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整改整治 » 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內容

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內容

發布時間: 2021-01-13 03:45:06

① 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基本內容有哪些

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內容可概括為依法治國、執法為民、公平正義、服務大局、黨的領導五個方面。這五個理念,依法治國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核心內容,執法為民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本質要求,公平正義是社會主義法治的價值追求,服務大局是社會主義法治的重要使命,黨的領導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根本保證,協調一致地體現了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統一。

② 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包括哪幾個內容

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包括依法治國、執政為民、公平正義、服務大局、黨的領導五部分內容,他們之間是密切聯系、不可分割的。

③ 社會主義法制理念教育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一、社會主義法制理念教育包括以下五個方面:

1、依法治國。

這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核心內容.要求政法機關和政法幹警必須不斷提高法律素養,切實增強法制觀念,堅持嚴格執法,模範遵守法律,自覺接受監督,時時處處注意維護法律的權威和尊嚴。

2、執法為民。
這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本質要求.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把實現好、維護好、 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宣傳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政法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在各項政法工作中真正做到以人為本、執法為民,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

3、公平正義。
這是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價值追求.公平正義是政法工作的生命線,是和諧社會的首要任務,是社會主義法治的首要目標.要求政法幹警必須秉公執法、維護公益、摒棄邪惡、弘揚正氣、克服己欲、排除私利,堅持合法合理原則、平等對待原則、及時高效原則、程序公正原則,維護社會的公平正義。
4、服務大局。
這是社會主義法治的重要使命.要求各級政法機關和政法幹警,必須緊緊圍繞黨和國家大局開展工作,立足本職,全面正確履行職責,致力於推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努力創造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和公正高效的法治環境。
5、黨的領導。
這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根本保證.要自覺地把堅持黨的領導、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和維護社會主義法治統一起來,把貫徹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嚴格執法統一起來,把加強和改進黨對政法工作的領導與保障司法機關依法獨立行使職權統一起來,始終堅持正確的政治立場,忠實履行黨和人民賦予的神聖使命。

二、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

《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是進行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是加強政法隊伍思想政治建設的一項重大舉措。 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實質上就是政法工作的指導思想。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是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科學發展觀,在總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實踐經驗,合理借鑒中外法治文明發展的優秀成果基礎上形成的,是科學的、先進的理念,為當前和今後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提供了正確的思想指南。

④ 我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主要內容

2.社會主義法治的核心內容是依法治國。 3.依法治國的基本內涵: ①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這是憲法規定的社會主義法治的基本原則: 第一,公民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第二,任何組織和個人都沒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 第三,任何組織和個人的違法行為都必須受到法律追究。 ②樹立和維護法律權威,這是實施依法治國方略的迫切需要。 第一,必須維護憲法權威; 第二,必須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的統一和尊嚴; 第三,必須樹立執法部門和司法部門的公信力。 ③嚴格依法辦事,這是依法治國的基本要求。

⑤ 社會主義法治理念五個方面的關系是什麼

依法治國、執法為民、公平正義、服務大局、黨的領導(依執公服黨/一隻功夫黨)。五個方面相輔相成,體現了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
五個方面分別是依法治國的核心內容,本質要求,價值追求,重要使命,根本保證。(心本價使證/新本駕駛證)

