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整改整治 » 巴丹吉林沙漠治理

巴丹吉林沙漠治理

發布時間: 2021-01-24 11:49:08

A. 巴丹吉林沙漠與騰格里沙漠呈握手之熱的主要原因

草場沙化、退化和大風天氣增多,致使當地沙漠化面積不斷增大。巴丹吉林沙漠平均每年以15-20米的速度向東南方向推進,向騰格里沙漠靠攏。流沙正在逼近旗政府所在地額肯呼都格鎮,現在該鎮距巴丹吉林沙漠南緣僅有5公里。通往盟府所在地巴彥浩特的干線公路初建時距沙漠邊緣還有1-2公里,近年來因流沙的不斷掩埋,部分路段不得不數次改道。一些在五六十年代還牧草繁茂的草場,如今已被沙漠吞噬,許多牧戶不得不被迫遷徙,一些飼草料基地也因風沙侵蝕沙化嚴重、水資源奇缺而撂荒。

阿拉善右旗旗委書記李新生告訴記者,分布在巴丹吉林沙漠邊緣的335萬畝天然梭梭林,是遏制沙塵暴侵入華北地區和巴丹吉林沙漠東移的天然綠色屏障。過去40多間天然梭梭林減少了近300萬畝,防風固沙的天然屏障瀕臨消失,這也是致使巴丹吉林沙漠和騰格里沙漠「握手」的一個重要原因。

李新生說,若不及早進行鎖邊治理,兩大沙漠大面積交匯後就會引發更嚴重的生態問題。保護和擴大巴丹吉林沙漠邊緣天然梭梭林的面積是遏制兩大沙漠大面積「握手」的根本手段,目前最好的辦法是採取保護性治理措施。一是在天然梭梭林沙化、退化嚴重地區,建立封禁區,有計劃進行移民搬遷,目前已向阿拉善左旗的孿井灘搬遷了150戶,對當地的40萬畝天然梭梭林實行了圍欄封育。但大規模的移民搬遷涉及牧民近2000人。二是建立環巴丹吉林沙漠東緣保護區,一部分牧民轉產不轉移,從事葯材種植。

B. 為什麼巴丹吉林沙漠的五奇中,最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奇泉

巴丹吉來林沙漠有五奇,沙峰、鳴自沙、湖泊、奇泉、古廟,其中當以奇泉最令人匪夷所思。在一個叫廟海子的鹽水湖邊,有一處噴涌的泉水,泉眼粗若碗口,伸手探下去,深不及底,泉中有蝦,通體透明,隨噴泉翻湧的沙子被滌盪的晶瑩剔透,噴出的泉水經年流入海子,在地上形成了一條深深的渠道。在海子的北部,離岸邊有5米遠的湖水中,有一眼突泉,水柱如臉盆一般大小,水面上浪花翻滾,宛若蓮花。當地人說,前些年有人在泉的四周圍了圍堰,想建個池塘,無奈沙漠中沒有土石,用沙子堆起的圍堰經不住水的壓力,崩塌了。如今那個圍堰早被泉水盪平,連痕跡也全然不見。泉眼之多、之奇集中在叫音德日圖的海子,這個海子號稱有一百單八泉,「磨盤泉」就在海子中一塊破水而出的大石頭上,石頭約有1米多高,頂部大致有3平方米,狀如磨盤,其上泉眼密布,泉水披掛而下。據說這個泉的水被稱之為「聖水」,舊社會王爺不讓婦女靠近,現在當地人依舊遵守著這個習俗。

C. 為什麼在巴丹吉林沙漠,騾子正在逐漸成為沙漠新寵

作為「沙漠之舟」,駱駝本是沙漠役力主角,但在巴丹吉林沙漠腹地,騾內子卻正在逐漸取代容駱駝而成為沙漠新寵。在巴丹吉林沙漠,對絕大多數牧民來說首選的交通工具卻是騾子。以前,沙漠里的騾子只是駱駝的配角,但因為騾子比駱駝吃得少,腳力好,走得快。所以就顛倒過來了,駱駝只有在騾子不夠用的情況下才啟用。

D. 巴丹吉林沙漠成為第二大流動性沙漠的原因是啥

地貌形態緩和,主要由剝蝕的低山殘丘與山間凹地相間組成。第四紀沉積專物普遍覆蓋於地表,屬形成廣泛分布的戈壁和沙漠。境內絕大部分被沙漠所覆蓋,沙山沙丘、風蝕窪地、剝蝕山丘、湖泊盆地和谷地在沙漠中交錯分布,並以流動沙丘為主,約占沙漠總面積的83%,流沙面積僅次於新疆的塔克拉瑪干沙漠。
年均風速4米/秒,八級大風日為30天左右,主要為西北風。沙丘上植物較少。僅於沙丘下部或丘間低地生長有稀疏灌木、半灌木,除梭梭林外,還生長有沙拐棗、沙竹、霸王、木蓼、沙蒿、檉柳、沙蔥等,覆蓋率在5%左右,在沙山與湖泊間常出現有白刺沙堆。在沙漠中還有多處泉水湧出,水質清澈,甘甜可口,可供人蓄飲用。更神奇的是,該地湖泊嚴冬也不結冰。
有人認為,巴丹吉林的東南部被雅布賴山遮擋,產生與雅布賴山走向垂直的重力波的擾動,這一地區又常年吹西南風,颳起的沙粒在山前堆積,重力波中的上升氣流將沙子帶到更高處,久而久之聚集成高大的沙山;也有人說,巴丹吉林一帶原本是丘陵地貌,沙化後,沙粒直接覆蓋在丘陵上而形成高大沙山。

