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整改整治 » 酸雨治理

酸雨治理

發布時間: 2021-01-22 22:25:17

❶ 酸雨的防治

控制酸雨抄的根本措施是減少SO2和NO2的人為排放量。為此,首先必須限制SO2和NO2的排放;其次必須改造燃燒技術,並對污染源進行消煙和脫硫處理;再次必須開發低污或無污新能源;最後可以通過綠化、種植耐酸抗污樹種,來吸收和清除大氣中的SO2和NO2

❷ 酸雨的治理措施

酸雨的治理措施:

1.原煤脫硫技術,除去燃煤中40%一60%的無機硫。

2.優先使用低硫燃料,如含硫較低的低硫煤和天然氣等。

3.改進燃煤技術,減少燃煤過程中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量。例如,液態化燃煤技術是受到各國歡迎的新技術之一。

4.對煤燃燒後形成的煙氣在排放到大氣中之前進行煙氣脫硫。目前主要用石灰法,可以除去煙氣中85%一90%的二氧化硫氣體。例如,在火力發電廠安裝煙氣脫硫裝置的費用,要達電廠總投資的25%之多。

5.開發新能源,如太陽能、風能、可燃冰等。

(2)酸雨治理擴展閱讀:

酸雨的危害:

土壤中含有大量鋁的氫氧化物,土壤酸化後,可加速土壤中含鋁的原生和次生礦物風化而釋放大量鋁離子,形成植物可吸收的形態鋁化合物。植物長期和過量的吸收鋁,會中毒,甚至死亡。

酸雨尚能加速土壤礦物質營養元素的流失;在酸雨的作用下,土壤中的營養元素鉀、鈉、鈣、鎂會流失出來,並隨著雨水被淋溶掉。改變土壤結構,導致土壤貧瘠化,影響植物正常發育。此外,酸雨能使土壤中的鋁從穩定態中釋放出來,使活性鋁的增加而有機絡合態鋁減少。

酸雨還能誘發植物病蟲害,使農作物大幅度減產,特別是小麥,在酸雨影響下,可減產 13% 至 34%。大豆、蔬菜也容易受酸雨危害,導致蛋白質含量和產量下降。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酸雨

❸ 對於已經出現的酸雨污染又如何治理呢

管控形成酸雨的污染源,減少排放,防止形成新的酸雨。

❹ 我國治理酸雨的主要措施有哪l些

我國治理酸雨的主要措施:
最根本的途徑是減少人為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版放,是防治酸雨權的有效措施.我國採取發展潔凈煤技術、清潔燃燒技術等措施來控制酸雨.
①原煤脫硫技術,可以除去燃煤中大約40%一60%的無機硫。
②優先使用低硫燃料,如含硫較低的低硫煤和天然氣等。
③改進燃煤技術,減少燃煤過程中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量.例如,液態化燃煤技術是受到各國歡迎的新技術之一.它主要是利用加進石灰石和白雲石,與二氧化硫發生反應,生成硫酸鈣隨灰渣排出。
④對煤燃燒後形成的煙氣在排放到大氣中之前進行煙氣脫硫.目前主要用石灰法,可以除去煙氣中85%一90%的二氧化硫氣體.不過,脫硫效果雖好但十分費錢.例如,在火力發電廠安裝煙氣脫硫裝置的費用,要達電廠總投資的25%之多.這也是治理酸雨的主要困難之一。

❺ 急~~酸雨的危害及治理方法

酸雨成因:自然原因:火山噴發,地震等自然災害。專
人為原因:工礦企業廢氣排放屬:
汽車尾氣排放
;家庭爐灶燃燒煤、天然氣;
有色金屬冶煉工業的酸性氣體排放等;
危害:
①使河湖水酸化,危害水生生物;
②酸化土壤,危害土壤生態,導致農作物減產;
③腐蝕石材、鋼材,造成建築物、鐵軌、橋梁等的破壞;
④危害人體健康。
措施:
①限制二氧化硫氣體的排放;
②發展潔凈燃煤技術和煤炭脫硫技術;
③調整能源結構,開發和利用新能源、清潔能源;
④擴大綠化面積,植樹種草,吸煙滯塵。

❻ 關於酸雨的防治

你好,早在1872年人類便發現了酸雨。聯合國於1977年承認它屬於全球性污染問題,1982年版6月,在瑞典首權都斯德哥爾摩還專門召開了國際會議。當前,酸雨、「溫室效應」、「臭氧層空洞」一並被認為是當代人類面臨的三大災難性的環境挑戰。