⑥ 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基本內容有哪些2017

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基本內容包括依法治國、執法為民、公平正義、服務大局、黨的領導五方面內容,是一個相輔相成、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構成了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完整的理論體系。
一、依法治國:社會主義法治的核心內容
除了法律規范之外,道德、宗教等都是調整社會的重要規范,但是新中國法治建設的歷程告訴我們,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必須依「法」治國,而非依「人」或其他社會規范治理國家。依法治國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核心內容,其主要理由在於:
(一)依法治國體現了我們黨治國理政觀念的重大轉變
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前,由於「左傾」錯誤和封建殘留思想的影響,我們黨長期存在著「以權代法」、「以言壓法」的「人治」思想。通過對改革開放之後的社會主義建設實踐經驗的總結,以鄧小平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領導集體逐步意識到「法治」對國家的重要意義。在黨的十五大報告中明確提出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將過去「建設社會主義法制國家」的提法改變為「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極其鮮明地突出了對「法治」的強調。1999年,「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被正式寫入憲法。2007年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提出「全面落實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標志著我們黨堅定不移地選擇了社會主義法治的治國道路,從而完成了我們黨執政治國理念的一次深刻而重大的轉變。
(二)依法治國是實現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依法治國是中國基本國情的要求。中國是一個大國,各地區之間的政治、經濟、文化發展還不是很平衡,且擁有近14億的龐大人口和兩千多年的封建專制傳統,這使中國與英國、法國等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國情有重要區別。要有效治理這樣一個大國,必須穩定地保持中央的高度權威,同時還必須充分發揮地方的積極性,因地制宜地回答和解決地方性問題。法治不僅可以保證基本規則和政策的穩定性,而且有助於將中央的權威以及中央與地方的關系制度化;不僅使問題的處理可以依賴於當代人的智慧,而且還可以藉助制度凝結的前代人智慧,並通過各層級之間以及同一層級的各國家機構的有效分工合作得以實現,從而保證了效率和公正。
(三)依法治國是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
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目標。只有依法治國,人民才能通過各種法定形式參政、議政,管理國家和社會事務;才能通過法定程序保證國家的重大決定符合自己的根本利益;才能使自己的一切合法權利和自由得到切實保障,並在受到侵害時能及時獲得法律的有效救助。因此,要推進社會主義民主建設,必須依法治國。
二、執法為民:社會主義法治的本質要求
法律的運行過程包括立法、執法、司法和守法四個階段。
然而這里,我們對於執法為民中的執法應該做廣義理解,即其不僅僅包括行政機關或者司法機關的執法司法行為,而是指社會主義法治實踐的全部活動。
(一)執法為民的主要內容
執法為民是執政為民的具體體現,其主要包括以人為本、保障人權和文明執法三方面內容。
1.以人為本是執法為民的根本出發點。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核心,也是執法為民的根本出發點。其具體要求為:以維護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為本;執法為了人民;執法依靠人民。
2.尊重和保障人權是執法為民的基本要求。尊重和保障人權是我國憲法規定的一項基本原則,人權通常是指普遍的人類權利,在我國主要指憲法賦予公民的各項基本權利,主要包括:公民的生存發展的權利、政治權利、經濟社會文化權利與婦女、老人等弱勢群體的權利。上述公民權利如果遭受到侵犯而得不到救濟,勢必會極大地損害憲法與法律的威信,所以貫徹落實執法為民必須堅持尊重和保障人權原則。
3.文明執法是執法為民的客觀需要。所謂文明執法,就是在行政執法中樹立以人為本、依法行政、執政為民的理念,充分尊重行政執法相對人的權益,嚴格遵循法律規定的執法程序,堅持教育與處罰相結合,管理與服務相結合,不斷提高行政執法效能,為建設和諧社會和法治社會提供保障。這也是新時期人民群眾對執法工作所提出的更高要求。
(二)執法為民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本質要求的體現
執法為民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本質要求,其主要體現在:
1.執法為民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落實到執法工作中的必然要求,也是我黨「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執政理念的重要體現。堅持執法為民能充分體現出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2.執法為民是「一切權力屬於人民」的憲法原則的具體體現。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人民是國家的主人,是一切國家權力的來源。執法機關作為權力的行使者,只能充當人民的公僕,為人民服務,而絕對不能凌駕於人民之上。
3.執法為民是法治建設始終保持正確方向的根本保證。執法為民理念的提出清楚地回答了執法工作「相信誰、依靠誰、為了誰」這個根本問題,鮮明地指出了我國法治建設的社會主義性質,其生命力就在於人民性。而在當前執法工作中存在諸多的「野蠻執法」、「暴力執法」的現象,都違背了執法為民理念的要求。
三、公平正義:社會主義法治的價值追求
2005年,胡錦濤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提高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能力專題研討班的講話中指出:「公平正義,就是社會各方面的利益關系得到妥善協調,人民內部矛盾和其他社會矛盾得到正確處理,社會公平和正義得到切實維護和實現」。公平正義理念的核心內涵為:
(一)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包括平等對待、反對特權、禁止歧視三方面內容。因為性別、年齡、貧富、身份等個體差異,不可能存在絕對的平等,但是任何公民在法律面前,都應被以同樣的標准對待,任何人都不享有超越憲法、法律的特權。公民在憲法和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我國憲法確立的基本原則。
(二)合法合理是公平正義的內在品質
任何組織或個人追求和實現公平正義的方式只有既合乎憲法和法律的規定,又符合事物的內在規律,才能為社會公眾所普遍接受。故而該內涵具備合乎法律、利益均衡、情理兼顧三方面內容。
(三)程序正當是實現公平正義的方式與載體
所謂程序正當,是指司法機關必須嚴格遵守法定程序的規定,保證案件及時正確處理,確保公平、效率、人權保障與司法監督等價值目標得以實現。其主要內容包括充分參與、裁判中立、程序公開、程序約束四個方面。
(四)及時高效是衡量公平正義的重要標尺
及時高效,要求以公平正義為前提和基礎,以最短的時間、以最少的成本投入、最低的資源消耗實現最大程度的公平正義。即要求做到完善體制、平均成本和提高效率。我國的及時高效原則主要體現在對行政行為作出的時間限制上,例如:依據行政許可法第四十二條規定,除可以當場作出行政許可決定的情況外,行政機關應當自受理行政許可申請之日起20日內作出行政許可決定,確有特殊情況才可以按照法定程序再延長10日。
四、服務大局:社會主義法治的重要使命
法律作為上層建築,應該反映並服務於經濟基礎。服務大局要求牢牢把握大局,緊緊圍繞大局,切實立足本職,全面保障服務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以及生態文明建設,建設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國家。
(一)服務大局理念的基本內涵
1.把握大局。現階段,黨和國家工作的大局,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把握大局要求我們充分認識這個大局,並自覺在大局的指引下行動,其包括把握大局的根本性、統領性、歷史性、層次性四方面內容。
2.圍繞大局。這主要包括決策部署以服務大局為目標方向;具體工作以服務大局為基本准則;工作成效以服務大局為檢驗標准,全面保障服務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以及生態文明建設。
3.立足本職。立足本職原則要求,在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過程中,全體執法人員應充分樹立大局意識,依法、全面、充分地履行自己的職責。
(二)服務大局是社會主義法律的必然要求的體現
1.服務大局是社會主義法律的必然要求,作為人民意志和國家意志的集中體現,社會主義法治必須按照人民的意志,服務黨和國家大局,維護人民的根本利益,保障和促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這是我國社會主義法律的必要要求和功能體現。
2.服務大局是由法治工作的性質和地位所決定,作為國家的治理方式,法治必然服務於國家的根本任務和根本利益。
3.服務大局是社會主義法治實踐的經驗總結。
五、黨的領導:社會主義法治的根本保證
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也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最根本的就是要把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做主和依法治國有機統一起來。
堅持黨的領導的基本內涵
1.堅持黨對社會主義法治的思想領導。
堅持黨對社會主義法治的思想領導,要求我們在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的同時,充分考慮中國國情,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2.堅持黨對社會主義法治的政治領導。

