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整改整治 » 治理霧霾成果

治理霧霾成果

發布時間: 2021-01-18 08:50:58

⑴ 我們如何治理霧霾

1、治理霧霾最好的辦法就是減少燃油機動車使用量。「減少污染源,削減大氣污染物是解決霧霾的根本之道。

2、最大限度降低市區汽車車輪和路面塵埃的接觸頻率和面積,應將花圃和路肩做得比汽車通行的路面低,這樣雨漿水和污染灑水就會從馬路中間流向花圃下的土壤。

3、最大限度隔絕城外車輛和施工車輛帶來揚塵,可以在城外帶塵車輛入城時在城市關口收費站邊設立噴水清洗輪胎、底盤的環節,在城內施工車輛進入馬路時設立遮蓋和清洗輪胎、底盤的環節,但很多城市往往只有入城後的終端罰款機制而沒有入城時的清理預防機制。

(1)治理霧霾成果擴展閱讀

各國對待霧霾措施:

英國人反思空氣污染造成的苦果,催生了世界上第一部空氣污染防治法案《清潔空氣法》的出台。

歐盟要求其成員國2012年空氣不達標的天數不能超過35天,不然將面臨4.5億美元的巨額罰款。為了符合標准,早在2003年,倫敦市政府開始對進入市中心的私家車徵收「擁堵費」。

上世紀80年代,政府決定嘗試在街道使用一種鈣基黏合劑治理空氣污染。這種黏合劑類似膠水,可吸附空氣中的塵埃。街道清掃工已將這種新產品用於人口嘈雜、污染嚴重的城區,2013年監測結果稱這些區域的微粒已經下降了14%。

⑵ 關於治理霧霾的主要內容

日前,由國家發改委牽頭組織,農工黨中央和13個部委局辦共同參與了霧霾污染防治工作座談會。國家發改委相關人士告訴記者,此次座談會的成果,是為未來霧霾污染防治的國務院相關文件「提供政策儲備」。
《經濟參考報》記者獨家獲悉的會議資料顯示,這些「政策儲備」包括部委聯動、行政問責、產業准入、企業監管等多個方面。但受訪專家表示,當前各地頻出的大氣治污「新政」更多著眼於「軍令狀」、環境監測和末端治理,未來國家政策應當在產業結構、能源結構調整方面下決心。
上述國家發改委人士表示,上述所有與會部委局辦人員都表態堅決貫徹中央的要求,高度關注霧霾問題,積極商討防治對策。在座談會期間,產業政策、能源政策、價格政策都涉及到發改部門,這些政策還在跟工信部門、地方政府溝通,「肯定是著眼於怎樣有利於減輕霧霾去努力」,但最終政策方向如何,還要以未來發布的文件為准。
會後還將報送書面資料供發改委統一研究決策。國家發改委環資司司長何炳光也在座談會上表示,希望在專家座談和調研的基礎上,給中央上報關於灰霾治理的政策措施建議。
在管理、法律、規劃層面,會議建議,由於區域霧霾治理涉及眾多部門,由發改委、環保部雙牽頭,建立和完善區域大氣污染防治聯席會議制度,制定統一的工作方案,明確各部門的責任和分工。針對目前的減排計劃都是短期的現狀,建議制定污染物減排中長期規劃,如到2030年。
農工黨中央參政議政部部長隋路對此呼籲,重點區域治理要敢於下重拳,有關地方政府必須盡快提出空氣質量改善的近期目標,實時公布監測數據,接受公眾監督,實行黨政領導行政問責。對於不能實現PM 2.5控制目標的環保模範城市,取消其稱號,對主要負責的領導幹部的績效考核實行一票否決。制定嚴於國家標準的產業准入政策及落後產能淘汰名錄,促使地方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對長期不達標的高耗能、高排放企業予以堅決關閉。
在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層面,與會者建議,提高清潔能源利用比例,實施區域煤炭消費總量控制和重污染產業的產能控制。加強區域能源聯動,改善區域煤炭消費結構。加大生活污染源、農業污染源和揚塵污染的防控力度。提高「車用汽油」和「車用柴油」的油品質量。
在經濟激勵政策層面,建議則包括:適時出台「碳稅」政策,促進能源結構調整。實行污染物排放補償制度,達標區等量替代,非達標區倍量消減。制定和完善污染物排放許可證制度和污染物排放強制公開制度。制定有效的激勵政策,可以針對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率先推出環境稅。
實際上,在國家相關文件出台之前,各地已在今年一季度陸續展開行動。3月底,北京市市長王安順表示,大氣污染治理明確了近三年的行動計劃和目標要求;各區縣、各部門、各單位要立下「軍令狀」,倒排工期,限期完成。自4月起,新疆提出力爭實現4至5年治理好烏魯木齊大氣污染的目標,江蘇下達了2013年「藍天工程」任務書,上海發文規定大氣重度污染時對石化、鋼鐵、化工、焦化、水泥等重點行業採取限產、限污等措施,山東省政府常務會議研究大氣污染防治等事項,陝西決定在全省實施「治污降霾保衛藍天」工程,河北在全省進行PM 2.5等污染源分析調查。
「這些做法可以理解,但靠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來治理PM 2.5和霾污染,並不科學。」對於近期多地頻繁推出的大氣治污「新政」,曾參與相關座談會的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王躍思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北京想在3年內解決PM 2 .5污染問題是不大可能的;而對「藍天數」這一人為指標的盲目推崇也可能催生數據造假等問題,最終導致當地「藍天數」增加與民眾切身感受不一致。
王躍思認為,只有踏踏實實地調整過於依賴重化工業的產業結構,調整過於依賴煤炭消費的能源結構,把脫硫、脫硝、除塵設施做扎實了,把環境治理的價格分擔機制理順了,空氣質量才能真正改善。
「『十一五』規劃確定的增長目標是7.5%,實際上超額完成了3.7%。我國成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同時也成了世界第一污染大國。」首任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駐華代表處主任夏堃堡進一步呼籲,未來省、市、縣各級指定的發展指標,應以「十二五」規劃確定的指標為基準,那些發達地區,尤其是污染嚴重的地區,指標一定要定得低一些。在沒有環境容量的區域,還要停止批准新建增加污染排放量的項目,包括能達標排放的污染項目,直到這一地區有了環境容量為止。(溫馨提示:霧霾天出行天/貓有美國進口普衛欣幫你忙)

