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地拆遷整治方案
❶ 拆遷項目征地房屋補償實施方案公告包含哪些內容
1)房屋拆來遷四至范圍、總戶數自、總建築面積(居住房屋和非居住房屋分別單列)
2)非居住房屋補償安置標准
3)拆遷農民居住房屋的補償安置方式
4)互換產權商品住房坐落、市場單價
5)土地使用權單價
6)拆遷每平方米建築面積價格補貼金額(含易地新建村民住房)
7)符合易地新建村民住房條件的新建房屋的土地坐落位置
❷ 拆遷計劃與拆遷方案怎麼寫
中共永新區委 永新區人民政府
關於北大橋(北岸)征地拆遷工作實施方案
北大橋是市委市政府「136」重點工程,涉及永新區、江南區,永新區負責江北段(北大路),為使永新段的征地拆遷工作順利進行,經城區黨委、政府研究同意,特製定本工作方案。
一、基本情況
1、項目名稱:北大橋征地拆遷
2、項目業主:南寧市城市建設發展總公司
3、動遷單位:南寧市永旺達房屋拆遷有限公司
二、組織機構
成立永新區北大橋征地拆遷工作指揮部:
總 指 揮:肖志鋼(中共永新區委書記)
黃 寧(中共永新區委副書記、政府區長)
副總指揮:謝坪芝(永新區人大常委會主任)
李乃玲(永新區政協主席)
成 員:賴建耀(中共永新區委副書記)
黃可黎(中共永新區委常委、組織部長)
陳創源(中共永新區委常委、政法委書記)
龐 華(中共永新區委常委、統戰部長)
韋景峻(中共永新區委常委、宣傳部長)
田家全(中共永新區委常委、區委辦主任)
杜家統(永新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覃萬儒(永新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唐啟文(永新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馮 力(永新區人民政府副區長)
楊 毅(永新區人民政府副區長)
梁明志(永新區人民政府副區長)
楊 程(永新區人民政府副區長)
蒙 堅(永新區政協副主席)
農會清(永新區人民法院院長)
史維和(永新區人民檢察院院長)
覃顯凡(市公安局永新分局政委)
指揮部下設五個工作組:
(一)總協調組:
組 長:賴建耀(中共永新區委副書記)
梁明志(永新區人民政府副區長)
副組長:岳廣修(城區政府辦公室主任)
馬粵桂(永新區房屋和征地拆遷辦公室主任)
主要職責:負責指揮部與各工作組之間的信息傳遞,督促檢查各工作組工作完成情況,做好與市相關部門的協調工作。
(二)後勤保障組:
組 長:馮 力(永新區人民政府副區長)
副組長:陸永龍(中共永新區委辦公室副主任)
(永新區人民政府辦公室副主任)
彭淑清(永新區機關後勤中心副主任)
成 員:從區委辦、政府辦、機關後勤服務中心、房屋和拆遷辦等部門抽調。
主要職責:落實後勤保障工作等。
(三)文秘宣傳組:
組 長:韋景峻(中共永新區委常委、宣傳部長)
副組長:陸永龍(中共永新區委辦公室副主任)
韋永海(中共永新區委辦公室副主任)
成 員:從區委辦、政府辦、宣傳部等部門抽調。
主要職責:拆遷各種宣傳材料、宣傳報道、簡報、文秘、會務等工作。
(四)安全穩定組:
組 長:賴建耀(中共永新區委副書記)
陳創源(中共永新區政法委書記)
副組長:覃顯凡 (永新公安分局政委)
農會清(永新區法院院長)
史維和(永新區檢察院檢察長)
成 員:其他成員從公安分局、派出所、治安聯防隊等單位抽調。
主要職責:保障征地、拆遷工作的安全及社會穩定,了解、反饋並制止征地拆遷中的不穩定因素,杜絕突發事件的發生。
(五)征地拆遷工作組
組 長:梁明志(永新區人民政府副區長)
副組長:閉百寧(永新區建設局局長)
梁秋平(永新區建設局支部書記、人防辦主任)
鄧高凡(永新區新陽辦事處黨工委書記)
鄺 滌(永新區新陽街道辦事處主任)
鄧大部(永新區華強街道辦事處黨工委書記)
黃志賢(永新區華強街道辦事處主任)
成 員:從城區房屋和征地拆遷辦、新陽辦、華強辦、動遷公司、北大南社區抽調
(一)主要職責:
拆遷:
負責所公告的征地拆遷范圍的征地房屋拆遷工作以及調查、登記、丈量、復核、計算、簽訂征地補償安置協議及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
征地:辦理回收國有土地相關手續
二、工作計劃
(一)前期准備工作:(10月21日~ 月 日)
1、 月 日前與業主對接,並落實由業主出具動遷委託書。
2、城區黨委、政府成立組織機構,落實工作人員,確定具體工作實施方案。
3、 月 日與業主對接項目的拆遷紅線圖、征地內分圖、征地拆遷委託書。
4、發征地拆遷公告(要認真審核征地拆遷手續,確保征地拆遷手續合法)。
5、 月 日前,材料准備及動員大會准備,包括:
