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整改整治 » 出生性別比綜合治理

出生性別比綜合治理

發布時間: 2021-01-23 21:38:08

① 全面兩孩政策對出生人口性別比有何影響

平衡男女性別,一個孩子時代有很多頑固家庭都是重男輕女。

進入21世紀後,我專國出生人口性別屬比始終在119至121的高位間徘徊。2014年,出生人口性別比降到115.88,即每100名出生女嬰對應115.88名出生男嬰,回落到14年前的水平。「在高生育率條件下,即使存在強烈的性別偏好,出生性別比也不會異常,因為性別偏好基本都能得到滿足。」陳衛說,伴隨出生人數和生育水平的上升、生育意願和性別偏好的弱化,我們有理由預計,隨著全面二孩政策實施、經濟發展和現代化的推進,出生人口性別比將出現長期下降並回歸正常水平的趨勢。

② 如何加強出生人口性別比綜合治理

腦補農村人的先進文化。生育不平衡最直接原因就是農村人才能幹出來的(我雖然是土生土長的農村人)

③ 綜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別比偏高問題有什麼意見和建議

關愛女孩行動

為進一步貫徹黨的十六大精神,認真落實2003年中央人口資源環境工作座談會精神,全面實現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穩定低生育水平的決定》的工作目標,研究解決新形勢下人口和計劃生育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努力促進出生人口性別比的平衡,積極應對老齡人口、流動人口、就業人口增加帶來的新問題,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創造良好的人口環境,推動人口與經濟、社會、資源、環境的協調發展和可持續發展,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國家人口和計劃生育委員會決定,在婚育新風進萬家活動不斷向深入發展的形勢下,從2003年啟動「關愛女孩行動」。國家和省(區、市)兩級先行在少數縣(市、區)進行試點,取得經驗加以推廣。
開展關愛女孩行動的主要任務:
(一)利用各種宣傳手段和宣傳形式營造有利於女孩生活、發展的輿論氛圍和社會環境
要大張旗鼓地宣傳「以人為本、關愛女孩、男女平等、生男生女一樣好」等科學、文明、進步的新型生育觀念;宣傳普及保護婦女兒童權利的法律法規內容;宣傳普及婦女保健、青春期保健科學知識;宣傳女孩自立自尊自強的先進事例和「女子成才」、「巾幗建功」等女性模範人物。
(二)研究制定有利於女孩成長和計劃生育女兒戶的社會經濟政策和社會保障制度

