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書籍推薦
『壹』 會計信息舞弊與公司治理研究的相關書籍
《會計舞弊及其治理研究》作者:劉惠君,出 版 社: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會計專舞弊識別屬研究經典文獻導讀》作者:孫青霞,出版社:經濟科學出版社。
還有審計類書籍和中國知網相關論文研究文獻
希望能幫到你,求採納,謝謝
『貳』 現代企業制度的圖書目錄
第一講市場經濟中的企業
一、市場經濟對企業主體的基本要求
二、中國企業的市場化
三、企業的運行環境
案例1一個政府參與、虛假出資的「怪胎」
案例2一個沒有資本金的企業
第二講企業的產生和治理
一、企業產生論
二、企業治理論
案例1從一家私企的成長看企業治理問題
案例2一家成功完成治理轉換的民營企業
第三講產權關系和現代企業制度
一、產權制度
二、公司形式??現代企業制度的典型形式
三、公司產權的制度安排
案例現代企業的產生與發展:對美國現代企業的考察
第四講公司治理結構
一、公司治理結構
二、公司治理結構的內容
三、資本市場與公司治理
案例一家合營公司的治理結構
第五講公司與企業集團
一、企業集團
二、企業集團組建的規則和方式
三、中國企業集團組建和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四、中國企業集團的規范
案例1江蘇維維集團的組建
案例2賽格集團的運作
第六講國有企業制度創新
一、國有企業制度是一種特殊的企業制度
二、轉軌期間的國有企業及其治理結構
三、經營者職業化問題
四、投資主體多元化
五、企業制度創新的范腳點是效率
案例1經營者持大股:200萬元買一家大中型企業
案例2開封市兩家紡織企業的改制案例
第七講私營企業制度創新
一、中國私營企業的分類
二、私營企業的組織形式和治理結構
三、透視家族式管理
四、制度創新是私營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
案例從巨人集團的興衰看民營企業的治理制度
第八講企業產權交易
一、產權交易與企業改制
二、企業產權交易
三、產權交易市場
四、產權交易的具體形式
五、產權交易基本程序
案例「成工液」的產權交易
參考書目
後記
『叄』 郎咸平說公司的秘密的圖書目錄
前言:公司的秘密
也說說我自己
我不反對股份制
我也談歷史:股份制的起源
良心:股份製成功的基礎
卡爾文:救贖的價格彈性等於零
馬蹬上的騎士:大國崛起
股票市場:將「白條」賣給傻瓜
法治化:讓你不敢沒有良心
改制:形體來了,卻沒有靈魂
劣根性:郎咸平也談三國
經歷陣痛:為下一代建立信託責任
秘密:要成功必須把握本質
品牌背後的故事
品牌是個大問題:李寧PK耐克、阿迪達斯
中國企業的困惑:守不住,也出不去
參與競爭:摘掉製造業大國的帽子
控制整條產業鏈:在流通環節節省成本
邁人產業鏈時代:中國企業該何去何從
LG與普拉達聯姻:探究產品的精神
品牌老化:產品的精神淡出人們的視線
廣告的是與非
「分」和「無聊」:廣告的本質
自我膨脹:中國企業家「擅長」做大做強
恆源祥:一則廣告引發的「血案」
寶潔:用廣告征服中國人
歐萊雅:強調產品的細化
橡果國際:折射企業家的經營理念
行業本質:企業成功的關鍵
TCL的教訓:符合行業本質的策略才是正確的
把握行業本質:企業家智慧得以升華
回顧公司治理的歷史
1720年的歐洲:公司治理的歷史背景
公司治理的五大基礎
基礎一:普通法的公平概念被引入
基礎二:信託責任
基礎三:嚴刑峻法以保障公平
基礎四:法治化保證信託責任的推行
基礎五:社會主義式的民主制度
伯利和米恩斯:開創公司治理先河
小股民、大股東與債權人
激勵合同:將經理人與小股民的利益聯系起來
強化公司治理:大股東所扮演的角色
法治環境:決定債權人是否需要公司治理的保護
在美國:小股民、大股東和債權人之間的恩怨
銀行:在德國和日本扮演何種角色
銀行:遭受亞洲家族的剝削
如何建立一套保護債權人的公司漢理機制
MBO:能否在亞洲生根
國有銀行:產生的問題與做出的貢獻
銀行改革:應該如何進行監管
結論
後記:我的學術研究生涯
階段一(1986-1989年)
階段二(1989-1994年)
階段三(1994-1996年)
階段四(1997-現在)
金融學與投資學
