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新治理
① 三峽水利樞紐是新中國第一個大型水利工程,請分析三峽水利樞紐對黃河下游的治理發揮哪些作用
因為,三峽工程和南水北調工程有一定聯系,所以你的問題也不是完全沒道理回!
因為南水北調工程答分為三條路線,第一條是在長江的源頭抽水到黃河的源頭增加了下游的流量,但是這水要經過黃土高原區,所以對下游的治理,好的方面不大,而且還增加黃土沖刷,加大了下游的泥沙沉積,其中第二條是從三峽庫區抽水到丹江水庫,再由丹江水庫輸送到黃河,所以增加了黃河下游的流量,這條路線不會經過黃土高於區,或者說絕大部分不會,所以說,流量的增加會抬走下游的泥沙沉積,對於下遊河段的河道疏通有很好作用。還有一條就是在長江水經過經和大運河送到京津地區,這途中要翻越黃河(因為黃河是地上懸河,所以叫「翻越」)當然這是在枯水期,這不但有第二條路線的好處一樣,還有利於下游植被的改善,,也是有助於的、、、、
② 科學家已經為治理黃河設計了方案。(縮句) 新中國的科學家精心地設計了一套治理黃河的合理的方案(縮句
科學家已經為治理黃河設計了方案。(縮句)
新中國的科學家精心地設計了一套治理黃河的合理的方案(縮句)
科學家設計方案。
分析:縮句一般去掉表示修飾成分的定狀補語即可。
③ 閱讀圖,回答12-14題新中國成立以來,對黃河進行了綜合治理,有關治理措施敘述不正確的是()A.在中
建國以來,對黃河進行了綜合治理,治理黃河的關鍵是治沙,特別是在上、中游黃內土高原地區植樹種草、容修建水利工程,大力開展水土保持工作,控制水土流失,減少泥沙下泄;另一方面在下游修堤築壩,加固黃河大堤.這樣,對確保黃河下游兩岸人民生命財產安全起到了很大作用.
故選:D.
④ 把黃河治理好,關鍵是要把泥沙管住,不能讓它隨心所欲地流進黃河。新中國成立後,科學家已經為治理黃河設計
把泥沙管住✔
⑤ 新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綜合治理開發規劃的河流是哪條
新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綜合治理開發規劃的河流是黃河。
中國歷史上第一部江河綜合治理與開發的規劃是《黃河綜合利用規劃技術經濟報告》,這一規劃報告揭開了人民治黃事業的新篇章。
黃河,全長約5464公里,流域面積約79.5萬平方公里,是中國境內長度僅次於長江的河流,它發源於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顏喀拉山脈北麓的卡日曲,呈「幾」字形。
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山西、陝西、河南及山東9個省,最後流入渤海。由於河流中段流經中國黃土高原地區,因此夾帶了大量的泥沙,所以它也是世界上含沙量最高的河流。
但是在中國歷史上,黃河及沿河流域的人類文明帶來很大的影響,是中華民族最主要的發源地之一,所以中國人一般稱其為「母親河」。黃河是中國第二長河,世界第五大河。
(5)黃河新治理擴展閱讀:
關於黃河的治理和開發問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即著手查勘、調查與研究,1952年水利部和燃料工業部向黨中央提出聘請前蘇聯專家綜合組來我國幫助制定黃河規劃。
1953年7月成立黃河組,1954年有中蘇專家和工程技術人員共120多人參加,自2月23日由北京出發,經巡黃河,6月15日返京,初步醞釀出《黃河綜合利用規劃技術經濟報告》草稿。
隨著我國大江大河的第一部綜合治理規劃——《黃河綜合利用規劃技術經濟報告》的實施,全面開展了黃河的治理開發,保障了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促進了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改善了生態環境。
下游防洪取得了連續53年伏秋大汛不決口的安瀾局面。修建了三門峽、小浪底、陸渾、故縣等干支流水庫。先後4次加高培厚了黃河下游1400公里的臨黃大堤。
