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整改整治 » 考研政治理論大綱

考研政治理論大綱

發布時間: 2021-01-14 04:52:37

⑴ 考研政治大綱2011

2011考研政治大綱
第一部分考試說明……………………………………………………………(1)

1、考試性質 …………………………………………………………………(l)

2、考試學科範圍 ……………………………………………………………(l)

3、評價目標 …………………………………………………………………(l)

4、考試形式和試卷結構 ……………………………………………………(1)

第二部分考查的知識范圍…………………………………………………(2)

一、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 ……………………………………………(2)

二、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上義理論體系概論………………………(3)

三、中國近現代史綱要………………………………………………………(4)

四、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5)

五、形勢與政策以及當代世界經濟與政治…………………………………(6)

第一部分考試說明

1、考試性質

全國碩士研究生人學考試是為高等學校招收碩士研究生而設置的。其中,思想政治理論科實行全國統一考試。它的評價標準是高等學校優秀本科畢業生能達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證被錄取者具有基本的思想政治理論素質並有利於各高等學校在專業上擇優選拔。

2、考試的學科範圍

考試的字科範圍包括: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形勢與政策以及當代世界經濟與政治。

3、評價目標

思想政治理論科考試在考查基本知識、基本理論的基礎上,注重考查考生綜合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考生應能:

(1)准確地再認或再現學科的有關知識。

(2)正確理解和掌握學科的有關范疇、規律和論斷

(3)運用有關原理,解釋和論證某種觀點,辨明理淪是非。

(4)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比較和分析有關社會現象或實際問題。

(5) 結合特定的歷史條件或國際、國內政治經濟和社會生活背景,認識和評價有關理論問題和實際問題。

(6)准確、恰當地使用本學科的專業術語,層次清楚、有論有據、合乎邏輯地表述。

4、考試形式和試卷結構

(一)試卷滿分及考試時間

本試卷滿分為100 分,考試時間為180 分鍾

(二)答題方式

閉卷,筆試。

(三)試卷內容結構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 約22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 約30 %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約14 %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 約18 %

形勢與政策以及當代世界經濟與政治 約16 %

(四)試卷題型結構

單項選擇題 約16 %

多項選擇題 約34 %

分析題 約50 %
第二部分 考查的知識范圍

一、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

(一)馬克思主義是關於無產階級和人類解放的科學

1、馬克思主義的產生和發展

馬克思主義的含義馬克思主義產生的經濟社會根源、思想淵源和實踐基礎。馬克思主義的創立。馬克思主義在實踐中的發展。

2、馬克思主義科學性與革命性的統一

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政治立場、理論品質以及社會理想。

(二)世界的物質性及其發展規律

1、物質世界和實踐

哲學基本問題及其內容。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可知論和不可知論,辯證法和形而上學。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創立是哲學史上的偉大變革。

馬克思主義的物質觀及其理論意義。意識的起源和本質。物質和運動,運動和靜止,物質運動與時間、空向。社會的物質性。世界的物質統一性:

實踐的本質含義、基本特徵和基本形式。實踐與人的存在。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分化和統一。人和自然的關系。社會生活的實踐本質。

2、事物的普遍聯系與發展

聯系的內涵和特點。事物普遍聯系原理的方法論意義。聯系與發展。發展的實質發展與過程。

唯物辯證法的實質和核心矛盾及其同一性和斗爭性。同一性和斗爭性在事物發展中的作用。矛盾同一性和斗爭性原理的方法論意義。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含義及相互關系、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辯證關系原理的意義。矛盾分析方法。

事物存在的質、量、度。事物發展的量變和質變及其辯證關系。事物發展過程中肯定和否定及否定之否定。辯證否定觀及其方法論意義。否定之否定規律原理的意義。

唯物辯證法的基本范疇:原因與結果、必然性與偶然性、可能性與現實性、現象與本質、形式與內容及其方法論意義。、

唯物辯證法是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勸唯物辯證法的方法與認識方法和工作方法的一致性。

