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整治學生
① 如何治理愛講話的學生
為了管理學生亂講話,教育處理方法不恰當,可能發展為師生沖突。為了提高教學質量,維護其他學生的權益,教學過程中不斷總結經驗,尋找方法,努力做到教師心中有預案,臨時處理起來就會適當,而不至於自亂陣腳。在此談談如何控制上課亂講話的原因和相應的對策。
根據平時的教學經驗,學生上課亂講話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類:
第一類是:聽不懂,學不會;
第二類是:完成教師布置任務,無事可做了;
第三類是:表現欲強,總喜歡搶答;
第四類是:「多動症」;
第五類是:少部分學生,課前准備,等上課時候表現。
教學過程主要採用的對策:
第一類:聽不懂,學不會
一些學生由於初中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態度,升入職高後許多科目聽不懂,又不採取積極的應以措施,而採取消極逃避,暫時麻痹自己,尋找說
話的對象,以舒解自己內心的不安。針對這類學生我在教育教學中曾採取這樣的對策:
方法一:個個擊破,瓦解聯盟。不學習的同學很容易形成聯盟。所以我們必須先找到這個聯盟的首領,對其進行個別談話,了解其此時心態,然後根據他的心態,對其進行放大自我價值的鼓勵。如可以告訴他你對他的希望,然後告訴他,你要對他實施的教育教學措施,並且告訴他不管有怎樣的困難你都會支持他的,但不要和其它同學說,自己心裡明白就行,做一個君子協定,告訴他如果做不到你會嚴厲的懲罰他的。每個人潛意識當中都是上進的,這時他會很樂意的接受你的教育措施。由於你事先已和他作好了君子協定,當他沒有遵守諾言時,你處罰他的時候,他絕對不會反悔。你對他的嚴厲處罰會起到敲山震虎的作用,其它經常說話的那些膽小的同學就會因而收斂。
方法二:利用班級輿論,形成心理約束。利用上課時間,進行「關於影響課堂秩序的民主治理大討論」,採取指定發言和自主發言的方式,提出上課時存在的問題,以及解決方案。指定發言既要找自控能力好的學生又要找自控能力差的學生,目的是讓自控能力強的同學的觀點對自控能力差的同學心理產生觸動,讓他們自省。然後採取無記名票的方式,選出班內自控能力最差的學生名單,一般不多於三個,但這個名單不能當場公布,教師將名單審讀完之後,可以完全按照選舉的結果確定名單;也可以根據教師平時的了解,確定名單。但不管採取那種方法都不能公開這些人的人名,而要暗地裡進行個別談話,告訴他們選舉的結果,然後再告訴他們只要自己知道就行,老師也不會在班級公布,人都是要犯錯誤的,但重要的是知錯能改,並且相信他們會改好的。
第二類 完成教師布置任務,無事可做了
有一部分學生做事,沒有計劃性,老師推一步走一步,每天只要完成教師的布置的任務就認為是萬事大吉,其餘時間就用於說話、玩樂。而這類學生一般智力水平都比較高,是一個班級濃郁整體學風必須爭取的一部分。對於這類學生我在教育教學中經常是採取這樣幾種方法:
方法一:讓他們參加學習經驗交流會,讓他們體會自主學習的重要性,並且告訴他們「預則立,不預則廢」道理。
方法二:實施分層作業制,根據他們的不同情況,分別留以不同的作業。可以根據他們在班級的學習情況,多留一些作業。
方法三:目標激勵,根據他們不同的情況,分別給他們制定不同的奮斗目標,既要有近期目標,又要有長期目標。
第三類:表現欲強,總喜歡搶答
這類學生由於反應較快,思維敏捷性強,但往往不夠嚴密,回答問題經常出現以偏概全的現象。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採取如下方法:
