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治理提案
1. 中華人民共和國航道法的草案說明
航道是重要的公益性基礎設施。我國現有內河航道通航里程近13萬公里,沿海航道通航里程8000多公里,作為水路運輸的基礎,這些航道承載著約占社會貨運總量11%和貨物周轉總量47%的貨運量。但是相比於美國、德國等航運發達國家,我國航道的利用率還比較低,水路運輸的效能還有待進一步發揮。實踐中,我國航道保護和利用面臨著航道規劃科學化水平不足,航道建設等級和網路化程度較低,以及建設攔、跨、臨航道建築和進行非法采砂取土等活動造成礙航、斷航等突出問題。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航道事業對國民經濟發展的帶動作用。中央領導同志多次指示,要充分發揮內河航運作用,沿大江大河和陸路交通干線,推進梯度發展,推動產業轉移,發展跨區域大交通大流通,形成新的區域經濟增長極。加強航道的規劃、建設和管理,將有限的航道資源保護好、利用好,對於促進具有運量大、能耗小、成本低、污染少等優勢的水路運輸業發展,進而帶動相關區域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國務院1987年制定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航道管理條例》,對航道的保護和利用發揮了積極作用,但由於一些規定過於原則、約束力不強,對一些新問題、新情況缺乏規范,已無法適應新形勢下航道保護和利用的要求,有必要在總結實踐經驗的基礎上,完善相關制度,並與公路、鐵路、機場、管道等重要基礎設施的專門法律相配套,制定航道法。2011年1月印發的《國務院關於加快長江等內河水運發展的意見》(國發〔2011〕2號)中明確提出了「加快出台航道法」的意見。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多次提出抓緊制定航道法的建議或提案。全國人大常委會2011年選擇航道法進行了立法項目論證,並將該項目列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規劃》和《全國人大常委會2014年立法工作計劃》。
2006年9月,原交通部向國務院報送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航道法(送審稿)》。法制辦收到此件後,多次徵求國務院有關部門、部分地方人民政府、企業和專家的意見,進行了實地調研,召開了座談會、論證會,通過互聯網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會同交通運輸部等部門對送審稿進行了反復研究、修改,形成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航道法(草案)》(以下簡稱草案)。草案已經2014年4月2日國務院第43次常務會議討論通過。 (一)完善了航道規劃的規定。航道規劃是航道保護、利用的具體依據。草案一是規定航道規劃分為全國航道規劃、流域航道規劃、區域航道規劃和省、自治區、直轄市航道規劃(第六條第一款)。二是按照利用的需要,明確了航道規劃應當包括的具體內容(第六條第二款)。三是注重航道規劃與其他規劃的銜接,要求航道規劃應當符合依法制定的流域、區域綜合規劃,水資源規劃、防洪規劃和海洋功能區劃,並與涉及水資源綜合利用的相關專業規劃以及依法制定的其他相關規劃和軍事設施保護區劃相協調(第六條第三款)。
(二)充實了航道建設、養護的規定。航道建設質量安全和規范的養護作業是保障航道安全、暢通的基礎。草案一是針對保障航道建設質量安全的關鍵環節和主要問題,設專章對航道建設作了規定,要求航道工程建設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關於建設工程質量管理、安全管理和環境保護的規定,符合航道規劃,執行有關的國家標准、行業標准和技術規范;明確了航道建設各參與方的質量安全責任和交通運輸主管部門的安全監管責任(第三章)。二是從強化政府和航道管理部門責任著手充實了航道養護的相關規定,要求國務院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應當制定航道養護技術規范;負責航道管理的部門應當按照航道養護技術規范進行航道養護,保證航道處於良好技術狀態;並對航道的巡查、維修、搶修等主要養護制度以及疏浚、清障等養護作業的相關要求作了明確規定(第四章)。
