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耳袋治理
㈠ 廢木耳菌袋再利用國家有補助嗎
按說這個是環保項目。國家應該有相應的扶持。不過現在這種利用還形不成規模。所以好像還沒有出台相應的政策。
㈡ 木耳菌袋在菌房裡養菌期間出現了蟎蟲該怎麼治理啊 懇求懂得木耳種植的朋友告訴一下方法啊
如果蟎蟲不太嚴重的話,可以使用殺蟎類葯物蟲蟎凈進行區位注射防治。如果發展嚴重的話,可以使用菇蟲一熏凈進行防治。
㈢ 木耳菌袋夕陽病怎樣防治
防治高溫,高濕。加強通風換氣。對於風險感染的部位塗抹濃石灰水即可。
㈣ 木耳菌袋擺出之後長綠霉是什麼原因導致的,什麼方法最有效果呢
4樓東北黑木耳抄養菌階襲段出現這種情況,基本是挑出來一袋扔一袋。
高溫高濕,或者蒸鍋不徹底、接種滅菌不徹底所致。、
室內發酵階段溫度
1.和發菌架子的高度有關,架子越高,上下層之間溫差越大。五層架子最上層溫度和底層溫差能達到五六度。
2.和菌袋的擺放密度有關,密度越大溫度達到一定高度後,想降溫很困難,如果擺袋的頭幾天溫度上去後,不注意很容易造成上熱現象:袋子頂部出黃水,接著水色逐漸變成粉紅色。
這時候應該保持溫度24、25°左右。
3.注意通風:
正常情況下 發菌室的味道是清清亮亮的一股菌香。乾燥的環境 。
如果聞到有臭味 酸味等不好聞的異味基本就是有雜菌已經產生。根據情況挑揀雜菌。室內通風換氣,保持適當的溫度濕度。
㈤ 黑木耳菌袋種植怎麼控制溫度
(1)木耳菌絲溫度越低,生長速度越慢,但菌絲越壯,濃白抗病力越強,木耳色黑,專內厚屬折干率高,質量好,因此在木耳栽培季節上,要把握自然氣溫,安排接種期和出耳期。
(2)即木耳下地時間在5月初,倒計時60—80天為三級菌的生產時期。為避免出現高溫爛耳現象或高溫,高濕條件下感染雜菌,應在6月中旬出完第一茬,7月初采完木耳,這樣木耳的商品價值越高。秋耳可在5月份生產三級菌,8月中旬擺放在地里,9月末采第一茬木耳。
㈥ 黑木耳發生爛袋的主要原因是什麼如何防治
黑木耳栽培過程發生爛袋的現象時有發生,特別在栽培時間較長的場所和氣溫較高的季節較易發生。爛袋一旦發生具有較強的傳染性,容易造成成批性的絕收。造成爛袋的原因是復雜的,依靠單一的方法是難以解決,必須依靠綜合治理加以解決。
(1)原因
①品種選擇不當。一是使用種性不明,又沒有經過適應性栽培實驗和抗霉性試驗的菌株;二是使用段木上栽培菌株,沒有在代料栽培上加以馴化實驗並證明是可行的菌株。
這樣的菌種由於不適應環境,發菌緩慢,生長期長,容易引起雜菌感染,造成爛袋。
②季節安排不當。過遲或過早安排接種,造成養菌期間溫度不適,特別是在菌絲培養期間遇到高溫高濕,菌絲在高溫條件下呼吸增強,為了維持自身生理代謝平衡,表現吐黃水排出熱量,當高溫繼續,菌絲被黏液所包圍,生理活動受到限制,進而菌絲逐漸死亡,各種雜菌趁機感染,引起菌袋局部或全部變黑腐爛。
(2)綜合防治
①選好菌種。選擇適宜栽培模式,經有關部門驗收鑒定,菌齡在35~45天,菌絲潔白,生長粗壯,抗雜性強、產量高、耳片大、肥厚、色深的黑木耳菌種。
②科學安排栽培季節。我國南方的黑木耳栽培有春栽和秋栽之分,秋栽接種期一般安排在8~9月,當氣溫低於30℃時接種;春栽接種期一般安排在旬平均氣溫上升到20℃時,往前推60~65天,制袋接種;不同地區還應根據不同海拔高度的氣溫變化,適當提前或推後。東北黑木耳栽培每年一季,3~5月制袋,6~9月出耳。
③適溫養菌。黑木耳菌絲發菌最適溫度為24~28℃,秋栽黑木耳在發菌的前期和春栽黑木耳在發菌的後期,當氣溫超過25℃時,每天至少應給培養室通風2~3次,晴天氣溫較高時,通風須在早晚進行。春栽當氣溫低於20℃時,應給培養室適當加溫,使培養室溫度達到22~24℃。
④管理科學。黑木耳在不同的生長階段對溫、濕度和通風的要求是不同的,在木耳原基形成期,保持相對濕度在80%左右,並適度通風;在原基分化形成期,珊瑚狀耳芽相當幼嫩,保持相對濕度85%~90%,此時如果濕度過大,應立即停止噴水3~5天,耳基稍干後再澆水,在子實體生長階段,為促進耳片快速生長,要堅持三干七濕的原則,同時加大通風,干濕分明,相對濕度保持在90%~95%。
㈦ 黑木耳菌袋毛黴菌污染如何防治
您好!
