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針對網路直播整改
現如今直播帶貨是非常的火,不僅是普通的老百姓,就連明星們都選擇了直播帶貨。但是直播帶貨也存在著很多問題,有的主播們會用一些假的東西來賣給粉絲,從中間賺取更多的利潤,這樣是危害粉絲們的利益。
現如今的直播是非常的火,但是直播也存在著很多問題,引起了國家的重視,很多粉絲們在自己的偶像直播間買東西,但是發現這些東西好多都是假貨,使得直播行業是非常的混亂,如果國家不整治直播帶貨的話,就會引起更多的問題。像前一段時間,辛巴在直播間賣假燕窩就引起了很大的爭議,燕窩的價格並不便宜,但是粉絲們買到手裡面發現只是一個糖水,辛巴也做出了澄清,但是有關權威認證辛巴的燕窩是存在問題的,這就引起了很多人的重視。
不管是主播們還是粉絲們,在直播間帶貨或者買貨的時候一定要認清產品的質量。
『貳』 網路直播行業緣何陷屢教不改困境
一是同行業競爭激烈,各網路直播平台為了吸引眼球、吸引流量,最後變現,以獲專得經濟利益,某屬些互聯網企業為了吸引流量,故意放縱主播「打擦邊球」。許多直播平台企業以高額獎金為噱頭,鼓吹「一夜暴富」「玩著就能賺錢」,這與社會主流價值觀強調的勤勞致富格格不入。
二是網路直播的成本比較低,沒有嚴格的准入門檻和行業規定,由於缺乏規范細則,很多主播並不知道直播行為的上限和下限在哪。
三是監管較難,違規成本太低,監管成本過高,沒有相關舉報和懲處的渠道和規定。
『叄』 8部門集中整治網路直播:網路直播打賞帶貨如何治理
建立健全直播打賞,帶貨等相關的行業規則,建立一定的准入門檻,嚴格監控直播動向。
網信辦聯合全國掃黃打非辦等八部門開展了對網路直播行業的專項整治活動。其中具有飽含爭議的直播打賞和直播帶貨等活動的專項整治。並且聯合八部門辦公,成功地整治了很多平台的直播亂象。其中有大量違規直播的內容被國家相關機構勒令整改,還有部分直播打賞違規等行為也被國家約談。從總體位,責任到人。直播平台享受相關行業的待遇,也要承擔相關的責任。並且依靠全民監督等機制嚴格監控網路直播平台的發展動態。引導網路直播行業走向正軌,走向高質量發展道路。
『肆』 國家禁止直播行業的發展,會對國家經濟造成什麼影響
直播帶貨經濟已經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禁止直播帶貨的話可能會影響經濟側改革的步伐。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宏觀研究部副主任研究員劉玉書表示,直播帶貨的火爆,首先是因為數字化交互全民化已經孕育出了舉足輕重的線上市場;
其次,隨著5G等技術廣泛在高速互聯與個體生活之間的深度融合,流量逐步在走向私域化,網紅帶貨就是在這種「私域場效應」下得以放大傳播效果,產生了更強的帶貨能力;
最後,消費行為社交化也推動了直播帶貨的發展。因為消費已經不僅僅是一種物質需求,已經逐步成為了數字社會中的一種社交模式,而網紅作為數字社會中社交網路的流量節點,成為帶貨能手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劉玉書認為,直播對實體經濟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一是有利於推動我國供給側改革在微觀層面的完善。帶貨模式讓更多的生產商看到了更為精準的市場需求。同時直播網紅們將產品的特性放大,事實上是突出了不同產品的個性化,這會推動商家未來更加註重產品的人性化、差異化和銷售定製化的生產,減少因為信息不對稱而造成的產品滯銷和生產浪費。
二是會倒逼我國產業智能化升級,未來直播帶貨范圍將會涵蓋到各個產業。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以來,通過直播效應,5G巨大的潛力體現出來。
在5G的支持下,原有的數字交互帶寬得到了質的提升,5G與人工智慧的融合迎來了創新爆發高峰,目前直播帶貨的方式未來涵蓋的范圍不僅僅會是「口紅」等生活用品,大型工業設備、製造同樣會有著巨大的流量潛力。
三是直播帶貨與線下經濟發展不會此消彼長,而是會形成更加多樣性的經濟形態,成為進一步縮小城鄉差距的新動能。直播帶貨不是在和繁華商業街搶「攤位」,而是拉寬了原有市場的板凳,讓更多的人能有機會從事經濟活動。
