廢水處理就顯得十分重要。煤炭系統對此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並取得了可喜的進展,水文地質部門也對礦區地下水系統的控制、保護和污染處理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國土資源部水文地質環境地質研究所1997年在神府礦區大柳塔井田進行了開采條件下地下水資源保護利用的研究,取得了一些很有價值的成果。水環所的研究人員在研究礦坑廢水潔凈技術時,試驗了混凝凈化工藝和沙地凈化工藝。試驗證明,由於大柳塔井田的礦坑廢水中污染物主要為懸浮物,無須化學處理,經此兩種方法處理後的廢水都可達到飲用水標准,並且沙地凈化還可起到固沙和補給地下水的作用。
二、礦山固體廢物污染
礦山固體廢物,是指各類礦山在開采過程中產生的廢石以及選礦過程中排除的尾礦。礦山固體廢物的數量十分驚人。例如,對於大型露天冶金礦山而言,每采1m3礦石,需要剝離8~10m3的廢石;每采出1m3的鋁土,需要剝離13~16m3的廢石,而煤礦露天開採的剝采比,一般比金屬礦山還要大。可以預見,隨著采礦業的發展,廢石和尾礦的數量還會增加。
礦山固體廢物的危害有以下幾個方面:佔用土地,損傷地表,浪費資源;污染水質和土壤,危害生物,影響農業生產;廢石滑動塌方,危及人身安全;污染環境,破壞生態平衡。
礦山固體廢物的處理的根本途徑是改革采選工藝,使其不產生或少產生,但目前大多數礦山在采選工藝上還做不到」零」排放,因此,還必須對礦山固體廢物進行處理和回收利用。目前處理礦山固體廢物的有效措施有:築壩堆放、遠距離輸送、在固體廢物上覆蓋和噴塗保護層和培植植被等。
礦山固體廢物的綜合利用,既有利於保護環境,又能廢物資源化,創造新的價值。迄今為止,國內外有關學者對礦山固體廢物的綜合利用,進行了大量的試驗研究工作,並取得了不少重大成果。從礦山固體廢物中回收有用礦物,是其綜合利用的有效途徑之一,近幾十年來,國內外廣泛開展了這項研究工作,並取得了大量成果。如當前有些國家普遍採用細菌浸出法,已獲得成功。礦山固體廢物還可做建築工業方面的原料。金屬礦山的固體廢物,如甘肅廠壩鉛鋅礦在基建過程中排放的廢石,直接供給建築公司,用作工業廠房建築材料及井下混凝土骨料,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煤炭系統利用煤矸石製造各種建築材料,如磚瓦、水泥、砌塊及輕骨料等,已經具有相當規模,其中以煤矸石磚發展最快。據調查統計,1981年全國煤矸石用量為2000多萬噸,其中煤矸石磚用量佔1500多萬噸。此外,用煤矸石制水泥,也是煤矸石利用的重要途徑之一。有些礦區的矸石熱值較高,可用作發電燃料,這樣不僅可以發電,還可以消除矸石自燃,降低有毒氣體如H2S、CO的排放量。
三、礦山大氣污染
礦山大氣污染的來源為采礦活動產生的粉塵和有害氣體,礦山大氣污染包括礦區大氣污染和礦內大氣污染。
1.礦區大氣污染的主要因素
(1)地下及露天采礦生產中,由於大量使用炸葯落礦,採用柴油機為動力的設備等原因,產生大量有毒氣體。
(2)選礦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大量粉塵和有毒物質。
(3)礦區繁忙的交通運輸產生的富含重金屬物質的廢氣,礦區冶煉廠、燒結廠、電廠產生的濃煙以及礦區燃煤產生的有害物質,都可構成礦區大氣的污染。礦山大氣污染直接危害著礦區生產和人體健康。
礦區大氣污染的防治措施主要包括加強綜合利用,採用新的生產工藝,以減少或消除污染物排放;全面規劃,合理布局,充分利用自然環境的自凈能力;合理利用能源等。
2.礦內空氣污染的特點