『肆』 CFA 和 FRM 的區別有哪些
首先簡單的介紹一下兩本證書:
CFA全稱Chartered Financial Analyst(特許注冊金融分析師),是全球投資業里嚴格與含金量高的資格認證,被稱為金融第一考的考試,為全球投資業在道德操守、專業標准及知識體系等方面設立了規范與標准。自1962年設立CFA課程以來,對投資知識、准則及道德設立了全球性的標准,被廣泛認知與認可。《金融時報》雜志於2006年將CFA專業資格比喻成投資專才的「黃金標准」。
CFA考試內容分為三個不同級別,分別是方式是Level I、Level II和Level III。考試在全球各個地點統一舉行,每個考生必須依次完成三個不同級別的考試。CFA資格考試採用全英文,候選人除應掌握金融知識外,還必須具備良好的英文專業閱讀能力。
cfa和frm哪個含金量高
FRM金融風險管理師
取得資格所需時間(平均):1-2年;
國際認可程度:高,國際風險管理業界權威資質證書,日益受到金融機構的重視,全球報考人數迅速增長;國內認可程度:持有FRM證書的人才日益得到各大金融機構的認可;薪酬水平:FRM會員,全國平均年薪23萬元人民幣;職業發展:主要涉及的崗位有金融機構風險管理部、金融單位稽核部門、資產管理部門、基金經理人、金融交易員(經紀人)、投資銀行業者、商業銀行、風險科技業者、風險顧問業者、企業財會與稽核部門,以及各企業的CFO、MIS、CIO等。
CFA特許金融分析師
取得資格所需時間(平均):3-4年;
國內認可程度:高,是高端金融領域「」認證,中國大陸幾萬名考生,3000多名持證人,目前考生始終保持快速增長;薪酬水平:對投資行業薪酬狀況的調查表明,僱主願意提供高額獎金給擁有CFA特許資格認證的投資專業人士。在擁有10年或以上工作經驗的人中,擁有CFA認證的人比沒有獲得該認證的人收入多24%(中位數在248萬美元到20萬美元之間)。如果不考慮工作經驗,薪酬狀況的差距更大,擁有CFA認證的人比沒有該認證的人收入多54%(在18萬美元到11.685萬美元之間);職業發展:金融、證券、投資。
CFA和FRM雖然同屬於金融行業的國際證書,但是它們不是「競爭關系」,而是「互補關系」,這兩個證書的含金量都十分高。
給大家推薦一個已經考過CFA的學姐,關於CFA不懂的事情都可以咨詢她。不僅能解決CFA考試問題,還有電子版CFA試題和CFA備考資料:微信ID:cfa706
『伍』 求審計與公司治理 的相關書籍介紹。要寫這方面文章。。。
基於公司治理視抄角的內部審計襲外部化研究.pdf ,公司治理中審計委員會制度有效性研究.pdf ,公司治理與現代會計和審計.pdf , 公司治理中的內部審計問題及對策.pdf ,索耶內部審計學1990.pdf,《公司治理》.pdf,社會審計的困境與出路.pdf,公司治理原則.pdf
『陸』 推薦五本關於公司治理的經典著作
如果關於公司治理的書籍我覺得向你推薦一本就夠了,不知道你看過沒有。GE的CEO傑克韋爾奇版的《贏》權。
為什麼向你推薦這本書呢? 原因如下:
一、這本書語言簡潔,透明,沒有轉彎抹角兜圈子,很直白。所以很多理念你一看就明白。
二、這本書的內容涵蓋了管理方面各個角度和層面。無論你是公司的CEO還是基層的小職員,都會給你很多益處。
三、你看過這本書可以不需要看其它的管理著作了。因為你會覺得其它的管理著作都沒有這本書寫的那麼好那麼實在。
『柒』 郎咸平有沒有出過經濟方面的書籍叫什麼名字
《公司治理》
本書是郎教授在多家世界頂尖的經濟和金融期刊上發表的學術論文。以實證的研究方法對上市公司的最主要方面的問題進行很有見地的研究,其內容針對性強,對正在完善中的中國上市公司治理結構有很重要的參考意義。 公司治理一直是現代國內外企業中最為困難的問題。
《公司治理》則是以此為切入點,用現代金融學的方法與範式,以實證的數據剖析了具體的案例,揭發了問題的實質。本書的出版對中國公司治理制度的確立與完善具有重要的意義。
《運作:企業競爭、擴張、危機戰略案例》
在《運作》一書中,作者提出中國企業家最關心的三大課題為企業競爭戰略、企業擴張戰略和企業危機戰略。針對每一課題,作者選擇了最具代表性的案例進行深度解剖。以企業競爭戰略而言,作者選擇了李嘉誠的3G、中國移動/聯通/電信、康柏/惠普來說明企業家在面對三個階段的競爭時所應採用的運作手法。以企業擴張戰略而言,作者選擇了青島啤酒、Tom.com和思捷來說明如何選擇正確的投資、此外,作者利用了通用和電汛盈科的案例解釋企業擴張戰略所帶來的股價反常波動和對企業的誤導,作者最後選擇了三個案例包括長江實業下屬公司、粵海企業和泰國正大集團,討淪如何解決企業困境的操作手法。
