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整改整治 » 沙河流域治理

沙河流域治理

發布時間: 2021-01-16 20:51:54

⑴ 天沙河的流域治理

天沙河幹流全長46.5公里,流域面積271平方公里,沿河遍布居民生活區和工業區。據江門市專環保局副屬局長齊丁民介紹,天沙河多年以來一直在進行治理,但沒有達到理想的效果,這主要由兩方面的原因造成,一是截污工作沒有做好,二是源頭沒有活水來。
天沙河在2004年已展開自流與動力相結合的整治工作,總投資8350萬元分兩期進行,已基本完成原計劃。第一期工程中,天沙河上中游現有的橫江、寧波、耙沖三個水閘設引水口,並新建下游江嘴水閘作為出口節制閘調節上游水位,第二期工程擴建抽水泵、引水渠、節制閘等配套工程,將天沙河市區河段的水位在枯水期維持在0.8米的景觀水位。西江水引進之後,景觀水位將進一步提高,枯水期也將極少會再出現。
從2007年始,蓬江區對天沙河裡村橋至耙沖水閘河段進行河道疏浚。為進一步加大天沙河整治力度,有效改善天沙河水環境,2011年市、區兩級政府再次投入了1.69億元啟動了天沙河引水增流工程建設,通過引進西江水,提高天沙河的水位,從而達到沖污和改善水質的目的。工程已於2011年11月順利完工。

⑵ 漯河市的沙河最終流到哪了,屬於哪個流域

漯河的沙河其實就是」沙潁河「,在河南境內的稱之為沙河,入海口經過一個縣帶有「穎」字,所以出河南後又叫「穎河」。全稱應叫沙潁河!