④ 出生人口性別比的整治兩非

2011年8月16日,國家人口計生委、公安部等部門在京啟動集中整治「兩非」(非醫學需要的胎兒性別鑒定和選擇性別的人工終止妊娠行為)專項行動。從2011年8月到2012年3月,在為期8個月的集中整治期間,6部門將通過聯合查處一批案件,依法處理涉案單位及有關責任人,完善B超使用、終止妊娠葯物銷售等相關管理制度。
「危害不亞於上世紀中葉的人口膨脹」
「男女比例協調本是自然進化的規律,然而在我國,出生人口性別比失衡已成為一個社會頑疾。」南開大學經濟學院人口與發展研究所教授原新說,「目前,除西藏之外,其他省份的出生人口性別比均偏高。」
出生人口性別比也叫嬰兒性別比,正常情況下,每出生100個女孩,相應出生103—107個男孩。
由於男孩的死亡率高於女孩,到了婚育年齡,男女數量趨於均等。因此,聯合國設定的正常值為103—107。
「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我國出生人口性別比持續偏高。」原新說,108.47、111、119、118.06,將1982年以來,全國人口「三普」、「四普」、「五普」、「六普」的出生人口性別比數據連成一條曲線,「V」型反轉初露曙光。這意味著近年來綜合治理工作取得成效,但當下水平仍高出警戒線幾個百分點。
「其直接影響是『婚姻梯度擠壓』現象凸顯。」翟振武說,同齡適婚女性短缺,男性就會從低年齡女性中擇偶,「老夫少妻」增多;擠壓到一定程度,就要向別的地區發展,「城裡哥找鄉下妹」。
「婚姻擠壓之痛不僅在於產生多少『光棍』,更在於其後果主要由貧困人口承擔。」翟振武憂慮地指出,由於農村出生性別比失衡比城市嚴重,今後「剩男」將更加沉積於邊遠貧困地區。貧窮又無子嗣的男性劇增,可能會增加買賣婚姻、拐賣婦女、賣淫嫖娼等違法犯罪行為,危及婚姻家庭和社會的穩定。
國家人口計生委宣教司司長張建強調,我國出生人口性別比長期失衡與人口老齡化交織,將加劇人口結構的不合理性,未來的社會階層結構、消費結構、組織結構等都將更為男性所主導,其深遠危害,不亞於上世紀中葉的人口膨脹。
集中整治「兩非」專項行動領導小組組長、國家人口計生委主任李斌表示,依法打擊「兩非」行為,是綜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別比失衡的最有效方法之一。我國出生人口性別比持續偏高近30年,給人口安全、社會穩定帶來巨大隱患。
「女孩失蹤」背後的「兩非」黑市,B超成為直接「殺手」
余燕麗是安徽省潛山縣余井鎮進士村人。
懷孕6個月時,經丈夫託人聯系,余燕麗來到縣里一家醫院做B超鑒定胎兒性別。得知是個女孩後,他們找到一家個體診所,進行了終止妊娠手術。回家後,兩人對周圍人謊稱「不小心,自然流產」。
在性別比失衡問題突出的農村,「女孩失蹤」的背後,隱藏著一個龐大的非法胎兒性別鑒定市場。
據介紹,在江西、湖北、安徽交界地區,從事非法鑒定性別的活動由隱藏變為半公開,由「坐等上門」變為「上門服務」,鑒定時的懷孕時間由16周以上縮短為12周左右,由本地小范圍變為有組織的跨區域大范圍作業,從非法鑒定胎兒性別到人工終止妊娠,提供「一條龍」服務。
「科學技術是一把雙刃劍。」翟振武說,男女比例嚴重失衡的直接原因,是少子化和B超普及帶來的「兩非」行為。
據介紹,上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韓國、日本、中國等具有男孩偏好的亞洲國家或地區在生育率下降過程中,普遍出現出生性別比偏高問題,因為那時B超設備開始普及,許多人懷孕4個月後,經B超鑒定胎兒性別,男胎保留,女胎引產。
傳統觀點認為,農村的男孩偏好是為了解決勞動力、增加收入和養老問題。
但是,一項欠發達地區人口問題的調查報告顯示,近些年來,在經濟貢獻方面,生男不比生女強。而在我國沿海等富裕起來的地區,發達的經濟條件和日益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並未有效遏制出生人口性別比攀升的勢頭。
「根子在於重男輕女的傳統觀念。」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教授楊菊華認為,在許多人眼裡,生男生女,是繼嗣問題,也是「面子」問題。一些家族、宗族觀念嚴重的地區,生男孩意味著家族香火不斷,有了兒子的婦女可以免遭家人「不爭氣」的指責。
「生育觀上的男孩偏好,還是女性弱勢地位問題。」楊菊華分析,目前,我國婦女除了教育程度增長的幅度基本趕上男性外,其它指標都明顯落後於男性。
「治標」重在打擊技術越軌,「治本」在於提升女性社會地位
「遏制出生人口性別比失衡趨勢,短期內必須依靠國家的強力干預。」翟振武認為,「治標」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就是打擊技術越軌。
日前,安徽省長豐縣崗集鎮計生、衛生等部門根據群眾舉報,統一行動,在一居民出租屋門口,抓獲剛剛為他人做完性別鑒定準備離開的個體游醫李某和助手張某,當場查獲作案工具和交通工具。
據查,他們攜帶一部只有手掌大小的攜帶型B超機,開一輛小型轎車,白天沿街「攬客」,晚上在出租屋檢查,百姓聞訊而去。
「『兩非』現象隱蔽性強,當事雙方『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案件排查難、取證難、查處難。」國家人口計生委政法司司長趙延配說,「此次集中整治『兩非』專項行動將加強部門合力,完善胎兒性別鑒定和終止妊娠登記、孕產期全程服務管理制度,依法嚴肅處理涉案單位和人員。」
據介紹,《人口與計劃生育法》、《母嬰保健法》等相關法律雖然嚴禁「兩非」行為,但力度有待加大。比如,對於沒有行醫資格的人從事「兩非」,依據法律可按非法行醫罪追究刑事責任;對於醫務人員涉足「兩非」,卻只規定了行政處罰,其中的罰款額度僅有1萬—3萬元,沒明確刑事責任。
翟振武認為,在重拳出擊「兩非」行為方面,一些國際經驗值得借鑒。韓國也曾經歷出生人口性別比偏高階段,韓國為此立法規定,對於利用B超鑒定胎兒性別和選擇性別引產的醫務人員,一是罰款3000萬韓元(相當於20萬元人民幣);二是吊銷醫師執照,終身不得行醫;三是追究刑事責任,情節嚴重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
性別比長期嚴重失衡是社會背負的「高利貸」,在災難爆發前排除危情,是百年大計。國家人口計生委性別比治理辦公室主任羅邁說,治理出生人口性別比失衡問題,除了「治標」,更要「治本」,採取利益導向等綜合治理措施。
楊菊華指出,出生性別比偏高問題,實質上是女性發展權益問題。推進兩性的公正、平衡發展,提升女性的社會地位,才是「治本」之策。