無論身處何地,只要有一部能上網的手機,人們就有機會將自己的勞動果實銷售出去。靈活和低成本的市場准入,極大地拓寬了經濟的多樣性,形成了更多的產業鏈。從需求端倒逼線下的實業的產業升級。
直播經濟不只是會成為未來的一個重要經濟形態,而是會衍生出不同的經濟生態系統。
(4)2016針對網路直播整改擴展閱讀
直播平台在未來市場的優勝劣汰之中,留下的必定是具有特色的或資本雄厚的那些平台。而網紅主播為了實現和直播平台之間的深度合作,進行日常直播的平台也會漸漸穩定在一部分固定的平台中;
這樣既能幫助粉絲更快速的找到主播、幫助主播積累固定的流量、形成個人的特色,生產更多用戶感興趣的內容,也能幫助平台穩定用戶群、增加收益。
因此在未來的合作中,直播平台與主播之間會更加相輔相成,不僅網紅經濟會在直播的大環境中進一步發展,市場的需求也會促進著直播平台的轉型與改進,網紅經濟未來也會倚靠著更多吸引粉絲的方式和渠道發展著,實現網紅流量的不斷變現。
『伍』 為何要明確禁止未成年人注冊網路主播
國家網信辦近日約談「快手」和今日頭條旗下「火山小視頻」相關負責人,責令全面進行整改。兩家相關負責人表示完全接受處罰,同時提出禁止未滿18周歲的未成年人注冊網路主播,已有賬號一律關停。
其次,需要對網路直播節目建立分級制度。我國已經進入互聯網時代,網路直播、短視頻已經成為公眾獲得資訊,進行消遣娛樂的重要途徑。從國外的經驗看,為了規范直播、視頻行業的發展,他們是有分級制度的,哪些視頻允許18歲以下未成年人觀看,哪些禁止18歲以下的未成年人觀看,等等。從我國的國情出發,不太可能制訂那樣的分級制度,但可以從保護未成年人角度出發,對視頻內容進行分級,明確規定哪些視頻直播不能向未成年人開放。
『陸』 網路直播是國家那個部門監管的
網路直播並不歸屬某個單一的國家部門管理,而是由以下幾個部門聯合管理。
1、國家廣電總局
因為涉及視聽文化產品傳播,所以在傳播層面上講,歸廣電總局管理;
2、文化部
直播行業屬於娛樂類,所以在行業性質上文化部門也有管轄權;
3、網監部門
因為直播屬於網路傳播,所在平台所屬區域的網路監管部門,對直播平台有直接的行政監督管理許可權。
(6)2016針對網路直播整改擴展閱讀:
網路直播的監管情況以及相關規定:
2016年9月9日,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下發《關於加強網路視聽節目直播服務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重申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機構開展直播服務,必須符合《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管理規定》和《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業務分類目錄》有關規定。
2016年11月4日,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發布了《互聯網直播服務管理規定》,該規定主要實行「主播實名制登記」、「黑名單制度」等強力措施,且明確提出直播平台「雙資質」要求。
2016年12月12日,文化部印發《網路表演經營活動管理辦法》,對網路表演單位、表演者和表演內容進行了進一步的細致規定。
『柒』 網路直播行業興起,發展前景被人看好,有哪些問題需要注意呢
原標題:2019年中國網路直播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 呼籲國家立法規范健康有序發展
網路直播亂象仍然存在
近日,中國文化管理協會網路文化工委在其官方微博上喊話斗魚,希望斗魚能夠「嚴守平台內容安全生命線」。
事件的起因,是明星陳冠希帶孩子逛街時被斗魚某主播進行直播,陳冠希認為這一行為侵犯了其與家人的隱私權,對此非常不滿從而怒斥該主播。
中國文化管理協會網路文化工委發文指出,該事件充分暴露出斗魚在內容監管方面的不足與缺陷,同時也體現出斗魚應對平台上發布的內容承擔更大的責任。
這幾年,隨著監管力度的不斷加大,網路直播中的違法違規現象已大量減少。然而,侵犯他人隱私、打色情擦邊球、傳播低俗信息等亂象仍然存在。
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近日在接受《法制日報》記者采訪時指出,現在的網路直播亂象與前幾年相比有著很大不同,與前幾年的涉黃涉暴等違法違規行為相比,現在更多的是侵犯他人隱私、宣揚封建迷信、傳播低俗文化等亂象。
