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整治工作總結
1. 環保工作總結
剛剛過去的一年,靖江環保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市人大、市政協的監督支持下,在上級環保部門的關心指導下,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創建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為載體,以污染減排為抓手,以解決群眾關心的環境問題為重點,強化環保目標責任制,創模工作和環境綜合整治取得明顯成效,生態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得到加強,環境管理能力和依法行政水平進一步提高,各項工作取得長足發展,部門形象得到進一步提升,較好地完成了全年的工作任務。
一、2007年度主要工作完成情況
(一)全力以赴,穩步推進創模工作
創模工作年內通過省級調研,是政府下達給環保局的年度重點工作,我局自加壓力,強化「三種意識」,全力推進創模工作:一、強化宣傳意識,營造濃厚創模氛圍。在創模工作中,我們充分發揮新聞媒體的輿論導向作用,加大創模宣傳的力度、廣度和深度。在電視台、電台、報紙等開設創模專欄,對創模工作的目的、意義和所取得的成效進行多層次、多角度的宣傳,並通過編印創模簡報、印製市民創模手冊、發放創模意見調查表等形式,全面發動,營造了濃厚的創模氛圍。二、強化精品意識,推進創模現場建設。針對創模的22大類44個項目的61個重點現場,深入調查,為每一個現場制定了工程建設指導書,督促每個現場嚴格按創模要求逐一落實,全力打造精品工程,確保創模重點工程及重點現場樹得成典型、經得起查訪。三、強化責任意識,精心准備創模資料。創模軟體資料是反映創模工作的重要載體,根據創模資料的高標准、嚴要求,局成立了專門的軟體資料組,請省、市有關領導專家專題授課,詳細講解有關技術要求,針對A、B、C三類資料的具體要求,逐一整理、編寫、完善,經過充分收集、精心准備,我市的創模軟體資料獲得省創模調研組的一致好評。創模指標中,除城市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等5項指標有待進一步提高外,其餘指標基本達到創模指標考核要求。全市呈現出經濟快速發展、環境清潔優美、生態良性循環的良好態勢,也在全社會營造了濃厚的崇尚環境友好型社會的氛圍。
(二)高度重視,切實做好污染減排
我市正處在加快發展的關鍵時期,機遇和挑戰前所未有。一方面,我們正處於加快沿江開發開放進程中,經濟發展的任務很重;另一方面,按照國家要求,「十一五」期間我市必須實現COD削減22.34%、SO2削減10.96%的目標。污染減排已經成為關系我市下一步發展的核心和關鍵問題之一,任務十分緊迫而艱巨。為切實做好污染減排工作,我們一是加強組織領導,制訂了主要污染物減排計劃,成立了全市主要污染物減排工作領導小組,加強對全市主要污染物減排工作的領導,多次召開污染減排專項工作會議,全面部署落實污染物減排工作;二是加強監督,我局和有關減排工程責任單位主管部門加強溝通,注重對減排工程的檢查指導,每月對責任單位現場檢查1次以上,具體責任單位明確分工,各負其責;三是加強管理,各責任單位按照減排計劃要求加快工程實施進度,完善有關台帳資料,確保年度減排目標任務的完成。
(三)強化監管,認真組織各類專項行動
2007年,我局繼續開展環保專項整治行動,加強污染治理、改善環境質量。一是繼續開展整治企業違法排污專項行動。制定了整治工作方案,對全市所有排污企業進行了一次全面梳理,確定了乾豐紙業、山達化工等38家污染較重的企業實施兩級掛牌督辦,明確整治要求,落實整治責任人和督辦責任人。11月份底,38家掛牌督辦企業均已完成整治任務,通過了市、縣兩級的驗收。二是開展飲用水源整治行動。在飲用水源周邊逐個排查污染源,並就排查出的重點問題督促企業落實整改措施,通過整治,對飲用水源地構成威脅的污染源得到了根治,確保了人民群眾飲用水的安全。三是扎實開展化工行業專項整治行動。按照省、市的統一部署,積極協同經貿等部門開展化工行業專項整治,召開了化工企業負責人過堂會,逐家排查存在問題,針對每一個重點環境安全隱患單位,下達整治意見,制定整治措施,明確整改要求及整治時間,切實解決了化工行業的環境污染問題。
