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整改整治 » 李維安治理

李維安治理

發布時間: 2021-01-19 05:55:50

㈠ 有很多指標可以作為評價上市公司治理的好壞的情況,那有沒有一個綜合的指標呢在哪裡可以查到急用~

應該說沒有一個綜合指標可以單獨作評價的,還是要綜合考量,一般情況看的是公司財務指標,財務指標中有分析盈利能力的,有分析投資收益的,有分析變現能力的,還有分析營運和償債能力的,每一種經營能力都有若干指標來綜合分析,加起來才是對公司經營狀況的比較客觀地分析。而且不同行業經營特點不同,要想只看一個指標的話,還是不太准確的

㈡ 公司治理水平

公司治理(Corporate Governance)是一種對公司進行管理和控制的體系,規定了公司的各個參與者的責任和權利分配,諸如董事會、經理層、股東和其他利益相關者。

對公司治理有很多種略有差別的解讀,我個人認同李維安的說法:公司治理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狹義的公司治理,是指所有者(主要是股東)對經營者的一種監督與制衡機制。其主要特點是通過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及管理層所構成的公司治理結構的內部治理;廣義的公司治理則是通過一套包括正式或非正式的內部或外部的制度或機制來協調公司與所有利益相關者(股東、債權人、供應者、雇員、政府、社區)之間的利益關系。

簡單說,你可以把公司治理理解為公司的授權和權利制衡機制、規范性、風險控制和內部管理,以及信息披露的綜合。好的公司治理,體現為公司股東、董事和高管人員各司其職,各負其責;管理嚴格、規范;經營穩定,發生異常變動和損失的風險小;讓人看得懂,看得清;社會形象正面。

㈢ 風險防範:組織架構設置之公司治理

中華。會計網校快樂藍精靈回復:同規模、不同發展階段、不同管理方式專、不同性質,公司的組屬織架構設計都不一樣,我們從企業內部控制角度,探討一下基於上市公司的單體公司(非集團公司)並且管理比較完善的公司組織架構設置。
公司組織架構設計分3個層面,3個體系,3個層面是公司治理層、組織部門層、崗位層,3個體系是業務體系、運營服務體系、監管體系。以後我們把公司治理作為一個專題進行探討,今天我們先對公司治理有一個基礎的認識和了解。
公司治理沒有統一的定義,不同人不同組織不同公司有不同的理解,公司治理也一直處於探討和完善中。既有國際組織對公司治理的定義,也有國內外著名專家學者對公司治理的定義。總的看來有以下幾種:
1.強調公司治理的相互制衡作用
如吳敬璉、吉爾森和羅(Gilsonand
Roe)。認為所有者、董事會、經理層之間的權力制衡是實現公司治理的關鍵。只有公司內部之間明確了責權利關系,公司治理結構才能被建立起來。