方法一:暗示法,當這類學生說出來後,你先別理會,然後找一個向來回答問題比較全面,而且正確率高的學生回作答問題,回答完後你要對該同學大加表揚,並且簡述回答問題要「三思而後行」及「欲速則不達」的道理。
方法二:特定要求法,對於這類學生你還可以採用課後單獨談話法,告訴他,你對他敏捷的思維十分佩服,但老師不希望你一開頭就發言,因為只有最後發言者,才是班內思維最深刻、最全面的。這樣他肯定會等到最後發言。既可以防止他課上說話,又可以使他的思維嚴密起來。
第四類:多動症
多動症的學生的表現主要在:課堂上講話搗亂,就是想引起老師的注意,引起所有同學的注意,讓自己成為中心,成為焦點,滿足心理的某種需要。而老師越是停下來批評他,他越是高興,以後越是會做同樣的行為。這不能簡單歸結於意志不堅強,而是一種生理原因,就是坐不住,就是注意力無法集中。在教學過程中,應多觀察這類學生,快坐不住的時候,採取對策:
方法一:可以走到學生的旁邊,用手放在他的頭上,或輕拍桌子等等各種提示方法;
方法二:讓他站起來回答簡單的問題,讓他緩解一下情緒;
方法三:可以讓他來收發作業、或檢查一下其他同學的表現……滿足他要動的生理需要;
方法四:如果時間允許,可以讓他站起來說,把想講的話,講給周圍的人聽,滿足心中的虛榮……
第五類 課前准備,等上課時候表現
有少部分學生,虛榮心理較強,為了證明自己的聰明,上課時間不學習,課外學習,好在上課能自我表現。針對這樣的學生一般採取如下措施:
方法:將計就計,逼其前進。教師可以利用他的這種心理,進行達標學習。教師在班級公開表揚他聰明,學生一定很受用。這時教師趁機提出下一階段的學習目標,但要求不要太高,太高了不容易達到,效果不好。然後讓學生自己向班級全體同學表態,能否達到這一目標,由於他的心理原因,他一定會答應的。其實他此時心理也沒底,事後教師悄悄找他,告訴他,只要在班級再認真一點,不要只顧說話,你就會達到目標的,憑你的聰明勁,你一定會做到的。
除以上對策,通常在教學過程中,還採用以下幾個方法:
筆記止話法,學生上課講話是因為他們無事可做,因此教師要求學生必須記筆記,下課時教師將收部分學生的日記(多指上課愛說話的同學)進行檢查。對沒有筆記者進行教育。
小組管理法,即將全班學生按行或者排分成若干小組每個小組選派一個小組長,一個小組長管理不超過十個同學。每星期進行總結評比,對表現好的進行獎勵,對表現差的小組進行評批,重點批評小組長。
座位分配法,將班級最能說話的同學分隔開來,或讓他們單桌,或讓他們與班級性格內向不願說話的同學安排在一起。
說話實錄法:如果發現某個同學說話,就讓他把所說的內容用不同的體裁寫下來,這樣既可以鍛煉他的寫作能力,也可以制止他說話的次數與時間。
及時表揚法:對於那些平時經常出紀律問題的學生,要特別留意他們表現好的時候,並及時給予表揚。表揚可以是口頭的,也可以僅僅是點頭、微笑或豎大拇指。
語言提醒法:
教師如果在課堂上需要用語言對問題行為學生進行提醒,可以考慮跟學生講三方面的意思:
首先,對學生的行為進行描述,比如,「我在講課的時候你在講話…….「
第二,這樣的行為對教師的影響是什麼,「我不得不停止講課……」
第三,讓學生知道他的行為給教師帶來的感受,「這讓我感到很失望」;
比如,教師在受學生講話干擾後這樣表達自己的感受:
「我不知道我對你做了什麼,以致我得不到你的尊重,而班裡的其他同學都是尊重我的。如果我曾粗魯地對待你,或對你不體諒,請告訴我。我感覺似乎我冒犯了你,使你現在不願尊重我。」
