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整改整治 » 參與治理

參與治理

發布時間: 2021-01-19 07:52:16

❶ 如何發揮社會組織參與社會治理作用

釋放社會組織生存空間是發揮作用的前提,激發社會組織活力是發揮作用的關鍵,加強社會組織自身建設是發揮作用的保障。
釋放社會組織生存空間。影響社會組織生存與發展的主要因素仍然是體制。長期以來,我國社會組織接受業務主管單位和登記管理機關的「雙重管理」。這種「雙重管理」使得社會組織「受控」有餘而「發展」不足,改革社會組織管理體制刻不容緩。2013年的《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開始嘗試社會組織分類直接登記,即行業協會商會類、科技類、公益慈善類和城鄉社區服務類等四大類社會組織實行民政部門直接登記,不再需要業務主管單位審查同意。目前,除北京、上海和廣東等發達省(市)之外,還有部分地區仍然要求社會組織掛靠業務主管單位。因此,需要加快社會組織管理體制改革步伐,突破藩籬。在改革「雙重管理」的同時,需要矮化社會組織的注冊門檻,簡化社會組織的登記手續,以進一步釋放社會組織的生存空間。
激發社會組織治理活力。管理體制的松動為社會組織施展才能釋放了空間,而治理活力的激發還需要一攬子措施予以支持。一是促進社會組織之間的有序競爭。為此,可以嘗試一業一地多會,打破行業協會商會的壟斷局面;健全非營利領域的籌資市場和人才市場,用規則和能力激發競爭。二是引導社會組織的功能合理分化,形成信息發布、物資募集、專業支持(研究、評估、孵化和問責等)、服務行動等功能齊全而又運作有序的局面。三是加快推進社會組織的去行政化步伐,理順政府與社會組織之間的關系。四是大力推進政府向社會組織購買服務,通過服務購買支持社會組織發展。五是搭建社會組織與營利性組織之間的合作平台,拓展社會組織的籌資渠道。
加強社會組織自身建設。加強社會組織自身建設涉及意識、架構和制度三個層面。社會組織必須「樹意識」即強化服務與責任(問責)意識,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思想層面牢固構築公益精神和服務理念,用以支撐管理者、一線人員和志願者(義工)的行為。尤其要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倡導的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等作為廣大志願者(義工)的精神支柱。組織架構和規章制度是體現服務與責任(問責)意識的載體。因而,社會組織必須「建架構」,即健全由決策機構、執行機構和監督機構構成的內部治理架構,做到分工合理、職責明確、運轉協調;有條件的還可以設立顧問或咨詢機構,為組織的發展出謀劃策。同時,社會組織必須「立規則」,即圍繞組織的使命、價值和目標,建立信息披露制度、人員招聘制度、志願者管理制度、項目管理制度、財務管理制度、績效評估制度和責任追究制度等一系列規章制度,以進一步完善管理,更好發揮作用。

❷ 社區成員參與治理可以有什麼樣的形式進行

社區成員參與治理:
社區主體是居民。居民的利益多元化,居民階層化,需求多樣化是現代新型社區的主要特點。
社區治理機制的建立和完善就要把握和適應這個主要特點。社區參與式治理就是突出社區居民的廣泛參與,以居民「需求」為導向,以「共同行動」為基礎,以提高社區居民組織化為目的。參與式治理就是強調社區多元利益群體的互動;通過協商尋求共識,採取共同行動,對問題進行治理。