㈣ 李維安的主要作品

[獨著或第一作者]
公司治理理論研究
1. 「股權、董事會治理與中國上市公司的企業信用」,《管理世界》,2003年第9期
2. 「中國上市公司內部治理的實證分析:中國上市公司內部治理問卷調查報告」,《管理世界》,1999年第6期
3. 「利益相關者治理與企業信用」,《經濟學季刊》,2004年第1期
4. 「股權結構、高管持股與公司績效—來自民營上市公司的證據」,《南開管理評論》,2006年5期
5. 「基於信息範式中權力主體行為的公司治理機制:一個理論模型」,《南開管理評論》,2002年第2期
6. 「大股東股權競爭與監事會治理」,《經濟社會制度比較》,2006年第3期
7. 「IT治理及其模型的比較分析」,《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學報》,2005年第5期
8. 「未預期盈利、非標准審計意見與年報披露的及時性—基於2000-2003年上市公司數據的實證研究」,《管理評論》,2005年第3期
9. 「企業家創新精神培育—一個公司治理視角」,《南開經濟研究》,2003年第2期
10. 「中國公司治理原則(草案)及其解說」,《南開管理評論》,2001年第1期
11. 「試論知識型企業的制度創新」,《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年第4期
12.「日本公司治理:變革與啟示」,《南開管理評論》,1998年第3期
13.「亞洲金融危機中的企業生存戰略」,《南開管理評論》,1998年第1期
14. 「論國有股權的安定性構造」,《天津社會科學》,1994年第5期
15. 「論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形式的硬化機制」,《南開經濟研究》,1987年第3期
16. 「分工二重性新探」,《求是學刊》,1987年第5期
中國公司治理評價研究
17. 「中國上市公司治理指數與公司績效的實證分析」,《管理世界》,2006年第3期
18. 「上市公司利益相關者治理機制、治理指數與企業業績」,《管理世界》,2005年第9期
19. 「中國上市公司治理指數與治理績效的實證分析」,《管理世界》,2004年第2期
20. 「經理層治理評價指數與相關績效的實證研究—基於中國上市公司治理評價的研究」,《經濟研究》,2005年第11期
21. 「中國上市公司治理評價與指數研究—基於中國1149家上市公司的研究,《南開管理評論》」,2006年第2期
22. 「中國上市公司監事會治理績效評價與實證研究」,《南開管理評論》,2005年第1期
23. 「中國上市公司治理評價系統研究」,《南開管理評論》,2003年第3期
24. 「中國上市公司經理層治理評價與實證研究」,《中國工業經濟》,2004年第9期
25. 「中國上市公司監事會治理評價實證研究」,《上海財經大學學報》,2006年第3期
26. 「上市公司利益相關者治理評價及實證研究」,《證券市場導報》,2005年第3期
27. 「中國上市公司董事會治理評價實證研究」,《當代經濟科學》,2005年1期
28. 「上市公司董事會治理與績效倒U形曲線關系研究」,《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2004年第8期
29. 「董事會獨立性、總經理繼任與戰略變化幅度——獨立董事有效性的實證研究」,《南開管理評論》,2014年第1期。
30.「政治不確定性、政治關聯與民營企業投資——來自市委書記更替的證據」,《管理世界》,2013年第5期。
31.「公司治理、投資者異質信念與股票投資風險——基於中國上市公司的實證研究」,《南開管理評論》,2012年第6期。
32.「企業內部控制綜合評價模型與滬市上市公司內部控制質量研究」,《管理評論》,2013年第1期。
網路治理研究
33「網路治理:內涵、結構、機制與價值創造」,《天津社會科學》,2005年第5期
34. 「作為企業競爭優勢源泉的網路治理--基本的概念分析框架和研究假設」,《南開管理評論》,2004年第2期
35. 「新經濟背景下企業戰略轉型:網路治理的觀點」,《當代財經》,2002年第10期
集團治理研究
36. 「中國傳媒集團公司治理模式探析」,《天津社會科學》,2003年第1期
37. 「企業集團的公司治理—規模起點、治理邊界及子公司治理」,《南開管理評論》,1999年第4期
38.「企業集團技術金字塔及其創新路徑研究」,《中國軟科學》,2011年第1期
跨國公司治理研究
39. 「跨國公司在華獨資傾向成因分析:基於股權結構戰略的視角」,《管理世界》,2003年第1期
40. 「中外合資企業母公司主導型公司治理模式探析」,《世界經濟與政治》,2002年第5期
金融機構公司治理研究
41. 「股權結構、治理機制與城市銀行績效」,《經濟研究》,2004年12期
42. 「保險公司治理:理論模式與我國的改革」,《保險研究》,2005年第4期
43. 「商業銀行公司治理—基於商業銀行特殊性的研究」,《南開學報》,2005年第1期
44. 「商業銀行公司治理:理論模式與我國的選擇」,《南開學報》,2003年第1期
45.「晉升壓力、官員任期與城市商業銀行的貸款行為」,《經濟研究》,2011年第12期