初步開展了放淤固堤,開展了大規模的河道整治,開辟了北金堤、東平湖等滯洪區,對河口進行了初步治理,初步形成了「上攔下排,兩岸分滯」的下游防洪工程體系。
,加強了防洪非工程措施建設,提高了黃河下游抗禦洪水災害的能力,扭轉了歷史上頻繁決口改道的險惡局面,保障了黃淮海大平原的防洪安全和穩定發展。
⑥ 黃河的歷史
黃河有三個發展階段:第三紀至第四紀的早更新世為古黃河孕育期。第四紀中更新世(距今115萬年~10萬年)古黃河誕生成長期。晚更新世(距今10萬年~1萬年)黃河形成海洋水系。
歷史上黃河下遊河道變遷的范圍,大致北到海河,南達江淮。據歷史文獻記載,黃河下游決口泛濫1500餘次,較大的改道有20多次。
最早有關黃河源的記載是戰國時代的《尚書·禹貢》,有「導河積石,至於龍門」之說。所指「積石」,在今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縣附近,距河源尚有相當的距離。
唐太宗貞觀九年,侯君集與李道宗奉命征擊吐谷渾,兵次星宿川(即星宿海)達柏海(即扎陵湖)望積石山,觀覽河源。唐穆宗長慶元年劉元鼎奉使入蕃,途經河源區,得知河源出紫山(即今巴顏喀拉山)。
元代至元十七年(1280年),世祖命榮祿公都實為招討使,佩金虎符,往求河源,歷時4個月,查明兩大湖的位置(元史稱「二巨澤」,合稱「阿剌腦兒」)。
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命拉錫、舒蘭探河源。探源後他們繪有《星宿河源圖》,並撰有《河源記》,指出「源出三支河」東流入扎陵湖,均可當作黃河源。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遣喇嘛楚爾沁藏布、蘭木占巴等前往河源測圖。
乾隆年間齊召南撰寫的《水道提綱》中指出:黃河上源三條河(黃河源頭北源為扎曲,中源為約約古宗列曲(即瑪曲),南源為卡日曲,中間一條叫阿爾坦河(即瑪曲)是黃河的「本源」。
1952年黃委會組織黃河河源查勘隊,進行黃河河源及從通天河調水入黃可能性的查勘測量,歷時4個月,確認歷史上所指的瑪曲是黃河正源。
(6)黃河新治理擴展閱讀
黃河洪水特徵
黃河上游洪水多發生在9月,主要來自蘭州以上,蘭州洪水主要來自貴德以上。由於降雨歷時長,強度小,加之蘭州以上植被較好,草地、沼澤等對降雨的滯蓄作用較強,形成黃河上游洪水漲落平緩,洪水歷時較長,洪峰較低,洪水過程線呈矮胖型。
龍羊峽至蘭州河段洪峰流量一般是沿程遞增的,特別是洮河、湟水等較大支流匯入後,流量增加較為明顯。
黃河上游多為峽谷河段,不論洪水大小,一般傳播時間變化不大,貴德到蘭州約需1.5天,蘭州到河口鎮約需10.5天。黃河上游洪水到達中下游,一般成為基流。
黃河中游流經黃土高原,是黃河流域的主要暴雨區和黃河下游洪水的主要來源區。黃河中游地區61%的面積為黃土高原,溝壑縱橫,支流眾多,河道比降陡,由暴雨形成的洪水特點是洪峰高、歷時短、含沙量大。
黃土高原土質疏鬆,地形破碎,植被覆蓋率低,在大強度暴雨的沖擊下,產生強烈的土壤侵蝕,致使中游地區的洪水,挾帶大量泥沙。
⑦ "污染.治理.山青水秀.煥然一新'等詞語寫一篇作文
| 我的知道 | 我的消息(0/0) | 網路首頁 | 退出
我的知道 我的提問
我的回答
知識掌門人
新聞 網頁 貼吧 知道 MP3 圖片 視頻 網路
幫助 設置
網路知道 > 搜索結果 已解決問題 待解決問題 投票中問題 共搜到相關問題 13751 項
從出生到死用60個詞語做總結,每個詞語代表人生成長的一個故...
出生 嬰兒 幼兒 童年 爸爸 媽媽 親情 夥伴 游戲 幼稚 天真 學習 老師 同學 朋友 升學 友情 哭泣 高興 幸福 悲傷 別離 社會 成人 青春 戀愛 愛情 幻想 家庭 孩子 事業 工作...
dlds68 - 2009-3-26 22:47 - 最佳回答者: 夏天地位 - 藝術 > 書畫美術
求教,表示自己喜歡一個人但是卻不能去喜歡的詞語.
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聲聲慢〉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 虞美人〉 此情可待成追...
