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整治企業
Ⅰ 環保部為強化小散亂污企業整治,做了些什麼事
1、企業不能來有阻撓環境監察
2、企自業環保問題投訴
3、排污檢查
4、廢氣污染檢查
5、污水污染治理督察
6、固體廢物污染源現場檢査
7、雜訊污染源現場檢査
8、地下水污染現場檢査
9、地下水污染現場檢査
10、對生態環境現場檢査
Ⅱ 「散亂污」企業整治效果如何
環保部宣教司巡視員劉友賓介紹,10月1日至27日,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26」城市PM2.5平均濃度為6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4.6%,區域空氣質量穩步改善。
天津市全市共排查出「散亂污」企業18954家。天津市環保局局長溫武瑞說,存在違法違規行為、治理無望的9081家,已全部實施「兩斷三清」(即斷水、斷電、清原料、清產品、清設備)措施;對原地改造的6967家和搬入園區的2906家,已全部「先停後治」,確保年內完成原地改造任務,2018年全面完成搬遷任務。
整治「散亂污」企業對經濟影響如何?溫武瑞表示,從短期對企業來看,確實有一定影響;但從長遠來看,這是騰籠換鳥,是提升經濟實力、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
他說,這些「散亂污」企業很多工藝設備非常落後,物耗、能耗高,企業管理水平差,有些已難以為繼。他舉例說,天津市北辰區是「散亂污」企業關停取締最集中的地方,總共關停1600多家,這些企業佔用的每畝地平均貢獻稅收不足2萬元。關停取締後,當地既解決了一些安全隱患,也為下一步發展騰出土地、資源、環境空間。
Ⅲ 企業綜合治理包括那些方面
企業社會綜合治理要從四個方面下功夫http://www.xsdcb.com/newspaper/xzkgb/200805/1239.html
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基本內容包括
http://wenda.tianya.cn/wenda/thread?tid=4f369db109628afa
Ⅳ 企業數據治理的重點和難點
1.需要企業高層支持,將數據治理工作放在企業重點工作中,保證對數據治理項目人力物力的投入,提高數據治理相關部門和人員的執行力。 2.建立完善的數據治理組織,數據治理管理制度,並明確組織內各角色的職責。數據治理團隊可由業務部門牽頭,IT部門聯合組成,然後結合企業的現狀,制定相應的管理辦法、管理流程、認責體系、人員角色和崗位職責等,頒布相關的數據治理的企業規章制度 3.建立數據規范。數據規范是指對企業核心數據進行有關存在性、完整性、質量及歸檔的測量標准,為評估企業數據質量,並且為手動錄入、設計數據載入程序、更新信息以及開發應用軟體提供的約束性規則,數據規范一般包括數據標准、數據模型、業務規則、元數據、主數據和參考數據。 4.需要功能強大的數據治理工具。數據治理需要在數據採集、處理、分析、應用到歸檔銷毀的全生命周期里,對數據的質量、數據標准進行管控,為企業提供規范統一且高質量的數據資產。數據治理工具包括元數據管理工具、主數據管理工具、數據標准管理工具、數據質量管理工具等,億信華辰自主開發的睿治數據治理平台包含元數據、主數據、數據質量、數據標准、數據資產、數據處理、數據交換、數據安全、數據生命周期九大功能模塊,各功能模塊可按照企業實際需求自由組合,是目前市面上最成熟且功能最強大的數據治理平台工具。
Ⅳ 集團治理與單個企業治理有何異同
企業集團治理的特徵源於其組織結構的多級法人制,同時,成員企業的利益服從於企業集團整體利益的需要,企業集團的治理自然有其特殊之處,但它也具備單體公司所共有的治理問題。基於企業集團組織結構背景,以母公司為主導的企業集團,在治理的客體及范圍。治理的方式以及治理效果等方面都同單一企業的公司治理有所差異。
從治理的對象和范圍來看,企業集團治理的客體更為寬泛,對於單體企業而言,其治理邊界與其法人邊界相同,即治理活動僅限於其自身的法人邊界之內而在一個多法人聯合體的企業集團當中,公司治理的邊界要明顯廣於公司的法人邊界。尤其是處於支配地位的母公司對子公司或者對在某種程度上依賴於母公司的其他關聯性公司也具有一定程度的控制權的情況下,就不能用單一公司的治理邊界來說明與之對應的權責關系,這也是法人人格否認的立法基礎。同時整個企業集團的治理又呈現出一種雙重性,集團內部各成員企業分別有各自的治理結構,即對單體企業而言,有內部與外部治理之分。但在集團內部各成員企業之間,尤其是母子公司之間則還存在著中間治理結構,通過中間治理使得母公司的治理邊界得以延伸。