46.「監管約束下我國商業銀行資本增長與融資行為」,《金融研究》,2012年第7期
47.「地方官員治理與城市商業銀行的信貸投放」,《經濟學(季刊)》,2012年第4期
48.「銀行治理、治理機制與治理風險」,《經濟研究》,2010年第9期 1. Li Wei-an. An Evaluation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Evaluation, Governance Index (CCGINK) and Performance: Evidence from Chinese Listed Companies in 2003, Frontiers of Business Research, 2007, Vol.1 (1): 1-18.
2. Li Wei-an. The Market-oriented Governance Model of SOES』: China Perspective, Corporate Ownership & Control, 2006, Vol.3 (4): 108-122.
3. Li Wei-an, Niu Jian-bo, Ran Fan-sheng. Proct Market Competition, Shareholder Governance and Firm Value: The Evidence from China, Proceedings of 2006 International on Management Science & Engineering (13th) Lille, France, October 5-7,2006, Vol.2: 760-769.
4. Li Wei-an. Network Governance as Source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A Conceptual-Framework and Research Positions. Proceedings of 2003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Science & Engineering, Georgia USA, August 15-17, 2003.
5. Li Wei-an et al., Transformation of Firm Strategy towards the New Economy: Networked Governance Perspective. Four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Multinational Business Management Proceeding, 2002.
6. Justin Tan, Shaomin Li, Weian Li. Building Core Competencies in a Turbulent Environment: An Exploratory Study of Firm Resources and Capabilities in Chinese Transitional Economy. Managing Global Transitions, 2006, Vol.4 (3):197-214.
7. Li Wei-an et al., Researches on Complexity and Ope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 Organization.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Knowledge and Systems Sciences: Challenges to Complexity Proceeding, 2002.
8. Program of the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ICM 2001), 5-7 May,2001
9. Li Wei-an. Asian Financial Crisis and Enterprises』 Survival Strategy. IFSAM Management Conference』99 in Beijing, July7, 1999.
10. Li Wei-an. How to Better Manage China』s State Owned Enterprises? . Transition, 1999, Vol.10, (4): 5-7.
11. 中國企業統制制度の転型、「東瀛求索」(日),1999年10號
12. 「中國國有企業公司治理模式的轉型」,(波蘭文),Przedsiebiorstwo na RYNKU Kaptialowym,ISBN 83-86370-0706,1999年
13. 中國產業構造と產業政策の新展開、CPU View &Vision(日),Vol.6 October ,1998
14. 市場経済移行期のガバナンス制度、「世界経済評論」(日),1996年06月號
15.中國市場経済移行期のガバナンス「一橋論叢」(日),1997年5月
