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整改整治 » 蝗蟲害治理

蝗蟲害治理

發布時間: 2021-01-13 22:26:30

『壹』 我國派10萬鴨軍出征巴基斯坦防治蝗蟲災害的方法在生物學上叫什麼這種方法的

這種方法在生物學叫生物防治,是利用天敵的捕食性防治另一種生物,優點是版安全環保、成本低、可權持續,有利於維持生態鏈,對環境的破壞污染小,不會讓生物產生抗性,減少農葯使用量,節省能源。
另外提醒下,所謂的十萬鴨軍出征巴基斯坦,只是某小報的假新聞,早給官媒辟謠了。雞鴨軍團防治蝗蟲,只適用小規模的蝗災,而且棲息地附近有足夠的水源。而巴基斯坦氣候炎熱乾旱,很不利於雞鴨棲息,而且這次巴基斯坦蝗災規模太大,鋪天蓋地,動輒數千億,區區十萬鴨軍也根本是杯水車薪。目前巴基斯坦防治蝗蟲,只要靠噴灑農葯和人工捕殺。不過,中國確實派出了專家組,前往巴基斯坦進行滅蝗指導,巴基斯坦也派人到中國學習生物滅蝗的經驗。

『貳』 乾旱使蝗蟲大量繁殖,釀成災害,在______時期防治效果最好

蝗蟲的發育是屬於不完全變態,幼蟲(若蟲)和成蟲的形態結構、生活習性相似,只版是大小、翅膀有無權、生殖器官發育成度不同.蝗蟲的幼蟲期發育時間較短,食量較小;而成蟲主要以禾本科農作物為食.食量大,消化能力強.因此蝗蟲主要危害禾本科農作物,其危害最嚴重的時期是成蟲時期.滅蝗最好在幼蟲(若蟲)期特別是3齡前蝗蟲翅不發達,有利於集中消滅.
故答案為:若蟲.

『叄』 防治蝗蟲等農作物的害蟲,一般應將害蟲消滅在幼蟲期.這是為什麼詳解。。。

1)幼蟲期,尤其是低齡幼蟲期,害蟲的抵抗力弱,葯物容易殺死
2)幼蟲期,專尤其是低齡幼蟲期,害蟲屬的取食量還比較少,造成的為害還不大,所以及時防治,以免造成更大的損失。
3)幼蟲的遷移能力有限,不容易從防治范圍內遷出,防治效率能保證(成蟲一般都有翅膀,你在這里噴葯,它可以飛到別處求生)。
4)也有例外,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肆』 有哪些措施能防治蝗蟲採用一般農葯有什麼危害100字就夠了

有這么幾條:

1。改善蝗區生態環境,如興修水利,墾荒種植,保護利用天敵;回
2。適期防治,答要在低齡若蟲時防治,還要以保護幼苗為目的;
3。葯劑防治:噴霧或噴粉,毒餌誘殺。葯劑有氧化樂果乳油,甲基異硫磷乳油,敵敵畏乳油,敵百蟲等等,具體使用方法參見說明書;
4。人工滅殺,最好在春秋季節挖掘卵塊。

採用一般農葯會導致農葯殘留和蝗蟲的抗葯性,因此推薦無公害農葯。

『伍』 唐朝能夠防治蝗蟲害和抵抗天災么

能,有史實

唐朝開元年間,黃河流域曾經連年發生乾旱,由此而引發了大面積的蝗蟲災害,當時的執政宰相是中國歷史上的著名賢相姚崇(公元650年-公元721年)。如何應對這種大規模的天災?按照當時迷信的說法認為這是統治者修德不夠,是上天對他的懲罰,那麼統治者就應該通過祭祀天地,承認失德並加強修養,甚至殺幾個「替罪羊」的形式來求得上天的諒解,然後災害就會消失。而姚崇卻敢為天下先,冒著天下之大不韙的精神,力排眾議,下令地方官努力滅蝗蟲,為了鼓勵地方官的積極性,他一度把滅蝗蟲的多少和地方官的考核政績掛鉤,取得了良好效果。

