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整改整治 » 治理黃河的情況

治理黃河的情況

發布時間: 2021-01-15 08:20:29

❶ 關於治理黃河的資料

我們認為,黃河污染問題是目前我國經濟高速發展的必然現狀,污染越治越嚴重的根本原因,主要是近些年黃河中上游地區的經濟發展速度太快,而治理污染的投資和速度無法同步跟進。為此建議:

1.將市場機制引入污染防治領域。通過市場作用,從原來「誰污染誰治理」的企業個體行為,引申為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社會分工和供求關系,形成社會化、專業化的環保企業乃至環保行業,向污染責任方提供商業性環保服務,逐步實現環境治理市場化、社會化、企業化。同時,在企業比較集中的工業園區鼓勵多家企業污染處理設施共建共享和治污設施專業化運行,提高治污設施處理效率,降低污染治理費用,逐步解決普遍存在的投入大量資金建成的環保設施,不能充分利用的問題。

2.樹立「維持黃河健康生命」的新治河理念。一是劃定黃河水功能區,根據黃河水資源量和水流的納污能力,提出各省(區)允許排入黃河的污染物總量,實行省(區)際斷面水質行政首長負責制;二是依法治污,在相關法規中明確相應的水污染超標處罰措施,對於污染超標省(區)要停止審批新的水資源利用項目;三是建立和完善水利、環保聯合治污機制,在排污監測和監管處理水污染突發事件上統一行動、團結治污。

3.國家應進一步加大力度推行綠色GDP,把環保工作納入地方黨政一把手的政績考核。

4.環保體制需要進一步理順,實行垂直管理,脫離地方的制約。

5.給予環保部門更大的執法權。如處罰力度,關停污染企業等。

6.地方新上項目論證必須有科學的決策程序,有環保部門參與,對新上項目,如果發生大的污染事件,實行事後決策追究制度,以加強地方「一把手」對黃河污染監督管理的自覺性和責任感。

7.應該在具備了有效的監測網路基礎上,探索建立排污區域賠償制度,讓過度佔有資源者付出應有代價。可以通過「排污收費」的辦法,由河流段面水質不達標者,向下游提供補償,迫使沿黃地區政府加大對本地區污染的治理。

❷ 為什麼要治理黃河

在建來國前,黃河是幾年就泛濫自一次,決口,潰堤,時常發生。河南老百姓對河南的災情用水旱蝗湯來形容。所謂水就是黃河水時常泛濫;所謂旱就是天氣長時間不下雨,無法澆灌莊稼;蝗就是指的蝗蟲多的會把莊稼苗吃光;湯就是國民黨河南省政府主席湯恩伯。解放後不久,毛主席就說,一定要把黃河的事情辦好。因此在黨的領導下對黃河進行了徹底的改造,築堤建灞,建國後至今,黃河基本沒有再泛濫過。