16. 中國株式會社に関する考察:A·B株の一本化についての分析「三田商學研究」(日),Vol.38, No.2,1995年3月
17.國有企業改革におけるM&Aと法人株持ち、「一橋論叢」(日),1997年10月
18. 計畫経済の企業統治制度に関する考察 : 比較企業統治制度論の視點から「三田商學研究」(Mita business review)(日),Vol.39, No.2,1996年6月
19. 關於中國上市公司治理問題的實證分析、「三田商學研究」(日),2005,Vol.48, No.41,植竹晃久退任紀念論文專刊
20. 日中ガバナンス問題の比較研究、「一橋大學イノベーション研究センター刊」(日),1997年10月 1. 《公司治理》(第一作者),南開大學出版社,2001年
2. 《公司治理評價與指數研究》(第一作者),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3. 《網路組織:組織發展新趨勢》(第一作者),經濟科學出版社,2003年
4. 《股份制的安定性研究》(獨著),陝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
5. 《現代公司治理研究:資本結構、公司治理與國有企業股份制改造》(第一作者),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年
6. 《企業活力理論與評價》(第一作者),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2年
7. 《美國的公司治理:馬奇諾防線》(第一作者),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3年
8. 《中國公司治理原則與國際比較》(主編),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1年
9. 《社會主義股份經濟探索》(第一作者),河北人民出版社,1988年
10.《大型企業集團創新治理》,專著(與薛瀾等合作),科學出版社,2012年7月
11.《中國公司治理與發展報告(2012)》,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11月
12.《中國公司治理:轉型與完善之路》,主編,機械工業出版社,2013年1月 1. 《中國のコーポレートガバナンス》(獨著),稅務経理協會,1998
2. 《21世紀日本企業の経営革新:コーポレート?ガバナンスの視點から》「共著」,中央大學出版部),2004年
3. 《現代企業の所有·支配·管理》「共著」,ミネルブァ書房,1999年 1. 《公司治理學》(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2. 《非盈利組織管理學》(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3. 《公司治理教程》(第一作者),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4. 《企業戰略管理案例點評》(主編),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 1. 《公司治理理論精要》(主編),機械工業出版社,2003年
2. 《公司治理理論與實務前沿》(主編),中國財經出版社,2003年 (包括教材)
1. 《公司治理前沿》(經典篇)(主編),中國財經出版社,2003年
2. 《董事會運作手冊》(主譯),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6年
3. 《公司治理與問責制》(主譯),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6年
4. 《永續經營—傑出家族企業的生存法則》(主譯),商務印書館,2006年
5. 《自上而下—永恆的層級管理》(主譯),商務印書館,2006年
6. 《高管商學院:公司治理》(主譯),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04年
7. 《公司治理(第二版)》(主譯),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4年
8. 《公司治理(EMBA教材系列)》(主譯),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4年
9. 《組織理論與設計精要(原書第二版)》(主譯),中國機械工業出版社,2003年
10. 《有效溝通》(主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年
11. 《突破慣性思維哈佛商業評論精粹譯叢》(主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年
12. 《公司董事指南》(主譯),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4年