❸ 參與國際治理體系,我國的基本定位

第三世界和新興國家

❹ 工會怎樣參與社會治理

工會的基本職責是維護職工合法權益,是一個重要的群團組織,工會工作、活動的開展與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及其他方面的改革息息相關。當前,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在深化改革中經濟關系和勞動關系不斷變化,新情況、新問題不斷出現,工會作為維護職工合法權益和行使職工民主管理權力的工作機構,面對不斷涌現出的新情況新問題,要以推動建設和諧勞動關系為切入點,有效解決職工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這才符合工會工作的基本要求。因此,工會組織要想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就必須以改革創新的精神加強自身建設,把工會真正建設成為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的群眾組織。只有重視工會工作,大力加強工會組織的自身建設,充分發揮工會組織的作用,不斷提高工會組織創新、協調、組織、服務等多方面的能力,增強工會組織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真正樹立起「職工之家」的工會形象,才能為推動和諧勞動關系建設提供堅實的組織保證。
一、加強工會組織建設的重要性
做好工會工作,要真正做到從源頭上參與、政治上保證、制度上落實、素質上提高、權益上維護,要把職工群眾的事情作為頭等大事,認認真真、竭盡全力去做實、做細、做好,切實發揮工會的作用。因此,基層工會組織的制度建設是工會發揮作用的前提,基層組織應有實干精神,時刻把職工群眾的安危冷暖掛在心上,向鄭培民學習,做到「情為民所牽,心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努力為大家辦實事、辦好事。要以職工群眾的認可
重磅推薦:網路閱讀APP,免費看書神器!
1/5
度和滿意度來評判基層工會的工作水平,工會在服務於職工群眾的同時,要定時定期的組織職工群眾學習相關法律、法規,一方面讓職工群眾懂得用法律來維護自己的權益;另一方面維護職工群眾的學習權、受教育權,這才是最好的維護,形成維護、協調、服務三位一體的大維護格局。
二、工會組織建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加強工會組織自身建設,增強基層工會活力,充分發揮工會的作用,就要固本強基。工會要做好工作,履行教育、參與和維護等各項職能,就要把工作的重點放在基層。密切聯系職工,深入基層第一線,直接聽取職工群眾的呼聲,關心職工生活,幫助職工解決困難。對侵犯職工合法權益的行為,工會應據理力爭,依法干涉。工會只有將自己的職權落實到實處,才能真正提高工作質量,樹立起自身的威信,才能實現工會任務和提高自己。廣大職工是通過基層工會工作了解工會、認識工會的。基層工會工作狀況直接關繫到廣大職工對工會的感情,關繫到工會組織能否發揮黨聯系職工群眾的橋梁紐帶作用和國家政權的重要社會支柱作用。
目前,一些基層工會缺乏活力,發揮作用不理想的主要原因是:基層工會的維權機制、工作制度、工作內容、工作方法、活動方式、評價體系、激勵措施等不能適應市場經濟轉變的形勢任務要求。現在處於民營企業佔主導地位的時期,一些基層工會組織內部工作制度和民主制度不健全,不能按照職工的意願和要求開展工作;基層工會協調勞動關系機制運作不規范、實效性差;工會幹部數量少且兼職,權益缺乏保障;企業以生產經營為主題,絕大多數企業工會工作不被重視;上級工會組織對基層工會的指導協調不到位。
2/5
三、加強工會組織建設的幾點意見
基層工會面臨的種種問題,大多是其自身難以解決的,有賴於上級工會組織幫助協調解決。因此,在為基層工會開展活動創造必要條件方面,上級工會應該加大工會理論政策研究的力度,為基層作用的發揮提供理論指導和政策支持;要及時總結宣傳基層工會工作的經驗,注意培養和推廣典型;要注重對基層工會工作實行分類指導,為基層工會開展工作、發揮作用暢通渠道、創造條件。