公司治理結構是為了解決代理人問題提供了相互制衡的組織機構。而與此同時,還需要通過以此為基礎的治理機制,或治理方式來實施,一般就單體企業而言,通常存在兩種治理機制、激勵機制和監督機制。通過這兩種機制促使代理人努力工作降低代理成本;避免機會主義等道德風險行為。而對於多法人聯合體的企業集團而言,處於一元中心地位的母公司不僅要解決子公司的代理問題同時還面臨對各成員企業的控制和利益協調。因此,在企業集團當中,除了激勵和監督機制之外,治理的方式還應包括控制與協調,其中,控制以股權為基礎。
由於在集團內部各成員企業之間呈一個層級體系。因而其董事會的構成也表現出一個層級關系,其中,母公司的董事會位於頂層,是集團的戰略管理中心而子公司的董事會則是集團的戰略實施單位。母公司通過向子公司派遣董事,實現對子公司的戰略控制,這也是母子公司之間關系協調的一個重要手段。同時,母公司向子公司派遣監督人員以加強資本、人事和財務的控制,如財務總監。而對於特大型國有企業集團,作為股東的國家還向其派駐稽查特派員,這些都與單體企業的治理不同。
就經理人員的代理問題而言,由於母子公司的股東隨股權結構表現出一種層級性,即母公司的經營者要將其所有者委託的一部分經營權再委託給子公司的經營者從而使子公司的經營者與其母公司的所有者之間的代理鏈條拉長,形成一種多重委託下的代理問題。在整個企業集團內部,即使母公司對其下屬的各個子公司的經理人員能夠進行較為有效的監控,但與單體企業相同整個集團的最高經營決策層仍得由股東進行治理,股東始終都是最終的監督者,所不同的是企業集團較單體企業加大了其股東信息不對稱的程度,這就使得企業集團的最高經營決策層有更多的機會從其自身利益出發,加大道德風險的可能。同樣,控制權爭奪也很難對集團經營者起到應有的治理作用,其原因主要是外部投資者與公司的股東一樣也面臨著較單體公司嚴重的信息不對稱。
由於企業集團尤其是大型國有企業集團的競爭地位比較穩定,倒閉的可能性較小,比較容易維持長期的僱傭關系以及存在著較大的晉升空間和較大的訓練范圍。這些對員工及子公司經營者的激勵作用都與單體企業有所不同。最後,我國國有企業集團尤其是國有大中型企業集團相當數量的已經實行了授權經營,從而形成政府、所有者、母公司、子公司的委託代理關系。其中,母公司作為子公司與政府之間的一個界面公司,對子公司行使出資人的職責。所以,對於母公司與政府而言,其間存在的所有者缺位,行政干預過多較之母子公司之間更為嚴重。因此,集團當中子公司治理機制的完善與否在一定程度上取決於母公司。
Ⅵ 散亂污企業治理將向全國推廣嗎
據報道,日前環保部負責人表示,當前我國環境空氣質量總體向好,重點區域明顯好轉,大氣污染防治取得了階段性明顯進展,散亂污企業治理將向全國推廣.
希望各地的環境能夠持續得到改善!
Ⅶ 環保部將強化小散亂污企業整治,做了什麼事
1、企業不能有阻撓環境監察
2、企業環保問題投訴
3、排污檢查
4、廢氣污染檢查
5、污水污染治理督察
6、固體廢物污染源現場檢査
7、雜訊污染源現場檢査
8、地下水污染現場檢査
9、地下水污染現場檢査
10、對生態環境現場檢査
Ⅷ 物流企業安全隱患整治重點有哪些
一是建築施工安全。進一步落實建設、設計、監理、施工等各方安全主體責任,各施工現場項目負責人配合現場監理定期對施工現場的塔吊、腳手架搭設、施工用電、施工機械等進行檢查,對查出的安全隱患要建立安全隱患台帳,督促施工企業限期整改逐一消號,形成「檢查-整改-復查驗收」閉合管理,對隱患整改不及時不到位的禁止施工作業,對施工人員違規操作的實行嚴管重罰。
二是道路施工安全。做好安全警示標志,加強對園區道路施工高邊坡施工防護和工程車、交通車等來往車輛的安全管理,加強施工隔離。
三是拆遷安全。加強房屋拆除安全管理,落實拆房公司企業主體責任,拆房公司入場後現場責任總包干,並對拆除現場作業前後安全隱患實行立即「清除」,保證不留隱患。
四是物業安全。加強對東城明珠物業安全管理,重點加強對小區防火、防盜、安全用電、高空墜物、電梯保養等安全環節的監管。加強小區物管安全知識培訓,完善應急預案組織應急演練,加強居民安全知識宣傳和陪訓,提高群眾安全意識和安全自救本領。
五是消防安全。加大對園區經營企業消防安全檢查,狠抓重大火災隱患的督促整改,對安全通道不暢、消防設備不齊等不符合消防安全條件的經營場所定期檢查整改。同時,結合園區市場營銷特點,重點把握季節轉換期、重大節假日、大型促銷活動等時間節點,著力抓好端午、國慶、中秋、元旦、春節等重大節假日活動期間的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工作。
Ⅸ 如何加強企業綜合治理工作
一、強化綜合治理組織體系,推進平安建設工作