地下采礦是在有限的井巷空間內進行的,由於工作空間狹小,工作地點多變,礦內空氣和地面大氣對流性差,因此在采礦過程中產生的各種有害物質對礦內空氣的污染要比地面大氣污染更為嚴重。
(1)空氣中O2的含量降低,CO2的含量增高。由於礦內有機物和無機物的氧化,人員呼吸和各種燃燒過程都直接消耗氧氣,並生成其它有害物質,致使礦內空氣中氧的含量降低。
(2)有害氣體濃度高。其來源主要是爆破等突發性過程產生,在通風不良的巷道中,有毒氣體的不斷積累會使其達到使人中毒的程度。
(3)空氣中含塵量高。採掘過程中的鑿岩、爆破以及礦井中的裝卸、轉運等過程,將產生大量的粉塵,導致礦內空氣中粉塵含量急劇增加。即使是採取了各種有效防塵措施以後,仍比地面空氣的含塵量高出幾倍或幾十倍,對井下工作人員危害極大。
(4)礦內氣象條件復雜。
(5)某些礦內空氣中含有放射性氣體。
礦內空氣中有害氣體的防治有以下幾個方面:減少柴油設備的廢氣排放量;加強礦內通風,降低礦內氡氣的濃度;採取個體防護措施;使用零氧平衡或接近氧平衡的炸葯;採用無爆采礦工藝等。
四、礦山雜訊及其防治
井下雜訊源產生於鑿岩、爆破、通風、運輸、提升、排水等生產工藝,主要是鑿岩設備和通風設備產生的雜訊。地面雜訊源如選礦設備、露天采礦、主力扇風機、空壓機、鍛釺機產生的雜訊也是雜訊的主要來源。礦山雜訊已成為污染礦山環境的主要因素之一,他嚴重地威脅著礦山人員的身心健康與生命安全。
控制雜訊的根本方法是降低聲源雜訊,但從當前的科技水平看,這一般難以達到。目前控制雜訊的有效措施主要有吸聲、消聲、隔聲、隔振、阻尼以及個體防護等措施。
I. 礦山粉塵治理要用哪個方法好
有組織排放是指大氣污染物經過排氣筒等的有規則排放,有組織排放方式多存在回於建設較為完善答、規范的作業現場;無組織排放則是指污染物無規則排放,,無組織排放在我國大氣排放污染中占據著重要的席位。治理方法:柏美迪康霧塵封、生物納膜技術進入中國,無組織排放粉塵治理的問題也迎刃而解。
J. 採石廠生產過程中粉塵如何處理
露天採石場的爆破作業以及大型採掘設備的采裝作業都會產生大量的粉塵,從而帶來粉塵污染。粉塵污染一直是露天礦山環保中一個棘手的問題,它不但降低了作業區及其周邊環境的空氣質量,危害工作人員和周邊人員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而且還會損壞機器設備,引發多種事故,從而影響生產和企業的經濟效益。因此,治理採石場粉塵污染刻不容緩。
BSD抑塵系統抑塵原理為兩部分:
1、泡沫抑塵是將泡沫抑塵專用液與水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後,在壓風作用下通過專有設備,形成大量的泡沫粒子群,噴覆在礦石表面和上空,使整個破碎區域被無縫隙的泡沫體覆蓋。產生的粉塵通過與泡沫體的碰撞截留、粘附、濕潤等多種作用下,由小顆粒聚集成大顆粒,最終同破裂的泡沫滴液一起沉降下來,從根本上阻止塵源向外擴散,使得礦石在整個加工過程中都能有效地抑制粉塵的散發。
2、干霧抑塵技術是通過「雲霧」化的水霧來捕捉粉塵,因水霧顆粒與粉塵大小一致、比重相近,在空氣中滯留時間相等,充分讓水霧與空氣中的粉塵顆粒結合,形成粉塵和水霧的團聚物,受重力作用而沉降下來。
BSD抑塵系統具有如下特點:
1、全線除塵
2、除塵實施簡單
3、除塵效率高
4、除塵效果恆定
5、無除塵副產品,無二次污染
6、除塵效果延滯效應
7、組合方式,高效除塵。
8、客戶綜合投資成本低
9、安裝周期短,2-4天
10、生產設備維護方便。
通過使用BSD泡沫抑塵系統,採石場的粉塵可以得到有效控制,達到國家的環保排放標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