①准備征地拆遷宣傳手冊及材料,落實工作組辦公場地。
②完成對工作要人員征地拆遷的政策培訓。
④召開工作組與業主代表參加的征地進場前的協調工作會。
(二)征地拆遷動員及信息反饋階段:( 月 日--- 月 日)
1、召開征地拆遷動員大會。
2、全面調查、反饋被征地、拆遷人的意見。
(三)具體實施階段:( 月 日~11月30日)
1、 月 — 日,為動員簽約階段(宣傳、丈量、復核、確權、計算、簽約)。
2、 月 日前完成征地拆遷工作,全面移交檔案。
被征單位騰空土地,由施工單位進場施工。
三、風險金抵押
1、為了增強工作人員的責任心,本次征地拆遷工作實行風險金抵押制,即要求工作人員交納一定的風險抵押金,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工作的,以其交納風險金的叄倍兌現獎金(本金同時退還);如在規定時間內,未能完成工作的,其交納的風險抵押金不予退還。
2、風險抵押金繳交標准:城區正職領導1000元/人,城區副職領導800元/人,其他工作人員500元/人。
五、工作要求
(1)工作組成員脫產投入本次征地拆遷工作。
(2)各工作組要確保本次北大橋(永新段)征地拆遷工作順利完成。
(3)要求參戰人員團結一心,在城區黨委、政府的領導下,再接再厲,按時按質按量完成這次工作。
2004年10月18日
❸ 征地拆遷公告 征地拆遷補償方案 要公開多長時間
征地公告一般是針對集體土地徵收的,由市縣級人民政府發布,張貼於被拆遷范圍內內即周圍較為醒目、易容於公眾查看的地點,也可以通過報紙、電視等新聞媒體予以公布,公告之日起45日內擬定補償安置方案並予以公告,對該方案有不同意見或者要求舉行聽證會的,應當在徵收補償安置方案公告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提出。
對於國有土地上的房屋徵收,雖然徵收決定和補償方案應當同時公告,但是對於補償方案的徵求意見的時間是不少於30日,即公開時間是不少於30日。
❹ 拆遷方案怎麼做啊
拆遷方案是拆遷組織者制定的可供各方實施的方案,可以參考以下範文做出。
xxx市拆遷方案(範文)
一、按照國務院《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xx省城市房屋拆遷管理實施辦法》和《xx市城市房屋拆遷管理辦法》的規定,申請辦理「房屋拆遷許可證」等批文。
二、對被拆遷人的房屋認真進行摸底調查,對被拆遷戶的房屋的權屬、證件以及朝向、年代、結構、層數等進行拍照,並記錄存檔。
三、對被拆遷戶房屋的用途,以房屋所有權證載明的為准,原作住宅的房屋在本省本辦法施行前連續2年已改為非住宅的房屋,並依法辦理了營業執照和稅務登記的,拆遷時可按非住宅房屋給予補償安置。
四、拆遷時間:自2006年5 月31日至 2006年12月31日止。
五、對產權人下落不明,暫時無法確認產權或者產權不清的房屋實施拆遷的,拆遷人應當提出補償安置方案,到公證機關辦理補償款提存公證和證據保全手續,報房屋拆遷主管部門審核同意後實施拆遷。
六、對被拆遷戶的房屋將聘請具有評估資質3級以上房屋評估機構進行市場評估,並告知被拆遷人評估結果總的房屋補償費,預計房屋拆遷補償費,並送達被拆遷人,被拆遷戶如對評估機構進行市場評估的結果有異議,可以從評估報告送達之日起5日內,要求原評估機構進行復估,對評估機構的復估結果不服的,可按法定程序申請重新評估。
七、送達房屋評估結果報告和房屋拆遷告知書,告知房屋拆遷安置金額,並在規定的期限內與拆遷人簽訂「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書」,同時收回「二證」(房產證、土地證)注銷。
八、拆遷人與被拆遷人簽訂協議後,拆遷人應當按照協議的約定金額向被拆遷人開具領款證明到預存專款的銀行支取補償款。
九、被拆遷人自簽訂拆遷補償安置合同起,拆遷人應支付被拆遷戶搬遷補助費每戶300元,一次性過渡安置費按拆遷面積每平方米5元計算,總額不足600元的按600元補償。
十、拆遷人對被拆遷人搬遷後的原有供電、供水、通訊、有線電視等設施免費移裝。
十一、拆遷人與被拆遷人或者房屋承租人達不成補償安置協議的,經當事人申請,由房屋所在的市、縣房管局(自收到申請之日起30日內)作出裁決,當事人對裁決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
十二、被拆遷人或房屋承租人在裁決規定的搬遷期限內未搬遷的,由房屋所在地的市、縣人民政府責成有關部門強制拆遷,或者由房屋拆遷管理部門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強制拆遷,實施強制拆遷前,拆遷人應當就被拆遷房屋的有關事項向公證機關申請辦理證據保全,並就裁決確定的補償款中被拆遷人未接受的部份辦理提存公證。