在綜合治理日常管理工作中,要按照「機構人員到位、組織保障有力、基層組織健全、工作機制完善、工作成效明顯、職工群眾滿意」的總體要求,將平安建設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堅持做到平安建設工作與生產經營同部署、同檢查、同考核。一是建立以黨政主要領導為組長、分管領導為副組長,武裝保衛、信訪穩定、技術安全、生產運行等部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平安建設創建工作領導小組,對企業的平安創建工作進行組織協調與檢查考核。二是完善治安綜合治理網路。嚴格按照綜合治理方案運行大表,扎實抓好各個環節的工作,逐步建立起了「季度點評、總結分析、持續改進」的創建活動管理 機制。
二、強化責任查究體系建設,落實穩定工作責任制
抓好平安建設,加強領導是關健,落實責任是根本。為此,我們必須不斷健全責任查究體系,以明確、嚴格的責任查究推動平安建設創建活動不斷向縱深開展。一是要加強責任目標管理。層層簽訂年度平安建設暨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責任書責任書。凡是達不到目標要求的,年終一律不能評為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單位,對創建活動有重大貢獻的單位和個人,給予獎勵,並通報表彰。二是加大督查考核力度。按照考核細則,對各單位平安建設創建工作不定期考核督查的基礎上,每年分季度四次進行集中考核,找出存在的問題,制定整改意見,提出獎懲方案。三是加大社會治安工作責任追究力度。明確了各單位一把手為建設創建工作第一責任人,分管負責人為直接責任人,哪個單位、哪個區域出了問題,就追究哪個單位主要責任人和直接責任人的責任,對因失職、瀆職造成惡劣影響和嚴重後果的,給予黨紀、政紀處分。
三、強化普法宣傳體系建設,營造濃厚的法制氛圍
堅持法制教育與法治實踐相結合,堅持法制教育與道德教育相結合,大力宣傳與職工群眾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法律法規,營造濃厚的法制氛圍。通過召開工作會議,定期分析、檢查、研究、交流普法工作,有針對性地進行普法學習教育。針對行業特點,全面組織學習《安生生產法》、《治安管理處罰法》、《中原油田嚴重違反生產經營管理規定的處理辦法》等法律法規。積極配合轄區派出所開展法制宣傳,製作宣傳展板、在內部網站開設了法制宣傳專題欄目,宣傳法律法規,剖析典型案例,增強了領導幹部和職工群眾的法律 意識。
四、強化矛盾排查體系建設,消除各類不穩定因素
堅持把職工群眾滿意作為檢驗平安建設創建工作成效的根本標准,嚴格落實維護穩定責任制,做到目標明確,責任落實,措施到位。一是完善了信訪穩定工作機制。深入宣傳《信訪條例》、《治安處罰法》等法律法規,提高幹部職工的法制意識。充分認識到信訪無小事,敞開信訪窗口,深入群眾,變「坐診」為「出診」,引導職工群眾正確處理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當前利益和長遠利益的關系,切實解決職工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二是加大排查調處力度,變「救火」為「防火」。認真組織開展不穩定因素排查工作,重點排查可能引發群體性事件等問題。對排查出來的問題,明確責任單位和責任人,實行一包一,面面對面地做好解疑釋惑、疏導情緒、化解矛盾的工作,逐項落實責任,逐件進行解決,確保案結事了,讓職工對企業充滿信任,自覺維護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
五、強化安全管理體系建設,確保安全生產形勢穩定
牢固樹立「以人為本、安全發展」的理念,以推進HSE管理體系為主線,繼續深化「我要安全」主題活動,總結固化活動成果,全面推行「211」安全工作法,深入實施員工素質提升、現場安全標准化和隱患排查治理「三項」工程,持續建設監管機制、責任機制、應急機制和考核機制,全面提升HSE管理水平。一是認真開展查找身邊「十大薄弱環節」活動。從機關到各基層單位,從領導到各崗位員工,全面查找身邊的薄弱環節,找出具體表現形式。認真梳理、統計、分析查找出的薄弱環節,逐項制訂改進措施,確定責任人和整改期限,確保每個問題整改到位。二是扎實開展「安全生產月」活動。積極開展生產事故警示教育,組織安全培訓,開展案例討論,製作宣傳展板,組織「全民安全教育日」宣傳咨詢活動,切實增強警示教育的感染力、影響力和滲透力。
總之,企業綜合治理工作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必須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把平安建設作為構建和諧供熱、推動科學發展的一項重要舉措,認真履行「維護穩定,平安和諧,安全發展」根本職責,在企業各部門的配合和支持下,不斷加強企業綜合治理工作力度,確保企業快速健康和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