辯證思維的主要方法:歸納與演繹、分析與綜合、抽象與具體、邏輯與歷史相統一。辯證思維方法與現代利學思維方法。

3、客觀規律性與主觀能動性

規律及其客觀性。自然規律與社會規律的聯系與區別。意識能動作用的表現。主觀能動性與客觀規律性的關系。正確發揮主觀能動作用。社會歷史趨向與主體選擇的關系。

(三)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

1、認識的本質及規律

實踐活動中的主體、客休與中介。主體與客體的關系及相互作用的過程。實踐對認識的決定作用。認識、理論對實踐的指導作用。認識的本質。兩條根本對立的認識路線。辯證唯物主義能動反映論與舊唯物主義直觀反映論的原則區別。認識過程中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及其相互關系。從感性認識向理性認識的飛躍。認識過程中的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從理性認識到實踐的飛躍。認識過程的反復性和無限性。認識和實踐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

2、真理與價值

真理及其客觀性。真理的絕對性和相對性及其辯證關系。真理與謬誤的對立與統一。檢驗真理的實踐標准。實踐的標準的確定性與不確定性。

實踐活動的真理尺度和價值尺度。價值及其特徵。價值評價及其特點。價值評價的功能。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真理和價值的辯證統一關系。

3、認識與實踐的統一

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和解放思想。在實踐中堅持和發展真理,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認識世界與改造世界、改造客觀世界與改造主觀世界的辯證統一。

(四)人類社會及其發展規律社會基本矛盾及蕎運動規律

唯物史觀與唯心史觀的對立。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的辯證統一。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辯證關系原理的理論意義。

生產力的含義和結構。生產關系的含義和內容。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相互關系。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矛盾運動規律的原理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經濟基礎的內涵。上層建築的含義。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的辯證統一。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相互作用的矛盾運動規律。

社會形態的內涵。社會形態更替的統一性和多樣性。社會形態更替的必然性與人們的歷史選擇性。社會形態更替的前進性與曲折性。2 、社會歷史發展的動力

社會基本矛盾的內容石社會基本矛盾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階級的產生和本質。階級斗爭的含義和作用。階級分析方法。社會革命的實質和根源,革命對杜會發展的作用。

改革的性質和作用。社會主義社會的改革。

科學技術的含義。科學技術革命的作用。科學技術社會作用的二重性。

3、人民群眾在歷史發展中的作用

兩種歷史觀在歷史創造者問題上的對立。現實的人及其活動與社會歷史。,人的本質。唯物史觀考察歷史創造者間題的原則。人民群眾在創造歷史過程中的決定作用。群眾觀點與群眾路線。個人與社會歷史。歷史人物在歷史發展中的作用。評價歷史人物的科學方法。

(五)資本主義的形成及其本質

1、資本主義的形成及以私有制為基礎的商品經濟的矛盾

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產生。 資本的原始積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形成。

商品經濟產生的歷史條件。商品的二因素和生產商品的勞動的二重性。商品價值量的決定。商品的價值量氣勞動生產率的關系。價值形式的發展與貨幣的產生。貨幣的本質和職能。價值規律及其作用。私有制基礎上商品經濟的基本矛盾。

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理論和實踐意義。深化對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認識。

2、資本主義經濟制度的本質

勞動力成為商品的基本條件。勞動力商品的特點。貨幣轉化為資本。

所有制和所有權。資本主義所有制及其本質。

資本主義生產過程的兩重性。資本主義勞動過程的待點。剩餘價值的含義。資本的本質。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的區分及其意義剩餘價值率。

絕對剩餘價值生產。相對剩餘價值生產超額剩餘價值。生產自動化條件下剩餘價值的源泉。

資本積累的含義。資本主義簡單再生產和擴大再生產。資本積累的本質。影響資本積累規模的因素。、資本有機構成。相對過剩人口。資本積累的歷史趨勢。

產業資本循環的三個階段和採取的三種職能形式。產業資本實現循環運動的基本條件。資本周轉。影響資本周轉快慢的關鍵因素。社會再生產的核心問題。社會再生產的實現條件。

資本主義工資的本質和形式。利潤和平均利潤。

馬克思剩餘價值理論的意義。

資本主義基本矛盾及其深化。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實質、根源和周期性。

3、資本主義的政治制度和意識形態

資本主義國家的對內和對外職能。資本主義國家職能的實質。資本主義民主制度與法制、政權組織形式、選舉制度、政黨制度。資本主義政治制度的進步作用和局限性。資本主義政治制度的本質。資本主義國家意識形態的產生和確立、,資本主義國家意識形態的本質。辯證地分析資本主義意識形態。

