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害生態治理
① 老鼠太多怎麼治理
二、消滅老鼠的辦法 滅鼠方法很多,一般可分為物理學滅鼠、化學滅鼠、生物學滅鼠和生態學滅鼠。 1、環境滅鼠:老鼠需要水、食物以及隱蔽的棲息條件,才能生存和繁殖。因此,創造一個不適宜其生存的環境,就能使一個地方的鼠量大大下降,並能使滅鼠成果容易得到鞏固。所以我們首先要搞好環境衛生、清除住宅周圍的雜草、隨意堆放的物品,經常清掃室內外衛生,各種用具雜物收拾整齊,衣箱、衣櫃以及書籍、鞋帽等要經常檢查,不使鼠類營巢。 斷絕老鼠的食物:鼠的食物不僅包括人的食物,還包括飼料、垃圾、食品行業的下腳料、糞便等,這些東西要存放在加蓋的而且沒有縫隙的容器內,使老鼠得不到食物而被動地去吃投放的毒餌,以達到消滅老鼠的目的。 2、物理學滅鼠法:又稱器械滅鼠法,應用較久,應用方式也較多。它不僅包括各種專用捕鼠器,如鼠夾、鼠籠,也包括壓、卡、關、夾、翻、灌、挖、粘和槍擊等。物理學滅鼠也講究一定的的科學技術,如安放鼠籠(夾)要放在鼠洞口,應與鼠洞有一定距離,有時用些偽裝,可以提高捕殺率;鼠籠上的誘餌要新鮮,應是鼠類愛吃的食物。一般第一個晚上老鼠不易上籠因有「新物反應」,二、三天後上籠率會提高。 3、化學滅鼠法:又稱葯物滅鼠法,是應用最廣、效果最好的一種滅鼠方法。葯物滅鼠又可分為腸毒物滅鼠和熏蒸滅鼠。作為滅鼠所用的腸道滅鼠葯,主要是有機化合物,其次是無機化合物和野生植物及其提取物。胃腸道滅鼠葯要求對鼠有較好的適口性,不會拒食,毒力適當。由它為主製成各種毒餌,效果好,用法簡便,用量大。其次是毒水、毒粉、毒膠、毒沫等。熏蒸滅鼠,如磷化鋁、氯化苦可用於倉庫、輪船熏蒸滅鼠。 4、生物學滅鼠法: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利用天敵滅鼠,鼠類的天敵很多,主要是食肉目的小獸如黃鼬、野貓、家貓、狐等,鳥類中的猛禽如鷹、貓頭鷹等,還有蛇類。因此保護這些鼠類天敵,對減少鼠害是有利的。 5、生態學滅鼠:也就是通過改良環境,包括防鼠建築、斷絕鼠糧、農田改造、搞好室內外環境衛生、清除鼠類隱蔽處所等,也就是控制、改造、破壞有利於鼠類生存的生活環境和條件,使鼠類不能在那些地方生存和繁衍。生態學滅鼠是綜合鼠害防治中很重要的一環。 三、滅鼠葯物 1、根據滅鼠葯進入鼠體後作用快慢,分為急、慢性兩類。 急性滅鼠葯,又稱急性單劑量滅鼠葯,鼠類一次吃夠致死量的毒餌就可致死。這類葯的優點是作用快、糧食消耗少,但它們對人畜不安全,容易引起二次中毒,同時在滅鼠過程中老鼠死之前反映較激烈易引起其它鼠的警覺,故滅效不及慢性鼠葯。這類葯有磷化鋅、氟乙醯胺、毒鼠磷、毒鼠強溴代毒鼠磷、溴甲靈、敵溴靈等。氟乙酸胺和毒鼠強、甘氟由於毒性強,無特效解毒劑,很容易引起人、畜中毒,國家已明令禁用。 慢性滅鼠葯,又稱緩效滅鼠葯,可分第一代、第二代抗凝血滅鼠劑。第一代抗凝血滅鼠劑如敵鼠鈉鹽、殺鼠靈、殺鼠迷(立克命)殺鼠酮、氯敵鼠等,如要達到理想滅鼠效果就要連續幾天投葯。第二代抗凝血滅鼠劑的急性毒力相對較強,老鼠吃二次、三次就可致死,且對第一代滅鼠葯有抗性鼠也能殺滅。這類葯有溴敵隆、大隆、殺它仗、硫敵隆等。 