⑶ 治理霧霾的措施有哪些

1、堅持清潔能源發展戰略,煤煙型污染控製取得新進展。2011年北京市將鍋爐「煤改氣」(800蒸噸)工程列入了政府實事項目。
2、有力控制機動車污染排放,老舊車淘汰卓有成效。北京市制定並實施了老舊汽車淘汰更新方案,機動車排放管理中心執法人員對上路行駛機動車尾氣排放開展路檢路查,抽檢車輛56.14萬輛次,處罰違規車1002輛,勸返外地違規車5894輛,嚴控超標排放機動車上路。
3、優化產業結構,工業污染治理進一步深化。繼續推進20噸以下燃煤鍋爐改用清潔能源工作和繼續加強對工業排放污染的監管等控制煤煙污染,檢查了50多家燃煤鍋爐煙氣排放情況。繼首鋼搬遷後,今年北新建材完成整體搬遷,燕山石化公司完成催化裂化裝置煙氣脫硫除塵工程。加強煤質和鍋爐排放監管、繼續鞏固平房「煤改氣」示範區的工作,加強對經營性小煤爐、露天燒烤、露天焚燒等違法行為的執法檢查。

4、多部門齊抓共管,加大揚塵污染控制力度。為減少建築渣土運輸車車輛帶泥土上路行駛,在全市30多家建築工地示範安裝了轉輪式高效洗輪機,檢查了200多處工地揚塵污染情況。
5、針對冬季重污染天氣多發的特點,市環保局和有關部門、企業已經指定了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並將在出現連續重污染天氣時啟動。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主要包括:道路清掃、灑水;排放大的企業自行減排、啟動企業應急措施等,一般在連續2天出現重度污染天氣時啟動預案。

⑷ 治理霧霾的例子

治理霧霾可以看看之前倫敦與洛杉磯還有日本的案例,一般都是頒布新的環境保護法,凈化汽車尾氣,使用新能源或者清潔燃料等,這是治本措施。治標措施之前看長沙有湖南九九礦安的霧炮車在路上流動除塵。治理霧霾還是需要從源頭控制,有些措施需要強制執行,還可以適當徵收企業環境保護稅。