(六)資本主義發展的歷史進程

1、從自由競爭資本主義到壟斷資本主義_

資本主義發展的兩個階段。生產集中與資本集中。壟斷的形成及本質。壟斷條件下競爭的特點。金融資本與金融寡頭壟斷利潤和壟斷價格。

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形成、形式及作用。壟斷資本在世界范圍的擴展。壟斷資本主義的實質。

經濟全球化及其表現。經濟全球化的動因和後果。

2、當代資本主義的新變化

生產資料所有制的變化。勞資關系和分配關系的變化。社會階層、階級結構的變化。經濟調節機制和經濟危機形態的變化政治制度的變化。

當代資本主義新變化的原因和實質。

3、資本主義的歷史地位和發展趨勢

資本主義的歷史地位。資本主義為社會主義所代替的歷史必然性。從資本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是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

(七)社會主義社會及其發展

1、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

空想社會主義的產生、發展和局限性。科學社會主義的創立。無產階級革命的特點、形式和發生。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列寧領導下的蘇維埃俄國對社會主義的探索。蘇聯模式。社會主義從一國到多國的發展。社會主義制度對人類歷史發展的巨大貢獻。無產階級專政和社會主義民主。

2、社會主義在實踐中發展和完善

社會主義的基本特徵。社會主義首先在經濟文化相對落後的國家取得勝利的原因。社會主義建設的艱巨性和長期性。社會主義發展道路的多樣性。發展的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社會主義的改革。

3 、馬克思主義政黨在社會主義事業中的地位和作用馬克思主義政黨產生的條件和性質。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根本宗旨和組織原則。馬克思主義政黨在革命斗爭和建設社會主義過程中的領導作用。改善黨的領導。

(八)共產主義是人類最崇高的社會理想

1、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對共產主義社會的展望

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預見未來社會的科學立場和方法。共產主義社會的基本特徵。

2、共產主義社會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

共產主義實現的歷史必然性。共產主義實現的長期性。「兩個必然」和「兩個絕不會」的關系。

3、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進程中為實現共產主義而奮斗共產主義的發展階段。共產主義遠大理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關系。
二、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

(一)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和理論成果

1、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科學內涵及其歷史進程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提出百馬克思主叉中國化的科學內涵。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要意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旗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2、毛澤東思想

毛澤東思想的形成和發展。毛澤東思想的科學體系和主要內容。毛澤東思想的歷史地位和指導意義。

3、鄧小平理論

鄧小平理論的形成和發展。鄧小平理論的科學體系和主要內容。鄧小平理論的歷史地位和指導意義。

4、「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和發展。「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學體系和主要內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歷史地位和指導意義。

5 、科學發展觀

科學發展觀的形成。科學發展觀的主要內容。科學發展觀的指導意義。

(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的精髓

1、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形成和發展

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形成和確立。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重新確立和發展。

2、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內容和意義

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基本內容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重要意義。

3、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

實事求是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的精髓。解放思想是發展『扣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大法寶。不斷推進理論創新。

(三)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

1、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的形成

近代中國國情和中國革命的時代特徵。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的形成和發展。,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的意義:

2、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總路線和基本綱領

新民主主義革命總路線的提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對象和動力。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領導『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性質和前途。新民主主義的政治綱領、經濟綱領和文化綱領。

3、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經驗

中國革命道路理論的主要內容及其意義。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三大法寶及其相互關系。革命統一戰線的建立及其主要經驗。武裝斗爭是中國革命的主要斗爭形式。黨的建設的主要內容和基本經驗。

(四)社會主義改造理論

1、從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轉變

新民主主義社會的性質和特點。過渡時期總路線的提出和基本內容。

2、社會主義改造道路和歷史經驗

農業、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社會主義改造的歷史經驗、

3、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的確立

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在我國初步確立。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重大意義。

(五)社會主義的本質和根本任務

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初步探索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論成果。黨對社會主義認識的曲折發展。

2、對社會主義本質的新認識

社會主義本質理論的提出、科學內涵和重要意義。

3、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

發展才是硬道理。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六)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

1、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我國最大的實際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的形成和發展二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科學含義和主要特徵。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長期性。

2、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和基本綱領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主要矛盾。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的提出及其主要內容。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綱領。

3、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發展戰略

「三步走」的發展戰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七)社會主義改革和對外開放

1、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

改革開放是一場新的偉大革命。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

2、堅定不移地推進全面改革

改革的全面性。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

3 、毫不動搖地堅持對外開放

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提高開放型經濟的水平。

(八)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

1、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中國社會主義經濟體制的選擇過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的形成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特徵。