❺ 怎樣引導公眾共同參與環境治理

隨著空氣濕度的加大、汽車數量的大幅度增長、城市熱島效應的影響,造成了極端、特殊天氣多發。近期,霧霾又連續籠罩在北京上空,給公眾的身心健康帶來一定危害,也引起了境內外媒體的廣泛關注。北京市環境保護宣傳中心積極應對,利用多種渠道,及時回應公眾關心的問題,加強正確的輿論引導,消除公眾的疑慮,贏得了社會對市政府和職能部門工作的認可、理解與支持,配合政府共同參與環境治理,營造了良好的輿論氛圍。
結合北京市應對霧霾天的重點做法,對於如何引導公眾參與環境治理,筆者提出以下建議:
圍繞公眾的關注點及時准確展開宣傳。霧霾天對公眾的身心健康有著直接的危害,社會公眾對此極為關注,同時,公眾對政府部門有所作為情況的信息需求異常強烈。應在第一時間內,實事求是地報道公眾關注的問題。
一是及時准確地發布《北京空氣質量播報》相關信息。幾次霧霾天,尤其污染最嚴重期間,北京市環境保護宣傳中心在宣傳工作上做到不隱不瞞,主動開展宣傳。通過電視、廣播、網路等渠道及時發布《北京空氣質量播報》信息、空氣重污染預報、污染特徵及持續時間,這些信息被境內外媒體直接引用,還成為媒體評價信息透明及時的例證。由於信息發布准確,滿足了公眾的信息需求,消除了大家的疑慮。
二是及時科學地告知公眾霧霾對人類健康的危害。通過多種途徑采訪專家,從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等方面,具體地解讀霧霾天對人類健康的影響。通過這些宣傳,提醒公眾加強自我防護措施,盡量減少戶外活動,體現了政府對廣大公眾的關心和愛護。同時,還潛移默化地引導公眾增強環境保護的緊迫感、使命感和責任感,控制污染必須從每個人做起,從源頭上抓起。
三是及時報道政府為治理霧霾正在採取的應急行動。北京霧霾天連續出現後,市政府幾次召開了緊急工作會議,對相關工作做了全面部署。北京市環境保護宣傳中心抓住這些有利時機,安排宣傳隊伍深入一線,采訪政府和各職能部門為治理霧霾天正在採取的行動,並通過電視、廣播等平台,將采訪到的資料發布出去,讓公眾更具體地了解到政府履職盡責情況,以及執法工作人員監管和督察扎實落實等情況,進一步滿足公眾對相關信息的需求。各媒體也都給予了積極報道,使網上輿情降溫,輿論形勢發生好轉。
引導公眾提高環境意識,共同參與環境治理。公眾認識到了霧霾天對健康的危害,優美環境的塑造,不僅僅靠政府來做工作,還需要全社會的參與。宣傳工作轉入到如何引導公眾積極配合政府,共同參與環境治理,將思想認識自覺落實到具體的行動中。
一是引導公眾自覺踐行減少污染排放的文明行為。面對驅之難散的霧霾天,充分利用電視、廣播、報紙、互聯網、手機等,加大清潔空氣行動計劃、大氣污染防治知識及應對霧霾天相關法規、政策等宣傳力度。利用播放公益廣告電視節目,引導企事業單位和公眾主動參與污染減排,外出自覺選擇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少吃路邊燒烤等。教育公眾從細節入手,從點滴做起,身體力行地踐行環保文明行為,形成全民參與控制大氣污染的新風尚。
二是引導公眾在霧霾天氣治理上發揮監督作用。霧霾圍城期間,注意引導鼓勵公眾積極參與北京清潔空氣行動,監督相關企業、個人排污及行政人員履職盡責情況。引導公眾維護好個人正當的權益,對影響人們生活的違法排污行為堅決加以制止。利用好環保投訴熱線進行舉報,形成社會力量監督、執法部門依法行政的良性循環機制,使污染排放違法行為無可乘之機,無立身之處,營造人人參與環境治理的良好氛圍,為改善環境共同承擔一份社會責任。
三是引導鼓勵公眾在霧霾治理工作上建言獻策。當霧霾事件發生後,應注意引導鼓勵公眾為減少污染物排放獻計獻策,增強公眾參與環保的積極性。