❸ 張含英的治理黃河

1981年,張含英應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天津市委員會之約,寫了一篇文章,題目叫做「
黃河召喚系我心」。這個命題十分恰當地概括了他為黃河事業嘔心瀝血,艱苦努力的奮斗歷程。張含英的家鄉是山東省菏澤縣,地處黃河下游沿岸,深受黃河泛濫之苦,幼年的張含英,就經常聽祖母和母親講述黃河決口改道的故事。每年夏秋季節,黃河漲水的警報聲,人們緊張防汛的吶喊聲,在他幼小的心靈上都留下深刻的印象。在中學他又聽到老師講述清咸豐五年(1855年)黃河在河南省蘭封縣銅瓦廂決口改道的情況,黃河河道一下子從菏澤縣城的南邊滾到縣城的北邊,此後20年間無人整治,任其泛濫,災情特別嚴重。這些事,迫使張含英思考著這樣一個問題:蘊育了中華民族的黃河卻為什麼這樣殘暴?為什麼它會決口改道?他決心要探索這個奧秘。他認為,水利也是科學的一個分支,他要通過研習水利,實現「科學救國」的抱負。1925年,張含英從美國留學回國。恰在這一年,黃河在濮陽縣(當時屬河北省)南岸的李升屯民埝決口,泛水於下游黃花寺沖決南岸大堤,禍及山東省。山東省河務局請他同往調查水災,這是他第一次參加治理黃河的實踐機會。經過調查,他認為黃河決口是由於堤防不固,而固堤之法,必須改埽工為石頭護岸,但遭到保守思想與腐朽勢力的反對。從這次石埽之爭中,使他悟出一個道理:治理黃河不單是工程技術問題,其中還有社會問題。
1928—1930年,他在山東省建設廳工作時,曾先後提出引黃灌溉和發展省內水電等建議,同樣遭到反對。在他一再堅持下,只修成一座小型虹吸管和一座小水電站,但得不到推廣。
治河實踐遭到挫折,但張含英的治河意志沒有改變。他積極從事治河歷史與治河理論的研究。在美國留學期間,他曾向柯樂斯教授借閱過4冊黃河資料,內容十分豐富。這給他回國以後的研究工作幫助很大。回國後,他又詳細閱讀和研究了中國歷代治河的大量論著,提出兩點新的認識:第一,要制訂切實可行的治河計劃,必須有充分的科學依據;第二,過去治理黃河,多側重於孟津以下的黃河下游,而黃河為患的根本原因,是來自上中游的洪水和泥沙,所以專治下游,不能正本清源。
中國著名水利專家李儀祉於1931年2月24日在《大公報》上發表了「導治黃河宜注重上游」一文。3天之後,張含英也在該報發表了「論治黃」的文章。該文認為,對於傳統治河觀點而言,李儀祉提出要注重上游的意見,無疑是治河策上的新發展,但就治黃整體而言,就上中下游並重。此外,該文還深刻分析了黃河得不到治理的社會原因,如河政不統一,許多矛盾無法解決;保守思想作祟,新的科學技術得
不到推廣應用;政治腐敗,河工人員存在「利河多事」的思想等等。此文發表以後,他曾擔心會得罪於當時已負盛名的李儀祉先生,以後的事實證明,他這種擔心是不必要的。在時隔不久的一次聚會中,李儀祉先生笑容滿面地和他握手,表示了對他的論點的贊許。1933年9月,黃河水利委員會成立,李儀祉出任第一屆委員長,張含英被任命為委員兼秘書長。兩位專家的相識與共事過程,成為水利科技界的一段佳話。1933年黃河洪水暴漲,下游多處決口,國民黨政府匆忙命令成立「黃河水利委員會」和「黃河水災救濟委員會」,並指定黃河堵口事宜由後者負責,前者「不必過問」。身兼黃河水利委員會委員的冀、魯、豫三省主席也聲稱,下遊河防仍由三省河務局主管,黃河水利委員會不得參與。在這種情況下,黃河水利委員會只能從事科學治河的前期工作。雖然提出「十年一小成,三十年一大成」的設想,但要實際展開工作,仍然受到各方面的牽制,如水文測驗、地形測量、模型試驗、水土保持試驗工作,實施起來阻力很大。盡管如此,張含英在黃河水利委員會工作的3年裡,加強基本資料的觀測研究,並多次深入現場調查,探索自然規律,先後發表論文多篇,於1936年連同以前著作匯集出版了《治河論叢》一書。同年還出版了《黃河志第三篇水文工程》一書。
1947年,張含英在中國工程師學會第十四屆年會上發表了「黃河治理綱要」論文。這是他回國20多年研究黃河的總結論,可稱之為其代表作。該文分總則、基本資料、泥沙之控制、水之利用、水之防範、其他共六部分,80條意見,約18000餘字。他在總則中首先提出治河的基本原則:「治理黃河應防治其禍患,並開發其資源,藉以安定社會,增長農業,便利交通,促進工業,由是而改善人民生活,並提高其知識水平」。還指出:「治理黃河應根據需要達到之目的,政治經濟之現實背景與未來之發展,及天然因素或條件,先行擬定治河之方策。此項方策並應隨資料之補充,學術之進步,與社會之需求,每5年檢討一次,必要時修正之」。「治理黃河之方策與計劃,應上中下三游統籌,幹流與支流兼顧,以整個流域為對象」。「治理黃河之工事,凡能作多目標計劃者,應盡量兼顧」。「治河之各項工事,彼此相互影響,應善為配合之」。「黃河之治理,應與農業、工礦、交通及其他物資建設連系配合」。在泥沙之控制部分,首先指出「黃河為患之主要原因為含沙量過多。治河而不注意泥沙之控制,則是不揣其本而齊其末」。並建議:「為求徹底明了泥沙之來源及河槽沖積之現象,應於流域以內布設觀測站,河道擇設觀測段,並根據實地情況作控制之研究。」認為減少泥沙來源的主要方法是:「對流域以內土地之善用,農作方法之改良,地形之改變,溝壑之控制諸端