2、為什麼慢性滅鼠葯比急性滅鼠葯好? 慢性滅鼠葯的優點是:用量小,鼠不拒食,至死方休,因而滅鼠效果好,家畜中毒機會少,中了毒也可以用特效解毒葯(維生素K1)來搶救。慢性滅鼠葯符合老鼠吃東西的習性,老鼠吃東西是斷斷斷續續的,吃吃停停。而慢性滅鼠葯多數種類老鼠吃一次,毒性不太強、吃後也無不舒服的感覺,它就可以連續吃幾天,毒性積蓄起來就強了,老鼠就會死亡。慢性滅鼠葯作用較慢,吃葯三天以上多數鼠死亡,死前沒有劇烈的症狀,故臨死還在取食毒餌。因此,在鼠大量死亡時,幾乎所有的老鼠都已吃足了鼠葯的致死量,即使有的鼠不再吃或搬家,也難免一死。不存在大批死鼠把倖存者嚇跑的問題。慢性滅鼠對多種鼠類均有殺滅作用,大面積使用比較安全,滅鼠效果好,死鼠數量多,是目前滅鼠的主要武器。慢性滅鼠葯主要是指抗凝血滅鼠劑,如溴敵隆、大隆等。 3、購買、投放滅鼠葯注意事項 (1)要到有經營滅鼠葯資格的部門購買滅鼠葯。 (2)要了解所用滅鼠葯的成份、安全解毒方法。 (3)要把滅鼠葯放在小孩取不到的地方。 (4)萬一誤食時立即送醫院。 4、安全使用滅鼠葯 有資料顯示,導致中國百姓中毒的毒物類型,農葯和鼠葯列為前兩位,農葯佔29.22%,鼠葯佔28.62%。每年中國的農葯用量比鼠葯用量要多得多,所以按比例,急性劇毒鼠葯是中國老百姓中毒死亡的首要因素。 在1950年以前,投放急性鼠葯是消滅老鼠的主要手段,毒鼠強等是被通常使用的葯物,這些葯物毒性大,無解葯,早已被禁用。現在通常使用以抗凝血劑為主的慢性鼠葯,老鼠服葯後,症狀較輕,不易引起同類的警覺,而且濃度低,對人、畜較安全,解毒葯是臨床常用葯,中毒後容易獲救。
採納哦
② 常見蟲害鼠害防治包括哪些方面
在對園林植物病蟲害進行防治的過程中,主要應堅持以下幾方面原則: (1)可持續控制原則 園林管理人員必須要堅持可持續控制原則,完成由園林植物病蟲害的防治向病蟲害的管理方向的轉變,從保護植物本身向保護整個園林的生產體系的轉移。 (2)防治結合原則 要根據園林的自身特點,深入貫徹落實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原則,既要實現對病蟲害進行完全控制的目標,又不能對植物的綠化功能和正常生長造成影響,確保環境、人和蟲害天敵的安全。 (3)生物防治原則 要加大力度發展園林病蟲害的生物防治工作,注意保護所發生蟲害的天地,為其創造良好的生存和繁殖條件,從而達到維持生態平衡的目標。同時,也應注意培養和發揮植物本身的抗逆作用,將植物的耐寒、防禦、補償以及其它各種誘導抗性調整到最佳的狀態。 (4)慎用劑原則 園林工作者應該充分認識到使用化學品防治園林病蟲害的負面作用,強化對病蟲害的自然防治,如果必須要使用化學劑,則應根據本地區的實際條件盡量選擇那些無公害農或無公害防治技術。在對害蟲進行管理時,應以對成蟲的管理為主要內容,原因就在於成蟲管理屬於預防性管理的范疇,管理所造成的副作用較小,針對性更強。
③ 農田害鼠如何防治
害鼠的防治方法歸納起來有生態控制、物理防治、化學防治和生物防治4大類。生態控制即通過改變適宜害鼠生活的外界因子和環境以達到抑制鼠類的生長繁殖;物理防治即利用器械、電流和其它的物理方法滅鼠;生物防治是用害鼠天敵和微生物及其分泌物滅鼠;化學滅鼠即葯物滅鼠。