E. 騰格里沙漠,呼倫貝爾沙漠,毛烏素沙地,巴丹吉林沙漠,這四個哪個最好治理為什麼

呼倫貝爾沙地。因為附近都是草原,可以直接用黑龍江,呼倫湖的水灌溉植物,降水量在三百毫米以上,所以呼倫貝爾沙地最好治理。
毛烏素沙地還行,但沒有呼倫貝爾沙地治理好,其他的就更別說了

F. 巴丹吉林沙漠必魯圖峰經度緯度

巴丹吉林沙漠(Badain Jaran Desert),位於我國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北部,雅布賴山以西、北大山以北、弱水以東、拐子湖以南。位於北緯39°30』~42°,東經98°30』~104°,面積4.43萬平方公里,是我國第三大沙漠

巴丹吉林沙漠

巴丹吉林沙漠

,其中西北部還有1萬多平方公里的沙漠至今沒有人類的足跡。

主要屬內蒙古額濟納旗和阿拉善右旗,東部小范圍屬阿拉善左旗。巴丹吉林系蒙古語,沙漠以一居民點而得名。沙漠海拔高度在1200-1700米之間,沙山相對高度可達500多米,必魯圖峰海拔1617米,垂直高度約435米,堪稱」沙漠珠穆朗瑪峰」。處於阿拉善沙漠中心,氣候乾旱,流動沙丘占沙漠面積的83% ,移動速度較小 。

中部有密集的高大沙山,一般高200 ~ 300 米,最高的達 500米。以復合型沙山為主,為北 30°~40°東方向排列,系西北風的強大影響所致。高大沙山的周圍為沙丘鏈,一般高20~50米。沙丘和沙山上長有稀疏植物,西部以沙拐棗、籽蒿、麻黃為主;東部主要為籽蒿和沙竹,沙拐棗、麻黃等逐漸減少。邊緣生長蘆葦、芨芨草等 ,為主要牧場。有些湖盆邊緣有淡水泉出露

巴丹吉林沙漠

巴丹吉林沙漠(3張)

,為治理沙漠提供了條件。巴丹吉林沙漠平均每10平方公里不到1人。

在整個沙漠內部,僅有巴丹吉林廟和庫乃頭廟兩大居民點。基本無種植業。全部經營牧業,駱駝為該地主要家畜,數量居中國各旗縣之冠;次為山綿羊。沙漠內部無固定道路,橫穿腹部異常困難,中部及東北部基本為無水區。東南部的雅布賴鹽湖盛產食鹽,西部的古魯乃湖及巴丹吉林廟附近的一些湖泊內有碳酸鈉的沉積。

奇峰、鳴沙、湖泊、神泉、寺廟堪稱巴丹吉林[3] 「五絕」。受風力作用,沙丘呈現滄海巨浪、巍巍古塔之奇觀。巴丹吉林沙漠占阿拉善右旗總面積的39%,相對高度200~500米,是中國乃至世界最高沙丘所在地。寶日陶勒蓋的鳴沙山,高達200多米,峰巒陡峭,沙脊如刃,高低錯落,沙子下滑的轟鳴聲響徹數公里,有「世界鳴沙王國」之美稱。

G. 巴丹吉林沙漠和塔克拉瑪干沙漠的荒漠化原因都是水資源利用不當和過度樵採么為什麼

塔克拉瑪干沙漠,維吾爾語意「進去出不來的地方」,人們通常稱它為「死亡之海」。它位於南疆塔里木盆地中心,整個沙漠東西長約1000餘公里,南北寬約400多公里,總面積337600平方公里,是中國最大的沙漠,面積僅次於非洲撒哈拉大沙漠,故被稱為「塔克拉瑪干大沙漠」,是全世界第二大流動沙漠,中國第一大沙漠。