❻ 居民參與社區治理的能力體現在哪些方面

社區治理屬於地域性基層社會治理范疇,是行政管理服務和群眾性自治的有機結合,具有明顯的共治屬性,其基本手段和方式是在服務中實施管理,在管理中體現服務。
首先表現為社區治理是對某一地域范圍內的公共事務和公共行為實施綜合治理,屬於俗稱的「塊塊管理」;
其次表現為社區治理是整個社會治理的基礎環節,屬於社會治理的前沿陣地,直接面對居民群眾,具有零距離了解社情民意和群眾需求的先天優勢,能夠做到在第一時間提供服務、解決問題;
再次是堅持系統治理,把社會管理從政府單向管理向政府主導、社會多元主體共同治理轉變。
為此,要充分發揮法治的引領和規范作用,通過依法理順社區體制、轉變政府職能、整合社區資源、擴大社會協同和群眾參與等手段,不斷提高行政管理效能、完善社區服務體系、增強社區居民自治能力、豐富社區各類主體參與社區治理的形式和途徑,實現政府職能規范明晰、社區治理體制科學合理、社區居委會自治功能充分發揮、社會組織培育和監管體系全面完善、居民參與社區治理的方式豐富多樣,在社區形成黨政善治、居民自治、社會共治和厲行法治有機結合的良好局面和治理模式。
一、要明確治理主體,推進社區治理多元化。依法明確社區各類治理主體,理順工作關系,建立以社區綜合黨組織為核心,以社區居委會為基礎,以社區工作站為平台,以社區服務中心為依託,以社區社會組織為補充,駐社區單位密切配合,社區居民廣泛參與的現代社區治理結構和議行分離的社區組織架構。
二、要釐清工作職責,推進社區工作規范化。全面清理取消、轉移工作事項,撤銷檢查考核評比和臨時機構,規范社區蓋章證明事項,切實減輕社區工作負擔,實現社區工作 「瘦身減負」和社區居委會增強自治功能的有機結合。分別制定社區各類工作清單,建立社區行政事務准入制度,推進社區工作規范化、制度化。
三、要加強組織領導,推進社區治理共建化。著力構建「條塊結合、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駐共建」的社區共建格局,充分發揮社區綜合黨組織「服務群眾、凝聚人心、優化管理、維護穩定」的作用。以開展區域化黨建為抓手,以紮根基層、服務群眾、促進和諧為重點,以社區居委會、社區工作站為主體,有效整合社區內黨群組織、政府組織、中介組織、市場組織等相關資源,建立黨群互動新平台和基層黨建新品牌,最大限度地實現社區資源的共有共享。
四、要擴大基層民主,推進社區居民自治常態化。堅持和完善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發展基層民主,以實行社區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為核心,充分激活社區居委會自治功能,培育發展社區社會組織,選舉並培養一批社區自治帶頭人,豐富居民參與社區治理的形式和途徑,努力實現社區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自我監督。
五、要加強多元共治,推進社區治理協同化。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從過去「不該管、管不了、管不好」的領域逐漸退出來,通過建立社區基金會、業主委員會和物業服務機構等,充分發揮社區各類組織和駐社區單位的協同作用,讓社區群眾廣泛參與到社區事務的管理中來,逐步形成黨、政、社、群互聯、互補、互動的社區治理和公共服務網路,推進社區治理的專業化、社會化和協同化。
六、要完善服務體系,推進社區服務便民化。堅持以人為本、服務居民,以公共服務、志願服務、便民利民服務為主要內容,不斷優化行政審批服務、全面提升社區公共服務、大力發展便民利民服務、積極倡導社區志願服務、推廣完善政府購買服務。逐步建立面向全體社區居民,主體多元、設施配套、功能完善、內容豐富、隊伍健全、機制合理的社區服務體系,把社區建設成為管理有序、服務完善、文明祥和的社會生活共同體。
七、要健全網格管理,推進社區治理信息化。優化社區「網格化」管理模式,加強公共信息資源庫、網格信息員隊伍、社會管理工作網、社區綜合信息採集系統以及決策分析支持系統、社區公共服務綜合信息平台建設,整合各類信息系統和資源,打通各部門的「信息壁壘」,構建統一的社區信息平台,創新社區管理方式,提升社區服務水平,滿足社區居民不斷增長的公共服務需求。
八、要雙向考核評議,推進社區工作公開化。不斷豐富基層群眾自治內容,滿足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積極推進社區各項事務公開,逐步精簡「上對下」的考核,嘗試開展「下對上」的評議。推動各職能部門、街道辦事處和社區層面的雙向互動,在全面推進社區事務公開、整合各類考核評比事項的基礎上,探索建立各職能部門、街道和社區的雙向考核評議機制。

