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污染與治理
我國海洋污染的防治措施:
1)建立健全海洋法律體系與管理體制。自197 8年以來,我國先後制定了《中華人
民共和國領海毗連區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等一系列海洋和涉海法規,國務院及國家有關部門也制定了一系列行政法規和部門規章。這些涉海法律法規的頒布和實施,對促進我國海洋管理和環境保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防止和控制沿海工業污染物污染海域環境。一是通過調整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發展循環經濟。二是加強重點工業污染源的治理,推行全過程清潔生產。三是按照「誰污染,誰負擔」的原則,進行專業處理和就地處理,禁止工業污染源中有毒有害物質的排放。四是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和「三同時」制度。五是實行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和排污許可證制度。
3:防止、減輕和控制沿海城市污染物污染沿岸海域環境。包括調整不合理的城鎮規劃,加強城鎮綠化和城鎮沿岸海防林建設,保護濱海濕地,加快沿海城鎮污水收集管網和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的建設,增加城鎮污水收集和處理能力,提高城鎮污水處理設施脫氮和脫磷能力。
4:防止、減輕和控制船舶污染物污染海域環境。在渤海海域,啟動船舶油類物質污染物「零排放」計劃,實施船舶排污設備鉛封制度。建立大型港口廢水、廢油、廢渣回收與處理系統,實現交通運輸和漁業船隻排放的污染物集中回收,岸上處理,達標排放。
5:防止、減少突發性污染事故發生。制定海上船舶溢油和有毒化學品泄漏應急計劃,制定港口環境污染事故應急計劃,建立應急響應系統。目前,《中國船舶重大溢油事故應急計劃》已經完成。今後將積極協調有關部門和沿海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制定《國家重大海上污染事故應急計劃》。
6:防止和控制海上石油平台產生石油類污染物及生活垃圾對海洋環境的污染。做到油氣田及周邊區域的環境質量符合該類功能區環境質量控制要求,不對鄰近其他海洋功能區產生不利影響,開發過程中無重大溢油事故發生。海洋石油勘探開發應制定溢油應急方案。
⑵ 海洋污染的污染治理
對海洋污染問題的對策建議:
(1)加強執法力度,真正做到「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加強對政府環保職能部門的執法監督,克服地方保護主義,要求地方各級政府必須將環保工作提到議事日程上來。
(2)加強對船舶及鑽井、採油平台的防污管理。首先應對船舶及鑽井、採油平台所有人的管理者進行防污教育,增強其防污意識,提高除污救災技能。作業者應嚴格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確保污水處理設備始終處於良好工作狀態,嚴把除污化學試劑的質量關,嚴禁使用有毒的化學試劑除污。
(3)各地漁政部門、港監防污部門應全面了解本轄區內的水域污染狀況。對污染源、地理環境、水文狀況、生物資源狀況等了解清楚,根據所了解的情況作出防污規劃,當好政府的參謀,一旦發生污染事故可根據所了解的情況以最快的速度制定出最好的減災方案。
(4)防止、減輕和控制海上養殖污染。我國海水養殖主要位於水交換能力較差的淺海灘塗和內灣水域,養殖自身污染已引起局部水域環境惡化。今後,應建立海上養殖區環境管理制度和標准,編制海域養殖區域規劃,合理控制海域養殖密度和面積,建立各種清潔養殖模式,控制養殖業葯物投放,通過實施各種養殖水域的生態修復工程和示範,改善被污染和正在被污染的水產養殖環境,減輕或控制海域養殖業引起的海域環境污染。
(5)防止和控制海上傾廢污染。嚴格管理和控制向海洋傾倒廢棄物,禁止向海上傾倒放射性廢物和有害物質。制定海上船舶溢油和有毒化學品泄漏應急計劃,制定港口環境污染事故應急計劃,建立應急響應系統,防止、減少突發性污染事故發生。政府部門要加大對重污染企業的打擊力度,加強宣傳科學的企業發展觀,為推進海洋健康發展打下基礎。
(6)國家應積極引導地方政府、居民、企業和民間組織等社會各界力量積極參與和改變修復海洋環境,為我國海洋健康發展和諧發展提供良好的社會環境。在治理中鼓勵大家在自家周圍和工廠區種植植物,擴大綠化面積,保持良好的水土環境,建立人造海灘、人造海岸、人造海洋植物生長帶,改善海洋生物的生存環境。
⑶ 海洋污染的原因及治理方法
我國海洋污染的防治措施:
1)建立健全海洋法律體系與管理體制。自197 8年以來,我國先後制定了《中華人