塔克拉瑪干沙漠是中國最大的沙漠,亦為世界著名大沙漠之一。介於北緯36°50′~41°10′,東經77°40′~88°20′。位於中國最大的內陸盆地新疆塔里木盆地的中部,北為天山,西為帕米爾高原,南為昆侖山,東為羅布泊窪地,面積達33.7萬平方公里。沙漠以流沙占絕對優勢,占整個沙漠面積的85%,且沙丘高大,除邊緣外,一般均在50~100米以上。
地理位置折疊編輯本段
塔克拉瑪干沙漠,位於南新疆塔里木盆地,維吾爾語中,「塔克」、「塔格」、「博格『達』」的「達(克/格,輕聲)」都是山的意思。「拉瑪干」,准確的翻譯應該是「大荒漠」,引申有「廣闊」的含義;那麼「塔克拉瑪干」就是「山下面的大荒漠」的意思。整個沙漠東西長約1000餘公里,南北寬約400多公里,總面積337600平方公里,是中國境內最大的沙漠,故被稱為「塔克拉瑪干大沙漠」,也是全世界第二大的流動沙漠,流沙面積世界第一。沙漠在西部和南部海拔高達1200~1500米,在東部和北部則為800~1000米。也有資料顯示,塔克拉瑪干沙漠,是全世界第二大流動沙漠。塔克拉瑪干腹地被評為中國五個最美的沙漠之一。
自然氣候折疊編輯本段
塔克拉瑪干沙漠,系暖溫帶乾旱沙漠,酷暑最高溫度達67.2℃,晝夜溫差達40℃以上;平均年降水不超過100毫米,最低只有四五毫米;而平均蒸發量高達2500—3400毫米。全年有三分之一是風沙日,大風風速每秒達300米。由於整個沙漠受西北和南北兩個盛行風向的交叉影響,風沙活動十分頻繁而劇烈,流動沙丘佔80%以上。據測算低矮的沙丘每年可移動約20米,近一千年來,整個沙漠向南伸延了約100公里。

H. 我國在治理沙漠方面所取得的成績

我國為治理北方地區的沙漠大患開出「中葯方」,正在通過種植肉蓯蓉等中葯材防風固沙。 目前,巴丹吉林沙漠、塔克拉瑪干沙漠、烏蘭布和沙漠等都在人工種植肉蓯蓉等沙漠葯用經濟植物。這些中葯材在治理沙漠、改善生態的同時,還產生良好的經濟效益。 肉蓯蓉被稱作「沙漠人參」,主要寄生在沙漠植物梭梭根部。而梭梭適合生長在我國北方沙漠、荒漠乾旱環境中,具有很強的治沙和固沙作用。 由於價值昂貴,野生肉蓯蓉長期被掠奪性採挖,再加上全球氣候變暖和肆意砍伐,寄生肉蓯蓉的梭梭林大量死亡,致使產量逐年下降,資源瀕於枯竭。 為了保護這一瀕危野生植物物種,研究人員開始嘗試在沙漠里人工種植肉蓯蓉。2004年,人工種植肉蓯蓉技術在內蒙古烏蘭布和沙漠獲得成功。此後,沙漠里大面積的肉蓯蓉開始開花結果,沙漠生態治理也多了一種方法。2006年,總投資210萬美元、規劃面積9000畝的肉蓯蓉種植項目在塔克拉瑪干沙漠南緣啟動;2007年接種肉蓯蓉技術在新疆第一條沙漠公路塔里木沙漠公路防護林大面積推廣;2008年內蒙古在烏蘭布和沙漠建立人工接種肉蓯蓉10萬畝基地;2009年巴丹吉林10萬畝肉蓯蓉栽培繁育基地建立。北京大學中醫葯現代研究中心教授屠鵬飛說,根據肉蓯蓉的應用價值,現在種植100萬畝梭梭等沙生植物接種肉蓯蓉,可以治理沙漠100萬畝,10年內可以開發肉蓯蓉相關產品100個,實現年產值100億元。 除了肉蓯蓉,我國北方沙漠地區還在沙漠里種植鎖陽、沙棘、甘草等中葯材,鞏固生態建設成果,增加農牧民收入。內蒙古沙產業草產業協會會長夏日表示,發展人工種植肉蓯蓉、沙棘等沙漠葯用經濟植物產業,能調動群眾治沙的積極性,有效防止沙漠化,實現生態、經濟、社會效益的統一

I. 高中地理巴丹吉林沙漠形成的主要原因

巴丹吉林沙漠深居內陸地球,遠離海洋,加上山嶺的重重阻擋,海洋水汽難版以到達,降水少氣權候乾旱因而形成沙漠。
關於巴丹吉林沙漠的湖泊形成的原因:湖泊的水源供給主要來自地下水。從地殼深處溢出來的,溫度較高且穩定的熱泉水,形成了沙漠中144個內陸小湖。

J. 巴丹吉林沙漠有什麼其獨特的之處呢

如果說到沙漠不知道大家會想到哪一個呢?是有著900多萬平方千米全球最大的撒哈拉沙漠,還是我國的塔克拉瑪干沙漠。沙漠總是可以給人一種炎熱、乾旱的感覺,隨著風移動的沙丘,偶爾會遇到的海市蜃樓等等。在我國境內有著八大沙漠,而小編今天要介紹的就是八大沙漠之一的巴丹吉林沙漠。


國內最“名不副實”的沙漠,內有上百個湖泊,成因至今未明

在巴丹吉林可以選擇多種遊玩方式,乘坐越野車或是徒步。來這里的最佳季節一般在8月份到10月份,平均氣溫也才只有25攝氏度左右,不算是很熱。不過,畢竟是在沙漠地區,早晚溫差會比較大,還是需要帶一些外套。另外,就是在沙漠中當然要多帶一些水,以補充水分。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