【龍小龍】 - 2007-10-12 18:22 - 最佳回答者: 南宮藍翼 - 煩惱 > 戀愛
一個普遍使用卻感困惑的詞語——鳳凰
至少秦漢人所描繪的形體特徵,有一個極 可注意的共同之處,這就是鳳凰體型的奇大——由身高五、六尺直到... 《韓詩外傳》中還記錄了關於鳳凰的這樣一個傳說: 「黃帝即位施惠。承天一道,修德,唯仁是紆,宇內和平...
向海爾學習 - 2006-9-29 14:47 - 最佳回答者: ldxcsp - 人文學科 > 中國文學
小說中如何描寫一個讓人驚艷的女人?求片段或詞語
一切都不需要明說,一個眼色一個面部的微小變化都會使她立刻明白自己的處境和對方的意圖。她從不執拗他人... 就在我和她最熟悉的階段我也覺得她是個陌生人,一個隱姓埋名的女子。你知道嗎,她給我的不可捉摸的感覺太...
辣辣的辣 - 2009-2-10 20:26 - 最佳回答者:匿名 - 人文學科 > 中國文學
一個易語言問題
替換得用腳本,移動也要用到,復制行嗎? 復制文件 (取運行目錄 () + 「\」 + 取執行文件名 (), 「D:\1111111.exe」) 信息框 (「我是linying」, 64, 「linying」) 復制後自刪除腳本代碼 批處...
QQPET001 - 2009-2-5 17:07 - 最佳回答者: linying1991 - 電腦/網路 > 程序設計 > 其他編程語言
我剛學五筆~五筆打詞語有什麼方法嗎?我把字根都背了出來,我...
雙字詞:每個字的前兩個字根 三字詞:前兩個字的第一個字根+最後一個字的前兩個字根四字以上:前三個字的第一個字根+最後一個字的第一個字根
doloveselin - 2007-1-16 20:02 - 最佳回答者: E鈐 - 電腦/網路 > 軟體 > 其他軟體
求讀書筆記4篇!有80字以內的內容摘要,詞語3個以上,還有一...
希爾向我們講述了一個小男孩哈里因車禍去了另一個世界,正等著去天藍色的彼岸,但他覺得自己還有很多事沒... 直到他碰上一個叫阿瑟的幽靈,於是他跟阿瑟的幽靈偷偷溜下凡間,而哈里看到的情況卻出乎他的預料:最好的...
moji2235155 - 2008-10-26 10:52 - 最佳回答者: canghaimo - 教育/學業/考試 > 學習幫助
編一個故事,故事中要出現下列詞語:
天啊 摧殘腦細胞 一個吉卜賽女孩在海邊搭起帳篷躲避拄著拐杖的女巫,她想把女孩送給一條蛇做祭品 她... 從前有一個美麗善良的吉卜賽女孩,她和父母生活的很幸福但是有一天部落里來了一個專說謊騙錢的女巫她...
wangyangzjk - 2008-10-2 21:15 - 最佳回答者: 學子小q - 教育/學業/考試
在兩個詞中間填上一個成語,使成語前後兩半跟原來兩個詞語組...
1.橫掃 千軍萬馬 奔騰 2.下落 不明不白 之冤 3.滿城 風雨同舟 共濟
20090120926 - 2009-1-20 09:27 - 最佳回答者: 快餐真人 - 藝術 > 詩詞歌賦
在小草 沙粒 水珠 森林 月亮 小溪中選4個詞語寫一段話,要求反...
. 冰雪剛剛融化,小草就像一群活潑可愛的孩子,從大地母親的懷抱里調皮地伸出一個個嫩綠的小腦袋,那麼細... 露珠一個個在草叢中閃現,是忽明忽暗的一點點銀光,好似天上的繁星,一個個在那裡跳動。 33. 野草...