」。還指出這些「多為農林方面之事,故應與農林界合作處理之」。 關於水之利用部分,他首先提出應推算全河各段之水流總量與潛能,「進而支配全流域灌溉之用水,航運最低之接濟,以及電力之供給」。並指出:「水之利用,應以農業開發為中心、水力、航運應配合農業」。同時又要注意,對各河段作具體分析,明確各河段的主要目標。如「貴德之龍羊峽,循化之公伯峽,皆可攔河作壩,用水發電」。「龍羊峽以下,經松巴、李家、公伯、孟打、寺溝、劉家、鹽鍋等七峽而至蘭州」,均可進一步研究攔河作壩。蘭州至中衛間,則「應先於大峽之西霞口,紅山峽之吊吊坡及黑山峽之下口築壩」。上述兩個河段,「必於利航,水力、灌溉、蓄水數者同時兼顧。而高地之灌溉,又須藉力抽水……故此段工程最宜作多目標之計劃」。同時應顧及大通河、大夏河、洮河等支流的開發治理。
「寧綏平原土壤肥美,氣候適宜,引水便利,素有糧庫之稱。惜舊有灌溉,工事雖多,今已逐漸湮廢,且效能低微,故徹底整理擴充,應視為該區首要工作」。又提到「寧綏沿河地勢較平,改進航運須以調整河槽方法為之。惟以目前需要而言,改善航道與修築鐵路兩者孰為最宜,應先作比較研究,然後定之」。
晉陝間河段,「倘於龍門上之石門一帶築壩高一百五十至二百公尺,更於其上游建壩二處,即可將全段化為三湖……故此段亦為多目標開發計劃之良好區域」。「河在陝縣與孟津間位於山谷之中,且臨近下游,故為建築攔洪水庫之優良區域。其築壩地址應為陝縣之三門峽及新安之八里胡同」。對於此段開發方案,文中作了比較詳細的論證。認為應作一級開發(即八里胡同建高壩)和兩級開發(即八里胡同和三門峽各建一低壩)兩種方案的比較研究,並以國家財力而定取捨。八里胡同高壩方案可以進行綜合利用,可控制下泄洪峰流量不超過10000秒立方米,發電裝機可達120萬馬力以上(約90萬千瓦)。如由於國家資金困難,可先築低壩以攔洪。低壩壩址,八里胡同與三門峽都有條件,或先建三門峽以攔洪,以後再建八里胡同低壩以發電;或先建八里胡同低壩以攔洪,等到國家財力允許時再加高大壩,作綜合利用。不管採用哪種方案,水庫回水都不宜超過潼關,以保關中平原安全。最後他得出的結論是一級開發方案(即在八里胡同建高壩,進行綜合利用),最為適宜。
「黃河下游……可建閘引水灌溉」、「應利用河水灌溉,並配合排水系統,引水洗鹼」、「下游航行之利素不甚大,輪船行駛全不可能。應先配合防洪之需要,整理河槽……以期航運之逐漸發展」。
關於水之防範,首先指出「黃河下游為水患最多之區,亦河患特別嚴重之地,其治理目標,應列防洪為首要」。上述陝縣至孟津間之築壩攔洪與上中游泥沙之控制等事,均「應視為下游防洪之有效辦法」。此外還提出在「鄭縣及蘭封南岸,原武及開封北岸,長清或濟陽北岸等處,可否開辟泄洪道,應分
別研究並考其利」、「當其他防洪工程進至相當階段時,再作束窄堤距之圖」、「初期修整,不可貿然束窄」、「若僅以堤為防洪之具,則應以安全排泄鄭縣22000秒立方米洪水為初步標准」。下游「可備一平時河槽及洪水河槽」。下遊河槽之固定,「應視為今日急要工作。而固定之法尤宜即行著手研究,並選擇適當河段早日試行」。「黃河上、中游之水患,范圍均尚不大,災情亦較輕微。但若干年後,可能因經濟建設,人煙日密,財富日增,而漸威脅嚴重」。並提出蘭州、綏遠、韓城、朝邑等地區水患防範之意見。河口段之治理,亦應擬定計劃。此外,文中還提出「防洪不應以決口能堵為己足,而應以預防免決為職責」。亦「不能視為純粹之慈善或賑濟問題,應顧到其與經濟方面之關系」。防洪「必須有一適當之標准,而此項標准之擬定,亦為社會經濟之問題」。
在基本資料部分,該文詳細列舉了應調查研究水文、泥沙、蒸發、地下水、地形、地質、經濟等情況及資源蘊藏量等項。在這里充分體現了作者科學治河的思想。這篇論文,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人民治黃有重要的參考意義。