(四)統籌兼顧,全面做好業務工作
一是圍繞市長目標責任狀,加強了建設項目「三同時」管理。將環保目標任務層層分解落實至各鎮、各部門,明確了目標內容和責任人應負的環保職責,加強督辦,完成了2007年度市長目標責任狀中的各項任務,圓滿通過了泰州市環委會的檢查;按照審批許可權,共審批項目1302家,為海南航空物流基地、格菱動力、京倫公司搬遷等重點項目提供直通車服務,確保了重點工程在我市的落戶和實施進程;認真疏理2001年以來的建設項目,規范「三同時」驗收材料及程序,提高對「三同時」管理的服務質量和工作效率。
二是加大了行政處罰力度,今年共發出行政處罰決定書76份,處罰金額330萬元,到帳80萬元。
三是認真開展了生態環境建設和保護工作。幫助新橋鎮三太村、馬橋鎮白衣村在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方面申請省環保專項資金。配合泰州市在靖江召開了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現場會。組織編制了生祠鎮的環保規劃,指導東興鎮創建環境優美鄉鎮,並分別通過泰州市環保局組織的驗收。組織開展了西來鎮西來村、馬橋鎮白衣村創建省級生態村,並獲得江蘇省環保廳命名,組織靖城鎮同康村、東興鎮海鎮村、新橋鎮水三村創建泰州市級生態村,獲得泰州市環委會的命名,指導季市鎮利民村開展泰州市生態村創建工作。
四是開展危險廢物和放射源環境管理,實行排污許可證制度。配合3家企業完成了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2家進口廢電線電纜、五金電器加工利用單位許可證、3家進口廢船舶單位許可證的換發工作;對全市23個衛生診療部門、3個放射源單位,6個探傷單位落實了輻射環境影響評價審批手續、人員培訓工作及相關資料准備工作,申領了《輻射安全許可證》換發證;全年共發放了《排污許可證》1596家,進一步規范了污染企業的排污行為,實行總量控制,為環境監管提供依據。
五是環境宣傳活動有條不紊。在「六·五」世界環境日期間,開展了環境宣傳周活動,全市懸掛宣傳橫標50幅,張貼宣傳畫200多張,印發各類宣傳資料1000多份;領導發表了專題電視講話;舉辦環保知識講座、競賽2期次,參與人數超過2000人;6所中、小學舉行了紀念「六·五」世界環境日主題班會活動,直接參與的學生達3000多人。積極配合市科協開展第十九屆科普宣傳周活動,包括廣場咨詢活動、送環保科技知識下鄉和「水利杯」科普知識電視大獎賽。選配一名選手參加了江蘇省「品王杯」環保演講大賽,獲得二等獎。
六是各類創建活動有聲有色。環境監測站被泰州市人民政府和江蘇省文明委授予「泰州市文明單位」和「江蘇省文明單位」稱號,開展了靖江市「巾幗文明示範崗」創建活動,業務室被市總工會授予「靖江市十佳文明班組」稱號;以「綠色創建」為抓手,穩步推進了綠色學校、綠色社區創建活動的深入開展,共創建成省級綠色社區1家,省級綠色學校1家,市級綠色學校3家。以爭創「依法行政示範單位」和「學法用法示範單位」為目標,加強了執法隊伍建設,使環保法律、法規得到較好的貫徹落實,法治創建工作卓有成效。
七是做好清潔生產審計和循環經濟試點。江蘇巧麗針織品有限公司、靖江市華宇漂染有限公司等12家企業作為2007年清潔生產審計單位,江蘇江山制葯有限公司、蘇源熱電公司等3家單位作為循環經濟試點單位,均已基本完成終期報告的編制工作,將迎接省、市驗收。
八是加大了行政效能監察力度,不斷提高工作效率。對創模第一階段工作、2006-2007年度行政處罰執行情況、建設項目環保實施「三同時」驗收情況、大隊和站制度建設及執行情況分別進行了效能監察,發現問題立即排查原因,並提出了相應的整改意見,使各項工作進一步走上規范化道路。