❺ 山西征地拆遷補償方案
《山西省城市房屋拆遷補償條例》中關於拆遷補償與安置第二十條 拆遷人應當依法對被拆遷人給予補償、安置;被拆遷人應當在搬遷期限內完成搬遷。拆遷補償的方式可以實行貨幣補償,也可以實行房屋產權調換。除國家另有規定外,被拆遷人可以依法選擇拆遷補償方式。被拆遷房屋的貨幣補償金額和所調換房屋的價格,根據其區位、用途、結構型式、建築面積、裝飾裝修等因素,由拆遷人和被拆遷人協商確定;協商不成的,以房地產市場評估價格確定。房屋拆遷價格評估辦法由省人民政府制定。第二十一條 被拆遷房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補償;(一)違章建築和超過批准期限的臨時建築;(二)拆遷范圍確定並公告後,新建房屋和擴建、改建房屋的部分。第二十二條 被拆遷房屋的建築面積,依據房屋所有權證的記載確認。被拆遷房屋的用途,以房屋所有權證的記載為准;房屋所有權證未記載用途的,由設區的市、縣(市)房屋所有權登記管理部門依據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提供的合法有效文件進行確認。第二十三條 因拆遷非住宅房屋造成經營者停產、停業的,拆遷人應當給予適當補償。拆遷范圍內產權性質為住宅,拆遷許可證頒發前已依法取得營業執照的,拆遷人應當根據其經營年限及納稅實際情況給予適當補償。前兩款規定的具體補償辦法,由省人民政府制定。第二十四條拆遷學校、醫院、體育場館、幼兒園等用於社會公益事業的房屋及其附屬物,拆遷人應當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和城市規劃的要求予以重建,或者給予貨幣補償。第二十五條房屋拆遷中涉及軍事設施、教堂、寺廟、文物古跡、歷史文化名城、歷史文化街區的,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辦理。房屋拆遷中涉及古樹名木的,應當依法予以保護;其他花木、綠地,按照城市規劃不能保留的,拆遷人應當按照有關規定進行補栽、補種或者補償。第二十六條城市房屋拆遷需要遷移公共設施或者各種管線的,由所有權人按照城市規劃自行遷移,所需遷移費用,由拆遷人給予補償。補償金額和支付方式由雙方當事人協商確定。第二十七條實行房屋產權調換的,被拆遷人有權要求拆遷人提供的安置用房不小於被拆遷房屋原建築面積。拆遷人與被拆遷人應當結算被拆遷房屋和安置用房的差價。被拆遷房屋和安置用房的價格按照房地產市場評估價格確定。拆遷人應當協助被拆遷人辦理安置用房的房屋所有權和土地使用權變更登記手續,並提供必要的證明文件。第二十八條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被拆遷人,僅有一處住宅房屋且被拆遷房屋建築面積小於45平方米,實行產權調換的,拆遷人應當提供建築面積不小於45平方米的成套住宅作為安置用房,安置用房45平方米以內的部分不結算差價,超過45平方米的部分,按房地產市場價格結算。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應當將享受前款規定條件的被拆遷人,在拆遷范圍內進行公示,接受社會監督。第二十九條 拆遷人提供的安置用房,必須符合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符合有關技術、質量、安全標准。第三十條安置用房為期房的,低層和多層房屋的過渡期限不得超過2年;中高層和高層房屋的過渡期限不得超過3年。過渡期限應當自被拆遷人搬遷之日起計算。第三十一條在房屋拆遷過渡期限內,被拆遷人或者房屋承租人自行解決住房的,拆遷人應當自被拆遷人搬遷之月起3個月內支付臨時安置補助費。臨時安置補助費按照當地租賃與被拆遷房屋相當面積、區域的住宅房屋所需費用的平均價格確定。被拆遷人或者房屋承租人使用拆遷人提供的周轉房的,拆遷人不再支付臨時安置補助費。因拆遷人的責任延長過渡期限的,對自行解決住房的被拆遷人或者房屋承租人,拆遷人應當自逾期之月起按照原規定標準的3倍支付臨時安置補助費;拆遷人已提供周轉用房的,除繼續提供周轉用房外,還應當自逾期之月起支付臨時安置補助費。第三十二條被拆遷房屋實行貨幣補償的,拆遷人應當在支付被拆遷人房屋補償安置資金時,一並支付搬遷補助費;被拆遷房屋有承租人的,拆遷人應當將搬遷補助費支付承租人。被拆遷房屋實行產權調換的,拆遷人應當支付被拆遷人或者房屋承租人的搬遷補助費。被拆遷人或者房屋承租人從周轉房遷往安置用房時,拆遷人應當再次支付搬遷補助費。第三十三 條搬遷補助費和臨時安置補助費的標准,由省人民政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