(三)強化了航道保護制度。針對攔、跨、臨航道建築物選址和建設對航道通航條件的要求保障不夠,導致航道通航條件惡化的問題,草案明確和強化了航道保護的相關制度:一是建設跨越、穿越航道的建築物、構築物,應當符合該航道發展規劃技術等級對通航凈高、凈寬、埋設深度等通航條件的要求(第二十四條)。二是在通航河流上建設永久性攔河閘壩,建設單位應當按照航道發展規劃技術等級建設通航建築物,並實現同步規劃、同步設計、同步建設、同步驗收、同步投入使用「五同步」(第二十五條)。三是在航道保護范圍內建設臨河、臨湖建築物或者構築物,應當符合該航道通航條件的要求(第二十六條)。四是對在航道內和航道保護范圍內破壞航道通航條件的一些行為作了明確的禁止性規定(第三十四條、第三十五條)。
草案還對違反本法行為的法律責任作了規定。(第六章) 實踐中,攔、跨、臨航道工程造成礙航、斷航的問題較為突出。據交通運輸部統計,建國初期全國內河航道通航總里程約為17萬公里,由於一些攔截航道的工程沒有相應建設過船設施,造成航道中斷4萬余公里。在我國現有的內河航道通航總里程中,三級及以上航道(可通航1000噸級以上船舶)僅佔7.9%,與美國佔61%、德國佔68%的比例相比差距很大。同時,有關普查數據顯示,全國航道上的攔河建築物共4186座,其中建有過船設施的僅有908座,能正常使用過船設施的僅621座;橋梁共40972座,其中不滿足通航標準的佔70%。
現行航道管理條例規定,修建與通航有關的設施或者治理河道、引水灌溉應當事先徵求交通主管部門的意見。但是,由於徵求意見制度約束力較弱,航道保護的問題一直沒有得到很好解決。對不符合通航標準的攔、跨、臨航道工程,如果沒有必要的事前預防把關制度,一旦建成,事後再要拆除或改建,必然代價巨大。為了解決這方面的突出問題,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中央和一些地方開始對橋梁等與通航有關的工程建設探索實施航道影響審查制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從國外經驗看,美國、俄羅斯、德國等航運發達國家也都設定了獨立的通航條件論證、審查制度,有效促進和保障了水資源綜合利用和航道的發展。根據航道保護的實際需要,在總結實踐經驗並徵求有關部門和專家意見的基礎上,草案設定了航道通航條件影響評價制度。
根據政府職能轉變要求和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精神,草案將航道通航條件影響評價作為工程項目審批、核準的條件,並最大限度縮小了需要進行航道影響評價的建設項目的范圍。草案規定:建設與航道有關的工程,建設單位應在工程可行性研究階段就建設項目對航道通航條件的影響作出評價,並送有審核權的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審核。通過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對航道通航條件影響評價進行的審核是建設項目審批或者核準的條件,未進行航道通航條件影響評價或者審核認為建設項目不符合本法規定的,負責項目審批或者核準的部門不予批准、核准,建設單位不得建設。同時,明確了不需要進行航道通航條件影響評價的法定范圍。(第二十八條)
2. 治理河水污染的合理化建議
1、控制工業污染。嚴查沿河污染源,如工廠排污管。查到重處企業並對第一責任人回追究答法律責任。
2、控制生活廢水污染。對各生活廢水排污口統一規劃,建立分布圖,定期對出水口水污染程度進行監控。
3、政府行為。堅決落實國家環境保護法律,完善對工業污染企業及責任人的處罰要有文字文件或法規,不能以罰代法。即使罰,只能按污染程度(所以要有文字法規)進行處罰,還可以反推污染程度進行處罰,不能按企業好壞處罰,特別是小企業、小作坊。
4、完善城市污水處理體系。建立統一污水處理工廠。
5、加強對生產污染源企業的監督管理。
百姓點點建議
3. 請你對水污染提幾點建議
使用環保材料啦,提高人們素質啦,治理河水,對工廠進行監督,學生工人進行版環保教育啦, 強化對飲用水權源取水口的保護啦。加大城市污水和工業廢水的治理力度啦,
加強公民的環保意識,實現廢水資源化利用啦,