⑸ 治理霧霾天氣的措施有哪些

措施:
一是政府完善法律。國外治理大氣污染立法先行,現已形成回完備的法律體系。目前,答我國大氣污染立法尚不完善,應盡快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已實施13年的《大氣污染防治法》亟待修訂, PM2.5控制的法規體系。如在環境保護法律法規中增加區域聯防聯治內容,加大機動車尾氣治理力度,通過立法修訂機動車尾氣排放標准等。
二是經濟結構調整。我國是以煤為主的能源消耗結構,化石能源佔中國整體能源結構92.7%。面對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嚴峻形勢,以化石資源為代價的傳統發展模式已難以為繼,亟需由「高碳」經濟向「低碳」經濟轉型。而避免燃煤污染的治本之策,就是要使用清潔能源,從源頭上減少污染排放。
三是企業節能減排。按照「誰污染誰治理」的原則,就是要『倒逼』企業轉型升級。企業要推進清潔生產,靠科技的投入轉變生產方式,使用天然氣、太陽能等清潔能源,減少污染氣體的排放,進而實現節能減排。

⑹ 霧霾治理的治霾案例

2013年1月份以來,北京市已經四次遭遇霧霾天氣的襲擾,其中1月10日至15日,重污染過程在本市持續六天。一是環保部門檢查督促,58家重點企業實現了停產,完全切斷了污染源,41家企業通過降低生產負荷等方式,減少了30%以上的污染排放;二是在極重污染日,市黨政機關和企事業單位要帶頭停駛30%的公務用車。三是制定了《北京市空氣重污染日應急方案》。北京市成立了一個包括13個市級部門和16個區縣政府在內的協調機構,出現重污染天時,每個區縣要根據自身的情況採取對應的應急措施。四是從1月19日起,《北京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開始面向全社會徵求民意,市政府可以根據大氣環境質量狀況,在一定區域內採取限行措施;重點污染源單位應該按照規定在本單位網站或其他公開場所公開其自行監測的污染物排放情況等信息……這一系列有力措施,有望通過法規保證其貫徹執行。五是北京市將繼續通過發展新能源、降低汽車尾氣排放等9大舉措,防治大氣污染。在剛剛閉幕的北京市兩會上,市提出了2013年的治污目標:在嚴格落實2012至2020年大氣污染治理措施的基礎上,要確保空氣中主要污染物PM2.5的濃度平均下降2%。實現2%的目標將是一項項具體的任務:淘汰18萬輛老舊機動車;在公交、環衛、政府機關推廣使用新能源汽車;完成城區1600蒸噸燃煤鍋爐、4.4萬戶平房採暖清潔能源改造,基本實現中心城區「無煤化」;加強空氣質量監測分析和信息發布,推進區域聯防聯控。
2015年12月10日,在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市常務副市長李士祥在會上李士祥表示,大氣治理,主要是「兩句話」「四個關鍵詞」:第一句話是自我主動作為;第二句話,三地聯防聯控。
四個關鍵詞,一是「防」,立足於防,北京抓四個重點:壓煤、控車、減少工業污染、控制建築工地等揚塵。圍繞這四個重點,2013年-2017年有84項重點任務,總投資達7700億。
二是「測」,就是監測。北京現在有36個監測點。我們還准備再增加一倍,同時還要增加流動監測車,包括增加具體的小型監測點,形成一個監測網路。
三是「治」,自己積極主動治,同時要依靠區域聯防聯治。
四是「限」,限煤、限車,在這個問題上,京津冀同呼吸、共治理。
主要是「兩句話」「四個關鍵詞」:第一句話是自我主動作為;第二句話,三地聯防聯控。
四個關鍵詞,一是「防」,立足於防,北京抓四個重點:壓煤、控車、減少工業污染、控制建築工地等揚塵。圍繞這四個重點,2013年-2017年有84項重點任務,總投資達7700億。
二是「測」,就是監測。北京現在有36個監測點。我們還准備再增加一倍,同時還要增加流動監測車,包括增加具體的小型監測點,形成一個監測網路。
三是「治」,自己積極主動治,同時要依靠區域聯防聯治。 2014年5月,西安市新城區市容園林局花費百萬購置多功能抑塵車,該「霧炮車」重10噸,能噴灑120米遠、70米高的水霧,有噴霧降塵作用,媒體將之稱為「治霾神器」。有大氣治理專家稱,「霧炮車」只能在短時間內減少空氣中大顆粒的濃度,但對PM2.5的作用則微乎其微。
西安市新城區市容園林局車隊陳姓工作人員對新京報記者表示,這輛霧炮車購自廣東一家環保設備公司,單車價格90多萬元,費用由西安市政府直接撥款,屬專款專用。
對於買車初衷,該工作人員稱這輛霧炮車主要就是用來降塵。當地污染比較嚴重,PM2.5濃度也高,不少四五十米高的樓房拆房時會產生很大揚塵,普通灑水車只能噴10米,而這輛車可往八九十米高處噴霧,可把拆房時的揚塵都控制住。

