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治理平安
1、進一步加大綜治經費投入,提高安保隊員、流動人口協管員的工資待遇。為安保隊員、流動人口協管員購買五險,建立激勵機制,提高基層群防人員的獎勵標准。
2、建立流動人口和出租屋控管系統。實行「政府牽頭、公安為主、各家參與、統一管理」,建立以社區(村)為主體,公安、房產、勞動、計生、工商、民政、稅務等參與的集管理、教育、服務、控制四位一體的流動人口管理工作機制。
3、開展「打黑除惡」專項斗爭。一是採取各部門合作的方式,在整治前,進行充分的調查,將涉黑的數量、規模、性質、特點、危害,進行全面、深入、細致、真實的摸底,然後制定切實可行的方案,對涉黑勢力予以准確、有效地打擊,震懾犯罪分子,營造良好的社會風氣,使廣大人民群眾安居樂業。二是建立領導問責制。採取包片責任到人的管理方式,如某轄區發生涉黑犯罪案件,甚至該團伙在某區域內多次進行違法犯罪活動而對其不管不問的,應追究包片負責人的領導責任,堅決根除涉黑勢力的「保護傘」。三是群策群防,設立專門的「打黑除惡」舉報電話,制定舉報獎勵措施,建立舉報人保護制度,消除舉報人的畏懼心理。
4、加強執法隊伍建設,嚴格進行教育培訓。為改變行政執法隊伍復雜而分散的狀況,建立相對集中統一的行政執法隊伍,使之成為專業的執法力量,避免「執法不懂法」情況。嚴把入口關,切實堅持寧缺勿濫、逢進必考的原則。加大執法人員執法水平與職業道德的培訓力度,不斷提高他們的整體素質。從公務員的職業道德入手,從法律法規掌握、專業知識加強、執法能力提高、執法經驗總結、外地成功經驗學習、發達國家的相關行政執法借鑒等多個方面進行培訓,同時還要將國情、市情、區情對執法人員進行系統、全面的介紹與分析,使他們樹立全局觀念,能夠更加理性地認識自己職業的價值與作用;形式上可靈活多樣,如專家專門培訓、內部經驗介紹、案例集體研討、外地經驗學習等等。
❷ 如何更好滴發揮政法微博在社會管理綜合治理和平安建設方面的積極作用
加強政法微博的建設
構建互動平台
為人民解決政法問題
❸ 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暨平安創建有哪些工作
一、社區居民委員會可以通過設立人民調解委員會、治安保衛委員會、治安聯防隊、治安內巡邏隊、幫教小組,負責容社區治安綜合治理工作。
二、做好人民調解工作,及時處理民間糾紛,化解社會矛盾,防止群體性事件的發生。
三、大力開展普法教育,利用各種形式進行法制宣傳,教育居民遵紀守法,遵守社會公德,學會運用法律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
四、治安聯防隊和治安巡邏隊是維護社區治安的重要力量,在社區治安保衛委員會領導下開展工作,業務活動接受公安派出所指導。治安聯防隊和治安巡邏隊隊員應當努力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增強法律意識,做到遵紀守法,文明執勤。
五、應在社區建立報警點,公布報警電話,與公安派出所及時通報情況。
六、加強對勞改勞教釋放人員、監外執行人員、劣跡人員的管理、幫教和安置就業工作,使其成為社會有用之人。
七、加強對外來人口的管理。建立登記簿冊,隨時掌握外來人口的變動情況,並有針對性地做好教育和管理工作。
八、加強私房出租管理。出租戶應按規定與暫住人口簽訂租賃合同,出租人應對承租人負責教育,督促他們遵紀守法。
❹ 社會管理綜合治理平安建設工作包括哪些
依法治國,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實現國家治版理體系和治權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然要求,事關我們黨執政興國,事關人民幸福安康,事關黨和國家長治久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執政水平,必須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我國正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入決定性階段,改革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國際形勢復雜多變,我們黨面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風險挑戰之多前所未有,依法治國在黨和國家工作全局中的地位更加突出、作用更加重大。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我們黨要更好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更好維護和運用我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更好統籌社會力量、平衡社會利益、調節社會關系、規范社會行為,使我國社會在深刻變革中既生機勃勃又井然有序,實現經濟發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會公正、生態良好,實現我國和平發展的戰略目標,必須更好發揮法治的引領和規范作用
❺ 社會治理是社會建設的重大任務,是國家治理的重要內容,創新社會治理體質,要堅
創新社會治理理念理念是行動的先導。創新社會治理,首先要創新社會治理的理念。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治理和管理一字之差,體現的是系統治理、依法治理、源頭治理、綜合施策。」從系列重要講話中,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許多重要的創新社會治理的新理念。
第一,平安是極重要的民生。
社會要和諧穩定,平安具有極端重要性。
社會和諧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是我們黨不懈追求的社會理想,必須保持清醒頭腦,始終牢記和諧穩定是根本大局的道理,著力提升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的能力和水平,為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創造良好環境。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平安是老百姓解決溫飽後的第一需求,是極重要的民生,也是最基本的發展環境;人民安居樂業,國家才能安定有序。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既同鄧小平同志的穩定壓倒一切、穩定是大道理的思想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有了新的豐富發展,特別是把平安提到極重要的民生高度,是對我們黨民生思想的創新發展。
第二,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的核心是人。
2014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兩會」上參加上海代表團審議時明確指出:「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關鍵在體制創新,核心是人,只有人與人和諧相處,社會才會安定有序。
」社會是由人構成的,錯綜復雜的社會關系都是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構成的。
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理順了、和諧了,社會才能安定有序,才能和諧穩定。
因此,社會治理要緊緊抓住人這個核心。
第三,維護社會和諧穩定,重在妥善處理社會矛盾。
現階段我國處於社會矛盾凸顯期,社會矛盾錯綜復雜,最主要的就是社會利益矛盾錯綜復雜。
因此,維護社會和諧穩定,重在妥善處理社會矛盾。
「遇到關系復雜、牽涉面廣、矛盾突出的改革,要及時深入了解群眾實際生活情況怎麼樣,群眾訴求是什麼,改革能給群眾帶來的利益有多少,從人民利益出發謀劃思路、制定舉措、推進落實。
」因此,要增強發展的全面性、協調性、可持續性,積極推動解決人民群眾的基本民生問題,不斷打牢和鞏固社會和諧穩定的物質基礎,從源頭上預防和減少社會矛盾的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