❹ 建國以來,我國對黃河的治理措施有哪些

縱觀治黃歷史,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前,所謂治河實際上只局限於黃河下游,而且主要是被動地防禦洪災.但是,悠久的治河歷史,留下了浩繁的文獻典籍,為世界上其他河流所罕見,是一份珍貴的遺產,值得我們進一步研究借鑒.
從1946年開始,中國***領導人民治理黃河,治黃史冊展開了新的篇章.
1949 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以下簡稱建國後),黨和國家領導人都非常關心治黃事業.1952年10月,毛澤東主席第一次離京外出巡視,首先就是視察黃河,作 了很多重要指示,並諄諄囑咐:「要把黃河的事情辦好.」以後又多次聽取治黃工作匯報,對治黃工作作了重要指示.1964年,他已經70多歲高齡,還一再提 出要徒步策馬,上溯黃河源,進行實地考察,念念不忘治理與開發黃河.周恩來總理更是直接領導治黃工作,從1949年前的「反蔣治黃」斗爭到編制「黃河綜合 利用規劃」和三門峽工程建設,以及1958年大洪水的抗洪斗爭等等,所有治黃工作的重大決策,幾乎都是周總理親自主持作出的.直到1976年,他已重病在 身,還向去醫院看望他的中央領導詢問三門峽工程改建後的情況,真是為治黃事業鞠躬盡瘁,操盡了心.
***總書記、**總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也都多次親臨黃河視察,聽取治黃工作匯報,作了許多重要指示.
為 搞好黃河的治理與開發,1950年1月25日,中央人民政府決定黃河水利委員會為流域性機構,直屬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領導,統一領導和管理黃河的治理與 開發,並直接管理黃河下遊河南、山東兩省的河防建設和防汛工作,兩省的黃河河務局和沿河地、市、縣的河務部門,既是黃河水利委員會(以下簡稱黃委會)的直 屬單位,又是各個省、地、市、縣政府的一個職能部門,這種條、塊結合的獨特體制,有利於組織沿河黨、政、軍、民團結治河,有效地加強了河防管理,對保障黃 河防洪安全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人民治黃事業,開始就注意調查研究,全面了解黃河河情,注重應用科學技術,搞好全面規 劃,依靠科學技術進步,科學治黃.早在50年代初期,黃委會和有關部門就組織開展了大規模的勘測工作和科學考察,搜集和整理了大量的基礎資料.1954年 初由國家計劃委員會(以下簡稱國家計委)直接領導,中央有關部門及中國科學院負責人參加,組成黃河規劃委員會,聘請蘇聯專家組,調集國內有關專家,集中力 量,著手編制黃河治理開發規劃.1954年10月底提出「黃河綜合利用規劃」,經過中共中央政治局和國務院審議通過,決定提交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審查批准. 1955年7月30日,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通過了《關於根治黃河水害和開發黃河水利的綜合規劃的決議》,批准了規劃的原則和基本內容,並責 成有關部門按時完成治理開發的第一期工程.
與歷史上眾多的治黃方略相比,「黃河綜合利用規劃」的特點是:(1)這個規 劃的編制是政府行為,批准後的規劃就是指導治黃建設的依據;(2)統籌考慮全流域的治理與開發;(3)突出綜合利用的原則;(4)對水和沙都要加以控制和 利用.規劃明確指出:「我們對於黃河所應採取的方針,就不是把水和泥沙送走,而是要對水和泥沙加以控制,加以利用.」第一,在黃河幹流和支流上修建一系列 的攔河壩和水庫,攔洪、攔沙、調節水量、發電、灌溉.第二,主要在甘肅、陝西、山西三省,展開大規模的水土保持工作.既防治了上中游地區的水土流失,也消 除了下游水害的根源.規劃對幹流工程、黃土高原地區的水土保持和上中下游的灌溉發展都作了全面部署,提出了修建三門峽大水庫攔洪攔沙,盡快解除下游水患的 安排.規劃的研究和編制,以及治理開發技術措施的擬定,既汲取了前人的治黃經驗,又採用了當時的先進科學技術成果.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批准黃河規劃,是治黃 事業邁向新時代的一個鮮明標志,對動員全國人民關心和支持治黃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