按照「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防治農田鼠害,要從生態學的觀點出發,因地制宜地協調運用上述各項措施。如結合農牧區基本建設、耕作栽培制度的改革和農事活動,保護和利用現有天敵資源,合理地、正確使用殺鼠葯劑等。通過科學搭配組裝,使措施間相互補充促進,發揮出最佳效益。
目前,化學葯物滅鼠仍是害鼠防治的主要手段。由於害鼠繁殖力強,條件適宜時,短期內其種群數量即可迅速上升。因此,化學滅鼠一定要大面積連片進行,才可達到理想的效果。生態控制是經常起作用的因素,可把害鼠控制在一個較低的密度水平,因此,要在化學滅鼠的基礎上,研究各種農事活動中能改變害鼠發生、繁殖條件的重要環節,加以利用。下面簡述害鼠化學防治的具體方法:
④ 防治鼠害的方法有哪些
防治鼠害應堅持預防為主的原則。一旦發生,常常是毀滅性的危害,尤其是各種鼠害來勢兇猛,往往在很短時間內造成無法挽救的損失,而且一般較害蟲的防治困難。所以做好鼠情調查十分重要。調查鼠情發生密度及種類兩方面的內容,以便針對不同鼠種的特性和食性採取相應的防治方法。同時,還要注意菇棚、菇畦周圍草場上的鼠害分布狀況,以及半人工栽培草場臨近山坡、牧場、荒地上鼠害發生的情況,以防範害鼠的遷入與危害。具體防治措施如下:
1.清理環境 創造良好的生態環境,預防害鼠遷入。建造菇棚或菇畦,應遠離居民區、倉庫、暗水溝及樹林等易潛藏害鼠的場地,建棚後徹底清理菇棚附近的石堆、草垛等。舊棚應在進料前堵除鼠洞,提前防治。
2.毒餌誘殺 這是常用的有效措施。常用毒殺鼠類的葯劑如下:
(1)安妥 化學名稱為1-萘基硫脲,也稱α-萘基硫脲。分子式:C11H10N2S。白色晶體,工業品為灰色或灰褐色粉末,幾乎不溶於水,在陽光和空氣中穩定。對鼠類毒性大,能引起肺水腫而死亡,對挪威大鼠的致毒劑量為6~8毫克/千克。在灰樹花生產上,常製成毒餌誘殺。使用時要注意畜、禽安全。
(2)大隆 化學名稱:3-(3-對溴聯苯基)-1,2,3,4-四氫萘基-4羥基香豆素。為黃白色結晶粉末,熔點228~232℃,不溶於水和石油醚,溶於有機溶劑。急性毒力很強,對鼠類具有選擇性毒力,對其他動物安全。劑型:0.0025%~0.005%的毒餌。一般用0.005%的毒餌,一次投毒,對多種野鼠都有很好的效果。
選用鼠類最喜食的誘餌,拌入適量的殺鼠葯進行誘殺。如大家鼠宜用飯食、蔬菜及肉類做誘餌;沙土鼠選用麥類;莫氏田鼠選用胡蘿卜、馬鈴薯、蔬菜為宜;鼢鼠選用大蔥、胡蘿卜效果最佳。其次是根據不同殺鼠葯和鼠種的體型大小確定有效的用葯量。目前市場上出售的殺鼠農葯種類很多,據體型中等的鼠種為例,不同殺鼠農葯的用量如表6-1。
表6-1 常用殺鼠毒餌的用葯量(%)
對體型小的莫氏田鼠,可適當減少用葯量,在毒餌中加3%的磷化鋅即可;對體型大的鼢鼠則需要10%的磷化鋅。拌餌的方法是在鼠種喜吃的糧食中加入一定量的黏著劑如稀麵糊、米湯等,拌均勻後再將鼠葯拌入即可。也可將糧食煮半熟,撈出後趁熱拌入鼠葯。用多汁性蔬菜,如大蔥、胡蘿卜、馬鈴薯做餌料,均採用生拌法,將餌料切成豆粒大小的塊狀後拌入農葯即可。