民共和國領海毗連區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等一系列海洋和涉海法規,國務院及國家有關部門也制定了一系列行政法規和部門規章。這些涉海法律法規的頒布和實施,對促進我國海洋管理和環境保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防止和控制沿海工業污染物污染海域環境。一是通過調整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發展循環經濟。二是加強重點工業污染源的治理,推行全過程清潔生產。三是按照「誰污染,誰負擔」的原則,進行專業處理和就地處理,禁止工業污染源中有毒有害物質的排放。四是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和「三同時」制度。五是實行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和排污許可證制度。
3)防止、減輕和控制沿海城市污染物污染沿岸海域環境。包括調整不合理的城鎮規劃,加強城鎮綠化和城鎮沿岸海防林建設,保護濱海濕地,加快沿海城鎮污水收集管網和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的建設,增加城鎮污水收集和處理能力,提高城鎮污水處理設施脫氮和脫磷能力。
4)防止、減輕和控制船舶污染物污染海域環境。在渤海海域,啟動船舶油類物質污染物「零排放」計劃,實施船舶排污設備鉛封制度。建立大型港口廢水、廢油、廢渣回收與處理系統,實現交通運輸和漁業船隻排放的污染物集中回收,岸上處理,達標排放。
5)防止、減少突發性污染事故發生。制定海上船舶溢油和有毒化學品泄漏應急計劃,制定港口環境污染事故應急計劃,建立應急響應系統。目前,《中國船舶重大溢油事故應急計劃》已經完成。今後將積極協調有關部門和沿海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制定《國家重大海上污染事故應急計劃》。
6)防止和控制海上石油平台產生石油類污染物及生活垃圾對海洋環境的污染。做到油氣田及周邊區域的環境質量符合該類功能區環境質量控制要求,不對鄰近其他海洋功能區產生不利影響,開發過程中無重大溢油事故發生。海洋石油勘探開發應制定溢油應急方案。
污染原因:
1.陸源污染
2.不合理的海洋開發和海洋工程興建
3.海洋石油勘探開發污染
4.傾倒廢物污染
5.船舶排放污染
6.海上事故污染
7.濕地人為破壞
治理方法:
預防海洋污染,首先要嚴格控制污染物的排放。另一方面,要對污水進行有效處理。同時,人們也可利用不同生物的吸收、攝食、固定、分解等功能來達到生物凈化的目的。
⑷ 海洋污染可以治理嗎
大自然有來自我凈化的功自能,但是要看污染程度,如果污染在自我凈化的范圍之內,海洋是可以自我凈化的,如果超出其自我凈化能力,那麼就無法自動消除了。比如油輪泄漏,如果漏的油比較少,海洋中的某些微生物可能會在短時間內將其分解,如果漏的比較多,造成大面積污染,微生物來不及分解,就必須人為清理了,否則那片海域會變成名副其實的死海。
⑸ 海洋污染如何治理
我國海洋污染的防治措施:
1)建立健全海洋法律體系與管理體制。自197 8年以來,我國先後制定了《中華人
民共和國領海毗連區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等一系列海洋和涉海法規,國務院及國家有關部門也制定了一系列行政法規和部門規章。這些涉海法律法規的頒布和實施,對促進我國海洋管理和環境保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防止和控制沿海工業污染物污染海域環境。一是通過調整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發展循環經濟。二是加強重點工業污染源的治理,推行全過程清潔生產。三是按照「誰污染,誰負擔」的原則,進行專業處理和就地處理,禁止工業污染源中有毒有害物質的排放。四是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和「三同時」制度。五是實行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和排污許可證制度。
3)防止、減輕和控制沿海城市污染物污染沿岸海域環境。包括調整不合理的城鎮規劃,加強城鎮綠化和城鎮沿岸海防林建設,保護濱海濕地,加快沿海城鎮污水收集管網和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的建設,增加城鎮污水收集和處理能力,提高城鎮污水處理設施脫氮和脫磷能力。
4)防止、減輕和控制船舶污染物污染海域環境。在渤海海域,啟動船舶油類物質污染物「零排放」計劃,實施船舶排污設備鉛封制度。建立大型港口廢水、廢油、廢渣回收與處理系統,實現交通運輸和漁業船隻排放的污染物集中回收,岸上處理,達標排放。
5)防止、減少突發性污染事故發生。制定海上船舶溢油和有毒化學品泄漏應急計劃,制定港口環境污染事故應急計劃,建立應急響應系統。目前,《中國船舶重大溢油事故應急計劃》已經完成。今後將積極協調有關部門和沿海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制定《國家重大海上污染事故應急計劃》。