上面闡述的內容主要是從學生角度來分析,但上課學生亂講話的原因很多,上課時發生類似的現象,應先做一個自我檢討,找一找原因。其實很多時候,還是因為自身存在問題。比如說,教學設計不嚴密、學生對你的教學內容不感興趣。因此只有師生共同努力配合,才會有一個高質量的課效率。
② 如何處理不聽話的學生
首先你得承認這類學生是聰明的,喜歡狡辯的學生總是自認為自己比別人聰明,這不用質疑,也不用去批評。如果你很了解你的學生,可以講講其他好學生是怎麼狡辯的給他聽,他會認為原來狡辯是分境界的。要讓他意識到要把聰明用在更重要的地方,談談將來,談談理想及職業規劃,讓他們充分意識到「知識能改變命運」。有些學生其實聰明的都不服老師,你可以在學科上讓他們看看遠景,比如學數學的平面幾何時就讓他了解還有立體幾何,學化學的讓他在學無機的時候就了解還有有機化學、分子生物學等。匹夫而為百世師,一言而為天下法。用狡辯對狡辯,讓他們理清狡辯的邏輯關系。如題:假如有一個人,再過1小時就餓死了,那麼在這一小時之內喂他吃東西,他還會死嗎?這個問題就是狡辯,一個人怎麼具有統計學意義呢?已經確定是餓死的,能喂進東西去嗎?我們可以看出狡辯詞不達意,但是也存在一定的知識范疇,而這很可能化為學生的興趣。我在上高中時,語文老師總是喜歡講一篇現代文,再講一篇古文,教學的順序是亂的,但是在半學期的時候就已經把古文都背會了。更聰明的老師會引導學生自己對自己進行教學,比如激將,讓學生給老師出題,答不出可以罰老師,這就看引導的水平了。寫得較亂,見笑了!
③ 如何管理不聽話的學生
1、強化學生責任感。責任感能使學生進步,能使學生產生自信心和自豪感。
2、交換角色進行體驗。在學生的交往中,爭吵與沖突是無法避免的,學生的心情、態度都會影響到他們之間的交往。當學生之間發生沖突時,可以讓他們相互交換一下角色,互相體驗,相互認識到自己的不對,相互諒解了對方。
3、讓學生明確老師的指示。學生常因為不明確成人給他的指示而做出不當的行為,因此,要讓學生學會聽話時,就必須讓學生明確什麼時候該怎麼做。
4、適度的懲戒。當面對不聽話的學生時,不能總是溫和地講道理,特別是在處理攻擊性行為和危險性行為時,必須要讓學生懂得這些行為所產生的不良後果,讓學生明白自己的行為是錯誤的、是不能再做的。
5、以身作則。教育孩子要面對錯誤,勇於承認錯誤時,自己應該以身作則,放下自己所謂的面子,與學生平等相交。
(3)怎麼整治學生擴展閱讀:
不聽話的學生大多是比較有見的的,都有自己的想法。想讓他們聽話最好的方法是你先聽他們說話,聽聽他們有什麼樣的想法。當然,你可能說你的時間不夠、精力也不夠等等這些,但這些都是借口,千萬不要給自己找借口,否則學生也會找更多的借口不聽你的話。
只有與他們充分的交流,了解他們,並試著去理解他們,才能獲得他們的理解,他們才會聽你的丁叮弛顧佾該崇雙搐晶話。
想做個好老師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可能衣服會有一樣的,但學生絕不會,每個學生都是不同的,把他們區別開來對待,不要覺得他們可以完全服從於同樣的模式,事實證明那是不可能的。
因材施教的重點是你能找到他們是什麼樣的材料。不要說哪個學生無可救葯,只有教不好學生的老師,沒有學不好的學生。
④ 如何整治不聽話品行差的學生
這個的話可以相對一點的去管理,廣交就行,沒有必要說是一定要去做說說提拔這些是沒有必要的,一定是自己去好好溝通的一些
⑤ 高中校風整治學生應該怎麼做
制定一系列校園規則,規定學生不能觸犯的內容。如若犯規處分或叫家長。再者就是開一些關於校風校紀的大會請專門老師過來演講
⑥ 如何治理班上的壞學生
找到他的愛好,讓他在喜歡的基礎上,創造屬於他自己的成就,也許比讓他學習更會對他的人生有幫助,他更會喜歡上你,因為你對他的理解!