「網路直播不能損害社會公共利益,不能挑戰公序良俗。對此,有必要通過立法的方式加以規范,在對危害網路公共秩序的行為進行界定的同時,設置不得違反公序良俗的兜底條款,推動建立一個有效的互聯網行為規則。」朱巍說。
打「擦邊球」低俗現象仍存在
4月8日,四川榮縣公安發布通報稱,2018年以來,唐某某(女)為博取眼球、增加粉絲和視頻觀看量,在農田中拍攝穿著鮮艷暴露、佩戴紅領巾的捕魚視頻,以「宜賓盈盈」賬號在某直播平台先後上傳剪輯後的視頻,視頻播放量高達300餘萬次。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規定,警方依法對其予以行政拘留十二日並處罰款一千元,責令其刪除相關視頻。
在朱巍看來,該女主播所做的事情,正是當前網路直播中最常見的亂象之一——傳播低俗文化。
朱巍認為,隨著近些年相關制度的完善和監管力度的加大,違法違規的現象已經基本在網路直播中消失,但更多的是開始打「擦邊球」。
「像女主播衣著暴露戴紅領巾捕魚這種低俗行為,在網路直播中比較常見。事實上,這種現象幾乎從網路直播出現時就已存在,與色情等違法行為相比,這種行為主要是違反公序良俗,更多是處於一種比較隱晦的灰色地帶。」朱巍說。
事實上,監管部門對於網路直播亂象的整治早已展開,並且已經制定了相應的法規。
2016年12月1日,《互聯網直播服務管理規定》正式施行,對網路直播平台的主體責任、用戶准入審核要求、黑名單通報制度等作出了明確規定。
同時,相關部門依然保持對網路直播亂象的高壓態勢。
4月9日,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官方微博發布消息稱,近日,為嚴厲打擊傳播低俗信息行為,營造風清氣正的網路文化環境,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決定在全國范圍內開展網上低俗信息專項整治。
此次專項行動於2019年4月啟動,將持續開展8個月,綜合運用行政管理、行業規范、道德約束等多種手段,著力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重點清理網路傳播淫穢色情和夾雜淫穢色情信息內容;以「性」為賣點,不適合傳播的內容;宣揚違背正確婚戀觀和家庭倫理道德的內容;網路惡搞、調侃等迎合低級趣味的內容;宣揚暴力、血腥、恐怖、殘酷的內容等。
小直播平台仍然亂象叢生
而隨著短視頻行業的快速發展,也給直播行業帶來一定沖擊。2019年1月15日,抖音總裁張楠公布了抖音的最新用戶數據,截至2019年1月,抖音國內日活躍用戶突破2.5億,月活躍用戶突破5億。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網路直播行業商業模式創新與投資機會深度研究報告》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12月,中國網路直播用戶規模達3.97億,較2017年底減少2533萬,用戶使用率為47.9%,較2017年底下降6.8個百分點。預測2019年中國直播行業用戶規模可能有所下降,部分流量轉至短視頻,2019年網路直播用戶規模將在3.9億人左右。從體育、游戲、真人秀、演唱會四個細分內容領域來看,游戲直播用戶使用率基本穩定,體育直播用戶使用率略有下降,演唱會、真人秀直播用戶使用率分別下降6.2、8.8個百分點。
2017-2018年中國網路直播用戶規模及使用率統計情況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而未成年少女懷孕、衣著暴露與搔首弄姿、公然調侃國歌……為了爭奪巨大的市場,在過去幾年時間里,網路直播平台可謂是「機關算盡太聰明」,放任主播以一種低俗乃至違法違規的行為來吸引粉絲。
然而,這種飲鴆止渴的行為,終究是「反誤了卿卿性命」——近年來,國家網信辦接連重拳出擊,近百家直播平台因內容涉嫌違規而被監管叫停。而且,整頓的風暴依然在持續,針對網上低俗信息的專項整治已經開始。
除了監管部門的大力整治,網路直播平台也在洗牌
艾英咨詢合夥人丁潔認為,在過去幾年時間里,一些正規守法的平台通過發展線下或者和體育、電競等行業捆綁找到了自己的特色發展渠道,也有平台試圖通過黃色內容吸引流量,後者肯定是不會長久的,是平台管理者短視且不計後果的手段。過去這兩三年時間已經證明,不法平台已經被淘汰。未來,直播平台會繼續洗牌。