隨著治黃實踐和科學技術的發展,治 黃工作經歷了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過程,逐步深化了對黃河河情的認識.在治黃進程中,根據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要求,對黃河治理開發規劃和建設 安排作了一些重大的調整.1984年,經國務院批准,國家計委下達了《關於黃河治理開發現劃修訂任務書》,要求對黃河規劃進行一次系統的修訂,進一步推進 黃河的治理與開發.此後,黃委會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和流域內各省區相繼開展了各項規劃研究工作,通過反復研究和廣泛徵求各方面意見,於1996年初完成了 《黃河治理開發規劃綱要》的編制工作,並於1997年經國家計委和水利部審查上報國務院.這個「規劃綱要」,總結了人民治黃的實踐經驗,利用科學研究新成 果,根據各方面情況的發展變化,提出了今後進一步治理開發黃河的方向和重大措施,以及2010年前的治黃建設安排,為治黃事業的發展繪制了一幅新的藍圖.
黨中央、國務院和各級政府一貫高度重視和支持治理黃河,重大治黃建設納入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及時付諸實施,有力地推進了治黃事業的發展.
以 往的治河歷史,主要是在下游修守堤防,單純防洪.新中國的治黃工作,比過去有了質的飛躍.一開始就是按照全面規劃,統籌安排,標本兼治,除害興利,全面開 展流域的治理開發,有計劃地安排重大工程建設.中央各有關部門、地方各級政府和廣大人民群眾,齊心協力參加治黃工作,依靠科舉技術進步治理黃河,無論是關 於黃河問題的勘測研究,還是治黃建設的規模,都是以往任何時代不能比擬的.經過將近半個世紀的建設,黃河上中下游都開展了不同程度的治理開發,基本形成了 「上攔下排,兩岸分滯」蓄泄兼籌的防洪工程體系,建成了三門峽等干支流防洪水庫和北金堤、東平湖等平原蓄滯洪工程,加高加固了下游兩岸堤防,開展河道整 治,逐步完善了非工程防洪措施,黃河的洪水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防洪能力比過去顯著提高.在黃河上中游黃土高原地區廣泛開展了水土保持建設,採取生物措施 與工程措施相互配合,治坡與治溝並舉辦法,治理水土流失取得明顯成效.截至1995年底,累計興修梯田、條田、溝壩地等基本農田7755萬畝,造林 11802萬畝,興建治溝骨幹工程854座,淤地壩10萬余座,溝道防護及小型蓄水保土工程400多萬處,一些地區生產條件和生態環境開始有所改善,輸入 黃河的泥沙逐步減少.依靠這些工程措施和廣大軍民的嚴密防守,連續50年黃河伏秋大汛沒有發生洪水決溢的災害,扭轉了歷史上黃河頻繁決口改道的險惡局面, 保障了黃淮海廣大平原地區的安全和穩定發展.黃河的水資源在上中下游都得到了較好的開發利用.流域內已建成大中小型水庫3147座,總庫容574億立方 米,引水工程4500處,黃河流域及下游引黃灌區的灌溉面積,由1950年的1200萬畝發展到1995年的10700萬畝,流域內河谷川地基本實現水利 化,黃河供水范圍還擴展到海河、淮河平原地區.在黃河幹流上於1957年開工興建黃河第一壩——三門峽大壩,此後,相繼建成了劉家峽、龍羊峽、鹽鍋峽、八 盤峽、青銅峽、三盛公、天橋等7座水利樞紐和水電站.目前正在建設小浪底、萬家寨水利樞紐和李家峽、大峽水電站.已建在建的幹流工程,總庫容563億立方 米,發電裝機容量900多萬千瓦,年平均發電量336億千瓦時,約占黃河幹流可開發水力資源的29%.這些水利水電工程,在防洪、防凌、減少河道淤積、灌 溉、城市及工業供水、發電等方面,都發揮了巨大的綜合效益,促進了沿黃地區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人民治黃50年,除害興利成效顯著,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偉大 成績,充分體現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黃河的治理與開發,是關系國家經濟和社會持續發展的一件大事.治理黃河,又是一項艱巨復雜的事業,需要一代又一代人長期堅持不懈的努力.