⑦ 整治調皮學生的十大法則
你如何做很重要
做一個有心的家長
基因不會抹殺父母教養的重要性
孩子在觀察中學習
控制家庭以外的影響
從錯誤中汲取教訓
對孩子的愛。永遠不會太多
你會用愛把孩子慣壞嗎?
用身體語言表達感情
表揚孩子的成就
對孩子的情感需要做出反應
提供一片安全的天空
參與你孩子的生活
要真正參與孩子的生活
什麼是優質時光?
對孩子感興趣的事情感興趣
參與孩子學校生活的重要性
不要做干涉的父母
調整到適合孩子的家教方式
跟上孩子發展的步伐
根據孩子的氣質調整家教方式
你的孩子是獨一無二的
在階段轉型期要富有耐心
不斷變化的父母角色
建立規矩,制定約束
所有的兒童都需要規矩和約束
要嚴格,但是要公平
監督的重要性
解決好規矩之間的沖突
隨著兒童的成長放鬆約束
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孩子需要自主
妥善應對抗拒和好爭辯
給孩子足夠的心理空間
管教孩子,不能過分注重細節
必需的時候保護他,可以的時候允許他
對孩子的管教要保持一致性
每天的要求都要一致
有規律生活的重要性
父母形成「統一戰線」的重要性
始終如一,但不要毫無變通
確定不可妥協的規定
避免用嚴厲的管教手段
孩子應該受到懲罰嗎?
絕對不要用體罰
不要對孩子進行言語侮辱
控制你的憤怒
懲罰的正確方法
說明你的規定和決定
明確你的期望和要求
和孩子講道理
「我怎麼說你就怎麼做!」
聆聽孩子的意見
勇於承認錯誤
給予孩子應有的尊重
得到別人的尊重和給予別人尊重
和孩子進行雙向交流
「不要頂嘴!」
讓孩子做他這個年齡應當做和能做的事情
父母怎樣對待孩子,孩子就會怎樣對待別人
⑧ 怎樣管理不聽話的學生
管理不聽話的學生,不妨採用下列方法:
第一,從孩子的家長入手
古代經典著作《周易·家人》就指出:「教以家為先」。曾看過這樣一句話:「好父母和好家庭就是孩子的好學校。」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也曾說過:「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可見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是極大的。當孩子惹老師生氣時,如果不假思索開口就罵,動手就打,這通常是無濟於事的,而這樣的行為正是訓誡孩子不在做的,這樣一來我們的言行就成了一種反面教材,因此,應該注意教育的方式和方法。
第二,從教師自身入手
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教師,是學生智力生活中第一盞燈,繼而也是主要的一盞指路燈。」捷克斯洛伐克著名教育家誇美紐斯曾說過:「太陽底下再也沒有比教師這個職業更高尚的了。」我們敬愛的周總理對教師是這樣評價的:「學校教師是培養下一代靈魂的工程師。」可見,從古到今,從國內到國外,對教師的評價是數不勝數的,這些都說明了教師對孩子一生的影響是極為重要的。做為教師,面對的學生,是天真爛漫的學生,他們對老師有一種極強的模仿慾望,而且會很自豪地說:「這是老師說的!」這份童心和自豪是發自內心的,是對老師的信任與崇拜。因此當面對不聽話的小學生時,應該嘗試一下改變心態,或許這樣會對小學生的行為起到好的影響。
第三,和學生一起做深呼吸
當學生不聽話時,他們的情緒往往很不穩定,這時先別急於訓斥,可以對學生說:「來,讓我們一起安靜一下。」然後深吸一口氣,再慢慢地將氣吐出來,並示意學生也這么做。大家都平定一下情緒。這種動作學生很容易學會,等大人與學生的情緒都平和了,解決問題才會有效。要記住:發火時是不會有好的教育方法的。