6)防止和控制海上石油平台產生石油類污染物及生活垃圾對海洋環境的污染。做到油氣田及周邊區域的環境質量符合該類功能區環境質量控制要求,不對鄰近其他海洋功能區產生不利影響,開發過程中無重大溢油事故發生。海洋石油勘探開發應制定溢油應急方案。
⑹ 防止海洋污染的措施有哪些
1、防止、減輕和控制海上養殖污染
海水養殖主要位於水交換能力較差的淺海灘塗和內灣水域,養殖自身污染已引起局部水域環境惡化。
建立海上養殖區環境管理制度和標准,編制海域養殖區域規劃,合理控制海域養殖密度和面積,建立各種清潔養殖模式,控制養殖業葯物投放,通過實施各種養殖水域的生態修復工程和示範,改善被污染和正在被污染的水產養殖環境,減輕或控制海域養殖業引起的海域環境污染。
2、防止和控制沿海城市污染物污染海域環境
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沿海城市發展迅速,對沿岸海域環境壓力加劇。對此,中國政府採取有力措施防止、減輕和控制沿海城市污染沿岸海域環境,調整不合理的城鎮規劃,加強城鎮綠化和城鎮沿岸海防林建設,保護濱海濕地。
加快沿海城鎮污水收集管網和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的建設,增加城鎮污水收集和處理能力,提高城鎮污水處理設施脫氮和脫磷能力,沿海城市環境污染防治能力進一步加強。
3、防止、減輕和控制沿海農業污染物污染海域環境
一些沿海省、市結合生態省、生態市建設,積極發展生態農業,控制土壤侵蝕,綜合應用減少化肥、農葯徑流的技術體系,減少農業面源污染負荷。
嚴格控制環境敏感海域的陸地匯水區畜禽養殖密度、規模,建立養殖場集中控制區,規范畜禽養殖場管理,有效處理養殖場污染物,嚴格執行廢物排放標准並限期達標。
(6)海洋污染與治理擴展閱讀:
隨著社會發展,海洋污染問題日趨嚴重,已經成為「一個影響到世界各大洋的全球性環境問題」。海洋污染不僅破壞海洋生態景觀,造成視覺污染,還可能威脅航行安全,造成重大經濟損失,甚至影響海洋生態系統健康及人類健康安全。
各個國家應高度重視海洋環境污染的防治工作,採取一切措施防止、減輕和控制陸上活動和海上活動對海洋環境的污染損害。
⑺ 是不是所有海洋都被污染了,海洋污染可以治理嗎
是的、污染很多、可以治理
⑻ 海洋污染的措施
防止海洋污染的措施主要有:海洋開發與環境保護協調發展,立足於對污染源的治理版;對海洋環境深入開展科學權研究;健全環境保護法制,加強監測監視和管理;建立海上消除污染的組織;宣傳教育;加強國際合作,共同保護海洋環境。
1、海洋開發與環境保護協調發展,立足於對污染源的治理;
2、對海洋環境深入開展科學研究;
3、健全環境保護法制,加強監測監視和管理;
4、建立海上消除污染的組織;
5、大力宣傳教育和科學
6、加強國際合作,共同保護海洋環境。
⑼ 海洋污染怎麼治理
海洋環境與陸上不同,一旦被污染,即使採取措施,其危害也難以在短時間內消除。因為治理海域污染比治理陸上污染所花費的時間要長,技術上要復雜,難度要大,投資也高,而且還不易收到良好效果。所以保護海洋環境,應以預防為主,防治結合,合理開發,綜合利用。這應該說是保護海洋環境的基本策略。
保護海洋環境不僅需要有正確的海洋開發政策和先進的科學技術,還需要有一整套科學的、嚴格的管理制度和方法,尤其是要抓好污染源的管理,這是海洋環境保護的重要環節。海洋的自凈能力也是一種資源,我們應該充分利用海域的自凈能力,降低治理「三廢」的成本,發展生產,同時有效地控制污染物的入海量,要避免走先污染後治理的彎路。
在大力發展經濟的同時,各企業,特別是沿海的石油化工等企業應當積極治理工業「三廢」,大搞技術革新,廣泛開展綜合利用,消除污染,保護和改善環境,促進經濟建設。
⑽ 海洋污染防治包括哪些方面
問題面太大了,再有也可按不同污染類型劃分。
目前近海及海岸污染屬於大家比較熟知的問題:1赤潮防治,在淡水中,我們叫做富營養化,實際上海水赤潮也是一種形式,只不過其發生在海水中,這主要需要加強對周邊營養物質排入的管理,特別是氮磷方面。
2石油類污染物的防治:這類污染也屬於常態化的污染,一方面水上交通工具在水中航行可能會留下一些油污,特別是對於突發性的油污泄露,其處理方法包括物理,化學,及生物過程。
3固體廢棄物污染防治,這種有風力因素的影響,例如白色污染物隨風進入海水,還有一些人為傾倒污染物的,這類污染對水生生物影響很大,特別是一些生物會將白色污染物吞下。
4熱污染防治,這種防治有自然形成的,但是近海部分工廠會將熱污染(主要以液體形式存在)直接注入海洋,導致海洋的環境發生變化,而且這種影響都比較劇烈。
5除石油類以外的化學型污染:這方面也很多,比如一些海水淡化廠,或周邊的其他工廠會將濃縮液直接導入海洋,會導致周邊的海水鹽度急劇升高,對周邊動植物都有很大影響,嚴重地區周邊動植物數量會急劇減少,其他的化學污染就更多了。
6深海的危險品防治:目前來說已經禁止了,但是很多國家以前曾經向海底投放大量的放射性及有害的廢棄物,索然已經密封,但是依然有泄露風險,但是由於位置分散,同時打撈難度大,一般來說管理起來還是很困難。
7我特別提一句海水倒灌問題,這屬於海陸交界的問題,偏向水文地質,但是確實是越來越嚴峻的問題。
8如果你願意海洋物種多樣性的保護也是一大問題,目前人類活動,特別是捕魚業對周邊海洋生物生存的影響還是很大的,過度捕撈的危害其破壞程度不亞於污染。