加強企業與城市污水排放標准管理,興建污水處理場,清理和保護好河道衛生等等
4. 河道管理范圍內建設項目防洪評價報告編制導則的結論建議
總結歸納抄防洪評價的主要結論,對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有關建議。其主要內容應包括:
1河道演變規律、發展趨勢及河勢穩定性的分析結論;
2建設項目對各方面影響的評價結論;
3須採取的防治補救措施;
4對存在的主要問題的有關建議。
5. 向學校提「整治河道」的建議對嗎
一、建議,最好是具有一定的針對性、時效性,便於落實操作。
二、對於整治河道的建議,應當向人大、黨委、政府以及水利局等部門提出。
如果學校的管轄范圍內也有河道的,就該樣管轄的區域提出一定的整治建議,這是比較合適的,否則,學校並沒有對河道的管理許可權,向其提出建議意義不大。
6. 關於治理河道的建議書的作文300字
你要什麼體裁復的,確定好文體,制了解這個文體的特點,然後找材料自己寫吧,誰為了這么點財富值給你寫這么多字?大家的時間都很寶貴的,你的學習是你自己的事情,你要對你自己負責,你在學習中不要為你的懶惰找借口,不要說你不會寫,那就是因為你不想寫,你說對吧,寫作文的材料你可以自己網路,有你等答案的時候,你早寫成了,寫不出有文採的,寫個交作業的換是可以的嘛。
7. 了解水污染的污染源有哪些應採取什麼樣的對策然後對如何保護家鄉的水環境提一提建議,寫一份倡議書。
1 使用布袋
我們去商店或農貿市場購物,幾乎每樣物品都會隨贈一個塑料袋, 回到家後,這些塑料袋往往立即被扔進垃圾箱。作為垃圾,塑料袋離開了 我們的家,但是它們並沒有在這個世界上消失。在我國的大部分地區,都 是隨處可見塑料袋,遇到刮鳳的天 氣,它們就會在空中飛舞,降落在樹 枝上、河流中,影響衛生和市容。塑 料袋增加了垃圾的數量,佔用耕地, 污染土壤和地下水。更為嚴重的是塑 料在自然界中上百年不能降解,若進 行焚燒,又會產生有毒氣體。僅圖一 時方便,卻把垃圾遺棄給子孫後代。 這樣做合適嗎?以北京為例,若人均 每天消費一個塑料袋(約0.4克重),每 天就要扔掉4噸塑料袋,僅原料就價 值4萬元。小小塑料袋的害處真夠大。 我們從前也是用可以重復使用的菜籃 子和布袋子購物買菜的,普遍使用塑 料袋只是近幾年的事。我們應該恢復 既往的優良傳統。德國年輕人正以挎 布袋購物為榮,讓我們也來追隨這種 「綠色時尚」吧。
2 盡量乘坐公共汽車
美國洛杉磯的居民,在1943年發現空氣中有一種微白的薄霧,有時 帶有黃褐色,刺激人眼疼痛和流淚,這種薄霧日趨嚴重,但直到10年後才 找到真正的禍首——汽車。1955年和1970年洛杉磯又兩度發生光化學煙 霧事件,前者有4000多人因五官中毒、呼吸衰竭而死,後者使全市3/4 的人患病。汽車排放的廢氣,在每年5-10月份的強烈陽光作用下,形成 光化學煙霧,引起眼病、喉頭炎和頭疼,還降低了大氣能見度,使車禍和 飛機墜毀事件增加。如今,汽車廢氣的治理已取得相當的成功,但數量的 急劇增長,使汽車仍是城市大氣污染的主要來源。據報道,近年國內某些 大城市也出現過光化學煙霧污染。不僅如此,製造汽車的過程中也要消耗 自然資源,也要排放污染物,汽車還產生雜訊等危害。而且日益增加的汽 車給城市交通造成重大壓力,造成交通擁堵。這些都嚴重地困擾著我們的 生活,而解決的辦法之一就是少乘小汽車,提倡乘坐公共汽車。
3 不要過分追求穿著的時尚
4 不進入自然保護核心區
5 倡步行,騎單車
6 不使用非降解塑料餐盒
7 不燃放煙花爆竹
8 雙面使用紙張
9 節約糧食
10 拒絕使用一次性用品
8. 環境污染有哪些怎樣治理
環境污染分類有如下:
按環境要素分
大氣污染、水體污染、土壤污染、噪(音)聲污染、農葯污染、輻射污染、熱污染。
按屬性分
顯性污染,隱性污染。
按人類活動分
工業環境污染、城市環境污染、農業環境污染。
按造成環境污染的性質來源分
化學污染、生物污染、物理污染(雜訊污染、放射性污染、電磁波污染等)固體廢物污染、液體廢物污染、能源污染。
陸地污染:垃圾的清理成了各大城市的重要問題,每天千萬噸的垃圾中,很多是不能焚化或腐化的,如塑料、橡膠、玻璃等人類的第一號敵人。
海洋污染:主要是從油船與油井漏出來的原油,農田用的殺蟲劑和化肥,工廠排出的污水,礦場流出的酸性溶液;它們使得大部分的海洋湖泊都受到污染,結果不但海洋生物受害,就是鳥類和人類也可能因吃了這些生物而中毒。
