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交通擁堵
❶ 淺談如何治理城市交通擁堵問題
摘要:城市交通體現著一個城市的發展水平,關系著人們生活和工作的質量,本文從造成城市交通擁堵的原因入手,探討了如何更好的治理城市交通擁堵的問題。關鍵詞:城市; 交通擁堵; 公共交通; 車輛Abstract: urban transportation embodies a city development leve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iving and the quality of the work, this paper, from the urban traffic congestion caused by the reasons for the start, the paper discusses how to better management of urban traffic congestion.Key words: the city; Traffic congestion; Public transportation; vehicles中圖分類號:D035.37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進入21世紀,隨著大量務工人員湧入城市造成城市人口劇增,城市交通擁堵問題便逐漸成為了一個炙熱化的問題。(剩餘2519字)
❷ 國外如何治理交通擁堵(一)
日本東京:科學合理修路建站
日本東京是世界上軌道交通最發達的城市之一。上個世紀60年代,伴隨著經濟高速增長,東京也產生了嚴重的交通擁堵問題。為此東京市政府下決心大力發展城市快速軌道交通系統。如今的東京已經被一張由城市輕軌和地鐵所組成的大型軌道交通網所覆蓋,總里程達2355公里。軌道交通系統每天運送旅客2000多萬人次,承擔了東京全部客運量的86%。
東京都中心區的交通樞紐站,不管是市內地鐵換乘市內電車,還是由市內電車、地鐵換乘城郊電車或新干線,大都在站內就可實現。不少車站出站口直通大型商場、大型娛樂場和公司大樓,避免了人流二次擁堵,對緩解路面交通壓力非常有效。
❸ 交通擁堵治理的根本出路在哪
據報道,12月15日,北京發布系列文件,對2018年北京小客車指標政策進行調整,明年搖號指標從15萬個減至10萬個,新能源車指標佔比提高到六成。
根據計劃,今年底北京將開通燕房線、西郊線、S1線,地鐵運營里程增長至608.2公里。預計2018年再開通8號線三期(珠市口站至五福堂站,南鑼鼓巷站至中國美術館站)、8號線四期、6號線西延(海淀五路居站至蘋果園南路站)等3段地鐵線路。到2020年實現900公里軌道交通,中心城地鐵站750米覆蓋率達到90%。
此外,北京還將不斷優化地面公交線網,構建完善便捷的綜合換乘體系,把握地鐵已經成網、共享經濟快速發展的新變化,把「地鐵+地面公交、共享單車、步行」的綠色出行環境打造得越來越好。
❹ "十三五"時期,將採取哪些措施治理交通擁堵
治理城市交通擁堵「十三五」規劃。
該規劃的戰略框架為「348」,即「三個理念、四大策略、八項行動」。
即:
三個理念:綠色交通、有序交通、智慧交通。
四大策略:強化公交引領、完善設施供應、提升交通管理、深化科技服務。
八項行動:公交系統完善、健全道路網路、慢行系統升級、靜態停車整合、交通組織優化、交通秩序改善、出行需求管理和智慧交通構建八個方面的具體行動措施。
按照《規劃》,到2020年,城市公交分擔率將達到25%,公交站點500米覆蓋率100%,新增公共自行車數量1.5萬輛,年均打通斷頭路2-5條,老小區停車位改造年均5-10個,城市道路感測終端安裝率100%,智能終端使用率年增10%。
❺ 治理城市交通擁堵的對策有哪些
你真是憂國憂民啊.
要解決擁堵, 主要是這幾個方面:
(1)使用科技手段, 提高交通效率
這個目前沒看到有什麼大的突破
(2)通過發展引導, 疏散城市人員集中程度
這個涉及城市發展規劃等宏觀計劃,並且會觸動一些人的利益, 也是舉步維艱.
(3)修更多的路,修更好的路
大興土木,正是盛世的徵兆,相關人群皆有利益, 皆大歡喜的方法, 正在持續實施中.
(4)限號限行
這個方法簡單粗暴, 但是立竿見影.
❻ 如何治理交通擁堵
如何治理交通擁堵?