《整合:中國企業多元化與專業化整合戰略案例》
在《整合》一書中,作者指出中國過去的計劃經濟帶來低效率企業,但是經濟目前走向卻又太偏向於無序競爭,而企業發展需要的是減少無序競爭的計劃性自由競爭體制,因此作者認為,產業整合將是未來我國企業發展的大方向。針對產業整合這個概念,作者將本書分成四大主題進行深度案例剖析。第一個主題是"企業不應該做大做強",作者通過對青島啤酒、華潤和北京控股的深度案例剖析解釋企業作大做強必然造成成本失控。第二個主題是"企業多元化經營戰略",作者透過中信泰富、上實控股與和記黃埔的案例解釋在全世界反多元化經營的浪潮下,精心設計的多元化經營還是可以替股東創造財富的。第三個主題是"多元化轉成專業化經營的戰略",作者透過中遠太平洋、招商局國際和香港中旅國際投資的深度案例分析解釋多元化的無效率可以通過專業化的經營轉而提高經營效率。第四個主題是"其他形態的整合戰略",作者挑選了三個形態各異的整合戰略包括光大控股、越秀企業和三大石油公司的整合說明了其他形態整合的利弊得失。
《操縱:機構投資人與大股東操縱策略案例》
《操縱》一書並非要揭穿基金黑幕之類的丑聞,而其重點在於通過作者選擇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從不同的角度利用大量數據,描繪機構投資人如何操縱股價,大股東如何圖利自己的詳細操作手法。本書由以下幾個部分組成:機構投資人的操縱股價獲利秘籍(案例包括中國移動/聯通/電信/H股)、國內莊家操縱股價獲科秘籍(案例包括德隆系、北大和清華系)、金字塔式的股權資產置換圖利大股東(案例包括韓國現代、迪生創建、新世界發展、英皇國際、亞洲造紙紙漿)、其它形式的股權資產置換圖利大股東(案例包括東寧、壹傳媒、中信嘉華、韓國三星、華潤重組、會德豐私有化)。本書旨在用實際的案例向讀者介紹財富如何向富人傾斜;從小的方面來說,本書所羅列的手法可以作為斂財的工具,但也可以作為避免被剝削的工具書,還能成為縱橫股市的寶貴利器。
《標本:地產領導者領先之道》
本書是一部值得所有行業和企業借鑒的風險管理案例集,所引案例包括:恆基兆業集團、新世界發展集團、新鴻基地產、長江實業、會德豐地產、信和地產。...
《思維:國際級企業和企業家戰略思維》
本書是一部值得所有行業和企業借鑒的戰略思維案例集,本書所引案例包括:LG、現代汽車、台積電、索尼、日產、三菱、佳能。...
《科幻--中國高新技術企業發展戰略評判》
全球最著名的華人經濟學家郎咸平教授為中國高科技文明把脈,助中國高新技術企業實施戰略突圍!.
郎咸平觀點:
中國的高科技思維是中餐館似的思維,也就是不講工序、不講紀律的思維;一個沒有紀律的團隊是根本無法成長為微軟的。..
不養高科技文明的七個傳統文化觀念:「失敗是成功之母」;「殺雞不用牛刀」;「四兩撥千斤」;「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內行領導內行」;「寧作雞頭,不當鳳尾」;「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中國高新技術的思維困惑:面向科研還是面向研發,面向專家還是面向產品,面向過程還是面向結果,面向機遇還是面向戰略,面向研發規律還是研發速度,面向「以人為本」還是「以法為本」。
中國高新技術企業研發戰略與研發組織結構根本就是錯誤的。...
■郎語錄
(大學生畢業找不到工作)錯不在家長,錯在中國的產業鏈定位,在以製造業為主的國家,找不到工作是應該的。
中國的經濟是二元經濟,同時存在過冷過熱,而這一點在廣東更甚。廣東企業90%的壓力來自於二元經濟。
最喜歡談論廣東,因為問題太多。
我反對『國退民進』,即使企業家幹得再好,也不能把企業送給他!
與其說是韋爾奇傳奇,不如說是韋爾奇泡沫,韋爾奇帶給GE股民的是一堆泡沫。
香港人只在乎股票賺多少錢、房地產什麼時候漲,你在那裡談深層次的理念,人家不想聽。於是想「轉戰」大陸。
假如哪個企業家所作所為是我看不出來的,我從今天開始封劍退出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