九是積極向上爭取資金。我們向上級申報了江鴻化工廠廢水治理、長江化工廠搬遷、新橋三太村和馬橋白衣村兩個新農村建設試點、監察大隊執法能力建設等五個省級環保專項資金和長江化工廠廢水治理、監測站現代化建設兩個中央級環保專項補助項目,經過多方努力,目前這幾個項目補助資金均已落實到位,總額達480多萬元。
(五)克難攻堅,各類收費再創新高
環境監察大隊強化了對排污收費全局的掌控力度,對部分收費難點、盲點實行了指定管轄收費,從格局上形成縱橫交叉、相互制約、相互促進的管理網路,極大地提高了排污收費工作的整體水平。全年排污收費開征1380家,比上年增加80多家,排污費入庫2008萬元,比去年增加452萬元,位居蘇中、蘇北前列。
充分發揮了環境監測的基礎保障作用,環境監測站認真開展各類監測,及時掌握污染變化動態,全年監測收費超過了200萬元。
環保事務所全年共完成環評報告書8份、表368份,環評收入380萬元。
(六)以人為本,信訪調處、提案辦理扎實有效
近年來,隨著我市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速,矛盾糾紛日益增多,環境信訪工作面臨著許多新情況和新問題。2007年,我局堅持以人為本,把切實解決群眾關注的環境問題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為群眾排憂解難,維護社會穩定和諧。一是健全「12369」值班制度。建立了投訴熱線24小時值班制度,工作日八小時之內由專職信訪員負責接待登記,八小時之外由兩名大隊監察人員輪流值班,解決了以往夜間和節假日群眾投訴不暢的問題;二是加強有獎舉報制度的落實,今年對舉報查實並處罰到位的6家信訪案件,向舉報人發放獎金3000元,有力地調動了群眾參與環保工作、打擊環境違法行為的積極性。三是加大對環境信訪案件的調處。對受理的信訪案件,根據情況區別對待:重點信訪案件,採取專人負責、包辦處理的形式,明確包辦責任人,強化信訪調處回訪,定期上報回訪情況,防止重復信訪、越級信訪的發生;一般信訪案件,把加強思想工作與解決群眾實際問題結合起來,把疏導化解和依法處理結合起來,積極預防妥善處置。8月份,丁香公寓與華明實業因污染問題產生糾紛,我局及時出面多次調解,並向市政府作了專題報告,建議由市政府出面協調將華明實業搬遷至開發區,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今年,我局共調處環保信訪案件566件,調處率100%,群眾滿意率95%以上。四、認真做好提案議案工作,對受理的10件提案,明確專人處理,做到認真調查、明確回復,提案的辦結率、委員的滿意率均達100%。
(七)能力建設得到加強
投入300多萬元新建了監測大樓一幢,並於5月份進行了整體搬遷,實現了環保系統大團圓,為靖江市環境監測的現代化建設邁出了堅實的一步。加大了應急監測和處置能力建設,投資20多萬元集中購置了一批應急監測設施,制定了全市7家重點環境風險源污染事故應急監測預案,對江蘇中油石化有限公司液化氣罐泄漏事故進行了模擬預演,鍛煉了應急隊伍,提高了應急監測和處置能力。加強了環保網的建設,通過網站及電子屏發布各類環境信息1098條,讓廣大市民能夠及時了解我市環境質量狀況,真正發揮網路的信息公示作用。初步完成了污染源監控平台的建設,先後對市內重點化工企業、印染企業、火電企業實施了遠程監控,累計投入資金近 340萬建立了18家重點污染源多參數在線監控中心。建立了職工食堂,切實解決了職工的就餐難問題,實現了一般招待不出門,有效地節約了招待費用。
二、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必須清醒地看到,與科學發展觀的要求相比,與廣大人民群眾的願望相比,我市的環保工作還有不少差距,環境形勢依然嚴峻。還存在一些問題和薄弱環節。結合泰州市局和市政府綜合考評,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問題:
(一)行政審批流程需進一步規范。現行的項目審批環節多、渠道不暢、審批效率不高,部分台帳資料不全,影響了行政審批效能,有待進一步理順和規范。