wyh061 - 2008-5-7 20:56 - 最佳回答者: kitty789123 - 教育/學業/考試 > 學習幫助
[首頁] 上一頁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下一頁 [尾頁] 相關搜索 評價一個人的詞語 形容一個人的詞語 形容一個人好的詞語 描述一個人的詞語 愛一個人的詞語
一個字表示看的詞語 贊美一個人的詞語 形容一個人壞的詞語 形容一個人帥的詞語 一個詞語兩個意思
幫助
⑧ 新中國成立後,黨和國家是怎樣開展黃河的治理和開發的
縱觀治黃歷史,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前,所謂治河實際上只局限於黃河下游,而且主要是被動地防禦洪災。但是,悠久的治河歷史,留下了浩繁的文獻典籍,為世界上其他河流所罕見,是一份珍貴的遺產,值得我們進一步研究借鑒。
從1946年開始,中國***領導人民治理黃河,治黃史冊展開了新的篇章。
1949 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以下簡稱建國後),黨和國家領導人都非常關心治黃事業。1952年10月,毛澤東主席第一次離京外出巡視,首先就是視察黃河,作 了很多重要指示,並諄諄囑咐:「要把黃河的事情辦好。」以後又多次聽取治黃工作匯報,對治黃工作作了重要指示。1964年,他已經70多歲高齡,還一再提 出要徒步策馬,上溯黃河源,進行實地考察,念念不忘治理與開發黃河。周恩來總理更是直接領導治黃工作,從1949年前的「反蔣治黃」斗爭到編制「黃河綜合 利用規劃」和三門峽工程建設,以及1958年大洪水的抗洪斗爭等等,所有治黃工作的重大決策,幾乎都是周總理親自主持作出的。直到1976年,他已重病在 身,還向去醫院看望他的中央領導詢問三門峽工程改建後的情況,真是為治黃事業鞠躬盡瘁,操盡了心。
***總書記、**總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也都多次親臨黃河視察,聽取治黃工作匯報,作了許多重要指示。
為 搞好黃河的治理與開發,1950年1月25日,中央人民政府決定黃河水利委員會為流域性機構,直屬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領導,統一領導和管理黃河的治理與 開發,並直接管理黃河下遊河南、山東兩省的河防建設和防汛工作,兩省的黃河河務局和沿河地、市、縣的河務部門,既是黃河水利委員會(以下簡稱黃委會)的直 屬單位,又是各個省、地、市、縣政府的一個職能部門,這種條、塊結合的獨特體制,有利於組織沿河黨、政、軍、民團結治河,有效地加強了河防管理,對保障黃 河防洪安全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人民治黃事業,開始就注意調查研究,全面了解黃河河情,注重應用科學技術,搞好全面規 劃,依靠科學技術進步,科學治黃。早在50年代初期,黃委會和有關部門就組織開展了大規模的勘測工作和科學考察,搜集和整理了大量的基礎資料。1954年 初由國家計劃委員會(以下簡稱國家計委)直接領導,中央有關部門及中國科學院負責人參加,組成黃河規劃委員會,聘請蘇聯專家組,調集國內有關專家,集中力 量,著手編制黃河治理開發規劃。1954年10月底提出「黃河綜合利用規劃」,經過中共中央政治局和國務院審議通過,決定提交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審查批准。 1955年7月30日,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通過了《關於根治黃河水害和開發黃河水利的綜合規劃的決議》,批准了規劃的原則和基本內容,並責 成有關部門按時完成治理開發的第一期工程。
與歷史上眾多的治黃方略相比,「黃河綜合利用規劃」的特點是:(1)這個規 劃的編制是政府行為,批准後的規劃就是指導治黃建設的依據;(2)統籌考慮全流域的治理與開發;(3)突出綜合利用的原則;(4)對水和沙都要加以控制和 利用。規劃明確指出:「我們對於黃河所應採取的方針,就不是把水和泥沙送走,而是要對水和泥沙加以控制,加以利用。」第一,在黃河幹流和支流上修建一系列 的攔河壩和水庫,攔洪、攔沙、調節水量、發電、灌溉。第二,主要在甘肅、陝西、山西三省,展開大規模的水土保持工作。既防治了上中游地區的水土流失,也消 除了下游水害的根源。規劃對幹流工程、黃土高原地區的水土保持和上中下游的灌溉發展都作了全面部署,提出了修建三門峽大水庫攔洪攔沙,盡快解除下游水患的 安排。規劃的研究和編制,以及治理開發技術措施的擬定,既汲取了前人的治黃經驗,又採用了當時的先進科學技術成果。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批准黃河規劃,是治黃 事業邁向新時代的一個鮮明標志,對動員全國人民關心和支持治黃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