❼ 酸雨的治理

酸雨是指引空氣污染而造成的酸性降水,通常認為大氣降水與二氧專化碳氣體平衡時的酸度PH5.6為降屬水天然酸度,並將其作為判斷是否酸化的標准,當降水的PH低於5.6時,降水即稱為酸雨。
降水為什麼會變酸呢? 這主要是空中雲層吸收大氣污染物並在雨滴內不斷反應形成酸性物質的結果;酸雨對環境所造成的危害是極其嚴重的,被稱為來自空中的「殺手」,它不但使森林枯死,影響農作物和淡水水生物的減產和死亡,而且還會腐蝕建築物及一切暴露於空氣中的設施及歷史文物古跡等甚至危害人體健康,危及城市的生態平衡。
我國目前酸雨污染面積占國土面積30%左右,並在一些地區以驚人的速度發展,僅川、黔、兩廣四省區的農業和森林每年造成的直接損失達18億元;造成我國酸雨形成的主要來源是以燃煤為主能源消耗過程中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硫污染物。因此,要治理酸雨污染,首先要控制二氧化硫排放總量。

❽ 簡述酸雨的成因,危害,提出防治的措施

成因: 被大氣中存在的酸性氣體污染,pH值小於5.65的酸性降水叫酸雨。酸雨主要是人為地向大氣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質造成的。我國的酸雨主要是因大量燃燒含硫量高的煤而形成的,此外,各種機動車排放的尾氣也是形成酸雨的重要原因。

危害:

(1)對水生系統的危害,會影響魚類和其他生物群落,改變營養物和有毒物的循環,使有毒金屬溶解到水中,並進入食物鏈,使物種減少和生產力下降。

(2)對陸地生態系統的危害,重點表現在土壤和植物。對土壤的影響包括抑制有機物的分解和氮的固定,淋洗鈣、鎂、鉀等營養元素,使土壤貧瘠化。對植物,酸雨損害新生的葉芽,影響其生長發育,導致森林生態系統退化。

(3)對人體的影響。一是通過食物鏈使汞、鉛等重金屬進入人體,誘發癌症和老年痴呆;二是酸霧侵入肺部,誘發肺水腫或導致死亡;三是長期生活在含酸沉降物的環境中,誘使產生過多的氧化脂,導致動脈硬化、心肌梗塞等疾病概率增加。

(4)對建築物、機械和市政設施的腐蝕。

防治措施:

1、原煤脫硫技術,可以除去燃煤中大約40%一60%的無機硫。

2、優先使用低硫燃料,如含硫較低的低硫煤和天然氣等。

3、改進燃煤技術,減少燃煤過程中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量。例如,液態化燃煤技術是受到各國歡迎的新技術之一。它主要是利用加進石灰石和白雲石,與二氧化硫發生反應,生成硫酸鈣隨灰渣排出。

4、對煤燃燒後形成的煙氣在排放到大氣中之前進行煙氣脫硫。目前主要用石灰法,可以除去煙氣中85%一90%的二氧化硫氣體。不過,脫硫效果雖好但十分費錢。例如,在火力發電廠安裝煙氣脫硫裝置的費用,要達電廠總投資的25%之多。這也是治理酸雨的主要困難之一。

5、開發新能源,如太陽能,風能,核能,可燃冰等,但是目前技術不夠成熟,如果使用會造成新污染,且消耗費用十分高.

(8)酸雨治理擴展閱讀:

大氣中的硫和氮的氧化物大部分是人類活動造成的,其中燃燒礦物燃料(煤炭、石油、天然氣)產生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

自然污染源:火山噴發、地震等自然現象放出大量酸性氣體。

人為污染源:工礦企業、交通工具、家庭爐灶燃燒煤、石油、天然氣,向大氣中排放酸性氣體,有色冶金工業排放酸性氣體

我國酸雨主要是硫酸型,我國三大酸雨區分別為:

1.西南酸雨區:是僅次於華中酸雨區的降水污染嚴重區域。

2.華中酸雨區:目前它已成為全國酸雨污染范圍最大,中心強度最高的酸雨污染區。

3.華東沿海酸雨區:它的污染強度低於華中、西南酸雨區。

全球三大酸雨區是:西歐、北美、東南亞。

目前世界上減少二氧化硫排放量的主要措施有:

1.原煤脫硫技術,可以除去燃煤中大約40%一60%的無機硫。

2.優先使用低硫燃料,如含硫較低的低硫煤和天然氣等。

3.改進燃煤技術,減少燃煤過程中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量。例如,液態化燃煤技術是受到各國歡迎的新技術之一。它主要是利用加進石灰石和白雲石,與二氧化硫發生反應,生成硫酸鈣隨灰渣排出。

4.對煤燃燒後形成的煙氣在排放到大氣中之前進行煙氣脫硫。目前主要用石灰法,可以除去煙氣中85%一90%的二氧化硫氣體。不過,脫硫效果雖好但十分費錢。例如,在火力發電廠安裝煙氣脫硫裝置的費用,要達電廠總投資的25%之多。這也是治理酸雨的主要困難之一。