在 全國的大江大河中,黃河的治理任務最為繁重.黃河流域西北緊臨乾旱的戈壁荒漠,流域內大部分地區也屬乾旱、半乾旱區,北部有大片沙漠和風沙區,西部是高寒 地帶,中部是世界著名的黃土高原,乾旱、風沙、水土流失災害嚴重,生態環境脆弱.據目前的調查研究資料,流域內風力侵蝕嚴重的土地面積約11.7萬平方公 里,水力侵蝕面積約33.7萬平方公里,通稱水土流失面積45.4萬平方公里.嚴重的水土流失使黃河多年平均來沙量達16億噸,年最大來沙量達39億噸, 成為世界上泥沙最多的河流.上中游地區土壤侵蝕產生的大量泥沙不斷輸往下游地區,在漫長的歷史時期沖積塑造了黃淮海大平原.同時,黃河的頻繁泛濫、改道又 給下游平原地區造成巨大的災難,黃河洪水威脅,成為中華民族的心腹之患.治理黃河,是防止荒漠化繼續向東南擴張的前哨戰,是改善黃土高原生態環境,再造山 川秀美西北地區的重大措施,也是消除下游水患,保障廣大平原地區經濟、社會穩定持續發展的根本途徑.
黃河流域又是資源 豐富、具有巨大發展潛力的地區,治理和開發黃河,對保證全國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黃河流域范圍內總土地面積11.9億畝(含內流 區),其中耕地約1.79億畝,林地1.53億畝, 牧草地4.19億畝,宜於開墾的荒地約3000萬畝.黃河下游現行河道洪泛可能影響范圍的總土地面積 1.8億畝(12萬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1億畝,雖然不在流域范圍以內,但仍屬黃河防洪保護區.據1991年的資料,流域內探明的礦產有114種,在 全國已探明的45種主要礦產中,黃河流域有37種.具有全國優勢(儲量佔全國總儲量32%以上)的有稀土、石膏、玻璃用石英岩、鈮、鉬、煤、鋁土礦、鋁、 耐火粘土等8種.其中,煤炭資源在全國佔有重要地位,己探明煤產地685處,保有儲量佔全國總數的46.5%,資源遍布沿黃各省區,而且具有品種齊全、煤 質優良、埋藏淺、易開采等優點.石油、天然氣資源也比較豐富,加上黃河幹流的水力資源,實屬全國的能源富足地區,也是21世紀全國能源開發的重點地區.
黃河水少沙多,多年平均河川徑流量約580億立方米,只佔全國總量的2%,水資源貧乏,對於西北、華北缺水地區,黃河水資源尤其寶貴,是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制約因素.
按 照全國國土開發和經濟發展規劃,黃河上游沿黃地帶和鄰近地區,將進一步發展有色金屬冶煉和能源建設,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和環境保護,逐步建成開發西部地帶的 一個重要基地.黃河上中游能源富集地區,包括山西、陝西、內蒙古、寧夏、河南的廣大區域,將逐步建成以煤、電、鋁、化工等工業為重點的綜合經濟區,成為全 國重要的煤炭和電力生產基地.同時要大力開展水土保持,改善生態環境.黃河下游沿黃平原,仍然是全國工農業發展的重要基地.黃河的治理開發促進了黃河經濟 帶的發展,沿黃地區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又對治理黃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黃河治理與開發雖然已經取得很大進展,但今後的 治理任務還十分繁重.防治水土流失、消除下游水患、合理利用水資源等都需要進一步解決.客觀情況也在不斷發展,對黃河河情的認識也需要不斷深化.我們堅 信,依靠中國***的領導,依靠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經過一代一代人長期地、持續地奮斗,消除黃河水害,開發黃河水利目標是能夠實現的
黃河,中國的第二大河.發源於青海高原巴顏喀拉山北麓約古宗列盆地,蜿蜒東流,穿越黃土高原及黃淮海大平原,注入渤海.幹流全長5464公里,水面落差4480米.流域總面積79.5萬平方公里(含內流區面積4.2萬平方公里).
據 地質演變歷史的考證,黃河是一條相對年青的河流.在距今115萬年前的晚早更新世,流域內還只有一些互不連通的湖盆,各自形成獨立的內陸水系.此後,隨著 西部高原的抬升,河流侵蝕、奪襲,歷經105萬年的中更新世,各湖盆間逐漸連通,構成黃河水系的雛形.到距今10萬至1萬年間的晚更新世,黃河才逐步演變 成為從河源到入海口上下貫通的大河.