⑦ 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基本內容是什麼

1、依法治國,這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核心內容。要求政法機關和政法幹警必須不斷提高法律素養,切實增強法制觀念,堅持嚴格執法,模範遵守法律,自覺接受監督,時時處處注意維護法律的權威和尊嚴。

2、執法為民,這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本質特徵。執法為民的內涵:以人為本;保障人權;文明執法。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把實現好、維護好、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宣傳,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政法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

3、公平正義,這是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價值追求。其內涵包括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這是公平正義的首要內涵;合法合理,這是公平正義的內在品質;程序正當是實現公平正義的方式和載體;及時高效是衡量公平正義的重要尺度。

公平正義是政法工作的生命線,是和諧社會的首要任務,是社會主義法治的首要目標。要求政法幹警必須秉公執法、維護公益、摒棄邪惡、弘揚正氣、克服己欲、排除私利,堅持合法合理原則、平等對待原則、及時高效原則、程序公正原則,維護社會的公平正義。

4、服務大局,這是社會主義法治的重要使命。把握大局,圍繞大局,立足本職。要求各級政法機關和政法幹警,必須緊緊圍繞黨和國家大局開展工作,立足本職,全面正確履行職責,致力於推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努力創造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和公正高效的法治環境。

5、黨的領導,這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根本保證。包括政治領導、思想領導、組織領導。要自覺地把堅持黨的領導、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和維護社會主義法治統一起來,把貫徹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嚴格執法統一起來,始終堅持正確的政治立場,忠實履行黨和人民賦予的神聖使命。



(7)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內容擴展閱讀

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核心精髓:

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有機統一,是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核心和精髓。胡錦濤總書記在首都各界紀念憲法公布施行二十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說:「黨的領導是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根本保證,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要求,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

這是我們黨在總結社會主義國家興衰成敗的經驗,特別是中國社會主義民主建設、法制建設的經驗,借鑒現代法治理論合理成份的基礎上形成的基本理念。我們只有全面把握這一核心理念,才能理解社會主義法治的本質內涵。