2、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的確立。堅持公有制經濟的主體地位。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

3、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分配製度

按勞分配的主體地位。多種分配方式並存。深化分配製度改革。 健全社會保障體系。

4、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統籌區域發展。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

(九)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

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民主政治

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人民民主專政。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基層群眾自治制度。

2、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加強社會主義法制建設。

3、推進政治體制改革,發展民主政治

深化政治體制改革,擴大社會主義民主。社會主義社會的民主、自由和人權

(十)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

1、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

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根本任務。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基本方針。

2、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本質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鑒本內容。

3、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和教育科學文化建設

加強思想道德建設,發展教育和科學。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大力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亞。

(十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1、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提出、科學含義和重要意義。

2、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總體思路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目標任務。加快推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

(十二)祖國完全統一的構想

1、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

維護祖國統一是中華民族的愛國主義傳統。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任務之一。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中國人民不可動搖的堅強意志。

2、從武力解放台灣到和平解放台灣

台灣問題的由來和實質。和平解放台灣的方針。解決台灣問題的重要原則。

3、「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科學構想

「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基本方針的形成和確立。「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構想的基本內容和重要意義。「一國兩制」構想在香港、澳門的成功實踐。

4、新形勢下「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構想的必要。發展「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構想的豐富和發展。新世紀新階段的對台方針政策。

(十三)國際戰略和外交政策

1、國際形勢的發展及特點

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趨勢在曲折中發展。中國堅持走和平發展的道路」

2、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獨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形成和發展獨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則。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

(十四)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依靠力量

1、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事業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根本力量。新的社會階層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鞏固和加強各族人民的團結合作。

2 、鞏固和發展愛國統一戰線

新時期愛國統一戰線的內容和基本任務。加強黨對統一戰線的領導。統一戰線是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重要法寶。黨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

3 、加強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

人民解放軍的性質和作用。建立鞏固的國防。新世紀新階段人民軍隊的歷史使命。中國特色軍事變革。

(十五)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

1 、黨的領導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根本保證

中國共產黨的性質和宗旨。中國共產黨的執政地位是歷史和人民的選擇。堅持黨的領導必須改善黨的領導。

2 、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

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本原則口

3 、以改革創新精神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黨的建設是一項偉大的工程。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

三、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一)反對外國侵略的斗爭

1、資本—帝國主義對中國的浸略及近代中國社會性質的演變鴉片戰爭前的中國和世界。資本—帝國主義列強對中國的侵略。近代中國社會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質。近代中國的主要矛盾和歷史任務。

2、抵禦外國武裝侵略、爭取民族獨立的斗爭

反抗外來侵略的斗爭。粉碎瓜分中國的圖謀。反侵略斗爭的失敗及其原因。民族意識的覺醒、

⑵ 考研思想政治理論考試大綱解析怎麼使用比較好

大綱看個大概就好了,每年考試內容都是差不多的,可以做做真題,蔣中挺2017(考研思想政治理論歷年真題詳解》

⑶ 考研政治各科怎麼學習和復習需要買什麼書形式與政策主要看什麼資料大綱、參考書啥的咋整求大神解

你是准備自己買教材看嗎?其實買肖秀榮的精講精練或者徐濤的小黃書就可以了,兩本書都是整理的知識點。跟著他們兩個老師走就可以了,看視頻課,一千題,肖四肖八,信肖秀榮。

⑷ 考研政治紅寶書思想政治理論考試大綱解析pdf

可以進行追問,還有大綱PDF,肖秀榮和其他資料。

風中勁草(音頻,PDF):http://..com/question/1495437763592324979.html


⑸ 考研政治需要看什麼書

考研政治,即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的思想政治理論科目,屬於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的公共課目。考查范圍主要包括: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中國近現代史綱要和形勢與政策等。
一、考試形式
(一)試卷滿分及考試時間

本試卷滿分為100 分,考試時間為180 分鍾

(二)答題方式

閉卷,筆試。

二、試卷結構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 約24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 約30 %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約14 %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 約16 %

形勢與政策以及當代世界經濟與政治 約16 %

三、題型結構
考研政治有三種題型,具體如下:

一、單項選擇題:1~16小題,每小題1分,共16分。下列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在答題卡上將所選項的字母塗黑。