隨著治黃實踐和科學技術的發展,治 黃工作經歷了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過程,逐步深化了對黃河河情的認識。在治黃進程中,根據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要求,對黃河治理開發規劃和建設 安排作了一些重大的調整。1984年,經國務院批准,國家計委下達了《關於黃河治理開發現劃修訂任務書》,要求對黃河規劃進行一次系統的修訂,進一步推進 黃河的治理與開發。此後,黃委會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和流域內各省區相繼開展了各項規劃研究工作,通過反復研究和廣泛徵求各方面意見,於1996年初完成了 《黃河治理開發規劃綱要》的編制工作,並於1997年經國家計委和水利部審查上報國務院。這個「規劃綱要」,總結了人民治黃的實踐經驗,利用科學研究新成 果,根據各方面情況的發展變化,提出了今後進一步治理開發黃河的方向和重大措施,以及2010年前的治黃建設安排,為治黃事業的發展繪制了一幅新的藍圖。
黨中央、國務院和各級政府一貫高度重視和支持治理黃河,重大治黃建設納入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及時付諸實施,有力地推進了治黃事業的發展。
以 往的治河歷史,主要是在下游修守堤防,單純防洪。新中國的治黃工作,比過去有了質的飛躍。一開始就是按照全面規劃,統籌安排,標本兼治,除害興利,全面開 展流域的治理開發,有計劃地安排重大工程建設。中央各有關部門、地方各級政府和廣大人民群眾,齊心協力參加治黃工作,依靠科舉技術進步治理黃河,無論是關 於黃河問題的勘測研究,還是治黃建設的規模,都是以往任何時代不能比擬的。經過將近半個世紀的建設,黃河上中下游都開展了不同程度的治理開發,基本形成了 「上攔下排,兩岸分滯」蓄泄兼籌的防洪工程體系,建成了三門峽等干支流防洪水庫和北金堤、東平湖等平原蓄滯洪工程,加高加固了下游兩岸堤防,開展河道整 治,逐步完善了非工程防洪措施,黃河的洪水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防洪能力比過去顯著提高。在黃河上中游黃土高原地區廣泛開展了水土保持建設,採取生物措施 與工程措施相互配合,治坡與治溝並舉辦法,治理水土流失取得明顯成效。截至1995年底,累計興修梯田、條田、溝壩地等基本農田7755萬畝,造林 11802萬畝,興建治溝骨幹工程854座,淤地壩10萬余座,溝道防護及小型蓄水保土工程400多萬處,一些地區生產條件和生態環境開始有所改善,輸入 黃河的泥沙逐步減少。依靠這些工程措施和廣大軍民的嚴密防守,連續50年黃河伏秋大汛沒有發生洪水決溢的災害,扭轉了歷史上黃河頻繁決口改道的險惡局面, 保障了黃淮海廣大平原地區的安全和穩定發展。黃河的水資源在上中下游都得到了較好的開發利用。流域內已建成大中小型水庫3147座,總庫容574億立方 米,引水工程4500處,黃河流域及下游引黃灌區的灌溉面積,由1950年的1200萬畝發展到1995年的10700萬畝,流域內河谷川地基本實現水利 化,黃河供水范圍還擴展到海河、淮河平原地區。在黃河幹流上於1957年開工興建黃河第一壩——三門峽大壩,此後,相繼建成了劉家峽、龍羊峽、鹽鍋峽、八 盤峽、青銅峽、三盛公、天橋等7座水利樞紐和水電站。目前正在建設小浪底、萬家寨水利樞紐和李家峽、大峽水電站。已建在建的幹流工程,總庫容563億立方 米,發電裝機容量900多萬千瓦,年平均發電量336億千瓦時,約占黃河幹流可開發水力資源的29%。這些水利水電工程,在防洪、防凌、減少河道淤積、灌 溉、城市及工業供水、發電等方面,都發揮了巨大的綜合效益,促進了沿黃地區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人民治黃50年,除害興利成效顯著,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偉大 成績,充分體現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四
黃河的治理與開發,是關系國家經濟和社會持續發展的一件大事。治理黃河,又是一項艱巨復雜的事業,需要一代又一代人長期堅持不懈的努力。