如今,經過外部整治和內部革新的網路直播,基本完成了從「蠻荒的上半場」到「文明的下半場」的過渡。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網路直播正在陽光的照耀下變得更好,但一些陰暗的角落仍然存在。
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田豐認為,經過多輪治理,國內主流直播平台在主播管理、內容把關、現場監管等方面取得了很大進步,形成了較為完整的自查自糾規則,但一些隱藏在互聯網世界角落裡的小直播平台仍然亂象叢生。
田豐指出,小直播平台大都是通過非正規手段、地下運營的「黑直播」,主要使用論壇評論區、彈出式小廣告以及部分非法網站來傳播,在直播內容上沒有底線,尤其以淫穢、色情、裸露內容居多,在直播形式上甚至出現明令禁止的「一對一」直播形式。
然而,由於運營成本低、流動性強、匿名性等原因,對小直播平台進行治理難度非常大。
「這些現象也說明,網路直播從亂向治的過程,從來就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靠單方面的力量就能完成的,而是需要靠監管部門、直播平台、網路主播等各方主體的合作。」朱巍說。
立法應對禁播內容進行列舉
對於網路直播中存在的低俗行為等亂象,專家建議立法進行規范。
昆明理工大學教授張鶴認為,網路直播空間雖具有個人屬性特徵,但是互聯網也具有更多的公共空間的屬性。因此,堅守法律底線和遵守公序良俗,應當成為網路直播中最基本的常識。
張鶴建議,在立法時,對《互聯網直播服務管理規定》實施以來的經驗加以總結,採取列舉式將法律禁止直播的內容、行為等具體化,從而提升法律的可操作性。
廣東省律師協會政府法律顧問專業委員會委員陳一天認為,除了對法律禁止的網路直播行為進行列舉,還應設置兜底條款。
談到網路直播,陳一天對「兩主播直播在宜家過夜」事件記憶猶新。
2016年12月的一天晚上,一男一女兩名主播進入北京市四元橋的宜家商場,直播挑戰「在宜家過夜」。兩人藏在衣櫃里,試圖直播在宜家過夜情況,不過很快被商場的安保人員發現。
在陳一天看來,兩主播之所以會實施「宜家過夜」行為,在於該行為違反了常理和通常的認知,會產生吸睛的效果,雖然並未明確違反法律規定,最終也沒有造成嚴重後果,但這樣一種行為是不應當被提倡和仿效的,因為他們違背了消費者與商家之間的基本合同習慣,違反了善良風俗。
陳一天認為,直播是新鮮事物,其行為規范難以為過去的法律所涵蓋。而且,違法侵權行為的種類難以窮盡式列舉,因此必須要有「不能違反公序良俗」作為兜底條款,即不能違背公共秩序與善良風俗的基本要求,否則就應當追究相關人員的法律責任。
「互聯網是自由的,但這種自由不是沒有界限,而是必須遵守法律法規政策。網路直播同樣如此,不能侵害他人合法權益,不能損害社會公共利益,不能違反公序良俗。」朱巍說。
朱巍認為,立法還有一個重要的作用,就是為平台的人工智慧演算法提供方向和指引。
「在網路直播亂象的治理中,平台的審核非常重要,這就要求平台的人工智慧演算法跟得上時代的發展。法律要告訴平台,哪些東西是違法的。當然,這個工作是有一定難度的,但卻需要做下去。」朱巍說。
『捌』 網路主播黑名單曝光,是否能整改現在的網路現狀
說起網路主播,抄其實我襲們記憶中最深的網路主播經已經被安排到了黑名單,備課大直播網站要求停播甚至是被拉進了黑名單。
如今,網路主播黑名單曝光,現在網路主播已經開始將自己的語言和行為文明化,只有這樣,我們的網路平台才會更加的長久的發展。畢竟綠色直播才是重點,激烈的行業競爭下,其實每個主播的表演方式都是不一樣的,但是更應該以自律為主,相信未來的時候,文化系統官員肯定會管理好各大平台,讓各大平台都開始為綠色化。而且也能整改現在的網路狀況。
『玖』 直播行業的整改,是挑戰還是機遇
直播或將顛覆長久以來視頻的點播模式,成為移動互聯網甚至未來虛擬現實時代的主流內容模式。
監管未來會趨嚴,窗口期可能會在兩年左右。直播是可以滿足人類對真善美的這樣一個不懈的追求,我們先回顧一下互聯網內容載體的變遷,從文字到圖片再到視頻。
直播是一個機遇,直播3.0各個行業可以和直播結合,直播可以進入越來越多的細分行業。商業模式上也不只是虛擬道具,而是其他的互聯網商業模式都可以嫁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