(二)行政處罰工作滯後。行政處罰作為打擊環境違法行為,維護公眾環境權益的有效手段,但從考核情況看,行政處罰力度不大,案件執行率和處罰資金到帳率不高。
(三)政務信息報送數量少、質量不高。一定程度地影響了為各級領導提供及時、全面、准確的信息服務。
(四)隊伍建設出現問題。極少數監察人員缺乏正確的權力觀和價值觀,工作中存在吃、卡、拿、要現象,被市有關部門查處,影響了環保系統的整體形象。
三、2008年工作思路
2008年環保工作總體思路是:以黨的十七大精神為指針,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環保工作,大力推進創模和生態建設,切實加強污染減排工作,深入開展環保執法專項行動,扎實抓好污染源普查,不斷強化隊伍作風和廉政建設,切實解決危害人民群眾健康的突出環境問題,圍繞「以港興市、港城相依」主體戰略,提高生態環境質量與社會和諧水平,推進全市經濟社會在更高層次和水平上實現更大跨越。
1、加大整改力度,鞏固創模指標,推進創模工作。深入開展城市環境綜合整治,重視「城考」和「兩控區」工作,在通過「國家衛生城市」省級調研的基礎上,確保通過創模省級考核,力爭通過國家調研。
2、細化分解減排任務,將總量控制指標分解到具體排污單位,制定年度削減計劃,狠抓減排工程項目落實,確保完成COD、SO2減排任務。
3、以科學客觀的態度,高標准、高質量的完成第一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工作任務。摸清全市污染源底數,為環境管理奠定基礎。
4、分解和落實新一屆市長環保目標責任狀,建立工作責任、檢查督辦和協調機制。完成工業園區、生祠現代農業示範區等重點區域規劃環評。
5、認真做好排污申報、環境統計工作,加強《排污許可證》發放和後續管理。
6、完善內部建設項目環評審批、「三同時」驗收等流程,簡化手續,構建網上傳遞和審批平台,提高行政效能。
7、繼續開展整治企業違法排污專項行動。確定2008年度整治企業違法排污專項行動方案,保持聯合執法、掛牌督辦工作機制,重點開展化工、電鍍、涉鉛、飲用水源地、危險廢物、重點出口型企業等專項整治,切實解決群眾身邊突出的環境問題。
8、加強排污收費工作。及時提高COD和SO2排污費徵收標准,開展區域收費權重調研,著力解決核定不準、收費不平衡等問題,加強稽查,確保超額完成泰州市局下達的排污費年度徵收目標。
9、加大行政處罰力度,建立環境執法目標責任制,進一步規范行政處罰程序,提高處罰到帳率,提高環保違法案件辦理水平。
10、認真辦理人大議案、建議和政協提案,及時調處各類環保信訪,有效維護群眾的環境權益和社會穩定。
11、圍繞工作重點,創新環境宣傳手段,大力倡導和宣傳生態文明。深入開展環保「五五」普法和法制創建活動,採用多渠道、多方式向社會公眾宣傳創模、節能減排、小康指標、污染源普查、環保法律法規等,為環保工作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12、加強危險廢物管理和安全處置,做好核與輻射裝置監管和清查工作。
13、積極開展清潔生產,大力推進循環經濟。鼓勵企業實施清潔生產審核和環境管理體系認證,做好循環經濟示範企業和環境友好型企業創建工作。
14、加強自然生態保護,推進綠色創建系列活動。編制和實施農村環境綜合整治規劃,完成市級以上「環境優美鄉鎮」、「 生態村」、「 綠色學校」、「綠色社區」、「綠色賓館」等創建目標。
15、提高重點環境風險源應急監測和處置能力,完善污染源在線監控技術手段,架構內部信息網路平台, 實現信息資源共享,提高依法實施環境監管的水平。
16、推進系統文明行業、文明單位復查和重新申報工作,加強機關作風建設。結合環保工作特點,認真總結排查,切實整改提高,組織開展一系列活動,完善創建的工作機制,豐富創建的形式和內涵。
17、精心論證、篩選、編制、上報一批生態保護、流域綜合治理、污染防治、能力建設等項目,積極爭取上級資金支持。
18、加強黨組織建設,重視隊伍作風和廉政建設。重視黨員的培養發展,繼續深入開展爭創「五好黨組織」活動。加強對重要部門、關鍵崗位人員的教育管理,深化「三防」工作,加強黨風廉政建設,為環保中心工作發揮政治保障作用。