使用毒餌誘殺鼠害,必須利用鼠類取食困難的時期,否則因會因鼠食餌少影響毒殺效果。在野外施用餌料選在早春,此時作物尚未播種,牧草也未發芽,誘餌毒鼠的效果最佳。把10~20克餌料投放在鼠類活動覓食的地方或距鼠洞1~2米之內,切忌把餌料投放在鼠洞口或洞內,避免引起鼠類的警覺而拒食。投餌應一次投足,因鼠類一次中毒未死,則不再食餌。對常年生活於地下的鼢鼠,須用輔助工具把餌料投入洞內,方可達到誘殺效果。
投餌扦由扦桿、扦把、旋轉式扦筒三部分組成。扦桿鐵制,長1.5米左右,並刻有尺度,藉此掌握扦桿的深度。旋轉式扦筒由鐵制的內、外套組成,套筒上有可以旋轉開閉的投餌孔,內筒固定在扦插桿上,外筒套在內筒的外面。使用時,把毒餌裝入扦筒內,插入鼠洞,旋轉把手,使內、外筒的投餌孔重合,讓餌料流入洞內。由於鼢鼠怕光、怕風,為防止其堵洞時把餌料推出洞外,拔出扦筒後立刻用濕土堵嚴扦插孔。
投餌管採用直徑3厘米左右的竹管,鏟除內節,一端削成舌狀,內套一根與竹管內徑相吻合可以抽動的木棍。使用時,把木棍插入竹管內,一起插入鼠洞,再抽出木棍,把餌料順著竹管流入鼠洞內,最後拔出竹管,並用濕土把插孔堵死。
施用毒餌誘殺害鼠,一定要嚴防人畜中毒。在野外使用毒餌後,嚴禁放牧雞鴨和牲畜。室內、外或菇棚內施用毒餌後,要做後標記,嚴禁玩童入內造成中毒。
3.煙炮熏殺 因鼠類食料充足而撒施毒餌誘殺效果不佳時,可採用煙炮熏殺。先用2~3層廢報紙捲成長10厘米、直徑2.5厘米的紙筒,一頭折死,裝入煙炮葯料10~15克,在開口的一端加引火捻和少許火葯後再把口折死備用。
配製煙炮葯是以火葯做燃燒劑,加入干馬糞末、硫磺和具有熏蒸作用的粉劑型農葯。常用的配方如下:
硫磺粉1.5份,火葯5份,干馬糞末3.5份。
硫磺粉、殺蟲葯各1份,干馬糞末3份,火葯5份。
火硝2.5份,殺蟲農葯2份,干馬糞末5.5份。
使用方法是首先查清鼠洞及其相通的洞口,放炮前除留下一個洞口放煙霧炮外,必須把其他洞口全部用土封嚴堵死。否則鼠類有可能從其他洞口竄逃。如果洞型較大,可多放1~2隻煙霧炮,以確保鼠洞內有足夠的煙霧毒氣,提高殺鼠效果。
4.磷化鋁熏殺 在毒餌誘殺或煙炮熏殺困難的情況下,可採用磷化鋁熏殺。磷化鋁是一種灰綠色片劑,每片3克,在潮濕空氣中很快分解放出磷化氫毒氣,遇酸反應更強烈。用葯方法像煙霧炮一樣,摸清洞情並堵好洞口,將磷化鋁片劑送入洞內,隨後灌水並堵好洞口熏殺。
5.人工捕捉 是人們常用且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如採用鼠夾、地箭、鼠籠、灌水等。防治鼢鼠採用步踩法,根據鼢鼠活動的特點,在有新土堆處,先把洞挖開,並插一草棍,在距離被挖開洞口的20~25厘米處劃一踩痕,同時將土鏟薄,距離洞穴5~10厘米。因鼢鼠怕光怕風,會很快推土堵被挖開的洞口,並觸動草棍幌動,此時立刻對准踩痕重腳猛踏,堵死鼢鼠後退洞道,用鐵杴挖出消滅。
⑤ 鼠害防治方法有哪些