在 全國的大江大河中,黃河的治理任務最為繁重。黃河流域西北緊臨乾旱的戈壁荒漠,流域內大部分地區也屬乾旱、半乾旱區,北部有大片沙漠和風沙區,西部是高寒 地帶,中部是世界著名的黃土高原,乾旱、風沙、水土流失災害嚴重,生態環境脆弱。據目前的調查研究資料,流域內風力侵蝕嚴重的土地面積約11.7萬平方公 里,水力侵蝕面積約33.7萬平方公里,通稱水土流失面積45.4萬平方公里。嚴重的水土流失使黃河多年平均來沙量達16億噸,年最大來沙量達39億噸, 成為世界上泥沙最多的河流。上中游地區土壤侵蝕產生的大量泥沙不斷輸往下游地區,在漫長的歷史時期沖積塑造了黃淮海大平原。同時,黃河的頻繁泛濫、改道又 給下游平原地區造成巨大的災難,黃河洪水威脅,成為中華民族的心腹之患。治理黃河,是防止荒漠化繼續向東南擴張的前哨戰,是改善黃土高原生態環境,再造山 川秀美西北地區的重大措施,也是消除下游水患,保障廣大平原地區經濟、社會穩定持續發展的根本途徑。
黃河流域又是資源 豐富、具有巨大發展潛力的地區,治理和開發黃河,對保證全國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黃河流域范圍內總土地面積11.9億畝(含內流 區),其中耕地約1.79億畝,林地1.53億畝, 牧草地4.19億畝,宜於開墾的荒地約3000萬畝。黃河下游現行河道洪泛可能影響范圍的總土地面積 1.8億畝(12萬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1億畝,雖然不在流域范圍以內,但仍屬黃河防洪保護區。據1991年的資料,流域內探明的礦產有114種,在 全國已探明的45種主要礦產中,黃河流域有37種。具有全國優勢(儲量佔全國總儲量32%以上)的有稀土、石膏、玻璃用石英岩、鈮、鉬、煤、鋁土礦、鋁、 耐火粘土等8種。其中,煤炭資源在全國佔有重要地位,己探明煤產地685處,保有儲量佔全國總數的46.5%,資源遍布沿黃各省區,而且具有品種齊全、煤 質優良、埋藏淺、易開采等優點。石油、天然氣資源也比較豐富,加上黃河幹流的水力資源,實屬全國的能源富足地區,也是21世紀全國能源開發的重點地區。
黃河水少沙多,多年平均河川徑流量約580億立方米,只佔全國總量的2%,水資源貧乏,對於西北、華北缺水地區,黃河水資源尤其寶貴,是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制約因素。
按 照全國國土開發和經濟發展規劃,黃河上游沿黃地帶和鄰近地區,將進一步發展有色金屬冶煉和能源建設,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和環境保護,逐步建成開發西部地帶的 一個重要基地。黃河上中游能源富集地區,包括山西、陝西、內蒙古、寧夏、河南的廣大區域,將逐步建成以煤、電、鋁、化工等工業為重點的綜合經濟區,成為全 國重要的煤炭和電力生產基地。同時要大力開展水土保持,改善生態環境。黃河下游沿黃平原,仍然是全國工農業發展的重要基地。黃河的治理開發促進了黃河經濟 帶的發展,沿黃地區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又對治理黃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黃河治理與開發雖然已經取得很大進展,但今後的 治理任務還十分繁重。防治水土流失、消除下游水患、合理利用水資源等都需要進一步解決。客觀情況也在不斷發展,對黃河河情的認識也需要不斷深化。我們堅 信,依靠中國***的領導,依靠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經過一代一代人長期地、持續地奮斗,消除黃河水害,開發黃河水利目標是能夠實現的
黃河,中國的第二大河。發源於青海高原巴顏喀拉山北麓約古宗列盆地,蜿蜒東流,穿越黃土高原及黃淮海大平原,注入渤海。幹流全長5464公里,水面落差4480米。流域總面積79.5萬平方公里(含內流區面積4.2萬平方公里)。
據 地質演變歷史的考證,黃河是一條相對年青的河流。在距今115萬年前的晚早更新世,流域內還只有一些互不連通的湖盆,各自形成獨立的內陸水系。此後,隨著 西部高原的抬升,河流侵蝕、奪襲,歷經105萬年的中更新世,各湖盆間逐漸連通,構成黃河水系的雛形。到距今10萬至1萬年間的晚更新世,黃河才逐步演變 成為從河源到入海口上下貫通的大河。
⑨ 治理黃河的根本措施是()A.上游修建水庫B.在下游開挖入海新河道C.在下游堤築壩,加固防洪大堤D.
治理黃河的關鍵是治沙,特別是中游黃土高原地區大力開展水土保持工作,控制水土流失,減少泥沙6泄;另一方面在6游修堤築壩,加固黃河大堤.這樣,對確保黃河6游兩岸人民生命財產安全起到了很大作用.
故選: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