⑶ 沙河的水系構成

位於河南省東南部的沙河,為長江支流淮河支流潁河主要支流,以河床積沙多而得名。古稱滍水、泜水、亦名滍川。 沙河原是古汝水支流滍水,汝水在元代至元年間(公元1335年)因其泛濫從舞陽斷流,將上段及支流滍、澧等水改道入潁河,從此分為南、北兩條汝河,分別流入沙河及洪河。
沙河,發源於河南省魯山縣伏牛山的木達嶺,流經平頂山市區、葉縣、舞陽縣、郾城縣、漯河市、西華縣、商水縣至周口市西匯入潁河。河長322公里,流域面積12580平方公里。
其中:
沙河幹流原經寶豐縣境滍陽、曹鎮,區段長1公里,寬1000米,流域面積365平方公里。沙河吉村渡口昔臨通街大道,其「沙河晚渡」景觀古為寶豐「八景」之一。1971年、1984年,隨政區變動,薛庄、曹鎮從境區析出,該河段亦隨之劃歸平頂山市區。
葉縣境內,沙河幹流自平頂山市郊區於任店鄉毛庄村東進入葉縣,流經任店、城關、遵化店、龔店、鄧李和洪庄楊6個鄉,於洪庄楊鄉張徐村東人舞陽縣。葉縣境內全長55.6公里,流域面積約180平方公里。
舞陽縣境內,至章化鄉河灣村入境,到岔河村與北汝河匯流。流經縣境30公里,到拐子王鄉小趙村出境,馬灣以上流域面積9669平方公里。河床寬300米左右,防洪保證流量為2850立方米/秒,枯水流量6立方米/秒。 下湯水文站調查1851年洪峰流量達11100立方米/秒,白龜山水文站調查1884年洪峰流量9100立方米/秒,漯河水文站調查1931年洪峰流量3760立方米/秒。漯河以下河道安全泄量3000立方米/秒。
葉縣境內,沙河水含沙量大,流速緩穩,河道曲折,河灘寬闊,河床寬在200~400米之間,河岸切割深度4~7米。縣境堤防完備,兩岸堤防工程長約82公里,護岸砌體工程19處,長約4公里,堤防植有防洪林帶。
葉縣境內,沙河最高水位高程88米,最低水位高程83米;年最大徑流總量22.95億立方米(1964年),年最小徑流總量1.497億立方米,年平均徑流總量9.4億立方米,7、8、9三個月徑流t占年徑流總t的71%;泄洪能力為3000立方米/秒,最大洪峰期流量為9880立方米/秒,年平均流最20.9立方米/秒。 沙河支流眾多,流域面積大於100平方公里的支流有33條,在平頂山市區以西,均為山區,來水迅速。主要支流有:
北汝河,發源於嵩縣跑馬嶺,流經汝陽、臨汝、郟縣,在襄城縣簡城匯入沙河,全長250公里,流域面積6080平方公里。襄城縣以上河長215公里,河床比降1/2800;其下至沙河匯口,河床比降為1/4000。北汝河河床寬淺,主流不定,兩岸匯入支流較多,流域面積大於100平方公里的支流有18條。
澧河,發源於方城縣四里店村西北栗樹溝,流經葉縣、舞陽縣,至漯河市區西入沙河,全長163公里,流域面積2787平方公里。河床比降平均約1/3000。上游山區植被較差,部分岩石裸露,又是伏牛山的暴雨區,孤石灘水文站流域面積285平方公里,調查1896年洪峰流量5140立方米/秒。1958年修孤石灘水庫。
干江河,澧河主要支流,發源於方城縣羊頭山,流經葉縣、舞陽,在上澧河店匯入澧河,河長987公里,流域面積1280平方公里。官寨水文站流域面積1124平方公里,調查1896年洪峰流量9000立方米秒,1975年洪峰流量12100立方米/秒,是河南洪峰模數的高值區。
葉縣境內,支流有三:
大麥河,在沙河南岸,流經龔店、鄧李兩個鄉,原與石潭河同出冷清湖,今河道為1969年冬治理的河道,西-東流向,經龔店鄉北中部和鄧李鄉中西部,在鄧李鄉孫寨轉西南一東北流向,於泥車村西匯入沙河。河長12公里,河床寬12~16米,深2.5米左右,安全防洪流盆為18立方米/秒,常年流量0.07立方米/秒,枯水期0.03立方米/秒,結冰期約一個半月。
北大溝,在沙河南岸鄧李鄉境。源於鄧李村東北,北流0.75公里後轉向東流,經碾張、馬灣等地在沙河出縣境口處注入沙河,長7.5公里。
祁營溝,源於遵化店鄉小王莊,東流經祁營、張寨、韓庄後,轉南流經石灰廠入沙河,長7.5公里。
犨河,自平頂山市郊區曹鎮鄉東來,從葉縣任店鄉拿河村西人境,沿葉縣與平頂山市郊區邊界東流,於任店鄉毛庄村東注人沙河,流經縣境3.4公里。縣境內河床寬2.5米左右,平均流量為1.2立方米/秒。犨河村河上有石橋,橋上碑文記載:春秋時期,晉文公帳下名將魏犨,曾在該河降伏過貊,故名犨河。
舞陽縣境內,支流有:
灰河,古稱昆水。源於魯山縣櫻桃山,流經魯山、葉縣。由章化鄉灣李村入境,至北舞渡注入沙河。流經縣境8公里,流域面積505平方公里。.河床寬75米左右。防洪保證流量572立方米/秒,枯水流量0.5立方米/秒。
泥河,源於葉縣墳台,至馬村鄉龐店北入境,流經縣境24公里,由紙坊退水閘入沙河,流域面積221平方公里。河床寬27米左右,防洪保證流量375立方米/秒,枯水期斷流。
寶豐縣境,支流有:
應河,發源於寶豐縣張八橋鄉閻窪村和張八橋村附近的淺山處,古稱「應水」、「橋水」,俗稱「馬渡河」,又名「石叉河」。流經小店鄉薛潭村入平頂山市郊區,繞應山而南入沙河,故名。縣內流程19公里,河床寬15~20米,流域面積78平方公里。為常年河,最大流量120立方米/秒。應河水色清澈,尤其小店村西河段,草樹蔥郁,亂石縱橫,水流曲折石間。古時每逢春秋佳日,文人墨客臨流酌酒,品茶賦詩,並刻詩於石壁,被譽為「雅集石」。明成化年間稱「石渠仙蒲」,為寶豐古「八景」之一。「文化大革命」時期,石壁詩刻被毀,僅留點點殘跡。 賈菱湖,又名蛤蟆湖,位於舞陽縣章化鄉店街村西南,為舞陽與葉縣界湖,古時大部為賈氏所有且產菱,故名。該湖長約1500米,寬約100米,流域面積38平方公里,北流入沙河。除澇流量38立方米/秒。
另外,沙河幹流上,1959年在魯山縣建成昭平台水庫,1964年在平頂山市區建成白龜山水庫。共同構成沙河水系。

⑷ 河北省境內的沙河流域位於哪個城市

正沙河流域抄位於河北省東北部,發源於都山南麓西部八道河鄉駱駝嶺,為青龍河一較大支流,屬灤河的二級支流,位於青龍河西側,流域面積780km~2。沙河流域地處燕山深山區,冷口以上行於深山峽谷之中,河道彎曲,出冷口進入遷安盆地後,河道順直,無明顯河槽,兩岸灘地平坦。在冷口設深山區出口代表站一處。現對其水文特性進行分析。1.氣象沙河流域屬東亞季風氣候區,特點是春季乾旱多風,夏季炎熱多雨,秋季