2. 安全環保隱患集中治理活動總結怎麼寫
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工作總結
我公司在接到市安委辦發《轉發《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關於全面排查整治危險化學品和煙花爆竹企業安全隱患的通知》的通知》【2011】46號文件後,為切實加強公司的安全生產工作,防止事故發生,我公司迅速行動,制訂措施,周密部署,扎實推進,結合當前正在開展的安全生產百日大檢查活動和安全生產專項整治,在全公司范圍內深入開展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工作,現將隱患排查治理工作總結如下:
一、加強組織領導,建立工作機構。
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工作,不僅是國家和省市政府安排部署的一項重點工作,也是當前安全生產的中心工作和迫切大事。對此,公司高度重視,積極開展安全隱患自查自糾工作,嚴格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執行隱患排查治理制度,建立了隱患排查機制,結合安全生產百日大檢查活動成立了以經理為組長,各車間、單位一把手為成員的工作領導小組,統一領導公司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工作,研究解決有關重大問題。下設辦公室(安全科),負責指導、協調隱患排查治理整治工作。各車間也都成立了車間領導為組長的領導小組,明確活動內容及要求,做好宣傳工作,發動職工積極參與,營造活動氛圍,迅速開展隱患排查治理工作,確保隱患排查治理取得實效。
二、深入開展隱患排查治理,消除各類隱患。
結合安全生產百日大檢查和安全生產專項整治活動,廣泛宣傳報道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活動的重要性,積極開展隱患排查活動,在活動期間,對照文件中安全隱患排查整治的重點內容深入生產現場從工藝、設備、安全設施、檢修辦證、防火防爆等方面認真查找隱患和問題,並對查出的隱患進行自查自整,確保隱患排查做到全員、全過程、全覆蓋,隱患不漏查、不留死角。並對冰機儲槽安裝視屏監控,在冰機儲槽進出口管道上安裝了緊急切斷閥,重點對合成車間安全閥進行了全面檢驗,對全廠壓力容器操作人員進行了特種作業證上崗考試,制定並完善各種安全生產規章制度、應急救援預案,對全廠各生產崗位消防器材進行了全面檢查,部分滅火器進行了更換。公司不斷加強員工安全教育培訓考核,提高職工安全意識,高度重視安全生產工作,增加安全投入,全方位加強安全管理,從而保證企業長周期安全穩定運行。截至到11月15日,公司共查出各類隱患
項,目前已整改 項,整改率為100%.
三、積極開展自動化控制技術改造。
根據j安監管三字〖2010〗15號和澤安監發〖2011〗141號有關文件要求,認真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積極准備合成氨工藝自動化改造前期准備工作,爭取2011年底前按要求完成自動化改造工作。
總之,公司通過全面深入的開展隱患排查治理活動,有力地促進了企業的安全生產工作。企業安全生產責任主體更加明確、社會責任感進一步增強,員工的安全意識得到了明顯提升,在全公司范圍內形成了濃厚的人人講安全的良好氛圍。
我們在以後的工作中,要一如既往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安全發展的科學理念,強化和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更好地把握隱患治理、事故防範的主動權,打好安全隱患排查治理攻堅戰,有效防範事故的發生。
安全科
2011年11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