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西街的整治工程
A. 泉州西街的傳說
泉州東西塔的傳說
泉州東西塔名聞中外﹐傳說很多。其中一則說﹕東西塔是師徒兩人建造專的。師建屬西塔﹐徒建東塔﹐東塔建得比西塔好。塔建成後﹐師父邀徒弟比賽﹐從五十米高的塔頂跳下來。師父拿著兩把傘﹐遞給徒弟一把﹐自己留一把。徒弟懷戒心﹐要師父留下的那一把﹐師父果然把留下的一把遞給徒弟﹐和他交換﹐徒弟中計了﹐他要的那一把是紙傘﹐換給師父的卻是布傘。比賽開始﹐師徒各把傘撐開從塔上跳下。紙傘裂開﹐徒弟因此喪生。
師徒共建東西塔是實有其事﹐但沒有比賽跳塔﹑徒弟摔死這件事。因為嘉泰間(1201-1205)塔成﹐嘉定中(1208-1225)那個徒弟還建過幾個大工程。
這師徒兩人就是了性和守凈。了性禪師安溪人﹐姓黃。東西塔火災後﹐至淳熙間了性主持重建。守凈晉江人﹐姓翁﹐了性建鎮國塔﹐守凈卻來左右其間。了性除建塔外﹐還建造彌駝殿﹑安溪龍津橋﹑晉江安濟橋。守凈繼建新塔後又建廟﹑岩﹑堂﹑庵﹑橋等十七大工程﹐師徒功力並稱當世。
B. 泉州西街2020年五一開始營業了嗎
可以,但是得去相關部門報備
C. 泉州西街的介紹
西街是泉州最早開發的街道和區域,早在宋朝,它就已經象徵了泉州的內繁榮,它還是泉州市區容保存最完整的古街區,保留著大量具有歷史原貌的建築,現在目前西街片區現有各級文物保護單位共計20多處,分屬古建築、古遺址、石刻等多種類別,還有未列入級別但保護較好的古建築、古民居12處,擁有開元寺、東西塔、肅清門等景點。
D. 泉州西街的英語作文
My hometown in Quanzhou West Street. Sand everywhere there before, very desolate.Traffic blocking。 Now ,the railway connecting the capital,there is very beautiful. In the middle of the village there is a small river before. Middle Creek has a pond with lotus in full bloom, there are many fish enjoy swimming in. Planted with almond trees around the village, a tree covered with sweet fruit. In front of every house loaded with beautiful flowers. Happy people live here.
E. 泉州西街的歷史文化
泉州西街
西街是泉州最早開發的街道和區域,早在宋朝,它就已經回象徵了泉州的答繁榮,它還是泉州市區保存最完整的古街區,保留著大量具有歷史原貌的建築。
一千多年來,這條古街區猶如一串耀眼的珍珠鏈,將泉州唐宋以來眾多絢麗多彩的文物勝跡和古街古民居以及附於其間的名賢逸事、民間傳說一一貫穿起來。除了開元寺、東西塔、城心塔,名人宅第、近現代洋樓外,還保留著大量風姿獨特的古大厝,古色古香的木樓群,簡直是一個活的建築博物館,既蘊含著古城豐厚的歷史文化積淀,又訴說著古城革故鼎新的百年滄桑巨變。
五塔巷三十五號廖宅,二落五開間,保存完整。兩側櫸頭留有走廊,木窗為圓形結構,頗具特色;會通巷五十八號嚴宅,三落三開間,檐牆有磚雕壁圖,有天井和雙櫸落三間張,面前堂建築上磚下石,兩側磚壁各開設一個花漏窗,保存尚好。
F. 我要泉州西街的資料
■北側
黃守恭宅在西洞洲(今西街開元寺一帶)。唐垂拱二年(686年),黃守恭舍宅園為蓮花道場(即今開元寺)。後寺僧於寺東翼建檀樾祠,奉黃守恭為檀樾主,世代奉祀。