⑺ 治理霧霾 科技如何發力

去年冬季以來,我國不少城市霧霾天氣頻現。特別是作為首都的北京,嚴重的霧霾天氣更是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在陝西省西安、咸陽等關中地區,也出現了霧霾天氣。霧霾天氣嚴重地影響了人們的出行和身體健康。如何治理霧霾天氣,一時也成為熱點話題。迷霧重重不是美麗陝西,建設美麗陝西從讓人們呼吸上新鮮清潔的空氣開始。科學規劃城市 治理霧霾的關鍵一步 據省氣象局的一份數據顯示,近年來西安霧霾天氣持續多發,是由於氣候特點、地形構造、社會發展、人為因素等多重原因綜合造成的。關中地區霧霾現象嚴重,與其特殊的地理特徵有很重要的關系。 關中地區南有秦嶺,北有陝北黃土高原,地在「盆中」,地理上相對封閉,氣流閉塞受外界氣候影響較小,容易發生靜風,以及逆溫現象頻發,導致高空比低空氣溫高的現象,十分不利於霧霾散去。如果能夠在城市發展之初,充分考慮西安的地理氣候特點,在布局上合理規劃,會有效防止霧霾天氣發生。做好城市布局規劃,是防治霧霾天氣關鍵的第一步。 城市規劃不合理,城市規模過大,大氣擴散不好,工業區、生產區混雜,污染高度集中,陝西省環境科學研究院院長張振文這樣總結關中地區城市霧霾天氣成因。當務之急是搞清楚關中地區大氣污染特徵,為城市建設提供科學依據,合理規劃城市布局。例如,城市核心區的規模應該多大,如何布局有利於污染物擴散,多大規模的工礦企業應該建在什麼位置等等。「自然條件、氣候條件難以改變,但城市規劃中應該合理規避不利因素。我們應該根據西安地理氣候條件,在建設國際化大都市進程中做好規劃,為城市發展提出科學的意見。」張振文說。 針對整個關中地區的大氣污染治理,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大氣污染控制工程專業張承中教授認為,目前,陝西省對大力污染治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西安地區,其他區域相對薄弱。關中地區作為中國三大霧霾地區之一,應該作為一個整體來研究。應該深入對咸陽、渭南、銅川等地研究,摸清楚污染源譜關系,弄清楚周邊地區對關中地區的影響。從而構建關中地區生態區的劃分,在規劃、布局甚至工業規模上提出建設性的意見。科學技術創新 推動節能減排減少污染源 大氣污染物的主要來源是工業污染、汽車尾氣、燃煤、揚塵等等。陝西省正處在工業化的中後期階段,發展方式較為粗放,產業結構以能源化工、裝備製造業為主,高能耗、高排放企業較多,以技術創新推動節能減排有著巨大的空間。 陝西省高校和科研院所眾多,在煤炭、化工、石油、新材料、新技術開發等領域,擁有雄厚的科研實力。如果能夠充分發揮作用,對於治理大氣霧霾治理將十分有利。 例如,陝西省現有6000萬噸的水泥生產規模,其中三分之二集中在關中地區。據統計,關中地區水泥行業顆粒物排放量佔到工業總排放量的41%,僅次於燃煤鍋爐。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徐德龍院士的高固比水泥生產工藝,改變了燃料通風方式,使尾氣中氮氧化物濃度較之傳統生產工藝可以下降60%到70%。