❺ 治理黃河的建議,至少10條

1、中上來游植樹造林。2、中上游修源水庫攔截泥沙,蓄水防洪。3下游疏通河道。4下游築堤固壩。5減少工業廢水排放。6、加強對生活用水的處理再排放。7防止大水漫灌農田而引起攜帶農葯化肥的水迴流河中。8加強對入海口的治理,確保河道暢通。10、加強對水利設施的調配管理,適時放水蓄水。

❻ 治理黃河措施

治理黃河的措施
1、我找到的是開展水土保持工作,採取的途徑是造林種草,使土不下坡,清水長流。同時結合打壩淤地、修築梯田等工程,以減少入河的泥沙。在組織管理方面,把黃土高原的治理『分割』到一家一戶,治理後所得的經濟收益,歸農民自己所有,調動了農民的積極性。經過近幾年的綜合治理,現在晉、陝境內的黃土高原地區,每年流入黃河的泥沙減少了2億噸。
2、我找到的資料是:要減少黃河的泥沙,首先要恢復黃河流域的植被,然後科學合理、因地制宜地利用當地資源,做到環境與經濟協調發展。
3、我找到的是為了做好黃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工作,40年來,在黃土高原上已修築了數以萬計的壩庫工程,植樹造林,綠化了許多荒山、荒坡,初步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3萬平方公里,不安建成了千萬畝水平梯田、條田和壩地,使黃土高原的面貌發生了可喜的變化。
4 、高度重視黃河源頭治理。進一步加大對黃土高原的植被面積,退耕還林,黃河含沙量增大主要是人類活動對黃土高原植被的破壞,過度發展畜牧業而造成的,國家政府應該高度重視,制定法律法規,嚴禁過度砍伐黃河流域周邊樹木,有限制性地發展區域畜牧業,充分利用黃河自然資源的同時,注重保護黃河生態資源,走黃河資源可持續發展之路。
5、構建完善的水功能區管理體系。相關水利部門要強化對河水區域排污限制總量的監督管理。流域管理機構要對流域各省(區)污染源治理和排污總量的消減與控制污染進行監督核查,力爭實現重點水域水資源狀況的根本好轉,有效控制和改善流域性污染的惡化局面。建立黃河流域省際水質責任考核體系,並納入地方政府一把手的責任考核工作中。
7、加大宣傳黃河文化,弘揚黃河精神。通過電視、網路等媒體宣傳黃河文化與人類社會活動息息相關,進一步加深對黃河文化價值認識,注重黃河文化圈的培養與維護,營造學習黃河精神的良好環境。讓人們認識到黃河是一種精神資源,一種精神依歸。讓人們有意識地保護黃河資源。
8、逐步提高人們的環保意識。國家相關部門編寫有關黃河的宣傳手冊,通過各級政府相關部門下發到群眾手中,組織學習黃河文化精神,黃河自然資源對人類社會發展至關重要的作用,有意識地提高人們的環保意識,使保護黃河自然資源能的行為繼續傳承。
9 、加大有關破壞黃河資源資源,影響周邊自然生態的懲治力度。切實保護黃河周邊流域的自然資源,加大監控力度,如發現周邊生態資源有被破壞的情況,必定嚴查破壞人,並把事件向社會公布,警戒此行為再次發生。