㈤ 上市公司公司治理結構和公司治理有什麼區別

也可以這么理解
治理可以包括各種制度安排、組織架構,規章制度等的集合。
是比較系統全面的概念
而治理結構是其中的一部分
你所提到的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結構又只是代表了上市公司這個群體
除此之外,一般企業都有公司治理的問題
具體你可以參考 李維安 寧向東等人的書籍看看

㈥ 中國的管理學大師有誰

周三多,大多高校都用他的《管理學原理》我只知道他一個,剩下的是我從網路回搜的。答 包國憲 研究專長:虛擬企業和地方政府績效評價等
郭道揚 研究專長:會計史、宏觀會計學等
趙曼 研究專長:社會保障、人力資源管理等
徐二明 研究專長 戰略管理等
李維安教授(公司治理)李新春教授(家族企業)黎建強教授(運營管理)王方華教授(公司戰略)趙曙明教授(人力資源)張維迎教授(企業管理)

㈦ 南開大學公司治理指數在哪可以下載

見《公司治理》,李維安主編,第一版和第二版都可以。

㈧ 正確的公司治理的目錄

推薦序一(李維安)
推薦序二(周孟芹)
推薦序三(姜躍濱)
譯者序
前言
第1章 公司治理需要根治
公司治理必須轉變為高效的管理
高效的公司治理的12條改革觀點
為什麼當今的公司治理不能達到目的
公司治理一旦與良好的管理相混淆
究竟什麼是股東
市場的思維邏輯和觀點表達
最好的企業被忽視了
錯失的機會
正確領導企業的兩種機構和兩種功能
第2章 徹底的重新定位
什麼是公司治理?提錯問題的後果
對管理的嚴重誤解及其後果
公司治理必須服務於企業
願景代替實際管理
娛樂代替信息
先進的美國經濟的假象
上篇
第3章 企業該由監事會來領導嗎
第4章 當今體制的功能缺陷
企業監事會,是空想嗎
批評被駁回了嗎
傳統的管理錯誤是可以避免的
第5章 未來的領導夠嗎:偉大的變革
20世紀90年代的錯誤估計
幾乎一切都將改變
管理——最重要的社會功能
第6章 公司治理
高效的公司監事會的作用
追求最大利潤將毀掉企業
公司治理的四種模式
第7章 什麼是健康的企業:對一個企業進行效益評價
的考查范圍
市場地位
創新業績
生產力
對優秀人才的吸引力
支付能力和流動資金
盈利能力
評價指標的精確性
進行真正的討論
管理中的生態思維就是未來
下篇
第8章 高級管理層的人員架構
簡單回顧
第9章 企業監事會的架構
監督機構的任務
監督機構內部組織的規模
人員組成
監事會成員的薪酬與委託代理理論
監督機構的領導
對監事會的評估
內部審計——管理審核
監事會主席
第10章 董事會的設立
董事會的任務
董事會的作用
任期
董事會作為一個團隊
行政
第11章 管理還是領導
誤區與誤解
自薦信中個性描述的神秘化
從管理者到領導者
個人魅力
第12章 權力、職責與責任
單獨的盡責義務是不夠的
雇員制企業里的責任問題
解決責任問題的參考辦法
第13章 人員選擇以及最高職位的安排
最高職位遴選的四種風險
人事決策的七條原則
人員的選擇方法
選定最高領導的接班人
企業下級管理機構的人事決策
從企業內部還是外部聘任
後記
附錄A 表面現象與事實
附錄B 2008:德國,比有些人認為的更加健康
注釋
……