⑧ 簡述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基本內容

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基本內容為:

一、依法治國

這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核心內容。要求政法機關和政法幹警必須不斷提高法律素養,切實增強法制觀念,堅持嚴格執法,模範遵守法律,自覺接受監督,時時處處注意維護法律的權威和尊嚴。

依法治國的基本內涵:

(一)人民民主。這是依法治國的基礎。

(二)法制完備。這是依法治國的重要標志。

(三)樹立憲法法律權威。這是依法治國的必然要求。

(四)依法執政。這是依法治國的關鍵。

二、執法為民

這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本質特徵。

執法為民的內涵:以人為本;保障人權;文明執法。

執法為民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政法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在各項政法工作中真正做到以人為本、執法為民,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

三、 公平正義

這是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價值追求。其內涵包括:

(一)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這是公平正義的首要內涵;

(二)合法合理,這是公平正義的內在品質;

(三)程序正當是實現公平正義的方式和載體;

(四)及時高效是衡量公平正義的重要尺度。

公平正義是政法工作的生命線,是和諧社會的首要任務,是社會主義法治的首要目標。要求政法幹警必須秉公執法、維護公益、摒棄邪惡、弘揚正氣、克服己欲、排除私利,堅持合法合理原則、平等對待原則、及時高效原則、程序公正原則,維護社會的公平正義。

四、服務大局

這是社會主義法治的重要使命。把握大局,圍繞大局,立足本職。

要求各級政法機關和政法幹警,必須緊緊圍繞黨和國家大局開展工作,立足本職,全面正確履行職責,致力於推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努力創造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和公正高效的法治環境。

五、黨的領導

這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根本保證。包括政治領導、思想領導、組織領導。

要自覺地把堅持黨的領導、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和維護社會主義法治統一起來,把貫徹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嚴格執法統一起來,把加強和改進黨對政法工作的領導與保障司法機關依法獨立行使職權統一起來,始終堅持正確的政治立場,忠實履行黨和人民賦予的神聖使命。

(8)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內容擴展閱讀:

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是中國共產黨作為執政黨,從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現實和全局出發,借鑒世界法治經驗,對近現代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社會和法治發展的歷史經驗的總結。

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既是當代中國社會主義建設規劃的一部分,同時也是執政黨對中國法治經驗的理論追求和升華。

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基本特徵:

一、鮮明的政治性

社會主義法治建立在社會主義民主基礎上,並確認和保障社會主義民主政治。

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將服務大局作為社會主義法治的重要使命,將黨的領導作為社會主義法治的根本保證,要求全面服務社會主義政治、經濟、文化、 社會及生態文明建設,不斷增強黨的科學執政、民主執政與依法執政能力,實現了講法治與講政治的統一。

二、徹底的人民性

社會主義法治反映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是黨領導人民制定和實施法律,有效治理社會的方式、過程和狀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利益。社會主義法治與全體公民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人民是法治的主體,是法治建設的重要參與者和推動力。

三、系統的科學性

社會主義法治理念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在內容構成上,從而成為一個科學的有機統一體。

「依法治國、執法為民、公平正義、服務大局和黨的領導」這五大內容,從不同方面反映和規定了社會主義法治,明確了社會主義法治的核心內容、本質要求、價值追求、重要使命和根本保證,每個方面環環相扣,相輔相成,構成一個科學有機的整體。

四、充分的開放性

社會主義法治理念不是一個孤立的存在,也不是一個封閉、靜止的思想體系,它的形成、發展與實踐都具有充分的開放性。

隨著社會主義法治的不斷完善,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內涵也將更有時代性,更具規律性,更富創造性,不斷借鑒與吸收人類法治文明的優秀成果。可以說,正是這種廣泛吸收、兼容並蓄、與時俱進的特性,才使社會主義法治理念能夠始終指導中國的法治實踐,始終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⑨ 闡述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基本內容及要求

我多年前寫的周群文章《法律之我見》

近來,常能聞見一些似乎很懷了些憐憫之心的「有識之士」,臉上也很流露出了些不忍之色,然後,再用很帶了些責備的口吻教導著那些已然在生活中很受了些委屈與傷害的人:「碰上諸如此類的事情,你決不可妥協、軟弱!應該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與之堅決斗爭到底!」

對於此類極富「打抱不平」精神的「有識之士」之善意,我向來是既深以為然,也頗以為許的。但是,無庸諱言,我卻也始終認為這番循循善誘依稀與「你應該放棄仁慈、寬容,斤斤計較起來!」實有異曲同工之嫌。

當然,盡管如此,倘憑心而論,至刻下我也尚未絲毫懷疑過這類「有識之士」的其心可鑒,甚而至於,心下更是頗感其精神之難能可貴。因為,倘處身於一個誰都念著要佔別人便宜的食親財黑環境及氛圍中,不容置疑,確實很有針鋒相對且決不退讓之必要,做人更是如之說的:絕不應該心慈手軟而任人欺凌、擺布!