❼ 如何發動群眾和社會力量參與社會治理工作

要進一步調動社會各方面力量參與社會治理,加快形成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回公眾參與、答法治保障的社會治理體制;要進一步樹立依靠群眾做群眾工作的觀念,在社會綜合治理、社會建設、社會服務等工作中發揮群眾力量,要將深圳借鑒「楓橋經驗」形成的先進經驗進行總結推廣;要進一步提升社會建設工作的法治化水平,在工作中學會運用法治的思維和法治的方式,積極推動法律進社區工作和社會建設立法工作;要進一步提高社會綜合治理的信息化水平,加快推進「織網工程」建設,實現多部門聯動的綜合治理機制。

❽ 參與社會治理的主體可以有哪些

我國社會治理的主體包括:黨(領導)、政府(具體組織實施)、社會組織和居民(參與)。
《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的決定》在「改進社會治理方式」中進行了明確的闡述:「堅持系統治理,加強黨委領導,發揮政府主導作用,鼓勵和支持社會各方面參與,實現政府治理和社會自我調節、居民自治良性互動。」

❾ 公民如何積極參與構建社會治理格局

①公民要堅持權利與義務統一的原則,遵循法律、規則和程序,有序參與社會治理。
②要堅持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相結合的原則,自覺維護國家統一和社會穩定。
③通過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專家咨詢制度、重大事項社會公示制度等方式參與民主決策,為社會治理出謀劃策。
④積極參與民主管理,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權利,提高參與公共事務管理的主動性。
⑤對政府社會治理工作進行監督,推動政府提高社會治理能力,形成社會治理的合力。

❿ 中小股東參與公司治理的方式有哪些

一般而言,作為股東,參與公司治理主要是通過兩種方式:

一是通過參加股東大會行使表決權。

二是通過行使股東應有的監督權,監督公司董事、經理、甚至監事的工作表現。具體來說:

1、可以參加股東大會,對股東大會的各項決議如董事、監事的選任、公司股利分配方案等等作出自己的決定,這就是股東的表決權。

2、為防止董事會結黨營私、濫權舞弊,你可依法採取事前的預防措施(如表決權、董事解任請求權和董事的違法行為停止請求權),亦可採取事後的救濟措施。當然,實施這類預防措施和救濟措施的基礎是股東必須對公司有關經營活動中的信息具有知悉權。

(10)參與治理擴展閱讀

新《公司法》第41條、第102條:

持有或代表10%以上表決權的股東在特定條件下可以自行召集和主持股東會或股東大會。在公司存在控制股東的情況下,董事會極易為控制股東操縱,如果中小股東沒有此項權利,就意味著由控股股東決定是否召集股東大會。

新《公司法》第40條、第101條,規定:單獨或者合計持有(代表)10%以上表決權的股東有召開臨時股東會或臨時股東大會的提議權,且內容並不限於此。賦予股東提案權,使其有機會將其意見和建議傳達給經營層和其他股東,使其擬定政策時更加謹慎,從而預防控制股東濫用控制權,促使股東法定權利的實現,保護少數股東的利益。

此外,新公司法還規定了少數股東知情權的保障制度、累積投票制度、表決權的迴避制度、特定情形下異議股東股份回購請求權制度、特定情形下請求法院解散公司的權利以及代位訴訟制度。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