㈨ 公司治理與法律治理環境

牽涉公司治理原則的問題: ·個體的財政決算的准備的失察 ·內部控制和個體的審計員的獨立 ·為首席執行官和其它高級主管作出報償安排的回顧 ·董事會內職位的提名方法 ·可以供給董事會運用的資源 ·失察及風險管理 ·股息政策 企業管治帶來的問題 對資訊需求的問題,因為處理資訊成本的問題,股東往往難以取得良好的資訊,對於小股東來說,情況更甚。對於這種問題,效率市場假說可以提供答案。這個假說認為市場是有效率的,市場上許多投資者是理性且追求最大利潤,所以建議小股東看重較大專業投資者的決定。 在監察的成本方面,為了要影響董事,股東應該聯合其他股東組成有影響力的投票小組,促使在決議中或者在全體大會委任董事的時候產生真正的威脅。 提供會計資料方面,各種財務帳目能夠讓股東了解資金的來源與流動,並且以此來監察董事的運作。財務報告過程中的瑕疵導致企業管治的有效性產生了瑕疵。最理想的情況,就是通過外部審計來改善問題。 我國正處於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軌時期,現代企業制度尚不健全,與此相適應的公司治理結構也很不完善。長期以來,世界范圍內同時並存著兩種主要的公司治理結構——外部控制模式和內部控制模式。正處於轉軌經濟中的我國企業應該選擇怎樣的公司治理結構,直接關繫到我國企業的生存發展和資本市場的健康成長。 很多關於公司控制的理論認為,外部模式比內部模式有更高的效率。本文從公司治理結構與法律環境的關系入手構造模型,得出結論:在不同的法律環境下,雖然這兩種治理模式存在很大差異,但卻可以是同樣有效率的。從而能夠解釋即使是在所有其他條件(產品市場、勞動力市場等)完全相同的不同國家中,也可能存在不同的公司治理模式。 本文的模型同時也啟發我們:雖然內部控制模式可以在封閉的國家中良好運作,但是,資本市場的整合尤其是公司控制市場的整合,將最終使得外部控制模式盛行。然而,模型也告訴我們,即使外部控制模式超越內部控制模式,也沒有必要進行迅速的改革,傾向於外部控制模式的法律環境的建設至關重要。外部控制模式是一個自然演化的過程,只有當法律環境健全時它才會是有效率的。 第一章 導論7-13 1.1 研究背景7-8 1.2 文獻綜述8-11 1.3 本文的寫作目的、研究結構及創新之處11-13 第二章 兩種不同公司治理模式的特徵13-35 2.1 公司治理結構的相關概念13-16 2.2 公司治理結構的兩種模式16-20 2.3 制度和法律的主要作用20-22 2.4 分散控制:基於市場的公司治理模式22-28 2.5 集中控制——基於聲譽的公司治理模式28-33 2.6 資本市場的網路效應33-35 第三章 模型的構建35-52 3.1 模型的意圖35 3.2 模型的建立35-38 3.3 公司治理模式的選擇38-44 3.4 法律的制訂和公司治理模式的選擇44-49 3.5 實證49-52 第四章 模型的啟示52-59 4.1 改革的次序安排52-55 4.2 資本市場整合的效應分析55-57 4.3 結論57-59 第五章 中國企業的選擇59-69 5.1 傳統國有企業的治理結構59-60 5.2 國有企業的改革進程60-65 5.3 我國公司治理結構的制度缺陷65-66 5.4 我國公司治理結構的制度完善66-69 第六章 結束語69-71 參考文獻71-74 致謝74 公司治理一詞意味許多東西。它也許描述: ·公司指揮和控制的過程 ·鼓勵遵照公司手則(嚴如公司治理指南內所定的) ·根據活躍擁有投資技術(和在公司治理資金) ·在經濟方面它意味學習許多出現在分離擁有權和控制上的問題。 公司治理是指諸多利益相關者的關系,主要包括股東、董事會、經理層的關系,這些利益關系決定企業的發展方向和業績。公司治理討論的基本問題,就是如何使企業的管理者在利用資本供給者提供的資產發揮資產用途的同時,承擔起對資本供給者的責任。利用公司治理的結構和機制,明確不同公司利益相關者的權力、責任和影響,建立委託代理人之間激勵兼容的制度安排,是提高企業戰略決策能力,為投資者創造價值管理大前提。公司治理如同企業戰略一樣,是中國企業經營管理者普遍忽略的兩個重要方面。 在最寬廣的層面,公司治理包含了規則、關系、制度和程序,都在這個框架之內由信託當局在公司中行使和控制。恰當的規則包括了當地可適用的法律和公司的內部規則。而關系包括了所有相關人士之間的關系,最重要是那些擁有者、經理、董事會董事、管理當局、雇員和整個小區。制度和程序則要應付一些事態譬如當局、工作指標、保證機制、報告要求和責任的代表團。 這樣公司治理結構明白解說為在公司事務上做出決定的規則和方法。它並且提供可以設定公司宗旨的結構,並且獲得和監測那些宗旨如何表現的手段。 在公司治理框架里受託責任和責任的問題經常被談論。 雖然這個言詞有一個描寫性的內容,但常被注入渴望的感覺,就是為了給予"實踐是應該尋求看齊"這么樣的一個模型。就此公司治理原則或指南的各種各樣的聲明、勸告和規定就成了參考。 由於利益相關者影響從現代組織的控制中分離,為了代表利益相關者要求減少代辦費用和信息非對稱性而實施了公司管治控制制度。公司治理用來監測結果是否與計劃符合;並且為了維護或修改組織活動鼓勵充分地通知整個組織。雖則主要,公司治理是鼓勵個體的實際行為依著整體公司方針的一個機制。