不過,理雖及此,我卻依然頑固於發自內心之深以為:問題似乎都得從根本上去著手解決才更恰當穩妥,否則,貿然地截鶴續鳧,實有引足救經適得其反之慮!而像現在這般純粹靠著「你打我一拳,我必踢還你一腳!」的法子,就妄圖解決人性及社會安定方面的系列問題,以我個人的看法,恐怕非僅不是一個什麼長久之計,更實隱了得不償失之後患。

也因而此,憑著自己的若般一得之見,我就更堅定了這樣的一個早先還尚有些疑慮的信念:雖然法律應該建設也更有必要得到完善,但卻實在不適宜把來作為人們日常行為的導向標志!原因在於:倘把法律姑且看作底線,那麼,崇高的道德、思想則就遠在之上遙遙相對了。而我的一己想法之延伸也就是:如果所有的人都蜂擁著那條作為底線的法律准繩,難免就會弄出些有意無意間或願意不願意間被擠過了法律准繩的狀況,倒不如,引導大家都靠攏了道德、思想,或者景況就會有所改觀了:絕大多數人遠離了因為太過於擁擠而常常出事的底線附近危險區域,那麼,視野寬闊了,也不再人多手雜了,若是誰膽敢在此時再於路斷人稀處欲越過法律准繩的話,大抵也僅是個自討苦吃之舉了。

然而,道理固然簡單,觀點也夠鮮明,但我卻更深知,若是真想讓如今的有些人也明白個中的道理,認同這個觀點,事情卻絕非那麼簡單。因為,問題就出在這個道理實在是太過於簡單了,以致於反而會使得那些特擅長於化簡為繁之人,更不可能會去關注、重視、思索,並由此而欣然接受了。

我們假設:有一個地方,因為那裡人們的道德、思想水平普遍的都很高,因此那地方的犯罪現象就很少,而犯罪現象少也就從而使得正常生活著的人們很少能聽聞到法律啊法制啦什麼的;而另一個地方,因為犯罪率一直居高不下,社會又動盪不安,迫於保護自己的無奈或者趨於貪婪的慾望,那裡的人們因而無論是唬唬人的還是真干實做的,嘴裡就不得不整天嚷嚷著法律、法制了,而這般「法律天、法制地」熱鬧的「盛況」,自然會令人倍感了法律、法制的「無處不在」與「不絕於耳」了。

倘若於此作個判斷:這般的兩個地方究竟是哪一個好?哪個地方更適宜人的生活?大概很有人會以為,這種問題豈能成為問題?這還用得著說嗎?然而,實際上這問題卻恰恰就是個連有些專家學者與教授們都至今糊塗著的「難題」。而其中最令人不可思議的更是,有一些專家學者與教授是非不明、黑白不分或弄來弄去弄不懂倒也罷了,不懂就是不懂,就不要再去厚顏無恥裝什麼懂了,可這些傢伙就是不緘其臭嘴,居然一邊贊揚著混亂一邊更去譏笑太平盛世的「少法律」「少法制」,似乎社會風雨飄搖人們被弄得焦頭爛額,於他們來說,是件挺有進步意義的事情。

日前,著意之下,我就很見識了幾個這樣的無視道德、思想而單抱著法律、法制就認為已經找到了足以匡時濟世良方的專家學者,其幼稚可笑的言論中居然還很夾雜了一些崇洋媚外的由頭,不時揚眉提到了一個當今犯罪率舉世無雙的國家,並把之頂禮膜拜成了凡國家都很該認真學習且效仿的楷模榜樣。

那麼,這個被些許「國人」高度頌揚的而自己也經常自吹自擂所謂的老牌法律國的法律狀況到底是個什麼樣子的呢?也許,我們也不妨實地去見識觀摩一下,或者,我們也就能不只有個大體上的感性認識,更能大致的對之端倪可察了。