⑸ l從周口至項城段的沙河流域有幾座橋梁可過往

我們周口到項城階段的沙河流域,但是有三座橋梁可以過往,而且這三座橋梁對於噸位的要求也是有一定的要求,所以選擇好路線吧

⑹ 沙河流域2016年氣候

沙河市屬來大陸性季風氣候自,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3.1℃,平均無霜期207天,平均降水量529毫米,多集中於夏季。
河北省沙河市,位於太行山東麓,南與河北省永年縣、武安市相連,東與南和縣交界。面積999平方公里,轄5個街道、4個鎮、4個鄉,截至2012年人口42萬,[1] 是河北南部區域中心城市,以空港物流為主。

⑺ 豫劇簡介

豫劇,原稱「河南梆子」,也叫「河南高調」,因為河南省簡稱「豫」,解放後定名為豫劇。是河南省的主要劇種之一。

豫劇形成以後,由於語音方言的不同,在各地流傳過程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多路流派:以開封為中心的唱法稱「祥福調」;以商邱為中心的唱法稱「豫東調」,又稱東路調;以洛陽為中心流傳的唱法稱為「豫西調」,又稱西府調、靠山簧;豫東南沙河流域流傳的唱法稱「沙河調」,又稱本地梆。

豫劇音樂豐富多采,唱腔屬板腔體。唱詞通俗易懂,多為七字句或十字句。它有獨特的板式結構和比較完整的音樂程式。可分為慢板、流水板、二八板、飛板四大板類。豫劇的伴奏樂器分文武場面,文有二弦、三弦、月琴,稱之為老三手或仨弦手。

後因二弦音色尖噪而代之以板胡。武場常用的樂器有板鼓、堂鼓、大鑼、小鑼(又名堂鑼或手鑼)、手鑔、梆子、手板等。

豫劇傳統劇目約有七百餘出。比較有代表性的是《對花槍》、《三上轎》、《地塘板》、《提寇》、《鍘美案》、《十二寡婦征西》等。建國以後,經過推陳出新,出現一批優秀傳統劇目,如《穆桂英掛帥》、《破洪州》、《唐知縣審誥命》等,普遍受到人們的歡迎;

同時還有改編演出的歷史劇《花木蘭》,神話劇《白蛇傳》,創作演出的現代戲《朝陽溝》、《劉胡蘭》、《李雙雙》,移植演出的《小二黑結婚》、《羅漢錢》、《祥林嫂》、《五姑娘》、《紅色娘子軍》等許多劇目。

由於音樂工作者的創新與出新,譜寫出了一批膾炙人口的音樂唱腔,從而使豫劇成為全國人民所喜聞樂見的一種戲曲形式。

豫劇的行當和班社,俗話說:「四生四旦四花臉,八個場面(即一鼓二鑼仨弦手,梆子手鑔共八口)倆箱倌」。

四生是大紅臉(又叫紅凈、戲生)、二紅臉(又叫馬上紅臉)、小生、邊生(又叫二補紅臉);四旦是正旦(青衣)、小旦(花旦、閨門旦)、老旦、帥旦;四花臉是黑頭(副凈)、大花臉、二花臉、三花臉。正因為是男八女四的行當,把四生四花臉叫做外八角,以男角為主的戲叫做「外八角戲」。

豫劇歷史上有名的演員,據鄒少和先生回憶:「宣統間,小旦李劍雲者,陽武人,天賦佳喉,清脆圓潤,高下疾徐,婉轉曲折,璣珠走盤,無不如意,又復善制新腔。自李氏出,劇風為之一變,優伶界中感嘆為空前絕後之才」。

比較著名的須生有張小乾、張同慶、澎海豹、許樹雲。名小生有黃儒秀(黃娃、黃馬褂)、王金玉(筱火鞭)。紅臉王唐玉成,武曹彥章等。自從出現女演員後,著名的演員有:王玉枝、陳素真、常香玉、崔蘭田等。解放後的著名演員有:魏雲、王善朴、高潔、陳新理、馬琳、柳蘭芳等。

(7)沙河流域治理擴展閱讀

在中國地方戲大家族中,有許多源遠流長、魅力獨具的劇種,崑曲、越劇、黃梅戲、川劇、豫劇等,可以列出一串很長的名字。但有一個基本的事實,就是這些劇種大都只在一個固定的空間內流傳,「變臉」雖奇但不出川,崑曲雖美但不過江,黃梅戲雖俏但只存在於一定的區域。