造成城市交通擁堵的原因,無非就是人多、車多,交通設施和交通管理跟不上。而解決人多、車多和交通設施與管理的問題就不是簡單的就事論事的問題,而是復雜的社會問題,需要用系統論的科學觀點來分析和解決。
城市的交通設施,主要是地面和地下交通設施,它們的建設是受著客觀因素限制的,不能無限擴張。在建設的基礎上,科學管理和使用也非常重要。目前,造成交通擁堵的主要原因還是出行的人多車多,特別是小汽車多,而公共交通工具跟不上。因此,一方面要限制小汽車上路的數量,另一方面要加強和改善公共交通。
公共交通,主要在於乘坐和交通的舒適便捷。一是公交車的發車頻率或時間間隔要縮短,兩三分鍾就應有一輛。二是公交網路要密和廣,地上地下立體網路,換乘方便,延伸到城市的各個地方。三是要快。四是要舒適,不比自駕小車出行差。從地面交通上,目前的容量幾十上百人的大公交車從乘坐舒適性和發車頻率及快捷上都比較差,應在道路出行人流情況監控指揮下,將公交車換成20人左右的中巴車,根據人流情況調整發車頻率。做到上車有座,等車不超過兩三分鍾,達到舒適快捷的的效果。降低做小汽車出行的吸引力。
限制小汽車出行,要加大力度,一方面是設置單雙號上路,二是在特定時段徵收擁堵費,三是加強對公務車的管理,實行公車改革,嚴處公車私用。四是鼓勵小汽車順路帶人,包括有償帶人,不以「私自營運」對待。五是教育和鼓勵大家坐公交車出行,領導帶頭,節能減排,暢通交通,定期評選先進模範給予表彰獎勵。樹立正確良好的社會氛圍。
根本解決交通擁堵,還是要減少人們的出行。在城市建設和管理與相應的配套制度上也要進行改革。
首先是解決人們的就近上班問題。一是應恢復和鼓勵機關、企業、事業單位自建、擁有職工住宅的方法,採用單位和職工出資共建供職工家屬所有和使用,或單位及國家出資建設然後低價出租給本單位職工使用。二是制定政策鼓勵換房解決就近上班、上學問題,包括保留產權換房使用。
其次,在城市建設上,從軟硬體兩方面,應分散教育、醫療、商業、娛樂等公共活動中心,分片、分社區均衡建設學校、醫院、商場、劇院等公共活動場所,減少或取消重點、中心。使人們就近入學、就醫、購物、娛樂。
第三,從全國角度,應限制超大城市的建設和發展,重點發展中小城市,統籌大中小城市和城鄉發展,均衡配置公共資源和國家投入。減少大城市的流動人口。降低大城市人口和環境與管理壓力,降低公共管理成本,方便群眾,也減少交通擁堵。
如果以上幾項能做到減少三分之一出行人流,則會根本解決交通擁堵問題。
❼ 如何治理城市交通擁堵的提案
以下的可以參考:
人大代表周光權提出5項建議,希望為緩解擁堵加把力,讓人們出行更順暢,生活更舒適。
周光權說,交通擁堵已是一些大城市的「通病」。有調查顯示,在北京、上海、廣州這樣的城市,市內汽車平均時速已從過去20多公里降至10公里內。同時,其它大中城市擁堵情況也日益明顯,「有效解決交通擁堵,是城市發展要著重解決的難題」。他認為,如交通擁堵得不到緩解,將使城市空氣污染加劇,影響市民身體健康。周光權強調:「如果人們每天都受到『人在囧途』的折磨,工作效率和生活品質就會大打折扣。」
哪些原因造成了城市交通擁堵?周光權調研後發現,其一,近年來,機動車特別是私家車數量快速增加;其二,城市規劃、交通網路、公交線路及其交通運行管理不夠科學和完善;其三,在城市交通運輸體系中,公共交通優先地位不夠明顯,運力無法滿足需求,而且現有運力的工作效率也不高。
對此,周光權從交通規劃、管理科學性和交通運行科技創新等方面提出了5項緩解城市擁堵的建議。
他認為,緩解城市擁堵,首先要提高城市建設規劃的科學化水平,「新建城市半徑、人口規模和道路建設等規劃不能貪大求全」,「規劃要有超前性,要利於市民出行」。其次,要提高交通網路規劃和交通運行管理的科學性。他認為,治理交通擁堵不能僅局限於增加道路或加寬道路,「不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要制定整體整治方案,進行系統化治理」。他強調,要合理規劃城市地面道路、地鐵、空軌和路口立交等交通設施,最大限度提高交通運行效率。
同時,他還建議,要進行公交優先和一體化大公交改革,大力發展和優化公共交通事業。「應設立公交車道或公交優先車道,對違規進入公交優先車道的其它車輛進行處罰,讓公交車輛快起來,提高運行效率」。此外,應加大城市交通科技創新研究力度,讓道路資源、交通設施資源和交通規則真正發揮作用。
❽ 在夏曙東看來怎樣更好治理交通擁堵
夏曙東表示實現徵收擁堵費,但是治堵收費只是治標的辦法並不是專目的,真正的治理屬交通擁堵,是應該運用網聯汽車系統,將人、車、路、雲結合起來,這樣的話中國的智慧城市、智慧交通體系將完全可以跨越國外的發展階段,實現彎道超車。
❾ 交通堵塞治理的最終目的
我國城市交通的主要問題是城市交通的擁堵問題。城市交通擁堵治理是一項非常復雜的系統工程,影響社會經濟發展、人民生活等許多方面。目前交通擁堵是城市公 害,不僅在於它影響城市正常社會秩序,而且還引發城市環境質量的持續惡化。就能源消耗以及城市道路交通設施的有效利用而言,交通擁堵無疑導致資源的嚴重浪 費。交通擁堵對社會生活的影響首先是出行時間和費用(出行成本)的消耗增加。其次,出行成本的增大,可能會抑制出行,致使城市人口生活質量的下降。治理交通能均勻交通負荷,提高城市交通的運行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