❼ 治理黃河的建議

1、植林種草,綠化大地,改善局部氣候植林種草,擴大植被覆蓋率,發展生態經濟,資源開發與水土保持相結合,涵養水源,保持水土,防止水土流失,改善局部氣候,減少洪水危害,增加土壤肥力,增加地下徑流。

2、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黃河流域應重視對人口增長的有效控制,同時促使公民自覺地保護環境與水資源,合理用水,節約用水。

3、統一規劃、協調開發黃河水資源統一管理、統籌編制黃河水資源利用與調度方案,兼顧各地情況,充分發揮大型水利工程樞紐作用,攔蓄洪水調節徑流。

4、加收水資源使用費,促進節約用水實施水資源有償使用制度,依法徵收水資源使用費,適當提高水價,以刺激人們的水消費觀念,喚醒節水意識,避免或減少水資源的浪費。

(7)治理黃河的情況擴展閱讀:

黃河問題:

水資源浪費驚人:黃河流經了我國北方重要的農業產區,農業灌溉用水即佔全河流用水總量的90%以上,而引黃渠每立方米水費僅為3.6厘錢,遠遠低於供水的生產成本,如此低廉的水價自然難以喚起人們的節約用水意識。

黃河流域共有水澆地500萬公頃,農業灌溉仍然主要採用大畦漫灌、串灌等原始灌溉方式,一些灌區每公頃地年均毛用水量竟然高達60立方米,粗放經營的農業生產方式使黃河水資源的有效利用率不及40%,水資源浪費程度令人觸目驚心。

水體污染嚴重:隨著人口的劇增、經濟的發展,黃河流域水污染程度逐年加重,水體質量的明顯下降既影響了人體的健康,也降低了黃河水資源的開發利用率,"水荒"矛盾更加尖銳。

溫室效應: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產生的溫室效應,加速了氣溫的升高,蒸發量增大,降水減少,乾旱加劇。



❽ 治理黃河的主要措施

據我所知,解放以來中央對黃河的治理十分重視。
黃河最大問題是遇到洪水來就有決堤危險,一些地方的黃河水高於兩岸,成為一條天河,所以一旦決堤,災害涉及幾十萬乃至幾千萬人口生命財產。
解放後採取了幾次加高河堤方法治理,有效地防止了決堤。但是這樣加高下去,天河更高,有如壘蛋,壘得越高越危險,所以這不是治理的根本方法。
其次黃河問題是污染問題,黃河污染變得越來越嚴重,下游山東一帶特別嚴重。
再次是黃河斷流問題。
我認為,這是一個屬於系統問題。治理的根本方法是要從系統出發:
一,從長遠出發,重點治理水土流失,對黃河水土流失嚴重的中上游保護和增加森林面積,提高植被覆蓋率,嚴禁開荒,提倡家畜圈養,減少水土流失,增加土壤含水量,改善生態環境。營造一個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環境。其次要不斷疏通河道,合理利用調配水庫水壩的水來沖刷河床,減少泥沙沉積,加深河道。
二,統籌兼顧,統一規劃,合理科學用水,避免漫灌等浪費水資源。這兩年好像抓的有點成效,斷流時間縮短甚至不斷流。
三,經濟發展要從全局考慮,既要考慮經濟效益,又要考慮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
也就是說在發展經濟同時要盡量避免廢氣廢水廢渣污染環境,保持自然環境不受破壞,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我不是這方面的專家,僅從我的理解提出自己一些見解,請指點。

❾ 怎樣治理黃河

多種樹,不亂砍樹,保護生態平衡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