「如果在此基礎上再進行尾氣治理,其污染濃度可以控制在20%,領先國際水平。類似的技術若能得到有效推廣和應用,陝西省的大氣污染治理將會上一個新台階。」張振文說。 技術創新是治理霧霾的重要突破口。據統計,機動車尾氣排放佔到PM2.5的20%到25%,是大氣污染物的重要來源。其中,油品低劣是禍首。目前,我國大部分地區採用的「國三」標准,汽油含硫量超過歐盟等發達國家地區15倍之多。西安市現有機動車150多萬輛,預計2015年將翻一番,尾氣排放將大大增加。控制尾氣污染,首要的就是油品升級。我國的石油冶煉技術,與國外比起來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需要不斷進行技術攻關。此外,從尾氣中極細污染物的監測,到替代燃料機動車、在用柴油車、地下停車場機動車尾氣排放以及機動車尾氣凈化元件等方面,都需要不斷進行技術攻關,從而確定針對關中地區的技術指南和行業標准。 燃煤排放的細顆粒物,是我國北方地區大氣污染的重要貢獻者,佔到冬季大氣細顆粒物的20%到25%。據陝西省環境科學院規劃所所長陳潔介紹,目前,盡管熱電企業對顆粒物的排放都採取了相應的控制措施,但去除率較低,細顆粒物排放量仍較大。同時,我國燃煤鍋爐的除塵、脫硫等採取分開治理辦法,對最後排污口的綜合監測缺乏有效的技術手段。「我們正在努力攻關,希望研究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綜合治理技術。」科學統籌措施 遠離霧霾天氣 近年來,陝西省在治理大氣污染,開發推廣節能減排產品上,取得了顯著成效。然而,在緊迫的現實面前,相比於發達國家和地區,在新技術和產品推廣、成果轉化方面還存在差距。特別是在綜合統籌運用科技手段、稅收財政手段、法律手段等方面還有很多需要借鑒的地方。 以天厚濾清技術公司為例,這是陝西省一家生產柴油凈化系列產品的科技型企業,其環保產品已獲國家專利99項,注冊商標33項,在中石油、中石化生產系統中廣泛運用。浙江、福建等沿海省份出台政策,通過政府出資70%、漁民出資30%的方式,鼓勵漁民使用柴油凈化產品,取得了明顯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但其技術在陝西省的推廣情況遠不及外省。「新技術的應用和推廣需要大量資金,迫切需要政府的支持,市場拓展需要政府強力推動。同時,政府還要加大科技創新扶持力度,對科研示範工程進行財政補貼,鼓勵科研單位和企業降低成本,開發經濟實用技術。」張振文建議。 1952年倫敦煙霧事件催生了世界上第一部空氣污染防治法案——《清潔空氣法》的出台。1968年以後,英國又出台了一系列的空氣污染防控法案,這些法案針對各種廢氣排放進行了嚴格約束,並制定了明確的處罰措施,有效減少了煙塵和顆粒物。當前,我國在環保方面,已經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規,但是在內容的細致程度,標准要求方面,體系的完備性等方面,與西方發達國家還有很大的差距。張振文呼籲,「科技要投入,管理政策也要跟上。採取綜合措施,多管齊下,治理霧霾天氣,讓人們呼吸上新鮮清潔的空氣!」