生物防治,主要是保護和利用天敵,也可利用對人畜無害而僅對鼠類有致命危險的微生物病原體。應加保護的鼠類天敵在哺乳類中有黃鼬(黃鼠狼)、艾虎(艾鼬)、香鼬(香鼠)、狐狸、兔猻、猞猁、野狸和家貓等,鳥類中有長耳鴞、短耳鴞、縱紋腹小鴞等貓頭鷹類,爬行類動物中主要是各種蛇類等。為此需注意保護天敵。化學防治,主要是使有毒物質進入害鼠體內,破壞鼠體的正常生理機制而使其中毒死亡。效果快、使用簡便、廣泛用於大面積滅鼠時能暫時降低鼠的密度和把危害控制在最小程度。缺點是一些劇毒農葯能引起二次甚至三次中毒,導致鼠類天敵日益減少,生態平衡遭到破壞;在使用不當時還會污染環境,危及家畜、家禽和人的健康。常用葯物中的腸道毒物有磷化鋅、殺鼠靈、敵鼠鈉鹽等;熏蒸毒物有氯化苦、氰化氫、磷化氫等。大隆(溴聯萊殺鼠迷)滅鼠劑在農田滅鼠中的效果尤佳。物理防治,主要利用器械滅鼠。多用於倉庫、畜舍、野外動物調查等方面,常用的器械有鼠鋏、鼠籠、繩套、壓板、水淹、刺殺等。電流擊鼠效果較慢,常用作輔助工具。生態防治,主要是破壞和改變鼠類的適宜生活條件和環境,使之不利於鼠類的棲息和繁殖,並增加其死亡率。常用的田間措施有合理規劃耕地、精耕細作、快速收獲、減少田埂和鏟除雜草、冬灌和定期翻動草垛等。室內措施包括設置防鼠設施以保管食品,斷絕鼠糧,經常打掃和變動一些物品的位置,發現鼠窩立即搗毀和堵塞等。
此外,不孕劑和動物外激素以及超聲波驅鼠等滅鼠方法也已開始試用。中國還用鼠類外激素如尿液等作為性引誘劑,與毒餌或其他捕鼠工具相配合進行滅鼠。
⑥ 如何治理鼠患
那是國家的事
你家理有可以買些老鼠葯啊,或是養貓或是用老鼠夾
⑦ 何謂「生態、生態平衡」。內蒙古草原上鼠害猖獗說明了什麼可採取何種生態措施解決
鼠患為害,嚴重破壞生態
老鼠在草原上是家族式掘洞群居。它們食量巨大,每年都得在洞內外囤積大量牧草。以一個大沙鼠的洞為例,裡面經常囤草25—40公斤之多。而挖掘造成的環境損失遠遠大於單純的食草所造成的危害……
銀狐,是人工馴化時間相對較短、野外生存能力較強的老鼠天敵。工作人員把11隻從寧夏引進的銀狐放入了草場。
老鼠們在大草原上太過於猖狂了!於是,11隻銀狐特意從寧夏「趕」往內蒙古草原,它們要來一場滅鼠行動。
近日,記者從內蒙古自治區草原工作站了解到,為了治理草原鼠害,內蒙古阿拉善盟草原首次引進了11隻銀狐,工作人員希望,這些狐狸能大量捕食草原大沙鼠、跳鼠、子午沙鼠……
沙鼠為害成吃草機器,一個鼠洞內竟藏有牧草25—40公斤
「按我們業務上的指標來說,每公頃有50個(鼠)洞口就要開始防治,而現在草原上的鼠洞最低的都是300個,多的地方能達到900。」內蒙古自治區草原工作站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其實,在草場植被密集的地方,老鼠並不容易打洞,而且在這樣的環境中,老鼠遇到天敵追捕時也難以及時躲避,所以數量不會激增。但是,由於過度超載放牧,近年草地出現大面積退化,環境也就變得對老鼠打洞和逃避天敵非常有利。於是,老鼠數量迅速增多,鼠害頻繁發生。
這些老鼠在草原上是家族式掘洞群居。它們食量巨大,每年都得在洞內外大量囤積牧草。以一個大沙鼠的洞為例,裡面竟然可以囤草25—40公斤之多。老鼠對草原危害最大的莫過於它們挖掘洞穴的習性。由於挖掘造成的環境損失遠遠大於單純的食草所造成的危害。所有鼠害發生的地方,洞道縱橫,水土流失嚴重。有的甚至形成了大面積寸草不生的「鼠荒地」。
鼠害的發生無疑再次加重環境的破壞程度,從而形成了惡性循環。草原站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近幾年,阿拉善盟草原如今鼠害發生面積已經達到3000萬畝。草場內到處都是大大小小的鼠洞;在這些鼠洞上一踩,地面就會全部塌陷下去,牧草根部的土地都是空的。