劉昌言樞密府在忠孝坊內(即今台魁巷內)。劉昌言,南安人,原為南唐清源軍功曹參軍。入宋,舉太平興國八年(983年)進士第二,歷同知樞院事。宋太宗常贊劉昌言「卿忠孝兩全,東南一奇士也」。里人因以「忠孝」為其所居街坊名稱,並建「奇士坊」於其第宅之前。早廢。
史朝宜大方伯府在西街影劇院一帶。史朝宜,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進士,累遷湖廣布政使。後改為史氏大宗祠。
史繼偕相國府在西街影劇院右,即會通巷北口斜對面。史朝宜了,明萬曆二十年(1592年)壬辰科榜眼,累遷東閣大學士。其府第傳稱規模宏大,進深五落,前臨西街,後至鎮撫司巷,東至影劇院,西至究史巷。今其派裔仍居其他,然舊時遺跡歷盡滄桑,已盪為寒煙矣。
粘本盛都察第在西街頭(今泉州影劇院一帶)。江浦知縣粘洪錄子,明崇禎十二年(1639年)舉人,入清界官察院吏、戶、禮、兵、刑五科給事中,遷禮科都給事,升京堂。宅內有假山亭台。後改為粘氏大宗祠。
■南側石選萬石第在今井亭巷內。石選,同安人,宋景祐元年(1034年)特秦名,郡人以石選與其四子俱出仕,號之「萬石君」,因建坊巷口以示敬仰。
留正丞相府又稱「忠宣府」、「大留府」,在西街開元寺西晝錦坊內塔堂巷(今舊泉州布廠、光學儀器廠、甲第巷庄俊元翰林第一帶,庄宅南至今猶有「留府巷」遺址)。
石起宗榜眼第在萬厚鋪(今井亭巷內)。石起宗,宋乾道五年(1169年)進士第二名,歷吏部員外郎。是年,知州王十朋為建高桂坊於宅前。
陳用進士第在萬石坊內(今井亭巷)。陳用,宋嘉泰二年(1202年)進士,未仕。以祠賦考試第一,里人於其宅前為立「秦賦坊」。
趙不流侍郎第在萬石坊內(今井亭巷)陳用進士第之南。趙不流,南外宗子,以蔭累官侍郎。
楊端儀解元進士第在舊館驛巷內水陸寺東。楊端儀,明永樂三年(1405年)鄉試解元,四年聯捷登進士第,歷吏部主事。里人為立「解元坊」於宅前。
G. 泉州西街機動車輛可以走嗎
樓主好:
西街允許機動車輛,不過會擠,轎車的話要注意。
H. 福建泉州西街裴巷危房能翻建嗎
危房認定了嗎 石頭房 木質房 這些都有幾級的認定文件 跟著黨的文件精神走 一級一級批上去
到時行政服務中心讓你去拿批文你就可以建了
I. 泉州西街的歷史淵源
作為泉州最早開發抄的街道和區域,西街自唐朝已經「列屋成街」,成街至今已經超過1300年。
史料記載,西街列屋成街始於唐開元年間(公元714-741年),東起雙門前(即今鍾樓下),西至唐故城西門素景門(即今孝感巷口)。及至唐代光啟二年(公元886年),王潮兄弟入據泉州,為了加強防禦,於是在泉州城內創築子城,並且在子城設置四大城門,也就是行春門、肅清門、崇陽門、泉山門。其中,肅清門是當時子城的西門,在今日西街新街和裴巷之間。
公元905年,泉州刺史王延彬治理泉州時,拓展城區范圍,西街因拓城延伸至今日的甘棠巷口。到了五代南唐保大年間,清源軍節度使留從效對泉州城加重版築,西城門(彼時稱「義成門」)又移到今天的西街西端與城西環路交叉路口,西街總長得到很大的延伸。至此,西街路線基本定型。1923年拓改馬路,西街沿街建築隨著時境變遷,逐漸成了現狀。
自成街以後,1300多個春去秋來,這條古城最早的街區,曾經商賈如雲、行人如織,一度成為古城繁榮的象徵。而古代泉州也以西街為起點,逐漸向外開拓發展。
J. 泉州西街現在景色怎樣了
西街是泉州市區保存最完整的古街區,保留著大量具有歷史原貌的建築,現在目前西街片區現有各級文物保護單位共計20多處,分屬古建築、古遺址、石刻等多種類別,還有未列入級別但保護較好的古建築、古民居12處,擁有開元寺、東西塔、等景點。
一、在西街可以吃什麼?
潤餅:
西街附近還有鍾樓、中山路、南俊巷可以逛,吃喝玩樂都不愁,歡迎來泉州西街玩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