⑻ 國家對霧霾有什麼治理措施

治理霧霾必須全民參與我們每個人都討厭霧霾,但每個人同時又是霧霾的製造者。

以美國為例,自從洛杉磯1943年發生的霧霾事件,開啟了洛杉磯治理霧霾之戰。到上世紀80年代末洛杉磯治理霧霾的成果開始逐步顯現出來,洛杉磯空氣質量有了明顯改善。

期間美國聯邦政府和州政府採取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措施。美國不同時期治理霧霾的具體措施與歷程:1.40-50年代初,規范露天燃燒、禁止後院焚燒、減少工廠煙霧排放、削減煉油廠二氧化硫的排放等。

⑼ 霧霾治理為什麼沒有成效

地球大氣對流層有著無數種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人們能感覺到的和看到的是風雨雷電霧等大氣對流層的物理變化,而感覺不到和看不到的是對流層的化學變化。在空氣濕度小時,大氣對流層是產生物理變化過程,而空氣濕度大時,大氣對流層是產生化學變化過程。大氣對流層的物理變化是在啟動凈化功能,而大氣對流層的化學變化是在啟動污染功能,霧霾就是在空氣濕度大而產生的化學變化。

霧霾成分:微小塵粒、硫酸、硝酸、氮氧化物等。其中:有機氣溶膠45%、硝酸鹽24%、硫酸鹽15%、氨鹽12%、氯化物4%。科學家專家們不知霧霾成分是怎樣形成的,於是就胡亂猜想大膽論述,使得霧霾真正形成機理更加霧霾了,科學家專家們永遠無法治理好霧霾,他們是真正的科學霧霾。硫酸鹽來源硫:燃燒形成二氧化硫,遇水蒸氣形成亞硫酸,與金屬氧化物反應生成硫酸鹽。硫應用於:橡膠、建材、醫葯、農業、釀酒、製糖,潤滑劑、殺蟲劑等。其中:肥料、火葯、火柴、抗真菌劑都要添加硫。機動車輪胎成分:橡膠、聚合物、硫、碳黑、及其他化學物質。以北京市為例北京市2016年機動車保有量是571.8萬輛,每一輛機動車輪胎在一天的行駛過程中磨損掉2克的橡膠粉末,那麼571.8輛機動車一天就會向路面散落1萬多公斤的含有「硫」的粉末,這1萬多斤的含有硫的橡膠粉末會被行駛的機動車帶入空氣中。鋼鐵廠、鋁合金加工廠、鍍鋅廠、建築工地、電焊、機動車磨損等等都會向空氣中散發金屬氧化物。空氣中的金屬氧化物與空氣中的硫在水蒸氣的催化下形成「硫酸鹽」硝酸鹽來源生活污水垃圾糞便是「硝酸鹽」的主要來源,據測試:1升生活污水在自然降解過程中可產生110毫克的「硝酸呀」,1公斤的垃圾糞便可產生492毫克的「硝酸鹽」。食品、燃料、煉油等工廠排出大量的含「氨」廢棄物轉化為「硫酸鹽」。氨鹽的來源農貿市場、水產品市場、飯店酒店的殘渣剩飯等發酵產生「氨鹽」。氣溶膠的來源北京市常駐人口2172.8萬人,7百多萬戶、大中小38000家,各單位食堂、3000家印刷廠、噴漆噴繪單位、傢具製作廠、各種油料加工、12家殯儀館、皮革廠等等都會向空氣中排放大量的油煙,空氣中大量的油煙就會將空氣中的各種顆粒物粘合在一起形成「氣溶膠」。中國向來崇洋媚外,科學上更是以外國為標准,治理霧霾更是照搬外國模式,這真是可笑可悲可氣可恨!中國人的生活方式與外國人是不一樣的,外國人麵包、熱狗、三明治、牛奶等就是飲食,這些產生的油煙是非常小的,而中國人哪一家不炒菜能行,北京市7百多萬戶一天炒菜所排放的油煙量是外國的多少倍,還有中國人的殘渣剩飯量是外國的多少倍,這大量的殘渣剩飯又造成多大的污染。霧霾治理只控制汽車尾氣和工業廢氣等是消極的,不合理的,更是不科學的。學外國,照搬外國治理霧霾模式更是混蛋的做法。霧霾是集萬家污染在一起而形成的,治理霧霾更要根據中國人的生活習慣。不能為了怕污染不讓千家萬戶炒菜,不能怕污染關閉所有的污染工廠,不能怕污染禁止所有的機動車排氣,要想辦法讓這些污染源盡量減少污染。

⑽ 治理霧霾記錄

如果是防塵或者來防霧霾的源話,還是KN100等級口罩防護效果好。面罩建議選擇高級硅膠材質的。濾棉建議選擇雙片設計,濾棉雙面的或者打褶,面積大的,呼吸相對順暢。
目前由於機械化水平的提高,作業環境相對粉塵濃度高,錯誤選擇口罩,過度重視價格,忽視防護效果,質量、舒適性和口罩的使用壽命,都容易導致選擇低等級和假冒為例產品,造成職業傷害發生。建議結合GB2626-2006標准,科學選擇防塵口罩,有效預防呼吸傷害。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