空氣污染::是指空氣中污染物的濃度達到或超過了有害程度,導致破壞生態系統和人類的正常生存和發展,對人和生物造成危害。這是最為直接與嚴重的了,主要來自工廠、汽車、發電廠等放出的一氧化碳和硫化氫等,每天都有人因接觸了這些污濁空氣而染上呼吸器官或視覺器官的疾病。
水污染:是指水體因某種物質的介入,而導致其化學、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污染等方面特性的改變,從而影響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體健康或者破壞生態環境,造成水質惡化的現象。
噪音污染是指所產生的環境雜訊超過國家規定的環境雜訊排放標准,並干擾他人正常工作、學習、生活的現象。
放射線污染是指由於人類活動造成物料、人體、場所、環境介質表面或者內部出現超過國家標準的放射性物質或者射線。
治理方法如下:
1. 對於工廠的污水、廢氣、廢煙、廢渣等有毒氣體進行過濾後排放
2.外出盡量不用私家車,減少汽車尾氣的排放造成的環境污染
3.不使用一次性的餐具,節約紙張
4.多種植花草樹木、不亂砍濫伐
9. 青龍河的歷史
「上個世紀60年代我剛到臨沂來的時候,青龍河水清澈見底,水草浮動,魚蝦出沒;到了90年代前後,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大量排入,河水又黃又黑,臟臭不堪;進入21世紀,青龍河徹底變成了一潭臭氣熏天的死水。看著讓人痛心啊!」說這話的是原籍浙江的市政協委員張鍾嵊。2002年市「兩會」期間,他提交的關於青龍河整治的提案調查翔實,措施具體,言辭懇切,被評為當年的1號提案。
蘭山區硯池街新莊巷74歲的杜家聚和76歲的王宗義,世代居住在青龍河邊,他們對青龍河水由清變濁的歷史記憶深刻。「解放前青龍河隔在城牆外,過去的話要經過南城門,河兩岸是長長的漫坡,種著莊稼。從解放前一直到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附近的居民一直到河裡挑水吃——水是從涑河流過來的,比沂河的水要甜;還在河邊洗衣服、釣魚摸蝦;夏天的晚上下河洗澡。那時候的河道比現在寬,水面最窄的地方有六七米,東方紅電影院附近則有十五六米寬。1980年以後青龍河就變樣了。河邊沿著原來的老城牆根兒都建起了房子,人口多了,又有了自來水,垃圾隨便往河裡倒,也沒人管理;加上涑河的水被污染,青龍河也變成了臭水溝。住在這兒別的沒有,就是蚊子多,臭味大!」
《青龍河水環境綜合整治可行性研究報告》中這樣寫道:青龍河在枯水季節95%以上是污水,水體污染嚴重,環境衛生狀況差,影響了城市安全度汛和人民的身心健康。河槽阻水建築物多,河床淤積嚴重,河堤單薄,兩岸建築物雜亂,河流景觀灰暗凌亂,河岸兩側基礎設施不配套,與整個城市的發展及城市面貌極不協調。
「從上個世紀80年代到2006年前,政府曾對青龍河進行過三四次治理,但沒有從根本上改變河水臟臭、環境雜亂的局面。」市建設局市政管理科科長呂來生介紹說。
全面整治青龍河,對河道水環境進行綜合整治,恢復古城自然風貌,創造優良人居環境,已成十分迫切之勢。
10. 建議書 保護環境
地球母親是我們生命的搖籃。我們人類就生活在地球上,我們就是地球的主人. 所以,我們應該保護地球、珍惜地球,不讓她受到傷害。
地球是所有生物共有的家園,是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地球母親可以供給我們吃的、穿的、用的,地球母親用它甘美的乳汁哺育著它的兒女,我們在地球母親溫暖的懷抱里幸福地成長。她是一位關心兒女,愛護兒女的好母親。
然而我們人類是怎樣對待地球母親的呢?我們人類為了自己的生存,或者說為了自己生活的更好,就不顧地球母親的身體,工廠亂排放污水,煙囪冒著濃濃黑煙,亂砍伐森林樹木,亂浪費資源等等。清澈的河水變得混濁,茂密的森林變得狼狽不堪,蔚藍的天空變得灰暗,已使我們的地球母親難以承受。而我們面臨的確是地球毀滅的現實。
所以,我們要保護地球,珍惜資源,以下幾點是我提出的建議:
第一、 將舊練習本中未用完的紙張裝訂起來,做草稿本。
第二、 節約用紙,把草稿紙寫滿,不要只寫幾個數字就扔掉。
第三、 從現在做起,我們每一個人都要自覺做到不隨便亂扔垃圾,不隨地吐痰.
我們是21世紀的主人,我們應當切實地樹立起時代責任感。從我做起,從小做起,從身邊做起,從現在做起。保護地球母親,凈化綠色地球。 讓我們的地球更加美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