第四,強化學生責任感
責任感對於成人來說是應該具備的,而對於來說,是應該培養的,它能使學生進步,能使學生產生自信心和自豪感。比如:小學生把圖書到處亂丟,不會收放到原處,這時我們應該讓小學生知道這是他自己的事,應該對小學生說:「你應該把書本收好,這是你的責任,因為是你在看書,我相信你可以做好這件事,就像老師收書一樣快。」很多孩子樂意看到自己的進步,當聽到自己與大人相比較的評論時,他們會覺得很自豪。
第五,交換角色進行體驗
在學生的交往中,爭吵與沖突是無法避免的,學生的心情、態度都會影響到他們之間的交往。當學生之間發生沖突時,可以讓他們相互交換一下角色,互相體驗下,這樣做可以教導小學生哪些事要這樣做,哪些事不能這樣做。比如:兩個小學生在繪畫時發生沖突,一個學生沒帶油畫棒,向另一個學生借,而這個學生又不願意借,因此發生了沖突,借油畫棒的學生出手打了不借油畫棒的學生,這時,讓兩個學生交換角色,讓他們再進入到借油畫棒的情景中,結果兩個學生的沖突解決了,相互認識到自己的不對,不需要講什麼道理,兩個學生就相互諒解了對方。
第六,讓學生明確老師的指示
學生常因為不明確成人給他的指示而做出不當的行為,因此,要讓學生學會聽話時,就必須讓學生明確什麼時候該怎麼做。比如:有時在活動中小學生隨便發言,並不介意,而有的時候,這卻是一件很糟糕的事,因此,必須讓學生知道什麼時候可以隨便發言,什麼時候不可以。可以出示兩張不同的牌子:一張是紅色畫有手形的,一張是綠色畫有口形的,並明確地告訴孩子:當活動區掛有紅色牌子時不能隨便發言,掛有綠色牌子時可以隨便發言,這樣的標志,小學生都能明白,最主要的是必須讓小學生明確什麼時候該怎樣做。
第七,適度的懲戒
頑皮和淘氣是孩子的天性,也是他們的專利,但如果小學生一味任性而為,那將是很糟糕的一件事情,因此,當面對不聽話的學生時,不能總是溫和地講道理,特別是在處理攻擊性行為和危險性行為時,必須要讓學生懂得這些行為所產生的不良後果,讓學生明白自己的行為是錯誤的、是不能再做的。比如:在手工活動時,有的學生用剪刀去戳其他學生的脖子,他雖然是無心要傷害誰,可是這樣做也說明了他不明白這種行為的危險性,因此,這時除了給他講道理外,還必須讓他受一點懲戒,可以讓他抬著小椅子一個人到教室邊坐一會兒。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讓孩子明白他的確做了一件與平時撕書、丟東西不同性質的錯事,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是不能再做的事情。學生獨自一人時會感到很難受,這樣他才能體會到這種事情的嚴重性後果,從而幫助他樹立是非觀念,我們才能達到教育小學生的目的。
第八,以身作則,與學生平等相交
學生學習的一大特點是模仿,而家長和老師的言行舉止會成為學生模仿的對象。「真正優秀的教師,要極力防止自己的壞習性及於學生」(奧爾科特)。這一說法,相信對於家長來說也是一樣的。當教育孩子要面對錯誤,勇於承認錯誤時,自己應該以身作則,放下自己所謂的面子,與學生平等相交,自己做錯了要主動向學生說聲「對不起,是我錯了」。那麼當小學生放錯而面對錯誤時才會道歉,才會承認。
⑨ 再三犯錯的學生如何整治
首先我覺得對再三犯錯的學生用整治就有點不妥。應該找出犯錯原因,根在哪。和他們交朋友,找到切入點。得讓他知道,哪錯了?為什麼錯?孩子們自尊心很強,一定不要傷害他。
⑩ 小學生紀律怎麼整頓
小學生要在四十分鍾內不能動也不能說話是很難的,老師不能動不動就強調紀律,而應該考慮的是怎樣把課上的生動、怎樣才能引起孩子們的興趣,而一味地強調紀律,卻把課講得很死板,學生再好的紀律也是沒有效果的;
我的看法是,對小學生用不著強調紀律,只要課上的生動、活潑,比強調紀律效果要好得多