唯有豫劇不同,它雖是河南的地方戲劇種,但它的影響早已超出了河南。有案可查,豫劇在最興盛時期,流傳到包括台灣在內的20多個省市區,從三秦大地到「天府之國」,從青藏高原到東海之濱,皆有豫劇的專業院團和固定的觀眾群體。

就是在戲曲不很景氣的今天,豫劇還仍然在全國13個省市保留著167個專業劇團、1300多個業余劇團的十萬從業人員。僅就這一點而言,全國其他任何一個地方戲劇種都只能望其項背。可以說,豫劇雖然姓「豫」,但豫劇不是河南豫劇,而是中國豫劇,是「大豫劇」。

豫劇之「大」體現在它深厚的文化傳承上。一種曲調,一種聲腔,一種語言,其實都是一種文化載體,它承載著一種文化基因,延續著一種文化傳統。豫劇產生於河南,它的母體是中原文化,而中原文化又是中華文化的核心。

豫劇經過300多年的發展,不僅成為一個獨具特色的地方戲劇種,更成為一枝傳承中原文化的藝術奇葩,中原文化中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精忠報國的愛國情懷、戀家念祖的故土情結、有容乃大的天下意識、天人合一的和諧理念,始終是豫劇表現的主要內容。這種深厚的文化滋養,使豫劇有了一種先天的文化優勢。

我們在欣賞古希臘悲劇時,總會感受到一種仰視而見的威嚴崇高,一種無法抗拒的精神力量,為什麼?就是因為古希臘悲劇的文化母體是產生於人類軸心時代的古希臘文明,它喚醒的是一種人類的共同記憶。

同樣,我們在欣賞其他地方戲時,可能只喚醒對局部文化某一個階段的記憶,但欣賞豫劇時則不同,那種家國情懷,那種鄉土氣息,那種酣暢淋漓會撲面而來,中華民族的堅忍不拔、錚錚鐵骨、大義擔當,會立即喚醒對民族傳統文化的整體記憶。

正是承載了這種深藏於一代又一代人血液里、靈魂中的文化基因,豫劇被賦予了一種巨大的生命氣場。不論何時何地,只要一聽到豫劇,哪怕是不經意之間,就會從心底迸發出一種家國意識,升騰起一種民族自豪,從而實現精神的回歸。

豫劇之「大」體現在它超強的傳播能力上。一個劇種的產生發展,必然依賴於一定的文化土壤,一旦離開了這種文化土壤,這個劇種就很難生存下去。如越劇也曾在全國20多個省市有專業劇團,但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最後又回到了它的原生地。

但豫劇不同,它走到哪裡就會在哪裡落地生根,具有超強的傳播能力和頑強的適應性。很難想像,半個多世紀之前一個小小的豫劇隊到達台灣,在兩岸長期隔絕的情況下,它竟然能頑強地生存下來,並成為台灣與京劇並列的兩個公辦劇團之一。豫劇之所以能夠傳播到全國20多個省市區,原因在於它是與中原文化一起向外傳播的。

試想,當年台灣如果沒有50萬河南籍老兵,也就不可能成就台灣豫劇團。因為在兩岸隔絕的狀態下,聽豫劇就是台灣老兵排遣鄉愁的文化寄託,就是他們思鄉的文化想像。

豫劇在全國其他省份的發展大概也如此,如果沒有當年數萬河南戍邊將士,沒有當年無數河南支邊知青,沒有當年大批河南人向外遷徙,就不可能有新疆、青海、甘肅、四川等省豫劇團的出現。

可以說,河南人出現在哪裡就會把中原文化帶到哪裡,當然承載著中原文化基因的豫劇也就會被帶到哪裡。正是中原文化「根」文化的特性和兼容並蓄的品格,為豫劇的傳播提供了動力,並最終成就了中國豫劇。

豫劇之「大」體現在它取得的豐碩成果上。作品是一個藝術家的立身之本,同時也是一個劇種繁榮的標志。衡量一個劇種是否有創新的活力,最關鍵的是看它能否不斷地創作出經得起歷史和人民檢驗的作品。在這一點上,豫劇恰好作出了最生動的說明。

歷史上,河南曾創作出《花木蘭》《穆桂英掛帥》《朝陽溝》《倒霉大叔的婚事》等眾多豫劇經典劇目,一個《朝陽溝》就傳承了三代人,演出了5000餘場,為中國戲曲事業的發展作出了有目共睹的貢獻;