㈩ 簡述有限責任公司治理結構的特點。如題 謝謝了

企業的治理結構較多被看作是一種制度安排。所有權形式不同,公司治理的形式也會不同,另一層是,所有權中的各種權力就是通過公司治理整頓結構進行配置的。這兩方面的含義體現了控制權配置和公司治理結構的密切關系:控制權是公司治理的基礎,公司治理整頓是控制權的實現。筆者認為,企業的治理結構是一套以合約關系配置處理權、責、利關系的制度安排。其核心是控制權的問題,而控制權取決於企業的產權制度。 一、溫州企業的家族制治理特點及弊端 在溫州古典模式中,大多數溫州企業實行家族制。家族制的這種企業治理結構順應了早期溫州古典經濟特點,企業規模不大,管理簡單,所以,採用家族制交易成本較低。 隨著規模經濟發展,溫州企業的家族治理機制弊端漸露,企業超越家族制的呼聲漸高——家族式經營妨礙現代營銷營運,管理基本上沿襲傳統方法,家族文化傳統對外人的排斥,使得啟用專門的經理管理步履維艱,「五緣」關系(即血緣、親緣、地緣、學緣、業緣關系)成了困擾「溫州模式」最大的問題。 當市場競爭的各種條件要求家族企業突破自身的界限、以社會資本融合家族資本、與非家族成員共享企業的資產所有權、剩餘索取權和經營控制權時,或者,當家族成員缺乏經營管理能力而需要外聘職業經理人時,家族企業的封閉性與權利的高度集中性勢必阻滯這一過程。這時的家族企業組織就是不合理的,其管理也必然是低效的。 二、溫州家族企業治理結構演變的兩條路徑 南開大學李維安教授等認為,東南亞各國家族企業所表現出的企業與家合一、企業所有權與經營權主要由家族成員控制的特徵,決定了對這些國家家族企業治理模式形成和發展過程的研究應從三個緯度展開。這三個緯度分別是企業緯度、家族緯度和所有權與經營權緯度。企業緯度主要是依據企業的生命周期原理把東南亞國家家族企業的成長劃分為創業期、成長期和成熟期三個時期。家族緯度主要考察在企業生命周期的不同階段創業者家族成員是如何進入並控制企業的。所有權和經營權緯度主要考察處於不同生命周期階段的企業所有權和經營權如何在家族成員之間進行分配的。 王宣喻、儲小平的分析指出了家族企業這樣一條演變路線:從業主制(業主一人擁有和管理控制)或合夥制企業,到家庭作坊式的企業即創業者家庭成員管理經營的企業,再到由企業主家族成員壟斷經營控制權和企業所有權的純家族式企業,再到有朋友、鄉親等熟人擔任部門經理的准家族式企業,再到引入陌生的非家族經理人員的混合家族式企業,經過一個家族企業臨界點,最後變成股權分散化的公眾公司。 溫州古典企業向現代企業的轉變正是體現在企業的控制權由企業主及其家族成員壟斷逐步向管理者階層轉移的過程。溫州一些大企業在發展中發現,管理協調比市場協調能帶來更大的收益、更低的成本,便開始產生對外來管理人才的需求,並且願意將企業實際控制權向這些專業人才手中轉移,從而引起企業形態的變化。引入外來的中階經理是私營企業治理結構演變中的重要一環。而從家族制走向股權分散化的公眾公司,社會資本沖淡家族資本,勢必從整體上改變企業的治理結構,從而造成企業權、責、利的重新配置。分述如下:溫州傳統治理結構超越之一:不是通過企業主的「五緣」圈子而來支薪的中、高層經理人員進入企業。支薪的中、高層經理人員進入企業是企業從古典走向現代的一個重要標志。 溫州的天正集團較早引入職業經理,在進行產權制度調整的同時將支薪的中、高層經理人員引入企業。1997 年,在內部發展了一百多名中高層管理人員和優秀員工入股;同時在外兼並了19家企業。這種情況目前在溫州的一些規模較大的企業如德力西集團、庄吉集團、報喜鳥集團以及紅蜻蜓集團等比較普遍。 溫州傳統治理結構超越之二:邊界模糊的企業聯合體組織發展,導致企業產權變革,從而再造企業的治理結構。公司治理結構是和產權界定與安排緊密地聯系在一起的。實際上,公司治理結構強調的是圍繞公司產權關系所作出的權利安排, 公司治理結構研究的是在這種權利安排所規定的責任和利益邊界下,包括股東在內的利益相關者之間的關系、作用,以及他們在運動中達到一種制衡狀態。 近年來,溫州的企業聯合體組織獲得廣泛發展,企業聯合體組織包括企業群、聯盟組織、虛擬企業組織和企業集團。這種企業聯合體組織按交易費用經濟學的論點,屬於企業與市場間存在的「中間組織」,企業不是純粹的企業,市場不是純粹的市場,企業中存在著市場,市場中存在著企業。企業群、聯盟組織、虛擬企業組織、企業集團是「中間組織」的現實的實現形式,介於純市場和企業之間,比市場穩定,比層級企業組織靈活,因而,具有某種特質上的相似性。