同時課堂里發生的問題行為,看上去是學生的問題,實際上與教師也有關系,有些問題行為就是教師方面的原因造成的。要想形成良好的課堂紀律,教師也必須對自身進行一定約束和調整。一般來說,對課堂問題行為產生影響的教師方面的因素主要有:
1、教學不當
指教師由於備課不充分,缺乏教學組織能力,或表達能力差而造成教學失誤,進而引起課堂問題行為。常見的教學不當有教學要求不當,例如對學生要求過高或過低;教學組織不當,例如教學從一個活動跳躍到下一個活動時缺乏順利「過渡」的環節,會使學生無法參與教學過程;講解不當,如果教師在學生面前講課時顯得無能、遲鈍、笨拙,而且在一段時間里只困死在一個問題上,那麼學生就有可能置功課於腦後而搗亂起來。
2、管理不當
這可能是教師引起課堂問題行為的最主要因素。這方面最突出的問題是教師對學生的問題行為反應過激,濫用懲罰手段。例如,有些教師對學生的個別不良行為經常作出過激反應,動輒中斷教學大加訓斥,有的甚至不惜花費整堂課時間進行冗長的訓斥,這種失當的管理方法往往會激化矛盾,使個別學生的問題行為擴散開來,產生「病源體傳染」效應。還有些教師過於相信懲罰在解決問題行為方面的效力,常常不分青紅皂白地運用各種手段對學生進行懲罰。研究發現,濫用懲罰手段特別是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不僅不能很好地維持課堂秩序,還會大大降低教師的威信,甚至引起學生對教師的怨恨情緒,誘發學生攻擊性的課堂問題行為。
3、喪失威信
在學生心目中失去威信的教師是很難管好課堂的,喪失威信也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前面提到的教學不當、管理不當也會造成教師威信下降。一般說來,以下行為的教師容易在學生心目中喪失威信:
①業務水平低,教學方法不好。
②對教學不認真負責,上課懶懶散散。
③對學生的要求不一致,說了以後不檢查。
④向學生許願,但總是不兌現。
⑤不關心學生,待人冷漠。
⑥缺乏自我批評精神,明知錯了,也要強詞奪理。
⑦帶有偏見,處事不公.
(小孩子都崇拜英雄,老師要處處表現的無所不能,
在孩子中間樹立威信,還要細心,關心到他們自己家長的忽略的地方,讓孩子真切的感受到老師好,而且不可以給他們打小報告,孩子最煩這個,這樣孩子整天把你當偶像,別說遵守課堂紀律了,什麼活動孩子都會一窩蜂似的跟著你上。課堂紀律不怎 么重要,學習好不好,不在小學初中,那隻是個基礎,60分萬歲,孩子不能逼的太早,太早了到了該學習的時候(高中大學)孩子就皮了,似想想,逼了9年不在 壓迫中爆發,就在壓迫中毀滅,真正能爆發的又有幾個!所以小學初中,還是寬松的環境比較適合!
課堂紀律是一件很有學問的事情,教師的個人魅力的確是起到很大的作用,其中包括淵博的知識,人格的魅力……有很多的因素都會對你的課堂紀律起到幫助或者阻力,因為孩子們的向師性決定著你的孩子們做什麼樣的人,決定著你的課堂紀律是否好。現代課堂教學講究採用活動途徑和任務型教學,但最難把握的就是課堂的「活而不亂」!
1.老師事先一定要反復給學生強調:一切聽號令。對個別違反的要說說他,嚴肅地給他指出來,提醒他一下或者把他喊出教室談話告誡,注意:有時是訓斥,但大多是感化,學生會領情的。一定要把自己的聲威先起來。使學生又敬又畏!一定要學生知道你活潑起來是多麼可親,嚴肅起來又是多麼堅持原則。
2.任務型活動的目的要十分明確。
3.一旦發覺亂套時,馬上收場。可換作雙人起來示範練習,或爭相舉手起來示範練習等等。
4.成敗的關鍵在於最初的令行禁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