同時,還產生了常香玉、陳素真、崔蘭田、馬金鳳、閻立品、桑振君、唐喜成、牛得草等一大批聞名全國的豫劇名家,他們如璀璨的明星,閃耀在新中國的藝術天空。

新世紀以來,豫劇更是厚積薄發,突飛猛進,《程嬰救孤》《鍘刀下的紅梅》《清風亭上》《香魂女》《常香玉》《村官李天成》《蘇武牧羊》《焦裕祿》等,接連獲得「文華」獎、國家舞台藝術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劇目獎、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等國家級大獎,數量雄居全國地方戲劇種之冠,展示了豫劇繁榮發展的強勁活力。

正如一些專家所言,新世紀中國戲曲發展的一個重要現象就是河南戲劇的崛起,而河南戲劇的崛起主要是豫劇的崛起,形成了全國戲劇看河南、河南戲劇看豫劇的大好局面,標志著豫劇迎來了最好的發展時期。

豫劇之「大」體現在它敢與人類一切優秀文明的交流爭鋒上。在全球化大背景下,任何一種民族文化都應該有拿到世界上去交流的勇氣與構想,因為,只有在與人類一切優秀文明的交流碰撞中,才能夠去了解世界,才能夠去認識自己。在這一點,豫劇也進行了很好的實踐與嘗試。

自2008年起,豫劇《清風亭上》赴巴黎參加中國戲曲節,赴土耳其參加第14屆黑海國際戲劇節;

《大祭樁》赴義大利參加阿維利諾國際戲劇節,到奧地利維也納大學交流演出;

《畫皮》赴比利時參加第九屆那慕爾國際藝術節;豫劇電影《香魂塘畔的香魂女》榮獲第48屆休斯敦國際電影節兩項大獎;

河南豫劇團還與台灣豫劇團合作,在新加坡舉辦「亞洲豫劇論壇」。

此外,在配合「中非合作論壇」「歡樂春節」「中韓文化交流年」「中泰文化交流年」「中巴文化交流年」等國家重大對外文化交流活動中,都有豫劇人的身影。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豫劇《程嬰救孤》先後赴義大利、法國、美國、泰國、巴基斯坦交流演出,並登上紐約百老匯舞台,而且完全按照百老匯的游戲規則,採用市場化的商業運作模式,開創了中國地方戲首登百老匯舞台的先河。

戲曲電影《程嬰救孤》榮獲第15屆洛杉磯國際家庭電影節最佳外語戲曲片獎,刷新了中國戲曲電影在該領域里的空白。日前,該劇組又接到國外有關機構邀請,今年將第三次赴美到百老匯、好萊塢演出,並到加拿大開展文化交流。

豫劇代表著中華文化,站在了中華文明與人類文明對話的最前沿,不僅提振了中華文化在國際上的影響力,也為民族文化參與人類跨文化交流積累了寶貴的經驗,成為中華文化走向世界的一張名片。

豫劇之「大」體現在全國豫劇交流合作的大格局上。長期以來,由於受各種條件的限制,全國豫劇院團一直缺乏深入的交流,更談不上卓有成效的合作。但這種局面現在終於被打破。

2013年7月,河南豫劇院成立之後,以著名豫劇表演藝術家李樹建為核心的領導班子,心繫全國豫劇的發展,既管好腳下又兼顧天下,上任伊始就多次到外省調研豫劇在當地的生存狀況,並盡最大努力對他們進行幫扶,如邀請新疆石河子豫劇團到河南參加黃河戲劇節,並在河南巡演;派專人到河北沙河市,幫助組建沙河市豫劇團。

為加快全國豫劇人才的培養,促進全國豫劇院團的交流合作,2015年又先後舉辦了「首屆全國豫劇高級表演人才培訓班」「全國豫劇院團交流工作會」。

為展示全國豫劇的藝術風采,由河南省委宣傳部、河南省文化廳、(河南)中華豫劇文化促進會主辦,河南豫劇院、恆品文化·戲緣承辦的「中國豫劇優秀劇目北京展演月」已於3月12日在北京拉開帷幕,來自全國6個省市13個豫劇院團的23台優秀劇目輪番上演。

這是全國豫劇首次聯合在北京展演,其時間之長、劇目之多、陣容之大,在豫劇發展史上尚屬首次,在全國地方戲中也首開先河,標志著全國豫劇交流合作、協同發展的大格局已經形成,必將促進豫劇在全國的繁榮發展。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在黨和國家大力繁榮社會主義文藝、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上,「大豫劇」奏起的是中國戲曲的盛世交響,展現的是傳統文化的無窮魅力,同時也吹響了豫劇進軍全國和世界的集結號。「大豫劇」的旗幟將更多地飄揚在世界各地,成為「中國夢」中最動人的華彩篇章。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