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環境連片整治山西
⑴ 農村環境連片整治污水處理站水質監測是誰做
一般農村污水水質監測不是在線型的,一般一個月或半個月甚至更長的時間測一次,一般都是站長為了了解污水站運行狀況自我監測調試,環保局有時候來監測,有些地區環保局甚至並未將一些小型的污水站納入監測范圍,所以現在這方面還很不統一,也很不完善。
⑵ 農村環境連片整治和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的區別在哪
從環境管理角度看,二者關系如下:
農村環境連片整治,基本是在幾個行政專村或者一屬個鎮開展,具體開展范圍要由有關部門提供的資金支持為基礎,按照有關整治規劃要求確定,如果資金量小,1個行政村也可以算作連片整治。
農村環境綜合整治,主要是典型示範作用;農村環境連片整治,是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的進一步深化,是更大面積的典型示範,要探索出適合當地實際的農村環境治理之路。
⑶ 國家對農村的政策有哪些
扶持農民專業合作社和龍頭企業發展。加快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開展示範社建設行動。加強合作社人員培訓,各級財政給予經費支持。
將合作社納入稅務登記系統,免收稅務登記工本費。盡快制定金融支持合作社、有條件的合作社承擔國家涉農項目的具體辦法。
扶持農業產業化經營,鼓勵發展農產品加工,讓農民更多分享加工流通增值收益。
中央和地方財政增加農業產業化專項資金規模,重點支持對農戶帶動力強的龍頭企業開展技術研發、基地建設、質量檢測。鼓勵龍頭企業在財政支持下參與擔保體系建設。採取有效措施幫助龍頭企業解決貸款難問題。
推進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
加快農村社會事業發展。建立穩定的農村文化投入保障機制,盡快形成完備的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推進廣播電視村村通、文化信息資源共享、鄉鎮綜合文化站和村文化室建設、農村電影放映、農家書屋等重點文化惠民工程。
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
農民工技能培訓;有條件的地方可將失去工作的農民工納入相關就業政策支持范圍。落實農民工返鄉創業扶持政策,在貸款發放、稅費減免、工商登記、信息咨詢等方面提供支持。
保障返鄉農民工的合法土地承包權益,對生活無著的返鄉農民工要提供臨時救助或納入農村低保。同時,充分挖掘農業內部就業潛力,拓展農村非農就業空間,鼓勵農民就近就地創業。
(3)農村環境連片整治山西擴展閱讀:
惠農政策補貼
農業部發布《2014年國家深化農村改革、支持糧食生產、促進農民增收政策措施》,50項政策涵蓋種糧直補、農機補貼、產糧大縣獎勵等多項支農惠農政策,其中僅種糧直補、良種補貼、農資綜合補貼、農機補貼等四項補貼資金規模達到1600億。
以2014年明確的資金數和2013年基數統計,四項對農民的補貼金額為1638億元。除了對農民直補,中央財政每年會對產糧產油大縣實施獎勵政策;
2013年,中央財政安排產糧(油)大縣獎勵320億元,今年中央財政將繼續加大獎勵力度,對產豬大縣的補貼預計也會達到2013年35億的規模。僅以上這幾項資金,就達到2000億的規模。
根據公開資料,我國用於農業補貼的資金從2002年的1億元增長到2013年的2000多億元規模,隨著各種補貼政策的完善,補貼資金還會進一步增長。
參考資料:惠農政策-網路
⑷ 農村環境連片整治什麼時候提出的
2009年。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轉發環保部等部門關於實行「以獎內促治」加快容解決突出農村環境問題實施方案的通知》(國辦發【2009】11號)文件精神,以解決農村飲用水源污染、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畜禽養殖污染等嚴重危害群眾身體健康、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環境問題為基本原則,穩步推進農村環境連片整治,加快實現環境質量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