根據您說的情況,這種雜菌可能是毛黴菌。菌袋培養過程中,通風換專氣不好,環境溫度高和屬相對濕度大,毛黴菌容易蔓延。防治毛黴菌的主要方法:
(1)控制溫度:菌袋培養溫度保持在20℃~22℃,不要過高。
(2)控制濕度:要經常通風換氣,培養室相對濕度保持在50%-70%,空氣相對濕度不要過大。菌袋培養期間,培養室不必噴水。
(3)用葯防治:在菌袋培養期間,用必潔仕牌二氧化氯消毒劑5000倍液噴霧,對毛黴菌有較好的防治效果,10天左右噴葯一次。
㈧ 木耳袋長青苔怎麼辦
(1)木耳袋長青苔的抄各種原因,容易在內部形成青苔,不衛生也很難清理。以下三種方法可以有效祛除木耳袋的青苔:
①如果只是簡單的清洗,沒有特殊要求,那麼使用熱水浸泡一會,多沖洗幾遍即可清除。
②如果需要盛裝食物(一般不建議塑料袋裝食品),用熱水將青苔清除後,再用醫用酒精徹底消毒。
③可以使用適量工業用香蕉水清除青苔,等香蕉水味道揮發後,用熱水清洗,酒精消毒,放置一段時間即可。
(2)青苔形成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四點:
①各地水質不同,青苔的產生於水質有很大關系。
②與塑料袋的質量有很大關系,建議購買質量有保障的食品級塑料桶。
③避免塑料桶被陽光曝曬,因為太陽的紫外線會滋生青苔。
④盡量不要讓水在塑料袋中滯留時間過長,形成死水,也容易滋生青苔。
㈨ 木耳菌袋綠霉如何控制
控制木耳菌袋發生綠霉的要點有幾個,第一菌袋的消毒滅菌要徹底,二是使用優質菌種,三是防治菌袋出現微孔。四是培養環境要保持良好的通風換氣,防治高溫,高濕。
㈩ 黑木耳袋料栽培出耳如何管理
出耳管來理 割口後的菌袋在菇源棚內保溫保濕培養3-5天,割口處形成潔白菌絲時,再過三、四天後瘤狀物的黑色原基就能封住割口,這段時間是整個出菇期間的主要管理環節,要加強水份管理,室內空氣相對濕度保持在80%左右(初期),經常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新鮮,但又怕通風量太大,耳芽出現乾枯現象。
噴水時不宜直接向菌袋出耳處噴射,以防水份過大,造成爛耳,出耳旺盛期,相對濕度要求85-90%之間。如果天氣乾燥,菇棚相對溫度降低,可以在菇棚內加大濕度。噴水要在早晚進行,做到「二看一注意」,即一看天氣,陰雨天少噴,睛燥天多噴,二看耳形、耳片以膨脹,濕潤、新鮮為水份透宜,如耳片積水,說明耳片吸水能力減弱,水份過大。
總的原則是:看天噴水,看耳定量。出菇期間要注意中午不噴水,以防流耳現象。經常通風換氣,一般以早晚通風為宜,遇低溫可在中午通風。(低溫時以保溫為主,通風時間不宜過長)。以防二氧化碳過濃影響出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