駱駝的食源遭老鼠掠奪,「老鼠吃駱駝」流傳當地
草原上,生長著一種戈壁灌木,叫做梭梭。
這是駱駝的主要食物。駱駝平時會自己到草原上尋找梭梭吃,渴了再會回到主人家裡喝水。可是,草原老鼠們卻啃食了大量的梭梭林的根部,於是梭梭紛紛死掉。現在枯死的梭梭林變成了一片片沙丘,駱駝也只能到十幾公里之外的地方覓食。鼠害的頻繁發生,掠奪了駱駝的食物來源,駱駝的數量也就逐漸減少。
草原站工作人員說,這正是當地為什麼會流傳著「老鼠吃駱駝」的說法。
為了治理鼠害,草原站的工作人員在草場上放置捕鼠夾,給牧民發放滅鼠葯。但是,牧場實在是地廣人稀,鼠多人少,所以這些「土」辦法在草原上效果並不大。
為了滅鼠,11隻銀狐專程從寧夏到內蒙古草原
「後來我們聽說寧夏開展銀狐防治鼠害效果非常好,於是就從寧夏引進了11隻銀狐。」
銀狐,是人工馴化時間相對較短、野外生存能力較強的老鼠天敵。雖然這些狐狸都是人工馴養的,但是它們受過野化訓練以後,都恢復了捕捉老鼠的天性。
工作人員把這11隻狐狸放進了草場,每天都有專人負責監測狐狸們的「行動」。不過,這些狐狸剛剛到內蒙,多少對環境有一些不適應,此外由於它們在當地所捕食的老鼠和內蒙古草原上的老鼠並不是一種,因此它們吃不吃這里的老鼠、能不能在內蒙古生存等都還是未知數。
據透露,這11隻銀狐現在還處於觀察期。
評價銀狐防治的效果需要對引入銀狐以後當地生態的安全進行評價
其實,目前應用銀狐防治草原鼠害是否可行現在還沒有定論。作為我國森林鼠害治理學科帶頭人,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林學院林研所副所長韓崇選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如是表示。
韓教授告訴記者,評價銀狐防治的效果需要對引入銀狐以後當地生態的安全進行評價。對於內蒙古草原來說,銀狐是一種外來物種。雖然目前放養在草原上的狐狸數量非常少,但是它們的存在不是暫時性的。銀狐對於當地禽類產的卵破壞很大,尤其是在當地生態環境非常脆弱的情況下,這種矛盾就更突現了。因此,銀狐到底能不能防治鼠害現在還並不清楚,它們對於當地環境的副作用和破壞作用也還是一個未知數。
此外,
⑧ 除鼠害,有什麼方法
方法如下:
1、主要是保護和利用天敵,也可利用對人畜版無害而僅對鼠類有權致命危險的微生物病原體。應加保護的鼠類天敵在哺乳類中有黃鼬(黃鼠狼)、艾虎(艾鼬)、香鼬(香鼠)、狐狸、兔猻、猞猁、野狸和家貓等,鳥類中有長耳鴞、短耳鴞、縱紋腹小鴞等貓頭鷹類,爬行類動物中主要是各種蛇類等。為此需注意保護天敵。
2、用毒。主要是使有毒物質進入害鼠體內,破壞鼠體的正常生理機制而使其中毒死亡。效果快、使用簡便、廣泛用於大面積滅鼠時能暫時降低鼠的密度和把危害控制在最小程度。
3、利用器械滅鼠。多用於倉庫、畜舍、野外動物調查等方面,常用的器械有鼠鋏、鼠籠、繩套、壓板、水淹、刺殺等。電流擊鼠效果較慢,常用作輔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