開元四年(716年),山東(泛指華山以東的黃河流域)蝗害成災,老百姓受迷信思想束縛,不敢捕殺,而在田旁設祭、焚香、膜拜,卻眼巴巴地看著大片的莊稼被蝗蟲吞食。姚崇得知後馬上向玄宗上奏,引《詩經》及漢光武詔書,證明蝗蟲是可以捕殺的。他說:「蝗蟲怕人,故易驅逐;苗稼有主人,故救護者必定賣力;蝗蟲能飛,夜間見火,必定飛往;設火於田,火邊挖坑,邊焚邊埋,定可餘盡。」玄宗說:「蝗是天災,是由於德政不修所致,你要求捕殺,這不是背道而馳嗎?」姚崇又說:「捕殺蝗蟲,古人行之於前,陛下用之於後,安農除害,是國家的大事,請陛下認真考慮。」玄宗被說服。但當時朝廷內外,都說蝗蟲不能捕殺,玄宗說:「我同宰相討論,已定捕蝗之事,誰再反對,即行處死。」於是派遣御史分道督促,指揮老百姓焚埋蝗蟲。結果頗見成效,當年農業獲得了較好的收成。
第二年,山東又發生蝗災,姚崇按照老辦法,派人到各地督促捕殺。朝廷議論又起,多以為蝗蟲捕殺不得。有一個既耿直又迂腐的人韓思復反對姚崇捕殺蝗蟲,他說:「河南、河北蝗蟲,近更猖獗,所到之處,苗稼都損,且更向西漫延,到達洛陽;使者往來,不敢聲張,山東數州,甚為恐慌。」接著,他又是那一套天災流行,土埋不容,只有悔過修德,以求上天保佑的陳詞濫調。最後,他請求玄宗停止捕蝗工作,以收攬人心。還有一個知識分子叫張鷲也對姚崇進行猛烈的攻擊,說什麼蝗蟲「埋一石則十石生,卵大如黍米,厚半寸蓋地;上天要是不靈,則不至生蝗,上天要是降災,蝗會越埋越多;對於蝗災,應該修德慎刑,以報答上蒼的懲罰,為什麼不修福以免災,而要逞殺以消禍呢?」玄宗也猶豫起來,又同姚崇進行商量。姚崇說:「這些庸儒們死摳書本,不懂得變通之道。凡事有時要違反經典而順乎潮流,有時要違反潮流而合權宜之計。」接著他列舉了歷史上一再出現的蝗災及其可怕後果。說:「今山東蝗蟲,孳生之處,遍地皆是,倘農田沒有收成,則人民就要流移,事關國家安危,不可拘守成規。即使除之不盡,也比不除成災好。陛下好生惡殺,此事不煩你下詔,請允許我下文處理。若除蝗不成,我所有的官爵,一概削除。」他又一次說服了玄宗。
汴州(治所在今河南開封市)刺史倪若水拒不執行命令,並反駁姚崇說:「蝗乃天災,非人力可以除盡,昔劉聰嘗令民除蝗,害反益甚,今請修德禳災,方足回天意。」姚崇得知,勃然大怒,給他下命令很嚴厲地駁斥道:「劉聰偽主,德不勝妖,今日聖朝,妖不勝德。古時良守治民,蝗不入境,如謂修德可免,彼豈無德致此么?今若坐視蝗蟲食苗,忍心不救,將來秋收無著,恐刺史亦未免咎呢。」倪若水看後非常恐懼,不得已,只好執行命令,撲滅蝗蟲,他所捕殺的蝗蟲共達十四萬石,當地蝗害才有所緩解。當時另一宰相盧懷慎也反對捕殺蝗蟲,他對姚崇說:「蝗蟲是天災,怎麼可以用人力來制服呢?外面的議論,都認為捕殺蝗蟲不對。而且殺蟲太多,有傷自然和氣。現在停止,還來得及,請你慎重考慮。」姚崇力辯其謬,他列舉古帝王及孔子為例,證明為了人的安全,如果不違禮制,殺生是可行的。又說:「現在蝗蟲極多,只有驅除,才可消滅:若放縱蝗蟲吃食禾苗,各處田地,都要空虛。山東百姓,如何能夠聽其飢餓而死呢?此事我已奏請皇上定奪,請你不要再說了。若是救人殺蟲,因而得禍,我願獨自承受,與你無關。」為了加大消滅蝗蟲的力度,他派督察組到各地去檢查,看那些地方官捕蝗勤快,那些地方官捕蝗不力,列名上報,作為對地方官政績考核的主要指標。這種不得已而為的舉措極大地鼓勵提升了地方官消滅蝗蟲的積極性,他們積極組織百姓以各種方式和蝗蟲展開了殊死的戰斗,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蝗災,使原本顆粒無收的莊稼獲得了一定的收成,從而使百姓度過災年難關,為穩固國家政權做出了積極貢獻。

『陸』 根據蝗蟲的發育過程,防治蝗蟲災害最好在下列哪個時期內()A.蝗蟲5齡後,集群以前B.3齡以前C.卵D

蝗蟲的發育依次經歷卵、若蟲和成蟲三個時期,若蟲經過5次蛻皮後發育成成蟲,受精版卵產在土壤中,不權易被發現和防治;3齡以前的若蟲,翅芽不明顯,不能飛行,只能跳躍,且比較集中,是消滅蝗蟲、防治蝗災的最佳時期;5齡後的若蟲飛行能力很強,活動范圍擴大,不易防治;集群起飛後更難控制,故選項B正確.
故選:B

『柒』 「草→蝗蟲→食蟲鳥→鷹」是草原生態系統中的一條食物鏈.若防治害蟲時,長期使用大量的在生物體內難以分

「草→蝗蟲→食蟲鳥→鷹」是草原生態系統中的一條食物鏈.食物鏈的營養級越高,有毒物質積累的越多.其中鷹的營養級最高,有毒物質積累最多.
故選:D.

『捌』 蝗蟲危害大,如果你穿越回到古,怎麼治理

蝗蟲的危害確實很大,好像也沒有什麼辦法可以治療啊,除非嗯做一點網把它逮住吃掉。

『玖』 蝗蟲的害處

蝗蟲食物范圍廣,可取食小麥、水稻、穀子、玉米、豆類、煙草、蘆葦回、蔬菜、果樹、林答木及雜草的葉子、嫩莖、花蕾和嫩果等,將葉片咬成缺刻或孔洞,大發生時可將作物食成光桿或全部吃凈,造成嚴重經濟損失。

蝗蟲為植食性,而且成蟲期補充營養強烈,約佔一生總食量的75%以上。它們以咀嚼式口器咬食植物葉片和花蕾成缺刻和孔洞,嚴重時將大面積植物的葉片和花蕾食光,造成農林牧業重大經濟損失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