在一間搞得外表很「入眼」的大房子里,幾十甚至上百個熟悉法律的人士靜靜地坐著,他們前面有幾個彷彿對法律更加掌握得透徹之人在輪番慷慨激昂著法律,而再往前的高台後面還坐著一個對法律幾乎是了如指掌的人。然而,盡管法律就一個,而大家也都似乎胸有成竹,但是,處身於這般濃厚法律氛圍之中的被告席上的人,卻依然瞪著茫然不知就裡的眼睛。

那麼,作為主角的被告,為何會是這么一副猶如置身雲霧中的神態呢?因為,面前的那幾個穿戴整齊的人盡管講的都不外是些不知被講了多少遍的同一法律,但是,被告卻在他們未能停止「這么講來講去」時,其命運究竟如何竟然尚且是個充滿了無窮變數的謎。而尤為重要的更是,被告的命運居然也恰恰正是由這幾個人的「這么講來講去」所決定:被告可能會就因為「這么講來講去」而無罪,但也可能就因為「這么講來講去」而小罪,或者中罪、大罪甚至超級巨罪都「得當」成立。

一旦「這么講來講去」完了——通常時間都很長很長,那麼,法庭就會讓另一些始終在一旁呆聽「這么講來講去」的人,根據這個聽來的「這么講來講去」的自己聽了多少與自己的理解能力再加上自己的想法,來得出一個結果——被告的結局——也就是法律的宣判。換言之,進了庄嚴肅穆的法庭,被告曾做過些什麼,其實相對而言已經不再是那麼重要了,反倒是最終在法庭上真正起了關鍵作用的,除了次之的在一旁呆聽的都是些什麼人之外,主要的卻居然就正是那個「這么講來講去」。

而更令人匪夷所思也勢必感嘆其深不可測的是,無論是那些懂得法律的抑或不懂得法律的,卻每個人心中都竟然雪亮著:錢多找個「好」律師與沒錢只能靠「壞」律師,其間,雖然還是同一法律同一被告,其結果卻往往會就因為「好」律師與「壞」律師間的「這么講來講去」之有所不同而差了天壤之別,有的時候,甚至更是生死之分!

法律,本該是用來伸張包含公平、公正在內的正義的,這一點大抵也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然而,現在居然被搞得非只是模糊且具彈性,最後更使得神聖不可侵犯的正義也反而受其拖累而成了貧富立判的待價而沽之商品,——在老實巴交的老百姓面前,堂而皇之地把至高無上的正義,通過所謂的「法律」「光明正大」地給徹底扭曲了,——使得法制也陡然變成了人制與錢制!或許,這聽上去實在令人難以置信,更似乎像是個天大的笑話或者諷刺,但事實上這卻正是當今資本主義國家公認的治理社會之無上法寶了。

究其惡醉強酒之原因,資本主義社會的性質與體制決定了其無可奈何只得緊抓著這根「救命稻草」,明知於事無補卻也不得不然,因為,資本主義社會的一切都是以錢來說話,錢凌駕於正義、真理之上,人人都渴望著自己能夠盡量剝削壓迫別人,最終成為剝削階級把正義、真理掌握在手裡聽憑自己玩弄,因此,資本主義社會根本就無法做到社會主義社會的對道德、思想的重視!

所以,清楚並明確了法律與道德、思想間的關系,也知道並肯定了本末位置的重要,更明白且確定了只有在道德、思想的引領下法律才能夠真正成為正義的之一工具,我們就不難看出那些外表道貌岸然,刻意不談道德、思想而大喊大叫唯法律、法制能救國、治國,實質卻正是在企圖敗壞人們的道德、思想,使得社會禮壞樂崩人慾橫流,導致法製成為人制與錢制,以便達到其徹底毀壞法律、法制目的之人的居心了。

也因此,倘若今後再有人擺出了一副一本正經的樣子,——一看就知又來哄騙老百姓了,故意繞開或撇開道德、思想大談法律、法制,那麼,有了一份清醒認識與警惕的我們,或者就能即刻透過裝模作樣的外表,直視其心底之險惡了。

⑩ 簡答題:社會主義法制理念的基本內容是什麼

社會主義法制抄理念的內容可概括為:
1、依法治國 是社會主義法制的核心內容;
2、執法為民 是社會主義法制的本質要求;
3、公平正義 是社會主義法制的價值追求;
4、服務大局 是社會主義法制的重要使命;
5、黨的領導 是社會主義法制的根本保證。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