5.開發新能源,如太陽能,風能,核能,可燃冰等。

6.生物防治:1993年在印度召開的"無害環境生物技術應用國際合作會議"上,專家們提出了利用生物技術預防、阻止和逆轉環境惡化,增強自然資源的持續發展和應用,保持環境完整性和生態平衡的措施。

目前,科學家已發現能脫去黃鐵礦中硫的微生物還有氧化亞鐵硫桿菌和氧化硫桿菌等。日本財團法人電力中央研究所最近開發出的利用微生物膠硫的新技術,可除去70%的無機硫,還可減少60%的粉塵。

這種技術原理簡單,設備價廉,特別適合無力購買昂貴脫硫設備的發展中國家使用。生物技術脫硫符合「源頭治理」和「清潔生產」的原則,因而是一種極有發展前途的治理方法,越來越受到世界各國的重視。

酸性影響因素

1.酸性污染物的排放及轉換條件。一般說來,某地SO2污染越嚴重,降水中硫酸根離子濃度就越高,導致ph值越低。

2.大氣中的氨(NH3)對酸雨形成是非常重要的。氨是大氣中唯一的常見氣態鹼。由於它的水溶性,能與酸性氣溶膠或雨水中的酸反應,起中和作用而降低酸度。土壤的氨的揮發量隨著土壤pH值的上升而增大。

京津地區土壤pH值為7~8以上,而重慶、貴陽地區則一般為5~6,這是大氣氨水平北高南低的重要原因之一。土壤偏酸性的地方,風沙揚塵的緩沖能力低。這兩個因素合在一起,至少在目前可以解釋中國酸雨多發生在南方的分布狀況。

3.顆粒物酸度及其緩沖能力

大氣中的污染物除酸性氣體SO2和NO2外,還有一個重要成員——顆粒物。顆粒物的來源很復雜。主要有煤塵和風沙揚塵。後者在北方約佔一半,在南方估計約佔三分之一。

顆粒物對酸雨的形成有兩方面的作用,一是所含的催化金屬促使SO2氧化成酸;二是對酸起中和作用。但如果顆粒物本身是酸性的,就不能起中和作用,而且還會成為酸的來源之一。目前中國大氣顆粒物濃度水平普遍很高,在酸雨研究中自然是不能忽視的。

4.天氣形勢的影響

如果氣象條件和地形有利於污染物的擴散,則大氣中污染物濃度降低,酸雨就減弱,反之則加重(如逆溫現象)。

❾ 酸雨的治理措施是怎麼樣的

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是減少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

世界上酸雨最嚴重的歐洲和北美許多國家在遭受多年的酸雨危害之後,終於都認識到,大氣無國界,防治酸雨是一個國際性的環境問題,不能依靠一個國家單獨解決,必須共同採取對策,減少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量。經過多次協商,1979年11月在日內瓦舉行的聯合國歐洲經濟委員會的環境部長會議上,通過了《控制長距離越境空氣污染公約》,並於1983年生效。《公約》規定,到1993年底,締約國必須把二氧化硫排放量削減為1980年排放量的70%。歐洲和北美(包括美國和加拿大)等32個國家都在公約上簽了字。為了實現許諾,多數國家都已經採取了積極的對策,制訂了減少致酸物排放量的法規。例如,美國的《酸雨法》規定,密西西比河以東地區,二氧化硫排放量要由1983年的2000萬噸/年,經過10年減少到1000萬噸/年;加拿大二氧化硫排放量由1983年的470萬噸/年,到1994年減少到230萬噸/年,等等。目前世界上減少二氧化硫排放量的主要措施有:

(1)原煤脫硫技術,可以除去燃煤中大約40%~60%的無機硫。

(2)優先使用低硫燃料,如含硫較低的低硫煤和天然氣等。

(3)改進燃煤技術,減少燃煤過程中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量。例如,液態化燃煤技術是受到各國歡迎的新技術之一。它主要是利用加進石灰石和白雲石,與二氧化硫發生反應,生成硫酸鈣隨灰渣排出。

(4)對煤燃燒後形成的煙氣在排放到大氣中之前進行煙氣脫硫。目前主要用石灰法,可以除去煙氣中85%~90%的二氧化硫氣體。不過,脫硫效果雖好但十分費錢。例如,在火力發電廠安裝煙氣脫硫裝置的費用,要達電廠總投資的25%之多。這也是治理酸雨的主要困難之一。

(5)開發新能源,如太陽能、風能、核能、可燃冰等,但是目前技術不夠成熟,如果使用會造成新污染,且消耗費用十分高。

❿ 酸雨的防治措施

減少礦物燃燒,採用清潔、新型能源,使用脫硫煤,較少硫化物的燃燒,硫酸工廠應重復利用尾氣,使尾氣中SO2充分利用。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