二、多項選擇題:17~33題,每小題2分,共34分。下列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至少有兩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在答題卡上將所選項的字母塗黑。多選或少選均不得分。

三、分析題:34~38小題,每小題10分,共50分。要求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材料並回答問題。將答案寫在答題紙指定位置上。
四、參考書目
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的思想政治理論科目不指定參考書,考生可以根據考試大綱內容參考相關本科教材。

⑹ 2020考研政治考試大綱——形策

【導讀】我們知道,對於參加考研的大家來說,考試大幹對於我們的復習有著深刻的指導意義,能指導我們進行考試復習,也能幫助我們把考試復習化整為零,每年考研大綱會在9月份發布,目前2021年考試大綱還沒有發布,我們可以參考2020年考試大綱進行,下面給大家整理了2020考研政治考試大綱——形策,接下來就具體了解一下。

考試形式和試卷結構

1、試卷滿分及考試時間

本試卷滿分為100分,考試時間為180鍾。

2、答題方式

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

3、試卷內容結構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 約24%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 約30%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約14%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 約16%

形勢與政策以及當代世界經濟與政治 約16%

4、試卷題型結構

單項選擇題 16分(16小題,每小題1分)

多項選擇題 34分(17小題,每小題2分)

材料分析題 50分

(一)形勢與政策

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在現階段的重大方針政策。

年度間(2019年1月—2019年12月)國際、國內的重大時事。

(二)當代世界經濟與政治

兩極格局解體。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社會信息化。文化多樣化。區域經濟一體化。綜合國力競爭。

大國關系。傳統安全與非傳統安全。地區局勢與熱點問題。西方干涉主義的新特點。

聯合國等主要國際組織的地位、作用和面臨的挑戰。

發展中國家的地位和作用。南北關系。南南合作。

中國的和平發展道路。推動建設和諧世界。十八大以來中國對外工作新思想、新論斷。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以上就是考研政治形策考試大綱,作為考試中的必考內容,大家一定要按照考試大綱進行全面復習,在2021年新大綱出來以後,大家只需要把變化的部分進行重點復習即可,祝大家一切順利,考試成功!

⑺ 每年考研政治大綱變動大嗎

2018考研政治大綱遲遲未到,伴隨著九月底考研預報名的帶來,同學們的心理難免有些慌慌的。不少同學擔心政治大綱若出現較大變動,現階段是復習還是不復習呢?歷年考研政治大綱變動大嗎?

縱觀近幾年的考研政治大綱,可以說細節變動還是比較多的。2016年考研政治大綱變動達189處,2017年考研政治大綱變動達90多處。各學科均會涉及一些知識點上的增加、刪減、語句調整等,但從細節來看均是一些知識點上的微調,整體知識結構框架病沒有實質性的變動。

在2018考研政治新大綱來臨之前同學們應如何開展復習呢?

1.保持原有復習狀態。

每個人考研政治復習時間不一樣,有春季就開啟備考的,也有暑期才開始政治復習。其實沒有絕對的早與晚,建議同學們按部就班復習,每個環節進行到哪步就繼續復習。等2018考研政治新考綱發布後,在原有知識點上進行查漏補缺即可。然後繼續後面計劃的做模擬題、做預測、做沖刺。

2.安排好學習內容,並付諸行動。

所謂無規矩不成方圓,沒有計劃就如無頭蒼蠅,高效復習一定是建立在科學的時間管理上的。在最後四個月有限的時間里,面對公共課和專業課眾多科目,科學分配各科學習時間和內容是很必要的。一定要將學習計劃詳細的具體到每天,甚至每個小時。

如果你的考研政治框架已經梳理完,2018考研政治大綱發布後,除了對知識點進行查漏補缺外,要開始抓知識重點,後期也可以介入模擬題的訓練以及重點大題的背誦。

3.調整復習情緒,不急不躁。

即使2018考研政治新大綱出現較大變動,也不要產生厭倦煩躁的心理。畢竟考研政治最核心的知識點不會改變,有的只是細節上變動,而新增知識點正好成為大家關注的重點。另外,要正確面對2018考研大綱中會出現的知識點變化,每個考研er的起步點是一樣的,相信通過科學的學習規劃和堅持不懈的努力,一定會取得理想的成績。

當然,2018考研政治大綱發布後,也不要想著面面俱到,面對政治各學科內容的復習也要懂得取捨。當精力有限的時候,確信一些不太可能考到的點,就果斷舍棄吧。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