⑤ 國家會採取什麼樣的措施控制出生人口性別比

近年來有關部門積極行動,做了大量工作,但其勢頭尚未得到根本控制。誠然要根本解決這一問題並非朝夕之功,必須運用政治、經濟、教育、法律等手段多管齊下、標本兼治,並做好長期打算。然而,鑒於目前存在的嚴峻形勢,必須科學指導,採取果斷措施,盡快扭轉出生性別比持續升高的被動局面,維護人口安全。 2007年底全國總人口為132129萬人,比上年末增加681萬人。全年出生人口1594萬人,出生率為12.10‰;死亡人口913萬人,死亡率為6.93‰;自然增長率為5.17‰,出生人口性別比為120.22。
根據國家統計局2009年2月26日發布的「200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2008年年末全國總人口為132802萬人,比上年末增加673萬人。全年出生人口1608萬人,出生率為12.14‰;死亡人口935萬人,死亡率為7.06‰;自然增長率為5.08‰。出生人口性別比為120.56。
2013年,國家人口計生委將嚴格兌現目標責任制獎,進一步加大出生人口性別比綜合治理力度。據國家人口計生委負責人介紹,國家人口計生委在日前印發的《2013年人口計生工作要點》中明確要求,2013年將嚴格兌現目標責任制獎,出生人口性別比偏高省份要在2012年的基礎上,將高於107(以女性為100,男性對女性的比例)的部分降低10%。
同時,為配合出生人口性別比綜合治理工作,國家人口計生委2013年將繼續推動《人口與計劃生育法》和《社會撫養費徵收管理辦法》的修訂完善,推進出生人口性別比綜合治理專項立法。據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2012年中國總人口為13.54億人,比上年末增加669萬人。其中,出生人口性別比為117.7,比2011年末下降0.08。

⑥ 中國出生人口性別比過高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中國大陸大大偏離了正常范圍的出生人口性別比,除了會造成若干年後相當數量的男性青年找不到配偶,還會引發哪些社會問題?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出生人口性別比異常升高?為失衡的出生性別比回歸正常,中國進行了哪些努力?這些問題都為國內外所關注。

一個數字的背後

2000年中國大陸第五次人口普查獲得的大量數據中,有一個數值引起國內外的格外關注,這就是出生人口性別比為「116.86」。

出生人口性別比,是指每出生百名女嬰所對應的男嬰出生數。根據國際上長期的觀察,出生人口性別比的正常值一般在103-107之間,116.86大大偏離了這一正常范圍。人們之所以對此格外關注,是因為在這看似普通的數字背後,隱藏著一系列令人擔憂的社會問題。

出生人口性別比升高,是由於選擇胎兒性別引產和溺棄女嬰等行為造成的,女孩的生存權因此受到嚴重侵犯。生女孩的婦女在家庭中得不到公正對待,她們的合法權益也受到侵犯。

家庭是農村的基本生產單位,出生人口性別比升高將造成經濟欠發達農村地區大批男性青年難以組成家庭,從而破壞現有生產方式,阻礙經濟發展。

出生人口性別比升高將導致未來男性擇偶擁擠。據專家預測,如果過高的出生人口性別比得不到及時糾正,2030年以後,將有3000多萬大齡男青年找不到配偶,形成一個特殊的單身男性社會群體。由於大量單身男性的出現,非婚性需求增加,社會將不得不對這些人的性行為持包容態度,傳統性道德將受到嚴重挑戰。

由於女性數量相對較少,將產生女性物化和商品化現象,拐賣婦女和女童現象將加劇,婦女和女童的權益將受到更為嚴重的侵犯。還將導致畸形婚姻家庭的出現,對社會倫理道德造成沖擊。

深層原因與直接原因

關於中國出生人口性別比升高的原因,國內外有各種說法。國家人口和計劃生育委員會關愛女孩行動專家組組長陳勝利認為,主要原因有四點:

1.文化原因在兩千多年的封建農耕社會里,中國逐步形成了「重男輕女」、「多子多福」、「養兒防老」,靠男性後代「傳宗接代」、「祭祖送終」的傳統生育文化。這種傳統文化影響深遠,至今在很多地方還根深蒂固,是偏好生育男孩的社會文化根源。

2.經濟原因在許多農村地區,由於生產力落後,生產和生活主要還是靠體力勞動,很多重體力勞動需要男性承擔,人們把發家致富的希望都寄託於男性,是生育偏好男性的經濟基礎。

3.社會原因現實社會生活中,社會性別不平等現象仍然存在。女性在受教育機會、就業機會、勞動分配、政治生活參與程度等方面與男性仍有一定差距,這也促使人們的生育意願傾向男孩。