近年來,溫州虛擬組織的發展與企業集團的發展大大改變了傳統的家族制產權結構與治理結構。 虛擬組織的發展推動了家族企業向社會開放產權的進程。虛擬經營的移入在某種程度上說,是在家族經營與現代企業制度中找到一種比較好的結合點。虛擬經營是一種體制外的革命,但是所形成的一體化帶來了新的資本運作方式。溫州目前服裝業與鞋業廣泛開展虛擬經營,這些企業的外圍企業不斷增加從而在聲勢和規模上不斷壯大,但極少有實質意義上的控制權,很多僅停留於品牌的虛擬組織形式,未能完成產權的實質性改造,企業管理權上雖有改變但是作用沒有企業的縱向一體化與橫向一體化發展對公司治理結構的影響大。隨著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企業應按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實行產權利益主體多元化。隨著溫州民營企業規模的擴大,各種所有制相互滲透,企業各種融資渠道更加便利,企業之間的兼並、合並常有發生,因此企業產權主體多元化便成為企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從這方面看,溫州的正泰集團、德力西集團的發展堪稱典範。 1999年始,德力西參與國企改革,整體並購擁有1200多名在職職工、近千名退休職工的杭州西子集團,半年就扭虧為盈,實現了民營與國有混合經濟的協調發展。德力西從產權制度的變革、管理制度的創新、經營方式的轉變,進行不斷的創新。 正泰公司在發展初期,藉助正泰的品牌,以股份合作制的形式按控股的比例完成對多家企業的吸收。接著,為了解決分散獨立法人的管理不便,正泰公司對原有分公司和數百家成員企業進行股份制改造,打造出一個擁有多層結構的集團公司。1994年2月正泰集團公司成立時,總資產已達5000萬元。同時集團所屬的50多個企業重新組建為兩個股份有限公司和三個有限責任公司,取消成員企業的法人資格,企業老闆變成了小股東。到1998年,正泰集團已初步形成了低壓電器、輸變電設備、儀器儀表、通信電器、汽車電器等多元化產業格局,總資產達8億元。這時的正泰再也不是一個家族企業,而是一個企業大家族。 對南氏家族股權的瓦解只是南存輝對家族革命的前奏。接下來,是企業所有權與經營權的分離:有能力的股東掌權,沒有能力按制度考核不行的股東必須「下課」。從而建立健全了「董事會、股東會、監事會」,形成了三會制衡、三權並立機制,初步形成了以公司總部為投資中心,以專業總公司為利潤中心,以基層生產公司為成本中心的「母子公司管理體系」。按照正泰的發展目標,其最終要建立「股份社會化」的產權制度,從家族企業走向企業家族。採取公司控股、員工持股、社會參股的股份政策,不斷使股份公司社會化、知識資本化和資本知識化。這一發展路徑對溫州家族企業具有極大的示範效應。 三、結論 公司的產權結構與促進公司經營運作的治理結構之間具有相關性,因為它對公司治理結構作用的發揮具有正面或負面效應,從而產權結構的變化對公司治理結構的改進將產生深遠影響。這樣公司產權結構優化的直接效果就是通過產權主體的變化或制度的安排上,特別是控制權的轉移,將以強制性的手段約束公司法人治理的失誤,推進公司治理結構的進一步改善,提高產權結構的效率,維護各產權主體的利益。 溫州企業從古典走向現代的關鍵並不在於引進不屬於家族圈子的支薪經理,實際上,很多企業雖然引進了支薪經理,最後由於支薪經理與傳統的治理結構不相容而退出,所以,溫州企業走向現代企業制度的關鍵是用社會資本改造、沖淡家族資本,從而引發一場深遠的治理結構的革命。溫州近年來通過大量的中間組織形態對傳統的家族制企業進行產權的改造,使企業的資本逐漸成為社會資本。 在大量的中間組織形態對傳統的家族制企業進行產權的改造中,我們應該注意兩種趨勢,虛擬經營的發展趨勢與企業集團化趨勢。許多資源互補性的企業之間較多採取虛擬經營的方式進行暫時性有限的合作,正泰公司的做大關鍵是向小企業和作坊開放正泰這一品牌俱樂部,集團公司以無形資產名義擁有所有成員企業的股份,正泰公司實體的生產企業與虛體的正泰品牌俱樂部融為一體,最終走向「股份社會化」,從家族企業走向企業家族。通過這一路徑建立的現代企業制度才能穩固,才有真正的權利與權利的相互制約與權責利的重新安排,換句話說,才能建立真正的現代企業制度。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