4.科技原因上述三個原因已存在上千年,為什麼以前沒有引發出生人口性別比明顯失衡,直到近20多年這一問題才出現?這是因為以往人們盡管有多生男孩的意願,但是卻無力左右生男生女。20世紀80年代,B超、染色體技術用於胎兒性別檢測之後,使生育選擇性別有了可能性,出生人口性別比升高的問題才顯現出來。有人說是中國的計劃生育政策導致了出生人口性別比升高,這種說法顯然經不起推敲,它無法解釋為什麼在生育政策不同的印度、韓國和我國台灣地區,同一時期也都發生出生人口性別比升高。其中,印度並不限制生育數量,但是其出生人口性別比也不斷升高,有的邦已高達125。韓國是鼓勵生育的,20世紀90年代,其出生人口性別比一度上升到116。台灣的出生人口性別比也曾達到110以上。不難看出,其直接原因都是科技手段的濫用,根本原因都是重男輕女。

以關愛女孩行動為載體

糾正出生人口性別比失衡,最根本的一點是要提高女性的社會地位,促進男女平等。為此,國家人口和計劃生育委員會於2003年3月啟動了關愛女孩行動,先後分別在出生人口性別比超過全國平均值的24個省的24個縣展開試點,多種措施並舉,綜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別比升高。

一是通過多種形式在群眾中開展男女平等的宣傳教育,大力倡導文明進步的婚育觀。

二是制定出台一系列有利於女孩及其家庭的經濟政策,建立有利於女孩及計劃生育女兒戶的利益導向機制。例如,幫助女孩獲得受教育機會,把輟學的女孩找回來,提供學費讓她們繼續上學;為考上高中的女孩減免學費。幫助女孩家庭發展生產,幫助他們解決各種困難。例如,福建省安溪縣政府出資蓋了一萬多所新房屋,為女孩家庭解決居住問題。

三是加強生殖保健服務和圍產期保健服務。從母親懷孕時起就開始對女孩實施保護。

四是運用行政手段與法律手段,加強對B超、染色體檢查技術進行性別檢測的管理,依據《人口與計劃生育法》、《母嬰保護法》,嚴厲打擊非法胎兒性別鑒定、非法選擇性別引產等違法行為,並建立出生引產監測體系。

試點期間,國家投入資金七八百萬元,地方政府投入更多,平均每個縣達幾百萬元。經過3年治理,24個試點縣出生人口性別比升高的勢頭已得到控制,由原來的平均130下降到122。

陳勝利說:要使治理出生人口性別比升高的各項措施真正落到實處,必需有一個載體,關愛女孩行動就是一個很好的載體,是綜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別比升高、保護婦女兒童合法權益、促進男女平等的有效途徑。2006年,國家人口計生委將在全國廣泛開展這一行動。我們的目標是:到2010年使出生人口性別比上升勢頭得到遏制,到2015年使出生人口性別比趨向正常。為保障目標的實現,將進一步加強立法,借鑒其他國家和地區的經驗,在刑法和執業醫師法中增補相關法律責任

⑦ 出生人口性別比的治理措施

近年來有關部門積極行動,做了大量工作,但其勢頭尚未得到根本控制。誠然要根本解決這一問題並非朝夕之功,必須運用政治、經濟、教育、法律等手段多管齊下、標本兼治,並做好長期打算。然而,鑒於目前存在的嚴峻形勢,必須科學指導,採取果斷措施,盡快扭轉出生性別比持續升高的被動局面,維護人口安全。 2007年底全國總人口為132129萬人,比上年末增加681萬人。全年出生人口1594萬人,出生率為12.10‰;死亡人口913萬人,死亡率為6.93‰;自然增長率為5.17‰,出生人口性別比為120.22。
根據國家統計局2009年2月26日發布的「200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2008年年末全國總人口為132802萬人,比上年末增加673萬人。全年出生人口1608萬人,出生率為12.14‰;死亡人口935萬人,死亡率為7.06‰;自然增長率為5.08‰。出生人口性別比為120.56。
2013年,國家人口計生委將嚴格兌現目標責任制獎,進一步加大出生人口性別比綜合治理力度。據國家人口計生委負責人介紹,國家人口計生委在日前印發的《2013年人口計生工作要點》中明確要求,2013年將嚴格兌現目標責任制獎,出生人口性別比偏高省份要在2012年的基礎上,將高於107(以女性為100,男性對女性的比例)的部分降低10%。
同時,為配合出生人口性別比綜合治理工作,國家人口計生委2013年將繼續推動《人口與計劃生育法》和《社會撫養費徵收管理辦法》的修訂完善,推進出生人口性別比綜合治理專項立法。據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2012年中國總人口為13.54億人,比上年末增加669萬人。其中,出生人口性別比為117.7,比2011年末下降0.08。

⑧ 綜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別比偏高問題 必須以什麼為重點

1.轉變意識,樹立男女同等重要的觀念
2、加強社會、醫院、醫生道德教育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